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动标题
- “政协委员谈公共外交”记者会
活动描述
- 2011年3月5日下午16时30分在梅地亚两会新闻中心举行全国政协十一届四次会议记者会,主题是“政协委员谈公共外交”。全国政协委员赵启正、陈昊苏、韩方明、葛剑雄、黄友义、袁明、蔡建国将出席并回答记者的提问。中国网现场直播,敬请关注!
文字内容:
- 肖秦生:
女士们、先生们,各位记者,下午好。今天我们在这里举行全国政协十一届四次会议记者会,主题是“政协委员谈公共外交”。
2011-03-05 16:25:20
- 肖秦生:
我们很高兴请到七位全国政协委员与大家交流并回答记者的提问。
2011-03-05 16:26:42
- 肖秦生:
他们都是公共外交积极的倡导者和实践者,他们有什么特点和专长,我们特请各位记者的老朋友,在中国最早呼吁开展公共外交的人士之一,全国政协常委、外事委员会主任赵启正一一介绍,并对公共外交做一简要的阐述。
2011-03-05 16:26:51
- 赵启正:
大家好,今天我们的阵容比较强大,目的是尽量使各位记者满意,从各个角度来阐述中国的公共外交。
2011-03-05 16:27:06
- 赵启正:
在我左边的陈昊苏委员,他是全国政协常委、外事委员会的副主任,中国的对外友好协会的会长,还是我们外事委员会内部的三个小组之一,叫公共外交小组的组长,大家应该熟悉他。
2011-03-05 16:28:29
- 赵启正:
我右边的韩方明先生,他是我们外事委员会的副主任,也是中国多个大公司的董事,同时是研究公共外交的察哈尔学会的主席,所以是企业兼学术的。
2011-03-05 16:28:44
- 赵启正:
葛剑雄先生是全国政协常委,他的专业是历史和地理,现在是复旦大学图书馆馆长,是上海市政府的参事,是图书馆的馆长,因此知道的很多,大家多问他。
2011-03-05 16:29:09
- 赵启正:
黄友义先生是中国翻译协会副会长兼秘书长,还是国际翻译协会的副会长,他的外语我是十分钦佩,有很多著作,如果外语好的人可以问他一些关于跨文化如何交流的问题。
2011-03-05 16:29:33
- 赵启正:
袁明教授,北京大学国际关系研究所所长,我们经常一起到欧美进行非政府的国际关系的交流,也就是说公共外交的一种典型方式。
2011-03-05 16:29:49
- 赵启正:
蔡建国教授是同济大学亚太研究中心,曾经在日本也作过教授,现在是上海市人民政府侨务办公室副主任,也是上海市负责公共外交的一个领域,也是全国政协中对公共外交贡献较大的人物之一。
2011-03-05 16:30:20
- 赵启正:
我在中央台也回答过类似的问题,我发现记者们对公共外交的理解是多样的,中国和外国对公共外交的理解也不一样,它不像自然科学,它的定律是全世界一样、定义是全世界都一样,它是不太相同。
2011-03-05 16:30:36
- 赵启正:
用两三分钟,用公共外交的定义图给大家说一下公共外交的定义,这样大家讨论起来就避免混乱,这是我做的一个图。有两个国家,A国和B国,A国政府对B国的公众来表达本国,那就是一种公共外交,如我们CCTV的NEWS,这里还有我们的外文网站,就是政府出钱的,政府主导的公共外交,在美国来说就是美国之音。
2011-03-05 16:30:57
- 赵启正:
随着国际旅游成本的降低,人们开始直接接触了,就是说中国人到外国的多了,每年有1200万人以上,不包括港澳台,公众也关心国际事务了,因为我们国家的利益和国际关系,和国际环境密切了,我们手中也有美元了,也开始关心国际物价了,所以公众也可能出国访问。
2011-03-05 16:31:56
- 赵启正:
比如,复旦大学代表团团长,由葛剑雄教授率队访问哈佛,如果访问美国的阁员就到这儿了。所以,公众不再是简单的受众,他也作主体了,是积极参与者了。
2011-03-05 16:32:13
- 赵启正:
公众对公众是公共外交中非常重要的民间外交,就是People to People,这也是在表达中国。公共外交的目的是什么,是向世界说明中国,说明中国的文化、说明中国的历史、说明中国的政策,回答外国人的不解之处,同时我们也倾听外国人对中国的评议。
2011-03-05 16:34:05
- 赵启正:
所以,各国的公共外交的定义略有不同,这里我给大家用一个图解来做定义,可以让大家理解的比较快一些。我放在这里,散会的时候大家可以过来拍照。
2011-03-05 16:35:56
- 赵启正:
因为学者比较多,他们是学者,我是官员,我很谦虚地请他们多说话,同时也允许插话,我们把记者会开的水平高一点,既要提问题,还可以有点学术味。如果可以的话,请大家举手发言,请主持人点名。
2011-03-05 16:36:29
- 肖秦生:
本次记者会大约为一个小时,记者提问前请报一下所在单位的名称。
2011-03-05 16:36:55
- 人民日报、人民网记者:
我们有两个问题,首先,我们知道中国国家形象广告在全世界已经投放了,去年我们也是很关注这个事情,投放的效果怎么样?第二,其实国外有很多对中国民众的误解,我们能不能够有一些创造性的活动来改变这种局面?
2011-03-05 16:37:16
- 葛剑雄:
刚才赵启正讲的公共外交的理念,我自己觉得,我们公共外交有自觉的和不自觉的,从不自觉的。你是中国人,尽管你自己说你不代表,但是人家对中国人的印象,慢慢的就积累起来了。
2011-03-05 16:38:35
- 葛剑雄:
就像我们看外国人,就说这是某某国家人说的,这是不自觉的。当然,他讲的比较自觉的,我是研究历史、地理的。
2011-03-05 16:40:01
- 葛剑雄:
历史、地理人家会问我,我利用这个机会,如果能够有一个正确的解释,人家了解的就比较具体了。
2011-03-05 16:40:31
- 葛剑雄:
有两方面,一方面,外国人本来就不知道,正像我不了解外国一样。另一方面,我觉得我们政府以前有一些说法很简单。
2011-03-05 16:42:40
- 葛剑雄:
举一个简单例子,我们现在强调这个地方是我们的,自古以来就是我们的,什么自古法呢?开天辟地,两千年前、三千年前,我们往往不具体的讲,所以外国人不理解。我们正好可以解释这些,我往往就是说给你具体介绍是什么情况。
2011-03-05 16:43:44
- 葛剑雄:
有的时候人家往往不理解你讲的跟政府有什么不同,有一次政府报纸说我是发表跟政府不一样的言论,我说你不懂,政府讲的和我们都是一样的,讲的是什么问题?
2011-03-05 16:44:44
- 葛剑雄:
是西藏,他就问,你们政府讲西藏自古以来是中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你怎么说西藏到元朝时才是呢。
2011-03-05 16:45:53
- 葛剑雄:
我说这才是,一个国家统一、扩展是有历史过程的。比如西藏,我给他解释,唐朝的时候就是和亲,既然和亲了就是两家人变成了一家人,但是到了元朝的时候就归中国管辖了。因为他也不知道,听你讲他就明白了。
2011-03-05 16:48:56
- 葛剑雄:
通过这个活动,真正可以说明中国。
2011-03-05 16:49:51
- 葛剑雄:
有的时候我们是有目的的,我记得有一次李小林带着我们出去,去讲孔子思想和世界和平,我也介绍过我自己专业知识问题。有的时候是随机的,比如去年到美国去,他说你既然来了,顺便给我们讲讲吧,我讲的是这方面的内容。
2011-03-05 16:50:16
- 葛剑雄:
从我个人来讲,至少是起到让他了解历史的真相,大家这么做工作,我们可以消除以往对中国的误解。我能讲的就是这些,欢迎各位批评指正。
2011-03-05 16:50:37
- 检察日报记者:
前外长唐家璇说过,加强公共外交是我国一项非常紧迫的任务,为什么这样说?另外,索马里护航和利比亚护侨事件,体现了我国怎样的公共外交形象?
2011-03-05 16:50:51
- 赵启正:
各国都很重视公共外交,可以说越是发达的国家、越是比较成熟的国家,公共外交开展的越早。
2011-03-05 16:51:22
- 赵启正:
中国近30年以来飞速发展,由世界舞台的边缘走到了世界舞台的中心,发生的事情往往影响世界,世界发生的事情有的时候对中国有助力,有的时候对中国有阻力。
2011-03-05 16:53:50
- 赵启正:
我们追求一个比较好的国际环境,因此有必要向世界说明中国,说明中国的真实情况,因为大多数外国人没到过中国来,他们对中国的理解无外乎是小说、电影、外国媒体、外国电视,而这些报道有相当的偏差,这种偏差有的是无意的,有的是有意的,所以要想让世界认识真正的中国,还要多靠中国人,所以我们对外表达中国是很重要的,这就是我们唐外长主要的意思。
2011-03-05 16:54:08
- 赵启正:
我们索马里的护航和利比亚大抢救,这也能够给外国人造成对中国的进一步的理解和印象,公共外交最根本的目的是让外国人了解中国,从而对中国比较友好。
2011-03-05 16:55:10
- 赵启正:
对于一个民主国家来说,任何政府的决策都会考虑民众的意见,从而使外国政府对中国采取比较有利的政策,这样有利于中国,也有利于他自己。
2011-03-05 16:56:07
- 赵启正:
中国政府和中国民众也是这样一个关系,就是我这个垂直图上,写着沟通,本国政府对本国公民,本国公民对本国政府也有影响,怎么影响法呢?政府可以开新闻发布会,可以写文章,可以演说,而公民可以上网,可以写你的观点,很多智库,如重要的国际研究所,一些大型的学所、一些民间组织,比如陈先生领导的对外友协,他们都会研究国际关系,向政府提出报告。
2011-03-05 16:56:34
- 赵启正:
我们认为某国和我们国家现在存在着什么问题,我们应该表达什么,这样就使我们的公共外交做得更好了,所以索马里的护航和大抢救使外国人感觉中国随着自己经济水平的提高,给国际贡献更多了,因为索马里的护航不止是对中国的商船护航,对外国的商船也有帮助,索马里“再抢救”说中国对自己的公民如此,中国的确是一个善良的政府、是一个爱民的政府,当然就引起国际社会的共鸣,所以有公共外交的效果。
2011-03-05 16:56:58
- 赵启正:
虽然刚才葛教授说了,不一定打着公共外交的旗帜,我们的所作所为都有公共外交的意义。
2011-03-05 16:57:42
- 陈昊苏:
公共外交在最近这段时间确实是非常引人注意,其实我们民间外交是开启了公共外交的先河,因为民间外交的目的就是代表中国人民到国际舞台上广泛交友,这种交友的活动也需要说明中国的形象,也需要向世界各国的朋友传递友谊、表达善意,刚才启正同志在一开始介绍的,在这样历史条件下,它成为中国外交的一种延伸,而中国的民间外交也是要向这个方向发展。
2011-03-05 16:57:56
- 赵启正:
你有首诗我还记得,"民间外交是先河,公共外交新成果"。
2011-03-05 16:58:24
- 陈昊苏:
是这样的,民间友好起先河,公共外交创益多。它开了先河,但是现在有新的发展、新的扩充。
2011-03-05 16:59:17
- 北京青年报记者:
我的问题是,公共外交提倡的是“人人都是外交官”,政府如何保证民众对公共外交过程的知情权呢?另外,请问赵主任如何看待中国独立智库现在还比较少的情况?
2011-03-05 16:59:36
- 赵启正:
没有说过人人都是外交官,至少我没有说过。政府外交是横向的,它代表国家主权,通过交涉、谈判,最后形成共识、协议、声明、公报或者谈不拢,再回去。所以,人人不是外交官。
2011-03-05 17:00:16
- 赵启正:
但是真正的时候你是代表民意,所以我们出去,比如韩先生出去,他谈中国企业发展,谈中国民间企业的进步,人家从这当中体会到你们多种所有制的力量,但他并不代表我们的发改委,不是人人是外交官。
2011-03-05 17:01:12
- 赵启正:
关于知情权,现在知情权完全是通过媒体来表达的。我们外交部每周都有多次发布会,还有外交部的开放日,大家进去看看、聊聊天。他们还跟媒体有吹风会,请专家讲讲国际形势,交流交流看法,这就是给大家知情权了。特别是在外交方面,每天报纸上外交消息太多了,通过媒体、通过诸位也扩大了知情权。
2011-03-05 17:01:46
- 葛剑雄:
我补充一下,我们的优势恰恰在于我们不是外交官,我们不代表政府,我们代表个人,像我们这样,我是代表学者,我的研究以及我发表的意见有可能不是百分之百的跟政府完全一样,我们甚至跟外国人交流的时候也可以批评我们政府的某一项做法,但是不影响我们对我们国家总的形象如实的说明,使他对我们了解,我觉得这个身份可能更合适。
2011-03-05 17:02:06
- 韩方明:
关于发展独立民间智库的问题,我有一份大会发言,“发展独立智库,促进决策科学化和民主化”。这个发言已经放网上公开了,建议你查询一下,在这里我不做详细答复了。
2011-03-05 17:02:34
- 印度时报记者:
在处理中日、中印、中美的关系中,政协能扮演怎样的角色?这个问题是问韩博士的。
2011-03-05 17:03:07
- 韩方明:
政协的对外交往功能可能有三个方面,一是平台的功能,像你刚才提到的大国的外交方面,我们可以为各种组织提供一个活动的平台,潜力很大;二是窗口的功能,人民政协汇集了方方面面的精英人士,和他们接触可以增加对中国真实形象的了解;三是沟通桥梁的功能,这一点在贾主席的工作报告里也有所提及。谢谢。
2011-03-05 17:03:35
- 中国图书商报记者:
我想问一下在座的委员,在中国文化走出去,提升中国文化软实力方面,在座的委员对中国的文化企业有哪些建议和意见?谢谢。
2011-03-05 17:03:59
- 袁明:
我做一般性的回答。首先要放到一个大概念里面,中国文化走出去,然后才到达你说的文化企业的方式和架构。我的强项还是在中国文化走出去,这一点我有些思考。
2011-03-05 17:04:28
- 袁明:
首先,对中国文化我们有投入更多的研究和思考,我们怎么把几千年沉淀下来,使我们中华民族这么自强不息,究竟是什么?
2011-03-05 17:04:53
- 袁明:
这里有很多文化密码,文化密码是什么?我觉得现在的财力、智力已经到了一定的水平,我们可以做这个工作,我想要集中集体智慧来凝聚力量。
2011-03-05 17:05:05
- 袁明:
葛教授一开始讲历史、地理,这是一个方面,这是我们的根。在这个基础上,智力到达一定的高度,整个全民族的精神有一种升华,我们走出去我觉得会变得很水到渠成。我们采取什么方式,就像您刚才讲的,文化企业因为整个向国际传播,我们确实要做到国际化、现代化,有很多课题要努力。
2011-03-05 17:05:32
- 黄友义:
我补充一点。在中国人的语言里,我们讲中国文化走出去,大家非常明了它的意义是什么。但是如果翻成外文,说我们的中国国策是让中国文化走出去,首先是我们没有掌握国际上通行的话语体系,我更希望我们能够说“促进中国文化产品的国际市场份额,让更多的国外受众看到中国的文化作品”,这样恐怕更容易被人理解和接受。
2011-03-05 17:05:45
- 蔡建国:
我联想到中国国家汉办在世界上有600多所孔子学院和孔子讲堂。从2004年开始,当第一家孔子学院在世界上建立起来的时候,我们强烈地意识到,由于我们汉语的国际推广工作,尤其是外国人迫切的想了解,通过中国语言了解中国文化,这样就掀起了“汉语热”。
2011-03-05 17:06:57
- 蔡建国:
在这个过程中,现在申办孔子学院的工作也是如火如荼在世界各地开展起来,我们也有很多老师走出国门、走出校门承担着汉语推广的工作,从而也为世界各国的民众学习汉语提供了帮助,同样也使他们对中国文化的了解起到了渠道、沟通、桥梁的作用。我们第一步要把语言的沟通工作做起来,然后在这个基础上向更广泛、更深入的领域展开。
2011-03-05 17:07:25
- 葛剑雄:
赞成蔡教授的话,我还有点补充。在这个问题上公众是有误解的,这是不利于我们的公共外交的,我们讲汉办或者我们去介绍中国的文化,我们的目的应该不是说要外国人一定要接受我们的文化,更不是说用中国的文化取代外国的文化,你想如果外国人跑到中国来说给你传播美国文化、欧洲文化,你会怎么想?
2011-03-05 17:07:40
- 葛剑雄:
我们要让他了解,他了解以后,他愿不愿意学是他的事。我上次跟孔子学院外方院长培训的时候,我说不同的文化要互相的了解、互相欣赏,相互欣赏对方文化好的地方。现在这个世界已经到了一个文化自由传播的时候,好的他就会接受。
2011-03-05 17:08:12
- 葛剑雄:
在这里面相当一部分介绍中国,应该是通过文化产品的方式,比如电视片等等,他自愿接受。
2011-03-05 17:08:36
- 葛剑雄:
另一种是观念的文化,那就是高层次的,这个应该大家互相交流、相互学习,不要以为我的孔子文化要取代你、儒家文化要取代你,这样的思想是错误的,表面上看来是把它抬得很高,其实是不正确的。
2011-03-05 17:08:58
- 葛剑雄:
比如我跑到非洲穷乡僻壤的地方,外国人见了小孩子之后就说“布鲁斯李、布鲁斯李”,这是为什么?因为他看过李小龙的电影,所以他对中国的印象就是李小龙。
2011-03-05 17:09:18
- 葛剑雄:
但是很遗憾,我们这样的产品太少,所以人家的了解不是论你的四书五经,美国把花木兰拍了一个动画片,人家还不知道花木兰是中国的故事。大量人通过直观的接受,这样的接受方式更好,你愿意出钱买,比我们免费送要好的多。
2011-03-05 17:10:28
- 中央电视台和中国网络电视台记者:
我的问题是提给赵主任的,刚才您是通过一个图板很形象地给我们介绍了公共外交政府和民间的两个层面,我想问一下,您觉得从目前来看,我国政府应该从哪些方面加大推动公共外交?谢谢。
2011-03-05 17:10:51
- 赵启正:
公共外交人人有责,政府是主导,因为政府部分的公共外交力量很强大,像阁下的机构是政府出钱,对外国来表达,这是必不可少的。还有就是民间的一种自动行为,也有人办自己的研究会、研究所,像韩先生,他的公共外交季刊每期一万本,供不应求,还有人会存一本、两本,那是智慧投资。
2011-03-05 17:11:15
- 赵启正:
公共外交谁做呢?政府是主导,谁是中坚力量呢?民间组织、社会团体,还有社会精英,他有这个能力到外国演说、讲解。在外国来看,他们大量的用前官员,比如卡特,他根本没有了,基辛格现在没有职务了,他到中国来做什么?公共外交。
2011-03-05 17:11:59
- 赵启正:
他到中国来做公共外交有什么优势?他了解美国政策,了解中国人想听什么、不想听什么,他也知道了。但是他不是政府官员,所以可以轻松的交谈。这都是袁教授的朋友,我也参加过他们的交谈。所以,精英是中坚力量,大学、甚至于宗教领袖、媒体领袖、企业家都是中坚力量。
2011-03-05 17:12:40
- 赵启正:
公众是基础,就是说你并不是为公共外交而去,但却表达了中国的形象,很守纪律、很有礼貌、很谦让、很讲卫生,这是中国人,对中国印象好了。所以,公众的对外表达是我们的基础。我们可以说,公共外交人人有责。
2011-03-05 17:14:24
- 中国石油报社记者:
请问各位委员一个问题,目前越来越多的中国企业走出国门进行国际合作,中国企业在走出去的过程中怎样更好的规避由于资源国的动荡所带来的风险?公共外交在中国企业进行国际合作的过程中能发挥什么作用?
2011-03-05 17:14:38
- 韩方明:
我在两家央企一家股份制企业担任董事会成员,这三家公司都是上市公司,有两家我都是出任风险管理委员会委员。我们这个风险管理委员会过去来看主要做财务控制的风险和运营的风险,但是最近我们越来越多的认识到,国家的政治风险需要特别留意,比如这次利比亚的危机。
2011-03-05 17:15:25
- 韩方明:
所以,未来我们中国企业走出去的时候,在做风险判断的时候,董事会的风险管理委员会能够增加一些这方面的判断是非常必要的。另外,如果能够请用一些第三方的独立的咨询公司或者是政治顾问给这些走出去企业提供咨询也是非常必要的。
2011-03-05 17:16:15
- 黄友义:
我补充一点,这么多企业走出去,的确是公共外交一个很大的问题。比如中海油当时在美国想收购一家美国公司的时候,中国的媒体在这方面做的努力不够,实际上是中海油董事长自己撰写文章在美国报纸上发表,解释他为什么要买这个公司。而很多美国当地的报纸都对中海油的做法表示质疑。
2011-03-05 17:16:29
- 黄友义:
这会儿我觉得中国的各种媒体应该有责任更主动的为中国的企业在海外的业务做一些舆论上的铺垫。同时,中国的企业走出去也应该更多的利用各种媒体为自己投资的意图做出一些正面的解释。
2011-03-05 17:17:25
- 海峡之声记者:
这个问题请问赵主任,这些年出国领导都要参访所在国的孔子学院,可以说“孔子外交”已经成为了中国外交的一道很独特的风景线,孔子学院让世界了解了中国,台湾地区在2010年9月份成立了台湾孔子学院,赵主任您认为对这两岸的文化交流融合有什么样的积极意义?另外我们如何进一步推进两岸孔子文化的交流?谢谢。
2011-03-05 17:17:45
- 赵启正:
海峡两岸的文化是一个根,根在什么地方?从古远来说,就是以孔夫子为代表的中国各位先哲的理论和精华,是大家共同遵守的。
2011-03-05 17:18:13
- 赵启正:
从现在来看,孙中山先生推翻帝制、振兴中华,求得中国的统一,这又是共同点。从古到今都有共同点,我觉得我很有信心,就是大陆、台湾是一家,因为文化的力量比任何的力量都大,文化的认同就是从心灵上的认同,是感情上的认同,我觉得这是最可珍贵的,海峡两岸都要共同的来遵循孔夫子等先哲的教导的精华部分,共同来继承孙中山先生统一中国的一个梦,他的梦就是中国的统一。谢谢。
2011-03-05 17:18:57
- 葛剑雄:
不过我不认为海峡两岸这个活动是我们公共外交的一部分,这是我们内部,大陆、台湾之间的交流。但是我们三方的合作是可以促进公共外交的,如果我们在国际上面,我们三方不是对立,而是合作的话,就有利于整个中国的形象,也有利于我们在海外的华人华侨。
2011-03-05 17:19:19
- 葛剑雄:
比如现在国务院侨办请我到外国的华人中间,推进华人教育,在这个过程中台湾方面也在推进这个工作,比如说外国人学中文,到底用简体字还是繁体字呢?以前比较对立,但是现在我们三方合作,你爱学繁体就学繁体,爱学简体就学简体字,当然学简体的比较多,因为比较实用。我们去讲课,他们平时跟台湾往来的教师也来听,一方面我们本身在国外显示的是我们三方之间的合作;另一方面大家共同来弘扬中国的历史文化。应该说,两岸在公共外交上可以合作。
2011-03-05 17:19:42
- 中国青年网记者:
请问赵主任,今年是中欧青年交流年,您认为青年在公共外交中所起到的作用是什么?他扮演什么样的角色?
2011-03-05 17:20:19
- 赵启正:
青年是时代的先锋,我们这个年龄的人已经落后于青年了。从长远来看,青年人的交流最重要,因为你们的交流刚刚成熟,你们可以维持几十年,我也许只有维持五年到十年,我的概念已经落后了,所以我们寄托于青年人的交流。
2011-03-05 17:20:47
- 赵启正:
青年人的知识比我们广泛,我是你们这个年龄的时候,就不知道很多事情,那时候家里还没有电视,也没有电话,所以交流意识很弱。现在青年人交流意识比较强,交流使你的人生更美好,使你获得知识的渠道更多,交流不应该只在国内交流,应该横向交流。你说中欧青年交流,刚才那位印度记者说,我们和中印也应该交流,和中日也应该交流,所以我们拜托青年网在公共外交方面多做一些表达。
2011-03-05 17:21:25
- 赵启正:
刚才我说的那本书,虽然我是总编辑,但是我拜托韩先生做副总编辑,做了很多的贡献,都是编委,这本书还上了网。
2011-03-05 17:21:57
- 韩方明:
我那天记者会以后碰到一位西方的记者,他跟我讲,极其罕见的,不同寻常的提到了一本刊物的季刊。我问是什么?他说是《公共外交季刊》,当时我,我深受鼓舞,第一时间给赵主任发了条短信。
2011-03-05 17:22:15
- 赵启正:
是,我表示祝贺了。
2011-03-05 17:22:43
- 香港有线中国经济与旅游电视台记者:
我想请问袁明女士,因为您是今天所有委员当中唯一的一位女性。在去年12月份的时候在柬埔寨我们举行过亚洲政党论坛,当时提出就是要重视年轻女性政治家的力量,在公共外交领域,中国也是方兴未艾。在当下世界各国,尤其是大国尤为的重视公共外交,尤其重视国家软实力的培养,在当下这个时期,您如何看待女性这支力量在公共外交领域所发挥的作用?
2011-03-05 17:22:55
- 袁明:
谢谢您的问题。我从问题本身和提问者来看,我就感觉到这个女性是可以如此亮丽、可以如此敏感。时代潮流,女性在国际事务当中、国内事务当中影响一定是越来越大,我觉得有无数的例子可以说明。
2011-03-05 17:23:59
- 袁明:
比如我经常参加达沃斯世界经济论坛年会,这个年会上有一个让我印象深刻的,就是叫做“未来领袖”,是有比例的,未来领袖有多少必须是女性,所以挑选的时候女性的力量很大。
2011-03-05 17:24:36
- 袁明:
挑选的时候就是针对的在各国出露头角,年龄必须在30岁以下,受到良好的教育,不管她有没有名,先把她捧出来,这是世界上的合力,所以我很高兴来自香港的如此亮丽的一位女性的新闻工作者,能够在今天这个场合破题点出来,我觉得前途无限广阔。谢谢你。
2011-03-05 17:25:06
- 黄友义:
公共外交的实践者越来越多的是女性,因为新闻出版和翻译领域女性特别多,所以女性是当今中国公共外交实践的主力。
2011-03-05 17:25:19
- 人民中国记者:
请问黄委员,中国的经济增强之后,有很多公共外交领域有了显著的发展,比如中国的春节在国外都知道了,因为一到春节,有很多中国人出去买东西。从文化角度来讲,在国外只知道一些孔子、《红楼梦》、《西游记》,古代的这些东西。但是现在的这些文化,比如包括电影,包括一些建筑,一些文学作品也是,在国外都好像不是特别受关注,这是什么原因?还有,中国最近在文化作品方面,比如在翻译方面有没有什么近况?
2011-03-05 17:25:57
- 黄友义:
的确是这样,就是中国文化当中的一些元素是外国人了解中国,也是中国公共外交的媒介。但是,中国对外文化介绍的速度恰恰好像没有跟上经济发展的速度。尽管国外的人对中国的现代情况,对现代艺术、电影等等兴趣非常浓厚,这是中国自己主动介绍的不够。
2011-03-05 17:26:27
- 黄友义:
这里面有几个原因,其中一个原因是我们从事这方面的人力不够,把中国的东西提供给外国人,这个是需要下苦功夫、扎实的功夫。尽管中文是世界第一大语言,讲中文的最多,但使用中文的国家很少,因此要介绍中国文化的时候,不能指望靠中文,必须要中译外,中译外又是难度比较大的,我们这支队伍还是不够强大,不是国外没有市场,而是我们现在速度跟不上,尽管这几年取得了很大的进步,但是这方面还有很大的空间。
2011-03-05 17:27:09
- 韩方明:
我补充一下,我们有影响的文化大师不够。今天中午我参加了一个著名的文化大师的荣誉博士的颁授仪式,英国“格拉思科大学”颁的荣誉哲学博士,就是说我们有国际影响的大师不够。
2011-03-05 17:27:32
- 中华合作时报社记者:
近期,国家推动了很多非中文媒体的出现,像新华社的CNC,环球时报的英文版,这些媒体的出现对我国外交层面有什么意义?我们可不可以管这些媒体叫外宣媒体呢?谢谢。
2011-03-05 17:28:13
- 赵启正:
第一,现在我们不大用外宣这个词,你找一本英文字典来解释的话,它是强词夺理的意思,在中文里没有问题,但是编字典的人,历史上就编错了,你现在没有办法改回来,所以我们是对外传播。在写成外文的时候不要写成对外宣传。
2011-03-05 17:28:49
- 赵启正:
第二,你说环球时报有英文版和英文电视,这是非常好的,媒体是公共外交中最活跃的角色。为什么呢?我们的公共外交活动花了很多成本,如果媒体不去传播的话,就变成自娱自乐了。而媒体的传播需要媒体的力量,他的水平、他的真实感、他的生动感,媒体自己也是公共外交的角色,你们出国去访问,你们就是中国公共外交的执行者。
2011-03-05 17:29:21
- 赵启正:
如我们和日本之间有一个中日青年记者交流计划,我们是很鼓励的,中日之间的问题也寄托在青年人身上,你们去交流一下,你们去讲讲中国,讲讲自己对历史的看法,看看日本青年怎么讲。我每年到日本都会去东京大学、早稻田大学,跟学生们直接谈,我也发现中日青年的差距,很有趣,也很有意思。所以你说这几个外文的杂志和频道,都是公共外交的新生力量,我们也要支持他。你们的稿子也应该慷慨一点,不要“版权所有”、“不得翻印”。
2011-03-05 17:29:36
- 新华社记者:
新华社驻外分社在海外搜集了很多外国人对此次两会关注的问题,其中有一个问题备受关注,我在这里也请教各位委员,中国在国际政治经济领域当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中国将如何面对其中的挑战?同时,在未来的五年当中,中国将怎样与国际社会共同合作,来进行在医疗卫生,以及政治、文化、经济等领域的合作?谢谢在座的委员和主持人。
2011-03-05 17:30:04
- 赵启正:
关于面临着怎样的挑战。首先是竞争,商业上的竞争是很正常的,这个竞争要正派的竞争。比如,产品的质量、售后的服务,这是首先要做的。
2011-03-05 17:30:36
- 赵启正:
这种竞争很激烈,而中国并不是很有优势的,因为我们的专利数量不够,我们做一个iPad,在出口计价的时候是150美元,中国加工厂的利润是3-5美元,在贸易表格上计算的时候,中国给美国出超150美元,美国作为逆差,美国就抗议,很多美国产品是在中国做的,中国获得4到5美元,记账记成150美元,这就是因为我们出口结构不好,说我们出口这么多,我们GDP第二了,那真是流汗的钱,那真是加班加点的钱。
2011-03-05 17:30:50
- 赵启正:
日本跟我们差不多,日本是什么钱?是科学技术的钱,是轻巧的按计算机按纽的钱,而我们是缝纫机一针一线挣出来的。怎么办?努力吧,多为科学技术做贡献吧,这是第一条。
2011-03-05 17:31:14
- 赵启正:
第二条,刚才有一位记者问了,出去收购老遇到挫折怎么回事?我们出去收购是拿我们的钱买美国的产品,只不过这个产品是一个工厂,这完全可以平衡美国的贸易逆差,并且这个钱还是按亿算的,但是他不干,这个账是什么?
2011-03-05 17:31:34
- 赵启正:
账是两个,一个是因为他们对中国不放心,你们中国买这个干什么?你们把这个专利买去了,他们害怕了。华为收购“3Leaf”,并不是全买了,是买一部分工厂和一部分专利,他们说不行,中国工厂买去不行,华为太厉害了。
2011-03-05 17:31:47
- 赵启正:
这是政治障碍,经济障碍和政治障碍是两种障碍,如何让这种政治障碍对中国的怀疑论,怀疑你太强大了,将来不知道你们会做什么,不知道会不会有霸权,消除怀疑论得靠公共外交,靠谁?就是韩先生这样的人,你做的生意,你说得清楚,多出去走走,你带一批人。
2011-03-05 17:32:58
- 陈昊苏:
中国现在GDP总额占到世界第二,中国确实在过去30多年中经济得到了非常迅速的发展,中国的实力也更加雄厚了。中国在国际上的形象,有的人是看到了,但是也有很多负面的东西,有些人出于偏见,或者是不太了解情况,无知、偏见,对中国做出一种妖魔化的解释,根据历史上的规律,一个国家既然强大起来了,必然要到世界舞台上追求霸权。
2011-03-05 17:33:21
- 陈昊苏:
我们现在最大的问题在于,我们不得不多费唇舌向世界解释中国的发展,这对世界来说不是一种威胁,对世界来说是一种好的发展机遇。中国现在整个GDP的总额占到世界的9%左右,但是中国对于世界经济的贡献超过了这个数字,有很大的影响。
2011-03-05 17:34:21
- 陈昊苏:
当我们的利益受到损害的时候,中国维护自己的利益,这不能够说是过分的强硬,当中国的形象受到有些人抹黑的时候,中国如实说明这种情况,也不能说是态度傲慢。
2011-03-05 17:34:44
- 陈昊苏:
另外,中国作为一个发展中的大国,正在世界上尽到自己的责任,这不能说是中国不负责任。我想我们应该通过这种解释使得世界明白,当然它不可能一下子就能解释得清楚,实际上这样的问题在不断出现,我们中国要实事求是对自己的形象做出解说,做出正确的解读。这是我的看法。
2011-03-05 17:35:20
- 香港卫视记者:
刚才赵委员和陈委员反复都提到了中国的GDP已经成为了世界的第二,自从金融危机以来,中国的经济一直是拉动世界经济复苏的一个主要动力,中国的自信心也在不断增强。我想请问赵委员,中国外交这种韬光养晦的政策是不是也会发生改变?谢谢。
2011-03-05 17:35:35
- 赵启正:
中国的韬光养晦不是一时之计,也是中国人的品质的表现。有人老把韬光养晦和勾践,吴越的故事联系起来,这是两个出处。《公共外交季刊》上期对这个做了考核,这是两个故事,但是被我们误会了。君子报酬十年不晚还了得,不是这个意思,是保持一种谦虚的态度,与外国人友好往来。不韬光养晦就是张扬、就是吹牛、就是傲慢,这不是中国的传统。
2011-03-05 17:36:04
- 赵启正:
中国的传统恰恰是内向的,“君子欲归于言,隐于行”,不大好说,所以请香港的这位记者记住,我们不是权宜之计,韬光养晦,应该长期坚持下去。我们反对有些国家老对我们指手划脚,我们自己也那么做吗?我们反对不喜欢那些国家傲慢,我们也去傲慢吗?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要人家怎样对待你,你要那样对待人家才行。
2011-03-05 17:36:27
- 香港大公报记者:
想请教一下赵启正主任,港澳在中国公共外交事务中应该扮演什么样的角色?您能不能评价一下当下的中国的公共外交话语体系。
2011-03-05 17:36:50
- 赵启正:
港澳是中国的一部分,但是是一国两制下的一部分,他们国际的关系,公共外交非常丰富,可以说和世界各地都有联系,很多重要人物都在香港有朋友。因此,他们表达中国比我们大陆有的时候还有更多的渠道。
2011-03-05 17:37:17
- 赵启正:
所以,不管你们是在做公共外交或者不在做,只要你们和外国接触,就是有公共外交的效果。一国两制是不是真做到了?是不是真尊重了香港基本法、澳门基本法,这就看出来了,中国大陆是不是一个讲信用的政府。所以,你们在公共外交方面有特色,但是我们之间不是外交,我们之间是一国两制。
2011-03-05 17:37:42
- 赵启正:
公共外交体系,这句话我不是很明白。就是说中国的公共外交是许多部门都在做,比如教育部系统的孔子学院是公共外交的实践者之一,国务院新闻办公室是对外传播的负责单位,向世界说明中国,这是一部分。
2011-03-05 17:38:24
- 赵启正:
还有外交部,他有两个意义,外交部的公共外交鼓励他们的大使,他们的参赞在当地社会和那里的人交朋友,到电视台去演说,到大学去演讲,这是一种公共外交。再有,他也应当指导我们其它非政府部门的公共外交,这又是一部分。
2011-03-05 17:38:45
- 赵启正:
宣传部领导这么多电视台,他又是一部分。所以,中国公共外交这个体系是多元的。但是,它是一个目的,向世界说明中国,开拓中国的友好面。国家在国外的印象、形象,这些词相对抽象,我把它改一改。人有人缘,国有国缘。“人缘说”,陈先生这个人好,讲信用,肯帮助人;这个人会写诗,文化不错;他有困难,说我今年缺点钱,我要买房子,把钱借给你,不用写欠条;说这个人人缘不好,比较自私,从来不帮助别人,下班就走,这个人不讲信用,那他得到的帮助就比较少。
2011-03-05 17:38:59
- 赵启正:
人缘不好,他不温暖。如果你碰到人缘不好的时候,你不必着急,因为你自己自信你很不错,所谓日久见人心,真金不怕火炼,过几天就转变了,大家还是跟你友好。
2011-03-05 17:39:47
- 赵启正:
可是国缘不然,因为国缘跟你没有直接接触,人家是看电影和看报纸了解的,看电影里面都拖着辫子耍武术,认为中国人就是这样。所以我们就得直接交往,得说明中国,中国的国缘才能好,大家为国缘努力,不要让人家误解,我们中国人在国际大家庭中有那么多缺点。我想这是很重要的。
2011-03-05 17:40:02
- 俄罗斯阿尔法电视台记者:
我的问题请教陈委员的,中国全国友协在促进中国和世界各国的友好合作中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对俄罗斯社会各界而言,中国全国友协,尤其是中国友协都是通往中国文化的友好桥梁和纽带。我的问题是,中俄友协能否开通“中俄公共外国直通车”?比如任何愿意促进中俄友好的人士都能够与中俄友好协会取得联系,并且能够得到专门的指导。谢谢。
2011-03-05 17:46:30
- 陈昊苏:
刚才你对我们对外友协和中俄友协的工作,作出了一个评价,我是很感谢你的。中国对外友协成立57年,中俄友协成立61年,他们的大量工作就是进行友好的沟通。你刚才提的这个建议,正好我们中俄友协马上要开一届新的理事会,我们现在也正在研究中国和俄国之间民间的沟通应该要有新的尝试、新的开拓,所以这个意见是挺好的,我向你表示感谢。
2011-03-05 17:54:49
- 陈昊苏:
我们突出文化方面的交流,我们认为文化的交流为双方之间建立了一种互信的结构,这种互信不光是领导人之间的,而且包括人民群众,包括社会团体,包括精英组织等等,这就使公共外交有很好的施展空间,我们愿意再努力去做。
2011-03-05 17:55:13
- 中国网记者:
我想请问赵部长,媒体传播在公共外交当中具有重要的作用,您如何看待中国媒体在海外的布局?另外还有一个问题想请问黄友义委员,您如何看待现在网络外交在公共外交当中的作用?谢谢。
2011-03-05 17:55:45
- 黄友义:
网络像其他媒体一样,是公共外交最重要的手段,网络是最新的、最便捷的,能让更多人参与的、互动性更强的媒体。虽然报纸、图书、杂志、广播、电视各有自己的优势,但是网络因为集这些传统媒体的功能于一身,所以它在公共外交上一定能发挥更大的作用。更重要的是,它能够让很多百姓,媒体之外的人也参与到公共外交中来,所以我认为在公共外交方面,互联网发挥的作用将会越来越大。
2011-03-05 17:56:20
- 赵启正:
中国对外传播的布局现在是相当完整,我们国际台有60种,但是总体上说,还是不够。网络的外语种类很多,内容还在增加,中央电视台新加的网络电视是非常有力量的,可以看多种文字,大概有四五种外文,也是不错的。但是总体上说,我们的文章、节目如何适合外国人的口味,让他能懂,这是不容易的。外国人所掌握的那本词汇表和我们所用的词汇表,一部分相同,一部分不相同,你跟外国青年人讲辩证唯物主义,他问你什么是辩证唯物主义,受的教育不一样。如何让外国人懂中国的事情,这叫做跨文化的本领,跨文化比跨语言还要难一点,今天没有时间谈这个,有时间再说。
2011-03-05 17:57:01
- 肖秦生:
记者会到此结束,谢谢各位委员,谢谢各位记者。
2011-03-05 17:57:18
图片内容:
- 全国政协常委、外事委员会主任赵启正
- 中国翻译协会副会长兼秘书长、国际翻译协会副会长黄友义
- 政协新闻组副组长、外事委员会办公室副巡视员肖秦生主持发布会
- 忘情的举手
- 全国政协常委葛剑雄
- 全国政协常委、外事委员会副主任、中国对外友好协会会长陈昊苏
- 北京大学国际关系研究所所长袁明
- 同济大学亚太研究中心教授、上海市人民政府侨务办公室副主任蔡建国
- 外事委员会副主任韩方明
- 印度记者关注发布会
- 赵启正主任阐述观点
- 中国网记者提问
- 黄友义委员回答中国网记者提问
- 现场记者认真记录
- 记者起身提问
- 美丽的同行
- 记者会现场气氛活跃
- 倾听
- 问题令委员挠头
- “哥”镇定
- 给力的摄像师
- 中国网无处不在
- 陷入沉思的记者
- 自信
- 焦急等待提问
- 发布会现场
- 会议主席台
- 现场气氛热烈
- 女委员风采
- 中国网前方记者罗艳
- 会后赵启正主任被记者围住
视频地址:
- http://mp4.china.com.cn/flv/olderDatazb/olderDatalh/20110305waijiao_1299326770.mp4
相关新闻:
- 政协委员李顺桃:建议增设袭警罪
- 政协委员建议推遗产税 防止不平等收入代代相传
- 政协委员建议走产业化道路 解决保障房资金难题
- 政协委员:加快人民币国际化 拓展外储投资渠道
- 全国政协常委邵鸿:别给自主招生“泼冷水”
- 政协委员建议试行夫妻一方为独生子女可生二胎
图片大图:
-
全国政协常委、外事委员会主任赵启正
中国网 李异涛
-
中国翻译协会副会长兼秘书长、国际翻译协会副会长黄友义
中国网 李异涛
-
政协新闻组副组长、外事委员会办公室副巡视员肖秦生主持发布会
中国网 李异涛
-
忘情的举手
中国网 李异涛
-
全国政协常委葛剑雄
中国网 李异涛
-
全国政协常委、外事委员会副主任、中国对外友好协会会长陈昊苏
中国网 李异涛
-
北京大学国际关系研究所所长袁明
中国网 李异涛
-
同济大学亚太研究中心教授、上海市人民政府侨务办公室副主任蔡建国
中国网 李异涛
-
外事委员会副主任韩方明
中国网 李异涛
-
印度记者关注发布会
中国网 李异涛
-
赵启正主任阐述观点
中国网 李异涛
-
中国网记者提问
中国网 李异涛
-
黄友义委员回答中国网记者提问
中国网 李异涛
-
现场记者认真记录
中国网 李异涛
-
记者起身提问
中国网 李异涛
-
美丽的同行
中国网 李异涛
-
记者会现场气氛活跃
中国网 李异涛
-
倾听
中国网 李异涛
-
问题令委员挠头
中国网 李异涛
-
“哥”镇定
中国网 李异涛
-
给力的摄像师
中国网 李异涛
-
中国网无处不在
中国网 李异涛
-
陷入沉思的记者
中国网 李异涛
-
自信
中国网 李异涛
-
焦急等待提问
中国网 李异涛
-
发布会现场
中国网 李异涛
-
会议主席台
中国网 李异涛
-
现场气氛热烈
中国网 李异涛
-
女委员风采
中国网 李异涛
-
中国网前方记者罗艳
中国网 李异涛
-
会后赵启正主任被记者围住
中国网 李异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