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岛砺兵一甲子,强军火种遍海疆。
这是一支拥有辉煌和荣耀的种子部队。驻守刘公岛60多年来,他们历经多次转隶,始终以强军兴军的使命感,把培养能打仗、打胜仗的海军士兵人才作为目标,先后为海军输送合格水兵10余万人,遍布海军各型主力舰艇、一线作战岗位,有 20余人成长为将军。
他们,就是北海舰队某训练基地学兵四大队。初春时节,记者登上刘公岛,在这片见证中华民族甲午屈辱的土地上,聆听他们在强军兴军征途上的育兵故事。
忘战必危 当兵就要准备打仗
对入伍到该大队的新兵而言,首次登岛总是充满震撼——
一出刘公岛码头就是生机勃勃的现代化军营,紧挨军营的东面,是北洋将士举目远眺的雕塑和诉说着甲午国殇的博物馆,西面是依稀可见昔日雄姿的提督府和铁码头,后面山上矗立着巍峨的忠魂碑,那里埋葬着北洋水师646名将士遗骨。该大队政委李维忠介绍说:“大队驻守在甲午战争古战场,地理位置特殊,这种军弱国耻的伤痛,就是战争胜负关乎国家兴衰的活教材。”
追昔抚今,忘战必危的警钟时刻在鸣。每年新兵入营后,该大队组织上的第一堂政治教育课是《铭记甲午国耻,投身强军实践》,看的第一部电影是《甲午大海战》,第一次政治教育主题是“铭刻甲午耻、笃定强军梦”,参观的第一个地方是甲午战争博物馆,通过活动常态化开展,让官兵在牢记国耻民辱中,感受战争给中华民族带来的灾难,强化官兵当兵打仗的使命感责任感。
大学生新兵魏国祥戴着红花来军营的路途上,还沉浸在对未来的个人规划中:来岛上当两年兵,入个党,回家利用社会关系谋一份好工作!对于带兵班长“当兵打仗是尽义务”的理论更是嗤之以鼻:都啥年代了,和平发展是主流,仗能打得起来?
上岛的第一天,军营后面的甲午忠魂碑如针一样刺入了他的内心。接下来几天,围绕铭记甲午国耻开展的系列活动让他感触良多,在新兵入伍仪式上,他说:“一个大国,因为一场战争就陷入了水深火热。只有时刻准备打仗,能战才能止战。”新兵连结束后,他不仅以优异的成绩通过考核,还主动请缨留在海岛,学习专业知识,希望能到舰艇上服役,成为守卫蓝色国土的卫士。
随着近几年入伍新兵的思想的多元化,新兵抱着学技术、走“跳板”的想法入伍的越来越多,但类似小李的故事情节,在该大队所见不鲜。知耻明志,让他们入营前后思想大变样;砺兵止武,使当兵打仗的根越扎越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