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上直播>部委办新闻发布会>

国家工商总局召开例行新闻发布会
发布时间:2017-07-12 16:38:36  |  来源:中国网  |  责任编辑:刘攀

发布时间:2017-07-12 16:38:36  |  来源:中国网  |  责任编辑:刘攀
国家工商总局将于2017年7月13日(星期四)上午10:00在总局10层发布厅召开例行新闻发布会,向媒体介绍2017年上半年市场环境形势相关情况,并回答记者提问。中国网现场直播,敬请关注!

图片实录更多

文字实录

查看全文正序倒序刷新
  • 于法昌:

    欢迎各位参加工商总局2017年上半年例行新闻发布会。首先在这里感谢各位,第一感谢大家在6月底到扬州参加世界地理标志大会、中国商标金奖大会,以及全国工商和市场监管工作座谈会,对会议进行报道宣传。第二感谢大家冒着酷暑来这里参会。

    前天下午,工商总局对今年上半年工商和市场监管经济形势做了分析,今天我把研究分析情况向大家做出通报。

     

    2017-07-13 17:18:18

  • 于法昌:

    第一部分,市场准入环境显著改善,市场主体持续较快增长,为经济发展注入了新活力新动力。

    今年上半年,工商和市场监管部门认真贯彻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按照“放管服”改革总体要求,以深化商事制度改革为主线,加强事中事后监管,加大消费维权力度,着力营造“三个环境”,市场准入环境、竞争环境和消费环境不断改善,充分激发了市场的活力和创造力,充分发挥市场机制在经济发展中的作用,促进我国经济高效运行和健康发展。

     

    2017-07-13 17:20:33

  • 于法昌:

    商事制度改革向纵深推进,百姓的满意度和获得感不断增强,改革的国内外影响持续扩大。根据互联网776万条相关信息及搜索行为数据约1亿条分析,上半年,网民对市场准入环境的正面评价高达85.5%,比上年同期提高3.6个百分点。特别是“五证合一”“两证整合”“多证合一”等改革举措,大大缩短了企业开办时间,精简了办事流程,切实降低了企业制度性成本,使市场准入更加便利,营商环境更为高效,极大地激发了社会投资创业热情。   

     

    2017-07-13 17:21:12

  • 于法昌:

    新设市场主体保持较快增长,成为创业创新的风向标。上半年全国新登记市场主体887万,同比增长13.2%,每天新登记的市场主体4.9万户。在887万市场主体中,新登记企业是291万户,增速11%。单从企业来看,每天新设企业16000家。

     

    2017-07-13 17:22:06

  • 于法昌:

    大家想一下咱们的企业数量,2014年3月1号改革之前,全国每天新设企业6900户。2014年改革元年,每天新设企业1万家,2015年每天新设企业12000家,2016年新设企业15000家,2017年上半年新设企业16000家,这个成绩来之不易。可以说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热情以及商事制度改革、简政放权激发了市场的活力。

    从商标方面来看,商标的注册量、申请量都是持续高速增长,申请量上半年已达到227万件,注册量是121万件,我们之前预计今年商标申请量将以20%-30%的速度增长,现在看已经按照高位30%的速度增长。去年全年商标申请量是369万件,今年上半年达到227万件,今年全年商标申请量有望达到500万件。

     

    2017-07-13 17:22:58

  • 于法昌:

    新设企业的结构性效应愈加突出,与宏观政策取向相一致。首先,第三产业虽然增速放缓,但是量非常大,上半年新设228万户。二产保持了高速增长的势头,与2015年的增长率5.8%、2016年的增长率16.6%相比,2017年上半年增长是18.4%,比去年和前年有了大幅度的增长。从这个角度来讲,第二产业制造业增长符合国家振兴实体经济发展趋势和政策走向。

     

    2017-07-13 17:23:28

  • 于法昌:

    其次,新经济特别是新兴服务业发展较快。现代服务业保持快速增长势头,教育、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文化体育和娱乐业,仍是大众创业的热门行业,同比增速分别为41.1%、22.0%、18.0%。高技术产业稳步增长,新登记高技术制造业企业1.2万户,增长15.3%。随着金融监管不断加强,金融企业增长持续下降,上半年新登记2.2万户,下降30.9%。

    2017-07-13 17:24:04

  • 于法昌:

    新设企业保持活跃发展势头,对扩大就业的支撑作用持续发挥。通过对主流招聘网站大数据测算,今年二季度新设企业就业贡献率26.6%,较一季度提高11.2个百分点,表明新设企业对稳定就业的作用进一步加大。据工商总局对新设小微企业开业一周年的活跃度调查,2016年二季度新设企业到2017年二季度,开业率为69.3%,户均从业人员由开业时6.07人增加到7.14人,增长17.6%。

     

    2017-07-13 17:26:37

  • 于法昌:

    市场主体退出机制逐步建立,有利于企业整体质量的提高。上半年,全国注吊销市场主体478.5万户,同比增长12.4%,增速与上年同期基本持平。企业注吊销100.8万户,增长14.8%,其中,外商投资企业注吊销1.4万户,增长21.7%。个体工商户注吊销375.1万户,增长11.7%。农民专业合作社注吊销2.6万户,增长43.6%。注吊销的原因:一是企业的诚信意识进一步提高,企业注销的意愿增强;二是我们采取了一些企业注销的便利化措施,让企业注销更加便捷。三是对一些失联的企业、找不到的企业或者一些“僵尸企业”采取了相关吊销措施。今年上半年企业注吊销速度加快,这对净化市场环境、摸清整个市场底数非常重要。

    2017-07-13 17:27:12

  • 于法昌:

    二、市场竞争环境不断优化,市场竞争机制不断完善,为经济健康运行和结构优化提供了重要保障

    市场竞争环境的社会评价稳步提升,企业对市场公平竞争的期望不断增强。通过互联网807万条数据分析,网民对市场竞争环境的正面评价为81%,较上年同期提升3.6个百分点。特别是对强化竞争执法力度,加强市场监管改革与创新的一些新举措,都给予充分肯定。对国务院发布实施《“十三五”市场监管规划》、督促引导企业年报公示、建设国家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系统等,网民满意度分别高达99.6%、98.2%和97.9%。

     

    2017-07-13 17:35:09

  • 于法昌:

    企业信用意识不断强化,信用监管长效机制逐步形成。随着“全国一张网”初步建成,信息公示制度的社会影响力不断扩大,信用约束和联合惩戒对市场主体的诚信经营发挥了积极作用。

    企业的年报意识增强。至6月底,全国已公示2016年度报告的企业2249.9万户,年报率90.45%,比2015年度全国企业年报率高2.13个百分点。

    企业的信息公示意愿较高。上半年,全国累计有324.3万户企业通过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系统公示了816.1万条即时信息,公示有效即时信息的企业占全国企业总数的12.5%。

    加强涉企信息归集共享与联合惩戒。至6月底,全国列入经营异常名录的市场主体377.7万户。其中,企业347.3万户,占全国企业总数的12.4%;农民专业合作社30.3万户,占全国农民专业合作社的15.8%。至6月底,全部移出的异常经营主体197万户,其中企业180.62万户,农民专业合作社1.6万户。

    国家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系统得到广泛运用。至6月底,国家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系统累计访问量达354.84亿人次,累计查询量163.67亿人次,2017年以来日均访问量1833.22万人次,日均查询量308.23万人次。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系统已经成为社会各界查询企业信用信息的重要渠道,以及对企业实行社会监督的基础平台。这为降低企业交易成本,提高经济运行效率,促进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发挥了重要作用。

    2017-07-13 17:35:36

  • 于法昌:

    重点领域市场监管执法力度加大,为规范市场秩序发挥了重要作用。上半年,全国工商和市场监管部门共查处各类经济违法违章案件20.7万件,比上年下降12.0%;案值23.9亿元,下降3.0%。大家也知道,近年来案件查处情况每年都有所下降,原因是多方面的,仅从案件数这一单一指标来看,很难判断整个市场环境是好了还是坏了一些。但是从案件里面可以分析出一些问题。

    2017-07-13 17:37:04

  • 于法昌:

    一是从查处案件的增速来看,网络交易案件、传销案件和广告违法案件增长的比较快,同比增速分别达到了130%、40%、11%。2017年上半年各类网络商品交易及有关服务行为违法案件6627件,按违法载体划分,网店为主要网络违法载体,案件达4577件,占比69.07%,同比增长327.36%,我们将重点关注和监督。

    二是“无照经营”的问题明显减少。由于实施了一系列商事改革便利化措施,办理企业门槛降低了,“无照经营”现象大幅减少,上半年查处“无照经营”案件4.7万件,同比下降了27%。

    三是虚假广告案件占比创近年同期新高。2017年上半年共查处广告案件1.12万件,其中51.58%为虚假广告(数量达5784件),该占比创近年同期新高。虚假广告案件量也呈现出快速增长的特点,同比增长26.37%。网络是虚假广告案件的主要违法媒介,占比高达47.56%,且增长较快,同比增长172.92%。   

    四是利用网络从事传销活动近年来呈现了明显的增长趋势。由于主体和标的虚拟性以及行为跨地域性,还有网络传销的隐蔽性等等特点,使得利用网络从事传销活动近年来发展得非常快,人数也非常多,案子数额也非常大。今年上半年共查处104件,而去年只有24件,同比增速达到333%。

     

    2017-07-13 17:37:39

  • 于法昌:

     三、市场消费环境持续向好,消费信心不断提升,为扩大消费创造了有利条件

    这些年随着消费环境改善和品牌经济发展,加上企业诚信意识提高,政府监管力度加大,整个市场消费环境比较平稳,没有发生损害消费者利益的特大案件或者区域性的重大案件。

    上半年,全国工商和市场监管部门共受理消费者诉求397万件,增长3.1%。其中,消费者投诉93.3万件,增长20.8%,成功调解消费纠纷61.2万件,争议金额22.7亿元,为消费者挽回经济损失10.1亿元;举报18万件,增长20.7%;咨询285.7万件,下降2.4%。

    2017-07-13 17:39:18

  • 于法昌:

    主要特点是:

    一是服务投诉增速持续高于商品投诉增速。在消费投诉中,服务投诉44.5万件,增长27.6%。商品投诉48.7万件,增长15.2%。

    二是在商品投诉中,日用百货投诉量最多。日用百货、交通工具、通讯器材数量分列商品消费投诉前三位,分别为12.4万件、6.3万件、5.5万件,占比分别为25.4%、13.0%、11.2%。

    三是在服务投诉中,网络购物投诉量最多且增长最快。受理网络购物投诉15.5万件,增长53.7%。其他居民服务、互联网服务、电信服务投诉占比居于前列。

    四是从投诉内容看,质量问题投诉数量最多,广告问题投诉增长迅猛。质量问题、合同问题、售后服务问题投诉数量分列前三位,分别为21.9万件、18.3万件、10.7万件,分别占23.4%、19.6%、11.5%。广告问题、安全问题投诉增长显著,分别为9.1万件、0.6万件,分别增长97.2%、40.4%。

    五是消费投诉主要集中在发达地区。全国受理消费者投诉数量前三位的是浙江、广东和湖北,分别为16.3万件、16.1万件、6.7万件,三个地区合计39.2万件,占投诉总量的42.0%。

    上半年,我国市场环境总体向好,但在市场准入环境、市场竞争环境和市场消费环境这三大环境方面,仍存在一些薄弱环节和不足。

    2017-07-13 17:39:49

  • 于法昌:

    市场准入方面,一是“准入不准营”问题。有企业反映,现在注册登记环节“照”的问题简化了,但“照”后的“证”还很多,这些证大多是许可,办起来难、整合也难,企业常常被“闪在半路上”。二是市场准入限制门槛较多。电信、教育、医疗、养老等服务行业仍存在许多不合理限制和隐性壁垒。一些自然垄断和行政垄断限制了民营资本的进入。外资企业反映,市场准入、监管规则等方面遇到许多障碍。市场竞争方面,一是假冒伪劣问题。上半年,网络媒体反映较多的前5大问题,分别是假冒伪劣、虚假广告、恶意抢注商标、侵犯知识产权、不正当竞争等。从百名企业家联名倡议打假,到欧洲机构报告称中国是全球假冒商品最大发货中心,表明假冒伪劣已经成为各方面关注的焦点,需要引起高度重视。二是互联网服务领域仍然是市场竞争问题频发领域,随着互联网行业竞争加剧,涉及互联网及移动互联网的不正当竞争呈现高发趋势。山寨抄袭、虚假宣传、窃取信息、商业诋毁、网络传销等问题频发,需要加大对互联网的监管。三是市场消费环境仍面临一些问题。目前,消费升级驱动的品质消费正在渗透到各个消费领域,国内消费市场出现很多新趋势新特点,同时带来一些新的风险和问题。特点为,假冒伪劣依然是影响消费信心的重要因素,网络诈骗和信息泄露问题突出,食品和非现场购物是线上反馈问题最多的领域,农村市场和网购平台是假冒伪劣重点地区。

    2017-07-13 17:40:36

  • 于法昌:

    下一步,总局要按照党中央、国务院部署,围绕落实国务院《“十三五”市场监管规划》,树立营商环境就是生产力的理念,深化商事制度改革,强化市场环境建设,着力打造营商环境“高地”,为经济发展创造良好条件,以优异成绩迎接党的十九大胜利召开。一是进一步放开市场准入,充分激发百姓投资创业的热情。二是全面推进“多证合一”改革,进一步推进商事登记便利化。三是加强事中事后监管,为加快经济转型升级提供支撑。四是进一步改善消费环境,充分发挥消费拉动经济增长的作用。五是全面完善“全国一张网”建设,提高市场监管效能。六是实施商标品牌战略,促进品牌经济发展。

    上半年的基本情况就介绍到这里,大家有什么问题可以提问。

    2017-07-13 17:41:04

  • 中央电视台记者:

    近期有关媒体报道刘洪斌等人冒用医药专家名义发布广告后,我想了解工商总局这边有什么动作吗?

    2017-07-13 17:41:28

  • 于法昌:

    近年来,各级工商和市场监管部门将医药等事关人民群众切身利益和身体健康的广告作为广告监管执法的重点,工商总局加强广告抽查监测,及时下派监测线索,要求各地严厉查处虚假违法广告,切实维护广大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2015年以来,各地工商和市场监管部门曾多次对涉及“医药广告表演者”的虚假违法广告,进行了行政处罚。

    近期,有关媒体报道“医药广告表演者”事件后,工商总局高度重视,局长张茅同志、副局长甘霖同志明确要求迅速行动,采取有力措施,依法严肃查处。各级工商和市场监管部门按照总局统一部署,快速反应,立即行动,迅速开展了执法检查。我们总局主要采取了四项措施:

    一是专题部署,明确工作要求。工商总局召开全国工商和市场监管部门专项案件查办工作视频指挥调度会议,部署各地工商和市场监管部门立即行动,严肃查处,及时回应社会关切。工商总局明确要求各地加大执法力度,从严从快查处虚假违法广告,对涉嫌构成犯罪的,要及时移送公安机关。二是在6月23号媒体报道之后,总局迅速通过官方网站回应了社会关切,表明了总局坚决查处违法广告、维护广大消费者合法权益的信心和决心。三是加强协同监管,形成监管合力。工商总局充分发挥整治虚假违法广告部际联席会议机制作用,已与新闻出版广电总局、食品药品监管总局、卫生计生委、中医药管理局、公安部等成员单位专题研究,各部门将依据各自职能依法调查处理。各部门及时通报案件信息,形成监管执法合力。四是开展专项监测,加大查处力度。工商总局立即组织开展了专项监测,及时下发监测数据,要求各地迅速采取措施,依法处理。各地加大执法力度,依法查处涉案广告主、广告经营者、广告发布者、广告代言人。

    2015年以来各地工商和市场监管部门共作出责令整改通知136件,办结案件76件,处罚款283万余元,作出行政处罚的地区涉及到20个省(市、自治区)。目前,已有41件案件各地正在调查处理,还有多个案件正在立案调查中。

    下一步,工商总局将进一步加强医疗、药品、保健食品等重点广告监管执法,强化对各地案件查处工作的督导指挥,依法严肃查处虚假违法广告,涉嫌犯罪的,坚决移送司法机关。同时,会同相关主管部门研究加强对健康养生类栏目及广告的监管措施。近期,工商总局将陆续公布各地查处虚假违法广告的典型案例,回应社会关切。

    2017-07-13 17:43:14

  • 大公报记者:

    我们想了解一下港澳台同胞以及相关企业在内地创业登记的情况,昨天国务院常务会议正式提出,将推动包括港澳台、华侨在内地创业,提出他们可以享受内地的公共服务。您怎么评价这个政策的意义?您认为推动港澳台同胞或者侨胞到内地创业的意义在哪里?

    2017-07-13 17:44:04

  • 于法昌:

    2017年上半年新登记外国(地区)投资企业数量、注册资本和投资总额分别为2.26万户、1932.30亿美元和3104.29亿美元,同比分别增长3.5%、32.9%和63.2%。从投资领域来看,2017年上半年新设外国(地区)投资企业中,第三产业企业占比高达88.1%,带动第三产业企业在外国(地区)投资企业中期末实有占比由上年年底的66.2%提高到67.6%,提升1.4个百分点。

    港澳台企业这些年一直是增长得比较快,源于港澳台地区的企业一共有6341户,占42.8%。比如说香港,上半年新设企业数量是4340户,占比达到29.3%,澳门新设数量是319户,占2.2%,台湾1682户,占11.4%,这是港澳台地区企业的情况。

    我们一贯的政策就是,欢迎港澳台地区企业在大陆兴业发展。我们一系列的商事制度改革,市场企业准入便利化,都适用于港澳台的企业。推动港澳台同胞或者侨胞到内地创业意义就在于,祖国大陆的市场很大,他们到大陆创业之后也会繁荣香港、澳门、台湾当地的经济,同时推动大陆与港澳台经济的交流,这一点也是这些年港澳台地区企业到大陆兴业投资,增速比较高的一个主要原因。

    2017-07-13 17:44:38

  • 封面新闻记者:

    刚才您提到,上半年东北地区新登记企业增速在全国各个板块中是最快的。我想了解一下,工商部门在支持东北地区营商环境改善方面作了哪些工作?谢谢。

    2017-07-13 17:45:16

  • 于法昌:

    东北地区今年上半年增速比较快,一方面是符合国家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的产业战略,客观上也因为该地区体量相对小一点。总局这方面也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比如说在商事制度改革方面,我们在东北三省先行先试一些政策措施,特别是在企业住所改革、全程电子化、全国“一张网”等方面,都是在黑龙江、吉林、辽宁全省或者部分地市先行先试,以便更大地激发市场主体的活力。比如经营场所改革可以释放大量的场所资源,过去办一个企业需要门面房、有一定办公面积等。现在当地可以根据本地的情况来把住所资源释放出来,提高创业热情。

    另一方面,加大指导三省市在市场准入、市场监管、消费维权方面力度,特别是在市场监管方面,努力营造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尤为重要,让企业、投资者到东北投资,让大家对东北的营商环境有更多的信心。

    我们还出台了一些具体的措施支持当地经济社会发展,包括在商标品牌、个体工商户发展等方面。再补充一个数字,今年上半年,东北地区新登记企业数量15万,同比增长19.2%,占比为5.2%,新登记企业注册资本金1.23亿元,同比增长36.2%,占比为4.6%。

    今天的例行发布会就到这里,感谢各位对我们工作的关心和支持。谢谢大家!

    2017-07-13 17:45:40

  • 相关稿件

    直播预告

    直播推荐

    直播热线

    电话:010-88828031 88828083010-88828318 88828409邮箱:zz@china.org.cnwuaf@china.org.cn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