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砥砺奋进的五年·沿着总书记指引的方向奋力前行】
生态兴则文明兴
——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推动生态文明建设述评
“暮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这个备受孔子赞赏的生活画面,简单质朴,却恬淡适意,意蕴无穷,千百年来一直为国人思慕与向往。它不是具象的生活样式,而是被寄予深情的生活理想——是天地间生命无拘无束的释放,是与自然融为一体时发自内心的精神愉悦。
“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领导下,建设天蓝地绿水净美好家园的神州图景,正越来越清晰地展现在世人面前。
2012年11月,党的十八大首次将生态文明建设作为“五位一体”总体布局的一个重要部分;十八届三中、四中全会先后提出“建立系统完整的生态文明制度体系”、“用严格的法律制度保护生态环境”,将生态文明建设提升到制度层面;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性愈加凸显。今年5月26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就推动形成绿色发展方式和生活方式进行集体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再次强调,要充分认识形成绿色发展方式和生活方式的重要性、紧迫性、艰巨性,把推动形成绿色发展方式和生活方式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
5年来,生态文明建设不仅成为百姓热词,显现的成果也已浸润于日常,真真切切地改变着人们的生活。
5年来,习近平总书记“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反复叮咛,人们已经耳熟能详,由此带来的发展方式转化,实实在在地改变着中国的样貌。
“生态兴则文明兴,生态衰则文明衰”
“生态兴则文明兴,生态衰则文明衰。”这是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生态文明的著名论断,既是对文明变迁的历史反思,也是对当今世界的现实观照,体现出的全球视野和人文关怀,与他对“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思考一脉相承。
这样的思考,在当下,显得尤为迫切。
两百年前,有感于工业革命后人类对自然的征服、改造,作为哲学家的黑格尔曾发出这样的预言——“当人类欢呼对自然的胜利之时,也就是自然对人类惩罚的开始。”
两百年后的今天,这个预言已经变为现实的忧虑。“全球暖化、海平面上升、污染猖獗,使得地球对于人类来说也越来越不宜居住,未来很可能看到人类必须与自己引发的自然灾害不断拉扯较劲。而随着人类试图用自己的力量来对抗自然,压制整个生态系统来满足自己的需求和冲动,就可能引发越来越多无法预期的危险副作用。到了那个时候,可能就得用更激烈的手法才能操控生态系统,但也就会引起更大的混乱。”以色列历史学家尤瓦尔·赫拉利在他享誉全球的著作《人类简史》中这样写道。
纵观工业革命以来发展的道路,随着自身能力的增长,雄心与欲望的扩展,加速了人类对自然的攫取与破坏。“先污染,后治理”甚至“已污染,未治理”,一度成为各国经济发展的定式。近年来,由此引发的生态危机一直是全球最为关注的热点。
而走基于东方智慧的生态文明之路,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带领中国人民为克服生态危机而进行的新的伟大实践。
正因为如此,党的十八大关于生态文明建设的命题一经提出,立刻受到国际瞩目。2013年2月,联合国环境规划署第27次理事会,将来自中国的生态文明理念正式写入决议案。3年后,2016年5月,联合国环境规划署发布《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中国生态文明战略与行动》报告。中国的生态文明建设,被认为是对可持续发展理念的有益探索和具体实践,为其他国家应对类似的经济、环境和社会挑战提供了经验借鉴。
“在全球环境日益恶化的当下,我们每一个人都深受其害。许多国家已经奋起迎接挑战,而在这一过程中,中国等国家的领导力至关重要。”联合国环境规划署执行主任埃里克·索尔海姆在2017年初发表的署名文章中这样写道,“中国的重要作用在国际舞台日益彰显。中国积极签署并批准了诸多重要环境协定,为其他国家做出表率。《巴黎协定》无疑是其中最知名的,但也有一些没那么有名,却同样重要的协定。例如,中国在去年8月批准了《水俣公约》,旨在预防有害工业汞污染物引起的新生儿生理缺陷与疾病。10月,中国在《蒙特利尔议定书》缔约方大会上发挥了建设性引领作用,推动全球通过《基加利修正案》,就遏制空调与冰箱中的强效温室气体氢氟碳化物达成一致。在2016年年初,中国批准了《名古屋议定书》,助力生物多样性的保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