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气象局召开2020年9月新闻发布会
中国气象局应急减灾与公共服务司副司长、新闻发言人 王志华
国家气象中心副主任 薛建军
国家气候中心副主任 贾晓龙
澎湃新闻记者提问
每日经济新闻记者提问
央视农业农村频道记者提问
中国气象报记者提问
各位媒体朋友大家下午好!我是今天新闻发布会的主持人兼新闻发言人、中国气象局应急减灾与公共服务司副司长王志华,欢迎大家参加中国气象局2020年9月新闻发布会,今天我们为大家邀请到了国家气象中心副主任薛建军、 国家气候中心副主任贾小龙。首先由我向大家介绍6月至8月主汛期降雨情况、8月全国天气气候情况以及9月天气气候趋势预测。
2020-09-02 15:10:58
我先介绍一下6月至8月主汛期降雨情况。2020年6月至8月,全国平均降水量373毫米,较常年同期(325毫米)偏多15%,为1961年以来历史同期次多,仅次于1998年(397毫米)。甘肃、四川、湖北、安徽夏季降水量为1961年以来历史同期最多,江苏、陕西、上海为次多,重庆为第三多;广东降水量为1961年以来历史同期次少。
下面介绍一下8月全国天气气候情况。8月份,全国平均降雨量为135毫米,较常年同期偏多28%,为1961年以来历史同期最多。全国平均气温为21.6℃,较常年同期偏高0.7℃。天气气候总体呈现以下四个特征:
1.北方降雨多。8月,北方地区平均降水量152毫米,较常年同期偏多63%,为1961年同期最多。其中,华北地区平均降水量206毫米,较常年同期偏多80%,为1961年以来历史同期第二多;东北、西北、黄淮、西南地区平均降水量分别为223毫米、113毫米、224毫米和230毫米,较常年同期偏多66%、62%、60%和32%,均为1961年以来历史同期第三多;其中,甘肃、四川降水量均为1961年以来同期最多。
2.南方天气热。8月,江南、江淮、江汉大部等地出现大范围持续高温天气,高温日数多、影响范围广。江南大部、江淮南部、江汉南部及重庆大部等地高温日数普遍有10~20天,其中湖南东南部、江西中东部、福建西北部、浙江大部超过20天;与常年同期相比,上述地区高温日数普遍偏多5~10天,江苏东南部、浙江大部、福建西北部、湖南东南部及上海超过10天。
3.台风生成频繁。8月,南海及西北太平洋台风进入活跃期,共有7个台风生成,生成个数较常年同期(5.8个)偏多;有3个台风直接登陆我国,登陆个数较常年同期(1.9个)偏多。其中,第4号台风“黑格比”于8月4日在浙江乐清登陆;第6号台风“米克拉”于8月11日在福建漳浦登陆;第7号台风“海高斯”于8月19日在广东珠海登陆,这三个直接登陆台风带来的风雨影响总体偏弱。
4.干旱范围缩小。7月底,我国中旱及以上气象干旱面积为140.3万平方公里,特旱面积为15.3万平方公里。8月以来,东北中南部、华北、西南地区东部、华南南部及新疆、内蒙古东部等地出现明显降水过程,上述地区的气象干旱基本得到解除。截至8月31日,仅在甘肃西北部、西藏西北部等局地存在中到重度气象干旱。
2020-09-02 15:30:15
2020年8月,全国共发布气象灾害预警信息约4.8万条,地质灾害气象风险、冰雹、暴雨、大风和雷电预警信息发布数量较去年同期分别增加161%、64%、57%、46%和33%,这些预警信息在防灾减灾决策和基层组织临灾避险中发挥了较好的作用。
关于9月全国气候趋势预测情况:预计9月,内蒙古东部和东北大部、西北地区东部和华北南部、黄淮、江淮北部和西南地区北部、华南东南部等地降水偏多。华西地区于9月初进入秋雨季,开始时间较常年偏早,雨量偏多。
预计9月,全国大部地区气温接近常年同期到偏高,其中浙江南部、江西东部和南部、福建、广东东北部、西藏西部等地气温偏高1~2℃。与常年相比,我国北方除黑龙江西北部、内蒙古中东部和西部局部、新疆东北部初霜冻开始日期偏早1~3天以外,其余大部地区偏晚。
预计9月,南海及西北太平洋可能有6~7个台风生成,较常年同期(5个)偏多。其中,2~3个登陆或影响我国沿海地区,较常年同期(1.8个)略偏多。
未来十天(9月3-12日)天气趋势预报。降雨预报:主要降雨区位于西北地区东南部、东北地区中北部和东部、江汉、江南中西部、华南北部和西部、西南地区东部及青藏高原东部,上述大部分地区累计降雨量较常年同期偏多3~8成,局地偏多1~2倍。
今年第9号台风“美莎克”于9月1日夜间由超强台风级减弱为强台风级。预计,“美莎克”于9月2日午夜前后在韩国南部沿海登陆,登陆后强度明显减弱,并逐渐转向北偏西方向移动,3日中午前后将由朝鲜移入我国吉林境内,3日夜间在黑龙江变性为温带气旋。9月3-4日,受“美莎克”和冷空气共同影响,黑龙江大部、吉林、辽宁东北部、内蒙古东北部等地部分地区有大到暴雨,局地有大暴雨;上述地区伴有6~8级大风,阵风9~10级,局地可达11级。中国气象局已于9月1日16时启动台风三级应急响应,后续将密切关注“美莎克”趋势和影响,及时做好预报预警服务工作。
今年第10号台风“海神”于9月1日晚在西北太平洋洋面生成。预计,“海神”将先以每小时15公里左右的速度向西偏北方向移动,5日以后将转向西北方向移动,强度逐渐加强,最强可达超强台风级(55~60米/秒),并向日本西南部到韩国南部一带沿海靠近,是否会对东北地区带来风雨影响还有较大不确定性,需要密切关注。除9号台风“美莎克”和10号台风“海神”之外,未来十天可能还会有1个台风生成,将影响我国东南沿海。
对此,我们提示:一是做好秋汛防范。9月我国部分地区将进入秋汛期,西北和西南部分地区降水较常年同期明显偏多,华西秋雨总体偏强;陕西、甘肃、四川等地需防范局部暴雨洪涝及其引发的泥石流、滑坡等次生灾害。二是做好台风防范。9月份仍是台风活跃期,相关部门应密切关注台风带来的暴雨和大风对沿海地区的影响,做好防台风工作。三是提醒公众预防感冒。9月正值夏秋交替时节,东北地区南部到长江中下游等地将先后入秋,冷空气活动势力逐渐增强,气温起伏大,公众需预防感冒等疾病发生。四是做好农业防灾减灾。9月冷空气开始加强,内蒙古和东北部分地区可能出现初霜冻,需预防初霜冻造成的农作物冻害。9月我国各海域夏季休渔期先后结束,同时海上大风多发,部分海域还可能受到台风的影响,须关注天气变化,保障渔船渔民安全。
我的介绍就到这里,下面进入记者提问环节。请媒体朋友在提问之前,介绍一下来自媒体机构,谢谢。
2020-09-02 15:40:46
刚才您介绍了主汛期降水情况,请问接下来我国降雨情况如何?9月份北方地区会不会出现持续性的降雨,防汛还需要注意哪些问题?
2020-09-02 15:41:22
进入9月,我国进入秋季,影响我国的夏季风逐步减弱,北方地区冷空气开始逐渐增强。冷空气和暖湿气流交汇在中西部地区,形成连绵秋雨,这就是华西秋雨。根据目前对华西秋雨的预测,今年华西秋雨开始时间偏早,降雨量偏多。根据预报,9月份降雨带主要位于我国西北地区的东部,包括甘肃的东部、陕西、宁夏以及我国西南地区的北部,四川北部、重庆,还有华北、南部、山西的南部、河北的南部,以及黄淮地区、山东等地。
9月需要重点防御华西地区的秋汛,除此之外,黄河流域、长江上游地区、江汉流域也可能发生秋汛,北方地区可能出现强降雨,上述地区都需要加强防范。
2020-09-02 16:00:54
针对今年台风的特点,给台风预报带来哪些挑战,是否有新科技运用到台风预报中?
2020-09-02 16:05:18
8月,台风登陆我国个数偏多。总体来说今年的台风预报难度比较大。主要是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台风生成的提前预判。二是台风在近海快速加强。三是台风结构变化和风雨影响。今年台风生成后在近海加强情况非常突出,特别是8月,台风“米克拉”和“海高斯”都是生成后迅速加强,从热带低压到热带风暴,加强为台风并登陆我国,一天之内强度三级跳,整个过程不超过24个小时。这对我们监测预报、预警提出了很高的要求。中国气象局加强各项技术手段的应用,特别是运用风云气象卫星,天气雷达,包括海岛海上浮标及时进行分析,运用数值预报模式来综合判断。同时将信息与历史数据进行比对,与相关科研单位合作,加强了台风监测识别、强度定性、客观定量诊断。快速的定量化手段对我们预报研判这种短时间内快速发展,而且离海岸非常近的台风也提供了很好的支撑,预警服务效果比较好。
2020-09-02 16:10:59
请问一下今年我国农业气象年景情况如何?当前处于秋粮生产关键期,也是灾害多发期,请问这方面应该怎样防范?
2020-09-02 16:16:25
今年以来,我国主要粮食产区气温偏高、热量充足、降水充沛、土壤墒情比较好,干旱、高温等灾害性天气对农业的影响总体上偏轻。但是长江流域发生了比较严重的暴雨洪涝灾害,农作物遭受了伏涝影响。在东北地区,辽宁西部遭遇了夏季伏旱。总体来说气象条件对粮食生产是比较有利的。当前是秋粮产生的关键时段,从目前的气象预报情况来看,要重点防御台风影响,对东北地区粮食主产区影响会比较大。重点防御措施是农田及时排湿、除渍涝。设施农业采取相应加固措施,防止大风造成的危害。另外一方面对粮食生产影响比较大的就是霜冻。今年总体来说霜冻出现日期会偏晚。但是在内蒙古中东部、东北地区北部,霜冻会偏早一点。包括东北这段时间的降水偏多,个别作物也出现贪青晚熟的情况,要适当增加一些热性的肥料,促进作物的充分增加合成。另外我国华西地区,特别是西南地区,阴雨天气比较多,注意防止渍涝灾害的影响。
2020-09-02 16:16:47
我的问题也是关于台风,今年前期台风生成数量较少,8月以来多个台风生成,8月台风整体情况包括强度较往年有何不同?9月台风情况总体如何?会不会有超强台风影响我国?
2020-09-02 16:44:47
今年7月份没有台风生成,8月份生成的台风以及登陆我国的台风数量比常年偏多,但总体影响较轻。目前来看,9月份台风比较活跃,生成个数比常年同期偏多。从历史统计来看,1949年到2019年在南海地区总共有426个台风达到了超强台风的级别。其中9月有90个,占总体21.1%。也是各月中占比最高的,也就是说9月份是出现超强台风最多的月份,出现超强台风的概率还是比较高的。但9月超强台风登陆我国个数从历史上来看就比较少了。1949年到2019年只有5个超强台风登陆我国。只有2016年台风“莫兰蒂”以超强台风级别登陆福建厦门。
9月份强台风强度登陆我国个数相对而言比超强台风多。1949年到2019年总共有26个强台风登陆我国,2018年的台风“山竹”在广东台山登陆,所以不能排除强台风9月登陆我国的情况和几率。
2020-09-02 16:45:03
有报道称,我国主汛期将会推迟到9月份结束,最新的预报结果是怎样的?9月份的影响我国的气象灾害主要是什么?
2020-09-02 16:45:20
9月份,我国主雨带位于北部和西部地区,除了刚才提到的要防范华西地区的秋汛,黄河流域、长江上游、江汉流域的汛情之外,还有几方面需要关注。一是预计西部地区东部,西南地区北部9月份降水较同期明显偏多,这些地区在8月份降水已经明显偏多,要防范强降雨导致山洪和地质灾害、滑坡、泥石流等。二是9月份台风比较活跃,也不排除有强台风登陆我国,对江南、华南地区,包括东北地区要防范台风带来的不利影响。三是9月份我国冷空气活动开始逐渐增强,根据预测,北方大部分地区的霜冻开始时间偏晚,但内蒙古中东部、黑龙江西北部还有新疆北部地区存在偏早可能性,因此要密切关注霜冻对农业农作物影响。这几个方面是9月份重点要关注的气象灾害。
2020-09-02 16:45:41
我的提问还是跟台风有关,台风“巴威”“美莎克”路径都是一路向北,影响我国东北地区,北上台风的路径一般是怎样的?对于这样的台风,请问专家有怎样的提示?
2020-09-02 16:45:54
首先关于台风影响区域的问题,最近我们关注的是 “巴威”“美莎克”。之前登陆我国的四个台风分别是“鹦鹉”“黑格比”“米克拉”“海高斯”,分别在广东阳江、浙江乐清、福建漳浦和广东珠海登陆。8月下旬,环流形势发生改变,特别是西北太平洋副热带高压位置偏东、偏北,强度偏强,导致了台风比较容易生成,生成后路径就沿着副热带高压西侧的偏南引导气流向北行进,在这样的环流背景下,“巴威”“美莎克”路径都是北上影响东北地区。
平均每年有1至2个台风影响东北地区。具体的移动路径一般来说有三种:一种是在我国的华东沿海登陆,登陆后转向进入东北地区;第二是沿着我国近海北上,穿过朝鲜半岛进入东北地区,像现在的“美莎克”将在今天夜里在朝鲜半岛地区登陆,后续影响东北地区;还有一种非常少见的路径,就是已经移到日本海了,但是又转过来向西北方向行进,进入东北地区。
关于台风登陆影响的问题,就是我们关心台风登陆,很多时候关注的是台风中心。但实际上台风是三维结构,覆盖的范围一般来说直径是几百公里,甚至是三千公里,影响范围很大。台风的中心我们称之为台风眼或者说台风眼区,外围的叫台风云团,再外围螺旋云带。台风登陆是一个过程,一般是外围云系先带来影响,然后台风眼登陆,台风眼中心往往风平浪静。但是随着台风眼逐渐进入内陆地区,外围云系继续带来影响,这是一种比较标准的台风。但是每个台风的结构都是不一样的,有的台风结构比较紧凑,有的台风结构非常松散。
台风登陆我国南方地区,往往跟热带季风云系结合,影响不一定在台风登陆点附近,会造成很多地区或大面积比较明显的极端强降雨。2006年的台风“碧利斯”影响省份非常多,给湖南造成了极端的强降水。影响北方地区的台风北上与冷空气相结合,台风本身作为一个热带系统,携带了大量的水汽,然后到北方跟冷空气结合往往能激发起来大量的能量释放,造成的风雨影响非常大。比如台风“美莎克”,今天夜里开始影响东北地区,这时候台风中心还没有到,台风来之前我们就要注意,它的外围螺旋云系携带的大量水汽已经输送上来,跟冷空气结合造成比较强的影响。深入内陆以后,与冷空气结合,变性为温带气旋,也要密切关注其影响。
2020-09-02 16:46:16
微博上有网友提问,未来十天高温天气是什么情况?目前我国哪些地区已经入秋,其他地区什么时候入秋?
2020-09-02 16:46:41
未来十天我国大部分地区气温还是接近常年,或者是偏高一点,在江南南部和华南地区最高气温还是会有35摄氏度到37摄氏度的情况。之后高温范围会缩小,在黄淮西部、江汉西部,江南中东部、华南最高气温会在32摄氏度到34摄氏度之间,局地可能有35摄氏度以上的高温天气。这是未来十天的高温情况。气象学意义上的入秋,从常年来看,我国东部大部,内蒙古大部,西北部、西部大部,这些地区8月份入秋,华北北部、黄淮、江淮、江南西部、西南的东部还有新疆的一些地区地方在9月入秋。南方入秋会在10月之后了,江南一般是10月。华南南部11月份入秋,海南地区比较晚,在12月份入秋。这是我国从北向南入秋时间的大致状况。
截止到目前,我国北方,如山西、陕西、宁夏北部、河北北部、内蒙古、黑龙江、吉林、辽宁北部和新疆北部按照气象学意义属于入秋了。这些地区入秋的时间比常年还是偏晚了五到十天,黑龙江北部、吉林东部和内蒙古的西部偏晚十天以上。
2020-09-02 16:47:05
今天的提问环节就到这里,感谢记者们的提问。感谢媒体朋友对新闻发布会的支持,也请大家及时关注气象部门发布的预报预警信息。今天发布会到此结束,谢谢大家!
2020-09-02 16:47: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