淬炼中升级纳税服务保障改革落地

创新纳税服务体系既是深化税收征管体制改革的重要内容,又是改革落地的“推进器”和“护航员”。税务总局狠抓落实,细排改革任务计划,逐项细化具体措施,明确每一项改革的路线图、时间表,确保各项改革任务精准对接。截至目前,各地已完成全面推行同城通办、实行“二维码”一次性告知制度、实行审批事项“一窗受理、内部流转、限时办结、窗口出件”、推进国税地税办税服务厅合作共建、创新自贸区发展服务措施、完善纳税服务投诉管理办法、建立服务质量定期评价反馈制度、推行办税事项省内通办和办税无纸化免填单等17项纳税服务改革任务,为征管体制改革目标的实现奠定了坚实基础,成为征管体制改革落地的“先锋队”。

全面推开营改增试点是深化财税体制改革的“重头戏”,更是税务部门2016年的“大考”。此次改革,纳税人数量多于以往、准备时间紧于以往、工作难度大于以往。税务总局持续跟进纳税服务,在“开好票”“报好税”“分析好”“改进好”的每一场阶段性工作中,坚持问题导向,在关键时间节点先后四次推出共计80条有针对性的纳税服务措施,打通一个又一个改革推进中的阻碍。

全面推进营改增试点后,很多纳税人都是首次办理增值税业务,业务流程不熟悉。各地税务部门制作指向明确、简洁易懂的一次性业务办理规范、操作流程示意图,在显著位置公示,同时增配导税力量,有效指引纳税人办税,主动回应纳税人关切,落实兜底责任,在全国1万多个办税服务厅真正做到纳税人的“问题有人答、事项有人办、疑难有人解”。

为了顺利闯过5月1日营改增首日开票“大关”,税务总局明确汇总纳税金融机构发票使用办法,对5月1日前已领取的发票适当延长使用期限,并要求所有与开票保障相关的岗位包括服务提供商都要实行24小时轮流值守,确保出现问题第一时间响应、第一时间解决,不隔天不过夜。对于天天都是开票日、天天都是申报期的二手房交易申报开票,税务总局出台专门措施,委托地税部门代征。据统计,各地的地税部门共增加办理二手房交易涉税事项窗口2967个,增加办税人员3425名。

面对比“开好票”更为艰巨的报税大关,税务总局专门推出20条创新服务举措,强化纳税申报宣传培训,做好纳税申报现场和上门辅导,帮助纳税人正确填报增值税申报表,让纳税人“明白办税”;设置办税服务厅首次申报专窗,探索建设国税地税“一窗式”服务,进驻政务中心的税务窗口实现全流程办结,合理划分申报时段,错峰预约纳税人申报,让纳税人“高效办税”。各地办税服务厅设置首次申报专窗或专用通道9409个,组建营改增申报辅导队6599个,增设预审岗6812个,及时辅导帮助纳税人完成申报业务。

7月份,开票和申报“双峰叠至”,营改增迎来最艰难、最关键、最较劲的时期。为了顺利渡过这个难关,税务总局要求各地提前制定预案,保障发票窗口和自助终端的票种、票量齐全充足,通过增设窗口、运用二维码技术采集和简化操作流程等方式提高发票领用和代开效率,缓解办税服务厅工作压力。同时,延长7月申报期,并要求各地国税机关采取网上办税、预约办税、设立专窗和提前预审等有效措施合理分流疏导,分类做好填报辅导。特别是深化国地税资源共享,加快推出发票办理、申报纳税、证明开具等6大类业务24种表证单书免填单服务,顺利通过开票、申报的“洪峰”。

充分释放改革红利,确保行业税负只减不增是此次改革的首要目标。各级税务机关克服重重困难,实行运行分析、税负分析、效应分析深度融合,准确预测行业、区域税收潜力,主动作为,帮助企业在最短时间内实现抵扣凭证应取尽取,进项税额应抵尽抵,充分享受增值税减免税优惠等政策。湖北省武汉市国税局研发了“轻松填”“分析准”辅助软件,专门解决营改增纳税人申报表不好填、填不准的问题,监控营改增税负异常情况。

在全面推开营改增试点的战役中,税务部门用创新纳税服务这把“通关秘钥”打通一道又一道关卡,破除一个又一个障碍,在改革的征程中攻城拔寨,顺利实现了各项改革目标。

依托信息化智慧税务蜕变升华

王军局长多次强调,“不热情拥抱、主动融入‘互联网+’,税收现代化无从谈起!”面对纳税人不断增长的新需求新问题,信息化是纳税服务优化升级的重要手段,更是创新源泉和技术支撑。2016年以来,税务总局深入推进“互联网+税务”行动计划,为纳税服务插上信息化翅膀,激活创新基因,一座座智慧税务大楼拔地而起,一条条办税高速网路四通八达,“互联网+税务”深刻改变着征纳双方的办税体验。

——办税电子化,涉税业务一“网”打尽。2016年以来,税务总局持续推进建设融合国税、地税业务,标识统一、流程统一、操作统一的电子税务局,充分挖掘互联网技术的便捷性,将传统的办税流程搬到了网上,指尖轻点,足不出户即可办理有关涉税事宜,大大降低了往返奔走于办税服务厅的时间成本和财务成本,也大大减轻了办税服务厅的压力,为纳税人节省出更多的服务资源。各级税务机关也纷纷共建电子税务局、推行发票掌上开具、免费提供申报软件,让纳税人多走网路、少跑马路。自5月1日营改增全面试点推开至11月30日,全国通过各种途径共办理涉税业务11.52亿笔,其中网上办税系统共办理业务7.6亿笔、自助终端共办理业务8177万笔,分别占办理总量的65.7%和7.1%,网上办税已成为纳税人办税的主渠道。广东省电子税务局在征管衔接、信息共享、便民办税等方面发挥了极大便利,仅用7天就完成94.5万户营改增纳税人100亿条信息传输;宁波国税推出“税务+Apple Pay”,利用手机第三方支付缴税功能实现税款“一秒云闪付”,使纳税人缴税时间由原来的5分钟缩短为1秒。

——热线“全能”化,全方位服务纳税人。2016年以来,12366纳税服务热线依托信息技术持续优化升级,已由单一的“听得见的纳税服务”提升为“能问、能查、能看、能听、能约、能办”的综合办税平台。综合办税平台能够多渠道采集纳税人动态数据,从而更全面地分析纳税人的需求。升级完善后,12366热线与办税服务厅同样承接纳税服务的税法宣传、纳税咨询、办税服务和权益保护等职能,线上线下相互融合,互为补充,全方位服务纳税人,在征纳沟通特别是营改增期间,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据统计,营改增期间12366热线人工接听量达1912万通,日均12.9万通,比上年增长39.97%。11月18日,中国国际税收服务热线在12366上海(国际)纳税服务中心开通,专门为企业参与“一带一路”建设、深化对外经贸合作提供税收咨询服务,服务我国深度参与全球税收合作。

——税收大数据,为服务经济发展“支招”。税收大数据规模大、质量精、时效强、价值高,能够准确反映国民经济现状,预测未来发展走向,及时反馈政策效应和行业发展等。税务部门充分发挥税收大数据优势,加强数据增值应用,不断提升纳税服务水平。河北任县地税局通过分析近3年错开票、错申报、错缴税等数据,找出了纳税人办税和税收征管易错点,编印了《防止办税错误指导手册》,纳税人办税错误率下降68%;通过整理近3年办税服务厅业务次数、笔数、入库税款等数据,摸准办税主税款入库高峰、低谷数据和规律,实施办税窗口动态管理,高峰时开足办税窗口,低峰将多余力量调剂到其他业务岗位,避免办税服务厅“大排长龙”。河南省漯河市国税局局长闻传国说,在提高征管效能和纳税服务水平的同时,税务部门还深入挖掘数据价值,使之更深刻地反映经济运行状况,服务经济社会管理和宏观决策,为增强国家治理能力提供有力支撑。

     1   2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