湖北省医改办主任、省卫生计生委党组书记张晋

建立分级诊疗制度,是对现有的医疗卫生服务模式、就医理念、就医秩序的深刻调整。国家将分级诊疗制度建设作为深化医改的重要领域,出台了指导意见,提出了“到2017年,分级诊疗政策体系逐步完善,85%以上的地市开展试点。到2020年,分级诊疗模式逐步形成,基本建立符合国情的分级诊疗制度”的目标。

根据国家的部署,全国开展了各具特色的实践探索,安徽省通过建设县域医共体、组建儿科联合体等形式,推动资源上下联动;福建省以实施差别化的医保支付、阶梯式的价格政策等引导群众基层首诊;上海市以家庭医师签约服务为抓手,实施“1+1+1”签约模式,提高基层首诊能力;厦门市以慢性病为重点,落实三师共管,体现急慢分治等,百花齐放,形成了很多可推广、可复制的成功经验。

湖北在分级诊疗制度建设上主动作为,我们大力推动医疗服务“集团化”,组建医联体,实现医疗资源合理流动;着力患者就医“有序化”,推进家庭医生签约服务,落实基层首诊;努力实现医保支付“阶梯化”,发挥医保支付杠杆作用,引导群众基层首诊;强力推进患者付费“差异化”,拉开不同层级医疗机构的服务价格差异,科学引导患者就医;借力评估考核“定量化”,将上转率、下转率等指标纳入考核,推动分级诊疗规范运行;致力联动“智能化”,利用互联网+技术,建立远程医疗系统,把大医院技术传到基层。同时,我们推广黄陂区经验,将医疗机构、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与公共卫生机构紧密整合,组建健康联合体,实现医防一体,并将部分医保费用前置,调动医疗机构参与预防的积极性、控费的主动性,为全体居民提供集预防、治疗、康复于一体的健康管理服务,实现服务资源上下联动,服务提供全程接序。我们还将宜昌市“互联网+分级诊疗”“点”上的成功,向全省“面”上复制,加快建设全省远程医疗系统,建立分级诊疗电子转诊平台,联通各级各类医疗机构和新农合信息系统,并利用手机APP等开通预约挂号、转诊、“微导诊”等服务,使分级诊疗插上了互联网的翅膀。

分级诊疗制度,是一项基础性、长远性、系统性的制度设计。《“十三五”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规划》将分级诊疗制度建设作为医改五项制度建设之首,明确了五个方面的重点工作。这为分级诊疗制度建设指明了方向、明确了清晰路线图。分级诊疗中国模式初见端倪,中国特色分级诊疗制度目标可期。

建设有中国特色的分级诊疗制度,我们认为,要贯穿大健康理念,从供需两端发力,做实基层首诊这个着力点,把握好“患者是中心、医务人员是关键”两个重点,夯实基层能力这个基石,夯土垒基、立柱架梁。

一是体系建设强基层。建立完善城乡协同、县乡集团、乡村一体,城市医院、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公共卫生机构协同配合的紧密型健康联合体,联合体内通过对口支援、共建联合科室、联合病床等多种形式,促进医疗卫生资源向基层汇集,提高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供给质量和能力,使群众更加信任基层,提高基层就诊比例;同时,逐步转变服务理念,将防病与康复作为重要内容,组建公共医师团队,在联合体内形成预防、治疗、康复一体的服务模式,满足群众生命全周期、健康全过程的服务需求,实现医疗卫生机构整体联动、医疗卫生服务科学接序。

二是政策完善强基层。在医保政策上,合理拉开不同医疗卫生机构报销比例,改革支付方式,建立医保基金结余留用激励机制;在价格政策上,科学确定功能不同医疗卫生机构服务价格;在人事政策上,推进基层卫生人员高职称评审,扩大基层卫生人员职业发展空间,将适宜人才留在基层;在薪酬政策上,落实“两个允许”,调动基层医务人员积极性,增强基层活力;在服务政策上,深化家庭医生签约服务,推广“1+1+1”服务模式,以慢病为突破口,形成急慢分治格局。通过精准施策,让城乡居民感受到基层首诊的好处,转变就医观念,也使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能以更高的服务质量、更好的惠民举措将患者留下。

三是人才培养强基层。将人才培养的重点放在基层,大力推进全科医生、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实施基层卫生人才特岗计划,有针对性实施乡村医生学历教育等,迅速提高基层医务人员服务水平;细化“县招乡用、乡招村用、适时轮岗”的措施,将优秀的人才留在基层;落实医师多点执业,鼓励支持城市高年资医生、退休医生到基层服务;在健康联合体内,建立上级医生团队扶助基层机制,为基层培育特色专科、培养专病特色团队人才等,满足城乡群众对基层更高服务水平的期盼。更为长远的,改革医学教育模式,实施同质化医学教育。

四是智慧服务强基层。加快建设覆盖各级各类医疗卫生机构的远程医疗系统,利用互联网+技术,城市医院加强对基层的技术指导,推动健康联合体内检查检验结果互认,使群众在基层能够享受到城市大医院、大医生的服务;完善互联网+分级诊疗智能转诊系统,联通各级各类医疗卫生机构信息系统和医保系统,联合体内大型医疗机构通过预留专家号、床位、开辟绿色通道等,让群众快捷转诊、方便结算,使城乡居民逐步认可、参与和支持分级诊疗。

分级诊疗涉及多方利益和群众行为习惯的调整,不可能一蹴而就,只要咬定青山不放松,接力抓下去,中国特色分级诊疗制度建设一定能够取得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