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上直播>

2018年1月29日答记者问

发布时间:2018-01-29 12:36:38  |  来源:中国网  |  责任编辑:王瑞芳

中央电视台记者:

刚才您提到这次《指导意见》是首次以农业高新技术产业为主题,从国家层面系统指导农业示范区建设的文件,我们想知道这次为什么要出台这样的《意见》,对解决农业发展困难有哪些探索?谢谢。


徐南平:

谢谢您的提问。为什么要出台这样一个《意见》,我们可以从两个维度来回答这个问题。第一,我们要坚持目标导向。大家知道,党中央、国务院对“三农”工作非常重视,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总书记明确提出要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乡村振兴战略的主要目前是推动农业、农村和农民的现代化,让“三农”随着国家整体同步进入现代化这样一个战略目标,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现代化的建设在这方面总书记多次强调,农业的出路在现代化,农业现代化的关键在科技进步,所以如何通过科学技术的进步来推动农业、农村、农民的现代化,进而推动乡村振兴战略,这是国家非常重要的方面,所以我们出台这样的意见也是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落实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这样一个重大战略部署的具体行动。


第二,我们出台这样一个《意见》,是坚持问题导向。要解决我们在推进农业农村农民现代化的过程当中,我们遇到的一些困难。在党中央、国务院的正确领导下,我们国家的农业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我们以7%的耕地养活了全球21%的人口,基本实现中国碗装中国粮的目标,实现了粮食自给,保证了国家的粮食安全,这是一个重大的成就,随着我们国家的农业、农村、农民的发展也面临着一些阶段性的困难和挑战。

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第一个目的是通过大力发展农业高新技术产业,提升农业产业的竞争力,我国的农业还是一个弱势产业,一方面我们国家人口众多、土地贫瘠,与发达国家相比,由于技术上的差距,国家农业的竞争力是有一定的差距,与欠发达国家相比,随着我国社会的发展进步、劳动力成本持续上升,我们比较优势也在逐渐的失去,所以从这个角度来说,导致我国农业产业的国际竞争力整体上不强,这是问题的一个方面。另一方面,随着我们工业化、城市化的发展,我国农业的劳动生产率仅仅相当于第二产业的八分之一,第三产业的四分之一左右,导致农业产业的要素不断流失,农民工进城打工,这实际上是一种要素的流失,解决这些问题的根本出路在于科技创新。建设示范区就是要通过高端人才的引进和培育,通过先进技术的推广应用,培育农业高新技术企业,发展农业高新技术产业,从而大幅度提升我国农业的劳动生产率、土地产出率和绿色发展水平,提高农业产业的国内外竞争力。


第二个目的,通过“一区一主题”的设计,解决制约我国农业发展的若干重大瓶颈问题,我国农业的发展面临着一些重大瓶颈问题的制约。比如,我国有近60%的耕地处于干旱半干旱地区,发展半干旱干旱地区的农业是一个大问题;我国有近5亿亩的盐碱地,把这些盐碱地高效利用起来空间巨大。我国有7到8亿吨的秸秆需要找到合适的方法去处理,还有农业面源污染,土壤有机质流失等。对这些问题国家和企业都投入了大量的研究经费,但很多问题都没有形成系统的解决方案,新技术的推广应用受到了体制机制的约束。我们建设示范区就是要坚持“一区一主题”的原则,围绕这些重大的瓶颈问题,集聚我们的创新资源,协调各类主体,特别是调动地方政府的责任心和积极性,来推动政产学研深度融合,着力拿出系统的解决方案,从而为其他同类地区做出示范。比如我们的杨凌示范区就是围绕干旱半干旱地区的现代农业可持续发展问题建设的,20年来已经为中国乃至全球的干旱半干旱农业的发展作出了很重要的贡献。欢迎记者朋友有机会到杨凌示范区看一看,它的科技产出将近20年取得了省部级以上科技成果接近400项,国家科技成果48项,在全国建设的301个推广示范点,每年推广获得的收益超过170亿元,这是第一个示范区,我们后面的建设主要是复制杨凌这样的模式,我们希望“一区一主题”解决制约我们国家农业发展的突出问题。

第三个目的,要通过体制机制的创新,全面提升我国农业科技园的建设水平。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的现代化,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乡村振兴道路,根本出路在科技创新。农业科技的研发,技术转移转化和推广应用,有自身的规律和困难,我们不仅要有高水平的研发,提供源源不断技术的供给,更要做好技术推广应用的试点示范,要带着农民干,做给农民看。实施证明,农业科技园就是农业科技成果转移转化成功的实践,近几年中央一号文件把农业科技园的建设摆在重要的位置,要求着力提高农业科技园的建设水平。我们的示范区就是农业科技园的一种高级形态,我们就是要通过示范区建设在国家层面进行顶层设计,来理顺体制机制,为农业科技园的建设发展提供现实样板。谢谢。


澳门澳亚卫视记者:

徐部长您好,您刚刚介绍,《意见》明确提出,到2025年,将布局建设一批国家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徐部长能否透露一下这批示范区将主要分布在哪些地区?谢谢。


徐南平:

谢谢您的提问。我们这次出台这个《意见》,一个很重要的目的就是把杨凌示范区的经验向全国推广,我们现在已经有两个示范区,20年前国家批准了杨凌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前年国家批准了黄河三角洲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未来我们计划到2025年,国家要布局不超过30家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你要问在哪里,在我心目中我希望一个省能有一个示范区,但是能不能建设,我们的标准是高标准、宁缺毋滥,哪个省先上,要看他们的工作努力和工作基础。谢谢。


中评社记者:

请问徐部长,我们很关注农业技术的成果推广问题,您刚刚也介绍一些杨凌的经验,想问您农业产业的高新技术成果在全国范围内推广有没有相关的措施?目前已经有哪些比较成熟的农业技术成果?请您帮我们介绍一两个。谢谢。


徐南平:

这个问题非常关键,因为我刚才说了,农业科技成果的推广有它自身的规律,它跟工业和其他领域的成果推广不一样。我们不仅仅要有高水平的一些研究成果出来,更重要的在推广环节要做给农民看,还要带着农民一起干才能起到推广的作用。从国家农业科技推广的角度,实际上是两种机制构成,一种是政府主导的建制化的体系,像我们在每个地区,实际上到县到乡都有农技站,农技站的目的就是要促进科技成果的推广,这是一种建制化的体制。

另外,随着国家的市场化机制,我们也大力提倡市场化的推广机制。这是两种机制构成。您问到有哪些成果比较成熟可以推广,这是非常多的,举一个最近的例子,榆林市佳县是干旱半干旱地区,农民种小米,有些用的是几十年前的技术,有些用的是十年前的技术,也有农民用的是最先进的技术,我们到佳县把别的地方一个成熟的地膜技术用在种小米上,去年我们做了一千亩,最后的结果是,用传统技术种同样的小米,一亩收成是400斤左右,用了地膜以后大概是1000斤。这个产量翻一倍还多,这是一个技术推广的例子。还有我们同样在佳县引进了广西农科院的粉垄技术,这个技术用上去以后,把土地深耕一下,我们统计下来农民的产量提升了40%左右。先进的技术不断地应用是农业劳动生产率提高一个非常有力的举措。我们希望通过国家两种农业科技推广机制能够让我们农业农民使用五年以内先进技术,让我们国家的农业面貌不一样,这个文章是值得深做的。非常谢谢你的提问。


中新社记者:

我们注意到《意见》中提出多项政策措施和保障机制,想请问徐部长,除此以外,《意见》还有哪些新的不同以往的亮点?谢谢。


徐南平:

谢谢你的提问。正如您所说的这个《意见》的出台实际上体现了党中央、国务院对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建设、对农业农村科技工作的高度重视。《意见》从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发展目标、重点任务、政策措施等方面都进行了全面的阐述。如果你提到还有哪些亮点,有三个方面值得进一步强调,在今后的工作中也是我们要重点把握的。

首先,我们强调的是,示范区一定要姓“农”,要坚持聚焦“三农”主题,推进乡村振兴。为促进科技与经济的结合,国家布局建设了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等平台载体,还有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在推进工业化和城市化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取得了辉煌业绩。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与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和自主创新示范区有很大的不同,示范区要坚定不移地聚焦“三农”主题,把乡村振兴作为我们努力的方向。不管示范区建在什么地方,都不能没有农民,不能没有农业,也不能没有农村。不管示范区发展到什么程度,必须坚持农民的主体地位不能动摇,坚持发展农业的目标不能动摇,坚持美丽乡村建设的愿望不能动摇。所以,评价示范区建设是否成功,关键是要看农业产业的竞争力是否提升了,农民的收入是否增长了,农村是否更美了,这是跟其他示范区不一样,也是《意见》很重要的亮点。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必须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以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村增绿作为主攻方向,着力解决关系国计民生的“三农”问题,加快推进乡村振兴,这是第一个要姓“农”。

第二,示范区必须要姓“科”。要通过坚持走创新驱动发展道路,来打造创新高地。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是农业科技园的高级发展形态,“科技”是它的身份标签,“创新”是它的本质特色,这一点我们必须要坚持,必须毫不动摇。中央一号文件明确指出“科学制定园区规划,提出科技创新、研发应用、试验示范、科技服务与培训等功能,建设农业科技成果转化中心、科技人员创业平台、高新技术产业孵化基地,打造现代农业创新高地”,所以创新高地是它的本质特征。国务院文件也明确示范区是“农业创新驱动发展的先行区”,明确要求示范区要坚定不移的走创新驱动发展道路,打造具有国际影响力的现代农业创新高地、人才高地、产业高地,示范区必须要坚定不移的走创新驱动发展道路,必须要姓“科”。

第三,示范区必须要姓“高”,要坚持高标准建设,发展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姓“高”,是有两层含义的,第一是坚持“高”标准。我们考虑,到2025年,创建总数不能超过30家,宁缺毋滥。建设示范区,就是要树标杆、立典型,不坚持高标准就不能起到示范带动的作用。申报示范区建设,不思虑周到不行,规划不好不行,地方党委政府重视程度不够不行,工作基础不具备也不行。同时,我们还要探索有进有退的管理机制,不搞终身制,确保示范区建设的高标准、严要求。第二个“高”是培育“高”技术农业。提升农业产业竞争力是示范区建设重要目标。示范区必须坚持“一区一主导产业”的要求,围绕主导产业,集聚科教资源、培育企业主体、发展科技服务、促进产业融合,着力提升土地产出率、劳动生产率和绿色发展水平,培育出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农业高新技术产业,带动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村增绿。这三点姓“农”、姓“科”、姓“高”,是我们工作中要把握的,也是我们示范区出台这次文件很鲜明的特色。谢谢您的提问。


新华社记者:

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中国也迎来了高质量发展,可以说给中国的农业又提出了新的考题和挑战。我们注意到,今年1月初的中国科技奖励大会上,中国农业还是书写了很多亮丽的篇章,特别是解决中国的饭碗问题用科技第一生产力撬动了很多的活力。我们的问题是国办发布的《指导意见》,结合中国农业的一些新特点和新变化,以及乡村振兴战略,您认为科技第一生产力如何在示范区中撬动?第二,其中最关键的因素是人,我们都知道中国的高端人才在农业这一块还是比较弱的,在这方面您有什么新的期待或者我们有什么新的动作?谢谢。


徐南平:

谢谢您的提问。您提了一个非常关键的问题,就像您提到高质量发展,这是我们建设示范区很重要的目标。我们提出示范区定位是创新驱动发展的先行区和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试验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实际上就是高质量发展,所以高质量发展是我们坚持的一个原则。怎么样推动高质量发展?高端人才是很关键的因素,总书记在谈到创新驱动发展时说的很清楚,创新驱动发展实际上就是人才驱动发展,所以人永远是第一位的,人力资源是第一要素。在农业发展或者是我们示范区建设过程中,这个着力点在哪里,我们提出了创新高地是示范区的本质特征,创新高地怎么实现,我们同时提出人才高地和产业高地,我们要建设创新高地就要吸引高端的人才,有了高端的人才,产业才能向高端走,这是我们基本的思路。但是问题是农业这一块,现在要素在不断流失,高端人才怎么样才能从事农业工作,服务农业,这是问题的关键。由于农业劳动生产率比较低,很多人才都是从农业向工业、服务业转,这个问题怎么解决,关键核心还是总书记说的农业现代化关键在科技进步。如果有好的技术,就会带来投资,带来人才从事农业工作。如果劳动生产率低的话,投资回报率就低,高端人才就不愿意投身农业。建设示范区就是高标准严要求,把最先进的农业科学技术在示范区内使用,提高土地产出率,提高劳动生产率,实际上是提高投资回报率。投资回报率高了,高端人才和高素质人才才能从事这样的产业,这是我们解决这个问题的关键,所以在根本上,我们还是要坚持创新驱动发展,坚持走高端的路线。谢谢。


凤凰卫视记者:

刚才徐部长一直在强调示范区的建设一定要坚持高标准,并且还不能脱离“三农”,我们看到现实情况是,农村的基层人员或者是一线的农民,他们科学素养还不是很高,如何与高技术衔接起来,两者有怎样的渠道可以衔接起来,这两个断层如何接到一块,有没有一些方案?谢谢。


徐南平:

您提的这个问题也是非常关键的,对您的问题回答我不想仅仅从理论上说,我想讲一点故事,您有机会可以到杨凌示范区或者山东寿光科技园去看看,示范区的高标准严要求建设和农村目前的实际状况,衔接起来的工作要一步一步的推进。杨凌示范区建设了一个农民培训学校,它现在已经建设了20年,受到培训的农民有670多万人次,同时对于职业农民也进行了培训,现在已发了12000多个农民技术职称证书,这个证书成为现代职业农民身份的标签。这些农民的收入普遍比较高,并且在全国范围内干旱半干旱地区进行技术推广。山东寿光农业科技园也有一些职业农民,我就碰到过一个,他到外面别的地方从事技术指导,几年前的月收入就有五六千块钱,同时提供吃住,他跟产业的技术工人没有任何的区别,所以农民的职业化会带来整体科学素养的提升,同时也带来先进技术的不断传播。建设示范区就是要一步一步的做,要让一些好的模式、好的经验能够在全国推广,通过示范区的建设起到示范引领的作用。谢谢。


中国国际电视台记者:

徐部长您好,文件当中有一条是加强国际合作这一块,请问在加强中国农业的国际竞争力这一块有没有具体的举措?


 徐南平:

谢谢您的提问。我们国家农业有自身的一些特点,示范区建设很重要的目标就是要提高农业产业的国内外的竞争力,我一直说是国内外的竞争力,国内农业产业跟二产、三产相比,现在还比较弱势,所以要提高它的比较优势。另外,您提到国际竞争力的问题。我们的资源禀赋在这里,我们社会发展又很快,但是劳动力成本在不断地增加,我们跟发达国家相比,比较优势在不断降低,跟欠发达国家相比,竞争优势和竞争力也在不断降低。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农业方面怎么提高国际竞争力,根本出路在于科技创新。因为资源禀赋这一块我们改变不了,或者改变的程度比较小,我们只有通过科学技术进步,来提升我们的竞争力,这是我们的具体方向。现在在全国,您到各地看看,我们有一些产业,通过技术水平的提升,已经有很强的国际竞争力,并且有我们的一些特色。但是这是局部的,整体上还没有得到很大的改变。建设示范区就是通过高端人才的引入,高技术成果的应用,来提升产业竞争力,这是建设示范区非常重要的目的,也是三个问题中要解决的第一个问题。谢谢。


直播预告

直播专题

直播热线

电话:010-88828031 88828083010-88828318 88828409邮箱:zz@china.org.cnwuaf@china.org.cn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