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重装备运输营参加公路输送能力检验评估,图为重装备运输车队进行调整车队。
中国网12月28日讯(通讯员 何明 张亮 王礼光) 从戈壁荒漠到闽粤大地,从渤海之滨到雪域高原,有一支部队先后配属东部、南部、西部、中部战区部队,出色完成了多次跨区支援保障、实兵演习等重大演训任务。他们成功开创了我军成建制公路远程投送重装备历史,有效拓展了装甲部队远程机动和快速突击的应急作战能力,为部队赢得作战主动、达成战役企图提供了重要保障。
它就是军委后勤保障部某汽车团重装备运输营。
新型作战力量,填补我军重装备公路远程投送力量空白
过去,我军重装备主要依靠铁路装载输送。受铁路轨道的限制,超长、超宽的重装备不能便捷地运抵目的地。战时一旦铁路被破坏重装备输送将无法实施,这一度成为制约部队整建制快速投送的“瓶颈”。
为加强我军重装备公路运输力量建设,提高我军重装备战略战役投送能力,2008年6月,重装备运输营开始担负全军重装备运输任务,填补了我军整建制重装备公路远程投送力量的空白。
然而,在担负新任务之初,他们面临无教材、无经验、无车材等困难,如何才能快速形成战斗力?团党委迅速抽调精干力量成立攻关小组,参照一般运输车的训练模式边训练边摸索,同时邀请厂家技术人员普及重装备运输车维护保养知识,让大家全面熟悉掌握车辆技术性能。
为了提升战场保障水平,重装备运输营坚持走出去训练,与驻地附近装甲部队积极开展对接联训,根据重装备运输车超宽超高的特点,组织开展上下铁路平板、装卸载、捆绑加固等针对性课目训练。
历时8个月的艰难探索,官兵们从实践中总结编写了30余万字的训练教材,探索出了一套实用的训练模式,总结了分层施训法、逐级考核推进法、滚动训练法等训法,推行了军事训练问责制,建立了集领导组织、训练计划、训练教学、训练实施、训练考评、训练反馈、训练保障、训练奖惩等8个环节的问责标准,成功迈出了重装备公路投送力量建设的关键一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