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缩略图

分享到:
链接已复制
首页>

地方高校传媒专业实践教学改革与课程思政育人的协同创新探索

2024-09-14 18:25

来源:中国网

分享到:
链接已复制
字体:

新时代,加强我国国际传播能力建设同样需要适应新时代国际传播要求的专门的传媒人才队伍。无论是从繁荣地方经济文化发展到整个中华民族的复兴大业还是从国际格局变化、数字信息技术发展等方面来看,传媒教育和人才培养都十分重要。

然而,在媒介技术快速迭代和媒介化社会的双重裹挟之下,目前传媒教育的现状是:传媒教育与业界需求之间存在一定差距;学生的知识、技能与行业的能力要求还有一定的提升空间;“实践教育”重视程度不够高,学生实践能力培养还需增强等。这些问题制约着传媒专业教育本应发挥的作用、功能与成效。

新时代,媒体格局发生深刻变化,高校的传媒类专业教育既要坚持马克思主义新闻观,也要在教育理念、课程体系、教学模式、专业实践诸方面做出新探索。

以四川川东北地区高校为例,根据传媒类专业“以行业需求为导向、服务区域经济发展为使命”的发展特色,坚持成果导向的OBE教育理念,构建实践教学全流程协同育人机制。创新实践教学模式,将“行走的课堂”植根于中国大地,坚持用“脚力”“眼力”“脑力”“笔力”,发现记录传播中国之美、老区之美、英雄之美、人民之美。重视课程思政实践教学与区域特色资源相融合,以学校所在的川陕革命老区为依托,建设川东北革命老区红色文化课程思政资源案例库,服务地方红色文化传播。

首先,坚持OBE教育理念,构建实践教学全流程协同育人机制。以核心课程为统领,构建传媒专业协同育人课程群。以《纪录片创作》课程为例,一部纪录片作品需要选题策划、采访、写作、摄像、剪辑、配音、包装等多个环节。基于此,将不同课程教师组成教学团队,进行一体化的专业育人课程群建设,在具体实践中,将师生分组,以项目为导向,每个环节进行多次小组讨论,根据小组项目实施情况,选择不同课程的教师给予分环节指导实践。从对采访对象的采访,到解说词创作、拍摄、剪辑和播出,指导实践行为本身就是一次思政教育课;期间,师生实现了全流程的沟通协作,有助于学生涵养家国情怀、开阔知识视野、增强专业信念,从而真正实现全流程育人的目标。以教育需求为导向,优化课程内容,进行跨学科教学。结合区域特色和高校人才培养定位,优化课程内容,融入人类学、美学、影像史学、传播学、新闻学、智能传播等多学科知识,拓宽传媒人才“杂家”的知识面,适应新时代传媒教育需要。以课程效能为目标,协同化开展教学改革与课程建设理论研究。传媒专业的教学改革,是教与学的同向同行。教学过程中,教学团队自身也需要不断提升,重视通过教学改革创新、课程建设理论研究来指导实践。以传媒类专业课程《纪录片创作》教学团队为例,该教学团队成员具备丰富的教学经验和教学改革成果,主持省级、市厅级一流课程、课程思政示范课程建设,并发表过多篇教学改革经验,这些均能为传媒类专业的课程效能提升起到推动作用。

其次,开辟“三维一体”路径,构建“三化”、培养“三心”的教学模式。开辟“三维一体”路径,即融汇马克思主义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精华,开辟思政教育——专业基础理论——实践驱动融通的“三维一体”路径。深入挖掘思想政治教育资源,涵养学生的家国情怀,服务国家传播战略。重视培养学生的实践应用能力,构建“三化”的教学模式,即理论知识模块化、实践教学项目化、平台融合化。以课程教学改革为起点,构建“三化”教学模式,依托校内媒体平台开展实践,将纪录片等新闻产品的生产流程纳入实践教学,培养学生的职业操守和专业能力;培养学生的“三心”,即学生的好奇心、进取心、责任心。通过创新课程思政建设模式,优化教学设计,科学设计课程目标和教案课件,激发学生对专业的好奇心。注重校地间的辐射作用,将实习实训、竞赛成果互联互通,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进取心。行走在中国的革命老区,感受苏区精神,培养为国奉献的使命感和责任心。

再次,实践“四维”育人路径,立足国情,扎根于中国大地。实践“四维”育人路径,即以“大思政”理念引领,创新传媒类专业教育,打通育人过程的教学、研究与实践诸环节,实践“行走(中国大地和革命老区)—发现(区域特色和英雄文化)—建设(影像资源案例库)—传播(巴蜀文化和中国声音)”的“四维”育人路径。“行走”,顾名思义,课堂不仅仅局限于教室内,引导学生走出校园,让学生走出去,带着“鹰眼”去发现中国之美,去寻找选题线索,去体验社情民意。立足中国国情,课堂扎根于中国大地。重视课程思政实践教学与区域特色思政教育资源相融合,以学校所在的川陕革命老区为依托,带领学生赴成都、遂宁、内江、自贡、巴中等地采访拍摄王维舟、张爱萍、魏传统、杨超等革命英雄,采访拍摄国家级非遗传承人谭显均,拍摄市级非遗哈笼包子、何氏剪纸等,采访追光系列的小人物刘虹曙、王浪等。

最后,强化价值引领,教育学生“五热爱”,优化课程思政育人过程。强化价值引领,践行马克思主义新闻观。将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教育融入人才培养的全过程,开展“新闻传播大讲堂”等系列讲堂,带领学生赴封面传媒等媒体机构进行专业见习体验,不断拓展课程思政建设方法和途径。教育学生“五热爱”,涵养家国情怀和职业品格。围绕“坚定学生理想信念,教育学生爱党、爱国、爱社会主义、爱人民、爱集体”这条主线,结合中国不同时期的时代精神,赴达州神剑园、王维舟故居等红色教育基地沉浸式学习革命英雄的伟绩,深入开展“青年红色筑梦之旅”等社会实践、志愿服务、实习实训活动,培养学生的专业理念和职业品格,在潜移默化中融入思政教育。另外,搭建新媒体矩阵,积极融入学习强国、抖音、今日头条、微信视频号等新媒体平台,推送所创作的有声阅读作品到相应平台展播。利用智慧树等线上、线下等多种现代信息技术辅助课程思政教学,体现教学方法的先进性、互动性与针对性,优化课程思政内容。

通过三年的教学改革建设,地方高校传媒专业实践教学改革与课程思政育人的协同创新探索已初见成效。

首先,立德树人成效突出,学生综合素质提高。在课程实践中,学生践行“四力”,吃苦耐劳,有奉献精神,专业能力得到显著提高,创作作品获奖多项。

其次,教学团队能力提升,课程建设层次提升。教学团队教师获得“我最喜爱的教师、最美教师、课程思政优秀教师等荣誉称号多人,多人获得省级一流课程和课程思政示范课程立项。

再次,示范辐射效果好,服务地方发展。课程团队与地方建立广泛联系,推广传媒专业课程建设成果,开展与媒体机构合作教学,联合地方职能部门举办传媒类赛事节庆活动,经实践,示范辐射效果好。

最后,根据区位优势,建设川东北革命老区达州文化课程思政资源案例库,服务地方文化传播。课程建设三年来,教学团队带领师生分赴达州、巴中、南充、广安、遂宁、成都、广元等地调研采访,寻找王维舟、张爱萍、杨超、魏传统等革命前辈的亲友获取第一手资料,创作了以川东北川陕苏区革命文化、英雄文化为主的“红色”系列作品,如《诗书共妍——州河边上张爱萍》,并被当地红色文化教育场馆采纳使用。师生团队行走在中国大地上,寻找发现普通百姓的非遗传承之路,在安仁乡村客观记录国家级非遗板凳龙传承人的传承情况,在街边包子铺聆听达州市级非遗“哈笼包子”的二代传承人回乡创业的历程,基于此,推出以非遗文化纪录影像为主的“传承”系列如《龙的传人》《哈笼包子》等。新时代,身边的榜样也是时代的见证者,在建党百年之际,教学团队协助学校围绕学校的优秀党员和优秀学子,以弘扬真善美,发现身边榜样之美为主题,创作了12部“追光”系列作品,得到社会广泛好评。

作者:丁伟

(四川省第三批省级课程思政示范课程《电视纪录片创作》建设成果,四川文理学院2023-2025年校级教育教学改革实践与研究项目建设成果)

【责任编辑:李哲】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