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靠别人的怜悯
2015年,精化聋儿语训希望学校开始开展职业教育。“因为如脑瘫、智障的孩子,是不能通过教育完全康复融入社会的,他们的出路在哪里?”这是袁敬华常常思考的问题。“父母不可能养他们一辈子,总会比他们走的早,如果他们能有一技之长,至少将来在社会上会有立足之地。”带着这样的想法,袁敬华和学校的老师们根据不同孩子的年龄段和实际情况,开展了多种职业技能培训,包括绘画、软陶、书法、剪纸、掐丝景泰蓝等十几种。
袁敬华给记者讲了个小故事。学校一名12岁的脑瘫孩子,用时2个多月完成了一幅油画,卖了300元。“当孩子拿到钱时激动兴奋的心情,不是我们健康人能体会到的。孩子的母亲和绘画老师俩人也抱在一起高兴地流泪。”回忆起当时的情景,袁敬华的眼眶红了,“脑瘫孩子无法长时间保持一个动作,为了这幅画,她用一根木棍把自己的胳膊固定在墙上,非常不容易。孩子一真认为自己是个废人,家庭的负担,现在终于也能挣钱了,能自己养活自己了不是废人了,这让孩子对自己有了信心,家长们看到希望。”袁敬华这次带来的画册,有孩子们的绘画作品、剪纸作品和书法作品。“我希望能有更多的人了解,这些孩子虽然有生理缺陷,但正常人能做到的,他们也能做到。我们要做的,就是要把他们的潜能最大的发掘出来,让他们走向社会时有自信,能靠自己的双手获得报酬,而不是靠别人的怜悯。”
袁敬华介绍,经过老师们的多方努力,学校还办起了残疾人创业园,“我们现在接一些家庭装饰画订单,孩子们临摹一些风景画,还挺受欢迎。我来北京时他们正在商量如何开网店,把孩子们的作品放到网上卖。”袁敬华信心满满,“我们现在正在探索残疾儿童一边治疗康复,一边教学的医教结合模式,包括运动锻炼、技能培训。我作为一名基层人大代表,天天和他们生活在一起,我最知道他们有哪些需求,最需要政府做什么。他们无法表达他们的诉求,我愿意代他们发声,表达出他们的诉求。”
关爱来自全社会
据统计,中国现有残疾儿童为800万,每一名残疾儿童背后,都是一个不幸的家庭,除了背负巨大的精神压力外,还要付出高额的治疗费用。袁敬华告诉记者,0-6岁是残疾儿童康复最佳期,早发现、早干预、早治疗。尤其是聋儿,更能体现出抢救性救治的效果。“中国很多残疾儿童分布在农村,家长没有这方面的意识,同时,没有条件没有能力送孩子去康复中心。”
2005年起,作为全国人大代表,袁敬华多次呼吁国家加大对特殊教育事业及贫困学前聋哑儿童的资助力度,以及对0-6岁残疾儿童开展抢救性救治。“0-6岁是残疾儿童康复的黄金年龄,错过了以后康复难度更大或者根本无法康复,就会造成遗憾终身。”袁敬华说,“我的建议得到了有关部门的重视和落实。2007年起,国家开始给特殊教育学校的孩子发放补助,当时人均2400元,现在已经涨到人均6000元。同时,还开展了0-6岁残疾儿童抢救性康复工程。”她告诉记者,目前山东省已实现对0-6岁残疾儿童抢救性康复的全覆盖,“今年还要免费为1000名聋儿安装人工耳蜗。”
人工耳蜗是一种帮助聋人恢复听觉的电子设备,价格通常在十几万元到二十万元,对普通家庭而言是一笔不少的开支,困难家庭根本无法负担。“我们省不仅为聋儿免费安装,还免除一年的康复费用。我们学校已有20多个孩子安装了人工耳蜗,经过半年多的时间,说话表达能力非常好,和正常孩子一样,现在已经进入普通幼儿园,和正常孩子一样生活。”这是最让袁敬华兴奋和安慰的事。
她告诉记者,社会对残疾儿童的态度也慢慢有所转变,包容性越来越强。“过去我们(残疾)孩子在公共场合都很自卑,人们看他们的眼神就像看怪物一样。现在我们带他们出去上生活实践课,在超市问服务员价格什么的,大家都会很耐心很认真地听,听不懂的还会让他们写出来,孩子们会觉得,‘哦,别人没觉得我和他们不一样。’这就增强了孩子们的自信。”
来自教育部的消息,2016年,全国要基本普及残疾儿童少年义务教育,视力、听力、智力残疾儿童少年义务教育入学率要达到90%以上,其他残疾人受教育机会也明显增加。同时规定,30万人以上的县城必须要建一个特殊学校或特教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