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确保百姓能够小病看得上、大病看得起、重病有保障,今年以来多项医改政策出台。

改革的目的是要解决问题,破解发展瓶颈,简而言之就是要推陈出新。因此每个改革事项的提出必须明确为何改、为谁改、改什么、怎么改、改成啥样。而医疗改革自然也不例外,不能脱离问题导向。

一段时间以来,基本医疗保障短缺、医疗资源总量不足且配置不合理、城乡和区域卫生事业发展不平衡、人才队伍建设薄弱和“以药补医”等矛盾日益突出,看病难、看病贵问题成为老大难。这不仅是我国医疗面临的现状和困扰,也是群众迫切要求改变的问题。以笔者看,这就是要推进深化医疗改革的根本原因。

民有所呼,改革有所应。对于普通群众来讲,或许并不知道医疗体制的症结在何处,但表现在他们面前最为直观的就是看病难、看病贵。不管改什么,怎么改,过程咋样,但老百姓要的结果是小病看得上、大病看得起、重病有保障。其实,这也是推进深化医改的重要目标所在。

事实上,为破解老百姓“看病难、看病贵”的难题,中国已走过十多年的医改路,虽然也取得了一些效果,但依然还存在很多让人难以满意的地方,“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没有从根本上得到解决,不仅国家大量投入的包袱越显沉重,老百姓对此也是怨声载道,越来越紧张的医患关系,成为影响社会和谐稳定的重要因素。

没有健康就没有小康。从2015年到2020年,是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由此来说,医疗卫生的“小康”应走在全面小康的前列。“十三五”规划提出,2020年基本建立基本医疗卫生制度。而建立这一制度,必须通过在医疗卫生上推进系列改革来完成。如从建立分级诊疗制度;完善社会多样化医疗服务以及家庭医生签约服务等化解“看病难”。从增加医保财政补助、改革医保支付方式、建立医保异地结算制度等破解“看病贵”。

尽管深化医改的设想吸人眼球,改革的思路与举措也很清晰,但效果如何还需在落实中去检验。换句话说,医改的成功与否关键还在落实,而落实的关键就在于各利益部门是否能真正打破各自利益壁垒,甚至是能否拿出壮士断腕的勇气。实际上,这也是对相关部门是否把维护人民健康权益放在第一位的最好检验。

笔者认为,医改关系涉及千家万户,与广大老百姓的健康息息相关,无论是从改革方案的设计、卫生制度的建立,还是服务体系的建设等等都应以保障人民健康为落脚点,突出其公益性的主导地位,体现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在预防、治疗、康复的结合上下功夫,在改革中正确处理好相关部门之间、各利益群体之间以及医患之间的关系,培育营造良好的医疗环境和氛围。

由于,此轮医改是以老百姓最关心的问题为突破,因此,最终的改革成效就要看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是否得到了真解决,老百姓的满意度、幸福感和获得感是否得到较大的提升。(文/邓尤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