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动仲裁立案窗口开设工伤维权绿色通道,方便工伤职工维权。
亮点:
2021年4月,浙江省温州市推行“工伤速裁”改革,通过搭建速裁机制、打造专业团队、确立专案专办、强化部门联动、开通云上服务等方式,缩减立案审批时限、推动案件调解快办、加速工伤裁决赔付,实现工伤保险待遇纠纷法律援助全覆盖及该类案件快立、快调、快审、快结,将工伤保险待遇纠纷的办案时间从以往的60日内压缩至30日内。
4月21日,仲裁院工伤案件专办人员组织案件当事人进行调解,双方达成一致意见并签署调解笔录。
一、 “工伤速裁”改革的前期工作
一是运用“数改”成果,提速纠纷化解。通过多年努力和实践,温州已具备网络调解、网络庭审的良好硬件条件,并打造“线上”“线下”功能相结合的信息化融合庭,为当事人提供庭审“菜单式”选择。2020年,全市通过网络受理案件1775件。其中,市本级受理的一起19名劳动者与某科研单位的劳动争议案件,从网络受理立案到调解结案仅用时2日,案件全程实现“网办”,帮助劳动者获得经济补偿49.78万元。同年9月,温州市首个通过信息化融合庭审理的案件对公众直播,吸引5000余人次点击观看,2000多人次点赞。
二是依托智能AI,降低维权成本。温州市劳动人事争议仲裁院开通官方微信公众号,及时发布劳动政策法规、典型案例等资讯,目前关注人数已达8000余人。为有效解决当事人法律咨询难的问题,温州市拓展微信公众号功能,创新开发仲裁智能AI咨询系统“温小仲”,以人机互动的形式精准答复各类劳动纠纷问题。该系统自推广使用以来,已累计服务40609人次,问题有效命中率91.1%。
三是打造“和”文化,提升仲裁效能。温州市以“和”文化建设推动调解仲裁效能的提升,借力推进调解仲裁规章制度、行为规范和服务环境等方面的优化。通过精心打造仲裁文化长廊、温馨调解室、圆桌仲裁庭、劳资和谐笑脸墙等硬件设施,营造和气致祥的环境,让当事人在心平气和的状态下化解矛盾纠纷。
二、“工伤速裁”改革的主要实践
一是以机制创新提升工作水平。建立速裁机制,开通工伤待遇纠纷维权绿色通道,根据劳动者递交材料的情况分别给予当日立案、容缺受理、跨区域收件,提升当事人维权便利度,让当事人少跑腿。在确认工伤待遇纠纷案件已经过工伤认定和劳动能力等级鉴定后,优先安排专人调解,通过调解促成纠纷化解。调解不成的情况下,及时运用“要素式”办案模式开庭、裁决。仲裁员在庭审时根据要素表,引导当事人针对争议事项有序进行审查,庭审后迅速制作要素式裁决书,确保办案时限压缩至30日内,满足工伤职工快速获赔的刚性需求。
二是以领域划分提高专业水准。取消工伤案件与其他案件混办机制,成立工伤速裁工作室,针对工伤待遇纠纷适用简易程序处理,根据案件情况灵活确定答辩期限、举证期限。工伤速裁工作室由工会工作人员、人民调解员、工伤案件专办人员组成,实行专人专办速办。同时,细化工伤待遇纠纷处理机制,根据工伤职工劳动能力鉴定结果,按照1-4级、5-6级、7-10级分三档安排专人处理,提高案件办理的专业性。
三是以数改成果破解维权难题。温州市劳动人事争议仲裁院在智能AI咨询系统“温小仲”平台上,针对工伤案件,开辟“工伤专栏”,提供相关的政策法规、典型案例等,为工伤职工提供精准法律服务。充分利用网络调解室、信息化融合庭功能,为不便到场的工伤职工,提供网络调解、网络庭审服务。温州市13个仲裁机构均可实现网络办案,2021年已通过网络立案、调解、庭审等形式累计办理工伤保险待遇案件320件,涉案金额达1103万元。其中通过信息化融合庭,当事人可以选择双方均到现场庭审、调解,也可以选择均通过手机或电脑在线庭审、调解,甚至可以选择一方当事人到场、另一方当事人在线的模式进行庭审、调解。
四是以协作联动实现提速增效。联合工会、司法等部门,建立“律师坐班制度”。总工会、司法局在劳动仲裁立案窗口派驻律师,为工伤职工提供免费法律咨询与法律援助,推行法律援助即时办理、预约办理、上门办理等多种办理方式,目前律师团队人数已达百余人,工作时段全覆盖,并实现工伤职工法律援助率100%。仲裁机构与工伤处、劳动能力鉴定中心、社会保险中心建立信息共享机制,开放浙江数字人社工作台相关权限,实现电子信息查询。案件专办人员在处理工伤待遇纠纷时,可以直接查询工伤职工的工伤认定、劳动能力鉴定结论及工伤待遇核定参考数据等,为案件处理提质加速。
工伤速裁改革获群众点赞。
成效:
自改革推行以来,温州市共处理工伤待遇纠纷1012件,审结892件,其中30日内审结731件,占82%。“工伤速裁”改革在浙江省属首创,其专业性、高效性得到工伤保险待遇纠纷当事人一致认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