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气象局召开2020年10月新闻发布会
中国气象局应急减灾与公共服务司副司长 赵志强
国家气象中心副主任 薛建军
国家气候中心副主任 贾晓龙
中国气象局公共气象服务中心气象服务首席 朱定真
每日经济新闻记者提问
中国气象报记者提问
各位媒体朋友上午好!我是今天新闻发布会的主持人中国气象局应急减灾与公共服务司副司长赵志强。欢迎大家来参加中国气象局2020年10月新闻发布会。今天我们为大家邀请到国家气象中心副主任薛建军先生,国家气候中心副主任贾小龙先生,中国气象局公共气象服务中心气象服务首席朱定真先生。
首先,由我向大家介绍9月全国天气气候情况、10月全国气候趋势预测、“十一”国庆中秋黄金周天气形势,秋收秋种期间天气形势及气象服务提示。
2020-09-29 11:03:55
首先我们看一下9月全国天气气候情况。9月(截至28日),全国平均降水量84.3毫米,较常年同期偏多35%,为1961年以来历史同期最多。全国平均气温17.5℃,较常年同期偏高0.8℃。天气气候总体呈现四个特征。
一是东北、江南、西南等地遭受暴雨洪涝灾害。9月(截至9月28日),东北、江南和西南地区平均降水量分别为153.4毫米、188.5毫米、159.7毫米。其中,东北和江南分别为1961年以来历史同期最多,西南地区为第2多。二是华西地区于9月9日进入秋雨时段。9月上旬副热带高压减弱东退后再次加强西伸并偏南,使华西秋雨的南区9月9日首先进入雨季,与常年同期持平,北区雨日不连续,目前仍未进入秋雨阶段。秋雨使贵州等地遭受较重洪涝灾害。三是生成和登陆台风均偏少。9月,南海及西北太平洋共有4个台风生成,生成个数较常年同期(4.67个)略偏少。没有台风登陆我国。9月上旬10号台风“海神”导致辽宁东部、吉林中部、黑龙江东部及山东半岛等地出现8~9级阵风,其中黑龙江省牡丹江市东宁最大风速27.8米/秒,吉林省珲春市防川村24.6米/秒。吉林和黑龙江部分农田作物倒伏,农业大棚损毁和瓜果蔬菜受损。四是辽宁、河北及新疆等地遭受风暴灾害。9月,全国共有14省(区、市)52县次出现强对流天气灾害,其中辽宁、河北、新疆等省(区、市)农作物受灾较重。
2020-09-29 11:06:29
9月,全国共发布预警信息约1.96万条。其中,雷暴、冰雹、暴雨、雷电和地质灾害气象风险预警信息发布数量较去年同期分别增加244%、97%、88%、75%和48%,高温及台风预警信息发布数量较去年同期分别降低71%和57%。预警信息在防灾减灾决策和基层组织临灾避险中发挥了较好作用。
10月全国气候趋势预测。1.长江以北大部地区气温偏低。预计10月份,内蒙古大部、河北西北部、新疆西北部等地气温偏低1~2摄氏度;全国其余地区气温接近常年同期或偏高,其中西藏中部气温偏高1~2摄氏度。2.东北、黄淮、江淮、江汉、华南等地降水偏多。预计10月份,黑龙江、内蒙古东北部、陕西南部、河南中南部、安徽西北部、湖北中西部、重庆中北部、四川东北部、广东南部、广西南部、海南、新疆西部等地降水偏多2~5成。全国其余地区降水接近常年同期或偏少。3.将有1~2个热带气旋登陆或显著影响我国。预计10月份,西北太平洋和南海海域可能有4~5个台风生成,较常年同期(3.7个)偏多;其中有1~2个登陆或显著影响我国华南沿海地区,较常年同期(0.5个)偏多,终台较常年(10月6日)偏晚。
2020-09-29 11:10:23
“十一”国庆中秋黄金周天气形势。国庆中秋假日期间,全国大部分地区天气适宜,空气质量气象条件较好,适宜外出活动。部分地区和时段有冷空气活动和降水,后期将有一个台风影响南海海域,具体预报如下:
北方地区多冷空气活动。10月1日至2日、4日至5日先后受两股冷空气影响,内蒙古东部和东北地区大部多阵性降雨,华北、东北、黄淮东部有4~6级偏北风。4日至6日,东北地区大部和华北中部最低气温降至0~5℃,内蒙古、河北北部等地降至-6~-1℃。4日至8日,东部和南部海域将先后有6~8级风。
江汉江淮江南北部有明显降雨过程。2日至4日,湖北、河南南部、安徽南部、浙江等地部分地区有大到暴雨,局地并伴有短时强降水和雷电等强对流天气。6-8日,海南岛及南海北部海域有较明显风雨天气。西南地区东部和西北地区东南部多阴雨。雨日有5~7天,一般为小到中雨。其中2日至3日,陕西南部、重庆及贵州部分地区有大到暴雨。
大气扩散条件总体较好。1日至5日全国大部地区无明显雾和霾天气;6日至8日,华北中南部、汾渭平原、黄淮西部等地有轻度霾、局地中度霾。
提醒公众及时关注当地天气预报,假日出游做好防寒防雨,注意交通、旅游安全。
2020-09-29 11:16:49
秋收秋种期间天气形势及气象服务提示。
秋收秋种期间天气形势。全国大部农区气象条件有利于秋收作物灌浆乳熟、成熟和收获。部分地区和时段需防范降雨和寒露风天气影响,贵州等地持续多雨寡照使作物灌浆成熟和收获晾晒受到较大不利影响,需注意避雨抢收和通风存储;长江中下游地区需抢晴或抓住降水间歇收获成熟一季稻和棉花;湖南、江西两省北部出现7~12天中至重度寒露风天气,对正处于抽穗开花阶段的晚稻产生不利影响。
秋收秋种气象服务提示:
一是强化秋收秋种组织管理,开展针对性服务。9月11日,全国气象部门秋收秋种气象服务正式启动,印发《关于进一步做好今年秋收秋种气象服务的通知》,要求充分认识做好今年秋收秋种气象服务的极端重要性,全面落实新修订的《全国秋收秋种气象服务方案》,强化与农业农村等部门合作联动,做好秋收秋种专项气象保障服务。
二是关注冷空气对生产生活的影响。进入10月,冷空气活动将逐渐增多增强。北方地区需关注较强冷空气导致大风降温带来的不利影响,提示公众适时添衣保暖,预防感冒。同时,北方部分农区要注意预防霜冻可能造成的农作物冻害。江南华南晚稻区须警惕阶段低温对晚稻的危害,注意做好防御工作。
三是假期出行需注意交通安全。国庆中秋假期期间,西南东部、西北地区东南部及华南西部多阴雨。提示公众出行要注意交通安全,特别是前往山区的游客要提前关注当地天气,警惕局地强降水可能引发的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
四是华南沿海仍需防范台风影响。10月,华南沿海仍可能会受台风影响,需要防范强风雨对生产生活的不利影响。
五是做好森林草原防火工作。10月正值我国森林、草原的秋季防火期,各地需加强防范,尤其在东北和内蒙古需注意林区用火安全。
2020-09-29 11:20:34
下面,进入记者提问环节。
2020-09-29 11:28:53
您好,我的问题是今年中秋正好是国庆假期第一天,哪些地区适合赏月?专家有哪些赏月提示?
2020-09-29 11:30:40
赏月主要受云量的影响,从中央气象台的预报来看,中秋也就是10月1日,我国的华东地区、新疆、甘肃西部、内蒙古大部分地区、青海以及西藏地区云量相对较少,气温适宜,风力不大,适宜赏月。而在内蒙古东部以及东北地区会有降雨出现,西南地区秋雨绵绵难赏月。在户外赏月还要考虑气温的高低、风力的大小,综合这些气象因素来看,最佳的赏月区域是在华东地区,也就是在江苏、安徽、上海、浙江、福建一带。相对来说,西北地区虽然云量少,但考虑到夜晚气温低,公众到户外赏月还需注意保暖。
2020-09-29 11:32:05
您好,今年的汛期还是很牵动人心的,请从制度、机制建设等方面,谈谈今年防汛救灾气象工作发生的一些转变和成效?
2020-09-29 11:37:00
大家知道今年的天气气候形势非常复杂,主汛期长江流域和黄河流域的降雨量都是1961年以来最多,淮河和太湖为1961年以来第二多,防汛的形势和压力非常大。我有一个非常深刻的体会,中国气象局坚决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防汛救灾工作和气象服务的重要指示精神,气象部门更加注重灾情的预防和综合减灾,也更加注重灾害的风险防范。
今年防汛救灾工作中更加突出“三个融入”,第一是气象工作更好地融入了各级防汛救灾指挥决策体系。听取气象部门的分析研判已经成为各级党委政府在防汛救灾决策调度指挥工作的常态,气象监测预警信息和气象部门提出的防汛救灾建议已经成为各级党委政府相关部门防汛救灾科学决策的重要依据。
第二是气象工作更好地融入综合防灾减灾工作体系。由应急管理部牵头,组织多部门、多灾种的综合会商分析研判,共同采取措施,强化部门之间的应急联动,在今年发挥了非常好的效果。据不完全统计,截至目前,今年中国气象局和应急管理部、水利部、自然资源部等部门联合会商达到88次之多,在主汛期,基本天天进行联合会商研判。
第三是气象工作更好地融入基层的防灾减灾治理体系。气象部门将基层的防汛救灾的责任人、网格管理员、灾害信息员和地质灾害群测群防员纳入预警信息发布对象,通过各种渠道将我们的预报预警信息发布到他们手上。通过这“三个融入”充分发挥了气象防灾减灾第一道防线作用,谢谢。
2020-09-29 11:43:57
您好,最近有报道称,赤道中东太平洋已经进入拉尼娜状态,未来拉尼娜状态将如何发展?会对我国秋冬季天气气候造成怎样的影响?
2020-09-29 11:45:37
简要介绍一下拉尼娜事件,我们所说的拉尼娜事件指的是赤道中、东太平洋海水表面温度与常年同期相比出现大范围偏冷,并且强度和持续时间达到一定条件的现象。在我们业务监测的标准上,有关键海区的监测指数,海区的监测指数如果低于-0.5摄氏度,并且持续五个月以上,我们就可以定义为一次拉尼娜事件。今年8月份开始,赤道中、东太平洋海水温度出现大面积偏冷,海温关键区的监测指数是-0.6摄氏度,已经超过了业务上监测的标准。9月份以来,赤道中、东太平洋海温在持续变冷,从我们业务监测的标准来看可以认定赤道中、东太平洋已经进入了拉尼娜状态。
根据后期的预测,10月,赤道中、东太平洋海面还是维持偏冷的状态并且会有所发展。秋季会继续维持拉尼娜状态,预计到今年冬季会达到峰值,也就是到今年冬季会形成一次弱到中等强度的拉尼娜事件。我国的秋冬季关注比较多的是拉尼娜事件容易造成中高纬地区的大气环流经向度较大,影响我国的冷空气活动比常年更加频繁,我国中东部地区会出现比往年同期气温偏低的情况。统计显示,2000年以来发生了5次拉尼娜事件,从5次拉尼娜事件的状况而言,冬季内蒙古东部、东北地区、华北部分地区平均气温比常年同期偏低1~2摄氏度,部分地区偏低2摄氏度以上。当然影响我们国家冬季气候的因子非常多,拉尼娜其中重要因子之一,每次拉尼娜的影响也不尽相同,后期我们会加强监测,做出综合的分析研判,谢谢。
2020-09-29 11:50:15
十月正值季节转换期,专家针对天气对公众生活、健康、出行等有哪些服务提示?
2020-09-29 11:57:01
十月是天气变化的季节,也是秋季的代表月,冷空气活动逐渐增多、增强。在这方面对公众有几点提示。首先,因为季节转换期冷空气活动频繁,气温逐渐降低,对健康的人群来讲,这个季节可以增加户外活动,要利用天气和环境这种适度的变化来刺激身体机能,改善和提升抵抗力。对于老年人、体弱者甚至慢性病的人群,因为气温变幅比较大,天气过程也比较多,所以防寒保暖是必须的。总之,不管天气怎么变化,气温总趋势是在下降,这个时候容易诱发上呼吸道疾病,比如感冒、支气管哮喘、急性心肌梗塞,甚至抑郁症在这个期间也容易诱发,所以特定人群也应该采取一定措施进行防范。
对于假日出行的人群,去山区和峡谷这些地方建议要备足衣服,冷热的变化对公众身体的影响也会比较大,容易诱发一些疾病。另外,现在处于秋季防火期,游客在林区用火一定要遵守法律规定,要防范火灾的可能。从天气灾害来讲,十月雾和霾天气开始增多,在陕西南部、四川盆地东部、重庆、湖北西南部、湖南西北部、安徽南部、江西北部、福建等地容易出现大雾天气,这些地区很多是盆地或山区,如自驾出游,应规划好出行路线,关注天气信息和交通安全提示,保证安全。现在处于疫情防控常态化时期,天气逐渐变凉,提醒大家在人群密集的公共场所佩戴口罩,既能防病又能防寒。谢谢!
2020-09-29 12:09:05
您好,请问一下汛期已经接近结束,今年汛期我国天气气候形势有什么特点?谢谢。
2020-09-29 12:09:30
今年3月28日入汛以来,我国天气气候形势非常复杂,降雨时空分布不均匀,平均降雨量565.5毫米,比常年偏多了12%,全国平均气温18.2摄氏度,比常年偏高了0.6摄氏度。我们再简要概括一下,今年汛期主要是以下四方面特点。
第一,江淮流域的梅雨季持续时间长,梅雨量为1961年以来最多。华北雨季开始和结束时间偏晚,降雨量偏多,尤其是主汛期6月至8月,长江流域的强降水重叠度很高,降雨的极端性显著。
第二,今年生成和登陆我国的台风偏少,总体气象灾害偏轻。7月份南海和西太平洋地区没有台风生成登陆,也是1949年首次,但是8月下旬到9月上旬两周之内连续三个北上台风集中影响我国东北地区。
第三,今年的高温事件出现的早,持续时间比较长。5月1月至9日,我国的中东部地区出现了1961年以来最早的高温过程,比常年偏早了49天。7月11日至9月3日,江南华南地区出现区域性的高温过程,持续时间是1961年以来第二长。
第四,今年气象干旱程度总体偏轻,区域性和阶段性特点非常明显。6月以来东北、华北、华南、西北、西南部分地区都出现了阶段性区域性的干旱过程。简要概括一下是这四方面特点,谢谢。
2020-09-29 12:12:47
刚刚发言人提到了今年秋收秋种期间的天气形势,专家可否给出一些针对性的建议?有无霜冻、寒露风等重要天气过程影响秋收秋种?
2020-09-29 12:13:16
今年截至目前,全国大部地区农区的气象条件总体有利于秋收秋种。西南地区秋收已经大范围展开,进度接近常年,但阴雨天气造成了一些不利影响,特别是贵州地区连续多雨寡照给作物灌浆成熟和收获晾晒造成不利影响。根据预报,后期阴雨天气还是比较多,需注意防范,及时抢收及时晾晒通风,避免损失。
长江中下游地区特别是江南北部、湖南北部和江西北部9月下旬开始受到寒露风的影响,对晚稻的抽穗扬花造成不利影响。在即将到来的籽粒灌浆阶段,预计未来三天,湖南北部、江西北部气象条件向偏好的方向转化,降水偏少,气温回升,但是从10月3日开始气温下降,建议这些区域宜水调温,天气好的情况下田间保留浅水层,过了这个阶段气温又低的时候,通过灌深水来调温。我们预计10月5日以后广西北部也会出现部分地区轻度的寒露风,影响不会太严重,气温偏低,可能给晚稻抽穗扬花造成影响。长江流域湖北等地一季稻收获期间一定要注意降水过程,关注当地气象部门发布的气象预报,避开降水时段,及时收获。北方特别是华北、黄淮、西北等地总体来说墒情适宜,利于玉米、大豆等作物的籽粒灌浆,对秋收秋种都是比较有利的。
东北地区因为今年前期受三个台风影响,降水偏多,作物的生长比较充分,成熟的比往年偏晚,但是今年冷空气不强,到目前为止没有出现明显霜冻,对东北作物的产量形成非常有利。现在东北地区的农作物大部分都已经成熟了,我们预计10月4日之后的冷空气过程会使东北大部分地区出现霜冻,但因为作物都已经成熟了,不会产生太大影响。
农民朋友除了关注天气预报做好农事活动的安排以外,还需注意两件事。一个是注意交通安全,在农区出行时一定要注意交通安全,特别是天黑以后,农用车上路会产生安全隐患。第二是秸秆焚烧一定要严禁,秸秆焚烧一方面容易引起空气污染,影响生活环境,另一方面,秸秆焚烧也容易引起森林草原的火灾。北方地区后续的冷空气活动比较多,大风天气比较多,这方面我们还是要注意。谢谢大家。
2020-09-29 12:19:33
感谢记者们的提问,中国气象局第14届气象好新闻的评选活动已经拉开帷幕,相关通知工作人员已经发到了各位记者手上,希望各位媒体朋友积极关注,踊跃参加。后天就是国庆和中秋假期了,在此我谨代表中国气象局对各位媒体朋友和公众长期以来对气象工作的支持表示感谢,祝大家节日快乐,阖家幸福。今天的新闻发布会到此结束,谢谢大家!
2020-09-29 12:21: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