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动标题
- 公安部通报破获蔡爱山特大跨国制贩毒品案有关情况
活动描述
- 6月25日(周一)上午10时,公安部举行新闻发布会,通报破获蔡爱山特大跨国制贩毒品案有关情况。主持人为公安部办公厅副主任、新闻发言人武和平,发布人为公安部禁毒局副局长刘跃进、香港警务处毒品调查科高级警司林曼茜、福建公安厅禁毒总队总队长傅是杰、广东公安厅禁毒局副局长栾广生。中国网进行现场直播,敬请关注!
文字内容:
图片内容:
视频地址:
数据地址:
网友发言:
- 武和平:
各位新闻界的朋友:
上午好!在“6·26”国际禁毒日即将来临之际,很高兴有机会邀请各位前来参加今天公安部以禁毒斗争为主要内容的专题新闻发布会。
首先,我向大家介绍一下出席今天新闻发布会的警界同行。这位是公安部禁毒局副局长刘跃进;这位是香港警务处毒品调查科高级警司林曼茜女士;这位是福建省公安厅禁毒总队总队长傅是杰;这位是广东省公安厅禁毒局副局长栾广生。
2007-06-25 09:39:45 - 武和平:
今天新闻发布会通报的主题是通报中菲警方联合破获蔡爱山特大跨国制贩冰毒案件有关情况。这一案件是在公安部禁毒局的统一指导协调下,经福建省公安禁毒部门缜密侦查,并由菲律宾警方,香港警方以及广东、北京两地公安机关共同联手侦破的特大跨国制贩冰毒案。这一案件的成功破获,充分体现了公安禁毒部门善打总体仗,善于运用多种侦查谋略,善于实施精确打击的侦查能力和破案水平。
2007-06-25 09:49:39 - 武和平:
下面,请公安部禁毒局副局长刘跃进向大家介绍有关情况。
2007-06-25 09:50:38 - 刘跃进:
下面我先把侦破蔡爱山特大跨国制贩冰毒案情况向大家介绍一下,如果有具体问题、具体情况各位要问的话,一会儿我再做回答。
2007-06-25 09:50:59 - 刘跃进:
2007年6月4日至7日,在公安部禁毒局的统一指挥和协调下,经过福建公安禁毒部门长达三年锲而不舍的缜密侦查,在我驻菲使馆的大力协助下,在广东、北京公安机关及香港警方的积极配合下,中菲警方联合破获公安部2005年督办的蔡爱山特大跨国制贩毒案,在北京抓获该案主要犯罪嫌疑人蔡爱山(男,48岁,福建石狮人);在福建省抓获涉案犯罪嫌疑人陈春山(男,42岁,晋江人)、卢文献(男,46岁,石狮人)、邱文芳(男,40岁,石狮人)、蔡华精(男,37岁,石狮人)等人;在广东抓获涉案犯罪嫌疑人施源和(男,36岁,香港人);在菲律宾抓获菲籍犯罪嫌疑人陈天使(男,42岁,菲律宾籍)和福建籍成员欧阳志军。
2007-06-25 09:52:37 - 刘跃进:
案件侦破过程中,在菲律宾黎刹省摧毁该集团设立的制毒工厂一处,缴获成品及半成品冰毒180多公斤、易制毒化学品一批、反应炉及加热器等制毒设备两套,在马尼拉市和迈里索那市摧毁毒品仓库两处。本案共缴获丙酮、乙醚等制毒配剂近10吨。
2007-06-25 09:53:02 - 刘跃进:
2004年8月,福建省公安厅禁毒总队获悉,蔡爱山涉嫌组织人员及走私易制毒化学品往菲律宾设厂制造冰毒。2005年6月,公安部将该案列为督办案件。2005年6月,公安部禁毒局在福建召开专案情报交流会,邀请菲律宾、泰国、马来西亚警方及中国香港特别行政区警方共同参加,同年6月、10月,公安部禁毒局先后两次派出工作组赴菲律宾,与菲警方开展合作,初步掌握了该跨国制贩毒团伙的组织结构、犯罪活动规律和特点等情况。
2007-06-25 09:53:22 - 刘跃进:
2005年12月4日,福建专案组侦查发现,该制贩毒集团正准备从珠海走私大量冰毒经香港转运菲律宾,公安部禁毒局立即在珠海召开紧急会议,统一指挥协调闽、粤、港三地警方协调行动,联手在香港昂船洲码头截获即将运往菲律宾的192公斤冰毒,抓获了为蔡爱山贩运毒品的港、台籍嫌疑人单晓眉、连松庆等5人。
2007-06-25 09:54:11 - 刘跃进:
此后,蔡爱山团伙为挽回损失,仍多次密谋在菲律宾组织设厂制毒。2006年11月,蔡爱山伙同卢文献、陈天使等人在马尼拉市的一农场成功生产出成品冰毒30公斤,非法获利1000多万人民币。2007年4月,该团伙又在同一制毒加工厂投入200多公斤制毒原料试制冰毒。
2007-06-25 09:55:00 - 刘跃进:
为彻底摧毁该贩毒团伙,专案组决定采取“擒贼先擒王”的战略。2007年4月、5月,公安部禁毒局先后两次邀请香港、澳门警方到内地参加案件协调会议,进一步交流情报。5月27日,香港警方及时向公安部禁毒局通报了蔡爱山从菲律宾飞抵香港的情况。
2007-06-25 09:55:33 - 刘跃进:
6月1日,香港警方派员赴广东通报该案的进展情况。公安部禁毒局即部署福建、广东等地严密对该团伙成员的侦控措施,并制定了抓捕主犯蔡爱山的预案。6月3日晚,蔡爱山在北京被擒获。与此同时,福建、广东两省将境内其他5名涉案人悉数抓获。6月6日,在公安部禁毒局的协调下,菲律宾肃毒局根据我方提供的情报和设计的方案,成功将陈天使和欧阳志军抓获,并查获了在菲律宾的制毒工厂一处和两个存放易制毒化学品仓库。
2007-06-25 09:56:53 - 刘跃进:
该案是继2004年2月侦破肖佳成团伙特大跨国贩毒案、2006年12月侦破邵春天团伙跨国制造冰毒案之后,中国和菲律宾警方又一次成功合作的典范。本案的成功破获,充分体现了中国和东盟地区国家为打击跨国毒品犯罪而构建的日益成熟的国际禁毒合作机制的威力,再次表明了中菲两国政府真诚合作、厉行禁毒的决心。
2007-06-25 09:57:14 - 武和平:
刘局长刚才就蔡爱山特大制贩毒品案件向大家做了介绍,大家注意到香港警方在侦破该案当中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下面的时间我们请香港警务处毒品调查科高级警司林曼茜女士给大家介绍情况。
2007-06-25 10:02:01 - 林曼茜:
刘局长、各位新闻界的朋友大家好,我很高兴代表香港警务处出席这次的新闻发布会,首先我要感谢公安部禁毒局的邀请,让我有这个宝贵的机会跟大家分享香港警方跟内地如何有效打击跨境、跨国界的贩毒活动。一直以来,香港警队都非常重视毒品问题,打击贩毒也是我们首要的行动。我们也通过积极地态度去参与,制定法律,严密执法,与国内国外紧密合作,从各个层面着手,发挥最大的成效。
2007-06-25 10:03:34 - 林曼茜:
我们跟内地合作方面,香港警方配合公安部禁毒局和各省市的同行,在许多毒品案件中进行紧密的交流和紧密的配合,这次案子也不例外。由于团伙的成员在香港都有活动,我们及时把情况与公安部通报,交流我们的策略,尽量配合。这个案子的成功,依赖于公安部积极的指导、协调以及国际间的充分合作,透过情报交流准确地掌握犯罪者的行迹,毒品的往来和毒品的去向,从而锁定目标,最终把犯罪的团伙连根拔起,蔡爱山一案再一次印证了跨境合作与情报督导的重要性,也指出了我们未来打击贩毒的方向。谢谢。
2007-06-25 10:05:20 - 武和平:
刚才刘局长和林曼茜高级警司给大家介绍了该案的具体情况,下面请就朋友们关心的问题提问。
2007-06-25 10:08:32 - 京华时报记者:
第一个问题,蔡爱山是怎样走向贩毒制毒的道路的。第二个问题请介绍一下这个团伙活动的规律和特点,与以前公安部及国外一些警方配合破获的犯罪团伙有什么不同。第三个,从发布的材料上看,从珠海走私大量冰毒经香港转运菲律宾,工厂不在菲律宾,为什么辗转往菲律宾运送冰毒。
2007-06-25 10:09:14 - 武和平:
请福建禁毒总队总队长傅是杰先生回答。
2007-06-25 10:11:15 - 傅是杰:
我先回答第一个问题,蔡本人怎么走上制贩毒道路。开头他到菲律宾去也是想通过做其他生意发财致富。由于赚钱也不是那么容易赚,看到其他的毒品贩子能够比较容易地赚钱,他觉得这样发财容易,就这样走上这条路的。在04年我们粤、港、福建联手破获的05年12月192公斤冰毒在昂船洲毒品出境案件,因为当时他们正在研究制毒,在菲律宾制毒的条件还不具备,所以他要从其他地方把毒品运到菲律宾去卖,这种情况下,我们获悉这个情报,在公安部禁毒局的统一指挥下,及时地把这批毒品截获了,也打掉了为他贩运毒品的台湾、香港的5个犯罪嫌疑人。
2007-06-25 10:11:52 - 傅是杰:
工厂盖起来了,他们从不会做到请师傅帮忙来做,这个过程不是一帆风顺的,所以他要急于发财就要从大陆这边想方设法弄毒品出去。这个团伙跟其他团伙的组织结构相同之处是由华裔跟菲律宾本地的毒贩勾结在一起进行制贩毒,这个团伙跟其他团伙不同之处就是在不断地在购买毒品、贩卖毒品的过程中总结了所谓一些经验,因此比较的狡猾。后来是采取打一枪换一个地方的做法,来逃避当地公安机关和中华人民共和国警方的打击,这就是他们的狡猾之处。
2007-06-25 10:14:51 - 刘跃进:
关于这个问题我再补充一下。蔡爱山这个团伙一方面在菲律宾设厂制毒,同时,也从中国的内地和其他的国家收购一些成品的毒品到菲律宾去销,因为相对来讲,菲律宾的消费市场、需求比较大,销售起来比较方便,所以他们也运一些成品毒品到菲律宾销售,既是制毒又是贩毒。是这样的情况。
2007-06-25 10:16:55 - 香港无线电视记者:
内地与香港的缉毒机关沟通整个案件是从什么时候开始的,沟通环节是怎么处理的。
2007-06-25 10:18:27 - 林曼茜:
其实蔡爱山的案件和我们以前合力去打击的案件一样,我们通常从非常早的阶段就开始了解目标人物的角色。我们经过很多遍的会议联络、商量对策去打击犯罪团伙,打这种犯罪集团要经过多年的努力,也是靠我们各方的能力另外加上决心才可以打掉这个团伙。关于沟通和情报交流的问题,其实我们的交流是非常紧密的,可以说是全天候的,每天都去打电话联系。
2007-06-25 10:19:27 - 新京报记者:
此前有消息表明,近期东突分裂势力以“金新月”为毒源地向周边地区贩毒并参与基地组织有关毒品洗钱的活动。请刘局长介绍一下近期此类案件的破获情况,通过目前的掌握情况来看,如何看待恐怖主义和毒品犯罪的关系。谢谢。
2007-06-25 10:20:37 - 刘跃进:
这个问题我来回答。刚才谈到“金新月”这个地区,大家可能有点不太清楚。这个地区在阿富汗、巴基斯坦、伊朗三国交界的一个像弯月亮的地区,这个地区是种植罂粟、生产鸦片的一个基地,这个基地的产量占到全世界鸦片产量的92%,主要是销往欧美地区,但是近几年随着中国的原来传统的毒源地——金三角这个地方罂粟种植面积的缩小,国内的毒品出现了紧缺,“金新月”也开始逐渐加大对中国内地的渗透。仅去年一年,我们在新疆、北京、广东、上海等一些主要地方,破获了来自“金新月”的毒品案件80多起,缴获海洛因100多公斤。
2007-06-25 10:22:54 - 刘跃进:
另外,巴基斯坦、阿富汗他们也破获了不少准备贩往中国的毒品案件。因为阿富汗那个地区的国情大家都知道,现在还是属于分裂、战乱、动荡、军阀割据这么一种局面,各地的军阀包括恐怖集团,为了解决军费问题、解决开支的问题,鼓励、纵容烟民种植罂粟,他们从中收取保护费和管理费,以此解决他们经费的开支,搞一些恐怖活动的开支来源,大的情况是存在的,这是国际上的问题。中国联合世界有关国家都在关注阿富汗、金新月,中国尽了最大的努力提供资金、情报支持,帮助阿富汗在解决毒品问题上尽我们的责任。
2007-06-25 10:24:23 - 刘跃进:
从我们现在已经破获的案件来说,目前还是属于贩毒的个案,目前直接跟恐怖活动相连接的案件在已破的案件中还不是太明显。但从我们掌握的情报和我们与联合国、有关国家进行交流的情报情况来看,金新月与当地的恐怖主义是有联系的,而且联系非常密切。谢谢。
2007-06-25 10:26:04 - 日本共同社记者:
我想问材料当中提到有关上海的贩毒案件,根据这个资料说日本嫌疑人涉及到这个案件,能不能介绍一下案件的具体内容?
2007-06-25 10:27:26 - 刘跃进:
您刚才说上海的案件,我简要回答一下这个问题。这些年,中国警方和日本警方互相配合、协作,共同打击犯罪,建立了良好的关系、开辟了顺畅的渠道。中日两国警方打击毒品犯罪的合作关系良好,每年都要破获一批跨国毒品案件。从我们破获案件的情况看,中国的毒品也好还是世界各地的毒品也好,从各个方向进入日本的有都,但是从中国上海贩卖到日本的毒品比较多一些,那是因为上海离日本比较近,同时上海也是中国最大的港口,最大的集散地。
从我们破获的案件来看,中国方面的毒品,经过上海到日本,也就是中国的犯罪分子与日本的犯罪分子相互勾结,走这条渠道的比较多。当然日本的毒品也有很多是通过其他渠道进入日本的。
2007-06-25 10:30:02 - 中国日报记者:
我有两个问题,蔡爱山在没贩毒之前是做什么生意的?第二个问题,想请刘局长总体上介绍一下目前我国打击贩毒的形势,主要的毒品都来自于哪些地区,都是什么样的方式?我注意到很多案件都是跨国案件,是不是这方面的比较多?
2007-06-25 10:32:05 - 傅是杰:
蔡爱山曾经当过兵,中海舰队退伍以后在当地做了一些普通的贸易。大家知道,泉州、晋江这一代的民营经济比较好、经济比较发达,各种日用品都很发达。这样他觉得在国内赚钱没有那么快,所以就到菲律宾,到菲律宾以后也没有做成什么生意,觉得贩卖毒品来钱很快,于是与别人商量,就走上了贩毒这条路。
2007-06-25 10:32:53 - 刘跃进:
关于你问的第二个问题,中国目前毒品大体上的态势我简单介绍一下,中国经过了两年的贩毒战争,很多毒情严重的地方,毒情的面貌也得到了明显的改善。现在由于受世界各国整个的毒品多样化,受整个大形势的影响,我们国家受的影响也比较严重。我们国家周边几个毒源地有这么几个:一个是传统的金三角,也就是缅甸、老挝、泰国交界的地区,是我们国家传统的毒源地。
2007-06-25 10:40:37 - 刘跃进:
第二个方向是刚才讲的“金新月”,就是阿富汗地区。西北方向现在对我们国家的毒品渗透一年比一年多,威胁也一年比一年大,每年破获的案件也很多。
第三个方向是东北境外,东北境外某个国家,也在生产毒品,有一部分也要倾销到中国,通过中国越境销售到其他国家。
第四个方向是东南沿海国家,包括欧洲的一些摇头丸,东南亚国家包括印度的一些K粉还有南美的可卡因,都从东南方向沿海向我们国家渗透。整个外部环境是这样的。
2007-06-25 10:42:07 - 刘跃进:
另外咱们国内地下生产加工毒品的情况也有所发展、变化和增加。从吸食毒品的情况来看,原来绝大多数吸食传统毒品,也就是吸食海洛因和鸦片,近几年发生了很明显的变化,就是吸食新型毒品的数量越来越多,主要是吸食K粉、兵毒、摇头丸,数量越来越大,包括吸食其他的一些精神药品,麻醉药品,像杜冷丁、地吸泮这些都可以作为毒品的替代品来吸食,种类越来越多,形势越来越复杂。第三,犯罪集团、犯罪分子制造贩运毒品的手法越来越狡猾,原来这种大宗的犯罪案件越来越少,变为分散、小批、多批、化整为零采取各种各样的隐蔽手段贩毒,从公路、水路、邮政等等,凡是有漏洞的地方、凡是薄弱的地方都有可能被犯罪分子利用。所以现在咱们从全国来讲,无论是边境地区还是内陆省份都直接面临着毒品的威胁,都直接承担着堵源截流、公开查缉和打击毒品犯罪的任务,谢谢。
2007-06-25 10:43:26 - 深圳卫视记者:
再过几天香港回归10周年,有一个问题想问武主任和林曼茜警司,随着这几年的香港与大陆的交流密切,不知道犯罪案件有没有有所增加。另外这10年中两地警方的合作在加强,不知道这个加强有没有里程碑式的事件,或者一步一步增强合作的进程?
2007-06-25 10:46:46 - 武和平:
内地警方和香港警方10年来随着整个治安情况,特别是人、财、物的大量流动,为了香港地区的繁荣稳定,内地警方和香港警方加强了协作,相继侦破了一些案件,抓获了一批违法犯罪人员,对香港的繁荣稳定和内地广大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起到了很重要的保障作用,借这个机会林曼茜女士也可以回答你这方面的问题。总而言之,这方面的工作是越来越加强了,信息渠道是越来越畅通了,内地警方和香港警方双方打击违法犯罪,也包括禁毒方面也取得了相当好的成果。
2007-06-25 10:47:14 - 林曼茜:
其实我们过去10年的沟通是非常紧密的,不只在情报的交流,其实我们经常都互相培训、彼此交流经验,互相提升我们的了解和战斗力,只有这样才可以达到我们现在的合作无间。刚才你说我们合作有什么突破,从去年来讲,我们跟内地合作在香港和内地缴获的毒品超过两吨。在案件处理方面,如中银案件,就是三位银行行长挪用250亿,在香港我们控告了两位香港人协助洗钱,最后我们用香港法厅的模式取证,并拿了证据。这个证据在香港成功地接到,两个香港被控人被定罪,这只是我们很多很多的类似经历的一部分。
2007-06-25 10:48:05 - 东方早报记者:
有两个问题,首先问一下刘局长,刚才刘局长介绍了整个大陆的情况,有了一个清晰的概念,现在中国大陆到底更多的是消费毒品多一些,还是制造、往境外输出的多一些?还是更多的是作为一个过境通道?还有就是新型毒品和传统毒品的分别,请清晰地介绍一下。第二个问题请问武主任,最近唐山有一个杨树宽案,就是装甲车这个事件,最近侦查得差不多了。在网上说敲诈勒索7000万,据我们的了解有一些出入,请武主任给一个比较清晰的结论。重要的是装甲车到底是哪来的,大家现在都不清楚。
2007-06-25 10:49:36 - 刘跃进:
关于第一个问题我来回答。中国从改革开放以后,毒品问题又重新出现。最初有一个过境问题,金三角的毒品通过云南、通过广东过境出去,所以出现了过境问题。后来在过境的过程中又逐渐发展、逐渐演变,在内地也逐渐地产生培育出一些吸毒人员,这些吸毒人员越来越多,在国内也逐渐形成了一个消费市场。随着近些年新型毒品的产生、发展和蔓延,在国内跟全世界各国一样,开始涉足吸食新型毒品的就越来越多。
2007-06-25 10:51:21 - 刘跃进:
从这个角度来说,原来我们是一个过境国,后来国内吸食的问题突出了、消费的问题也比较突出了,可以说也是一个消费的地方。随着这几年对毒品问题的打击力度和堵源截流的力度加大,国外的毒品运到国内来,中间要经过遥远的路、经过很多的关卡,在这个过程中被查获、抓获的危险性很大、风险很大,成本很大,所以一些国内的犯罪分子与国外犯罪分子勾结,跑到国内设置一些工厂进行生产加工,就地销售,以减少从国外运输过来长途运输的成本和风险。国内近几年地下加工生产毒品问题也在出现,所以从这个意义上说,我们国家面临的毒品形势是既有过境的问题、也有消费的问题、也有生产的问题。这些问题都存在。谢谢。
2007-06-25 10:52:06 - 武和平:
关于提到的第二个问题,非常感谢这位记者对目前打黑除恶斗争的关心。唐山的杨树宽涉黑恶犯罪团伙案件,已经经过6月22号河北省公安厅当地向媒体做了初步的通报。我对这个案件的看法,第一个我觉得这个案件更进一步证明了我们党和国家、我们的中央政法委组织在全国范围内的打黑、除恶斗争是必要的,它的必要性、紧迫性和决策的重要性。我记得去年我在讲到打黑除恶斗争中讲到黑恶势力组织的四个重要的方面,第一个方面是有严密组织的,第二方面用暴利的手段控制,对我们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和国家财产安全造成很大的侵害。第三个方面它拥有一定的经济实力;第四个方面,他们有保护伞。
2007-06-25 10:53:09 - 武和平:
所以像这种危害甚大的刑事案件,根据我国刑法294条规定,黑社会性质犯罪,要动员社会的力量打击这种犯罪。这种打击更加严厉,更加彻底而不是把这种犯罪当作一般的犯罪组织来打击。这是我的第一点看法。而且一经发现,精心组织、缜密侦查、除恶务尽。
2007-06-25 10:54:18 - 武和平:
第二,我觉得这起案子初步侦破,更进一步说明我们人民民主专政的强大,不管犯罪分子多么狡诈、隐秘得多么深,在公安机关的打击下,一朝落网。2003年在中纪委领导下的全国公安机关的共同努力,已经摧毁了700多个犯罪组织,有400多个已经经过了人民法院的审判。
第三,更进一步证明了专门机关与群众路线相结合的公安工作方针的强大威严,杨树宽这个犯罪组织案件的侦破,是依靠群众举报,在群众大力支持下,公安机关经过精心的组织侦查,一举破案,案件的侦破很艰苦,去年开始工作就已经开展起来了。同时大家注意到根据当地警方的披露,已经挖到了刚才我说到的犯罪的几个特征里面的保护伞,而且清除了内部的害群之马,包括涉案民警已经正式批准拘捕。这个工作的做法也为今后侦破这类案件提供了很宝贵的经验。
2007-06-25 10:55:08 - 武和平:
说到了专门机关也就是公安司法机关,和群众相结合发挥强大力量威力的时候,还应该给我们媒体充分的评价,这个案件从侦破到破获以后,媒体给予了高度关注。包括刚才这位记者朋友,他们的报纸和一些门户网站对这个信息,对犯罪分子在当地造成的危害,他们的耀武扬威、他们控制一方,给广大人民群众心灵上造成的威胁,我注意到都给予了报道,这实际上是舆论界、新闻界朋友们对打黑除恶斗争的支持,反映了正义的呼声。黑组织多行不义必自毙,也有广大人民群众发动起来,媒体通过舆论的工具进一步使黑社会犯罪、黑恶势力成为过街老鼠人人喊打,也预示着我们长期打黑除恶的斗争会更加深入地发展下去,取得新的战果。
由于案件的管辖属于属地管理,我注意到河北警方已经披露了关于缴获的罪证、枪支和车辆,我想这个案件进入检查程序、进入法院审判程序以后,相应的罪证问题得到确认以后将会得到披露。谢谢。
2007-06-25 10:57:05 - 香港有线电视记者:
我想问一下从香港来的林曼茜女士。这次缴获的冰毒品在香港流通的情况怎么样。蔡爱山集团在香港买卖这方面的毒品情况怎么样。还有刚才林小姐没有回答这次毒品在市面上的市值大概是多少?
2007-06-25 10:59:39 - 刘跃进:
我简单给你回答一下,总体上海洛因的价钱咱们国家现在是逐年上升的态势,因为金三角的毒源越来越少、货源越来越少,跟需求出现矛盾,所以整体上价钱在上升。
价格跟消费地区和毒源地的距离长短、运输成本的增加有关,各地的价钱又不太一样。我简单给你举个例子,比如说2006年底,在缅甸北部地区,一公斤的海洛因是65000块钱,到了云南境内一公斤就变成了16万,如果再到了广东就得30万-40万,根据运输路线长短不一样,到了菲律宾一公斤是人民币30—35万。
2007-06-25 11:00:37 - 香港有线电视记者:
这一批大概是多少钱?
2007-06-25 11:02:47 - 傅是杰:
这批因为是成品和半成品,180公斤如果是按照市场价消费出去,要5400多万人民币。
2007-06-25 11:03:08 - 林曼茜:
香港记者刚才问,在香港搞贩毒活动是怎么样的?另外问的是毒品的价钱,刚才刘局长已经解释过了。首先我要声明蔡爱山不是香港人,他不经常来香港。这次他是经过香港到北京,然后我们再给通报了这个情况。记者问冰毒的问题在香港严重吗?冰毒吸毒人数占到2%,毒品消费人数差不多是8%,所以冰毒在香港不是一种流行的毒品。
2007-06-25 11:03:48 - 香港南华早报记者:
能否简单介绍一下近几年经香港出口和进口毒品的情况,有没有上升或者下降的趋势?另外香港毒贩子为内地毒贩子提供技术和经验的情况现在受到控制了吗?谢谢。
2007-06-25 11:05:19 - 林曼茜:
香港吸纳毒品的能力不是那么多、吸毒的人数也不是那么多,跟以前不一样,刚才刘局长解释过,现在的贩毒模式就是“蚂蚁搬家”式的,不像以前大量地进入到香港到外地,本来我们以前有最大的货运中心,所以避免不了毒品到香港。现在随着国家的发展,货运中心都不是很大型的,经过香港到外地的大批毒品不是那么多。
2007-06-25 11:05:52 - 法制日报记者:
我想请问广州警方在这起案件中主要发挥了哪些作用?目前国内很多的毒品犯罪活动都与广东有关,请问广东警方有哪些措施来解决这些问题?
2007-06-25 11:07:19 - 栾广生:
广东这次蔡爱山案件是在公安部禁毒局的指挥协调下侦破的,因为这个案件是福建省的一个案子,由公安部主办的,所以我们在香港警方的支持下,我们抓获了施源和,也是他的一个同伙。广东警方在公安部的指导下,和香港、澳门警方有多年的合作,而且可以说是情报交流非常密切,我们不定期、定期地还会交流和培训。
2007-06-25 11:07:48 - 香港文汇报记者:
请问林曼茜警官,在香港吸毒的人群通常会有什么样的特点?谢谢。
2007-06-25 11:08:55 - 林曼茜:
香港现在吸毒的人数大概是13000人,主要分布在20多岁的年轻人群中,流行的毒品是氯胺酮。去年我们已经缴获了超过1吨的氯胺酮。现在流行的还有摇头丸和其他精神药物,其实海洛因的吸食现在已经淡化了,以前老一代的人都喜欢海洛因,现在的潮流是精神药物。
2007-06-25 11:09:15 - 北京电视台记者:
我有两个问题,第一个问题,蔡爱山在北京被擒获,能否透露一下擒获的具体地点以及抓捕的过程?第二个问题,他在北京是因为他逃避警方的追捕而逃到北京,还是说他在北京有一个贩毒网络?
2007-06-25 11:10:10 - 刘跃进:
你的问题涉及到具体案情中的机密,所以我不会回答得太细致。我可以告诉你,蔡爱山到香港、北京的行程都是为他进一步地在菲律宾设厂、制毒做联络、做准备,在这个工作和这个行程中被我们发现并抓获,具体抓获地点是在北京。进一步的详情涉及到案情的机密,所以不便于细说。
2007-06-25 11:10:45 - 武和平:
非常感谢今天大家的光临,也感谢林女士、刘部长两地的警官,感谢大家光临今天的发布会。
2007-06-25 11:11: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