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务院新闻办公室新闻发布会材料二

 

西藏生态安全屏障保护与建设工程(2008-2014年)建设成效评估(简本)

中 国 科 学 院

2016年10月

目 录

一、工程建设背景

1. 区域概况

2. 生态安全屏障规划

3. 《规划》的推进落实

4. 《规划》的工程实施

二、评估目标与方法

1.《规划》工程评估目标

2. 评估技术与方法

三、主要评估结果

1. 高原生态系统整体稳定,植被覆盖度呈增加趋势

2. 全区沙化面积减少,工程区风沙治理成效显著

3. 退牧还草促进了草地恢复,提高了农牧民收入

4. 农牧区清洁能源使用率大幅提高,农牧民生活条件显著改善

5. 天然林与自然生态区保护初见成效,野生动植物种群恢复性增长

6. 生态系统服务功能逐步提升,生态安全屏障功能稳定向好

附 图

 

一、工程建设背景

1. 区域概况

西藏地处祖国西南边陲,国土面积120多万平方公里,约占全国陆地国土面积的1/8,全区辖7个地(市),74个县(区)。西藏是青藏高原的主体,平均海拔4000米以上,是除南北极之外地球上最洁净的环境本底区。高原大气环境干净透明,接近于全球大气元素的背景值;主要江河湖泊水质状况保持良好,达到了我国地表水体环境质量较高的等级标准;地面土壤元素含量继承了其成土母质的特点,基本处于原生状态,未受人为污染。西藏拥有许多特殊和特有的生态系统类型,为高原特有动植物提供了广袤的栖息地,其生态功能对保障我国乃至东南亚生态安全具有独特的屏障作用,对亚洲乃至北半球气候与环境具有极其重要的影响,对亚洲众多著名河流的水源涵养与水文调节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对控制高原沙尘对周边地区的影响具有独特的贡献。

西藏是世界上少有的大陆高海拔高寒环境区,生态环境具有脆弱性和敏感性特征,十分容易受到外部干扰作用而发生退化。受全球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的影响,西藏生态环境问题逐步显现,生态安全屏障功能受到威胁。草地退化导致群落结构破坏和生态功能减弱,藏北高原和藏西山地土地沙化问题突出,土壤侵蚀类型多样,侵蚀面积较大;全球变暖导致生物多样性遭受威胁,自然灾害类型多、分布广,生态退化与灾害呈现联动性发生。

2. 生态安全屏障规划

西藏生态地位的重要性和生态环境的脆弱性引起了中央和西藏自治区政府的高度重视。为了保护好这一重要的国家生态安全屏障、建设好美丽生态家园,2009年2月18日国务院批准了《西藏生态安全屏障保护与建设规划(2008-2030年》(以下简称《规划》),提出保护与建设藏北高原和藏西山地以草甸-草原-荒漠生态系统为主体的屏障区,藏南及喜马拉雅中段以灌丛-草原生态系统为主体的屏障区,藏东南和藏东以森林生态系统为主体的屏障区这三个生态安全屏障区,其目标是确保西藏生态系统稳定性和良性环境状态,保障重要生态功能有效发挥,有效控制人类活动造成的生态环境问题,促进经济社会与环境协调发展,发挥西藏对全国乃至周边国家(地区)的生态安全保障作用。

《规划》确定了三大类10项工程,即重点保护工程:包括天然草地保护工程、森林防火及有害生物防治工程、野生动植物保护及保护区建设工程、重要湿地保护工程、农牧区传统能源替代工程5项;重点建设工程:包括防护林体系建设工程、人工种草与天然草地改良工程、防沙治沙工程、水土流失治理工程4项;支撑保障工程:建设包括生态环境监测控制体系、草地生态监测体系、林业生态监测体系和水土保持监测体系的生态安全屏障生态监测网络。

3. 《规划》的推进落实

《规划》批准之后,自治区人民政府高度重视,统筹部署《规划》推进工作,成立了实施领导小组,制订完善了相关政策和地方法规。2009年,自治区印发了《西藏生态安全屏障保护与建设规划实施意见》,编制完成《西藏生态安全屏障保护与建设规划实施方案》,将目标任务分解至自治区相关部门和各地市,指定了各个项目的责任人,设立专项资金渠道,明确了目标考核和责任追究机制。领导小组定期检查相关部门和下级人民政府的目标任务完成情况,将检查结果与政绩考核、经济奖惩挂钩。出台了《西藏自治区生态环境保护监督管理办法》,全面落实环境保护责任。下发了《西藏自治区环境保护考核办法》,推行县域生态环境保护考核体制。出台了主体功能区规划,建立生态保护红线制度,划定重要生态空间的保护红线,建立生态保护空间管制制度和生态红线区域监测考核机制。这些组织和政策措施有力地保障了《规划》推进。

4. 《规划》的工程实施

《规划》批准后,全面实施了生态保护、生态建设和支撑保障3大类10项工程。

按照工程类型划分,实施的5项重点保护工程有:

1)天然草地保护工程:在阿里、那曲、日喀则、山南、昌都、林芝等地(市)的37个县实施了“退牧还草”工程。通过建设围栏保护等措施,促进了590万公顷天然草原的保护与恢复;在那曲、日喀则、昌都、阿里开展了草原鼠虫毒草害防治工程,治理鼠害草地248.4万公顷,治理虫害草地75.7万公顷,治理毒草害草地5.7万公顷。

2)野生动植物保护及保护区建设工程:实施了羌塘、察隅慈巴沟、工布自然保护区(一期),芒康滇金丝猴、类乌齐马鹿(二期)、雅江中游河谷黑颈鹤保护区等工程。珠峰自然保护区二期工程和雅鲁藏布大峡谷三期工程也正在建设中。

3)重要湿地保护工程:实施了玛旁雍错、麦地卡、班公错、然乌湖、昂孜错-马尔下错和日喀则城郊等重要湿地保护与恢复工程,封育重要沼泽湿地42.94万公顷以上。

4)森林防火及有害生物防治工程:完成了林芝、山南、日喀则3市森林火险区综合治理一期工程、自治区森林防火物资储备库、西藏松蠹虫等林业有害生物监测预报体系的基础设施建设,林芝森林火险区综合治理一期工程、西藏森林防火预警监测系统工程、森林防火通讯系统工程、森林防火信息指挥系统工程和林芝原生植被林业有害生物防治的基础设施建设,西藏林业有害生物防治检疫御灾体系等工程正在建设中。

5)农牧区传统能源替代工程:在全区七地(市)59个县,建设农村户用沼气21.1万户,大中型沼气17个,安排农村沼气服务网点885个,约95万农牧民用上了清洁能源。在芒康、墨脱、江达、察雅、尼玛和改则6个县建设小型水电站13座;建设波密县、亚东县和八宿县、芒康县局域电网。

已经实施的4项重点建设工程:

1)防护林体系建设工程:实施了“一江两河”宽谷低地防护林体系,藏东南“四江”流域重要地带防护林体系,喜马拉雅山区重要地带防护林体系,藏西北河谷区宜林地防护林体系,共营造人工林8.25万公顷。

2)人工种草与天然草地改良工程:在全区60个县建设灌溉人工饲草(料)基地6.17万公顷、绿洲型饲草基地0.18万公顷、旱作人工饲草(料)基地3.95万公顷,优质牧草良种基地1466 公顷。

3)防沙治沙工程:通过封沙育草、草方格沙障、砾石压沙、挡沙堤、城镇居民点沙害生物治理和机械固沙等措施,共治理各类沙化土地15.09万公顷。

4)水土流失治理工程:通过工程、林草、封育治理和保土耕作等措施,完成水土保持综合治理项目18个,治理水土流失面积4.94万公顷。

生态安全屏障监测工程是生态安全屏障建设的支撑保障项目,开展了申扎高寒草原与湿地生态系统监测站、拉萨“一江两河”草地监测站、定日珠峰冰川草原监测站建设;建成了自治区草地资源监测中心;建成双湖、墨脱、林芝、拉孜、加查10个野生动物疫源疫病监测站;完成了阿里、山南等水土保持监测分站、水文站监测点的基础设施建设及监测仪器设备配置,构建了28个县级水土保持监测站和一江两河土壤侵蚀数据库。

二、评估目标与方法

1.《规划》工程评估目标

目前,西藏生态安全屏障保护与建设工程(以下简称工程)处于实施的关键时期,工程实施的进度和效果如何,工程完成的目标和效益怎样,部分高寒区的退化环境是否得到遏制,生态系统是否稳定,保水固碳等功能是否正常发挥,中央提出的“确保西藏生态环境良好”的战略目标能否实现是国家和自治区人民政府迫切关心的问题。因此,需要客观评估西藏生态安全屏障的工程建设成效。

为了有效地开展西藏生态安全屏障工程建设成效评估工作,由中科院成都山地灾害与环境研究所牵头,组织中科院地理科学与资源所、中科院青藏高原所等单位,共同承担了工程(2008-2014年)的建设成效评估任务。评估目标是全面认识西藏生态环境变化动态,客观评价国家生态安全屏障工程实施成效,科学宣传生态保护与建设成就,保障生态工程顺利实施。评估重点是研究近20年西藏生态环境变化特点,分析区域生态环境的总体变化趋势,评价不同环境差异区的工程建设效果,估算生态安全屏障工程综合效益,提出后续工程实施的优化对策。

2. 评估技术与方法

主要依据联合国千年生态系统评估方法,结合有关的生态系统计量模型,对工程新增加的生态系统服务功能进行计量确定。针对西藏实际,确定了生态系统格局、质量、功能、驱动力4大指标群。

评估团队历时3年,考察了10余个主要工程区,建立了3个生态样带和20多个观测样地,采集了约1300个点的样本。在大尺度生态变化评价方面,以空间信息技术为核心手段,解译分析了1990年代以来3期遥感影像数据,采集和融合多时空尺度的生态监测与评估信息,借鉴西藏生态环境变化遥感调查项目成果,查明区域生态系统结构与核心服务功能特征及其变化规律。在西藏高原1990-2008年本底数据的基础上,分析了西藏生态安全屏障工程实施(2008-2014年)以来高原的生态系统结构与服务功能变化。评估中基于多期土地覆被数据,采用生态系统面积、植被覆盖度、植被净初级生产力等指标,分析生态系统格局与质量状况及其变化;利用GLOPEM生态模型、草地产量模型和载畜压力指数模型计算草地生产力、产草量与载畜能力;通过降水贮存量法和分布式水文模型,计算各时期水源涵养服务功能的变化;基于RUSLE模型估算土壤水蚀量,采用RWEQ模型计算土壤风蚀量;进一步分析不同时段的土壤保持量、土壤保持服务功能、固沙量、防风固沙服务功能等,评价生态系统主要服务功能及其变化趋势。

三、主要评估结果

西藏生态安全屏障工程的建设成效可以概括为:《规划》确定的主要工程推进顺利,初步构建起了西藏生态工程的主体框架,部分重点工程已经取得了比较明显的生态环境效益;西藏生态系统整体稳定,工程区生态系统的服务功能有所提升,高原生态屏障功能稳定向好。具体结果如下:

1. 高原生态系统整体稳定,植被覆盖度呈增加趋势

近二十年来高原各类生态系统结构整体稳定,生态格局的变化率低于0.15%。森林、草地、湿地、农田、裸地的变化率分别为0.01%、-0.13%、0.14%、-0.01%和-0.02%,变化率均低于0.15%,生态系统结构整体上保持稳定。

植被覆盖度小幅度上升,覆盖度增加的区域面积占全区国土比例66.5%。2008-2014年间,植被覆盖度呈上升趋势,全区植被覆盖度增加幅度小于5%的面积为73.12万平方公里,占整个西藏土地面积的60.9%;植被覆盖度增加幅度大于5%的面积为6.80万平方公里,占整个西藏土地面积的5.61%。

2. 全区沙化面积减少,工程区风沙治理成效显著

沙化土地面积逐步减少,生态系统质量有所改善。防沙治沙工程实施之后,沙化土地面积减少了10.71万公顷,年均减少1.53万公顷,年递减率为0.07%,极重度沙化土地向重度或中度沙化转化。日喀则、山南和藏东南防沙治沙的重点治理区工程内外对照,土壤有机质、水分指标分别提高了88.5%和104.4%,植物全碳和干重指标分别提高了9.08%和58.6%,主要植物种类由29种增至49种,植被覆盖度由5%提高到20%以上。

林草复合措施固沙效果好、雅江河谷景观生态改善。雅鲁藏布江河谷是防沙工程重点区,河谷早期植造的树木高达2–3m,林地郁闭度超过0.5,地面糙度显著提高,削弱了林内及林缘附近起沙风速,风蚀强度和风沙流动减缓。生态工程改善了区域生态环境质量,一定程度上保障了该区的社会经济安全。雅江河谷(曲水~桑日段)典型观测区的统计结果表明,灾害性沙尘天气由2000年的85天下降至2014年的32天,贡嘎机场航班正点率大幅度提高,土地沙化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由1.2亿元下降至0.35亿元。

3. 退牧还草促进了草地恢复,提高了农牧民收入

工程区草地盖度和生物量显著提高,牧草产量增加。藏北退牧还草工程区内植被覆盖度比工程区外提高了9.9%-22.5%,平均提高16.9%。工程区内草丛高度平均增加2.04cm,提高了59.8%。工程区内地上生物量增加2.67–13.3 克/平方米,平均提高24.25%,折合每公顷增加干草产量约85.2 公斤,牧草产量显著提高。

草地载畜能力提高,农牧民政策性收入增加。退牧还草工程的实施,促进了草地、草场的合理利用,增加了出栏率,加快了家畜周转,提高了畜牧业的经济效益。同时,通过禁牧补助、退牧还草、草畜平衡等措施,开展草原生态保护补助奖励工作,提高了农牧民的政策性收入,人均增收850元/年,实现了草原畜牧业提质增效、生态保护和农牧民增收的多赢。

4. 农牧区清洁能源使用率大幅提高,农牧民生活条件显著改善

新型清洁能源使用率达65.6%,减轻了对林草生态系统的破坏。以电能、太阳能、沼气为主的清洁能源比例由2008年的20.7%提高至2014年的65.6%,逐步实现了由严重依赖传统生物质能源向清洁低碳能源的生活能耗结构转变,每年可节约80余万吨的薪材、草料和干牛粪,减轻了对森林、灌丛、草地的破坏,增加了生态系统固碳增汇潜力,每年减少CO2排放量和替代标准煤分别达到了341.2万吨与125.5万吨。此外,有机肥还田比例由2008年的21.6%提高至2014年的64.3%,有力地支撑了绿色有机农牧业发展。

清洁能源的推广使用改善了农牧民生活条件。西藏农牧区沼气和太阳能等清洁能源推广使用为农牧户节省支出620元/年。清洁能源的推广,使长期直接接触畜粪的家庭起居习惯得到改变,感染“人畜共患疾病”的机率大大减少,据传染病防治部门的不完全统计,近10年来每万人发病率由350例下降至62例。

5. 天然林与自然生态区保护初见成效,野生动植物种群恢复性增长

工程区森林覆盖率略有提高。西藏天然林保护一期(2000-2014年)工程累计完成生态公益林建设8.25万公顷,工程区森林覆盖率由原来的38.6%提高到39.5%,增加率为0.9%。禁止砍伐森林之后,森林资源总消耗量由过去的150.5万立方米,降低到目前的69.4万立方米,减少消耗量53.9%。

自然保护区面积达到41.37万平方公里,珍稀野生动物种群增加显著。西藏共建立各类自然保护区47个,占全区国土面积的33.9%,其中国家级9个、自治区级14个、地县级24个,使得西藏125种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39种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得到很好保护。藏羚羊种群数逐年增加,已达15万只左右;黑颈鹤数量为7000只左右;野牦牛数量增加到1万头左右;国际动物研究界认为早已灭绝的西藏马鹿被重新发现,种群还在不断扩大,已达1000只左右;国家一级保护动物滇金丝猴发展到 700多只,约占全国种群数量的33%。

受保护湿地面积已达430.8万公顷,高寒湿地得到有效保护。截止2014年,西藏已有玛旁雍错和麦地卡2块湿地被列入国际重要湿地名录;建立了拉鲁、然乌湖、扎日南木错等各级别湿地类型的自然保护区19处,其中自治区级以上湿地自然保护区9处;共有羌塘湖盆湿地、羊卓雍错湿地、打加错湿地、班公错湿地、大竹卡沼泽区湿地等13块湿地列入国家重要湿地名录;建立了多庆错、嘎朗、雅尼、年楚河等10处国家湿地公园(试点)。形成了以自然保护区为主体,国家级湿地公园、国际重要湿地和国家重要湿地等多种方式的湿地保护体系。

6. 生态系统服务功能逐步提升,生态安全屏障功能稳定向好

生态系统水源调节作用波动中提升,森林涵养水源功能稳固保持。全区森林、草地和湿地生态系统的年水源涵养量为916.2亿立方米,单位面积水源涵养量为750立方米/公顷,工程实施后增加了2.65%。

生态系统防风固沙作用开始发挥,主要风沙区强度减弱。2008年以前,西藏的多年平均土壤风蚀量为20.04亿吨/年,2008–2014年减为9.04亿吨/年。雅江河谷重要风沙区,以固沙种草植树为主的防治工程形成规模,生态系统防风固沙功能开始发挥。近二十年来西藏风场强度减弱,对生态系统防风固沙也十分有利。

生态系统碳固定总量增加,固碳功能稳中有升。西藏各类生态系统初级生产力略呈增加的趋势,森林和草地的碳固定总量轻微上升,植被和土壤的碳固定总量增加了1650万吨,增加比例为2.56%。

筑牢生态安全屏障是一项关系到西藏未来发展的重大举措,过去6年开展的重点生态工程已有良好开局,生态效益逐步显现。但是必须充分认识到生态建设的长期性和艰巨性,未来仍需国家和地方各级政府的高度重视和大力支持,加强对工程的组织领导,加快《规划》的组织实施,大力建设生态西藏、美丽西藏,确保在2030年实现“有效保护、成功治理、稳定向好、生态安全”的《规划》目标。

附 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