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广播”回忆开国大典 |
中国网 | 时间: 2010-07-27 | 文章来源: 中国普法网 |
怕影响播出音质我们不能出声 1949年10月1日下午1时30分,北京新华广播电台的负责人及工作人员全部抵达天安门。 负责庆典筹备工作的周恩来总理提前来到天安门城楼,检查各项准备工作,过问实况广播工作的准备情况。 下午2时45分,毛主席和参加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第一次会议的各位委员分别乘汽车,出中南海东门到达天安门城楼北面,大家在西侧台阶处下车,然后拾级而上。当毛主席走到城楼正中央就位时,天安门广场欢声震耳。 时针指向下午2时55分,丁一岚和齐越开始播音。瞬间,全国各地守在收音机前的人们屏住呼吸,等待那个神圣庄严时刻的降临。 下午3时整,中央人民政府秘书长林伯渠宣布庆典开始。毛泽东走到立式扩音话筒前,用湖南口音宣布“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今天成立了”。随即,毛主席按动升旗电钮,五星红旗在代国歌《义勇军进行曲》的雄壮旋律中冉冉升起。全场肃立,广场上的54门礼炮齐鸣28响,象征着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各族人民艰苦奋斗的28年历程。 开国大典实况广播时,播音员丁一岚、齐越两人轮流广播,杨兆麟和胡若木作为电台编辑分别站在播音员两边。 “我们不能出一点声,以免影响播出音质。” 记者问杨兆麟,既然稿件都准备好了,编辑站在那里干什么呢? “我们要对现场实况进行描述,播音员需要我们提醒,比如阅兵时有哪支队伍过来了,播音员插播稿件时顾不上注意现场的情形,我们不能出声,但我们可以用手向队伍指指点点提醒播音员及时报道呀!” 由于大家熟悉庆典进行程序的全部细节,4个人配合默契,圆满地完成了实况广播任务。 未能保留播音全过程终生遗憾 “庆典结束是周总理大声宣布的。”杨兆麟回忆说,“毛主席在离开天安门时,挥舞着手上拿着的帽子,从东边缓步走到西边。” 杨兆麟说,实况广播加上当天准备工作时间,大约持续了六七个小时,而他们4个人在天安门城楼上从始至终一直站立工作,现场也没有设置座椅,奇怪的是当时一点没觉得疲惫。 “如果说有什么遗憾的话,”杨兆麟无奈地说,“当时技术设备条件不行,如果不是中央新闻纪录电影制片厂的摄影师拍摄开国大典时,捎带有播音场景和声音的那一小段纪录影片,我们那段历史就一点史料也没保留下来啦。” 没能保留当时播音的全过程,这是杨兆麟无法弥补的终生遗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