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his is a modal window.
国新办就“最美铁路人”举行中外记者见面会
国务院新闻办新闻局副局长、新闻发言人寿小丽
中国铁路兰州局集团有限公司银川工务段钢轨探伤车间探伤工 黄涛
中国铁路郑州局集团有限公司郑州高铁基础设施段电务维修技术中心副主任 郑小燕
中国铁路哈尔滨局集团有限公司满洲里站运转车间值班站长 马如铁
中国铁路北京局集团有限公司北京客运段京张高铁车队列车长 吕盼
中国铁路呼和浩特局集团有限公司包头供电段响沙湾供电车间副主任 杜赫
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央视记者提问
澎湃新闻记者提问
北京青年报记者提问
光明日报记者提问
人民网记者提问
女士们、先生们,大家下午好!欢迎出席国务院新闻办中外记者见面会。新时代,中国铁路快速发展,我国建成了世界上最发达的高铁网和最现代化的铁路网,“坐着高铁看中国”已成为享受美好旅行生活的真实写照,高铁已成为中国一张闪亮的“名片”。在这个过程中,涌现出一大批“最美的铁路人”为之接续奋斗,今天我们邀请到他们其中五位杰出代表,请他们为大家讲述“最美铁路人”的故事。
首先,请允许我逐一介绍一下他们。他们是:中国铁路兰州局集团有限公司银川工务段钢轨探伤车间探伤工黄涛先生,中国铁路郑州局集团有限公司郑州高铁基础设施段电务维修技术中心副主任郑小燕女士,中国铁路哈尔滨局集团有限公司满洲里站运转车间值班站长马如铁先生,中国铁路北京局集团有限公司北京客运段京张高铁车队列车长吕盼女士,中国铁路呼和浩特局集团有限公司包头供电段响沙湾供电车间副主任杜赫先生。
下面,请他们五位逐一进行自我介绍。首先请黄涛先生。
2023-02-27 15:08:19
大家好我叫黄涛,是中国铁路兰州局集团有限公司兰州工务段的一名探伤工,我主要从事的工作钢轨探伤,俗称“钢轨医生”,就是给钢轨问诊把脉,找出钢轨伤损。工作20多年,我累计行走了近4万公里,发现最小缺陷尺寸直径只有1.5毫米,相当于黄米粒那么大。平时我喜欢琢磨一些小革新、小发明,今天给大家带来了一款创新小工具——探头夹持装置。我们平时的作业过程中,有时探测的部位空间比较狭窄,我们手持探头伸不进去、够不到,而我们这个探测小工具相当于我们手机的自拍杆一样,对一些伸不进去、够不到的地方,可以借助我们的小工具夹持上探头进行伤损探测。可以说是小工具解决大问题。
我们钢轨探伤工作是个技术活,更是一个良心活,岗位虽然平凡,但责任重大,作为探伤工,我们就是要做到“检测一公里、放心一千米”!谢谢。
2023-02-27 15:10:51
刚才黄涛介绍到,他20年行走了近4万公里,我想这些数字见证了“钢轨神探”和他工友们的坚守与付出,更见证了中国铁路的快速发展。下面请郑小燕女士。
2023-02-27 15:11:48
大家好!我叫郑小燕,是中国铁路郑州局集团有限公司郑州高铁基础设施段电务维修技术中心副主任,主要负责列控系统维修管理工作。
列控系统是高铁安全运行的“超级大脑”和“导航系统”,它决定着高铁列车跑多快、在哪儿停,而我做的工作就是对海量的列控数据进行验证,对列控系统的功能进行验证,确保100%正确。
新时代十年,我先后参与了郑徐、郑渝、郑阜等8条高铁新线列控系统施工和仿真试验,见证了河南省米字形高铁网的全面建成。去年我光荣当选党的二十大代表。
今年1月18日,习近平总书记视频连线郑州东站,慰问铁路一线干部职工和公安干警,视频连线时我站在第一排。总书记的殷殷嘱托让我深受鼓舞、倍感振奋。在新的起点上,我将立足岗位,坚持高铁高标准、高铁无小事,精心维护好高铁的“超级大脑”,为高铁列车精准导航,为旅客出行保驾护航,让复兴号更安全、更快捷地奔驰在祖国广袤的大地上。
2023-02-27 15:12:11
百分之百的极致追求源于强烈的责任感,正是这份责任守护了铁路安全运行。下面请马如铁先生。
2023-02-27 15:13:04
大家好!我叫马如铁,是中国铁路哈尔滨局集团有限公司满洲里站运转车间二班的值班站长,我负责满洲里运转车间二班安全生产指挥工作。
2016年,我刚担任值班站长时,正值国家“一带一路”政策向纵深推进,我们口岸站的运量急剧攀升。为了解决现场作业效率问题,我带领我们班中的业务骨干蹲在现场反复揣摩作业环节,通过动态掌握班列开行信息,合理的调配机车,为中欧班列开行提供了有力保障。国门之下无小事,我们的一言一行、一钩一调都代表着中国效率、中国标准,作为一名口岸铁路人,接下来我会带领我的班组干好每钩活儿,编好每列车,确保口岸畅通,扛起国门下的“钢铁”担当。谢谢。
2023-02-27 15:13:44
马如铁名如其人,志坚如铁,不愧为我们国门之下的“铁调度”。下面有请吕盼女士。
2023-02-27 15:20:18
大家好,我叫吕盼,是中国铁路北京局集团有限公司北京客运段“雪之梦”乘务组列车长。2013年,我有幸加入铁路大家庭,十年来扎根铁路窗口服务岗位,先后值乘京哈线、京广线、京张高铁列车,用心用情服务每一名旅客。最让我自豪的就是能够担任冬奥专列列车长,和同事们一起为服务冬奥会贡献自己的力量。我和姐妹们成立了“雪之梦”服务品牌,一心优化服务、延伸服务,认真观察每一名旅客需求,探索推出了重点旅客呼叫器、盲文服务卡、婴幼儿安睡床、耳鸣操等十余项特色服务。冬奥会、冬残奥会期间,我共安全值乘冬奥列车97趟,和班组同事一同圆满完成了2022北京冬奥会、冬残奥会服务保障运输任务。
列车有终点,服务无止境,这段经历将继续激励我在平凡的岗位上尽心尽力、尽善尽美做好服务。让越来越多的旅客出行有获得感、幸福感,用实际行动擦亮中国高铁靓丽名片,让流动的中国更美丽。谢谢。
2023-02-27 15:30:35
用优质的服务展示中国高铁的形象,在冬奥会和冬残奥会赛场之外为国争光。谢谢吕盼。下面请杜赫先生。
2023-02-27 15:33:51
大家好,我叫杜赫,今年32岁,是中国铁路呼和浩特局集团有限公司包头供电段响沙湾供电车间副主任。
2012年部队复员后,我来到库布齐沙漠腹地成为了一名接触网工。接触网是给列车供电的输电线路,距离地面大概6米高,需要通过吊弦来保证接触网的高度稳定,而调整吊弦的长度成了我的工作之一。
今天我带了两把安装吊弦时用的扳手到现场,这把是过去经常用的棘轮扳手,它的特点是干活快、效率高。而现在用的这把扳手叫做力矩扳手,特点不仅是干活快、效率高,而且可以调整力矩,让我们的作业更加精准。因为经常在接触网上进行高空作业,所以很多人还称我们为“蜘蛛人”。
从“90后菜鸟”到技术尖兵,一路走来,我觉得干好接触网,必须要胆大心细。为了让列车运行更加平稳有序,我想方设法把原本要求2毫米的标准误差控制在1.5毫米。除了对工作的精益求精,我和战友们还发扬退伍不褪色的精神,在寸草不生的沙漠里开辟了1300多平方米的绿洲,十多年来,越来越多的人跟我们一起并肩战斗。我觉得青春就是用来奋斗的。谢谢。
2023-02-27 16:00:13
胆大心细、精益求精,在6米高的高空检修接触网,守护沙漠铁路的运行安全,非常感谢杜赫。下面就开始提问环节,我相信在座各位记者朋友都有很多问题问5位杰出的“最美铁路人”。下面开始提问。
2023-02-27 16:00:25
五位代表都是来自铁路行业基层一线的各个岗位,相信你们是新时代十年铁路建设成就的亲历者,也是见证者。在你们心中对于铁路的建设成就有哪些感受?自己身边有哪些亲历的故事跟我们分享?谢谢。
2023-02-27 16:01:00
谢谢您的提问。可以说,这十年对我们来说是翻天覆地的十年。十年来,我们口岸的运量稳步增长,进出口贸易大幅提升,我亲眼见证了中欧班列高速发展。从原来每几天开行一列,到现在每天开十几列,中欧班列满载货物,品类有上百种。我亲身参与了我们口岸站的扩能改造,为我们返程班列的换装效率提高了近十倍。我们的效率提升了,口岸站的工作更顺畅了,为中欧班列的开行提供了更加优质的保障。谢谢。
2023-02-27 16:01:21
这十年铁路的飞速发展,我的感受很深。一是国家对西部铁路建设的力度越来越大。就拿宁夏来说,三年内银西、银兰两条高铁相继开通,拉近了我们城市的距离,交通方便了,人员也都流动起来了。二是我们钢轨探伤的设备也在不断地更新换代,十年前我们用的是一些老式的探伤仪,只有5个探测通道,探测精度低,现在我们用数字化智能化探伤仪,有9个探测通道,伤损辨别也更加精准和直观了。
2020年,我全程参与了银西高铁的前期探伤。银西高铁的开通标志着我们宁夏地区正式融入了国家高铁网。现在我们从银川到西安全程只需三个小时,非常的方便快捷。今年夏天我还打算带上孩子和家人到西安逛一逛、转一转,吃碗羊肉泡馍。谢谢。
2023-02-27 16:01:42
谈谈我的感受吧。新时代十年,我们草原儿女实现了坐着高铁进北京的梦想,记得前年我还带着家人感受了一下,当复兴号列车穿过长城脚下的时候,我还和父亲开玩笑说,这就算我们到过长城了。我所工作的地点在沙漠腹地,经过十几年我们共同努力,现在每到夏天我们院内绿树成荫、瓜果飘香、鸡羊满圈。我们服务的包西铁路是北煤南运的重要通道,每天近30万吨的煤炭源源不断的发往全国各地,运量也在逐年攀升,但是在这个同时,对我和伙伴们的工作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从前我们都是用“两人干、四人扶”的人工车梯进行作业,现在我们拥有了可以容纳50多人同时在车辆顶部进行高空作业的大型装备,效率比原先翻几番。节省出来的时间也可以运输更多的货物,每当看到这一列列装满货物的列车穿越戈壁大漠,奔向渤海之滨,我也感觉无比骄傲和自豪。谢谢。
2023-02-27 16:01:58
我也想说说我这十年。我是一名高铁列车长,这十年见证了列车从普速列车升级到和谐号动车组、复兴号中国标准动车组、复兴号智能动车组,服务设备越来越人性、智能,列车的环境也更加优美整洁,我们乘务人员的综合能力也在不断提升。铁路12306能让旅客随时随地买张票,来一场说走就走的旅行。“坐着高铁看中国”也成为老百姓美好生活的真实写照。现在铁路又推行了“铁路畅行码”、网络订餐,还有重点旅客服务,只要扫描座位上的铁路畅行码,餐食到点就能送到您的面前,特别方便。车厢也能为有需求的旅客提供无干扰服务。我和同事们探索更加温馨、精准,更具人文特色的服务,去年中秋节在车上举办了“嫦娥送月饼”活动,和旅客们一起拍照、合影、猜灯谜,送上团圆的祝福。我们一直在努力,通过有形和无形的服务让旅客感知我们对工作的理解,让他们能够发现最美铁路。
2023-02-27 16:02:13
我也谈谈我的感受。新时代十年,我全程参与了郑徐、郑渝、郑阜等8条高铁新线的开通运营,见证了河南省高铁一步一步从“一”到“米”的难忘历程。去年京广高铁又实施了350公里常态化高标运营,这些其实也是中国高铁从无到有不断发展、从追赶到领跑的一个缩影。高铁改变着人们的生活,我既是参与者也是成果的受益者。记得1995年,我从郑州到成都上学,那时候还没有高铁,坐最快的K117次也需要28小时,而现在高铁只需要5小时。互联网点餐送到手边,刷部电影、喝个茶的功夫就到了,又舒适、又快捷。米字形高铁网给人们出行提供了更加经济、更加快捷、更加舒适方便的新选择,看到米字形高铁网在国民经济生活中发挥着巨大作用,作为建设者和参与者,我很骄傲很自豪。谢谢。
2023-02-27 16:02:37
我们在座的所有记者实际上都是中国高铁的见证者,继续提问。
2023-02-27 16:02:50
请问杜主任,刚才提到接触网正常吊弦的允许误差是2毫米,您坚持做到了1.5毫米,二者之间肉眼几乎看不出差别,这样做的意义是什么?谢谢。
2023-02-27 16:03:10
谢谢您的提问。我所在的工作地点是在沙漠腹地,它四季气候变化特别明显,要求接触网设备在极限温度条件下,必须运行良好。接触网的很多计量单位以毫米“起步”,所以这中间的0.5毫米,对我来说不仅是自身作业标准的提高,还意味着更大责任!接触网工是高空、高压、高危的“三高”职业,每天面临25千伏的高压电线,只有提高作业标准才能保护战友们的安全,只有练就好过硬本领,保安全才有更大底气。得益于现在的装备不断更新升级,才敢和0.5毫米较真,正是因为这种较真,我们的设备才一直安全稳定。谢谢。
2023-02-27 16:03:22
提问马如铁代表,近年来随着“一带一路”建设不断推进,满洲里口岸也逐渐由传统意义上的“尽头站”转变为中欧班列东部通道上的“节点站”,这对您和同事们提出了哪些挑战?您又是如何克服的?谢谢。
2023-02-27 16:03:53
谢谢您的提问。我们的运量上来了,比以前更忙了。如何保安全、如何保畅通,我的举措就是两种,一种是我的规章,一种是我的记事本。我们满洲里站是全国最大的陆路口岸站,十年来,从我们“国门”出入的班列有近2万列,所以我们口岸站异常繁忙,为了保证畅通,我就要不断地翻看学习规章。我认为,落实好规章就是为了更好地为安全生产服务。我这个记事本,其实就是个问题本。我在现场检查时,发现问题我就记录下来,带回班中,和同事们共同复盘,解决问题,让我们的口岸提高通行效率,确保口岸更畅通。谢谢。
2023-02-27 16:04:03
党的二十大报告中,对于加快建设交通强国提出了明确要求,我在这里想问各位代表,能不能结合自己的工作实际谈谈如何理解“交通强国”?以及如何为中国铁路高质量发展作出自己的贡献?谢谢。
2023-02-27 16:04:26
我的理解,铁路作为国家战略性、先导性、关键性重大基础设施,是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重要支撑。党的十八大以来,特别是新时代十年,铁路网越织越密,高铁速度也越跑越快,这给负责高铁运营维护的我们提出了更高要求。一方面,我们要坚持“高铁高标准,高铁无小事”的工作理念,全力确保数据100%正确,为高铁可靠运行提供有力保证。另一方面,我们要以国家战略需求为导向,积极开展原创性引领性技术攻关,着力提升运维品质和质量,让复兴号更安全、更快捷的奔驰在祖国广袤大地上。谢谢。
2023-02-27 16:04:37
刚才郑主任说了铁路的硬实力,我想说说软实力。我是一名铁路客运服务工作者,我认为交通强国不只要强在铁路基础设施更加完备、铁路路网更加完善、科技创新更有成效,安全运营更有保障等方面,还要强在服务更加优质。我们作为一线的服务工作者,我们的个人形象和服务质量,代表的不仅仅是我们个人,更代表了像黄涛师傅、郑主任、杜主任这样千千万万为中国铁路高质量发展付出辛苦和汗水的工作者,未来,我会更加珍惜自己的岗位,用实际行动带动身边更多人为中国高铁亮丽名片增光添彩。谢谢。
2023-02-27 16:05:01
交通强国的背后需要更加精准化的管理做支撑,可以发挥无人机、鹰眼、检测、监测系统等一些科技手段为重载铁路保驾护航。作为一名铁路的青年人,我也会在今后的工作当中尽我最大努力为重载铁路保驾护航提升设备质量。谢谢。
2023-02-27 16:05:14
提问黄涛。在您工作的20多年中,您累计行走了近4万公里,为钢轨问诊把脉,对于探伤工来说这是工作常态吗?谢谢。
2023-02-27 16:05:37
谢谢您的提问。确实以前我们钢轨探伤主要是靠人力推着探伤仪徒步检测,现在由于技术的发展、设备的改进和作业模式转变,我们劳动强度得到很大改善,现在普速线路主要采用双轨探伤仪进行检测,高速铁路主要采用大型探伤车进行检测,像站区一些特殊地段我们还是以人力徒步检测为主,像我们段管辖近2000公里,平均每个月我们要对我们所管辖的里程检测一遍,遇春运、节假日前夕我们要连续加班,增加探伤遍数。工作虽然辛苦,但为了保证列车运行畅通,再苦再累都是值得的。
2023-02-27 16:05:53
刚才问了是不是工作常态,您的工友们是不是也像您这样?
2023-02-27 16:06:07
对,我和我的工友们是一样的,以前每天都是靠人力推着探伤仪徒步检测。可以说,线路通到哪儿,探伤工作的脚步就印到哪儿。谢谢。
2023-02-27 16:06:19
提问小燕主任,我们知道每天都有几千列高铁在运行,而您的工作职责就是面对海量信息数据,还要确保这些数据准确,这样的工作是否枯燥乏味,您是如何应对的?这对于高铁安全运行有何意义?谢谢。
2023-02-27 16:06:37
谢谢你的提问。我们做列控数据核对工作是一项非常枯燥、非常繁琐、非常考验意志力的工作,但是干我们这行就得认真、精准,因为任何一个列控数据的错误都有可能导致无法想象的后果。
在工作当中,我认为必须要保持高度的责任感,还有不能怕麻烦。记得有一次,郑徐联调联试前的仿真试验,我们要对30多万个列控数据进行核对,工作量是很大的,并且这中间列控数据版本变化了7次,每变化1次意味着要对所有数据核对一遍。我就给我的小伙伴们说,我们不能怕麻烦,关键看质量。最终我们对这些数据,一个一个地进行核对,圆满完成了任务。
因为我们知道,列控数据关系着高铁和旅客生命安全,与他们是息息相关的,来不得丝毫疏忽,必须确保百分之百正确。谢谢。
2023-02-27 16:06:48
我的问题提给吕盼,您作为服务保障北京冬奥会、冬残奥会的铁路工作人员之一,当初您是如何成为这趟列车的一员?您值乘京张高铁的过程中有哪些印象深刻的事?谢谢。
2023-02-27 16:07:06
2019年9月的时候,单位启动了服务保障冬奥会的筹备事宜,我和同事们都觉得能够参与服务冬奥是一件特别光荣的事,所以我们大家都争先恐后报了名,单位对我们的服务素养、业务能力、列车应急处置和个人形象进行了综合地考察。我很幸运,当然我也做了充足的准备,我成为了一名预备人员,在接下来的两年里,我们一边工作一边进行强化培训,全面备战冬奥。冬奥会前夕,单位又对筹备人员进行了一次培训、综合考察,我终于正式成为了一名值乘冬奥列车的列车长。在北京冬奥会、冬残奥会期间,我觉得印象最深刻的是,很多的外国友人在乘坐我们的列车时,都会主动用汉语跟我们交流。当我们能听懂,并跟他们进行互动的时候,他们都特别高兴。我想这是因为我们在备战冬奥的同时,全世界也在关注着中国,他们也在为来中国做着充足准备。越来越多的国际友人在学习中文、在了解中国文化、在向往中国。中国高铁作为一张靓丽名片,被越来越多国际友人熟知、认可,他们能和代表中国高铁的我们进行交流,我感到特别高兴,作为一名中国人、一名铁路人特别骄傲和自豪。
2023-02-27 16:07:20
今天见面会我发现一个有意思的现象,记者问题问得干脆利落,台上五位出席人也答得干脆利落,就像高铁一样,快速、精准、必达。还有一位记者举手提问,我们最后一个问题。
2023-02-27 16:07:35
我们发现现场的几位铁路人有70后、80后、90后,请分享一下新老铁路传承的故事。谢谢。
2023-02-27 16:07:54
这个问题作为最后一个问题,问得很好。问的是70、80、90的传承,实际70是从60传承下来的,90还将传承给00后。你们谁先讲一讲。
2023-02-27 16:08:05
我和如铁是70后,我就代表70后说一说我们带徒弟的故事吧。铁路飞速发展,光靠一个人的力量肯定是不够的,还需要大量过硬的专业技术人才来支撑。近年来,我也先后参与编写了信息中心作业指导书、高速铁路信号设备施工工艺及技术标准等书籍,为铁路专业管理提供了重要参考。还连续六年在国铁集团列控资格培训班授课,培养专业技术人才近两千名。我自己现在带了六个90后的小徒弟,在日常工作当中我比较注意进行启发式教育。有一次,我的一个小徒弟贡佳琳去处理一个道岔隐患的时候没有思路来问我,我就没有直接告诉她去哪里查,而是启发她,电路的动作原理是什么?该怎么样去判断?怎么样一步一步的缩小范围?根据这些提示,她不到10分钟就找到了故障点。现在我的其他两个徒弟,分别获得了集团公司列控技术比武第一名、第二名的好成绩。谢谢。
2023-02-27 16:08:17
好师傅带了好徒弟。下面80后。
2023-02-27 16:08:29
刚才听到小燕主任分享了自己带徒弟的故事我也是深有体会。我是一名80后,20年前我也是一名学徒工,和大家一样,从事一个新的岗位第一件事就是要拜师学艺。我也不例外,从事了探伤以后,我就拜了一位探伤老师傅,在师傅的细心指导下,我逐渐成为车间的一名业务骨干。2013年我取得了全路的钢轨探伤职业技能竞赛第一名,在我之后,我所带的两个徒弟相继获得了全路钢轨“探伤状元”,现在,他们也有了自己的徒弟。作为师傅,我们大家都有一个共同的心愿,那就是要把“探伤状元”传承下去。
2023-02-27 16:08:40
刚才70后、80后分享了带徒弟方面的故事,我们也深受鼓舞,这也是铁路行业的优良传统。干了铁路这一行,也算实现了我们人生当中的一个小目标,也培养了我们的家国情怀。作为一名90后,我们在今后工作中会认真学习,干好本职工作,历练自己的本领,争取早日成为一名出色的师傅。谢谢。
2023-02-27 16:08:51
作为一个90后,经历过冬奥会之后,我将在今后值乘中不断总结服务经验,强化我们的服务,让中国高铁靓丽名片越擦越亮。谢谢。
2023-02-27 16:09:03
谢谢台上的5位代表,刚才5位代表分享了他们在平凡岗位上拼搏奋斗的精彩故事和新时代新征程的想法和打算。这其中有汗水也有泪水,有艰辛更有喜悦,但始终不变的,是铁路人“人民铁路为人民”的宗旨,是他们几十年如一日的默默奉献和执着坚守。我们相信,新征程上,这些“最美铁路人”将接续奋斗,我们的铁路和高铁将更加四通八达、便捷舒适,交通强国目标一定会早日实现。
今天的见面会就到这里,谢谢各位的参与,大家再见。
2023-02-27 16:09: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