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上直播>

2019年8月23日答记者问(上午)

发布时间:2019-08-23 18:40:05  |  来源:中国网   |  责任编辑:

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央视记者:

江苏在推进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方面做了很多工作,近期又出台了《<长三角区域一体化发展规划纲要>江苏实施方案》。请问,在长三角区域一体化方面江苏如何规划,将会有哪些具体举措?谢谢。

娄勤俭:

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是习近平总书记亲自倡导、谋划、推动的重大战略,担负着东部地区率先高质量发展、参与国际合作竞争的国家使命,也可以由东向西更好地辐射中西部,带动整个长江经济带发展。对于江苏来说,既是前所未有的战略机遇,也是沉甸甸的政治责任。

江苏始终是长三角区域一体化发展的积极响应者、有力推动者、坚定执行者。去年,习近平总书记对长三角一体化作出重要指示批示以后,我们认真抓好贯彻,取得了不少新成果。比如,基础设施互联互通方面,贯通长三角的南沿江高铁已经开工建设,北沿江高铁、苏通嘉铁路等项目进展非常顺利。目前,江苏与沪浙皖之间有11条省际“断头路”正在加快打通。比如,产业协同与市场统一方面,科技、产业、金融、市场、人才等合作机制正在加速构建,像上交所科创板的第一股就是苏州华兴源创公司,目前科创板受理的企业中江苏企业就有25家,数量居全国第二。江苏制造与上海金融紧密对接,迸发出强劲的动力。比如,公共服务便利共享方面,江苏450家定点医疗机构联网,实现跨省异地就医,徐州、盐城、南通率先实现了与上海门诊的异地结算。江苏的吴江、上海青浦和浙江嘉善等地的跨省公交线路初具规模。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实现好长三角区域一体化发展战略,必须树立一体化意识和一盘棋思想。上个月我们召开了省委全会,对长三角区域一体化发展专门部署,出台了落实国家规划纲要的实施方案,重点推进产业创新、基础设施、区域市场、绿色发展、公共服务和省内全域的“六个一体化”,打造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产业创新中心和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先进制造业基地,特别强调做好三件事:

一是格局要大。坚决完成国家交办的事,国家规划纲要确定的事就是中央交办我们的任务,所以一定要放在重中之重的位置,按时按质切实落实到位。

二是胸襟要宽。主动做好共同的事,凡是涉及跨区域合作的事情,定政策、搭平台、抓项目、干事情都要想到“邻居”,多考虑兄弟省市的关切和需求,真正做到共商共建共享共赢。

三是节奏要快。规划方案已经确定,关键在于干,发扬“敢为人先”的“张家港精神”,抓紧办好自己的事,为长三角一体化做出江苏贡献。

这是我们近一段的工作,谢谢。


人民日报记者:

美丽富饶的江苏在建设全面小康社会、致力于共同富裕过程中一直为社会所关注。我们注意到,省委、省政府正在把苏北的农村住房条件改善作为全面小康社会的“牛鼻子”工程在抓,请问这出于什么样的考虑,目前的进展如何,下一步有什么样的打算?谢谢。

娄勤俭:

这个问题我来答。因为吴政隆省长先去江苏工作,我后去,从外来的这个角度看江苏,有时候往往能发现优点,也能发现缺点。

首先,感谢记者非常敏锐地注意到江苏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过程中如何补短板的问题,你提出的问题正好是我们的短板。早在1983年的时候,邓小平同志就以苏州发展变化为例证,系统阐述了小康目标的内涵和现代化建设“三步走”的战略构想。相较于苏南,江苏全面小康短板在苏北,苏北的短板重点在农村,农村的短板在住房条件。我到江苏以后进行了调研,看到了一些房子很多都是单砖石棉瓦结构,我去慰问一个退休教师老模范,去的时候是冬天,房子里非常冷,如果说住这样的房子算是小康的话,在江苏是说过不去的。去年,我们做了一个调查,苏北上世纪80年代以前的农房就有近50万宗,其中大部分是年代久、面积小、质量差的单砖房,甚至还有危房。这里面有各种情况,当初在茅草房改为单砖房的时候做得不错,解决了住和遮风挡雨的问题,但是与小康社会的要求是有差距的。如果我们不重视,等国家这一轮扶贫搬迁结束后,苏北农村住房保障可能会成为全国较差的地方,这是个严峻的现实。当时大家还不觉得,后来通过解放思想,按照习近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对照检查我们自己的思想认识,进行了深入调查研究以后,大家都认为江苏确实到了该补这个住房短板的时候。

特别是习近平总书记对苏北老区人民十分关心,嘱托我们要让老区人民群众的生活不断得到改善。我们牢记习近平总书记嘱托,顺应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从去年开始大力推进苏北农村住房条件集中改善。江苏发展是走在前列的,要做就要有一定的示范性。在推进过程中,我们主要把握四个方面。

一是坚持“四化”同步发展,统筹城乡规划布局,把集中居住与产业发展、乡村振兴一体考虑。

二是顺应城镇化规律,鼓励有条件的农民进城、进中心镇、进中心村,推进城乡关系重构。

三是完善服务功能,统筹就业、社保、入学、就医等公共服务资源布局,更好地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需求。

四是注重乡村肌理、文脉传承、生态协调,让群众能够看得见山水、记得住乡愁,早日过上与时代同步的现代城镇生活。

总体来看,这项工作启动迅速、进展有力、开局良好。今年各地计划实施项目672个,已开工建设394个,实施到位后可改善36万农户住房条件。最近,我结合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采取“四不两直”调研方式,与群众进行面对面交流,更加真切地感到这项工作抓对了,抓到了群众的心坎上。像宿迁市的涧河村、盐城市的佳富村等很多地方,人民群众已经逐步住进了新居,不仅生活条件得到明显改善,生活方式也发生了很大变化。我问那些还住在单砖石棉瓦房里的乡亲愿不愿意搬迁时,他们都不假思索地告诉我们“那是巴不得的”。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两不愁三保障”,对江苏这样的地方来说更应该早日做到,江苏农村需要“广厦千万间”,让群众住上好房子,过上好日子,这也是我们发展的初心、肩负的使命。谢谢。


经济日报记者:

众所周知,江苏的经济外向度比较高,出口外贸企业众多。请问,在上半年中美贸易摩擦的背景下,当前江苏的经济发展形势如何,对江苏经济影响有多大?谢谢。

娄勤俭:

这个问题请省长回答。

吴政隆:

谢谢你对江苏经济发展的关心。江苏是经济大省、外贸大省,也是对美贸易大省。去年江苏对美进出口总额达1075亿美元,其中出口930亿美元,分别占全国对美进出口、出口的17%和19.4%;占江苏进出口、出口总额的16.2%和23%。美国单方面挑起中美经贸摩擦,给两国经贸关系和世界经济发展都带来不利影响,对江苏发展也将带来一定的困难和挑战。我们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认真落实中央“六稳”要求,着力办好自己的事,统筹做好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防风险、保稳定各项工作,从目前发展情况看,上半年全省经济运行总体平稳、稳中有进、稳中提质,高质量发展取得新进展,“强富美高”新江苏建设迈出新步伐。

一是经济运行总体平稳。上半年,全省实现地区生产总值4.86万亿元、同比增长6.5%,高于全国0.2个百分点。全省城镇新增就业80.4万人,6月末城镇登记失业率、调查失业率分别为2.99%和4.3%,均低于全国平均水平,处在比较充分的就业状态。外贸进出口、实际使用外资在高位上继续保持增长,结构进一步优化。以人民币计算,1-7月进出口、出口同比分别增长2.4%和7.2%,好于前6个月。其中对美出口下降1.8%,但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欧盟出口分别增长14.2%和13.7%。1-7月实际使用外资达164亿美元,规模继续居全国第一,从使用外资情况看,结构有了很大优化,制造业、十大战略性新兴产业实际使用外资占比达51.8%和64.2%、同比提高8.9和16.6个百分点。

二是发展质量和效益提升。上半年,全省战略性新兴产业、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分别增长8.2%和6.4%,占比达32.5%和44.7%,同比分别提高1和1.2个百分点;与此同时,我们依法依规取缔“散乱污”企业2471家,处置“僵尸企业”167家,产业结构得到进一步优化。规上工业企业营业收入利润率为5.5%、比一季度提高0.6个百分点,行业利润增长面达67.5%、比一季度提高20个百分点;规上服务业企业利润同比增长8.9%;城镇居民和农村居民可支配收入分别增长8.3%和8.6%,均高于GDP增速。

三是新旧动能转换加快。创新驱动战略深入实施,全省高新技术企业超过1.8万家,科技进步贡献率达63%,从上半年看,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发展势头良好。太阳能电池、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互联网和相关服务业营业收入分别增长19.3%、13.7%和28.3%;大众创业、万众创新高质量推进,由于营商环境改善,平均每天新登记市场主体4654户,其中企业1451户。

1-7月的主要经济指标包括固定资产投资、工业增加值等等,继续延续了上半年的良好态势。总的看,中美经贸摩擦尽管给江苏的发展带来一些困难和挑战,但江苏经济继续保持平稳健康、高质量发展的良好态势,全省各界特别是企业对未来发展的信心和决心进一步增强。我想这也是全国的一个缩影。我们将在党中央坚强领导下,坚定不移深化改革、扩大开放,也完全有信心、有决心打好化险为夷、转危为机的战略主动仗,推动高质量发展行稳致远。


娄勤俭:

我补充一句。中美贸易摩擦的情况,昨天央视新闻有专门去江苏采访,去看了江苏的制造业企业,相信看了以后会得出一些新的认识,中美贸易摩擦下的江苏的机遇还是非常大的。谢谢。


新华社记者:

江苏是著名的鱼米之乡。请问,江苏是如何处理好经济发展和生态文明建设的关系,在生态环境建设方面出台了哪些举措,让山水田园更加秀美?谢谢。

吴政隆:

生态环境事关可持续发展,也事关民生福祉。江苏以占全国1.1%的土地,承载了5.8%的人口、创造了10.3%的经济总量,为全国发展做出了贡献,但从另一个角度讲,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加强生态文明建设责任重大、任务艰巨。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江苏生态文明建设,总书记提出的建设“强富美高”新江苏的“美”就是“环境美”,明确要求江苏走出一条经济发展和生态文明相辅相成、相得益彰的路子。

江苏省委、省政府坚决落实总书记重要指示和党中央决策部署,把加强生态文明建设作为建设“强富美高”新江苏、高水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高质量发展走在前列的重要内容和重要标杆。全省累计建成国家生态市县63个、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市县9个,数量居全国第一。13个设区市均为国家园林城市。2018年,与实施“大气十条”的2013年相比,全省经济总量由5.9万亿元增加到9.26万亿元、增长了56.9%,但PM2.5平均浓度由73微克/立方米下降到48微克/立方米,下降了34.2%;空气质量优良率从60.3%提升到68%,提高了7.7个百分点。与实施“水十条”的2014年相比,全省经济总量增长了42.5%,但104个国考断面优Ⅲ类比例从61.5%提升到69.2%、提高7.7个百分点,劣Ⅴ类比例下降到1%,下降2.8个百分点。今年上半年,我省经济继续保持了6.5%的中高速增长,但全省PM2.5平均浓度同比下降7.3%,国考断面水质优Ⅲ类比例同比提高20.2个百分点,所有国考断面和主要入江支流断面均消除劣Ⅴ类,生态环境持续改善。

下一步,我们将深入践行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坚持新发展理念,重点在四个方面发力:

一、坚决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这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必须完成的硬任务。我们坚持目标导向和问题导向相统一,开展柴油货车污染治理、水源地保护、城市黑臭水体治理、太湖治理、农业农村污染治理、固体废物污染防治等六个专项行动,坚决打好打赢污染防治攻坚战。

二、着力加强生态保护与修复。坚决贯彻长江经济带“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的战略要求,着力加强沿江污染防治和生态修复,重点是优化沿江生产、生活、生态空间布局,大幅度降低生产性岸线开发使用强度,把更多岸线资源还给母亲河、留给老百姓。我们计划通过空间布局调整和沿江整治,每年在长江沿岸造林绿化5000亩以上,打造沿江绿色生态廊道,2025年基本建成岸绿景美、绵延千里的沿江美丽生态带。

三、加快推动产业转型升级和优化布局。一方面,按照调高、调优、调绿的要求,大力推动产业迈向中高端,着力培育发展绿色产业,从源头上减少污染排放;另一方面,按照全省各区域功能定位,优化产业空间布局,着力解决“重化围江”等突出问题。

四、进一步完善生态文明建设体制机制。建立完善与污染物排放总量挂钩的财政政策、生态红线保护及转移支付制度、水环境“双向”补偿制度、排污权有偿使用和交易制度、生态环境损害赔偿制度等,加大环境损害公益诉讼力度,进一步筑牢“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体制机制保障。

我们坚信,在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指引下,江苏一定能够走出经济发展、生态文明相辅相成、相得益彰的新路子,把“强富美高”新江苏的宏伟蓝图变成美好现实。


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国广记者:

我们在地图上可以直观看到江苏位于“一带一路”交汇点,江苏如何融入“一带一路”倡议,谋划交汇点建设的新未来?谢谢。

娄勤俭:

“一带一路”交汇点建设,对江苏来讲是贯穿历史、现实和未来的重大命题。历史上,扬州、苏州、连云港都是海上丝绸之路沿线的重要港口城市,徐州也是古丝绸之路与大运河的连接点。大家都熟悉郑和下西洋的故事,郑和的宝船就是在南京的龙江湾建造,沿长江行至江苏太仓刘家港出海。

新时代,习近平总书记赋予江苏“一带一路”交汇点的定位,这个定位非常重要,内涵十分丰富。我们理解:第一方面,交汇点是向东开放和向西开放的交汇,所以凡是涉及开放的重大政策、平台、项目,都要从双向开放新高度来谋划,做到“承东启西”。第二方面,交汇点不限于一地一域,而是江苏省省域全境,要集全省之力推动交汇点建设。我们从地图上看,浓缩起来,江苏全省正好是“一带一路”的交汇点。第三方面,交汇点不仅是地理方位上的交汇,更是人流、物流、信息流和经贸往来的全面交汇,要推动经贸、社会、人文、民心的全方位开放。

我们认真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出台了《高质量推进交汇点建设的意见》,并组织实施“五大计划”,建立重点项目库和项目推进机制。目前,列入省重点项目有80多个,总投资达1400多亿元,确保交汇点建设走深走实。“五大计划”:一是国际综合交通运输体系拓展计划。以建设徐州国际陆港、连云港区域性国际枢纽海港、通州湾长江新出海口、苏南区域枢纽机场等项目为重点,加快推动沿海、沿江、沿新亚欧陆海联运三大通道基础的互联互通,打造综合性立体化国际大通道。二是国际产能合作深化计划。抓住国际产能分工深度调整的机遇,对接市场需求,实施50个总投资、790多亿元的合作项目,进一步培育和壮大跨境产业链,创新合作模式和机制,推动我省国际产能合作规模和质量走在全国前列。三是重点合作园区提升计划。加快推进20多个总投资470多亿元的境内外合作园区建设重点项目,做大做强中阿产能合作示范园等境外园区,做精做特国家赋予江苏的中韩、中以、中德等国内省级合作园区。四是丝路贸易促进计划。促进贸易往来扩大、贸易平台提升、贸易环境优化,多元化开拓国际市场,力争到2020年,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的贸易额能突破1500亿美元,占全省比重提高到25%。五是人文交流品牌塑造计划。完善交流机制,加快建设老挝苏州大学等7个境内外人文交流重点项目,打造留学江苏、健康江苏、赛事江苏、友好江苏等特色品牌,推动人文科教领域交流蓬勃发展。

“五大计划”正在深入实施,推动江苏交汇点建设也打开了新局面。一方面,省内形成了多点支撑的新局面。连云港、徐州、南京、苏州、南通等城市的支点作用越来越强。比如连云港,习近平总书记四次亲自见证的中哈物流合作项目,获批全国唯一的粮食过境运输口岸;冰级船“天恩号”去年从连云港启程,跨域北冰洋前往欧洲,连云港“一带一路”新亚欧大陆东方桥头堡地位更加凸显。二是境外园区呈现多点开花的新局面。我省红豆集团开发的柬埔西港特区以前是荒芜人烟的地方,现在已经落户了160多家企业,解决了当地2.9万人的就业,工业产值对整个西哈努克省的贡献率超过50%。习近平总书记高度评价,“蓬勃发展的西哈努克港经济特区是中柬务实合作的样板”。柬埔寨王国首相洪森将特区称为“亲儿子”。此外,中阿产能合作示范园、埃塞俄比亚东方工业园都办出高水平,形成了“一带一路”务实合作的典范。三是人文交流呈现多点发力的新局面。江苏与62个国家和地区缔结了330对友城,数量居全国首位。由无锡职业技术学院红豆集团联合申办的柬埔寨西哈努克港工商学院获批设立,这是我国首个校企合作股份制的海外大学。自“一带一路”倡议提出以来,沿线国家到江苏的留学生数量年均增长率超过26%,现在越来越多沿线国家的家门口出现了江苏企业、江苏医院、江苏学校。谢谢。


光明日报记者:

有媒体报道称,江苏到2035年将实现“一日联通全球、半日通达全国”,请问,江苏对构建现代综合交通运输体系有什么考虑,目前进展如何?谢谢。

吴政隆:

交通是经济社会发展的支撑和先导。经过多年努力,江苏交通运输发展成效明显,总体上看走在全国前列。到2018年底,全省公路面积密度达153.7公里/百平方公里,高速公路里程达4711公里,居全国前列。内河航道里程2.44万公里,四级及以上高等级航道里程3147公里,万吨级及以上码头泊位497个,港口年货物吞吐量25.8亿吨、亿吨大港8个,均居全国第一。

下一步,我们将加强交通强省建设,着力构建现代综合交通运输体系。我也用“1234”作个简要概括,即实现一个目标、做强两大特色、补齐三大短板、构建四大走廊。

实现一个目标。即通过五年左右的努力,基本建成现代综合交通运输体系,交通运输总体发展水平继续走在全国前列。

做强两大特色。一个是水运。江苏集江河湖海于一体,水域占国土面积的17%,在全国是最高的。全省水路货运周转量占比超过2/3。水运是江苏的鲜明特色,也是我们的突出优势。我们将充分发挥长江南京以下12.5米深水航道优势,充分发挥江海联运优势,整合省内港口及航运资源,做好水运文章,放大水运优势。第二个是综合立体交通网络。主要是将公铁水、江海河运输有机结合起来,着力推进铁水联运、公水联运、公铁联运,推动各种运输方式有机融合、无缝对接,形成公铁水空相互支撑、互为补充的综合立体交通运输网络。

补齐三大短板。全面突破我省交通运输发展相对滞后的铁路、民航、过江通道三大瓶颈制约。第一,着力打造“轨道上的江苏”。江苏铁路特别是高铁建设仍是一个短板,不仅里程较少,而且尚未成网,苏北除徐州外其他城市还不通高铁。我们将加快南沿江、北沿江、盐通、宁淮等铁路建设,形成“三纵四横”铁路主骨架。目前,我们有5条高铁共1236公里同时在建设,今明两年力争再开工5条共737公里,“十四五”末建成高速快速铁路4600公里,实现所有设区市1.5小时到南京,各设区市之间2小时互相通达。第二,提升民航运输能力。2018年全省机场旅客吞吐量仅为5160多万人次、居全国第8位,省内机场国际直达航线和班次也相对较少,这与江苏经济总量、人口地位不相称。我们将加强资源整合,新、扩建南京、无锡、南通、连云港等一批机场,加快开辟新航线尤其是国际航线,推动民航“飞”出“加速度”。第三,加快过江通道建设。长江对东西而言是“黄金水道”,对南北来讲是一道“天堑”。目前江苏境内过江通道规划了44座,已建成14座,正在建的有8座,力争“十四五”末建成25座。

构建四大走廊。认真落实“一带一路”建设、长江经济带发展、长三角区域一体化发展等国家战略,积极构建长江经济带综合立体交通运输走廊、丝绸之路经济带跨境物流大走廊、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国际运输大走廊、大运河文化带绿色交通走廊。

不久的将来,一个安全、便捷、高效、绿色、经济的江苏现代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将展现在大家面前。刚才这位记者提到的目标,我们也一定能够实现。谢谢。


中新社记者:

我的问题是和大运河相关的,中国大运河有2500年历史,已经被视为中华文明一个显著标志。江苏作为大运河起源地和申遗牵头城市所在省份,在大运河文化带建设上有什么样的举措?谢谢。

吴政隆:

谢谢你对大运河文化带建设的关心。大运河是中华民族奔流不息的血脉,是中华文明的重要标识。大运河流经8个省市,其中江苏段纵贯南北790公里,拥有世界遗产点22处、占全线的40%;遗产河段6处、325 公里,占全线的1/3。江苏大运河沿线常住人口占全省85%、经济总量占91%,串联起吴文化、淮扬文化、楚汉文化、金陵文化等地域文化。可以讲江苏最有优势和条件建设成为大运河文化带中最精彩的一段。我们主要从三个方面推进:

一是统筹做好保护、传承和利用的文章。首先是保护好。以敬畏历史、尊重自然的态度,加强对大运河故道、水工设施、历史街区、文物遗迹等宝贵遗产的保护,加强对大运河生态系统的保护和修复,从根本上留住运河文化的“根”和“魂”。其次是传承好。我们组建了大运河文化带建设研究院,加强大运河文化基础研究,正组织编纂我国第一部运河通志《中国运河志》,创作一批运河主题文艺精品,着力讲好运河故事。还有,科学利用好。实施一批文旅融合重点项目,提升一批高品质的文化旅游景区,培育一批大运河文化旅游风情小镇,打造一批精品文旅线路。同时,积极推进大运河绿色航运示范区建设,让南来复北往、千里赖通波的“黄金水道”成为低碳高效的绿色大通道。

二是坚持“点、线、面”相结合。按照“河为线、城为珠、线串珠、珠带面”的思路,在全面加强沿线保护传承利用的同时,把重要节点打造成一颗颗璀璨的“珍珠”,连点成线,充分展示大运河文化带江苏段的独特魅力。这里举三个城市的例子,比如,作为大运河申遗牵头城市的扬州,在唐朝便有“天下之盛,扬为首”的说法,“烟花三月下扬州”的千古名句更是家喻户晓。扬州已连续举办多届世界运河城市论坛,在运河沿线规划建设了考古遗址公园等项目。我们将在扬州建设中国大运河博物馆,建设大运河国家文化公园先导段,着力把扬州打造成为世界运河文化之都。比如苏州,自古以来就有“上有天堂,下有苏杭”的美誉。苏州古城及运河沿线的木渎、同里、甪直等古镇,已成为苏州重要的文化旅游名片。我们将积极做好江南水乡古镇申遗,着力将苏州打造成运河文化和吴文化交相辉映的“水韵江南”灿烂明珠。再比如周总理的家乡淮安,素有“南船北马、九省通衢”的美誉,明清时期全国漕运总督、河道总督都驻节在此。我们将充分挖掘淮安的漕运文化、水利河工文化,把淮安打造成为“游京杭运河、览漕运文化、看河工奇观、赏江淮风情”的最佳目的地。

三是充分发挥好政府和市场“两只手”作用。首先,突出规划引领。我们正在制定《江苏省大运河文化保护传承利用规划》《大运河国家文化公园江苏段建设规划》,加快编制大运河文化遗产保护传承、文化价值阐释弘扬、生态长廊建设、河道水系治理管护、现代航运建设发展、文化旅游融合发展等6个专项规划,以规划引领保护和建设。第二,加强立法保护。江苏省人大常委会正在制定《关于促进大运河文化带建设的决定》,用法律武器为千年运河“护航”。还有,加大资金投入。江苏率先设立了大运河文化旅游发展基金,首期规模200亿元。我们将坚持政府主导、市场运作、多元投入的原则,推动形成省级和地方政府联动、各类资本广泛参与的投资模式,共同推动大运河文化带江苏段建设。

衷心希望新闻媒体和各位记者朋友共同关心关注大运河文化带建设,为大运河文化带建设鼓与呼,谢谢大家。


胡凯红:

时间关系,最后一个提问。


江苏广电总台记者:

江苏始终领风气之先,改革开放以来轰轰烈烈的生动实践也得益于思想大解放。请问在新的形势下,江苏如何进一步解放思想,激发发展新动能?

娄勤俭:

这个问题我来回答。江苏的记者对解放思想是比较关注的。回顾江苏改革开放的历程,每一次发展进步都是以解放思想为前提,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解放和增强社会活力。进入新时代仍然要打响解放思想的“当头炮”。记者关注到我们对解放思想是不是继续坚持的问题,这是对我们的监督、关心,也是支持。

江苏走在前列,或多或少都会存在一些固有的认识。比如说,经济好了就一好百好,有的习惯于过去的成功经验。历史上发展得好,这种固有形成的思维惯性和路径依赖可能更强。在新时代,我们要推动高质量发展,就必须和时代同步。党的十九大以来,我们对标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开展了解放思想大讨论,以此作为江苏工作的一根主线,着重解决“身体进入新时代、思想还停留在过去时”的问题。省委带头,各地各部门深入反思,坚持问题导向、认真查摆问题。解放思想是为了统一思想,以新思想来定向领航,从新思想中寻策问道。

全省上下对落实新发展理念有了新的认识和行动,对国家战略叠加带来的机遇有了新的认识和行动,对着眼全局加强自主规划有了新的认识和行动,对建设自主可控的产业体系有了新的认识和行动。比如,我们结合落实长江经济带“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的要求,统筹解决“重化围江”和苏北小化工问题,大力推动化工、钢铁、煤电等行业的转型升级、清洁生产、优化布局。刚才省长已经介绍了,我们关停整治污染企业去年超过3000多家,在苏北关停的小化工企业有1700多家。在环保整治力度持续加大的情况下,全省经济增长保持在合理区间,增速快于全国,产业结构明显优化,为一批高水平项目腾出了空间,同时实现了单位能耗和排放总量的双下降。思想解放越深入,我们就越深切地感受到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蕴藏着强大的真理力量和实践力量。

应当说解放思想的成效是初步的,很多党员干部身上还存在着“理解不深入、行动跟不上、落实缺乏创造性”的问题。我在全省主题教育专题党课上,针对目前存在的思想认识、思路谋划和工作推进上的共性偏差和误区,点出了“九个有没有”,引起了很大反响,江苏的同志都认为点得比较准,我也对照“九个有没有”进行自我检查。解放思想根本的一条就是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在这上面下好功夫。既要“知其然”,加强对新思想基本观点和重大论断的学习理解,做到应知应会,还要“知其所以然”,学懂弄通新思想中蕴含的科学内涵,增强思想认同,更要“知其所以必然”,就是要在把握规律中提高攻坚克难、化解矛盾、驾驭复杂局面的能力,更好担当重任。

我们这一代人,最好的青春芳华都与解放思想高度融合、与改革开放紧紧相连。新时代、新征程,机遇前所未有,挑战也前所未有。所以,必须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进一步解放思想、统一思想,才能不断汇聚起建设“强富美高”新江苏的强大力量。解放思想永远在路上。谢谢大家。



直播预告

直播专题

直播热线

电话:010-88828031010-88828318 88828409邮箱:zz@china.org.cn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