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气象局新闻发布会现场
中国气象局办公室主任、新闻发言人陈振林主持发布会
中国气象局应急减灾与公共服务司副司长廖军
国家气候中心气象服务室首席陈峪
中国气象局办公室主任、新闻发言人陈振林作介绍
北京晚报记者提问
国家气象中心中央气象台首席预报员张芳华回答提问
记者提问
中国气象局办公室主任、新闻发言人陈振林邀请媒体提问
新京报记者提问
科技日报记者提问
中国气象局应急减灾与公共服务司副司长廖军回答提问
各位媒体朋友,大家上午好!欢迎参加中国气象局2019年7月新闻发布会。下面,由我介绍一下出席今天新闻发布会的领导和专家:中国气象局应急减灾与公共服务司副司长廖军;中央气象台首席预报员张芳华;国家气候中心气候服务室首席陈峪。今天主要发布的内容是,我国入汛以来天气气候特征,6月全国天气气候特征,6月国内外主要天气事件回顾,以及近期南方强降水成因解析。同时通报世界气象大会相关情况。最后回答记者提问。下面有廖军先生介绍一下相关情况。
2019-07-02 10:00:45
首先来看一下2019年入汛以来全国天气气候特征。一是入汛以来全国平均气温偏高。2019年入汛以来,全国平均气温14.2℃,较常年同期(13.3℃)偏高0.9℃,与2014年并列为1961年以来历史同期第四高。全国大部地区气温接近常年同期或偏高,其中华北中部和南部、黄淮、江淮及内蒙古大部、吉林西部、辽宁西部、四川南部、云南大部、海南等地偏高1~2℃,云南东部部分地区偏高2℃以上。云南、海南平均气温为1961年以来最高。
2019-07-02 10:02:47
入汛以来,云南、四川、西藏、吉林、辽宁、内蒙古、山东等地共187站日最高气温达到极端事件标准,其中云南元江(43.1℃,5月19日)、景洪(41.3℃,5月19日)等40站日最高气温突破历史极值;云南、山东、四川、河北等地共30站发生极端连续高温事件,其中云南元江(31天)、景洪(30天)等8站连续高温日数突破历史极值。
二是全国降水量接近常年同期。今年开汛时间早,暴雨过程多(16次),强度大,重叠度高。2019年入汛以来,全国平均降水量240.4毫米,接近常年同期(239.4毫米)。其中东北大部、西北大部及西南地区东部、广东大部、内蒙古中西部等地降水量较常年同期偏多2成至2倍。华北南部、黄淮、江淮、江汉北部及云南、四川西部和南部、西藏等地降水量较常年同期偏少2~8成;云南、西藏降水量均为1961年以来最少。
入汛以来,贵州、湖南、江西、福建、浙江等地共58站发生极端日降水事件,其中贵州开阳(312.9毫米,6月16日)、广西靖西(276.2毫米,5月27日)等14站日降水量突破历史极值;四川、湖南、广东、甘肃、内蒙古等地74站连续降水日数达到极端事件标准,其中湖南新邵(31天)、郴州(26天)等13站连续降水日数突破历史极值。
2019-07-02 10:04:21
我们再来看下6月全国天气气候特征。一是全国平均气温较常年同期偏高。2019年6月,全国平均气温20.6℃,较常年同期(20.0℃)偏高0.6℃。华北大部、黄淮大部及西藏东部、四川中西部、云南、贵州西部、海南、内蒙古中东部等地气温较常年同期偏高1~2℃,部分地区偏高2~4℃,海南和西藏平均气温为1961年以来历史同期最高,河北、云南和山东为次高;黑龙江东北部、新疆北部和西部偏低1~2℃。
6月,云南、四川、西藏等地共88站发生极端高温事件,其中云南富宁(40.3℃,6月9日)、四川得荣(37.3℃,6月22日)等11站日最高气温突破历史极值;山东、云南、河北等地共18站极端连续高温日数达到极端事件标准,其中山东茌平(9天)、河北涿州(6天)连续高温日数突破历史极值。
二是全国降水量接近常年同期。2019年6月,全国平均降水量99.8毫米,接近常年同期(99.3毫米)。我国东部地区降水呈南多北少分布。西北大部、华南东部及内蒙古中西部、黑龙江北部、河南中西部、四川东北部、重庆、贵州中部、湖北东部、湖南中部、江西南部等地降水量较常年同期偏多2成至1倍,西北中西部部分地区偏多1倍以上;华北东部和南部、黄淮中东部、江淮东部及西藏、云南、四川西南部、海南、辽宁、内蒙古东北部等地降水偏少2~8成,局地偏少8成以上;西藏降水量为1961年以来最少。
6月,江西、湖南、贵州等地共39站发生极端日降水事件,其中贵州开阳(312.9毫米,6月16日)、云南华坪(204.2毫米,6月25日)等11站日降水量突破历史极值;四川、广东、内蒙古、宁夏等48站发生极端连续降水日数事件,其中吉林洮南(10天)、青海平安(10天)等7站连续降水日数突破历史极值。
2019-07-02 10:08:16
下面我们回顾一下6月全国主要天气气候事件。一是中东部地区出现4次大范围强降水天气过程,南方遭受暴雨洪涝灾害。 6月,我国中东部地区共出现4次较大范围的暴雨天气过程:4-5日、6-13日、16-19日和20-25日。其中6月6-13日和6月20-25日过程范围大、强度强、影响重。6月6日至13日,广西桂林最大点雨量832毫米,江西吉安758毫米。强降雨过程导致浙江、福建、江西、湖南、广东、广西、重庆、贵州等地遭受洪涝、风雹、滑坡、泥石流等灾害,其中,江西、广西、广东灾情较为突出。
6月20日至25日,四川达州、重庆南川、云南德宏、贵州遵义、湖北孝感、安徽黄山、湖南株洲和长沙、江西吉安和赣州及上饶、浙江丽水和温州、福建南平和宁德及福州等局地降雨量250~408毫米。6月暴雨洪涝造成浙江、福建、江西、湖北、湖南、广西、贵州、四川及重庆等地较重损失。
二是受持续少雨高温影响,云南及华北和黄淮等地气象干旱发展。4月以来,华北东南部、黄淮大部、云南等地降水普遍少于100毫米,较常年同期偏少2~8成。同时,上述地区气温普遍偏高1 ~2℃,云南东部偏高2 ~4℃。
三是华北黄淮等地出现阶段性高温。6月,华北东南部、黄淮大部等地高温日数有5~10天,其中河北南部、山东西北部、河南东北部等地超过10~15天;与常年同期相比,上述地区普遍偏多1~5天,部分地区偏多5天以上。高温少雨造成华北和黄淮等地气象干旱发展。高温过程出现在6月11-15日。
四是多地遭受风雹袭击,部分地区受灾较重。6月以来,我国内蒙古、河南、湖北、陕西、河南、山东、吉林、江苏、甘肃、河北、新疆、云南、宁夏、山西、青海、四川、江西、山西、吉林、黑龙江等省(区、市)遭受风雹袭击。6月2日至4日,江汉和黄淮部分地区遭受雷暴、冰雹和短时强降雨袭击。6月13日至14日,新疆部分地区出现强对流天气,引发风雹和洪涝灾害。6月16日至19日,华北、东北部分地区先后出现大风、冰雹、短时强降水,冰雹最大直径达3厘米,河北、山西、内蒙古、辽宁、黑龙江等省(区)受灾。6月25日至28日,甘肃、青海、宁夏等省(区)遭遇强对流。
2019-07-02 10:12:04
再向大家介绍下6月国外主要天气气候事件。2019年6月,国外主要天气气候事件有暴雨洪涝、强对流天气、干旱、台风飓风、高温热浪、暴风雪等。暴雨洪涝方面,6月3日,塞尔维亚图廷地区遭遇暴雨引发洪水,导致房屋街道被淹,当地政府宣布进入紧急状态。6月5日,乌干达东部地区因暴雨引发山体滑坡,导致150座房屋被摧毁,5人死亡,50人失踪。6月13日,印度北方邦遭遇暴雨袭击,造成13人死亡,上百间房屋倒塌。6月19日,美国新泽西州遭遇持续暴雨袭击,导致部分地区洪水灾情严重,当地政府宣布进入紧急状态。
强对流天气方面,6月9日,美国德州达拉斯出现强风、大雨和冰雹等恶劣天气,强风时速达112公里,导致1人死亡,6人受伤。6月15日,法国东南部地区遭遇暴风雨和冰雹天气,造成2人死亡,10人受伤,超过2000户家庭断电,当地房屋建筑和果园林地损失严重。
干旱方面。6月上旬,印度多地遭遇季风前干旱,多个城市正面临湖泊及河流干涸,引发部分地区水资源危机。其中,钦奈地区多个水库水位创70年以来新低,需水量仅为水库总库容的1.3%,当地居民已连续多日没有自来水供应。
台风、飓风方面。6月7日,法国遭遇强风暴“米格尔”袭击,局地风速超过每小时120公里,并伴随暴雨天气。一艘救援船倾覆,造成3人死亡,4人受伤,多人失踪。
2019-07-02 10:15:46
高温热浪方面。6月10日,美国西部出现破纪录高温热浪,加州圣地亚哥局地气温高达45℃,打破当地高温纪录。旧金山国际机场10日温度达37.7℃,创下历年来6月份最高温纪录。北加州连续发生多起森林大火。加州政府在9-11日连续三天发布高温警报,美国西部约有4500万民众受到高温热浪影响。6月15日以来,印度北部大片地区遭遇热浪侵袭,高温导致至少92人死亡, 数百万人饮用水匮乏。6月26日至30日,高温热浪席卷欧洲,多地刷新最高温记录,还引发多起大火并加剧空气污染。热浪已造成至少8人丧命。
森林火灾方面。5月5日,南苏丹西北部洛尔州东科罗克郡突发森林火灾,大火席卷四个村庄,造成至少33人死亡,60余人伤势严重,138所房屋被毁,1万多头牲畜死亡。
低温寒流暴雪方面。6月1日至4日,澳大利亚东部地区遭暴风雪袭击,包括悉尼在内1000公里长的沿海地区均发布了极端天气预警。北部昆士兰地区也遭遇暴雪,澳大利亚气象局表示这种现象十分罕见。
2019-07-02 10:18:50
下面介绍一下6月全国预警信息发布情况。2019年6月,全国共发布预警信息32130条,其中,国家级发布167条,省级发布1107条,市级发布5110条,县级发布25746条;包括红色预警843条,橙色预警6369条,黄色预警20248条,蓝色预警4626条,未知级别预警44条。
2019年6月,国家级共发布预警提示167条,其中暴雨68条,山洪灾害27条,地质灾害26条,强对流19条,海外社会安全事件安全风险11条,高温5条,海上大风5条,大雾3条,海外公共卫生事件安全风险2条,海浪1条。2019年6月,全国共发布预警32130条,其中气象发布31200条、非气象部门发布930条,非气象部门包括自然资源797条,水利66条,应急管理39条,外交13条,住建12条,公安2条,交通运输1条。
接下来,介绍一下6月气象条件对农业生产影响。一是东北大部地区光温水较为适宜,利于春播作物正常生长。大部农区光温接近常年同期,降水量普遍有50~160毫米,土壤墒情适宜,利于玉米、大豆等旱地作物及一季稻生长。黑龙江北部和东部部分地区降水量达100~200毫米,气温偏低1~2℃,土壤持续过湿,低洼地块出现农田内涝, 对旱地作物健壮生长及水稻分蘖不利,部分春玉米、大豆和一季稻发育期偏晚4~7天。
二是夏收夏种区多晴好天气,墒情适宜,夏收夏种进展顺利。夏收区多晴好天气,没有出现明显的大范围连阴雨天气,夏收进展总体顺利。但6月5-6日山东、江苏以及8-9日山东半岛、江苏东北部等地出现短时强降水及雷暴大风等强对流天气,部分小麦出现倒伏,机收进度放缓。6月2-4日河北南部部分墒情偏差的麦田出现轻度干热风,处于灌浆乳熟的小麦略受影响。夏种区大部出现25~180毫米降水,墒情适宜,水热条件利于夏玉米、夏大豆等作物播种出苗和幼苗生长以及一季稻栽插,夏种进展顺利;华北南部、黄淮东部部分地区土壤墒情偏差,不利适时夏播。
三是南方强降水过程较多,导致农业灾害较重发生。6月,南方大部地区强降水过程频繁,累计降水量为100~250毫米,部分地区达250~500毫米,大到暴雨日数达3~6天、局地7~8天,部分农田遭受湿渍害和洪涝灾害,部分低洼农田被淹被毁;一季稻分蘖移栽和早稻抽穗扬花受到不利影响,部分早稻遭遇“大雨洗花”,蔬菜、烤烟、果树等受灾。同时,适温高湿的环境利于病虫害的发生发展。云南中西部降水偏少5~8成,部分地区农业干旱持续,不利于夏玉米、马铃薯、一季稻等作物正常生长。
2019-07-02 10:20:47
下面向大家介绍一下未来十天(7月3日至12日)的天气趋势及关注建议。一是南方地区多降雨并伴有强对流。未来10天,江淮、江汉南部、江南中北部、华南西部及沿海、西南地区东部等地多降雨,部分地区累计降雨量有100~200毫米,江南北部、华南沿海等地局地超过300毫米,上述部分地区降雨量较常年同期偏多3~7成,局地偏多1倍以上;强降雨过程中并伴有短时强降水或雷暴大风等强对流天气;另外,青藏高原东部、东北地区北部等地累计降雨量有25~40毫米,局地50~70毫米。
需要关注的主要降雨天气过程包括:南海热带低压可能发展为台风并于3日凌晨登陆海南岛东部沿海。预计低压中心向西偏北方向移动,有可能于未来24小时内发展为今年第4号台风,并将于3日凌晨在海南岛东部一带沿海登陆(18~20米/秒,8级,热带风暴级)。之后穿过海南岛移入北部湾,趋向越南北部。3至4日,受热带低压影响,华南及云南南部等地的部分地区将有大到暴雨,华南沿海、海南岛以及西沙群岛海域、北部湾等地部分地区有大暴雨。
此外,3日夜间至7日,西北地区东南部、西南地区东部、江汉、江淮、江南中北部、华南西部等地将出现一次较强降雨过程,部分地区有大到暴雨,局地大暴雨。9日前后,西南地区东部、江汉、江淮、江南北部等地还将有一次较强降雨过程。
二是华北黄淮等地多高温天气。未来10天,东北大部、长江中下游地区平均气温较常年同期偏低1℃左右,西北、华北大部、黄淮、华南东部等地气温偏高1~2℃,我国其余地区气温接近常年。未来10天,华北中南部、黄淮等地部分地区将出现4~7天高温天气,较常年同期偏多3天左右;日最高气温一般有35~37℃,部分地区有38~39℃,局地可达40℃并接近常年同期极值;高温天气主要影响时段为3至6日、9至12日。
2019-07-02 10:25:43
在农业生产方面,我们的建议是,预计7月份,东北地区北部气温偏低,降水偏多,部分地区可能出现低温阴雨天气,不利于作物健壮生长;东北地区南部气温偏高,降水接近常年或偏多,水热条件利于春播作物生长。华北、黄淮大部、西北地区气温偏高,降水正常,对玉米和棉花等作物生长有利。内蒙古中西部、宁夏北部温高雨少,可能发生农业干旱。江淮南部、江南中东部、华南大部地区降水较常年同期偏多;将有1个热带气旋登陆影响华南沿海地区,部分农田可能遭受暴雨洪涝。但江南南部、华南北部多高温天气,对早稻产量形成和晚稻育秧不利。西南大部水热正常,对作物生长有利。
北方农区加强作物水肥管理,促进作物稳健生长。各地要适时中耕除草、施肥,促进作物稳健生长。夏播区要及时查苗补种、间苗定苗。南方农区要注意防范强降水、高温等不利天气的影响。江淮南部、江南中东部、华南大部注意及时排涝降渍;华南沿海做好台风防御工作。早稻区应注意以水调温,防范高温对水稻结实的影响,另外加强晚稻秧苗管理,防止高温灼伤秧苗。另外,各地还要做好病虫害的监测与防治。
2019-07-02 10:28:33
在公共气象服务提示及建议方面,一是需防范强降雨和强对流天气引发的各种灾害。7月,各地强流天气增多,预计西北地区北部、东北、江南东部、华南等地降雨偏多,各地需防范强降水、短时雷暴、大风、冰雹等强对流天气引发的山洪、泥石流、滑坡、城市内涝等次生灾害。
二是需防范高温天气对公众生活、人体健康和水电供应的影响。7月,各地的气温将进一步升高,预计全国大部地区气温将接近常年同期到偏高,出现35℃以上高温天气的可能性逐渐增大,部分地区可能会出现高温高湿的“桑拿天”,对公众日常生活、人体健康和水电供应产生影响。公众需密切关注气象部门发布的高温预警,注意防暑降温。
2019-07-02 10:31:49
三是需做好大兴安岭森林防火工作。7月,大兴安岭林区需注意防范雷击森林火灾。四是江南、华南等地需注意做好防台风工作。进入7月,台风活动变得活跃,江南、华南等地需提前做好台风应对工作,加强防范台风带来的风雨影响及其可能引发的山洪、泥石流、城市内涝等次生灾害,海上作业渔船注意回港避风。
在中小学生暑期出游天气提示方面,暑期来临,外出旅游的学生、家长等骤然增多,请广大市民尤其是学生,在外出旅游时要提前关注天气变化。尽量避免在恶劣天气条件下外出旅行。海滨湖泊游玩需防范水位上涨,注意安全。山岳旅游防范强降水引发的洪水、泥石流等次生灾害,晴热天气出行,注意防暑降温。
2019-07-02 10:35:55
关于近期南方强降雨的成因:2019年6月,我国东部多雨区主要集中在长江以南地区,西南地区大部降水偏少。这和典型厄尔尼诺事件背景下的6月降水距平分布相似。受厄尔尼诺事件的影响,6月,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副高)持续偏强、偏西、偏南,副高异常西伸至100°E附近,较常年同期偏西20个经度以上。孟加拉湾地区为一异常反气旋式环流,季风槽强度明显偏弱。环流配置一方面导致水汽输送主要集中在我国长江中下游及其以南地区,造成这一地区降水明显偏多。另一方面,不利于印度洋和孟加拉湾洋面的西南暖湿气流向西南输送,无法形成低层水汽辐合,导致云南降水持续偏少,干旱发展并加重。
2019-07-02 10:37:08
谢谢廖军先生就有关情况的介绍。当前,我国已全面进入汛期,汛期气象服务责任重于泰山,全国气象部门各级党组织充分发挥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按照党中央关于“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的部署要求,强化政治责任,确保传达学习到位、组织领导到位、动员部署到位,以汛期气象服务检验主题教育成效,做到主题教育和汛期服务两不误、两促进。
2019-07-02 10:40:48
中国气象局局长刘雅鸣率团出席了于2019年6月3日至14日在瑞士日内瓦召开的世界气象组织(WMO)第18次世界气象大会。现将有关成果通报如下
2019-07-02 10:44:19
中国气象局积极落实习近平主席关于风云气象卫星国际应用的有关要求。为落实习近平主席关于风云气象卫星国际应用的重要指示精神和要求,中国气象局积极推动风云气象卫星国际合作。在第18次世界气象大会期间,中国气象局与莫桑比克及阿曼气象局分别签署了风云气象卫星服务合作协议。与海湾阿拉伯国家合作委员会成员国进行了会谈,就签署风云气象服务合作协议事宜达成了共识。10个国家通过大会现场注册成为风云气象卫星国际用户防灾减灾应急响应机制用户。与WMO联合举办“风云气象卫星服务‘一带一路’倡议”宣传活动。140多个国家和地区参会代表出席。通过宣传片展示了风云气象卫星在马尔代夫、纳米比亚等国的使用成效。此次活动受到了WMO秘书长、风云气象卫星国际用户和与会代表的高度评价。受到中央电视台等媒体的广泛报道。
今年6月,在习近平主席对吉尔吉斯共和国进行国事访问期间,中吉双方代表签署《中国气象局与吉尔吉斯共和国紧急情况部关于风云气象卫星服务的合作协议》。
2019-07-02 10:47:08
二是中国对世界气象组织的贡献赢得世界点赞。中国成为WMO更加重要的贡献者。第18次世界气象大会批准了未来四年的预算。中国会更加关注WMO资金的使用效益。中国是WMO改革的重要参与者。本次大会对WMO的组织机构进行了重大改革,选举了新一届的管理团队。中国为这次历史性的WMO改革做出了重要贡献。WMO秘书长塔拉斯说:“世界气象组织改革的成功离不开中国的大力支持”。在本次大会上,中国气象局局长刘雅鸣连任WMO执行理事会成员,中国气象局副局长宇如聪当选科学咨询专门委员会成员,香港天文台台长岑智明当选“天气、气候、水及相关环境服务与应用委员会”副主席。这也说明了WMO对中国贡献的重视。
2019-07-02 10:50:33
中国还是在全球新气象业务的推动者。中国支持WMO加快开展多灾种早期预警系统和服务人道主义,支持WMO地球系统和无缝隙全球数据处理和预报系统,支持在气象领域推进公私伙伴关系。中国发挥的积极作用受到WMO秘书长及多个国家代表的高度肯定。WMO第一副主席、阿根廷气象局局长塞莱斯特•索洛说,“中国代表工作非常认真,经常能提出好建议,我为他们感到骄傲。”关于世界气象大会我先介绍到这里。 下面,我们请各位记者就关心的问题开始提问。
2019-07-02 10:52:44
我是北京晚报记者,当前,北京及华北地区处于高温影响当中,我想了解一下,包括北京及华北地区这段时间的高温过程主要受到哪个天气系统影响?北京在这个季节出现高温,是否反常?北京地区的高温影响时段如何?
2019-07-02 10:54:12
北京及华北地区的高温发展主要受到高压影响。在东北冷涡移出后,其空出区域受到暖高压控制,导致华北、黄淮等地会出现区域性高温天气。从历史数据来看,7月上旬,华北、黄淮一带最高气温平均在32℃左右,日最高气温最大值在7月上旬可以达到40℃左右。当前出现高温天气不算反常。不过,从预报来看,7月上旬高温日数比同期偏多;从气温平均值来讲,也较偏高,预计局部地区最高气温达到40℃,接近历史同期极值。7月2日至6日是北京高温最主要影响时段。此后一段时间,相关影响系统会有所减弱。当然,对预报来说,也存在很大不确定性。
2019-07-02 10:56:57
当前,大气环流存在一些异常,华北地区主要受高压影响和下沉气流的控制;从大的气候背景来讲,随着全球气候变暖,高温事件也愈发多发、频发,高温天气的强度也在增强。
2019-07-02 10:57:51
我是中国气象报记者,请问今年汛期形势是否严峻?气象部门如何做好防汛减灾服务?
2019-07-02 10:59:41
入汛以来,我国气候形势比较复杂,气象灾害“点多面广”,气象防灾减灾形势比较严峻。入汛以来天气形势有四方面的特点。一是开汛早,降水分布南多北少;二是入汛以来暴雨较多、强度较大,且暴雨过程重叠性高,入汛以来,一共出现了16次区域性的暴雨天气过程;三是强对流天气频发,强度大、影响广,共出现20多次较大范围的强对流天气过程,特别是粤港澳大湾区强对流天气比较活跃;四是气象灾害影响较重,部分省分受灾重叠。从后期气候趋势预报预测情况来看,主汛期全国天气气候状况总体偏差,大部分地区气温较常年同期偏高,降水呈现出南多北少趋势,台风登陆个数接近常年但强度偏强。今年整体防灾减灾和防汛形势比较严峻。
2019-07-02 11:01:16
中国气象局全面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各项决策部署,采取了一系列举措加强汛期气象服务,重点在四方面开展工作。一是强化组织领导,压实服务责任,特别是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李克强总理对防灾减灾救灾和防汛抗洪重要指示批示精神,进一步提高做好汛期气象服务的政治站位,用汛期气象服务检验“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成效;二是强化新技术应用,做到精准预报预警,把精细化分析、智能网格预报、灾害风险预警等技术运用于汛期气象服务当中,截至目前,对入汛以来16次区域性暴雨过程都作出了较准确预报,暴雨预警准确率达到88%,发布各类预警信息11万条;三是强化决策支撑,深化部门间联动与合作,积极主动向各级党委政府报送汛期气象服务决策服务信息,向党中央、国务院报送信息达300余份,与水利、应急管理和自然资源部门建立常态化会商机制,国家级联合发布预警信息达300余次;四是强化信息发布,做好科普宣传,充分利用微博、微信、手机客户端等传播渠道和手段,及时发布气象监测预报预警信息。
2019-07-02 11:02:38
我是新京报记者,我的问题是关于台风的,即将登陆我国的台风是否会带来有利影响,比如缓解高温、干旱?今年首个台风登陆时间较往年偏晚,是否意味着今年“台风活跃季”后移?
2019-07-02 11:05:59
今年3至6月我国没有出现登陆台风,这种情况在历史上也发生过。2010年、2018年、2016年都出现过这种情况,这与厄尔尼诺有一定关系。今年下半年,我国台风生成个数可能达到18至20个,生成个数比常年偏少;从台风登陆个数来看,可能达到6至7个,与常年个数相近。台风活跃季一般在7至9月。尽管前期台风比较少,但进入7月后会有所增加。
2019-07-02 11:08:19
这次台风的强度会达到台风的最低级别,影响不会那么剧烈。从台风结构来看,风雨影响主要在西南侧,对我国陆地影响范围不大。随着台风系统向西移动,我国除华南以外,福建、江西等地受到外围的一些影响会出现降水。降水对缓解南方地区的高温天气有一定的作用。由于是阵性和分散的,当地的湿度比较高,还会有闷热的天气,高温缓解的作用不会太明显,但对缓解局部地区的干旱有非常好的作用,如海南岛前期出现了旱情,这次对海南的影响比较大,对旱情缓解有利。云南的气象干旱是在中部,台风主要影响南部边缘,对南部旱情的缓解有利,但对其他大部分地区的作用还是有限的。
2019-07-02 11:10:01
我是科技日报记者。据了解,目前受高温影响的不只有华北地区,想问一下,今年以来全国气温偏高的原因是什么?
2019-07-02 11:12:07
从大的背景来讲,随着全球气候变暖,出现气温偏高事件的概率也在增加,因此,我国各地出现气温偏高的情况会较往年偏多一些;从天气系统来讲,各地主要还是受到高压影响,南方地区主要受副高控制。在高压控制之下,很容易出现晴热天气,气温较为偏高。
2019-07-02 11:14:18
世界气象组织近期发布报告称,前段时间,欧洲也遇到高温天气,这与全球气候变化等因素都有关系。我们会安排相关领域专家,对此进行深入分析。本次发布会到此结束,祝愿大家工作顺利,请注意防暑降温。谢谢大家!
2019-07-02 11:15: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