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从2016到2017:习近平总书记重托下的上海“精气神”

文章来源: 解放日报 发布时间: 2017-03-05 责任编辑: 苏向东
+|-

【宗旨与依归】

为了“人”的获得感

这一年间,上海还有很多事情,到了“临门一脚”。

2017年2月,已经启动三年的高考综合改革试点,进入了最后冲刺。这场事关千家万户、牵动系统全局的改革,被要求“严而又严、慎而又慎、细而又细”。在各种场合,改革操盘手们被反复告知:“改革的根本衡量标准是社会的认同度,考生和家长的感受度、获得感”。

黄浦江畔绵延45公里的滨江公共空间贯通开放,同样“临门一脚”。早在去年下半年,人们就发现,这项在上海城市更新历程中史无前例的工程,悄然经历加码——提给2016年的10公里目标,到2017年成了45公里;而一度使用的到2017年底“基本实现”贯通目标的提法,很快也变成了“确保实现”。

对上海许多地区、部门的干部而言,“加码”是这一年常见的要求,“加班”也是这一年常有的状态。他们明白,“开弓没有回头箭”,在需要“临门一脚”的事情上,更不容退缩。

而无论“加压加码”还是“加班加点”,并不是为了追逐一时政绩,也不是刻意彰显“状态特殊”。一切努力的依归,是为了生活在这座城市里的每一个人,为了每一个市民的“感受度、获得感”。

这是“向全市人民的承诺”——在谈及黄浦江公共空间贯通开放工程的意义时,上海市委领导数次强调。明确了这样的方向,“临门一脚”才可能既踢出力道,又踢出准心。

也正是明确了这样的方向,相关工作的观念和手势,都有了相应的调整,甚至突破惯常。

从2016到2017:习近平总书记重托下的上海“精气神”

  黄浦江两岸公共空间贯通开放概念方案分段规划示意图。

对于“重大工程”,上海曾经驾轻就熟。黄浦江沿岸公共空间贯通开放,45公里长的区域途经7个区,涉及各种规划修订、权属调整、功能再造,无疑是重大工程。但这个重大工程,又不只是一个工程。其中需要融入的,不仅是推进工程建设的方法,更有营造“公共空间”的观念。

公共空间,是属于人的空间,是利于公共交往的空间,是唤醒城市活力的空间。为此,贯通工程的一开始,就明确了诸多准则——贯通有时间节点,但品质、文化内涵和功能提升是永恒主题;沿线空间可以有区段特色,但必须服从生态环境和使用功能;历史风貌应当尽可能保留,决不能乱造“标志性建筑”;开放空间要更适合人的通达与交往,而不是造一条“沿江快速路”……

毋宁说,这是从“人”出发,对城市的一种新的塑形。而其余种种方面的努力,也无不凝结着对“人”的彰显。

从2016到2017:习近平总书记重托下的上海“精气神”

  虹口区首个“长者照护之家”,午餐三菜一汤,营养软糯适合老人口味。

这一年,所涉群体的“获得感”,成为上海许多工作的标尺——2016年上半年,几番酝酿之后首次出台了老年综合津贴制度;及至岁末年初,长期护理保险也开始试点。年初困扰全城的“儿科看病难”,经过一年的攻坚,已经有了明显缓解;持续推进的老旧住房和居住小区综合改造,亦让越来越多人对“宜居”有了认同。

这一年,人的价值、潜能和活力,成为改革创新发展的依靠——在人才“20条”基础上再推“人才30条”,传递出为人才“放权松绑”的强烈信号;方兴未艾的媒体改革,亦将“采编为宝”作为深度融合、整体转型的核心环节;从前一年就开始逐步建立的社区工作者职业化体系,更让数万社区工作者成为基层最牢靠的“基石”。

这一年,以人为本、以群众满意度为要,更成为上海广大干部的共识——要学会倾听“沉默的大多数”的意见,这是民生工作公平公正的前提;要习惯扎根基层调查研究,这是各项决策精准有效的必须。人们愈加认识到,宗旨意识呼唤作风之变;而真正转变了作风,提升了做事的精气神,才是受到群众认可的最大的“政绩”……

一切为了群众,真心服务群众,是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归宿——对于广大干部而言,这是经过历史检验、须臾不可忘记的道理。

人们同样知道,面向未来的上海,有着远大却真切的目标:创新之城、人文之城、生态之城,终究是幸福之城。

从2016到2017:习近平总书记重托下的上海“精气神”

(编辑邮箱:shzhengqing@126.com 图片来源: 新华社 视觉中国 黄永娣 蔡斌 张峰 海沙尔 蒋迪文 黄尖尖图片编辑:朱瓅)

   上一页   1   2   3   4  


分享到: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