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动标题
- 公安部就新型毒品犯罪活动有关情况举行新闻发布会
活动描述
- 9月20日上午10时,公安部将在北京举行新闻发布会,通报公安机关侦破“6-20”特大违法销售三唑仑案暨打击新型毒品犯罪活动有关情况。中国网进行现场直播,敬请关注!
文字内容:
图片内容:
视频地址:
rtsp://vod.china.com.cn/Archive/scio/20050920.rm
数据地址:
网友发言:
- 公安部新闻发言人武和平:
各位新闻界的朋友们:大家上午好!欢迎诸位出席今天公安部以禁毒斗争为主要内容的专题新闻发布会。
首先,我给大家介绍参加今天新闻发布会的两位同志。在我左边的是国家禁毒办副主任、公安部禁毒局副局长刘跃进,右边这一位是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药品安全监管司巡视员顾慰萍。
2005-09-20 09:59:16 - 武和平:
今天的新闻发布会有三项内容:一是请刘跃进副主任通报前不久破获的“6·20”特大非法销售国家管制的精神药物三唑仑案件情况。刘主任刚刚从外地回来,昨天接近子夜时分才回到北京,今天参加这个发布会,他要介绍“6.20”特大三唑仑案件,这起案件是新中国成立以来一次查获非法销售三唑仑数量最多的案件,也是禁毒人民战争中公安部重点督办的案件之一。
2005-09-20 09:59:16 - 武和平:
同时,刘跃进副主任还要介绍当前我国新型毒品犯罪的最新变化。二是请顾慰萍巡视员介绍我国精神药物管制的有关情况。之后,两位将回答各位记者的提问。
今天,我们还特别准备了国家禁毒委员会和公安部等部门关于开展防范新型毒品集中整治和宣传教育活动的有关资料,以及今年以来破获的新型毒品大案的资料,一并提供给大家作一参考。
2005-09-20 10:01:53 - 武和平:
在他们二位向大家发布有关信息之前,我先介绍一下正在开展的全国防范新型毒品集中整治和宣传教育活动的有关情况。
2005-09-20 10:02:51 - 武和平:
据统计,截至2004年底,滥用新型毒品的人数已占全国现有吸毒人员的9.5%,比2001年上升了7个百分点。全国歌舞娱乐场所吸贩新型毒品问题也日益严重,一些不法分子在歌舞娱乐场所大肆销售毒品,少数歌舞娱乐场所经营业主暗地纵容、容留吸贩毒活动。
目前,吸食新型毒品的群体由过去以社会无业青年为主,逐步向公司职员、演员、大学生和国家公务员等其他社会阶层扩散。受毒品消费结构变化的影响,境外新型毒品对我国的渗透迅速增长,跨境制贩和走私新型毒品案件急剧增多。吸贩新型毒品违法犯罪活动的发展蔓延,不仅严重侵害人民群众特别是青少年的身心健康,败坏社会风气,污染社会环境,而且严重损坏我国的国际形象,已经成为影响社会和谐稳定的一大公害。
2005-09-20 10:03:01 - 武和平:
近年来,受国际毒潮泛滥的影响,我国新型毒品违法犯罪活动愈演愈烈,呈现出制毒、贩毒和消费一体化的发展趋势。一些群众特别是青少年不了解冰毒、摇头丸的严重危害,不计后果,盲目吸食,造成我国滥用冰毒、摇头丸和氯胺酮等新型毒品人数持续上升,消费市场不断升级。
2005-09-20 10:03:01 - 武和平: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为了提高广大人民群众特别是青少年对新型毒品的防范能力,最大限度地遏制新型毒品的发展蔓延,8月23日,国家禁毒委员会发出通知,决定从今年9月至11月,在全国范围内集中开展一次防范新型毒品的集中宣传教育活动。为配合活动的开展,9月6日,中宣部、公安部、文化部、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国家广播电影电视总局和国家禁毒委员会办公室六家联合制定方案,发出通知,决定同期在全国歌舞娱乐场所开展防范新型毒品集中整治和宣传教育专项行动。
2005-09-20 10:05:09 - 武和平:
这次行动有五项有力措施,要达到三个目标。
措施:一是宣传教育,普及新型毒品知识,即充分利用广播、电视、报刊、网络等大众媒体,宣传新型毒品违法犯罪活动的现状、规律特点和发展趋势,讲清其对个人、对家庭和对社会的危害,确保青少年、社会无业人员、农村进城务工人员和娱乐场所经营人员、从业人员提高认识和防范新型毒品的能力,知道哪些是毒品,应该远离毒品。二是组织培训,督促场所经营者自律。通过对歌舞娱乐场所的经营者、从业人员开展防范新型毒品知识培训,使防范新型毒品知识和相关法律法规深入人心,提高自律意识,建立自律制度,并适时建立娱乐场所经营单位违法行为警示记录系统,及时向社会公布,一经发现涉毒、贩毒和纵容吸毒现象,立即向社会公示。
2005-09-20 10:06:11 - 武和平:
三是充分发挥舆论作用,建立新闻媒体经常性的监督机制。对涉毒问题严重和恶意阻碍执法及检查活动的歌舞娱乐场所坚决予以曝光,这个要请我们的新闻媒体发挥舆论监督作用,创造舆论氛围,一经发现就予以公开报道。
四是加大治理整治力度,开展联合执法行动,大力加强侦查破案。对各类涉毒违法犯罪活动要依法查处打击,同时还要深挖幕后的毒品网络和保护伞,依法予以严惩。
五是奖励举报,鼓励人民群众大胆举报揭发歌舞娱乐场所涉毒违法犯罪行为,努力形成人民群众积极参与禁毒斗争,共同抵制新型毒品的良好氛围。
2005-09-20 10:09:41 - 武和平:
通过以上五项措施,年底前要达到三项目标:一是新型毒品泛滥地区歌舞娱乐场所经营业主和从业人员教育普及面达到90%;依法查处一批不法业主和涉毒违法犯罪分子;二是依法查处一批不法业主和涉毒的违法犯罪分子,公开打击;三是全面加强禁毒管理,建立行政部门依法管理、歌舞娱乐场所自律管理和全社会共同监督相结合的歌舞娱乐场所禁毒监督管理长效机制,以推动禁毒人民战争的深入开展,贯彻好《全民禁毒教育实施意见》,坚决遏制新型毒品的发展蔓延。
2005-09-20 10:10:52 - 武和平:
目前,全国开展防范新型毒品集中宣传教育活动的各项工作正在有条不紊地进行中。国家禁毒办正在研究部署对娱乐场所开展检查和监督工作,并抓紧制作防范新型毒品电视专题教育片、新型毒品防范手册及挂图等宣传资料。各地也在积极行动,开展创建“无毒社区”、“不让毒品进校园”、“社区青少年远离毒品行动”等活动,一些地区如重庆、山东等地相继组织开展了针对歌舞娱乐场所的集中整治专项行动,取得了初步战果。不少省、自治区、直辖市也积极制定了开展集中宣传教育活动的具体方案,并抓紧组织实施。
禁毒斗争任重而道远,为使大家了解当前我国打击新型毒品犯罪斗争的新情况,我们现在就请刘跃进副主任通报“6·20”特大非法销售三唑仑案件情况,以及当前我国新型毒品犯罪的最新变化。
2005-09-20 10:11:52 - 刘跃进:
下面我给大家把“6.20”特大违法销售三唑仑案件的简要情况介绍一下。
今年6月份,吉林省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在对吉林制药股份有限公司(国家定点的三唑仑生产厂家)进行例行业主检查时发现,该公司有大量三唑仑被违法销售并流入非法渠道。吉林省药监局随即开展了调查工作,并通报当地公安机关。同时,又向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作了汇报。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高度重视,专门派工作组赴吉林开展工作,随后又把初步调查情况通报了国家禁毒委员会办公室。
2005-09-20 10:12:51 - 刘跃进:
接到情况通报后,国家禁毒委员会办公室、公安部禁毒局即协调吉林省公安禁毒部门开展了调查工作。经过调查,今年3月1日至5月27日,吉林制药股份有限公司部分销售人员先后向河北、安徽、广东、陕西、辽宁、内蒙古、吉林等七个省(区)的医药药材公司、医院、场所和个体药品经销商违法销售三唑仑192箱,计151.4万片。据调查,上述购买单位和个人的公司证明、一类精神药品的经营资质证明、身份证明等均系伪造。截至目前,吉林省公安厅和吉林市公安局在河北、安徽、广东、陕西、辽宁、内蒙古等地追缴流入非法渠道的三唑仑74箱,计56.7万片、另外还有118箱,94.7万片追不回来。这起案件是新中国成立以来一次查获非法销售三唑仑数量最多的一起案件。就是个案,一个案件,一次非法销售三唑仑数量最多的,而且是流传最广泛,非法流入了五六个省区,进入非法渠道,流向社会,流到不法分子手里。
2005-09-20 10:14:20 - 刘跃进:
禁毒人民战争开展以来,按照国家禁毒委员会的统一部署,全国各级公安、海关、国家安全、司法、法院、检察院等禁毒执法部门坚持严打方针不动摇,始终保持对新型毒品犯罪活动的严打高压态势,破获了“221”、“8·14”、“7·24”等一批新型毒品大案,抓获了一批犯罪嫌疑人,缴获了一批新型毒品。截至7月底,全国各地公安机关共缴获冰毒2182.3千克,比去年同期上升9.5%;缴获摇头丸37万多粒,比去年同期上升54%;捣毁冰毒和摇头丸地下加工厂27个。1月至8月,广东省公安机关缴获冰毒838.73千克,同比上升了17倍;缴获摇头丸69.45万粒,同比下降了33.3%。
2005-09-20 10:23:28 - 刘跃进:
到目前为止,在公安部禁毒局的统一组织协调下,吉林省公安禁毒部门主要侦办,还有广东、内蒙古、辽宁、安徽有关省区的公安禁毒部门共同协作配合,抓获了一些不法分子,有4名涉案人员已经被公安机关查获,正在处理。这是我要跟大家介绍的关于这起案件的简要情况,大家对这个案件还有什么问题一会儿可以提问。
下面再跟大家介绍一下新型毒品在我国发展、蔓延、变化的一些主要情况。
2005-09-20 10:23:28 - 刘跃进:
禁毒人民战争中,各级公安、文化、工商等部门认真组织开展娱乐场所禁毒管理,不断加大对娱乐场所吸贩毒问题的整治力度,集中清查了一批涉毒娱乐场所,依法通过责令整改、吊销营业执照、取消经营资格等方式处罚了一批涉毒严重的娱乐场所,查获了一批吸食新型毒品人员。1月至6月,广东省公安机关共清查涉毒娱乐场所206家,查获吸毒人员1917名,抓获贩毒嫌疑人15名,追究41名场所涉案人员法律责任。其中,限期整改37家,责令停业整顿44家,8家涉毒娱乐场所被工商部门吊销营业执照;8月以来,山东省组织开展了“夏季风暴”集中整治歌舞娱乐场所专项行动;重庆市部署开展了公共娱乐场所吸贩毒活动专项整治行动,禁毒纵队在一次集中清查行动中,清查歌城8个,查获涉毒人员29人。
2005-09-20 10:25:39 - 刘跃进:
另外再介绍一下当前我国新型毒品违法犯罪活动的新变化。
从近期查获的案件情况看,当前我国新型毒品违法犯罪活动主要有几个方面的变化:
一是新型毒品的制造和加工工艺更加高超,手段更加狡猾。目前加工新型毒品比较多的就是生产冰毒,原来国内国外生产冰毒多数是通过麻黄素,再加上其他的一些配剂,加工合成成冰毒,现在发现国内一些地方开始利用麻黄草——我们国家天然生产麻黄草,利用麻黄草直接加工成麻黄素,然后用麻黄素再加工成冰毒片,出现了这样的动向。我们在安徽阜阳破获了大型的冰毒加工厂,就是通过这样的一个加工程序完成的,这在我国破获的案件当中也是首例。另外就是加工的工艺、生产的流程、生产的工具现在也是越来越小型化、微型化。前些年得租一个车间,得租好几间房子,场面大一些,设备多一些才能完成生产任务,现在发展成一间小小的房子,还不一定是平房,甚至是楼房里的小小一间房就可以完成这样的工作,生产的工艺改进了,生产设备也改进了,小型化、微型化、简单化,所以更难以发现。
2005-09-20 10:27:08 - 刘跃进:
二是制贩新型毒品犯罪出现从东南沿海地区向西北地区转移、向内地转移、向国外转移的趋势。这个所谓的新型毒品,从时间跨度来说大体上是九十年代初期从国外往国内渗透,过去我们国家没有这个东西,或者没有泛滥这个东西,九十年代初期逐渐在国内开始蔓延。后来到了九十年代中期,境内外的一些不法分子相互勾结,在我们国家的东南沿海地区,主要是福建和广东这两个省,开始开设地下毒品加工厂,而且发展速度很快,生产的量也很大,来满足国内新型毒品市场日益扩大的需要。这种发展速度很快、生产量又很大,不仅向国内各省进行贩运、销售,而且逐渐还向海外进行销售,使得我们国家的福建和广东地区一度成为生产新型毒品比较集中的地方。经过这几年广东、福建两省的公安机关持续不断的打击,挖出了不少地下毒品加工厂,抓获了不少犯罪分子,缴获了很多毒品,当地的群众干部对新型毒品地下工厂的认识也日益加大和提高,不法分子在这两个地区开设工厂、生产毒品的压力也越来越大,成本也越来越高,风险也越来越大,所以不法分子逐渐把目光往内地转移,把一些地下工厂开设在内地,中原地区、华北地区、西北地区、东北地区都发现了。利用内地干部群众对这些新型毒品的认识还不那么清楚,对地下工厂的识别能力也不是那么高,加上内地公安机关接触这方面的事也少一些,这方面是薄弱环节,所以就往内地转移。所以目前我们在内地持续不断地而且越来越多地发现和破获这些地下毒品工厂。另外就是往国外走,从广东、福建地区主要往东南亚几个国家转移,这也是一个趋势。
2005-09-20 10:29:17 - 刘跃进:
三是大多数地区的新型毒品价格上升得比较明显。在严厉的打击和集中清理整治下,全国大多数地区新型毒品价格出现上升趋势。光是山西省晋中市打掉一个控制该地区60%—80%毒品供应贩卖的犯罪团伙后,毒品价格涨了3倍。安徽省合肥市氯胺酮价格由第一季度100元/克—150元/克上涨到现在的400元/克—500元/克。很多地区毒品价格大幅度上涨,我们分析尽管有多方面的原因,但是最主要的原因就是全国公安禁毒部门与其他有关部门相互配合,对毒品犯罪的打击力度在不断的增强,发现能力也在不断提高,这样从事毒品制造、贩卖、销售的成本也就越来越大,风险越来越大。所以在这种情况下,必然要导致毒品价格的上涨,因为做这个事越来越难了,制、贩、销的难度越来越大,所以价格就逐渐上涨,这是必然趋势。
四是吸食新型毒品群体的低龄化加快。目前,娱乐场所摇头丸、氯胺酮(K粉)等毒品滥用人群有不断增多的趋势,一部分低龄的青少年逐渐成为侵害对象。在广东省今年查获的吸食新型毒品人员中,年龄最小的仅为13岁。各行各业的年轻人,有时候经常去一些娱乐场所消费,去看一看、玩一玩,可能多数都会看到或者听到各类歌舞娱乐场所的情况。从全国来讲,这种情况是比较普遍的,而且绝大部分是年轻人,年龄越来越低,不分职业,各行各业都有。
2005-09-20 10:31:41 - 刘跃进:
五是涉毒场所和地区逐步扩大化。吸食摇头丸、氯胺酮等毒品场所由迪斯科舞厅、KTV等逐步向茶艺吧、咖啡听、酒店、宾馆等场所蔓延,甚至出现了家庭派对群体吸毒的现象。我们最近在一个大城市发现很典型的事,一对年轻人结婚,婚礼请客,摆了50桌,一桌10个人,吃完饭、喝完酒以后,又请来宾们娱乐,每个人发颗摇头丸,然后开始娱乐。这是比较公开的,不把它当作一回事,不当成是一种非法行为,当成了很正常的事情来做。吸食新型毒品的问题也逐渐从经济发达地区向经济相对落后地区扩散蔓延,过去是在东南沿海这一带,现在是内地,西南地区、西北地区、东北地区基本上都蔓延到了,尤其是在大中城市,基本上不分什么经济发达地区还是落后地区,这一类的场所基本上都是共性的问题了。从目前来看,新型毒品在我们国家发展变化情况主要是表现在这几个方面,我就先介绍这些。
2005-09-20 10:33:34 - 武和平:
刚才刘主任介绍了新型毒品的大案和一些规律,现在请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药品安全监管司巡视员顾慰萍司长介绍情况。
2005-09-20 10:34:54 - 顾慰萍:
现在对吉林制药股份有限公司违法销售三唑仑片查处情况做一个通报。
三唑仑是镇静安眠药。近年来,根据药物滥用监测提供的数据显示,三唑仑作为毒品滥用的情况有上升的趋势;另外,由于三唑仑起效非常快,不法分子利用三唑仑实施抢劫、强奸等恶性案件时有发生。鉴于此,在征求公安禁毒部门和有关专家意见后,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于2005年1月24日印发了《关于将三唑仑列入第一类精神药品管理的通知》,规定自2005年3月1日起将三唑仑由第二类精神药品升为第一类精神药品严格管理。
吉林制药股份有限公司是我国三唑仑原料药及片剂定点生产企业之一。2005年5月26日,吉林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对吉林制药股份有限公司进行例行检查时,发现该公司自三唑仑列为第一类精神药品后存在违法销售行为,当即对此立案,迅速调查取证,并督促该公司采取措施,追回已违法售出的三唑仑片。与此同时,在对案情初步核实后,吉林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迅速向吉林省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吉林省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通报并及时向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进行了案情通报。
2005-09-20 10:35:28 - 顾慰萍:
国家禁毒委员会委员、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邵明立局长对此案高度重视,案发至今,先后做出四次重要批示,要求吉林省、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依法尽快对涉案企业进行严肃处理,积极配合公安禁毒部门的案件调查,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三次派执法人员前往吉林市对该案件的查处工作进行督办。另外,国家、吉林省和吉林市三级药品监督管理局部门及时将此违法销售三唑仑片案件向相应的公安禁毒部门进行通报。鉴于该公司三唑仑涉案数量巨大,并可能流入非法渠道,吉林省、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及时建议公安禁毒部门立案,并积极配合公安禁毒部门对该公司进行现场调查,与公安执法人员多次前往涉案地区进行调查取证,协助企业追回涉案三唑仑片。
2005-09-20 10:38:50 - 顾慰萍:
经查明,吉林制药股份有限公司从2005年3月1日至5月27日期间,共违法销售192箱计151.4万片三唑仑,截至目前仅追回74箱计56.7万片,尚有118箱94.7万片无法追回。吉林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根据《精神药品管理办法》等相关法律、法规的规定,按照法定程序,对该公司进行了处罚:没收该公司违法收入并处以10倍最高限罚款总计167万元,对该公司库存三唑仑原料药、片剂以及追回的三唑仑片予以封存;吉林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于2005年6月24日对该公司下达停止三唑仑原料药及其制剂生产经营的行政处罚决定,鉴于此案件情节严重,并于2005年7月8日再作出全厂停产停业整顿的行政处罚决定。此外,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在2005年7月25日,取消了吉林制药股份有限公司2005年度剩余的三唑仑原料药及其片剂生产收购计划。药品监督管理部门根据案件定性和进展情况,将对该公司依法作出进一步的处理。
2005-09-20 10:41:11 - 顾慰萍:
吉林制药股份有限公司上述违法行为,涉案药品数量大,情节严重,特别是在全国开展禁毒人民战争期间发生此案件,说明在当前毒品问题严重的情况下,麻精药品管理面临着严峻的形势。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将紧紧抓住这个典型案例,深入剖析,举一反三,要求省以下药品监督管理部门根据新颁布的《麻醉药品和精神药品管理条例》的规定,继续认真履行麻精药品监管职责,结合积极参与禁毒人民战争的工作部署,全面做好麻精药品监管的各项工作。特别是要做好国家局确定的全国37个重点监管特殊药品生产企业的监管。2005年第四季度,我局将组织人员对37个重点监管特殊药品生产剂液的监管和责任落实情况以及所在地省、市局《条例》贯彻实施情况进行检查,及时纠正存在的问题,为《条例》的贯彻实施和禁毒人民战争的顺利开展奠定基础。今后会对精神药品,尤其是对一类精神药品,还是实施更加严格的规定,包括生产、经营等各个环节都做了规定,都会公开见报,加强社会监督。我们已经拟定了对37家重点的特殊药品生产经营单位进行重点监管,对省一级的药监部门负责监管的同志每月进行检查。所有这些问题,作为我们国家局对制定规定,发布一些通知,加强监管,另外社会对这些药品也会加强监督。
2005-09-20 10:42:45 - 武和平:
现在请各位记者就感兴趣的问题提出问题。
2005-09-20 10:45:44 - 人民公安报记者:
今年公安机关缴获的新型毒品数量比去年同期有所增加,这意味着公安机关对新型毒品犯罪的打击力度加大了,还是说明现在国内新型毒品违法犯罪活动更加严重了?
2005-09-20 10:46:05 - 刘跃进:
两个方面的原因都有。今年打击新型毒品,无论是查获的案件还是缴获的毒品,还是抓获的不法分子,都比去年同期有较大幅度的上升。一方面是新型毒品在全国不断地发展蔓延,总量还是增加的趋势;另一方面,公安机关对新型毒品犯罪的打击力度在不断加强,发现能力也在不断提高。所以这两方面的原因,造成了今年比去年同期的几个主要数字都有较大幅度的上升。
2005-09-20 10:47:20 - 北京电视台记者:
北京最近发生了几起麻抢案件,使用的三唑仑都是通过网络销售的途径得到的,公安部门对网络销售的这种行为怎样进行打击?
2005-09-20 10:48:31 - 刘跃进:
现在网上犯罪的不法行为是一个趋势,不仅这类的不法行为通过网上沟通和发布,还有其他很多方面的犯罪和不法行为也都通过网上这样一个现代化的中介来进行实施。我们公安机关有关部门相互配合,对利用现代化的通信手段犯罪的也进行各方面的研究。网络是比较复杂的现代化的东西,要想从根本上完全控制得住,或者完全堵死,技术上还有一些困难。这些不法分子通过利用现代化的公共设施来实施犯罪,对我们来说也需要研究对策,加强打击。
2005-09-20 10:49:29 - 香港文汇报记者:
三唑仑现在是否有流入港澳台三地?内地的贩毒集团向国外转移的同时,是否进入了港澳台?在破获的贩毒案中是否有港人涉案?
2005-09-20 10:50:41 - 中国青年报记者:
第一个问题,请问顾司长,在大案中对那些伪造证明,一些精神药品的资质证明、身份证明的一些个人有没有采取什么措施?第二,刚才介绍的答案中,对吉林制品股份有限公司的处罚,是否意味着这个公司的违法收入只有167万?吉林制药有限公司为什么只为了这些钱而做这些事?有没有一些背景的分析?另外,您说新型毒品向国外转移,这说明了什么?公安部采取了什么应对措施?
2005-09-20 10:51:12 - 刘跃进:
第一个问题,目前还没有追回的大约不到100万例,我们已经查获的流入地有5、6个省,这100万例没有追回的三唑仑有没有流入港澳台,我们现在还没有很具体准确的依据,到底这个省多少,那个省多少,有没有流到港澳台,目前无法判断。第二个问题,确实有。在我们国家生产的一些新型毒品,有一些向内地流的,也有向国外,有向港澳台流的。第三个问题,在破获的这些案件当中,抓获的犯罪分子当中,有港澳台的人跟内地相互勾结的。
2005-09-20 10:51:12 - 顾慰萍:
在涉案当中有伪造的资质证明,按照我们的管理法来处理,提供了伪造的资质证明,或者是制造的单据等等,我们都是按照管理法来处理。这些目前来讲都是违反国家的法律的,不仅是药品管理,作为药品管理来讲没有单独的处理措施,都是司法的管理。吉林省没有验出来,都要承担自己的责任,不能说他提供了证明,我看了,没有查出来,这个他要承担药品管理的职责。
2005-09-20 10:53:15 - 顾慰萍:
你刚才说的167万,我们现在处罚执行的是1988年的管理办法,对违法销售处理是十倍的,三唑仑片是很便宜的药,销售价值并不高,所以处罚量是167万。你说为什么这么少的钱也去违法?过去三唑仑没有作为一类精神药品管理,一类精神药品管理是有渠道的,二类是有定点经营的,有一些客户,这些客户不是一类精神药品的经营单位,是不能往那里销的。一类精神药品是统一收购,国家一级站来收购,他还是按照过去的销售方式来销售,虽然他知道国家这个规定,但是有很少一部分销给了国家规定的渠道,大部分还是按照原来渠道销售的,对这个问题我们目前执行的还是1988年的精神药品管理办法的规定来进行处罚的。另外,这类药已经进入司法程序了,立案以后,公安司法部门对他作出最后的裁决以后,我们才有相应的对企业处理的规定。
2005-09-20 10:54:07 - 刘跃进:
你刚才问到国家一些新型毒品流入到境外怎么处理,怎么解决。毒品犯罪的主要特点就是跨省、跨国,基本上是由国内的不法分子和国外的不法分子相互勾结,形成一种贩运的网络、销售的网络,形成一种集团、团伙,所以,既有从国外贩到中国来的,也有从中国贩往国外去的,怎么样实施有效的打击呢?这些年来我们与有关国家的警方开展国际合作,互相配合,共同打击毒品犯罪,效果不错,破获了很多案件。
2005-09-20 10:55:52 - 提问:
我有两个问题,一个是警方有没有掌握有多少毒品吸食人员?第二个问题是,有一个难点,吸食毒品的人员,他们是毒品的接受者,对其他人员是没有什么危害的,如果是自愿吸食的,作为买方,他愿意的话就可以买,这也是为什么现在很多人吸食毒品,也是抑制吸食毒品很困难的地方,对这些毒品吸食人员警方有没有什么处理办法?
2005-09-20 10:56:44 - 刘跃进:
世界上没有一个国家能够十分准确地统计清楚本国吸毒人员到底有多少,中国也一样。中国人口多、情况复杂,要想说出十分准确的数字很困难。目前,我们政府公布的,国家现有的吸毒人员是79万人,这里面多数是吸食传统毒品的,主要是海洛因和鸦片、大麻,少数是吸食新型毒品的。这个数字肯定不是十分准确。实际上吸食毒品的人数要比这个更多一些,到底多多少,很难有一个准确的数字。
2005-09-20 10:57:54 - 刘跃进:
第二个问题,对吸食毒品尤其是吸食新型毒品的这些人政府是什么态度,怎么处理。我们国家的法律很明确,吸毒就是违法,贩毒就是犯罪。吸毒是不法行为,是违法的,政府是要管的,是不允许的,是禁止的,这一点很明确。
2005-09-20 10:58:51 - 刘跃进:
现在大量的老百姓、青年人,对吸白面、吸鸦片,多数都知道这是坏事,但是对吸新型毒品,摇头丸、K粉、麻古片,认识不清楚,相当多的老百姓,尤其是年轻人,观念上不认为这是违法行为,不认为是坏事,相反认为是赶时髦,一种时尚,这也就是现在为什么大张旗鼓地开展新型毒品危害的教育宣传的原因。
2005-09-20 10:59:26 - 刘跃进:
政府的态度很坚决,坚决禁止、坚决取缔、坚决处罚。目前采取的措施,只要认定你是吸毒,就要进行处罚,进行强制戒毒。你自己也可以自愿戒毒,不自愿戒毒,政府就要强制戒毒,全国各地建了不少戒毒所,有自愿的也有强制的戒毒。戒毒以后,你又重新吸毒,就要送到劳教所,进行劳动教养。法律很明确,政府的态度也很明确。
2005-09-20 11:00:46 - 北京晨报记者:
三唑仑和其他新型毒品是催眠性的,不法分子制贩这些毒品,进行销售,作为买家买这些毒品的目的是什么?都是用于麻抢吗?第二个问题,表面看起来,三唑仑和其他的新型毒品、传统毒品的作用不太一样,制贩这种毒品的量刑定罪处罚上和其他毒品有什么不同?新型毒品和传统毒品的定罪有什么不同?
2005-09-20 11:01:39 - 刘跃进:
三唑仑流入非法渠道,流入社会,被坏人利用,主要是做两种坏事,一种是作为其他毒品的替代作用。三唑仑本身也有一定程度的致幻、麻醉、麻痹的功能和效果,相对来说比较便宜,相对其他大众化的新型毒品来说,比如说冰毒片、摇头丸、K粉来说,三唑仑比较便宜,不少吸毒人员买其他的毒品买不起,消费不起,就用三唑仑代替其他毒品进行吸食,而达到的吸食效果也差不多,尽管没有那些毒品质量那么好,但也会达到那样的效果。所以在很多吸毒群体里,把三唑仑作为其他毒品的一种替代品来进行吸食。另一方面,三唑仑从古到今就是犯罪分子从事麻醉抢劫、麻醉强奸的主要工具药。
2005-09-20 11:03:27 - 刘跃进:
为了查清这个案件,几个省的公安机关做了大量工作,调查了很多人,找了很多人,也涉及到很多人,但是根据每一个人的行为,以及在这个案件当中的角色,和主观、客观方面的条件,最后通过和法律相对照,能够够上法律追究的,目前主要是四个人。他们主要就是伪造证件,伪造证明,伪造资质证书,通过这些伪造的东西来骗购三唑仑,行为是很明显的违法行为。至于其他环节也涉及到很多人,国家现在对于新型毒品的定罪量刑比传统毒品的定罪量刑法律来说目前还有不太完备和不太成熟的地方,我们正在跟有关部门研究,尽量完善、完备对新型毒品犯罪的定罪量刑问题,这是一个比较大的问题。
2005-09-20 11:06:18 - 北京交通广播电台记者:
第一,通报上写目前涉案的4人已经被查获,可是前面说,向7个省区的药材公司、经销商非法销售了三唑仑,那4个人是只包括了吉林制药公司的4个人?第二,这是例行检查中发现的问题,但是目前这种销售已经存在了三个月,请问例行检查的时间有没有调整的必要?第三,没有追回的三唑仑药片我们公安将采取什么措施进行追回?另外,这起案件仅仅由于我们药品由二级变成了一级,我们工作人员在政策掌握上并不到位造成的?还是他们有意和药品经销公司串通以盈利为目的进行的?
2005-09-20 11:06:18 - 顾慰萍:
你刚才问到例行检查发现的问题,这次对37家重点的麻醉药品和精神药品生产企业作了规定,要对辖区内的重点企业进行监管,应该说大部分企业是守法的,每个月的例行检查基本上没有发现什么问题。这些企业中大部分都是几十年生产一个品种,像吗啡、杜冷丁,生产的时间都比较长了,过去从来没有出现过这种问题,绝大部分的企业都是守法的。随着我们国家毒品形势的变化,今年发了一个通知,要求对所有企业都要进行一个月一次的例行检查,都没有发现这些企业有违法违规的行为。对吉林制药公司是在检查当中发现的,对这些重点企业肯定是检查很频繁的,目前已经让他们停产了,这个药厂目前正处在严厉的监控状态下。
2005-09-20 11:09:51 - 提问:
如果每个月都进行例行检查的话,为什么三个月以后才发现呢?
2005-09-20 11:12:43 - 顾慰萍:
我们在检查的时候就发现他们已经销到各地去了,我们规定的三唑仑把二类升成一类是3月1日执行,这个企业是知道的,我们通知到了,而且具体来讲,他们企业内部也发了文件,全厂都知道这个变化了,这种情况下,销售人员还违法,我们是在检查中发现的,这期间曾经有了这种销售的行为,当地的药监部门还是做了很多工作的。
2005-09-20 11:13:03 - 提问:
我们知道,二类精神药品在医药治疗中使用量是非常大的,进行调整之后,怎么样保证一类药品的供应?
2005-09-20 11:13:42 - 顾慰萍:
我们把二类精神药品的管制品种分成一类和第二类,很快我们就要发布名单。列入第一类精神药品管制的实际上是联合国列入表一、表二管制的,联合国分成表四,我们把表三表四列入管理,这是什么概念呢?我们现在说的第一类精神药品这些致幻剂和兴奋剂,只有把三唑仑调上去了,第二类精神药品大部分大家都比较熟悉,像镇静安眠药,比如说常说的安定等等,第一类和第二类精神药品有很大的差别。三唑仑问题本身也是镇静安眠药,还不属于列入第一类精神药品的兴奋剂和致幻剂,大部分兴奋剂和致幻剂都是医疗中不使用的,医疗中大部分使用的是第二类精神药品,比如说安定药,使用人群是非常广泛的。
2005-09-20 11:14:10 - 顾慰萍:
三唑仑调上去是因为我们国家出现了很多这类的案件,三唑仑是目前不太提倡使用的药物,因为起效时间非常快,作用时间非常短,而且依赖性比较强,所以这不影响我们的医疗使用,大部分临床使用的安眠药都是作用时间比较长的,虽然起效不如三唑仑快,但是作用时间长。三唑仑的调整不会影响整个有睡眠障碍的人群对正常镇静安眠药的需求,这在管理上是有差别的。三唑仑目前来讲不是主体的有睡眠障碍的人使用的药物,它的作用就在于起效非常快,但是作用时间非常短,所以把它调上去不会影响睡眠障碍的人的需求。三唑仑在非法市场上过去就有,国际上也有,可能大家也知道,起效非常快,吃了很快就能入睡,长期使用,可能还会诱发抑郁症,所以这次是征求了很多专家的意见。总体来讲,我们国家有很多镇静安眠药是属于第二类精神药品管制的。
2005-09-20 11:15:11 - 武和平:
感谢大家参加今天的新闻发布会,谢谢大家光临。
2005-09-20 11:16: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