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气象局办公室主任、新闻发言人陈振林
中国气象局应急减灾与公共服务司司长、新闻发言人张祖强
中国气象局气象宣传与科普中心副主任洪兰江
中央气象台气象服务首席马学款
国家气候中心气候服务首席陈峪
中国天气网记者提问
澳亚卫视记者提问
经济日报记者提问
央广网记者提问
农民日报记者提问
各位媒体朋友,下午好!欢迎大家参加中国气象局2018年3月新闻发布会。 首先,我介绍一下出席今天新闻发布会的领导和专家。他们是中国气象局应急减灾与公共服务司司长张祖强先生,中央气象台气象服务首席马学款先生,国家气候中心气候服务首席陈峪女士。下面,我向大家介绍的是中国气象局新任发言人、中国气象局办公室主任陈振林先生。陈振林先生是一位老新闻发言人,也是各位媒体记者的老朋友。2009年起任中国气象局应急减灾与公共服务司司长,就任中国气象局新闻发言人。2014年起任上海市气象局党组书记、局长。2018年起任中国气象局办公室主任兼中国气象局应急管理办公室主任。陈振林先生长期在气象系统从事国际合作、气象服务和综合管理工作,曾参与联合国气候变化国际谈判、全国公共气象服务和气象防灾减灾体系建设的组织管理工作;探索并推进气象灾害影响预报和风险预警评估业务,推进国家突发公共事件预警信息发布系统建设,推动建立了常态化气象灾害防御部际联席会议制度,参与组织北京奥运会、上海世博会等重大活动气象保障,多次代表中国气象局参加世界气象组织(WMO)联合国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IPCC)、联合国国际减灾战略(ISDR)等国际组织的活动。接下来,有请陈振林先生主持今天新闻发布会。
2018-03-02 15:06:48
各位媒体朋友:下午好!非常感谢洪兰江先生的介绍,还有他长期以来为气象新闻发布工作作出的辛勤努力和卓有成效的贡献,也感谢各位媒体朋友一如既往地对气象新闻发布工作的大力支持。非常高兴重新加入到这个队伍中。今天是2018年春节后第一场新闻发布会,希望媒体朋友能够更加关心气象、支持气象,为气象事业长远发展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为气象服务党和国家中心工作创造良好的舆论条件。我们也会更加主动地开展服务,聚焦人民群众关注的气象话题,多挖掘气象服务国家战略的创新做法,对准气象工作的亮点和特色,反映气象工作的良好精神风貌。相信我们通过共同努力,新一年的气象宣传工作一定能呈现出新气象、新作为。下面,我们进行今天的新闻发布会,主要发布的内容有:2月全国天气气候特征、国内外主要天气气候事件回顾及2017/2018我国冬季气候特征;“两会”期间天气及气象服务保障准备情况;春耕春播气象服务情况,关于农业生产方面的提示;未来十天天气展望。下面先请张祖强先生介绍有关情况。
2018-03-02 15:07:23
各位媒体朋友下午好!今天是元宵佳节,向大家致以节日的问候,下面我先介绍一下2月全国天气气候特征。 2月全国平均气温较常年同期偏低。2018年2月,全国平均气温-2.0℃,较常年同期偏低0.3℃。东北、华北北部、西北东北部和中北部及内蒙古东部、新疆南部、云南南部局部、海南等地气温较常年同期偏低1~4℃,其中黑龙江北部局地偏低4℃以上;全国其余大部地区气温接近常年同期或偏高,其中西藏、青海南部、四川西部、云南西部、湖南东南部等地偏高1~4℃。 2月,全国共有48站日最低气温达到极端阈值,主要分布在福建、广东、广西、湖南、江西等地。
2018-03-02 15:08:48
2月全国平均降水量偏少超5成。2018年2月,全国平均降水量8.1毫米,较常年同期偏少53.5%,为1961年以来第3少,次于1999年(4.6毫米)和1984年(7.8毫米)。除内蒙古东部局部、甘肃中西部、新疆东南部、青海北部、四川中部、西藏东南部等地降水量较常年同期偏多2成至1倍,局地偏多1倍以上外,全国其余大部地区偏少2~8成,华北、黄淮中部及辽宁西部、内蒙古中部、陕西北部、广西大部、云南大部、新疆西南部等地偏少8成以上。 2月,全国共有58站连续无降水日数达到极端阈值,主要分布在北京、河北、辽宁、内蒙古、四川、西藏、云南等地,其中北京、河北、内蒙古共24站连续无降水日数突破历史极值,无降水日数达120~130天。
2018-03-02 15:10:25
下面我介绍一下2月国内主要天气气候事件。2月,共有5次冷空气过程(3-4日、10-12日、15-17日、21-22日、24-25日)影响我国,强度均为一般冷空气过程。其中10-12日冷空气过程影响范围广、强度大,我国中东部大部以及西北中东部等地降温幅度普遍在5~8℃,其中东北大部降温幅度达8~14℃,局部超过14℃;最大降温幅度达5℃以上和10℃以上的覆盖面积分别为500.8万平方公里和43.9万平方公里。上旬,全国大部气温偏低明显,东北大部及内蒙古东部、贵州大部、云南东北部、四川中部、新疆西北部等地有降雪,部分地区降雪日数有3~5天,福建、广东、云南、四川、广西、贵州、甘肃、浙江等地局部遭受低温冷冻或雪灾,造成一定经济损失。
2018-03-02 15:11:49
西南东部、华北东部等地气象干旱露头。2月,西南地区东部降水一般不足10毫米,云南大部、贵州大部、四川东部及广西北部等地偏少5成以上,部分地区出现土壤缺墒,气象干旱有所发展。东北南部、华北东部、黄淮中东部自入冬以来降水普遍偏少5~8成,部分地区偏少8成以上,气象干旱露头。目前,西南东部、华北东部、黄淮中东部等地存在轻度气象干旱,广西北部、贵州东南部、云南东北部和西部等地有中旱。持续少雨雪导致部分林区火险气象等级偏高、水库蓄水减少。
2018-03-02 15:14:44
琼州海峡遭遇罕见持续大雾天气。2月,南方大部及新疆北部多大雾天气,其中新疆北部、重庆南部、海南北部及雷州半岛等地局部雾日数达5~10天。15-27日,琼州海峡遭遇1951年以来持续时间最长的大雾天气,大雾造成渡轮多次停航,导致琼州海峡南岸大量旅客和车辆滞留,海口市严重交通拥堵。
2018-03-02 15:18:08
2月国外主要天气气候事件有:暴风雪、台风(飓风)、风暴、泥石流等。暴风雪: 1-2日,日本东京、关东甲信地区遭遇大雪,造成多起交通受阻及人员受伤。 3-5日,俄罗斯莫斯科地区遭到百年一遇大雪与冻雨侵袭,导致1人死亡,多人受伤,交通受到一定影响。 4-14日,日本多地遭遇大雪天气,多地积雪破纪录,导致15人死亡、200多人受伤,交通受到较大影响,农用设施遭不同程度破坏。下旬,寒流横扫欧洲,造成气温大幅度下降,多国遭遇大雪,给交通和人们出行安全造成影响,导致至少7人死亡。台风(飓风): 13日,热带风暴“三巴”侵袭菲律宾南部,暴雨引发山体滑坡造成4人丧生。 10-14日,热带飓风“吉塔”侵袭南太平洋岛国,造成至少4人死亡,30多人受伤;19日,澳大利亚东海岸数百人遇险,1人遇难,1人失踪。风暴:上旬,冬季风暴Mateo侵袭美国,造成中西部地区至少2人死亡,多个城市的数千架航班取消,多所学校停课。爱荷华州高速公路发生70多辆汽车追撞车祸,1人丧生、10余人受伤;芝加哥因暴风雪,造成20多起车祸。 下旬,美国南部及中部遭遇强风暴,多地出现暴雨洪涝、龙卷风,造成5人遇难,2人在龙卷风中丧生。泥石流: 22日,印尼中爪哇发生泥石流,造成11人失踪,14人受伤。
2018-03-02 15:18:35
2月全国预警信息发布情况为:2018年2月,全国共发布预警信息11118条,其中,国家级发布45条,省级发布304条,市级发布1743条,县级发布9026条;包括红色预警47条,橙色预警1037条,黄色预警4926条,蓝色预警5098条,未知级别预警10条。2018年2月,国家级共发布预警提示45条,其中大雾9条,寒潮8条,海上大风8条,海冰6条,海外社会安全事件安全风险5条,暴雪4条,海浪3条,高森林火险1条,海外公共卫生安全风险1条。全国各省市县共发布预警11073条,其中,大风4107条,道路结冰2375条,大雾1742条,霜冻1134条,其他1715条。
2018-03-02 15:19:16
下面我介绍一下2月气象条件对我国农业生产影响分析。
(一)持续低温不利于北方地区设施农业和畜牧业生产,但对北方冬小麦安全越冬无明显不利影响月内,东北地区大部和内蒙古气温较常年同期持续偏低,其中上半月气温偏低幅度达4~6℃,持续低温严寒不利于设施农业和畜牧业生产。截至2月底,黑龙江、吉林中东部、内蒙古东北部仍有5~20厘米、部分地区20~50厘米积雪覆盖,利于土壤保墒。北方冬麦区大部上半月气温偏低1~4℃,由于冬小麦处于越冬阶段,持续低温对大部冬小麦无明显不利影响;但持续低温对杀灭越冬病虫菌源、减轻春季病虫害的发生流行比较有利。下半月气温逐步回升,大部出现降雪或雨夹雪天气,降水量普遍有1~5毫米、部分地区有5~10毫米,利于冬小麦越冬和返青生长。华北东部、黄淮东北部自2017年11月以来降水偏少5~8成,部分地区持续无降水,墒情不断下降,截至2月下旬河北和山东两省部分麦田表层出现缺墒状况。
2018-03-02 15:20:57
(二)南方大部时段光温水条件利于在地作物生长;上旬阶段低温使部分地区露地蔬菜、经济林果等作物遭受轻度冻害和寒害中下旬,南方大部地区气温偏高1~2℃或接近常年,日照正常或偏多3~8成,降水量普遍有10~50毫米,光温水条件匹配较好,利于大部地区油菜、露地蔬菜和经济林果等作物稳健生长。南方大部上旬出现阶段低温天气,最低气温较常年同期偏低6~8℃,华南北部、江南东部、西南地区东南部等地部分地区露地蔬菜、经济林果等作物遭受轻度冻害或寒害。长江下游沿江部分地区以及西南地区东南部月内出现阶段阴雨寡照天气,对油菜现蕾抽薹有一定不利影响。
2018-03-02 15:22:26
再来看一下未来十天天气趋势。
(一)未来10天气温降水趋势预报 1、南方地区仍多阴雨天气。江淮、江汉、江南、华南北部、四川盆地东部及贵州东部多阴雨天气,累计降水量有30~60毫米,局部地区有70~90毫米,上述大部地区累计降水量较常年同期偏多3~7成,降水主要出现在3月4-7日和12-15日前后。 2、中东部地区气温升降幅度较大。影响我国的冷空气活动频繁,中东部地区气温升降幅度较大,其中,3月3-5日中东部地区有大范围降水降温过程。 3、华北等地有阶段性霾过程。3月2-3日,京津冀中部大气扩散条件转差,有轻度到中度霾,短时重度霾;10日前后,华北中南部、黄淮西部有轻度霾,部分地区有中度霾。
2018-03-02 15:23:20
主要天气过程和关注重点包括:3月3-5日,中东部地区有大范围降水降温过程,气温下降4~8℃,局地降温幅度达10℃左右。黄淮南部、江淮、江汉、江南、华南北部、四川盆地东部等地有中到大雨、局地暴雨,并可能伴有雷暴大风、冰雹、短时强降水等强对流天气;内蒙古东北部和黑龙江的部分地区有大雪,局地暴雪(主要出现在3日);淮河及秦岭以北大部分地区有4~6级偏北风,内蒙古西部、甘肃西北部等地的局地有扬沙或浮尘天气。 3月6-8日,江汉、江南、华南西部和北部、四川盆地东部及贵州等地有小到中雨;西北地区东部、华北西部和北部、东北地区中南部、黄淮西部有雨雪过程。
2018-03-02 15:24:18
气象服务提示:关注冷空气对日常生活的影响。3月,冷空气活动仍然频繁,低温雨雪、大风天气多发,乍暖还寒,气温多起伏、昼夜温差加大。公众需根据天气变化及时增减衣物,特别是早晚要注意保暖,预防感冒、流感和心脑血管等疾病。加强防范灾害性天气对交通运输等的影响。目前,仍处春运期间,各地、各部门需加强防范阶段性低温雨雪、道路结冰、海上大风、低能见度等天气对公路、铁路、民航和海上交通运输带来的不利影响。另外,进入3月,我国南方雷电天气增多,须做好雷电防护工作。
2018-03-02 15:25:49
加强防火防旱工作。春季风干物燥,部分林区火险等级偏高,相关部门需加强用火管理,做好森林防火工作。同时,预计3月份,北京、天津、河北、山东等地降水将偏少,需密切关注气象干旱发展的态势及影响。防范风沙天气的不利影响。3月份我国北方沙尘天气多发频发,对西北地区和华北地区影响较大,需防范沙尘天气对生产生活造成的不利影响。
2018-03-02 15:26:48
农业气象服务提示:预计3月份,东北地区大部气温偏低、降水偏多,可能出现低温多雨雪天气,不利于设施农业和畜牧业生产;部分地区可能出现阶段性低温春涝,不利于春耕整地。北方冬麦区大部降水正常、气温正常或偏高,水热条件基本利于冬小麦返青拔节和孕穗;冀鲁等地部分麦田表层土壤缺墒持续。南方地区大部水热正常,利于油菜、冬小麦等作物稳健生长。华南南部气温偏低、降水偏多,对早稻播种育秧有一定不利影响;华南中北部和江南大部水热条件正常,利于春播。西南地区东部降水偏多,可能出现阶段阴雨寡照天气,对冬小麦孕穗抽穗和一季稻等播种育秧有一定影响。
2018-03-02 15:27:13
我们建议:北方冬麦区要加强田间管理,确保冬小麦返青生长。各地应密切关注墒情和苗情变化,适时中耕施肥,尤其是冀鲁等墒情偏差麦田及时浇灌返青水,促进冬小麦返青生长。东北地区注意及时整地和散墒,西北春播区适时春播。东北地区关注天气变化,加强设施农业和畜牧业的防寒保温工作;同时应关注土壤化冻情况,抓住晴好天气及时整地,降水偏多地区要注意散墒,为春播做好准备。西北春播区注意趁墒或造墒播种春小麦、马铃薯等春播作物。南方地区要加强油菜、冬小麦水肥管理,并做好春耕春播工作。南方冬小麦、油菜进入关键生长阶段,要加强田间水肥管理,促进作物稳健生长。华南和江南将普遍进入早稻播种育秧期,要密切关注天气变化,适时开展早稻播种育秧工作;华南南部应优先采用薄膜育秧等措施,防御低温影响,提高早稻出苗率和成秧率。西南地区应根据天气和土壤墒情适时播种一季稻、马铃薯等作物,并注意做好苗期田间管理。同时,随着春季气温逐渐回升,病虫害将逐渐进入发生流行高发期,各地应做好病虫害的监测与防治。
2018-03-02 15:28:05
下面,我介绍一下“两会”期间天气及气象服务保障准备情况。2018年全国“两会”期间天气趋势展望:“两会”期间(3月3日至20日)北京地区冷空气势力总体较弱,气温较常年同期偏高,降水偏少,在冷空气活动间歇期有阶段性霾。气温比常年同期偏高,降水偏少。“两会”期间北京地区气温起伏较大,总体呈缓慢回升趋势。期间平均气温为5~6℃,常年同期(1981-2010年平均值,下同)为4.2℃;日最高气温在6~17℃之间,最低气温在-3~5℃之间。降水量为1~3毫米,常年同期为5.3毫米。冷空气势力较弱,后期可能有降水天气过程。“两会”期间有四次左右冷空气活动,但势力较弱,没有明显大风天气。16-17日可能有一次小雨天气过程(降雨量1~3毫米)。空气污染物扩散条件一般,有间歇性霾天气。“两会”期间北京地区有四次霾天气过程。其中,2日夜间-3日北京地区大气污染扩散条件较差,有轻到中度霾(以中度污染为主,短时可达重度污染。2日夜间可能受烟花爆竹影响空气质量转差,能见度降低);6-7日前后有轻微霾;10日前后和15日前后还可能有霾天气过程。另外,该期间北京地区出现明显沙尘天气的可能性不大(常年同期为1天)。
2018-03-02 15:29:41
中国气象局高度重视全国两会气象服务工作,印发关于做好两会气象保障服务工作的通知,加强服务会商,组织国家级业务服务单位和北京市气象局全力做好各项服务保障任务。北京市气象局已制定完成2018年全国“两会”和党的十九届三中全会气象保障服务方案和2018年全国“两会”和党的十九届三中全会应急气象保障工作预案。北京市局于2月24日召开专题会议,动员部署全国“两会”和十九届三中全会气象服务保障工作。强调要提高政治站位,结合会议的新特点和气象条件的敏感性,以高度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做好气象服务保障工作。
2018-03-02 15:30:23
最后介绍一下春运气象保障服务情况。2018年春运从2月1日开始,3月12日结束,共计40天。春运期间寒潮、雨雪、大雾、海上大风等灾害性天气频发,为最大限度预防和减轻不利天气影响,气象部门精心准备,周密部署,全力做好春运气象保障。一是加强组织领导。印发了关于做好2018年春运气象保障服务的通知,制定了气象服务保障方案。要求各级气象部门务必充分认识做好春运气象服务的重要性,切实提高政治站位,加强对春运气象服务工作的组织领导,确保圆满完成春运各项任务。 二是做好灾害性天气监测预报预警和服务。各级气象部门密切监视寒潮大风、雨雪冰冻、大雾等天气发生发展变化,加强了会商研判,利用各种预报手段提高春运期间灾害性、高影响天气预报的精细化程度和准确率。1月31日至3月12日期间,每天滚动制作《春运气象保障服务专报》,报送国务院及有关部门。中国气象局网站开设春运气象服务专题,中国气象局公共气象服务中心在中国天气网增加“春运气象保障服务”专题网页,在春运期间气象影视节目中突出春运气象保障服务主题。
2018-03-02 15:31:26
三是强化信息报送和预警信息发布工作。针对春运期间的灾害性天气,各级气象部门全程密切跟踪,加强决策信息报送,在低温雨雪冰冻等关键性、转折性天气过程中,强化灾害影响预报和灾害评估。充分利用突发事件预警信息发布平台的作用和优势,通过新技术、新媒体、新渠道等强化预警信息发布。四是深化部门协作与联动,提高服务成效。各级气象部门加强了与铁路、公路、民航、电力、通信、旅游等部门的联系,及时了解各部门春运期间对气象服务的需求和要求,加强春运期间低温、雨雪、冰冻和大雾等灾害性天气对交通、通信和人体健康等方面影响情况和有关灾情的收集上报。
2018-03-02 15:32:48
还有一个消息,今年3月23日世界气象日的主题是“智慧气象”,我们会组织科普宣传活动,欢迎媒体朋友和各界人士参加。
2018-03-02 15:33:08
谢谢张祖强司长介绍,下面进入记者提问环节。请提问。
2018-03-02 15:34:01
我有三个问题。第一,去年入冬以来北京降水明显偏少,今年春天北京降水还继续维持这个格局吗?第二,进入春季,可能大风沙尘天气明显增多,能否介绍一下今年春天大风沙尘天气的形势,尤其北京大风天气形势。第三,刚刚介绍3—5日中东部有大范围降水降温天气,局地降温幅度能达到10℃,能具体说一下包括哪些地区吗?很多人还在春运返程中,对公众有什么防御提示?
2018-03-02 15:36:13
整个冬季期间,华北北部地区降水偏少,从现在的预报预测来看,3月20日之前,京津冀降水比常年偏少,这个状态会持续一段时间。
2018-03-02 15:36:57
春天是我国特别是北方地区沙尘天气多发的季节,北方地区的沙尘过程跟常年相比偏少,与2017年大致相近。沙尘暴或强沙尘暴预计1—2次,与2017年相近。
2018-03-02 15:39:39
对于此次3日至5日的较强冷空气过程,目前这股冷空气已经对新疆造成了影响,新疆降温幅度和风都比较大。3—5日这股冷空气会持续向东继续影响我国北方和中东部地区,降温幅度比较明显,在内蒙古和东北地区,局地降温在6—10℃,个别地方超过10℃降温。南方,主要是淮河以南地区,除了冷空气的影响,还会有降水,冷空气对气温的影响比较大。降水会使得白天最高温度很难升上去,所以降水和冷空气影响共同影响导致南方降温幅度比较大,也会达到6—10℃。南方降水主要在黄淮南部、江汉江淮到江南的北部,包括江南地区有中到大雨,局部可能有暴雨。
2018-03-02 15:40:21
刚才介绍了关于“两会”期间气温的情况,很多公众关注是否出现“两会蓝”天气现象?您能否详细介绍一下。第二个问题,刚才提到“两会”期间可能有一些间歇性霾的天气,“两会”期间,我们会采取什么样的措施来应对突发天气状态?谢谢!
2018-03-02 15:40:50
从预测情况来看,北京“两会”期间弱冷空气活动比较频繁,如果说出现霾的话,可能在冷空气活动间歇。目前预测来看,今天到明天有一次过程,不是很强,还有6—7号有比较弱的、轻微的霾。10号前后,包括在中旬部分时段,有轻度或者中度霾天气。但由于冷空气活动比较频繁,北京不会出现持续霾的天气。“两会”期间大部分时段天气状况都比较好。
2018-03-02 15:43:40
气象部门会一如既往地加强监测预报预警,及时与国家或北京市有关部门会商研判,及时采取相关措施来减轻霾天气、沙尘天气的不利影响。
2018-03-02 15:46:55
针对重污染天气我们目前已经有一套成熟的预警运行机制,一旦有不利天气,会有相应的预警措施及时跟上。
2018-03-02 15:48:11
刚才提到春运返程期间,琼州海峡出现连续多日的大雾天气,导致往返轮渡多次停航。想问一下这次大雾形成的原因是什么?
2018-03-02 15:50:28
春运返程期间,琼州海峡出现了持续大雾天气,这次琼州海峡出现的大雾是海上的平流雾。在2月15日之前冷空气势力比较强,强冷空气进入到南海北部海面之后,使得琼州海峡附近的海面水温有一定程度的下降,15日之后气温快速回升,水温回升速度比较慢,风向由之前偏北风转为东南或偏南风,在这种情况下,暖湿冷空气流经比较冷的海面的时候,受到冷却作用,使得潮湿空气出现凝结,从而形成平流雾。大家知道辐射有明显变化的,夜间生成,白天气温上来会消散,对于平流雾来讲,有时候会维持数天之久。22日之后,冷空气影响到琼州海峡,有一些弱的降水,风力也加大,近海面空气相对湿度也在减少,平流雾会逐渐消散,针对琼州海峡持续时间比较长的大雾天气,中央气象台从15日到20日之间持续发布了琼州海峡海雾预报,当地各级气象部门也多次发布了海雾预警,提醒防范大雾对春运造成的影响。
2018-03-02 15:52:59
近期不少公众感觉气温回升比较快,请问今年入春跟往年相比是否提前一些?3月份以后,会出现类似于“倒春寒”的天气吗?谢谢!
2018-03-02 15:53:27
从目前监测来看,华南和江南南部基本进入了春季,与常年相比偏早,偏早5—10天,有的地方超过了10天。3月是季节转换时期,冷暖空气比较活跃,气温波动比较大。预计3月份我国大部分地区气温以偏高为主,出现大范围持续降温类似“倒春寒”天气的概率相对比较少,但不能排除局部地区出现大幅度的降温,还是要注意防范。
2018-03-02 15:54:38
去年入冬以来整个华北地区降雨偏少,特别是北京,周围省份都出现了降雪,但北京到现在都没有让人感觉明显的降雪,除了气候背景,还有什么其他原因会形成现在的局面?第二个问题,关于华北和西南的干旱,未来是什么趋势?如果严重的话,哪些省份表现更为明显一些?谢谢!
2018-03-02 16:00:43
你提到一个非常关键的问题,大家都知道,包括北京在内的华北北部降水比往年比较偏少,气候事件有“拉尼娜”,拉尼娜事件导致了中高纬度的冷空气势力比较强,在华北北部主要受干冷西北气流控制,南方来的水汽很难到达华北这一带地区,特别是冷暖交汇区域在华北以南,这个可以解释华北北部降水偏少的原因。北京没有明显降雪,这跟北京独特地形特点有关系。北京西侧是太行山,北侧是燕山山脉,地形影响到水汽抬升。在不利于降水的大气候背景下,特殊地形恰恰导致北京没有明显降水的状况。
2018-03-02 16:03:17
我来回答关于干旱的问题。从气象干旱监测来看,目前我国存在两个有气象干旱的区域,一是华北,东北南部到华北黄淮这一块,二是西南地区。西南地区入冬以来,降水都比较少,特别是2月西南大部分降水量不足10毫米,和常年比偏少了5成以上,持续降水少,使得这个地方出现了干旱并有所发展,但这和往年比不算异常。云南这一带地区当前也处于干季,降水量比较少,今年的状况也是正常范围内。3月份西南地区降水有可能增多,特别西南东部地区的降水可能偏多,会对干旱发展有很好的抑制作用。华北地区3月份降水偏少,华北地区气象干旱会进一步发展,要提前关注和防范。
2018-03-02 16:05:12
今天是元宵节,媒体朋友们也注意到今天的天气预报了。我给大家报告一下,今天北方大部分地区少有雨雪,北京、天津、河北、陕西、山西、山东、宁夏大部分地区最可能出现晴空万里、明月高悬的美景,特别适合外出赏灯赏月。新疆、内蒙古、西藏、黑龙江局部地区有小到中雪或者雨夹雪,可能出现“正月十五雪打灯”的景象。另外西北、华北到东北南部一带多风,户外出行需要保暖,江南及贵州等地有阴雨,外出要携带雨具。在元宵佳节到来之际,祝愿各位朋友合家团圆,事事如意。 3月23日是世界气象日,我们将举办“智慧气象”主题开放日活动,欢迎大家多多关注。今天的新闻发布会到此结束。谢谢大家!
2018-03-02 16:05: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