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电视台记者:
中央一号文件刚刚颁布才几天,我想问两个问题。一是你们三位能不能用你们个性化的语言来告诉我们,你们心目中的乡村振兴是什么样子?二是因为你们三个县,我十多年间去过两个,感觉你们是来自祖国不同的地方,条件、环境差异特别大,你们既要施工又要做设计,你们未来的打算是什么呢?谢谢。
项乐民:
我心目当中的乡村振兴有“三个农”,农业要绿、农村要美、农民要富,如果这三个实现了,乡村振兴也就基本实现了。乡村振兴中央提出20字的总要求,根据我们德清的实际,我们考虑应该全力打造“六个乡村”,第一个乡村是共富乡村,第二个是绿美乡村,第三个是人文乡村,第四个智慧乡村,第五个是活力乡村,第六个善治乡村。比如在共富乡村的建设上,我们2020年全县农民的人均收入要突破4万元,2017年已经超过了29800元。村集体经济的收入全部都要突破200万元。再比如在绿美乡村的建设上,80%的村要建设成为A级村庄景区,让我们的村民每一天都生活在景区里。谢谢。
魏在平:
我的理解乡村振兴要建设的美丽乡村,应该是产业兴、人气旺、生态好、环境美,这四个标志。从湄潭的实践和下一步的打算,五方面的工作要齐头并进。
第一,推进农村的改革,不断增强农业的活力、农村的活力。改革不能停步,永远在路上,这是总书记跟我们说的。农村现在还有很多值得改的地方。我们承担着13项改革任务,湄潭的产业发展我认为包括农民的增收致富和改革息息相关。这是一方面。
第二,要发展农村的产业来增强基础。农村没有产业,就没有基础,没有增收的条件。因此我们还要继续把茶产业抓好,一个茶产业就能够惠及到全县农民,有产业就有事干有钱挣才能留得住人,才能实现人气旺。
第三,要持续的改善农村人居环境,把基础设施元素要素向农村延伸。比如解决好农村的水、电、路、讯、医、教,这些都是农村的关键问题,而这些都是农村现在比较薄弱的问题。像湄潭现在我们还是武陵山区贫困县,今年我们将迎接国务院第三方评估,这几年我们光是农民的房我们改了4万多栋。
第四,要抓好乡村文化的振兴,要保护历史的文化遗迹,保护古建筑、古桥梁、发掘茶文化、地方文化、民族文化等等,培养好的乡风,让大家精神很舒畅,追求一种健康的生活。
最后,乡村振兴要强化基层组织建设,加强党的领导,把村民自治的动力发挥出来,培养懂农业、爱农村、爱农民的干部队伍、经营队伍,让他们能够扎根,能够沉到基层去干工作。这样乡村振兴就会有希望。谢谢。
钱克孝:
我们自然条件跟浙江和贵州差异很大,大家都知道,我们西部地区干旱少雨,确实是制约我们整个发展最关键的因素。我小时候在农村长大,对农村的情况非常了解。现在的乡村,一个是自然生态环境要美,第二个是要有吸引力的产业来留住人,通过产业让老百姓能够挣更多的钱。这是我小时候的梦想。同时还要有完善的基础设施配套,特别是水电、路、气、房等与老百姓生活密切相关的这些东西必须解决。小时候的记忆,我们这个地方是土路,可以说晴天一身灰,雨天一身泥,基本上是没有污水处理,老百姓说的是垃圾靠风刮,污水靠蒸发的状态小时候确实是存在的。但是现在变化了,第一个要有留住人的环境,要有留住人的产业,再就是要加强农村的基层组织建设。谢谢。
中国国际广播电台记者:
请问钱书记,我们也注意到在一些农村也存在一些赌博、迷信这样的一些现象。请问钱书记,在治理这些不良风气,以及社会治理方面您都做了哪些工作,产生了哪些具体的变化?谢谢。
钱克孝:
前些年我们西部落后地区,相对农村的文化活动开展得不够好,基本上是村庄都比较散乱,农村的教育也没有完全配套到位。过去是存在一些封建迷信和赌博的活动,但是这几年我们通过中心村建设,适度集中老百姓居住以后,从管理、从治理的角度上,把这个问题基本解决了,应当说过去特别是散居的时候容易搞七七八八的活动,歪门邪道可能会产生,现在住到中心村以后,有文化活动场地,有图书阅览室,各级组织包括整个队伍的建设和社会治理的网格化管理,现在这个问题是基本上管住了。谢谢。
光明日报记者:
请问魏书记,您刚才也提到茶产业是我们湄潭的特色产业,请问您在把茶产业打造成第一特色产业过程当中做了哪些工作?未来有哪些举措促进我们湄潭茶产业的转型升级。谢谢。
魏在平:
湄潭是历史上的老茶区,种茶的历史比较悠久。贵州高原有一个特点,也代表了茶的特色,就是高海拔、低纬度、多雨露、寡日照、有机质、无公害,他们戏称我们贵州的农民穷,没有钱买农药化肥,所以茶都是有机的。茶叶是很好的产业,贵州省有一个目标就是成为全国最大的茶叶省,现在已经有700万亩,面积已经成为第一。
十多年以来,湄潭就树立了“特色在茶、优势在茶、希望在茶、出路在茶、成败在茶”的理念,整合人才、资金、资源、组织力量,来强力推进茶产业的种植。这十多年来一届接着一届干,久久为功,绵绵用力,培育出了60万亩的茶园。去年茶叶的产量达到6.2万吨,产值达到42个亿,综合收益达到了102亿,农民每均茶园的收入达到了6000元左右,茶产业已经成了湄潭第一产品,支柱产业。我们还建了全国三大产地市场最大的茶叶市场,中国茶城。从2014年开始,贵州省每年一次的茶博会和茶文化研究会定期在湄潭召开,我们的品牌有“湄潭翠芽”“遵义红”,一个绿茶一个红茶,可能好多朋友感觉还很陌生,我们宣传没很到位,茶叶非常好。其中“遵义红”去年十九大被选为会议用茶,这可以看得出这个茶的品质。茶产业的发展有这样的情况是举全县之力来做的。
我说到茶真是很有劲,感觉我们的茶除了好,地方出茶,茶园现在确实很美。我们的茶农很精神。我这里带了几张图片给大家看一下,这就是我们的茶农,农民在茶园里采茶,每天可以达到100块钱以上,强壮劳动力更多,老弱病残只要能劳动都能达到几十、上百块。这是我们的茶旅。茶园女游客,在茶园里很生动,这是我们的茶村,这是发展茶叶和农村改革推出的一个新农村,茶旅一体化,人气很旺。这个村的支部书记叫冯燕青,这个村有2500人,但是有6800多亩茶叶,这个村的支部书记今天我也请来了,一会儿记者朋友有兴趣可以向他了解。这都是我们的茶村,这是实实在在的真景,没有P过的。这就是我说到的湄潭的新农村田家沟,这是实景,《十谢共产党》这个花灯戏就从这儿唱出来的,汪洋副总理和刘云山同志等很多领导同志都去过,这是我们黔北民居的人居环境,在这样的地方湄潭至少有三分之一的地方,有一些不是茶产业。
下一步我们还要发挥好茶叶的生态优势功能,经济的功能、健康的功能、文化的功能,好好做茶,做生态茶,做健康茶,做干净茶,做良心饮品,同时我们要继续做大品牌、做强企业、做多收入、做足文化。我们最近摸索了一条经验和路径,就是走茶旅一体化之路,刚才展示的几张图片就是茶旅结合的示范点,我们通过努力,力争把茶园变为公园,把茶区建成景区,把茶山培育成为老百姓长久增收致富的金山银山,让这一颗茶叶,贵州遵义湄潭这颗茶叶为脱贫攻坚,为同步小康助力。谢谢。
中国日报社记者:
我有一个问题请问项书记,刚才您在谈话当中提到在德清县我们以“洋家乐”为代表的高端民宿产业发展得比较好,我们都知道乡村的振兴和产业的发展都离不开资本和人才,我想请您谈谈德清在吸引外来投资者到乡村投资创业这方面有没有什么好的想法?谢谢。
项乐民:
在回答记者这个问题以前先和大家一起分享一个返乡创业的小故事。在我们县的西部有一个仙潭村,就是一个偏僻的小山村,用当地老百姓的话讲,这是连姑娘都不愿意嫁进来的穷山沟。最近几年这个村发生很大的变化,在“洋家乐”的带动效应下,村里大力发展乡村旅游。在外经商的人员,大学生们纷纷回到家乡创业,使这个小山村迅速成为民宿经济的集聚区。现在村里一共有民宿120家,其中80%是由返乡创业人员开办的。他们一年当中能够为村里村民带来各类收入近千万元。2017年这个村,村民的人均收入已经突破3.4万元,比五年前足足翻了一番。今天我们发布会现场也来了我们仙潭村一些民俗业主沈蒋荣。他以前是我们县城餐馆老板,年收入有30万。2014年,他回到老家开了第一家名为“莫梵”的民宿,一张床铺的价格为1400元,比城里五星级酒店的价格还要高。目前,他已经开到了第4家,年收入达到200万元以上,去年的税收已经突破30万元。
通过这个故事,我想告诉大家,只要我们把农村搞美了,把产业搞活了,就自然会吸引一批下乡创业者来到农村、返乡创业者回到农村,进而带来乡村振兴所需要的理念、资金和人才。谢谢。
中新社记者:
我的问题是请教三位书记,你们能不能谈一下在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当中有哪些困难,最大的困难和问题是什么?
钱克孝:
我感觉到乡村振兴战略,作为西部欠发达地区核心还是缺富民产业,同时现在这些产业链条短,竞争力不强,没有规模化的优势,好产品卖不上好价钱,没有好品牌,现有品牌的带动力不强。第二,农村紧缺是各种服务类的人才比较少,两个带头人缺,一是村级班子带头人的问题,二是致富带头人的问题。第三,就是钱的问题,也就是资金的事。我们县级财政是基本保运转、保吃饭的财政,村级的积累也不是很多,老百姓的收入是比过去高了,但是跟要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战略还是有差距的。主要是这三个方面的问题。
魏在平:
我归纳一下我们这儿主要是存在两个问题,钱书记他讲的问题我们都存在。第一是人才瓶颈的制约。西部,特别是西部欠发达地区,由于欠发达,往往是留不住人才,不光是留不住人才,还留不住资金。西部的银行存款,存贷比都比东部要低,钱都流到发达地区用了。人才问题上孔雀东南飞,若干年了,这是自然规律,都飞到项书记那儿去了,他们发展的更好更快。我举个例子,我们搞茶旅一体的时候,在乡村建了一些民宿客栈,这些客栈做的很好,虽然没项书记他们的“洋家乐”那么精彩,我认为在茶园里,青山绿水之间,小洋房一样的黔北民居很有味道,老百姓自己建的经营还好一些,我们国有企业投资几千万建,建好了没有营销,没有管理,没有经营,没有经营的人才,建好了,节假日的时候爆满,订不了房,平时又很淡,人才的管理在西部地区来说是比较大的制约。
第二,经济的支撑能力不强。西部地区的财力比较弱,而农村要实现乡村振兴,基础条件还很差。就像贵州这样来讲,2015年已经实现了县县通高速公路,算走在前的。但是这个高速公路成本太高,现在花2个亿才能建一公里,并且有了高速公路,血管有了,毛细血管还不很畅通,乡村的道路等等都很困难。因此在这方面,我们一个是要加快发展,没有退路,只有发展才能改变一切。通过改革示范,农村的资源,比如说我们经常说到的“三变”,资源变资产,资金变股金,农民变股东,实际上就是把集体资金释放出来,交给社会去经营,通过改革来聚集资金。
另外我们呼吁中央还要继续加大对西部的关心支持的力度,包括转移支付,重点项目,要实现十九大所提出的均衡发展,解决不平衡的问题,不向西部多投入,基础设施不向西部倾斜就很难,我们也希望得到社会各界的支持和关心,支持西部更多来说就是扶贫,帮助我们把农村的短板补起来,就能够实现与全国的同步小康。
项乐民:
德清确实是与前面两个县所处的发展阶段不一样,理所当然,遇到的问题也就不一样了。我们现阶段面临的问题和挑战主要是面对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的需要,如何更高质量的实现城乡融合发展。我为什么强调更高质量呢?因为这方面其实我们已经做了大量的工作,也收到了不小的成效。早在2013年德清就进行了户籍制度改革,我们把依附在户籍背后的33项城乡有差异的政策实现并轨,破除了我们经常讲的城乡之间的“玻璃门”。比如我们对低保实行城乡并轨,农村低保人均月补贴从360块提高到540块,去年我们又进一步把它提高到680块。同时在我们德清,农村的农民还可以向城里的人一样享受经济适用房、廉租房等一系列的政策。所以可以说今天的德清已经有了较高的城乡融合度。下一步我们还是要更好的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的向往和需要,以乡村振兴战略来推动城乡深度融合,进而实现城乡的一体化。谢谢。
中国国际电视台记者:
从总体上来看,我国仍处于一个人口由乡村向城市集中的阶段,今后也会有很多人口、人才的回流,想问一下三位书记有哪些具体关于人才的措施,让人才安心的留下来并且吸引回来。第二,刚才钱书记讲到有跟福建的合作,不知道其他两位书记或者三位书记有哪些关于中东西部在乡村振兴战略上的合作?谢谢。
钱克孝:
农村目前往城市流动的人才在我们西部地区还是比较明显的。特别是很多的大学毕业生,上完大学以后回去的就较少。按照我们省委书记讲的,每年招生拉出去一火车,回来的时候不够一汽车,就是这样的情况,出去以后基本上回来的人就很少。要解决这个问题,怎么把他们吸引回来,去认为随着乡村振兴战略的推动,我们西部地区的特色优势产业肯定会追赶上来。要通过这些特色产业的发展,这些人出去以后,学到了知识,学会了经营市场,是一定会回来的。
关于第二个问题,我们跟福建合作20年了,按照三西扶贫战略,东西合作战略,先富带后富,最终实现共同富裕进行。习总书记当时是福建省委副书记,他到宁夏西海地区去考察以后感觉很震惊,下决心把一方水土养活不了一方人的地方,搬出去找到有水源的地方,让他们有基本的生活。西部地区最缺的是水,只要有水源就是老百姓的生活基本有保障。这20年当中,每年两省区从技术、人才、项目方方面面进行协助,再一个省区之间、市县之间,一直到乡村的结对帮扶,特别是福建的一些企业家纷纷到宁夏投资置业,最有代表性的是福建的一个老板叫陈德启,在贺兰山下的10万亩地上建葡萄基地,干了十年了,带动当地的扶贫开发就业,带动力是很强的,特别是靠近闽宁镇,每天老百姓早上出来之后乘着他们公司的车集体去上班,下午下班以后再给他们送回来,东西合作闽宁协作,在我们这一块确确实实结出了硕果。
魏在平:
我回答刚才提的第一个问题。要实现留住人、吸引人,人才或者人,就是刚才我说过的一个观点,乡村振兴要人气旺。第一是必须要有平台、有产业,让农业成为有奔头的产业,让农民成为体面的职业,让农村有钱可赚,这样才能吸引人、留住人,否则他到城市赚钱更多、生活环境更好,为什么他要留在农村受穷呢。这一个很重要,要培植产业。并且现在光是农民的一亩二分承包地,自己来做也是很难致富的。为什么这么多人外出打工,选择务工这个产业,实际上就是种植经营的效率比较低,他就不愿意待在农村。
下一步应该考虑在土地制度改革,特别是流转的三权,承包权、经营权、流转权的改革,把土地相对的向大户成规模的集中,有知识的、有成本的来投,农民就在这里务工,这样就可能能把人留住,让他们有事干。这是第一。
第二,留住人的条件要考虑生态好、环境美,人居改善、基础完善,这样才留得住人。而不单要有清洁的水、新鲜的空气、优美的环境,而且最重要的是基础设施。刚才我说的水、电、路、讯、房、医、教,特别是路很关键,让人能够走得进去,有事能够迅速出来,现在汽车都普及了,如果农村的路修不好的话肯定不行。把这些基础完善了,也就是人居环境质量提高了,大家就愿意到农村去。昨天中办和国办又发布人居环境的三年提升计划,在湄潭的做法就是“七改一增两处理”,改房、改路、改水、改厨等等七项。“一增”是增绿,“两处理”就是解决当前最急迫的污水和垃圾,我们现在用多种方法来解决这个问题。解决好了之后自然就能吸引人民群众下乡。农村就会让城市人更向往。杨局长去湄潭的时候都这么说,你这个地方生活真好。这儿有一个例子,湄潭有一个广告词叫“走,到湄潭当农民去”,就是我说到的这样的茶区,像刚才我展示的照片,像这样的人居环境,农村,为什么不去呢?路也方便,交通也方便,所有地方都能打得通电话,能上网,还有乡村客栈,他就会到农村去。因此我觉得还是要加快建设。谢谢。
项乐民:
刚刚这位记者朋友提到今后会出现人口向农村流动的现象,其实这个现象在我们德清已经非常普遍。在我们那里生活在农村的人已经很少有人愿意搬到城里去住,反倒是城里的人千方百计想办法到农村去,这里面包括很多受过高等教育的人,也就是你们所希望所担心的那个。我们分析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现象,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呢?我们认为至少有三个,这三个其实对我们会有启发,我们应该怎么做。
第一,农村产业的不断兴旺。这几年我们大力推动农村产业融合发展,乡村旅游、休闲农业、农村电商等业态蓬勃兴起,实现了村村都有产业这样一个目标。这样就让人才有了施展才能的舞台,所以他就愿意来,留得住。
第二,我们城乡公共服务已经逐渐走向一体化。我们通过一根管子接到底,实现了农村生活污水的截污纳管,通过一把扫帚扫到底,实现城乡保洁的一体化,同时在我们德清,农村小孩上学有校车接送,村民要出行可以到村口坐公交,生活和城里一样方便。城里人怎么不愿意来呢?
第三,更重要的,也是非常关键的就是农村的生态环境好。相比城市,农村有更好的空气,更好的水,还有更纯朴的民风,还有望得见的乡愁。可以说在德清,生活在农村是幸福指数很高的,在这里我也邀请各位记者有机会方便的话去走一走,采采风,亲自体验一下德清农民的幸福感就能知道我们应该怎么努力让人才来农村。谢谢。
日本东京广播公司记者:
我了解到我们现在是想让更多城市里的人回到农村,但是想让这些人回到农村去工作和就业遇到一些问题,那是因为这些人已经熟悉了城市里的生活,农村生活相较而言不够那么吸引人,并且在城市里收入会更高,当然我们也听到很多成功的故事,但是现在还没有形成一个趋势,所以还能做一些什么可以形成这样的趋势?
魏在平:
不是让所有城里人都往农村走,我觉得这个社会的发展还是要走城市化,城市让生活更美好,城市化的比例往往还是一个社会发展的标志。这是一个概念。另外,我们讲的振兴乡村应该是指农村有农村好的机制、制度、产业、宜居、文化等等,应该是从这个角度来讲。让生活在农村的人生活得更好、更富裕、更快乐、更幸福,我认为这是乡村振兴的一个目标。如果说把所有的农村出来的,包括农民工都吸引回农村去,那城市由谁来发展呢,发展可能也会受影响,所以我们讲创新、协调、生态、绿色、共享,总书记讲的五大发展理念,而且我反复讲,城市让生活更美好,农村让城市更向往。这两者兼并,互相促进,愿意到农村的到农村生活,在农村生活的人生活得更幸福更好,不知道这样回答行不行。乡村振兴战略是兼顾的城乡统筹发展的。
项乐民:
我的理解让什么样的城里人到农村来,就是有专业技术,并且农村迫切需要的那些专业技术人才。因为这些人来了以后就可以让我们的产业,农村的产业更加兴旺,而不是让所有的城里人都到农村来,农村的天地当然很大,如果是来抢占资源或者是其他什么的,甚至带来一些污染的话,农村也不欢迎。我们欢迎的是能让农村产业兴旺或者说更兴旺的专业技术人才。包括经营管理的等等。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