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气象局召开2022年2月新闻发布会
各位新闻媒体朋友们,大家上午好。欢迎参加中国气象局2022年2月新闻发布会,我是今天新闻发布会的主持人、中国气象局应急减灾与公共服务司副司长王亚伟。今天,我们很高兴邀请到冬奥首席气象官、北京市气象局副局长曲晓波先生,国家气象中心副主任薛建军先生,国家气候中心副主任贾小龙先生参加今天的新闻发布会。
今天的发布会主要有两项内容,第一项由我向大家通报今年1月份天气气候特征、2月预测及春节的天气预测。
1月(1-27日),全国平均气温为-3.7℃,较常年同期偏高1.2℃;全国平均降水量14.3毫米,较常年同期偏多11.9%。主要天气事件如下:
一是两次冷空气过程影响我国,较常年同期(3.3次)偏少。第一次冷空气过程是1月11-12日,受冷空气过程影响,我国中东部大部地区出现4~6℃降温,局地降温超过8℃。第二次是1月17-18日,主要影响我国东北和西南地区。受其影响,云南丽江等地发生低温冷害等灾害,西藏那曲、日喀则遭受不同程度的雪灾。
二是两次大范围雨雪天气影响我国中东部地区,两次过程均具有影响范围广、降雪量大等特点。其中,1月21-23日的过程,降雪主要集中在长江以北地区;26日以后,中东部再次出现大范围雨雪;受两次雨雪天气叠加效应影响,中东部多地出现不同程度积雪、结冰,导致多条高速路段关闭;南方地区雨日多、日照少,导致农田土壤过湿,对农田作物生长有不利影响。
1月,全国共发布预警信息18080条,其中暴雪、大雾预警较去年1月同期同比增加3.7倍和1.2倍,这些预警信息在整个防灾减灾和基层组织临灾避险中发挥了较好的作用。
春节假期天气趋势预报:
春节假日期间(除夕至初六),多弱冷空气活动,北方大部以晴到多云天气为主,气温接近常年,初一及初五,青海东南部、甘肃东南部、陕西南部有小到中雪;南方多低温阴雨雪天气,需注意防寒保暖和出行安全。具体有四个方面:
一是南方地区多低温阴雨雪天气。南方主要有两次雨雪过程,第一次是除夕到初一、初二,贵州、湖南、云南西北部和东北部有小雪或雨夹雪,江南东部、华南有小雨。初一到初二,西藏东部、湖北、苏皖南部、重庆、贵州、云南西北部和东北部、湖南、江西北部、浙江北部等地有小到中雪或雨夹雪,其中湖北东部、苏皖南部、湖南西北部等地的部分地区有大雪、局部暴雪;江南中南部、华南有小到中雨,部分地区有大雨。南方的第二次过程是初五至初六,还将有一次雨雪天气过程,雨雪分界线位于贵州中部至江南北部一线。春节期间,南方大部地区气温偏低2~4℃,其中湖南、江西、贵州、广东、广西及云南东北部等地气温偏低,幅度可达5~6℃。
二是全国无大范围持续性雾霾天气。大气扩散气象条件总体较好,但是初一、初二及初五山西南部、河北南部、河南、山东西部等地有阶段性轻至中度霾、局地重度霾的天气。除夕、初四及初五早晨,湖北、湖南、江西、浙江、安徽中南部、江苏南部、四川盆地南部等地有大雾天气,局地能见度不足200米。
三是东部和南部海区多6~8级偏北风。初二至初六,台湾海峡风力可达9级、阵风10级。
四是华北森林火险气象等级偏高。北京北部、河北北部和西部、山西东部等地森林火险气象等级高,需注意林区用火安全。
2022年2月气候趋势预测及气象服务提示:
预计2月份,内蒙古东部、黑龙江、吉林和辽宁气温较常年同期偏高、降水偏少,对畜牧业和设施农业生产总体有利。除以上地区外,影响我国的冷空气活跃,路径偏西,全国其他大部地区气温接近常年同期或偏低,其中浙江南部、江西、福建、湖南南部、广东、广西、海南、四川南部、贵州、云南、西藏南部等地部分地区偏低1~2℃,部分地区可能有阶段性低温雨雪冰冻天气,需关注雨雪天气带来的不利影响,健康方面,容易引发感冒和各类呼吸道疾病,需注意对人体健康和新冠肺炎疫情防控的不利影响。
春运中后期(2月1日-25日),山西、西藏、陕西、宁夏等地有阶段性降雪过程,湖南、贵州等地的冻雨导致部分路段道路积雪、结冰风险较高,需注意防范可能造成的公路阻断和交通事故。京津冀及长三角等地大雾天气可能对春运交通出行产生不利影响。
2022-01-29 11:00:33
2022年2月气象条件对农业生产影响及防范建议如下:
目前北方冬麦区大部墒情良好,部分地区有积雪覆盖,2月北方冬麦区气温略偏低、降水偏少,对冬小麦安全越冬和返青起身影响不大。2月,冬麦区要采取措施保温保墒,根据气象条件、小麦长势和墒情变化,灵活采取施肥和灌溉措施,确保冬小麦安全越冬、正常返青和苗情转化。
对南方来说,2月,浙江南部、江西、福建、湖南南部、广东、广西、海南、四川南部、贵州、云南、西藏南部等地大部气温偏低、降水偏多,部分地区可能出现阶段性低温冻害、阴雨寡照天气和农田渍涝害,对农业生产不利。南方需重点做好在地作物、经济林果、设施农业和水产养殖等防寒防冻工作,及时采收已成熟的果蔬、经济林果等,过湿低洼田块要注意排湿降渍,促进作物健壮生长;华南地区要避开低温雨雪天气,适时开展早稻播种育秧工作,确保早稻正常出苗和秧苗生长。
2022-01-29 11:14:34
下面进入第二项内容,请曲晓波先生介绍北京冬奥会气象服务筹备情况。
2022-01-29 11:25:37
各位媒体朋友,大家上午好。我把冬奥期间筹备情况跟大家介绍一下。我想分三个方面来讲。
一是围绕办赛目标,加强组织管理。围绕“简约、安全、精彩”的办赛目标,在中国气象局冬奥气象服务整体组织架构体系下,北京市气象局建立冬奥北京气象中心运行管理机制,成立“1办10组”工作机构,我们将以精密的监测、精准的预报、精细的服务,为“简约而不简单”的冬奥盛会赋能气象内涵;为“安全无盲区”的冬奥盛会担负起气象责任;为“精彩不打折”的冬奥盛会作出气象贡献。
二是科技攻关和能力提升方面。大家都知道,北京冬奥会是第一次在大陆性冬季风气候条件下举办的冬奥会,这在冬奥会历史上是第一次。寒冷、大风、干燥、降水少、温度变化大等大陆性冬季季风气候特点对北京冬奥会的气象服务保障提出严峻考验。气象部门迎难而上,加强科技攻关和观测、预报、服务等能力建设方面取得了进展。主要是三个方面:
一是着力于冬奥气象观测布局,提升冬奥赛区气象综合监测能力。以冬奥赛场为核心,首次在我国中纬度山区组织实施了复杂地形下的冬季多维度气象综合观测试验,在北京城区、延庆和崇礼及周边地区共建设各种现代立体探测设施441套,实现了超精密复杂山地+超大城市一体、三维、秒级、多要素的冬奥气象综合监测。其中,延庆海陀山区的监测实现了从无到有的突破。
二是着重于冬奥气象预报能力的提升,组建了核心预报团队和开展科技攻关。一是“五年磨一剑”组建山地气象预报核心团队。按照“一场一策”“一项一策”的服务要求,在中国气象局的组织下,2017年以北京市和河北省气象部门为主体,从中央气象台等国家级单位和内蒙古、山西、黑龙江、吉林等省(自治区)气象部门抽调业务骨干人员52人,在北京赛区、延庆赛区、张家口赛区及冬奥组委运行指挥部调度中心组成重点服务运动员、教练员及赛事组织方的预报团队。采取“走出去、请进来”的方式,连续5年每个冬季在赛区开展实地预报训练,其他季节安排了国外山地气象培训、国内英语培训及众多场次预报技术研究等,派人现场观摩2018年平昌冬奥会,重点提高团队业务水平。二是全力提升小尺度山地气象预报核心技术支撑能力。首次实现了“百米级、分钟级”业务天气预报能力,建成了京津冀区域500米分辨率、冬奥山地赛场核心区域100米分辨率、逐10分钟快速更新的数值天气预报模式体系,并以此为依托建立了预报服务系统,提供从短时临近(0-1小时)到延伸期(30天)的无缝隙精细化网格预报产品,人工智能技术在冬奥会核心区风力预报中发挥作用。组织实施“智慧冬奥2022天气预报示范计划”(FDP),来自气象部门、科研院所、高校和社会企业等22家单位,在冬奥天气预报大舞台上同台竞技、取长补短,合力保障冬奥。建成了支撑北京、延庆、张家口3个赛区气象服务的信息网络,提供互联互通、数据共享、相互备份的冬奥气象数据服务,实现多点灵活的现场视频会商。提供冬奥气象服务网站,满足公众观赛、出行的气象服务需求。
三是着眼于冬奥气象服务多方需求,提供全方位全过程服务与保障。冬奥会组织过程是一个复杂的系统性工程,从申办、筹办、测试到正赛,每个阶段都离不开气象保障服务。如在筹办阶段,根据北京冬奥组委需求,我们从2016年到2020年连续5年向国际奥委会提供三个赛区的天气分析报告及天气风险分析报告;2020-2021年为国际奥委会、国际雪联专家赴各赛区开展考察、踏勘、场地认证等工作提供全方位全程气象服务;开展冬奥会竞赛日程、开闭幕式等气象风险评估,圆满完成“相约北京”系列测试赛的气象服务保障工作。在正赛阶段,我们将针对“竞赛”“保赛”“观赛”的不同需求,提供优质的气象服务。
三是积聚“奥运遗产”,做好“后冬奥”时期气象成果应用。冬奥气象建设服务的成果将从5个方面持续发挥作用:一是冬奥气象“之眼”——建成山地气象三维观测系统; 二是冬奥气象“之师”——培养山地气象预报技术团队;三是冬奥气象“之台”——建立山地气象服务支撑工作平台;四是冬奥气象“之技”——研究山地气象发生发展机理;五是冬奥气象“之果”——拓展山地气象服务成果应用,为冰雪经济发展、更多人参与冰雪运动提供坚实的支撑保障。
北京冬奥会开幕在即,各项准备工作已全面就绪,气象保障服务已经开始。我们有决心、有信心,坚决扛起气象保障服务冬奥会圆满完成的历史责任,完成党和人民交给我们的时代重任,力争获得冬奥气象服务“金牌”。
2022-01-29 11:34:54
谢谢曲晓波先生的介绍,下面进入记者提问环节。
2022-01-29 11:40:04
我的问题想提给北京市气象局。气象部门之前提到冬奥赛事天气预报实现了“百米级、分钟级”,请具体解释一下“百米级、分钟级”的具体含义。
2022-01-29 11:47:16
百米级是空间距离,正常来讲我们可以把大气乃至于区域划分成若干网格。我们现在讲的一百米相当于一百米的网格,根据现在的系统,大家今后无论处于哪一个地理位置,都能在与周边不远于一百米的范围找到合适的预报点。百米级是一个比较大的突破,以前在正常的业务中,在北京乃至于京津冀地区是一公里的分辨率,在城区是500米的分辨率。此次我们通过技术人员的攻关,努力把空间分辨率提高到了一百米。分钟级相当于每10分钟可以更新一次最近的预报。大家平常获得的预报有半天、一天或一小时的预报。现在根据服务需求,我们每10分钟可以提供一次新的预报。
2022-01-29 11:52:41
春运期间的气候状况如何?是否有高影响天气?气象部门如何提供服务保障?对于不同地区的春运出行有哪些建议?
2022-01-29 11:57:06
根据我们的研判,春运期间,全国大部地区气温接近常年同期到偏低,北方降水总体偏少,南方降水较常年同期偏多。具体来看,内蒙古东部、黑龙江和吉林气温偏高;全国其余大部地区气温接近常年同期到偏低,其中浙江南部、江西大部、湖南中部和南部、福建、台湾、广东、广西、海南、贵州大部、四川中部和南部、云南、西藏中部和东部等地偏低1~2℃。与常年同期相比,浙江中部和南部、江西大部、湖南中部和南部、福建、台湾、广东、广西、海南、重庆南部、贵州、四川中部和南部、云南、青海南部、西藏等地降水偏多,其中浙江南部、江西中南部、湖南东南部、福建、台湾、广东东北部、广西西部、贵州西南部、四川南部、云南、西藏南部等地偏多2~5成;全国其余地区降水接近常年同期到偏少,其中黑龙江东南部、吉林大部、辽宁大部、山东大部、江苏北部和中部、安徽北部、河南、内蒙古西部、甘肃西北部、新疆北部等地偏少2~5成。
春运期间,影响我国的冷空气活跃,南方大部地区气温较常年同期偏低、降水偏多,2月上旬、中旬中期和下旬中期可能有阶段性低温雨雪冰冻天气,需关注雨雪冰冻天气对春运交通运输等造成的不利影响。春运中后期(2月1日-25日),建议重点关注晋藏陕宁等地阶段性降雪过程,山西、内蒙古、陕西、甘肃、宁夏境内二广、包茂、荣乌、京昆、青银等高速公路以及西藏境内G219、G109的部分路段道路积雪、结冰风险较高,需注意防范可能造成公路阻断和交通事故。湖南、贵州境内的杭瑞、包茂和厦蓉等高速公路的局部路段受冻雨影响存在道路结冰风险。此外,需关注京津冀及长三角等地大雾天气对春运交通出行的不利影响。
2022-01-29 12:01:40
对2022年冬奥会和冬残奥会的气象保障上,请问在气象科技方面有哪些创新?
2022-01-29 12:11:10
冬奥会是考验气象发展的重要舞台,这次冬奥会也给我们提出了严峻的考验。从开始筹办阶段,我们就对山地气候、山地气象条件投入很大精力进行研究。包括探测系统的设置,海坨山的探测系统在冬奥之前是空白区域,我们建立了梯度观测站,使海拔高的地区气象特点得到及时了解。对山地气象面临的科技问题,我们在科技部项目的指导下也进行了这方面的研究,对于局地气候产生的降雨也产生了研究成果。接下来,我们把这些成果进行了应用,组织了“智慧冬奥2022天气预报示范计划”,与气象有关的各个部门制定计划并形成了预报平台,为今后的预报服务提供了很大的支持。
2022-01-29 12:24:41
春节假期天气对公众出行有什么影响,有何防范建议?
2022-01-29 12:29:01
刚才发言人对春节期间的天气进行了通报。今年春节天气总体来说北方雨雪比较少,以晴到多云天气为主,南方地区天气比较复杂,阴雨雪天气比较多。我总结一下,南方天气一多一少、一高一低,雨雪多、日照少、湿度高、气温低。我们对公众出行的建议是:一方面是出行安全,另一方面是身体健康,主要是防寒保暖。出行安全方面,因为下雨下雪,道路湿滑,积雪结冰,行车需注意安全。特别是经过路口、道路交叉口时一定要提前把速度降下来。特别是出行过程中对非本地的地理、气候情况了解不多,一定要提前做好准备。特别是平原地区公众到山区出游时开车一定要注意安全。山区气象条件更加复杂,道路积雪结冰更严重。现在很多地方特别是高速公路有大量的桥和隧道,桥面和隧道里面的气象条件跟一般的道路表面不一样。我们一定要提前根据导航了解要过的桥、进出隧道的气温变化,可能导致路面积雪、结冰状态的改变,或者能见度的改变。另外,这次南方雨雪,长江中下游地区等地降雨、降雪、大雾tian过程,对能见度影响比较大,我们也要注意。视野、视程受天气影响看不到那么远,需要控制好车速,注意行车安全。还有就是防寒保暖问题。持续湿度偏高,气温偏低、阴冷,特别是北方的公众如果到南方去,一定要做好心理准备。气温可能比北方偏高,但冷的程度可能不是北方人能承受的。一定要做好准备,适当增添衣物。另外,南方地区要做好防寒保暖,适当采取取暖措施。不管是燃煤、天然气,还是用电,一定要注意安全,特别是休息的时候,睡觉时一定要注意用火用电安全。祝大家过一个平安、健康的春节假期。
2022-01-29 12:34:28
有人担忧拉尼娜消退,今年将会出现害虫高发,请问今年的农作物需要注意些什么?
2022-01-29 12:39:56
去年8月,赤道中东太平洋进入了拉尼娜状态。到12月,热带中东太平洋大部海表温度较常年同期偏低,Nino3.4区月海温指数为-1.04℃,较上月(2021年11月)下降0.19℃,持续拉尼娜的状态。最新监测表明,1月以来赤道东太平洋维持偏冷的状态。总体上,从去年8月开始,赤道中东太平洋拉尼娜状态一直在维持。根据我们的业务标准,很快加上月份的统计数据之后,即将形成一次弱的拉尼娜事件。拉尼娜的状态预计还会持续整个冬季,之后会在波动中逐渐上升,预计春季拉尼娜事件将趋于结束。海洋对整体气候的影响有一定滞后性,对后期天气还是有影响的。对我国而言,我国天气和气候因素还是非常多的,热带海洋拉尼娜是其中一个方面。从去年秋季以来,我们注意到北方地区降水偏多、气温偏高,病虫害越冬死亡率下降,可能增加病虫基数。做好重点区域的病虫监测,提前做好防控部署,最大程度减轻损失。气象部门将密切监测气象条件对病虫害发展的影响,及时开展病虫害发生发展气象风险预报预警服务,助力农业部门开展精准防治工作,做好气象服务支撑。
2022-01-29 12:42:29
由于时间原因,记者提问环节到此结束,感谢各位记者。
春节就要到了,借此机会代表中国气象局对各位新闻媒体记者对中国气象工作长期以来的关心和支持表示衷心的感谢。也希望新的一年里,我们能够携手一道为继续推动气象事业高质量发展尽心尽力。我们也会为大家提供更多的服务,谢谢大家。最后祝大家新年快乐,阖家幸福,虎年大吉!
今天的新闻发布会到此结束。谢谢大家。
2022-01-29 13:00: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