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网讯 近日,泉州市印发《深远海养殖发展规划(2021-2030年)》,开启泉州海水养殖向深远海发展的新征程。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必须坚持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深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开辟发展新领域新赛道,不断塑造发展新动能新优势”。福建省委常委、泉州市委书记刘建洋调研推动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时要求“要因地制宜、突出重点,积极发展海洋健康食品、海洋药物与生物制品、海上牧场、滨海旅游等新业态”。泉州市市长蔡战胜调研海洋渔业工作时要求“要大力发展海洋经济,培育壮大海上牧场、滨海旅游、海洋制造、海洋药物与生物制品、海洋健康食品等业态。”
渔业养殖是泉州的传统产业,主要集中在近海区域,受到航运、项目用海等因素影响,可养区域趋于饱和,且主体大多为零散养殖户,规模偏小、结构单一,历年来养殖产量产值增长速度缓慢。为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大报告精神,按照省、市领导指示要求,泉州市海洋与渔业局立足泉州实际,着力破解发展难题,将深远海养殖作为打造泉州特色“海上牧场”主攻方向,先后组织相关部门、县(市、区)到福州、青岛、烟台等地调研、学习,与中国海洋大学、自然资源部第三海洋研究所、福建省水产研究所等相关专家交流、探讨,同步启动《规划》编制工作。
考察“耕海1号”海洋牧场综合体平台
考察中集海洋工程研究院深远海养殖装备
《规划》秉持全面规划与因地制宜相结合、生态优化与高效养殖相结合、安全优先与经济效益相结合等5大原则,收集并分析泉州海洋自然环境、海洋自然资源、海洋开发现状、社会经济发展、相关规划制度、海水养殖等相关资料,开展外业实地调查,先后向有关单位进行了三轮意见征集,逐步修改完善。9月21日评审会上,《规划》获得与会专家的一致认可,并称“泉州市深远海养殖规划是福建省乃至全国第一个地市级深远海养殖发展专项规划,前瞻性强,对泉州市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意义重大。”经市政府专题会议审定,《规划》于11月11日正式印发,共划定七块深远海养殖区域,面积151平方公里,计划分阶段建设深远海养殖平台360台(套),投放深水抗风浪网箱2000个。
为与《规划》无缝衔接,泉州市海洋与渔业局同步制定准入条件、扶持政策,并提前启动项目谋划推动,先后赴江西等地洽谈对接深远海养殖项目。目前,惠安6万方养殖综合平台项目已完成装备建造招标,预计将于2023年投产;晋江深远海养殖项目近期将签订合作协议;石狮“大台套+大网箱+加工”项目已签约,正在编制项目实施方案,将陆续投入1个大台套、80个大网箱、100个沉箱。
惠安6万方养殖综合平台设计图
据介绍,深远海养殖一般是指在离大陆岸线3km以上、水深大于20m、具有大洋性浪、流特征的开放海域,使用网箱、围栏、平台、工船等规模化的养殖设施,配有一定的自动投喂、远程监控、智能管理等装备的养殖生产方式。由于其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和技术设备,既可拓展大黄鱼、金鲳鱼、龙虾等高价值水产品养殖,而且养殖成品更趋天然野生,产量产值相较传统养殖有显著提升,市场前景更为广阔。
泉州市发展深远海养殖,是优化养殖空间布局、促进养殖业转型升级的重要举措,标志着泉州海水养殖向深蓝转变,将有力地推动高品质鱼类养殖、渔业产量产值提升,促进渔业绿色、健康、高效和可持续方向发展,加快形成海上“蓝色粮仓”。同时可以为加工业提供更加丰富的水产品原材料供给,促进海产品初加工、冷链物流、健康食品以及海洋药物、生物制品等产业发展,加快培育海洋生物资源综合利用产业链,打造海洋经济发展新增长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