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动标题
- 国新办就中国少数民族文化的保护与发展等举行发布会
活动描述
- 9月21日(星期四)上午10时,请国家民委副主任丹珠昂奔介绍中国少数民族文化的保护与发展等方面情况,并答记者问。中国网进行现场直播,敬请关注!
文字内容:
- 郭卫民:
女士们、先生们,上午好!今天我们很高兴请来国家民族事务委员会副主任丹珠昂奔先生,介绍中国少数民族文化的保护与发展等有关方面的情况。出席今天发布会的还有国家民委新闻发言人李文亮先生、国家民委文化宣传司司长金星华女士。
现在请丹珠昂奔先生做介绍。
2006-09-21 09:45:28 - 丹珠昂奔:
女士们,先生们,大家好,很高兴与大家见面。
中国是统一的多民族的国家,56个民族共同创造了多姿多彩、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少数民族文化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2006-09-21 09:53:55 - 丹珠昂奔:
文化是民族的重要特征,是维系一个民族生存、延续的灵魂,是民族发展繁荣的动力与活力的源泉。了解一个民族,必须了解她的文化;尊重一个民族,必须尊重她的文化;发展一个民族,必须发展她的文化。保护和发展少数民族文化,对于提高少数民族的科学文化素质,增强少数民族经济社会发展后劲,加快民族地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促进民族团结和社会稳定,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
2006-09-21 09:55:22 - 丹珠昂奔:
中国政府历来高度重视少数民族文化事业的发展,制定和实施了一系列法律法规和政策措施,从各个方面帮助少数民族发展文化事业,取得了显著的成绩。
2006-09-21 09:55:39 - 丹珠昂奔:
一、重视少数民族文化机构和设施建设。从中央到民族自治地方,国家帮助建立了包括文化馆(站)、图书馆、报刊社、出版社、博物馆、艺术表演团体、电台、电视台等少数民族文化机构,从不同角度为少数民族群众提供公共文化服务。国家在实施广播电视村村通工程、西新工程、农村电影放映工程、万里边疆文化长廊工程等项目中,重点支持民族地区文化基础设施建设,使民族地区文化基础设施得到很大改善。
2006-09-21 09:56:19 - 丹珠昂奔:
二、大力抢救、保护少数民族文化遗产。50多年来,国家收集了百万余种少数民族古籍,出版了5000余种;出版了全面介绍少数民族各方面情况的5套丛书共400多种;研究、整理《格萨尔》、《江格尔》、《玛纳斯》等大批民间文学;出版了《中华大藏经》等大批历史经典;编纂出版了包括文学、音乐、舞蹈诸门类的十部《民族民间文艺集成志书》;抢救了《十二木卡姆》等大批濒临消失的民族民间文化艺术遗产;挖掘、整理了大批少数民族传统体育项目和传统医药项目;投入巨资对布达拉宫等大批少数民族文物古迹进行维护。
2006-09-21 09:56:32 - 丹珠昂奔:
三、重视少数民族文化人才的培养。在少数民族聚居的省区内,都建有中等艺术学校,在部分民族地区还建有高等艺术院校,专门培养少数民族艺术人才。此外,全国各地的高、中等艺术院校,经常举办专门性的少数民族班,为民族地区培养人才。一大批少数民族文化人才活跃在全国文化领域中,有的成为全国同行的佼佼者,享誉国内外。
2006-09-21 09:56:48 - 丹珠昂奔:
四、鼓励、扶持少数民族艺术创作。50多年来,在继承传统文艺的基础上,文艺工作者创作了相当数量的具有浓郁民族特色和时代气息的少数民族文艺精品。如反映少数民族题材的电影《刘三姐》、《五朵金花》,以及大量的音乐、舞蹈、戏剧作品,风行全国,享誉国内外。
2006-09-21 09:58:43 - 丹珠昂奔:
五、尊重和保护少数民族使用和发展本民族语言文字的权利。少数民族语言文字在图书、报刊、广播、影视中得到比较广泛的应用。我国现有出版民族文字图书的各类出版社32家,用20多种民族文字出版图书;有99种民族文字报纸和223种民族文字期刊,用10余种民族文字出版。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和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广播电台每天用21种民族语言进行播音。内蒙古、新疆、西藏、青海、广西的省区级电视台分别播放蒙古、维吾尔、哈萨克、柯尔克孜、藏、壮等少数民族语言节目。
2006-09-21 09:59:00 - 丹珠昂奔:
六、充分尊重少数民族的风俗习惯。国家尊重少数民族的服饰、饮食、居住、婚姻、礼仪、丧葬等风俗习惯,对少数民族保持或改革本民族风俗习惯的权利加以保护。针对一些少数民族食用清真食品的习惯,国家对清真食品的生产、运输、销售、供应提出了要求;国家按照各少数民族的年节习惯安排假日。
2006-09-21 10:00:26 - 丹珠昂奔:
七、组织开展了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文化活动,大力促进少数民族文化的对内对外交流。民族地区每年都举办多种多样的民族文化活动,国家也定期或不定期举办全国性的民族文化活动。全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已经举办七届,全国少数民族文艺会演已经举办两届。第三届全国少数民族文艺会演于今年9月5日至9月25日在北京举行,目前仍在进行当中。
2006-09-21 10:02:12 - 丹珠昂奔:
全国少数民族文艺会演是由国家主办的少数民族文艺盛会。第一届于1980年举办,第二届于2001年举办。2002年,国务院决定全国少数民族文艺会演五年举办一次。2005年,这一决定写入了《国务院实施〈民族区域自治法〉若干规定》之中。
2006-09-21 10:02:33 - 丹珠昂奔:
本届会演规模空前,来自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及港澳台、解放军的4000多名文艺工作者到北京参加演出,包括开幕式和闭幕式演出,共演出节目33台,演出场次70余场。除安排剧场演出外,还安排了部分节目到北京郊区、厂矿、部队、学校慰问演出。
2006-09-21 10:02:42 - 丹珠昂奔:
党中央、国务院对第三届全国少数民族文艺会演高度重视。胡锦涛、温家宝、贾庆林、曾庆红、李长春、罗干等中央领导接见参加会演的演职员代表,并观看了会演开幕式文艺晚会。
2006-09-21 10:02:54 - 丹珠昂奔:
本届会演现在已接近尾声。会演充分展示了2001年以来少数民族文艺工作的成就。节目形式多样,内容丰富,异彩纷呈,出现一批具有浓郁民族特色、地域特色、时代特色的优秀作品,演出效果好,社会反响广泛而热烈。
2006-09-21 10:03:11 - 丹珠昂奔:
本届会演将对整台剧目颁发会演大奖和优秀剧目奖,对节目和演员颁发优秀节目奖、优秀演员奖、优秀新人奖,还将颁发组织奖和特别奖。
2006-09-21 10:04:36 - 丹珠昂奔:
有关本届会演的情况,我们给大家散发了一些书面材料。大家可以登录会演专题网站查看有关情况。请继续关注今后几天的会演情况。
下面我和我的同事愿意回答大家的提问。
2006-09-21 10:04:48 - 郭卫民:
开始提问。
2006-09-21 10:04:58 - 中央电视台记者:
丹珠昂奔主任好,我是CCTV记者。民族地区相对落后,一些地区甚至还没有解决温饱问题,因此经济建设的任务比较重,如何协调民族文化保护与经济建设的关系?谢谢。
2006-09-21 10:05:21 - 丹珠昂奔:
感谢记者朋友关心民族地区的经济发展和文化发展,这也是我们在工作中所要慎重对待和切实考虑的问题。我想从两个方面来回答这个问题。一个是要深刻地认识经济建设和文化建设的本质关系。小平同志有一句名言,叫做“发展是硬道理”。我想经济发展是硬道理,文化发展也是硬道理。民族地区的经济发展和文化发展对于民族地区来说,是社会发展的两翼,缺一不可。
2006-09-21 10:06:10 - 丹珠昂奔:
经济发展是个基础,假如经济发展得好,可以给文化发展提供有利的物质保障;但是文化发展得好,同样也可以对经济的发展起到促进和推动的作用。所以,这两者是完全可以协调发展的。在民族地区,这两者的发展缺一不可,不可偏废。
2006-09-21 10:09:16 - 丹珠昂奔:
第二,我们要深刻地把握民族地区经济建设、文化发展的客观实际。民族地区经济建设和文化建设的客观实际是什么呢?刚才这位记者朋友谈到,民族地区经济比较落后,经济比较落后这是个事实,很多民族地区还是比较困难的。但是从文化上看,文化资源比较丰富,而且这个文化资源同时是很多民族地区的优势资源。假如我们充分地利用这个优势资源,使得它发展起来,就有可能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甚至可以成为支柱产业,关键是我们怎么去利用和操作。这样的例子有很多,比如说云南的丽江、四川的九寨沟,通过以文化为基础,大力地推进第三产业,尤其是旅游业的发展,取得了很好的成效。
2006-09-21 10:10:03 - 丹珠昂奔:
对这些成效该怎么看?我认为这种做法投入相对地少,效益却很大,前景非常广阔,既保护了当地优美的自然景观,又保护或者说发展了独特的人文景观,同时也取得了很好的经济效益,可以说是一举多得。因此,经济建设和文化建设可以协调发展,相辅相成,相得益彰。假如我们通过这种做法将经济和文化推动起来,很有可能使我们的社会发展得更快、更好、更全面,而且更扎实。这是我对这个问题的两点认识,供你们参考。谢谢。
2006-09-21 10:13:25 - 海峡之声记者:
请问丹珠昂奔主任,随着经济的发展,一些民族的生产、生活方式都有一些变化,而且相对来说,一些民族文化可能也会出现消失的情况,您是如何看待这种文化现象的?
第二个问题,海峡两岸在共同保护和发展民族文化方面都做了一些什么样的工作?国家民委在推动这件事情上起到了什么作用?
2006-09-21 10:18:02 - 丹珠昂奔:
很高兴回答你提出的这个问题。文化的变化、文化的消亡,我们从整个的世界潮流看,这是个世界性的问题,不是中国社会单独所遇到的问题。因为我们知道,世界有六千多种语言,现在这些语言在大幅度减少,有五六百种语言现在只剩下很少的一些人在讲,可以说濒临灭亡。关键是我们用什么样的理念来考虑这个问题,因为自然界有生态的多样性问题,有生态保护的问题;从文化看,也有个多样性问题,多种多样的文化,有利于我们人类的发展。
2006-09-21 10:20:22 - 丹珠昂奔:
胡锦涛同志今年在耶鲁大学的一段讲话中说:“一个音符无法表达出优美的旋律,一种颜色难以描绘出多彩画卷,世界是一座丰富多彩的艺术殿堂,各族人民创造的丰富的文化都是这座殿堂的瑰宝。”所以,我们对中国社会、对文化的态度是非常明确的,我们采取了一系列的办法来保护、发展中国各民族的文化,采取了一系列的措施。可以说,现在中国社会对于文化的重视,像我这个年龄段的人,感觉是最好的时期。我相信中国各个民族的文化不但可以得到有效的保护,而且可以得到很好的发展。
2006-09-21 10:24:31 - 丹珠昂奔:
另外,这位女士提到海峡两岸同宗同源,文化上联系非常紧密。假如朋友们看了今年的文艺会演的话,大家可以看到,今年的文艺会演中,港、澳、台共同组织一场演出,这些节目充分地体现了港、澳、台地区尤其是台湾地区的民族文化,首都的观众也给予了高度评价。
2006-09-21 10:25:28 - 新京报记者:
关于少数民族文化遗产有效保护的问题,在“十一五”期间有没有具体的规划?比如说投入多少资金?哪些文物需要做抢修和维护?另外,非物质文化遗产在名录制定上会不会有新的更新?
2006-09-21 10:27:11 - 丹珠昂奔:
“十一五”期间对少数民族文化的保护,从整体上看力度非常大。一个是已经公布的国家“十一五”时期文化发展的规划纲要,其中列举了多项对于少数民族文化保护发展的事项。比如说少数民族古籍目录提要,这是其中的一部分。比如说以民族文字为基础的新闻出版,这又是一部分重点扶持的。还有对三大史诗《格萨尔》、《江格尔》、《玛纳斯》这些民族民间文化的收集、整理。
第二,国家民委也在制定“十一五”发展规划,其中列举了很多发展的项目。
2006-09-21 10:27:46 - 丹珠昂奔:
第三,我们给记者朋友散发的材料之二中,介绍了好多情况,包括村村通、西新工程、民族民间文化的保护等等,其中有很多具体的材料,希望大家可以看看。既涉及到经济的问题、投入的问题,同时也涉及到规划的问题。我在这里可以负责任地讲,民间民族文化,未来在“十一五”期间在投入上会加大,在工作的力度上会加大,在保护发展上也将会取得一定的成效。谢谢。
2006-09-21 10:32:08 - 新华社记者:
请问丹珠昂奔副主任,随着现代社会经济的发展和现代文明的渗透,少数民族地区的生产、生活方式和人民群众的生活环境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在这种情况下,一些少数民族地区的文化将出现消亡的趋势,请问您是如何看待这种现象的?谢谢。
2006-09-21 10:33:17 - 丹珠昂奔:
这位女士提出的问题和前面的问题有点接近。对于这样一个问题,随着经济全球化的脚步,这是世界共同遇到的问题,中国的各民族也自然会遇到这个问题,这是从总体上看。但是,我想再进一步说一说和这个相关联的问题。一个就是存在着有些文化逐步模糊、属性不确定,有些文化甚至受到损害或者消亡的情况,这是存在的。关键是我们怎么去保护和发展,我想提几条意见。
2006-09-21 10:34:13 - 丹珠昂奔:
大家知道,大文化的概念下涉及的问题非常广泛,很难用一句话对它有一个定性的说法,因此第一个问题是,对于文化的保护与发展还是要区别对待、分类指导。为什么这样讲呢?同样是保护,比如说物质文化层面的一个完整的艺术品,它就是一个艺术品,就是保护的问题。怎么发展?大家会提这样的问题。
但是精神层面的文化,大家知道,文化的灵魂和核心或者叫内核是哲学,就是哲学和观念层面的文化我们怎么去对待?我想对这个问题可以说这么一句话:保护是发展的基础,发展是最好的保护。只有保护才能巩固这个基础,只有发展才可以更好地保持文化的活力,达到更有效的保护。
2006-09-21 10:36:07 - 丹珠昂奔:
因此,在保护和发展的问题上,只有次序的不同,没有孰轻孰重的问题。但是,因为保护的提出恰好与我们当前所谈到的有些文化正在消亡的特殊环境有关系,因此在目前条件下,应该说保护是第一位的,因为保护要解决有的问题,先要有东西,才能保护,没有就无法保护。但是文化保护的问题相对解决以后,就要考虑发展的问题,一种文化封闭或者不发展、不使用,就会逐步僵化,同时也是一种破坏。
2006-09-21 10:38:28 - 丹珠昂奔:
由于这个问题我感觉到比较重要,我再说两句。第二个层面的问题是,保护要找准对象,既要考虑被保护的对象,同时也要考虑保护的依靠对象。保护的对象是什么呢?是民族的优秀的文化遗产,保护的依靠对象是谁呢?广大的民族群众。
2006-09-21 10:39:44 - 丹珠昂奔:
第三,把握关键。这个关键我自己感觉到一个是文化直觉,真正认识我们民族文化的价值所在。二是要增加投入。现在,文化保护上的投入可能是一个至关重要的问题。三是要采取有效、有利的措施来解决这个问题。谢谢。
2006-09-21 10:39:54 - 中国新闻社记者:
请问丹珠昂奔主任,我们注意到国际上有人认为中国在对待少数民族的问题上采取对少数民族文化实行同化的政策,限制文化发展。请问您对此有何评价?谢谢。
2006-09-21 10:42:35 - 丹珠昂奔:
这个问题可以这样说,中国有一个很好的理论叫做民族理论,中国有一个很好的政策叫做民族政策,这个理论和政策是建立在平等、尊重、团结、互助的基础上的。至于说文化同化,我认为在我们的政策里不是文化同化的问题,而是文化发展的问题。因为有这样几点,朋友们可以看一看,我们对于民族的文化是保护的政策,这个政策是有法律依据的。比如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比如说我们去年通过的《国务院实施<民族区域自治法>若干规定》,都有条文专门对民族文化的发展作了规定,而不是对同化作了规定。
2006-09-21 10:43:53 - 丹珠昂奔:
《宪法》是根本大法,《民族区域自治法》等这些法律充分地体现了民族团结的政策,而且很明确要禁止民族歧视,尊重各民族的文化,支持少数民族发展各具特色的本民族的文化。各个民族有发展和使用本民族语言文字的自由,有保持和改革自己风俗习惯的自由,有宗教信仰的自由等等。
2006-09-21 10:45:29 - 丹珠昂奔:
第二,有特殊的政策措施来保护和发展各个少数民族的文化。刚才我已经谈到这个问题,建立机构,实行文化保护的工程,开展一系列的文化活动等等。可能有些朋友们看了这一次的文艺会演,文艺会演本身就充分地说明了这个问题。音乐,不管是声乐也好,器乐也好,有很多原生态的作品。戏剧也是这样,有很多是对民族的文化,对民族的生活进行了充分的反映。舞蹈也是这样,比如说像内蒙古的呼麦,有喉音的长短,可以同时发两个声音,有些好的有四个,还有像胡加。呼麦流传了400年,内蒙的朋友们到蒙古国专门去学,为了保护和发展本民族的文化,专门去学,拿过来,重新在首都的舞台上演出,引起了极大的轰动。
2006-09-21 10:46:51 - 丹珠昂奔:
所以,这位记者朋友谈到的问题,我可以告诉那些持有“文化同化”观点的先生们这样一句话,中国有一句话叫做“兼听则明、偏听则暗”,我可以回应一句话,针对这个文艺会演,可以说“兼看则明,偏看则暗”。在北京可以看一看我们的文艺会演,一目了然,就可以知道我们是不是在搞文化同化的政策。谢谢。
朋友们也可以给我身边的国家民委新闻发言人李文亮先生和国家民委文化宣传司司长金星华女士提一些问题,不要让我一个人说。
2006-09-21 10:52:09 - 香港南华早报记者:
我有两个问题想请教丹珠昂奔副主任,第一个问题,刚才您已经讲到了,资金投入方面,您有没有具体的数字可以提供?比如说在“十五”期间,我们在民族文化的保护和发展上投入多少?在“十一五”期间计划增加多少?
第二个问题,丹珠昂奔主任,您是不是担心随着大规模经济的开发,比如说在云南、四川的大规模水电项目中出现了移民的问题,以及青藏铁路的开通,会对当地原生的比较优秀的文化产生负面的冲击,怎么来应对这种负面的影响?另外,您刚才也提到丽江和九寨沟,您是否觉得这种开发的模式可以被复制到其他的民族地区?在发展的过程中有哪些教训需要汲取?谢谢。
2006-09-21 10:54:25 - 丹珠昂奔:
第一个问题,经济投入的具体数字,我现在在这儿还不好说,因为涉及到很多个项目。当然发布会结束以后,我可以找我们的经济司给你一个数字,你也可以采访他们,因为这涉及到很多的项目,有国家的、有民委的、有广电部的、有文化部的,还要统计一下。
第二个问题,青藏铁路原生态文化的保护问题,这个问题和我前面讲到的问题也有联系。因为原生态文化的保护和民族文化的保护,的确是个世界性的问题,世界上很多国家遇到的很大的难题也就是这个问题。
2006-09-21 10:55:52 - 丹珠昂奔:
很多朋友也在讲保护,这里同样存在理念的问题。我们不能把保护绝对化或者叫非人性化,什么意思呢?有些国家把某些人封闭起来,让他们过着原始的生活,原封不动。这样是有问题的。什么问题呢?人类都是一样的,每个民族都是一样的。我们对文化的继承要考虑到发展,根本的含义也在这里,就是说要保护同时也要发展。假如就因为某一个民族有特殊的文化,让它与世隔绝起来,这的确是保持了原生态,但也是非人性的,至少我不同意这么做。
2006-09-21 10:56:48 - 深圳电视台记者:
请问丹珠昂奔主任,深圳市作为一个窗口城市,对于这样一个地区来推介和发展民族文化,让更多的人来感受民族文化的魅力,您有什么样的期望?另外,我们知道深圳市最早办民族文化村,您怎样评价它目前所做的一些工作?
2006-09-21 10:58:05 - 丹珠昂奔:
你提的这个问题非常好,我也非常感兴趣,虽然是刚刚遇到,但是非常感兴趣。深圳是改革开放以来受人瞩目的一个城市。据我了解,现在深圳少数民族的比例也不小,听说有几十万。很多的民族在深圳工作,就有一个民族问题,所以我想对深圳推介民族文化非常必要。因为我国的民族关系是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关系,要实现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民族关系,我们就要有一个基本的理念,对某一些问题有一个基本的把握和思考。
2006-09-21 11:02:04 - 丹珠昂奔:
我是这样考虑的,因为中国有55个少数民族,一共56个民族,是个多民族的国家。中国民族和谐的基础是什么呢?就是56个民族的和谐,没有56个民族的和谐,中国社会的和谐是谈不上的,我想这是个基础。
2006-09-21 11:03:49 - 丹珠昂奔:
56个民族的和谐是以文化的和谐为基础的。大家知道,我们把文化当做灵魂也好、精神也少,但是有一条很重要,各民族之间的交流,有政治层面的、经济层面的,等等。但是民族之间文化的交流是最本质的交流,是心灵的交流,假如我们的心灵是通的,那么我们的和谐就有基础,我们就会实现和谐。所以,在深圳推介民族文化大有必要,因为今年我们也在开城市民族工作会议,我想这个话题也是其中非常重要的一个话题。谢谢。
2006-09-21 11:04:20 - 郭卫民:
今天的新闻发布会到此结束,谢谢各位。
2006-09-21 11:05:57
图片内容:
- 发布会前现场
- 发布会前主席台
- 国新办新闻局局长郭卫民主持本次发布会
- 国家民族事务委员会副主任 丹珠昂奔
- 镜头聚焦主席台
- 中央电视台记者首先提问
- 发布会主席台
- 国家民族事务委员会副主任丹珠昂奔回答记者问题
- 海峡之声记者提问
- 中国网对本次发布会进行文字、图片、视频全程直播
- 新京报记者提问
- 新华社记者提问
- 中国新闻社记者提问
- 领导记录下记者的问题
- 香港南华早报记者提问
- 深圳电视台记者提出最后一个问题
- 发布会现场
- 发布会主席台
- 认真校对
- 国家民委文化宣传司司长 金星华
- 国家民委新闻发言人 李文亮
- 国新办新闻局局长郭卫民请记者提问
- 国家民族事务委员会副主任丹珠昂奔回答记者问题
视频地址:
rtsp://video.china.com.cn/Archive/scio/20060921.rm
数据地址:
网友发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