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医改的逐步推进、深化,越来越多好的医生可以进社区问诊,缓解了就医难,让老百姓逐渐接受了“大病去医院,小病进社区,康复回社区”的模式。这既是医改提出的目标,也让百姓拥有更优质的就医体验。河南省人口突破一亿,其中80%是农业人口。河南把医改的重点放在县级,且用实践证明,把“做强县域”作为强基层的重要抓手,同时对家庭医生签约服务也进行了探索与创新,摸索出家庭签约替代个人签约,实行“全科医生团队+家庭医生签约服务”架构等相对完整的签约服务模式。这些都是河南医改取得成功的重要经验。11月28-29日,记者随国家卫生计生委走进河南多地进行采访调研,看到其多方面医改成绩都亮点频闪。

    采取多种形式签约 家庭医生签约服务更具个性化

    河南省在家庭医生签约服务方面取得了不凡的成绩,体现在经费补助、拓展个性化服务、药品衔接、连续计算起付线、减免费用等。

圪垱店卫生院家庭医生签约服务车

    记者在走访郑州金水区东风路卫生服务中心了解到,作为家庭医生签约服务“省示范联系点”,重点在服务模式、“服务包”设计、医保支付、效果评价等方面进行制度性探索和创新。服务中心根据群众的个性化需求,设计了从高血压、糖尿病、老年人、儿童和3-6个月的孕产妇等8个服务包,并设置了初、中、高三个服务层次。内容主要是健康体检项目,初级包向全人群免费提供基本公共卫生服务,中级包和高级包向重点人群提供,中级包现阶段免费提供,高级包优惠20%。

郑州金水区东风路卫生服务中心全科医生接受记者采访

    “我们一个团队有4人,要服务5000人。对于片区内65岁以上的重点人群进行特别照顾,还对慢性病患者及行动不便的老人进行一年4次的随访,确保他们享受到优质贴心的服务。目前全区重点人群签约162897人,签约率45%。”服务中心内一名全科医生告诉记者。

    记者通过走访武陟县圪垱店乡大城村了解到,该村共有1214户,4744人,其中贫困户26户105人,因病致贫户12户14人,经过精准调查识别,确定健康扶贫户为5户5人,办理医保慢病证2人。

武陟县圪垱店乡大成村卫生院

    张梦涵,女,9岁,家中长女,有一弟一妹,父母皆是农民,父亲张小辉兼职大货车司机,母亲韩文君在家务农,民政低保对象, 2017年,张梦涵因右肱骨肿瘤,在洛阳白马寺正骨医院住院治疗3次,武陟县圪垱店乡大成村对其经过考核认为她属于健康扶贫对象。她医疗花费108657.88元,其中基本医保补助52972.95元,大病保险补助16181.9元,困难群众补充保险补助19245元,民政救助10000元,医保托底1400元,慈善救助5000元,自付费用3858.13元,自付比3.5%。

    县医院加强医联体建设 帮扶乡镇卫生院

    河南把改革要素集中在县级,推动主要的改革措施集中在县一级落实。中牟县政府出资十几亿,建成了高水平的县医院和卫生院。中牟县的医联体是从2014年开始实施的,实施医联体之前近半数人员外地就医,施行医联体以后,县域内就医人数大幅增加,医联体对提升基层医疗服务能力水平发挥了重要纽带作用。

中牟县影像诊断中心

    国务院医改小组专家咨询委员会委员,中国人民大学医改研究中心主任王虎峰在媒体沟通会上对中牟县医联体的工作表达了他的观点。他认为中牟县的医联体特点是:一头是向上,联结省人民医院,以及省内省外的大医院;另一头是向下,通过医共体向乡镇卫生院延伸。通过两个方向的连接,提升了县医院活力,县域就医人数大幅提升。

    医院充满人文关怀 百姓有获得感

    医改的最终目标是让百姓有获得感,医疗机构在服务方面也在不断创新,借力新医改政策,积极探索高端性、特需化医疗服务模式,为有需求的患者,提供VIP病房、预约就诊、名医快速通道等新服务,更好地赢得人民群众的认可和信任。

    河南省人民医院在以人民为中心改善医疗服务方面,做了全方位的探索让原本冷冰冰的医院充满了人文关怀。记者调研时看到,医院的建筑装修色彩明快,鲜花绿树点缀其间,几百平米的阅读书吧供患者家属等待检查结果和海洋馆式景观设计贯穿医院,这些改变缓和了医院紧张压抑的氛围,令患者和其家属得到放松,有利于患者康复和医患和谐。

雁鸣湖中心卫生院

    河南对基层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乡镇卫生院,甚至村卫生室,都实行了标准化建设。大型三甲医院,如省人民医院,按照国际标准,建设医院体系。将休闲娱乐、门诊住院、全民教育等一条龙提供,将生活、保健和看病融为一体,不断改进患者就医体验。(中国网讯 记者:李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