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动态
第38期

实录

标题图片

与会嘉宾

上半场

陈瑞琳:北美新移民女性创作的汉语成就

      北美的新移民文学发轫于上世纪80 年代,成熟于90年代,从单纯描写个人沉沦痛苦、奋斗崛起的传奇故事,逐渐走向对新移民文化心态的表现,进而展开了对生命价值的探讨。他们早期创作的主题主要是表达在“生命移植”过程中“离散”意义的苦乐悲欢,带给人们的阅读冲击首先是面对西方异质文化的心理冲突以及对自己母文化血缘的“离而不散”。近二十年来的努力则是在全球化视野下寻求文化的融合以及在“超越乡愁”的高度上来重新寻找自己的精神“回归”。

      一,北美女性创作的总体成就

      北美的新移民女性小说家,阵容相当强大,其中包括:最早表现大陆留学生海外遭遇心理挣扎的查建英(《丛林下的冰河》),反思一代人传奇命运的周励(《曼哈顿的中国女人》),解剖人性的严歌苓(《少女小渔》),游走在双城记里的张翎的(《望月》),塑造女性人格的陈谦(《覆水》),沉浸在家族故事里的施玮(《柔若无骨》),还有王周生的《陪读夫人》,张慈的《浪迹美国》,李彦的《嫁得西风》,袁劲梅的《老康的哲学》,施雨的《纽约情人》,吕红的《美国情人》,融融的《夫妻笔记》,宋晓亮的《切割痛苦》、曾晓文的《梦断德克萨斯》、虔谦的《万家灯火》,王琰的《落日天涯》,江岚的《合欢牡丹》、孟悟的《雾城》,黄鹤峰的《西雅图酋长的》,枫雨的《套在指上的环》,海云的《冰雹》,刘加蓉的《洛杉矶的中国女人》,汪洋的《洋嫁》,洪梅的《梦在海那边》,梅菁的《纽约绮梦》,伍可娉的《金山伯的女人》,岑岚的《那天边的彩虹》,艾米的《山楂树之恋》,秋尘的《时差》,文章的《失贞》,董晶的《七瓣丁香》,张惠雯的《两次相遇》等,都从不同的人生角度,展开了移民世界的文化挑战。

      二,直面异域生活的文化冲突;

      北美新移民女作家的特别贡献,首先表现在正面地书写异域生活的文化冲突。这种“移民人生”所特有的“疏离体验”,突出地体现在下面几位女作家的创作中:

      1,查建英:“边缘化”后的“离心力”

      查建英是北美新移民作家中正面书写异域生活文化冲突的先驱。她的小说集《到美国去,到美国去》、《丛林下的冰河》、《留美故事》等。最早表现了大陆留学生在海外遭遇的心理挣扎,并直面两种文化的激烈冲突,从而开创了留学生文学和海外新移民文学的双重先河。

      2,周励: 先浴火,再重生!

      周励,海外新移民文学的重要先驱者。海外移民文学的灵魂就是在浴火后“重生”,即如何在一个陌生的土壤里扎根发芽,正是在这一点,周励的长篇小说《曼哈顿的中国女人》具有了它特别的意义!

      3,严歌苓:脱胎换骨与生命爆发

      严歌苓曾经把自己的创作成就归功于自己的艺术观念受到了重新洗牌,异域生活的切换和重塑,全面地激发了严歌苓潜在的创作才情。关于她的创作,前期比较偏重于表达中西文化冲突,后期作品“回归”到挑战历史的中国书写。

      4,张翎:交错的彼岸

      如果说严歌苓的创作是重新洗牌后先“离散”再“回归”,张翎则一直是在交错的彼岸中飞旋。在张翎的笔下,即是双向的“突围”,又是双向的“依归”。

      张翎小说的魅力,首先是时空美学的距离。这种距离感,造就了她的遥远而冷静,也酿就了她文字里的心平气和。正是这个距离,造就了张翎的小说。

      其次是她温婉的春秋曲笔,把悲伤的故事推远,把人性剥离成碎片,她不控诉,更无显山露水的批判,淡笔写来,丝丝震撼,把个时代的“风云录”纳在绣枕之上,看去玲珑,囊里却惊涛骇浪,堪为女作家春秋史韵的奇笔。

      5,陈谦:从外部现实转向“内世界”

      关于陈谦的创作,主要是她努力跨越了对外部世界的现实性关注,从而进入到了“人”的“内世界”的探掘和反省。陈谦在新世纪创作的作品,都希望回答“人是怎样的”、“人何以如此”这样的内诘。

      6,施雨:手术刀下的生与死

      施雨的长篇小说,是让读者在生死存亡的瞬间领教命运之神的真正残酷。这部北美华文坛罕见的以医学世界为背景的小说,笔触深入到了美国独特的人文地理及其法律战线,对西方上流社会展开了冷静的揭露甚至批判,这在海外新移民作品中实属罕见。

      7,融融:性与爱的觉醒

      融融笔下的故事,不仅仅是中西异国文化碰撞出的“灰姑娘童话”,而是对生命能量的挖掘和由此发出的衷心礼赞,她甚至以“性爱”的杠杆,正面撬开了“生命移植”的人性深广。

      8,王琰:人生选择的代价

      王琰的长篇小说《落日天涯》、 《归去来兮》、《我们不善于告别》、《天才歧路》,中短篇小说集《双面佳人》等,表现的是新时代各类主人公在移民美洲之后为开拓生存空间而走过的艰难历程和经受的心灵挣扎。

      三,挑战性回归“中国书写”:

      1,严歌苓:探寻“个体”生命的存在方式

      从《第九个寡妇》到《小姨多鹤》,严歌苓要表现的是一种“个体”生命的存在形式,她要突出的是人,而不是时代,她要在“人性与环境的深度对立”中,展现出“文学对历史的胜利”。她注重个人,而不是把国家、民族放在第一位的,他们在乎的是怎样对个人的关怀。

      2,袁劲梅:小说里的历史哲学

      袁劲梅,美国克瑞顿大学哲学教授。获奖作品有中篇小说《忠臣逆子》、《九九归原》、《罗坎村》、纪实文学《一步三回头》等,出版小说集《月过女墙》、《忠臣逆子》,另有长篇小说《老康的哲学》《青门里志》《疯狂的榛子》。她是下笔之初有雄心和抱负的作家,试图写出世道人心及自己对中国历史乃至人类文明的思考。

      3,施玮:女性的生命追求

      她的长篇多写女人的命运,表达女性的生命追求进程:从肉体到精神再到灵魂。《柔若无骨》写女性在社会动荡中的生存命运。《放逐伊甸》写女性在极端变革时代中的精神命运。《红墙白玉兰》写女性生命灵魂成长的救赎命运。

      4,张惠雯:“人性的诗意”

      张惠雯,70后作家的优秀代表。中短篇小说集《两次相遇》《一瞬的光线、色彩和阴影》,题材多是海外移民的情感瞬间,尺幅之内擅长表现生的“醉意”与“诗意”。

      四,结语:

      进入二十一世纪以来,北美华文女作家的创作,不仅深刻地影响到中国的文坛,同时也带动了整个世界华文文学的创作热潮,并成为中国与世界沟通交流的文化桥梁。今天的海外汉语女作家,已经摆脱了早期创作的那种“无根”之痛,也逐渐消解了游子思乡以及生存压力和文化冲突的巢臼,她们开始更多地把关注点放在超越地域超越国家超越种族的人性与人类关怀,努力在实现“同一个世界,同一个梦想”。

 

秋尘:关于“北美新移民文学婚恋书写中的女性形象”的题外话

      我预定报告的题目是:北美新移民文学婚恋书写中的女性形象。因为会前已经提交了八千字的论文,报告时间又只有7分钟,无法对这一研究做比较详细的介绍,所以,我想在此说一点与这个研究相关的,却是题外的话。

      我这篇八千字的论文是2010年我在北京师范大学攻读现当代中国文学博士学位时提交的论文的一小部分。现在,6、7年以后再来报告这个研究成果,似乎有些迟。但在准备这篇论文,尤其是准备这个发言的时候,我忽然发现了这一研究对我的特殊意义。说是特殊,是因为我是最近才意识到的。她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个是在学术方面,一个是在创作方面。

      在说明这两个方面的意义之前,我需要先介绍一下我的博士论文研究,因为至今这一研究成果还没有做单行本出版,所以有必要说明一下。

      我的论文的题目是“论北美新移民华文小说中的婚恋书写”,属于主题研究的课题。研究主要分为四大板块。首先,对北美新移民婚恋小说文本进行了历时性梳理和阶段的特征分析;其次,从新移民婚恋书写模式的角度,进行了共时性的类型归纳和分析研究;第三,对这一研究范畴内的典型性别形象(既男性和女性)的塑造,做了共识性的分析和分类总结;最后,使用文化研究的理论和方法对新移民婚恋小说的创作语境和书写策略进行了综合性的分析和阐释。

      当时和导师定下这个题目以后,我却很有些后悔。主要的原因是感觉这个题目对我而言太庞大了,而且还很新。当时,根本找不到现有的可以用来够做一个博士论文的研究资料,更没有能以移民视角上来关注这个研究主题的。我后来意识到,婚恋书写,本身包含了恋爱和婚姻两大主题,同时又都和社会、历史、文化、性别、国族等因素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加上北美移民这个特定的界定,上面提到的各种相关因子就都变得格外复杂了。比如,文化因子不再是大一统的东方文化,而是东、西方文化相互作用的一种环境;再比如性别因子,不再是男、女两种类型,而至少是四种,即:东方男性、西方男性、东方女性、西方女性,如果不考虑同性恋这种婚恋模式的话。所以,当时我做论文的感觉就好像拿着一把餐刀,却要宰杀一头狮子一样,既无从下手,又倍感无力。后来在导师、教授们和自己的努力下,我选择了一些特殊的但能够把握的视角,比如婚恋书写模式,比如性别形象的塑造,比如创作姿态、书写策略等进行了研究。终于在2010年夏天,完成了论文答辩。

      现在已经6、7年过去了,回头再来看这一研究,我真的发现了它的好处,也就是我上面提到的两个方面的特殊意义。

      第一个好处是,我发现了这一主题研究的可持续性和可延展性。可持续性表现在研究样本的选择上。当年我做论文时,选了截止到2008年时可以找到的40多个小说文本做为研究样本,到今年已经八年过去了,新作品在这八年中层出不穷。也就是说,文本研究的样本可以有更多的选择了,相应地,婚恋书写这一主题研究也需要重新审视,做更加深入、更加广阔的分析和考量。我们甚至可以说,随着时间的持续,只要有新文本不断问世,这一研究就可以一直持续下去。

      除了可持续性,这一研究还有可延展性。这主要是指研究的视角的范围可以扩大,比如当时我做的婚恋书写模式分类,没有考虑同性恋(又有男性和女性的,或者双性的)的类型。再比如,性别塑造的形象,随着新文本的增多,可能会有新的类型出现,从而扩展北美新移民人物形象的谱系。

      我非常希望有人能继续这一研究,并十分愿意提供任何我可能提供的帮助。感兴趣的学者可以和我联系。昨天和王列耀老师谈起我的论文,他还建议我应该出版出来。我想如果有时间有可能,我会认真考虑他的建议。

      第二点,是关于创作的。了解我的人知道,我进入文学是从创作开始的。自从2006年进入博士学习阶段后,到现在十年的时间里,我基本上没有发表过文学作品。直到今年夏天,才发表了一个中篇《零度忍耐》。当初拿到学位后,大概有大半年的时间,只要见到中文方块字,我就会条件反射,产生妊娠反应那种呕吐感。大概两年后,还是禁不住诱惑,又开始写起了小说。但说也奇怪,写出来的东西,连自己这一关都过不了,自然也没有信心往外投稿。好在我还是在写,写得很慢。最近这两年来,在写作的过程中,我慢慢地意识到,曾经从事的学术研究,在我在小说创作中,如故事主题、情节安排、语言叙述等方面,都在起着无形的作用。我会更加全面、立体、理性地对待创作和作品。完全不像以前那样,只是单纯为了把一个我无法忘怀的人或者事件,以宣泄的方式写出来。

      我一直觉得,我是一个生活阅历挺简单的人。从事了几年的学术研究,再回来搞创作时,我感觉到,这一段从创作到学术,再从学术回到创作的经历,似乎在无形中增加了我的生活阅历。我想,这应该是一件好事情吧。

 

朱育颖:新移民女作家的时空感知

      作为新一代的文化使者,新移民女作家是从精神上站立起来有着全球视野、中西“混血”的“两栖人”, 思想资源的丰富多元,不同国家和地区的文化形态与母体文化的整合,使其文学创作也随之拓展、开放和逐步丰富起来。她们有着“东来西往”、“东张西望”的人生履历和跨文化生存的经验,与母土和居住国的适当距离赋予她们新的站姿和视角,有着颇为独到的时空感知。近年来,在令人眼花缭乱的长篇小说中,张翎的《流年物语》、林湄的《天外》、严歌苓的《妈阁是座城》、陈谦的《无穷镜》格外引人注目,其跨域书写不约而同地探讨人类共同的人文追求,绘制出多元文化语境中的精神图谱,文本中贯穿着人的叩问和审视,构成富有生机的持续不断的“海外冲击波”。长篇小说对民族生存方式是一种总体的把握,而时间和空间可以视为人们日常生活中较为熟悉的感知方式。现将这几部长篇小说抽样切片,探讨新移民女作家如何在逝水流年中把握“中国经验”,书写“第三时空”的审美之思。

      时间不仅是人的生命尺度,而且是人的发展空间。张翎的《流年物语》将物——人相对接,采取拟人化的手法,以河流、瓶子、手表、钱包、麻雀、老鼠、苍鹰、铅笔盒等作为叙述者,有着小中寓大的空间观念。文本中的河流、手表可以说是时光如水的象征,而瓶子、钱包、铅笔盒等则是空间符号,将生活器皿具象化、肉身化,很有创意。小说开篇就写河流,既是实指,也是时间和空间的一种隐喻和文化象征,作为时间之河抑或生命之河统领全文。流年不仅是指男主人公刘年,也是流水落花的人生岁月的象征。“逝者如斯夫”,时间悄无声息地流逝,人的身心也在逐渐成长,而在时间流程的每一个节点上,那些独特的生理与精神的存在于成长过程中得以彰显。这部小说讲述了大时代的潮流中,两个家庭三代人的命运浮沉,时间跨度从上世纪50年代到本世纪初,空间从国内到域外,那条奔流不息的瓯江贯穿文本,语言也似潺潺流水,而作者似乎成了时间的摆渡者。距离制造了理性的审美空间,张翎游走异域并回望母国,在时空交错中观照小人物和大历史,审视故乡和他乡。

      视野宏阔,内涵丰富,跨文化、跨宗教、跨艺术可以说是林湄的长篇新作《天外》的审美特征。继屡获好评的《天望》之后,学者型的作家林湄十年磨一剑,推出又一鸿篇巨制《天外》。人是宇宙最奇特的杰作,宇宙的本体是生命,而这个生命本体是时间性的,生命将内在心灵、外界自然以及整个宇宙连成一个有机整体。“天外”中的审美慧眼不仅闪烁着东方睿智的凝视与发现,而且也是超越了国籍、民族、性别的大视野。当林湄注目于西方现代社会时,发现了现代人欲望的虚幻、爱情的脆弱、死亡的无常,当她回望母国时,忧患意识依然笼罩心头,不仅生动叙述了郝忻、吴一念等华人移民在西欧的生存状况,也将他们在祖国内地的生活场景加以展示,关注人的灵魂的裂变。全书分为“欲”、“缘”、“执”、“怨”、“幻”五个圆环,貌似独立成团,实则环环相扣,时空因子掺和着禅理的意味包蕴其中。正因为中国传统的宇宙观是万物一体的生命化空间,这生命化空间又以虚灵为最高境界。中国人的宇宙观是“时空合一体”,原因就在于其时间空间概念来源于生命的实践,而在这种体验和实践中得来的时间和空间是互相印证的。

      新移民女作家酷似“空中飞人”活跃在海外和中国,在多重语境中穿梭自如,其跨域之作时常不断切换时空和文化背景。严歌苓的《妈阁是座城》以取材和对人性的开掘见长,妈阁不仅仅是座赌城,也是独特的空间符码,严歌苓从赌场勘测透视人性,讲述了一个女人和三个赌徒的故事,时间上跨越几代人。梅晓鸥是赌城知名的叠码仔,早在一百多年以前,她的远祖梅大榕,就是一个地道的赌徒,输得精光后投海自杀。梅晓鸥周旋于形形色色的赌徒之中,以毒攻毒,是在报复,也是发灾难财,但心中依然贮藏着人性救赎的力量。严歌苓没有囿于华人经验和女性经验,在赌城这一特定的空间,展示生命个体对于世界存在的对抗意义 。

      陈谦的《无穷镜》以IT过来人的文化资源,描摹硅谷华人精英的世相百态与心路历程,将实在的物质时空结构转换成虚拟的意象时空结构,由外在空间转向内在世界,借助研发新型“眼镜”的高端技术,精心打造出纷繁而立体的世俗空间和梦幻世界。主人公珊映喜欢读书与思考,渴望像烟花一样冲向天空开出璀璨的火花,不愿像燃香一样悄无声息默默燃尽,期盼活出一种境界,一种追求。文本中的几个女性,在镜像中互相映射。陈谦认为“我们的人生道路是外部世界无数镜像的叠加,”“映像里套着映像,无数镜像叠加投影,从此无穷无尽”,概括出“无穷镜”的深刻寓意。

      新移民女作家的创作视域愈来愈宽广,其长篇新作具有明晰的时间感受和空间意识,寓时于空,寓空于时,在独特的时空感知中灌注了各自的情思。张翎的《流年物语》如行云流水,林湄的《天外》厚重而有禅味,严歌苓的《妈阁是座城》书写了赌徒传奇,陈谦的《无穷镜》是一面聚焦硅谷的多棱镜。

 

王彦彦 :论新移民小说历史叙事

      历史对于任何一个民族/族群来说都具有重要意义,它说明了我们的来源,是我们立足世界的根基所在。历史同时也提供了一个意义系统,使同一民族/族群的人们得以共享文化,并形成自我认同。文学作品创作的根本目的在于认识我们人类自身,文学中的历史叙事为这一认识提供了具体内容,并随着时代变迁而不断进行新的阐释。新移民小说的历史叙事主要集中于现代和“文革”两个历史时期,在讲述的过程中表现出一种明显的“重述”冲动。

      1.乡土中国与苦难故事:新移民作家笔下的中国现代史

      新移民小说的中国现代史叙事,往往有着很大的时间跨度,具有某种整体表现20世纪中国现代史的追求,只是这种对历史的整体把握并非是试图展现历史必然规律的宏大叙事,而是想要写出时间流动中的变与不变。新移民小说所表现的历史观显然受到了新历史主义的影响。

      新历史主义既名为“新”,意味着存在着一个所谓的“旧”与之形成参照。同样的,作家在创作中采用了新历史主义的观念,他们的写作行为也会有一个参照系存在,这个参照系往往来自作家早期的文学经验和文学阅读,来自他们的文学背景。新移民作家经历过“文革”,他们早期的文学经验与国内十七年文学息息相关。那一时期中国文学的历史叙事,准确地说是一种体现了历史必然性和整体性、带有明显意识形态特征的“革命”叙事,在这种叙事中,个体往往被整体所湮没,历史规律的整齐划一掩盖了日常生活的反复多变,这种叙事固然方便我们把握历史脉络和轮廓,同样也会导致生动的日常悄然流失。“文革”结束后的社会反思最终没有只停留在“文革”十年,而是对于1949年后中国的状况展开反省和追问,“革命”叙事中包含的缺陷和盲区同样引起讨论和纠正,走过“文革”并多少参与了新时期反思行为的新移民作家在尝试新的历史叙述手法时,下意识地就会将“革命”叙事作为创作的参照物。严歌苓的《第九个寡妇》中王葡萄对当下生活的执着,对革命启蒙话语的疏离;《刀口上的家族》(沈宁)从一个家庭的命运出发,不仅写了现代中国历史,同时也从新的角度对历史给出了自己的价值判断;刘索拉在《女贞汤》中更是以荒诞寓言的手法对“革命”叙事作了彻底的颠覆和反讽。

      新移民作家历史叙事偏爱个人话语的另一个原因,同他们选择的文学主题有关。在新移民小说中,探索人性是一个重要的主题,对人性的挖掘往往立足于个体生命,现代中国是一个战乱频起、文化动荡的时期,人性往往在这样纷乱的时刻最难以掩饰,这使得他们笔下的中国现代史多以个体视角来展开。如严歌苓的《小姨多鹤》等作品,试图从生民角度勾勒出现代中国历史和民间文化的风貌,这种勾勒表现出对当代大陆传统主流性话语的颠覆与疏离。

      新移民作家写作中国与中国的历史,其根本目的在于表现和审视中国文化,但他们对中国社会文化的认知受到他们出国时间的限制。新移民作家中的多数人是在80年代离开国内的,当时中国社会还带有明显的农耕文化气质,这一家园记忆使他们将中国文化理解为一种乡土文化,当他们在思考中国如何进入现代进入世界的问题时,自然而然的把这个问题转化为乡土中国与现代的遭遇,要表现这个主题最典型的莫过于中国现代史里发生的情况。现代时期的中国虽然踏上了现代化道路,却因为列强的侵略,国内动荡等各种因素,远远谈不上现代化的实现,事实上,传统的农耕文化依旧占据了主导地位。正因如此,在关于现代中国的历史叙事中,乡土中国的形象被树立起来。

      2.反思与批判:“文革”叙事

      “文革”是中国20世纪历史的一个特殊阶段,其造成的影响十分深远,因此被文学反复描述,形成了当代中国文学独特的“文革”叙事现象。新移民作家出国前国内文坛形成的关于“文革”叙事的反思基调必然对他们后来的写作产生影响。比较于大陆文坛主流话语多数从历史发展必然规律及现代理性立场出发来展开“文革”反思的做法,新移民作家主要从个体、人性、民族文化心理出发来展开反思,他们舍弃了宏大叙事的整体性,却紧紧抓住了活生生的“人”。如严歌苓在小说《穗子物语》中别出心裁地以一个小女孩的视角来展现“文革”,并观照人性。另一部小说《马在吼》则表现了十七年及“文革”期间集体人格对个人人格的取代。

      以郑念的小说《生死在上海》(Life and Death in Shang Hai)为代表的一类新移民英文小说则侧重于对“文革”的批判,批判的矛头不仅指向特殊年代、指向“四人帮”,同时也对1949年后国内的“无产阶级”群体表示了不满。这类作品不仅是写作者个体痛苦经验的一种宣泄,也有着对西方世界的某种有意迎合。由于写作者完全采取西方的立场来审视和批判“文革”,导致作品在批判“文革”期间革命话语霸权的同时,也犯了以西方话语霸权取代之的错误。

      3.结论

      新移民小说的历史重述不仅表现了作家们对于已有历史叙事——尤其是1949年以后长期占主流地位的革命历史叙事——的不满,同时说明写作者虽然人在异国,却依旧努力参与当代中国的历史重建工作,而他们有别于国内作者的跨文化经验为这一历史重述提供了新视角和新阐释,具有不可取代的价值。

 

潘碧华:《遗梦之北》——南洋女性的生命和宿命的思考

      《遗梦之北》是马来西亚女作家李忆莙的一部很有南洋特色的长篇小说。故事从金、叶两家华侨联姻开始,两家都是落户南洋的富裕之户,金家千金嫁给叶家二公子叶安平,经历英殖民地、国民党和共产党在南洋的竞争 、抗日胜利、马来亚共产党、华人新村到马拉西亚独立,从三十年代一直说到七十年代,叶家子孙满堂。叶家事业在叶安平去世后,开始走下坡,叶家第二代开始分家,三兄弟妻离子散,应验了华人家庭“富不过三代”的命运。叶家第三代没有了叶家雄厚的财力和名望,反而开始融入了马来西亚本土生活,故事背景出现华文学校、神庙、端午包粽子、中元节酬神戏、乘搭巴士、渡轮过海、搓麻将、买字花等,是许多马来西亚北部华人社会无法磨灭的记忆。

      小说在第一章其实已经交代了叶家这个家族的宿命。《遗梦之北》的地理位置很明确,叶水晶、水灵是堂姐妹,她们的曾外祖父(金沙湾)一家来自云南中甸,原是修行得道的喇嘛,由于爱上一女孩,还俗成为一个靠施法解咒为生的神巫,因得罪其他流派被追杀,带着曾外祖母和祖母(金青粿)从中缅边界经过泰国南下,最先在马来半岛北部边陲,名叫巴当勿杀(Padang Besar, “广阔田野”之意)落脚,尔后迁到双溪大年(Sungai Petani “农耕之河”之意),最后落户在一个名为居林(Kulim,即树的名称)的小镇生活,埋名隐姓经营杂货店,过着凡夫俗子的生活。从马来亚半岛的位置来看,北方是中国云南,从占篇幅最多的叶水晶角度来看,她的原乡(居林)于吉隆坡来说是北方。从居林的地理位置辐射开去,小说中人物的活动的范围还包括了华玲(Baling)、槟城(Penang)和吉隆坡。叶家三代女性继承了外祖的密宗的遗传,家族遗传的神通与厄运一直困扰着叶家女性的心灵,在她们的有生之年无法回避消弭。

      金沙湾远离家乡后,彻底改变身份,但他仍然感觉到仇人的诅咒继续追寻着他和他的后代。他把女儿金青稞嫁给当地叶姓商人之子叶安平,希望女儿能够借世俗的婚姻而消弭他身上带着的家族诅咒。改名换姓的金沙湾夫妇如愿所偿无灾无难活到老年,相继离世,留下一串紫檀木佛珠给唯一的女儿青稞。那时青稞三十三岁,已经有了三男二女,在叶家过着幸福快乐的生活。就在金沙湾去世之后,金青稞感应到自己忽然承继了父亲的神通,那股神秘的力量打开了她的心眼,让她有了预知未来福祸的能力,同时也让她活在无以名状的恐惧与无助当中。最先出现的灾祸是11岁女儿小秀忽然发疯坠河而死(小孩子因看到灵异之事而恐惧),是一项打击也是她面对残酷宿命的第一次挑战。她坚守家族秘密,忍痛隐藏突然而至的神通,选择做一个平凡的女人,养育儿女长大。丈夫叶安平先她而去,老年的她勘破红尘,在家中设立佛堂,终日诵经念佛,不轻易走出家门,也不插手儿孙的生活,想以自己的修行为家族消灾解难。她淡然看着三个儿子闹分家、搞外遇、离婚、生意失败,甚至出嫁的女儿发疯送入神经病院,一切都在她的预料当中,但她也只是远远张望,暗中关心,甚至伤心,然而她却无法援手。

      叶家千金叶怀秋自己选择嫁给了货车司机程运坤,过着普通的市井生活,家族的宿命业障似乎不会延续到她的身上。然而在金青稞(叶老太太)老年诚心供佛之后,家族的灵通能力转到叶怀秋的身上,她预感丈夫将遇车祸死亡,却劝阻不了丈夫开车送货,丈夫车祸惨死,让她质疑自己一向膜拜的神明力量没有保佑她的家人,因此承受不了精神压力而发疯,以断绝知觉的方式在精神病院渡过最后的生命。

      接着,家族神识再次传到了第四代的叶水灵身上。她长期在祖母身边长大,也继承了叶老太太的理性和智慧。她经历了父母离异、初恋情人的意外死亡,年级轻轻已经坦然面对自己的宿命。后来她婉拒同村男生的爱情,选择了出家,让自己带着家族的宿命“回归”了宗教场域,以出家了结了上一代背弃宗教群体的业障。因此同属于第四代的叶水晶经历被父母遗弃,被姑姑叶怀秋、大伯母龙月秋、舅母收养,最后放下精神包袱南下吉隆坡寻找和父亲离异的母亲,过着自己想要的生活,完成小说所要带出的从怀旧(遗梦)到寻梦的过程。

      《遗梦之北》可理解为一部描写三代南洋女性生命过程的一部小说。整部小说力图展开两个向度的叙述:一是老城中叶氏家族几代人的“故事”,特别是叶家女性的“世界”和“日子”,她们似乎命中注定地活在艰难生命路途上,透过岁月的眼看去,她们的快乐和悲伤显得迷离哀痛,也显得民间的世俗观念在特定的圈子里得到延续。世俗的观念经由女性命运这一仲介,“故事”走进了一个更深沉的探索,即生命该如何选择?逃避还是面对?认命还是抗命?女人可以自我改变命运吗?小说对“女性宿命”的充分描述,却也透露新一代的女性可以通过自我的力量去改变宿命。小说同时处理了马来亚到马来西亚的社会变化和风土人情,也交代了华人新村的历史变迁和在地华人思想的变化。李忆莙在此部小说中,扩大故事的历史背景,以最熟悉的童年生活记忆为根本,写来得心应手,场景细节丰富细腻,入木三分,可谓是一部马来西亚华人历史的全景图,结局充满历史的沧桑感和生命无法掌握的忧伤。

 

麦胜梅:欧华女作家吕大明的文字魅力

      旅居法国华文女作家吕大明,一生横跨亚欧两地,在华文文坛上,她是一位不可忽视的散文名家。

      吕大明的文学世界不是一座巍巍的冰冷图书馆,而是深入人心的有情世界。她的文辞精美,她的引经据典,她的审美、勤学、自我升华的精神世界,经常牵引读者与哲人对话。她特有的「闺秀」散文,不仅可读性极高,也刻印下 20世纪海外女作家纯文学之风。

      吕大明祖籍福建,1947年生于福建南安,于婴孩时随双亲迁徙到台湾,她父亲吕德超在抗战时期曾担任抗日自卫团司令、福建安溪县长与福建省政府参议顾问、国军第三二五司政训处长等职, 她母亲吴剑云则出身于书香之家, 是乡中望族, 着有诗词集《缣痕吟草》,年轻的吕大明在慈母潜移默化、诗赋熏陶之下,与台湾现代散文同时成长。

      散文不外是指抒情、叙事和议论性的文体, 而吕大明的散文是充满了诗意与哲理。在创作路上,吕大明在不断的寻找、邂逅和思索。22岁那年,她的第一本散文集《这一代的弦音》问世,虽是啼声出试,但己呈现出吕大明〝不夹杂半点烟火〞的风格。

      一九七五年吕大明随夫负笈英国,先后出版了《大地颂》、《英伦随笔》和《写在秋风里》。一九九一年出版的《来我家喝杯茶》文集,广受一般读者喜爱,在〈绝美三帖〉一文中写:『当月光透过杉树撒下一地银辉,也是无声无息飘落的雪花,我就像佛罗斯特「雪花」中那位诗人,走在铁杉树下,让月光撒满我一身,就如一只停在枝头的鸟儿在我身上撒下雪花片片,我也为了这么丁点儿的缤纷,心情就不再愁闷。』尽管在短短词组中,吕大明已刻昼出脱颖而出的抒情美文形象,如果说窗外那片月光给吕大明沾染了浪漫的遐思,倒不如说她拥有丰富的想象力。

      一草一木在她笔下皆充满灵性的美,在〈秋园随笔〉一文中她这样地描述秋天:『一阵秋风裹住一阵沁凉的花香水气,莲池里秋虫噪耳,远处一片铺天盖地的萱草,开着灿烂的花朶,竟像是怀着广阔无限胸襟的云朶,飘游向天涯、海角,而那种美,就像湖上戮起缤纷似的、锦缎似的夕阳彩光。』吕大明无意树立文学是苦闷的象征,她也不急于表达理性认知,不管走到那里,她以虚怀若谷的心情,驾轻就熟地引导读者走入她精心营造的一座溢满古典书香的塔。在生活中的她是手不离书的,她喜爱中国古典文学,借由大自然的景致和事物,娓娓道出其中的领悟。阅读与书写是吕大明生命中的梦痕,她歌咏生命,随心所欲地引经据典,或感人故事的铺陈,映照出一位清澈高贵的心灵倒影。且听她于〈陋室铭〉说:『落英在我窗前缤纷,流云在我窗前漫游‧‧‧我在这里耕耘一片思想的园囿,我在这里与古今的鸿儒会交‧‧。』。显然,在生活中她离不开阅读与创作,而围绕着她的是文学界诸大师,她的书房,早已成为一座溢满古典书香的塔。

      吕大明是一位感情丰富的散文家,她笔下的有情世界总是丝丝入扣。在她心中, 半生戍马的父亲永远是一位英雄, 因为他在枪林弹雨中显示了大无畏的精神;母亲在她眼中是一位籣心蕙性,在知性与感性上对她影响最深。她对母亲的思念,在《科茨沃德故事集》中娓娓道来: 『…在我生命中永远有一个空位子是为我慈爱的母亲准备在那儿, 好像等待她走过千山万水来探望我, 等待她倦游归来。』。

      她很珍惜自己所拥有的友情, 她的邻居、诗人、教授朋友,不论是深交或萍水相逢, 她都真诚相对。甚至一位穷到晚餐只有一碗汤的老人,在他临终住院时,她怀着怜悯之心去探望他,给他一份真挚的关怀。她曾经对爱情有过无限的憧憬,爱情的真谛可贵在于永恒,她向读者诉说过文学大师但丁对贝翠丽丝的深情,音乐家布拉姆斯为女钢琴家克拉拉一往情深终生未婚。然而, 世纪爱情不尽是那么的完美。法国人常说的一句话:爱情会有终止的一天。2012年出版的《世纪爱情四帖》书中,她没有半句提到自已支离破碎的婚姻,但是,如果仔细读她〈暮雪纷纷〉后,读者才发现她字里行间不经意地透露她深藏于心底的怆痛。走过中年,在吕大明而言,生命被赋予不同的意义了。她悉心供养爱情之花早已凋零,加上失去至亲的父母,苍凉之岁月也提早开始了。夜之将临,月亮继续它无声的旅行,它在自我放逐。而在人生的旅程上,她不正是一个自我放逐的旅者吗?

      吕大明在〈秋雁行〉一文中,幽幽地发出这样的喟叹:「我在苍茫烟水、斜晖晚渡、九月寒霜中消磨我的岁月,有时面对峻峭的石壁,寸草不生,…我突然有独自面对大江茫茫、平沙莽莽之感。」。

       尽管世界如何荒漠,内心如何哀凉,吕大明还是坚持地借用英国诗人籣姆的诗告诉自己:她必须穿越。而且在穿越这样的沙漠时,一定要如毛虫化蝶般修饰提升自已的辞藻,让粗糙的人生化为繁丽脱俗。

      2014年,她的散文集《生命的衣裳》问世了。吕大明非常明白,人冉冉将行暮,生命的霓裳,终于有一天变成褴褛不堪的道理。然而,她不能屈服于命运之神,她要像麦粒经历在簸箕上摇筛,把粗糙的外壳筛落,露出那光润的内在来。

      她认为艺术家的梦想不是蛆虫可以噬食的,在神话的世界中是充满了神秘,是一个丰富思维的领域。一旦没有了神话,生活便失了光彩,变得平淡无味。因为孤单,她介入一个丰富的精神世界,所以她的文字也是〝出于刻意营造的神话〞。

 

宋晓亮:女人的翅膀

      飞出母亲的衣胞,生理特征就把我们的性别定格在女字这一栏目上。而娘的衣胞又决定了女婴是帝王家的公主,是富人家的千金,是寻常百姓家的小丫头,还是……。然而,不管你落到谁家,飞进婆家需二次展翅。女王和个别公主及招赘者例外。

      家乡人常说:天上人间18层。从女婴飞至老妪,不出意外,飞上个70、80年应该没问题。在这漫长而又艰辛的飞行中,不同的出身,不同的命运,不同的处境,不同的机遇,在不同性格及主、客观因素的引导与阻挠下,女人在哪个层次飞,在哪个层次落,当有“风”来掌控。

      风,可从0级到12级,也有13级到17级以上的,还有道家所称的罡风(天空极高处的风)。不管风力、风速是大是快,女人的所需是风向。风向决定前路,前路决定落脚点,落脚点就是我们要赖以生存的社会方位。

      漫漫人生路,不管我们被吹到那个方位,想做好人妻,说难真难,说不难还挺容易。其要领很简单:把家放在心上。

      反过来说,你把家放在心上,婆家人把你放在心里吗?尤其是恋爱时好得要命的那一位,已由对象变为老公,由老公升为孩子他爹的家伙。那家伙若在你落脚后,他又拍打着翅膀划破了婚姻的蓝天,往你最厌恶的地方飞,飞出你的视线,落哪儿,猫哪儿,藏哪儿,你雇私人侦探都查不到他正在跟“小三儿”还是“小四儿”玩亲密无间,又该怎么办?

      出现这种情况,处理手段多种多样。最常见的:性格刚烈的女人为了捍卫婚姻的尊严,让纯洁的爱情不被灰尘覆盖,会一脚把那个“花心萝卜”给踢到马里亚纳海沟里,永不再见。这种选择需有清风傲骨的撑托,这种选择会让人长时间地浸泡在“爱情是那么短暂,而遗忘却那么漫长” 的煎熬里。

      还有一种选择就是包容,站在中国传统礼教上,看在孩子和家人的份上,只好睁只眼闭只眼,很清醒地把自己深埋在难得的糊涂中。刚烈啊,温柔啊,女人若飞进一个玩弄婚姻之徒的怀抱里,掩胸疗伤躲不过。

      上述现象确实存在,但毕竟是少数,多数人都是飞一块儿就牵手前行了,牵手前行并不意味着脚下就少了磕磕 碰碰,居家过日子吵吵闹闹是常有的事,喜怒哀乐愁,总在你半斤,我八两的均衡着。

      月中,在一家工艺品商店的大门前,我碰到一位老朋友。她开口即问:“我怎么从来没见过你们两口子吵架呀?”

      “见到你,我们就不吵了。”

      她捣我一拳:“甭跟我玩儿蔫逗,说,不吵架的秘诀是什么?”

      我把她拉到一方清静处:“就说我自己:一、我是个不管钱的主儿,家里的财政大权我从不染指;二、婆家、娘家的事商量着办,力争谁也不偏向谁家;三……”

      她打断了我的话:“只要我为娘家人花点钱,我们家老牛就瞪着‘牛眼’跟我吵,歇斯底里地吵!”

      “他吵是因为:他对你家人的感情永远都不可能跟你一样了。反过来,你也走不进他对其家人的情感里。这就是血脉的涌动。娘家、婆家,弄不好就是生生世世的‘楚河汉界’。想越界需要桥的贯通,想化开这条‘冰河’,双方要同时送暖,若不让其再度结冰,又需恒温。”

      “这些不大不小的理儿,我也明白,可落实到生活中就难了。”

      “家庭需要经营,夫妻间有矛盾不新鲜。百姓人家,谁比谁也高不了多少,只是出现问题时用什么方法解决了。”

      “你都怎么解决?”

      “玩儿逼供啊?”

      “别闹,从实招来!”

      “讲个故事给你听:有对夫妻上街购物,一进商店丈夫就说,‘我买香皂去,一会儿哪儿见你?’妻子目视前方:‘卖菜的地方。’女人嘛,一见到五颜六色的服装双脚就跟着俩眼跑。等丈夫抓着香皂回来时,妻子已走出了‘女人堆’。那一刻,丈夫瞪着妻子:‘我在卖菜的地方找了你好几圈,可……’妻子不温不火:‘干吗,跑这儿上演《苏三起解》呀?你扮演崇公道,手里拿副枷锁,老跟在苏三身后,累不?’话毕,妻子噗地笑了。丈夫也笑了:‘得,我不演押解人了,你爱去哪儿就去哪儿吧。”

      “智慧!说笑中就把争议给化解了。好!”她夸完又问:“你好像还有个第三条,快说来听听。”

      “这第三条就更最简单了。日常里见你家老牛正那儿埋头苦干家务活,你要赶紧提出表扬。”

      “表扬他?我苦干得把身子都埋进去了,他怎么不表扬我呀?”

      “表扬嘛,从来都是上级对下级的!”我故意拿腔拿调儿。

      她咬着下唇想了想:“明白了,明白了,这是咱女人的秘密,千万别让男人知道。”说罢,我俩哈哈大笑。

      长大的我们,再次起飞是自然的,落脚当是自选的,落脚之后,怎样才能让家的蓝天不遭雾霾笼罩,话题不小。

 

刘瑛:女性经验与生命故事

      相对于男性而言,女性对情感的体验往往更细腻,对环境的变化普遍更敏感。因而,在异国他乡生活,往往能更深切地感知来自异域文化的冲击。在东西方文化的不同文化背景中,在完全不同的社会制度中,不可避免地,一些既定的思维和传统的观念会受遭遇意想不到的冲击和挑战,而女性愿意表达和善于抒发的天性,通常使这一切转化成文字,以文学的形式再现出来。

      结合我自己这些年的文学创作,潜意识中,一直在有意无意地再现东西方文化的种种差异,并试图从深层次表现这种种差异与相互碰撞所产生一系列冲突与矛盾、困惑与理解。从大处着眼,从小处着手,通过文学视角和一个个“小人物”,“把触角伸向包括哲学、宗教在内的精神文化,法律、教育、传播、政治在内的制度文化,还有言谈举止、思维方式乃至环境面貌等方方面面”(杜华平语)。

      概括起来,我的几部系列中篇小说,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了这种展现:

      1. 在陌生的异国他乡重新寻找自己的定位

      对于初到异国他乡生活的人来说,每个人都面临着几道坎儿:语言坎儿、交友坎儿、适应坎儿。而作为女性,尤其是成家已有孩子的女性,还多了两道坎儿:孩子的教育以及寻找自己在新的环境、新的社会中的位置和定位。

      德国有句谚语:“推动历史车轮前行的动力,首先来自于推动摇篮的那双手”。正是基于这种认识,德国社会无论是政府还是家庭,都把孩子的教育(尤其是幼儿教育)放在了极其重要的位置。母亲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师。因此,德国女性无论受过何等教育,无论有过怎样称心的职业生涯或瞩目的社会地位,一旦生孩子之后,都基本短期(1—3年)或长期完全回归家庭之中,担当全职家庭主妇,享受生儿育女、陪伴孩子成长的时光。而德国政府也会在福利及法律方面给予妇女和孩子应有的制度保障。德国社会所具有的这种共识,使大多数德国女性能够在思想上、心理上坦然接受和欣然享受这种生活状态,而对于大多数华人女性(尤其是接受过高等教育并有过职业生涯的华人女性)来说,通常很难心甘情愿接受和适应这种现实。这就构成了一种心理纠结和偏向选择:完全放弃自己,转而把自己的所有愿望和所有个人价值的实现都寄托在了孩子身上。中篇小说《不一样的太阳》中,泓韵为了女儿蔚伶能顺利升上重点中学,可谓禅精竭虑:为女儿的学校选择操心,为女儿的交友操心,为女儿的考试操心,甚至,为女儿的每一次家庭作业操心。短短两年,她在女儿身上所花费的时间和精力,远远超过在国内时的总和。所以,当女儿的初中升学遭遇到挫折,她会泪水滂沱,痛心疾首。正是因为经历了这样的挫折,让她开始反思自己的选择,开始在这个陌生的国度里重新寻找自己的定位。

      2. 在教育陪伴孩子成长的过程中提升自己

      带着固有的思维观念和教育理念,中国女性即便在异国他乡,也会有意无意地用传统的价值观和行为导向来影响和教育孩子。而在西方国家接受教育的第二代,已有另外的思维取向和看问题的不同角度。他们往往会反过来冲击和颠覆父母惯有的思维方式和价值取向,甚至扬弃和批判父母的价值观和生活选择。

      中篇小说《大维的叛逆》中,陈教授为了儿子大维能升上好大学,不惜放弃自己的专业,为留在德国绞尽脑汁,可儿子并不领情。她的所有放弃,所有努力,不但没被儿子大维理解和尊重,反而遭到了儿子的轻视和蔑视。他对把所有希望都寄托在他身上的母亲嗤之以鼻,因为她放弃自己为之奋斗大半生的专业,不分轻重地选择留在德国开餐馆,“用屁股想事的人都知道,那能赚钱吗?” 他也对父亲送给他的那本有关“讲诚信”的《中国古代小故事》不屑一顾,因为他认为父亲自己就是一个不讲诚信、搞婚外恋的伪善者。最终,大维以自己的未来人生选择,反过来教育和提升了自认为是“教育者”的长辈们。

      3. 女性对爱情的追求和不同认知

      “爱”与“被爱”是文学中永恒的主题。有人说“爱情是女人的死穴”。生活在异国他乡,更无法绕开这个主题。

      中篇小说《马蒂纳与爱丽丝》通过华人女性奕丽的视角,讲述了德国老年、青年两代人的爱情故事,并通过德国女性两代人,对人类的婚姻制度进行了深度思索和探讨。爱丽丝是传统的德国女性,结过三次婚,有过一次“一夜情”,在89岁的高龄上还与一位小她20岁的男友谈恋爱。年轻的马蒂纳是传统婚姻制度的叛逆者。她与四个男人生了四个孩子,与四个男人保持着友好关系却坚持不肯走进婚姻。在四十岁时,又重新寻找爱情,并最终走进了婚姻。在与电视台接受的一番访谈,道出了马蒂纳的思考:“从《圣经》上看,婚姻是伴随着人类的出现而同时出现的,亚当夏娃是人类的第一对夫妇。即便是无神论者,也接受了社会学家对人类社会发展进程的解释,那就是:人类社会经历了群居社会、母系社会、父系社会直到一对一的婚姻社会。我在想,社会发展到了现在这个阶段,为什么不同种族、不同国家、不同社会制度的人们,都殊途同归,不约而同地选择了将婚姻作为社会的细胞和基本单位加以肯定和保护?这期间,曾经有无数的人试图去反叛它、逾越它, 甚至颠覆它,并身体力行地尝试以其它方式来替代它,可最终的结果是,婚姻无论在什么社会形态中,仍然占据着主导地位,并且主宰着人类的情感和行为。为什么婚姻会有这么强大的生命力?为什么婚姻会得到全人类的认同?我不是社会学家和婚姻学专家,不能从理性的高度来解释这一切。我也不是‘存在就是合理’学说的相信者和拥护者。可有一点我敢肯定:经过人类长期实践并肯定的东西,就一定具有合情性和合理性。我们不要轻易否定人类的智慧。”

      总之,对异质文化观念的不断认知、不断适应,使华人女性的生命体验不断丰厚;对自身文化传统的不断回望、不断反思,使华人女性的的生命故事不断升华;从不同角度、不同视野对二者优劣异同的不断对比,不断探求,又使华人女性的思考打上了浓厚的东西方文化相交错、相印证、想磨合的底色。这一切,已成为海外华文文学创作园地中不可忽视的一朵奇异之花。

 

王文胜:疾病作为隐喻

——评融融的《死亡日记》

      《死亡日记》是融融的一部手记,主要记录了她丈夫接受癌症治疗的整个过程,也记录了其间她自己的心路历程,这部作品从主题上看是疾病叙事。,融融对医治疾病的书写事实上指向了一个宗教层面的隐喻,即救赎。

       融融写作的基督教文化立场是非常明显的,在《圣经》中,疾病作为罪的隐喻,是与上帝的公义审判相关联的,但更指向上帝因慈爱而赐予的救恩。融融的这部《死亡日记》在华语文学中的价值在于,她从基督教的信仰维度展开疾病叙事,强调他们在与疾病搏斗时所感受到的上帝的恩典,作者透过书写他们在疾病治疗过程的平安与喜乐,表达了向上帝的感恩之情,提供了一种极为特殊的情感体验。同时,作者在认同人的灵性生命存在的前提下,以疾病作为隐喻,进一步地写出了迈克灵性生命的觉醒,写出他们生命的成长,指向了上帝对人类的救赎之爱。这两个方面都丰富了华语文学中的疾病叙事。

      融融在《死亡日记》一书中很详实地记录了她和丈夫迈克一起与癌症搏斗的人生经历。2014年3月6日的清晨,一切看起来是那么温馨美好,他们就这样不期然地与“进入窗户如盗贼”的死亡相遇。虽然他们生活在医疗发达的美国,在世界上最好的骨髓移植中心——西雅图癌症联合会(Seattle Cancer Care Alliance)接受了骨髓移植手术,但是他们面对的毕竟是癌症这一凶残的对手,融融真实地记下迈克在接受过程中的每一个细节,记录了迈克的每一个挣扎,让我们看到世界上再好的医院也不是万能的,再好的医生也会有失误的时候,再先进的药物和技术也并不能解决病人被病魔折磨的痛苦。当我读到迈克病痛时的每一声呻吟,读到一些癌症患者的逝去,我看到一个非常惨淡的事实,那就是再先进的医疗技术,在推开死亡对人类的攻击方面,常常也是无能为力的。

      融融的这本书,单单就她在书中提供的迈克接受治疗后的每一个细节性反应来看,也是非常有价值的,因为它保存了一份特别的被病魔围困时的生命记录,它具体记录了癌症细胞是如何攻击人的肌体的,也展现了一个我们需要重视的事实,那就是当我们的病体受折磨时,我们的精神也必然是创伤性的。融融以她作家的敏感用文字把我们带到癌症患者最深刻的痛苦之处,在那里他不仅需要面对别人无法分担的病痛的击打,而且还要忍受自己做人的尊严被病魔践踏。

      疾病叙事的一个非常重要的文学价值在于它要直面人类因为疾病而来的苦难与困境,这是人类无法避免的幽暗面。而能细致地展现自己或亲人经受绝症折磨之痛的作家并不多见,以致于我们对人类可能遭遇到的这一方面的苦难与困境了解是那么少。这方面的缺乏也使得,我们对人的处境的理解是不完整的,我们也就无法为在这样苦痛中的人带去真正的安慰。现在癌症患者非常之多,融融的这部实录性的文字之于他们也是宝贵的,它能够帮助患者在阅读中看到这个世界上有人与他们同受苦难。从精神治愈的角度来看,这样的文字可以让他们获得很大的精神性支持,因为很多时候患者更大的内在恐惧会来自他们与病魔作战时的孤独感。

      融融的这本书甚至可以抚慰一切陷于绝境中挣扎的人,她在《死亡日记》一书中呈现出的,却是平凡人在困境中非常软弱的一面。从这个角度来看,融融的这本书是一本见证软弱的人在困苦中如何经历了上帝的帮助与慈爱的书,其情感基调是感恩和赞美,并不见悲苦,也不是过于的冷静,这本书好似作者在黑暗中唱出的一首喜乐和平安的歌。基督教常被批评为弱者信奉的宗教,可是融融在书中所展现的生命却有力地反驳了这种观点。相反,她让我们看到,一个软弱的生命由于愿意在上帝面前承认自己的软弱并且信靠上帝,他就从上帝那里获得了刚强起来的勇气和力量,最终战胜了自己内心的恐惧。她的这本书或许更能够安慰千千万平凡的弱者们,帮助他们看到生命改变的希望所在。

      最重要的一点就是融融在写作时将笔墨重心放在了对生命状态的关注上面,她并没有简单化地处理信仰问题,她真实地展现他们不断遇到的困境,然而她更多地书写了他们夫妻在困境中生命的挣扎与成长,让我们看到了基督徒生命本身的生动与宽广。

      融融和迈克是中年后再婚的夫妻,他们的婚姻生活不仅会受到各自不同的生活习惯的影响,还要经受东西方文化差异的挑战。融融在书中透过饮食等非常具体的日常生活细节来反映出东西方文化的差异,也写出了自己的生命成长。

      融融透过细节来书写了他们夫妻在困境中生命的成长,融融非常善于处理细节,她将书中的许多细节放在了日常生活的风俗中去描写,书中的生活气息浓郁。

      总体看来重视呈现人的内在生命状态,以及很好的细节性处理能力使得融融的这部手记脱离了简单的宗教说教,也脱离了病历式的简单记录,而成为一部富有感染力的文学叙事。

 

周长莉:圣保罗华人女性的生存故事

      女性,独特的存在人类历史的长河中。女人,在悠久文化中,形成了与男人所不同的视角看待事物。无数女人的生命故事,成为世界文明中宝贵的财富。女人,在文化、社会、以男人为主导因素的世界中,展示了在社会工作,家庭生活,以及网络世界中的各种不同人生。

      随着文明程度和文化教育的提高,女人的自我认识和地位得到相应的提升。女性作家的视角独特,让许多经典作品流传于世。很多女人的一生,如同史诗,向世人讲述着一个个或平凡或不平凡的人生。移民巴西的我,看着生活在圣保罗的饱尝辛酸的女人们,通过自己的努力和辛勤的汗水,用亲身经历,讲述着一个个故事。

      巴西移民一代,生活最为辛苦。人们由各种原因离开自己的家乡,择一城而居,在遥远的地球另一端,开始了艰苦卓绝的新生活。圣保罗是巴西最繁华的商业城市,这里,生活着几十万华人。在这里,十几万华人女性,开始她们的创业人生。一切从零开始,远离亲人朋友,带着无限不舍,怀抱着希望,肩负着梦想,在这片陌生的土地上,从头再来。女人往往要在这个陌生的国家,生儿养女,开始移民一代的艰苦生活。

      樱桃就是如此,先生博士尚未毕业,申请来到了圣保罗大学继续学习,在这个繁华似锦,景色迷人的国度,立志扎根想要大展宏图。樱桃无奈生了孩子拿了身份证。语言不通,举目无亲,身体柔弱的樱桃,抱着哭泣的娃娃,在异乡的深夜,望月思乡,泣不成声。于是,夫妻二人少不得吵架,原本就不成熟的两个年轻人,在离家之后都要靠自己打拼的时候,成为流浪天涯的沦落人。

      几年粗糙生活,磨练着年轻的姑娘。樱桃成为中文教师,在圣保罗的中文学校深受学生喜爱,将音乐美术多种方式融入课堂的樱桃,逐渐找回了当初的自信。并凭着对中文的满腔热情,教中文,写中文,文章和诗词刊登在报纸杂志上。在家庭生活中,和丈夫一起,相扶相持共同教育两个孩子,开始了新的生活。

      生活在圣保罗的华人女性,很多人要一早去赶早市。有人甚至是凌晨两点,大多数女人们不得不放下熟睡的孩子,顾不得梳妆打扮,在破晓之前,来到店里或者摊位开始了一天的工作。这种生活,让很多女人无睱照顾孩子,不得不把孩子送回老家。

      阿华就是这样的一个妈妈。为了生计,在别人熟睡的早上,强打精神爬起来,卖货顾店。早市的凌晨是生意最好的时候,很多外州的巴西人都赶着来早市上货。阿华穿着厚厚的外套,小心的坐着地铁,用小车拉着货来到摊位,一路上还要担心圣保罗令人担忧的治安问题。一双儿女要上学就交给老公照顾,男人随意给女娃扎个辫子,弄一点吃的就去工作了。女娃在学校里睡午觉,小朋友们都不喜欢跟她在一起,说她身上臭哄哄,不洗澡不换衣服。孩子乱蓬蓬的头发,看样子像没娘的孩子。再后来,阿华实在没有时间看两个孩子,看着孩子脏兮兮的小脸,当妈妈的心一狠,忍痛把孩子送回国内,上了寄宿学校,周末回一次亲戚家。孩子们期盼着回到妈妈身边,经常在视频里说想爸妈。当时,阿华认为生意太忙还是赚钱要紧,心想着国内教育好一些,这样做也是为了孩子好。还是选择把他们放在国内上学。

      孩子们离开了巴西,阿华本以为没有孩子的牵绊,可以在生意上大刀阔斧的勇往直前了。可是当她拖着疲惫的身体回到空荡荡的家里,思念孩子的心情像潮水一样袭来。听说一双儿女在学校里忧郁不爱讲话。阿华擦擦眼里的泪水,下定决心再苦再难,也要跟孩子一起。于是熬不过一年,终于又把孩子接了回来。生活仍是忙碌的,但是好在孩子也慢慢长大了,很多事情都能独立去做。看着孩子的笑容,再苦再累,阿华觉得生活这才有了生气,有了意义。

      现在,阿华不再摆凌晨的早市,她也终于明白,对金钱的追求是永无止境的,健康的身体与和谐的家庭更加重要。阿华,她把更多的时间放在孩子的教育上面,家虽然不大,但是充满了温馨的笑声。

      巴西圣保罗的治安状况不良,危机四伏,时有抢劫发生,但就是在这样的环境里,华人女性们,自强自立,从不放弃,书写一个个故事,让这片异乡的天空,绽放出七彩的光芒。如女人的笑眼,流光溢彩惊鸿掠影,风雨彩虹般绚烂在世界的一端。

 

 
标题图片

与会嘉宾

下半场

张凤:生态关怀永续发展与東西方简约生活~同此寰宇皆为客

      岁月,难免会有崎岖难行时刻,正承受各式各样的苦,无需抱怨﹗生命与环境均无常,由盛而衰,更是天经地义,人物平等﹗救救也将是子孙的地球吧!

      如果能预先徹破眼前之虚幻,能舍就能得精神值得追求,居住了34年的新英伦地区,长久以来多用心生命的人,能首修其心,精神明彻、灵魂徹悟,愈来愈贴近大地,接轨人道。1845年,梭罗Henry David Thoreau只带了把斧头,到湖畔建了一间环保小木屋,独居了2年零2个月,以己身所悟出人生真谛:一个人,只要满足了基本生活所需,不再戚戚于声名,不再汲汲于富贵,便可以更从容、更充实地享受人生。

      《华尔登湖》或译为《湖滨散记》,是19世纪作家哲学家梭罗教化深远,脍炙人口的著作。以超验主义强调人神间的直接交流和人性中的神性,有强烈的批判精神。社会目标是建立一个道德完满的乌托邦式理想社会。

      书中描绘梭罗回归自然的乡间隐逸生活,若说文学也是生命的诠释,梭罗的散文、日记和诗集合起来有二十册,概括他阐述环境史和生态学的发现和方法,对自然书写的影响甚远,也奠定了现代环境保护理念。文风融合对大自然的关怀、个人体验、象征手法和历史传说,善感敏锐,且富饶诗意。体悟在险恶环境底下如何生存,同时也提倡停止浪费、破除迷思,这样才能体会生命的本质。梭罗认为“大部分的奢侈品和所谓的舒适生活,不仅可有可无,甚至可能会阻碍人类升华。”

      梭罗和爱默生Ralph Waldo Emerson,霍桑Nathaniel Hawthorne是邻居,好友,他们融欧美思潮于一体的思想,实践超验主义理念(也有视梭罗为自然主义者),而非激进。梭罗毕生仅出版了《瓦尔登湖》和《在康科德河与梅里马克河上一周》,两书主题都和自然有关。然而,他留给后世的作品影响了很多名人,包括像印度圣雄甘地、美国总统约翰•肯尼迪和马丁•路德•金这样的政治家,还有俄国文学泰斗托尔斯泰等位。

      上个世纪,欧美也有不属特定宗教的通神学会,而是普遍性意义的友爱组织,无种族、肤色、阶段、男女、教条的分别,且吸收各大世界宗教的优点,像著有代表作《从新认识自己 爱的觉醒》大哲学家吉杜•克里希那穆提Jiddu Krishnamurti,便求探索追求宗教性,或更高一层的真理或精神生活。也不希望忘却弱势贫困的普罗大众﹐贬低个人感情﹐又不愿太过注意公众形象,海伦曾受引领在宗教探索方面的熏陶,对灵性的深化与宗教情操的开扩,颇受到帮助。后虽失望而很快仳离,但长久保持君子交绝﹐不出恶声的态度﹐维持多年克里希那穆提名师形象。被公认为20世纪最伟大的也算“新时代”意识革命的人类性灵导师。

      海伦返美后,寻得相知的夫婿斯科特‧聂尔宁Scott Nearing,1886-1985﹐海伦‧聂尔宁Helen Nearing,1904-1995 著有《美好人生的挚爱与告别》与她的夫婿斯科特终身心灵相契。

      海伦在17岁未去欧洲之时,她老师带她去斯科特•聂尔宁家参加一个成年人的聚会,这是两人的初见机缘。在她与克里希那穆提分手之后,回到新泽西州自家,24岁时,她父亲刚巧邀请斯科特,来附近的唯一神教教会组织演讲。离了婚的斯科特问她,愿否与他去纽约州山乡,共赏秋天的落叶。就在这次机缘中,海伦爱上了他。海伦发现他很慈善、坦率、幽默、调和、诚挚,且极有理智,也像她一样,只吃素菜,不沾肉类。他对她说,他是个和平主义者,反对战争,也厌恶对于其他动物的杀害。

      海伦在书中说,这是她整个人生旅程的转折点,第二次见到他,她就完全相信,这是值得信任而可相亲相爱、同甘共苦的男子。

      聂尔宁先生是美国20世纪最伟大的和平主义者及环境与生态保护倡议者之一。原宾夕法尼亚州大学经济学教授,和俄亥俄州托利多大学聘他担任文理学院院长兼政治学教授,停职后以独立耕作、写作、演講为生。

       斯科特才35岁,因理念两度被大学停职。自此他与美国大学学院绝缘,只靠写讲之类勉强维持生活,又与原任妻子奚德Nellie Marguerite Seeds仳离。

      两人仅有一子Robert(Bob)Nearing和一养子John Scott,完全孑然一身。就在斯科特的人生最低潮时期,海伦,爱上了他。

      斯科特与海伦的背景、性格、特长皆别具一格。他是纯粹理智型,具有各种学问的专业训练,又博又精,并不热衷于音乐之类;她则自幼善于幻想,没有受过严格的大学教育,喜擅音乐…。

      但海伦引一本《婚姻的画像》Portrait of a Marriage中的一句话:“男女结婚,应有积极的与消极的两面~相辅相成的两面。”他们虽各成一面,但宇宙观与人生观则能一致,共同分享。因此,两人在1932年放弃了纽约市的繁杂生活,宁愿搬到佛蒙特州,后缅因州。

      伉俪彼此相知,难得的灵魂伴侣,选择搬离喧嚣繁华,隐逸到穷乡僻壤小村,1953年由于聂尔宁居住的那一带将发展成为商业性的滑雪地区,为了避世,他们决定搬到更远的美国最东北角缅因州去,建造自己小规模的农家式住宅。创立了影响深远的美好生活中心,提倡简约生活、素简饮食、与和平,展开了他们超长世纪的田园农庄生活典范。

      当斯科特已是80余岁,海伦也过了60岁。聂尔宁家又盖个面临海湾,全新的石屋。继续勤恳费心的有机农家劳作,与读书写作之类的知性工作,也常旅行到世界各国,宣扬世界和平与社会正义,而在自家,每年也差不多接待2000人左右的访客。

      海伦•聂尔宁1993年已是89岁,她这部《美好人生的挚爱与告别》带有自传性质的作品,叙述了她与比她年长21岁的丈夫斯科特•聂尔宁,所过的半个世纪以上“挚爱美好人生”的恩爱生活,叙述重点尤其摆在1983年斯科特过百岁诞辰时~她旁助~他自行了断的生死因缘。由只喝果汁到只喝水…临终说出“一切都好All Right”此书出版后,获极高评价。无我无执,生死皆可抛。

      比如库布勒•罗斯Elisabeth Kubler-Ross医师就说:“这是一位了不起的女作家所写过最美丽的爱的故事“!此书常在我案头,从而熟读,聂尔宁这本智慧的人生之书。

      无需避讳地我们必须深思生命:安乐死﹐安宁照顾﹐葬礼种种﹐不妨也多在人生的最后一站,选择庄严生命教育,启发观念:死亡是生命的必然过程。有如佛陀弟子以树葬,植葬等,外现声闻相,内祕菩萨行,总是那么风光霁月﹐心不沾染﹐永无缺席成就无上菩提﹗着实难能可贵,令人钦佩动容﹗

      幻华虽灭﹐空性圆成无尽身教﹐真如从来没有离开。人生任务功德圆满﹗华枝春满,天心月圆﹗

      海伦独立而有信念与才赋,参与爱的人生,并深爱他人,就是人生最大的报酬。成为传奇性的田园生活,孑然一身经营“美好生活中心”,慈爱的表现似无止境,践履自己所提倡的理论,为千万人示范。

      他们亲身永恒的激情,证明了简约可行,而又意味深远的永续生活方式,被誉为20世纪的梭罗。他们是美国20世纪60到70年代返土归田运动之代表人物。

      在中国我研究不多,曾读到祖父為梁启超,父母是梁思成林徽音的梁从诫,1932 年生于北京,他作为自然之友的创会会长,梁从诫堪称是民间环保的领袖人物。1998年,中国文物学会兼副会长。2002年,曾任北京奧组委环境顾问,2005年获“绿色中国年度人物”奖。

    994年3月31日,自然之友成立,是中国最早在民政部门注册成立的民间环保组织之一。创始人有梁先生之外、还有杨东平、梁晓燕和王力雄。2004历经十年的创立与发展,自然之友成为中国具备良好公信力和影响力的环境NGO。

      1974年生的沼畑直樹,可說是極簡主義第一人。在他實踐極簡生活前,日本還沒有Minimalism這個外來詞的對應日語漢字。於是,他提出“最小限主義”這個概念。他出版的暢銷書籍《最小限主義》,再刷加印。2014年,他創立日本最大的極簡主義網站。

      日本极简主义代表人物佐佐木典士Sasaki Fumio以及沼畑直树Numahata Naoki。有人说,极简,是极美的。但是,也有人说,极简是反人性的。

      拥有=幸福。不再是唯一的答案。人,其实有更自由的选择。于是,佐佐木典士暂时跟无止尽的物欲保持距离。由于单身,餐具只留下一人份。

      消费主义盛行的社会,日本极简主义:通过大幅减少所拥有的物品,减压可成为常态。

      极简主义者认为,拥有少,也非常实用。地震频发,2011年的东日本9级大地震和海啸,导致20000人死亡,30-50%的伤亡,由于物体坠落引起。但在极简主义的家中,则无需顾虑。

      毕业于早稻田教育学部的佐佐木典士坚信:少就是多。于是,收拾屋子到空无一物。居室简单,朋友们譬喻作审讯室。仅拥有三件衬衫、四条裤子、四双袜子及零散的一些物件。

      他原任编辑,对工作渐失热情,女朋友也跑了,算是“人生失败组”吧。实践极简主义后,清洁和购物时间节约,反而有大把的时间外出社、郊游和旅行。“我的东西少,但每天很幸福。”

       日本家政女皇藤麻理惠Marie Kondo倡导:人生整理法则,风靡美国,有人说日本极度简主义的流行是日本禅宗(Zen)世界观发展而来的。

      2013年开始,沼畑直树Naoki Numahata。接触整理术,结果整理完,复乱,苦恼不已。于是,自由撰稿人的他也中了极简的“毒”,他和妻子决定把物品减到最少。把家扔“尽”妻女都支持。

      1974年生的沼畑直树,可说是极简主义第一人。在他实践极简生活前,日本还没有Minimalism这个外来词的对应日语汉字。于是,提出“最小限主义”这个概念。出版的畅销书籍《最小限主义》,再刷加印。2014年,他创立日本最大的极简主义网站。

      他定义什么是极简主义?他说有两点:1)把个人物品数量减到最低。2)为了更重要的事物减少其他物品数量的行为,贯彻这些行为的人就是“极简主义者”。

      极简主义和断舍离的区别?两者宣扬的生活态度一致,都希望放弃对物品的执念。

      断舍离的提出者是日本女性,接受者也多为女性,侧重从家务劳动中解放,享受生活中的收纳美;而极简主义源于美国,早期倡导和实践者多为男性,后来越来越多女性加入。侧重的是构建一种新的价值体系:“不攀比,不虚荣”。

      在西方,一个完整的空间,意味有东西放置在那里,而在禅宗及日本茶道,会刻意留白,让人们的想像力去填充。

      极简主义: 作为深入当代都市,日常生活的词语,越来越多成为一种都市人追求的生活方式和态度标签,虽然在半个世纪前它还是一种令人惊讶的艺术思潮。美国艺术家发起的一场与视觉艺术和音乐有关的运动。滥觞各种极简主义:极简主义设计、极简主义“简单生活”、美司法极简主义、语言学极简主义、哲学现象学极简主义、圣经极简主义、编程等等。

      将德国设计师,凡德罗所提出的“少即是多”(Less is more)作为极简主义设计的核心思想, 也有人认为阿道夫•鲁斯的“装饰即罪恶” 才是极简主义的宣言。或追求含蓄深刻的韵外之致与无极之味:老子的“有生于无” “有无相生”说法,将“无”视为更根本的存在。…中国美学的基本特征便是有无相生,虚实结合,完全的空白不能构成作品,毫不留白更不是真正的中国艺术。这种“无,;或者“留白”,在设计造型上的简单与空,创作的取法自然,美学的启示;平衡在拥挤不堪、高楼压迫的城市里,物质过度充斥的城市里, 在声光色彩刺激感官到极致的城市里,“减”“俭”还是“简”都已经成为了新的消费目标。“正确的废话”不宜多:

      台湾也有些人物,堪称典范。1995年因开海外女作家协会应主持人邀请,去探望隐居的孟东篱和区纪复。区先生的《盐寮净土》也才出版半年,我与几位女作家,就到过花莲的海边,区纪复博士亲造恭耕,捡柴生火起灶,煮清汤糙米饭的家园,可惜主人不在,正逢云游推动环保去了。

      区纪复先生,1941年出生于战乱中的澳门,澳台三位一体的人,澳门出生,后随家人居港。1960年独往台大化工系毕业,1972年留学瑞士专攻高分子化学8年得博士,即是研究塑料、人造纤维,现在很多有污染问题的产品,都属于这范畴,被工商巨子王永庆延揽回国,任南亚化工塑料研究部主任,车马衣裘可享荣华富贵;在面对台湾污染问题之中,虽正逢他的人生事业高峰期,事业原可扶摇直上,发现工厂排的气是臭的,流出来的水是黑的,丢的废料是毒。他觉得违背良心,急流勇退,时年42岁。辞职后他跑到非洲看垃圾,在欧洲观察回收,参访世界各地的环保及仁爱工作。一顿5年,力挽他的人生,不至于糊里糊涂,掉落一地憾事!1988年在台湾花莲创立「盐寮净土」他舍离一片繁华,甘心依皈平淡简约中。

      「盐寮净土」的意义:「盐」是消毒、防腐、调味,发挥一点对:社会上名利追逐之风方炽,腐化的防止,与价值观的调整作用。「寮」是简单的房舍及设备,回归自然简约的生活。区纪复认为简朴、自然、灵修的生活,是对生态的关怀与救赎,也是让人「在灵修中体验天人关系的密切,在简朴中与大地自然共融,在坦诚相见中与别人和谐交往」,进而达到「天地人合一」。这样的生活,需求愈来愈少,越自由,不怕任何的失去,充满着喜乐、平安与自由。

      「盐寮净土」灵修的创始,他成为「环保教室」的主人,区纪复生活极简,对日常所需再三反省后,留下几件简单的电器用品:为开放生活体验用电灯,为与人联络有电话,为保存食物有冰箱,为了解台风状况有收音机。电脑、电视、冷气机、洗衣机、燃气灶、电锅等等都放弃。生活以自己动手造屋,挑水、柴火烧灶、种菜,采野而食为主,甚至到批发市场捡拾蔬果。物尽其用,果皮残叶拿来堆肥、废纸可生火、上街自备购物袋,不用一次就丢的包装、不用化学清洁剂和杀虫剂等;不贪口腹之欲,不吃垃圾食物:汽水、罐头、零食……提倡简朴生活、自然修行,一个月花费不到新台币一千元。他们伉俪以鲜活的生命体验,度出世的生活,却有着入世的关怀。

      2008年10,25日盐寮净土迈入二十年,廿年弹指而过!追寻灵修中心:位于花莲县寿丰乡盐寮村福德二号,由花莲火车站,乘花莲客运,往丰滨、静浦、成功方向,至盐寮(福德坑)站,车程约四十分钟。就是他长年驻守,力挽狂澜的基点。修行者众已逾万人,世界报导也多!

      撒下的种子在去过人心里萌芽,纷纷在城市中,实行简约生活。近年来,他更将触角伸向国际,更积极在香港推行简朴乐修。推向澳门和中国大陆,继续为大同世界努力。他与大自然共生共荣的信念,以及处处化腐朽为神奇的生活态度,为二十一世纪所有关心环境、生态与自由的人,提供了值得深思并可付诸实践的生活方式。

      区纪复的生活只是方式之一,不是唯一,要的是秉持简朴精神。而这样的精神融会到生活里,区纪复身体力行能持守,还能转化提升生命品质近三十年。著有《盐寮净土》、《简朴的海岸》、《体验贫穷》、《新灵修团体》、《走向阿玛逊》《愈少愈自由:盐寮乐修二十年》等书。用心过「盐寮净土」的人皆知:快乐不是因为拥有的多,而是需要的少。

       环保,可以首先“从我做起”!细察大众日常生活的文明无度和自省知识也不够,应当汗颜。其实 不一定要像隐士般乔迁,往穷苦偏僻的山林小乡,避世也可大隐于市,无需金碧滞重之居,毫无牵挂执着独处,专心于细腻手工隐匿的秘密花园;心中关注抽象的思维与沉思冥想;林泉与山石可用心去领略,独躺清涧石上,聆听溪流水声,入梦都耳听:重覆不绝的溪水从石间流过的声音;为身心健康,食物可简单,要新鲜干净的,不经加工。这对脾胃与康健最有益。正确的爱土地,彻底了解自己乡党,看着太怕,受害的家园,慢下来感觉就出来,比较健全的爱,不是霸占,为所欲为。实践爱心关怀﹐伴護。以空观船过水无痕精神﹐智慧慈悲,以利众生 。

       自然仿佛是环境的女主人,在客来客去之间,默默地理清还乱,杂乱无章全是人为,旅行所见,结论也是这样。如不在感情上建立人与自然的关系,处境就一日无望改善,也一日甚于一日,听不清自然母亲的纶音,直到她不再为我们养育生命为止。

      从宇宙的角度来看,同此寰宇皆为客,一同作客寓居地球,生民共有的园地。李白之叹:“夫天地者,万物之逆旅。光阴者,百代之过客。而浮生若梦,为欢几何?“气势撼人!短暂的一生,刹那存在的色相,一如山川自然,联系着祖先和子孙,制作及累积有害物品,污染同享的环境,怎么是好?不能以地大物博,远方不礙为由重蹈。

      这变化不停的生态,迫人深思,持续探索自我的旅程中,兼济大局。文学自有其疏导人生苦难的意义,慢下来打开紧闭,面对真实柔和的自己独处,感知生命意义的源头,并体会品赏到自然的诗意和悲剧,美!跟自己、跟他人、跟天地的亲密融汇,唤醒触动灵魂。

      生命在大地与生死间的人生之轮上,走下坡!至此无所追求,只希望长久净化安康隐遁。仿佛瓜果成熟,不知不觉地舒缓放心打开,自然展现,释放出通透的幽雅。渐渐炉火纯青,最适合宁静淡定。川流汇大海,沉心静气回头审思选择,俱往矣。身心谦和,自信隐涵着看穿后的从容,不论生命的悲欢历程为何?人活到晚年,一定是返朴归真,简朴!世界只是自己的,外界的认可,并不那么重要。内心品味越是丰盈,生活越是简约。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越是超拔越是简单,简约到极致,便是大智。大美。

      人生深浅精粗的层次都得经过,简约的生活促使心灵沉静﹐祈能将外观着相了悟 ,以著名词家叶嘉莹教授之句“游戏在人间,本真在一心,外此皆虚玩。佛相三十二,一一无非幻。“点醒,删繁就简而能有掌控地面对终极关怀的意义。能划出一个圆满的句号。

 

古月:人类意识与生态关怀

      2016诺贝尔文学奖颁给有「美国民谣教父、美国音乐诗人、美国摇滚诗人、福音歌手」之称的巴布迪伦。根据瑞典皇家诺贝尔奖的评审指出:巴布迪伦在伟大的美国歌曲传统中,创造了新的诗意表现手法。这是诺贝尔奖首次有作曲的音乐歌手获得这项殊荣,突破了历年来文学家或诗人为主的情形。 在得这奖之前,巴布迪伦已拿下了11座葛莱美音乐奖及无数的大奖,被美国(时代)杂志选为(20世纪百大最具影响力人士)。

      1970年代,正是美国涉入越南战争最激烈的时候,巴布迪伦在1962年为反种族歧视、反对越战而写的<答案在风中飘扬>:

       一个人要走多少的路/才能成为真正的男人/白鸽需要经过多久的翱翔/才能回到沙丘安眠/炮弹要在空中掠过多少次/才会被禁止/我的朋友,答案在风中飘扬!

       这首60年代在美国动荡不安的时刻,一个20岁出头的年轻人,以略带沧老的嗓音,让时代的心声随风飘扬到世界各角落。若说他之得诺贝尔奖是他在美国传统音乐中有新的诗意表现手法,我更觉得那是他身为一个音乐艺术人敏锐的触觉。他呼吁、他吶喊,是他具有文人的一种对自然人文、对生活生态、对入类意识发自生命灵魂的关切及悲天悯人的情怀。

       且看已进入21世纪的今日,科技文明、人工智能、基因工程及机器人所带给人类的冲击而引发全球热化的种种危机,及日本核爆废水流入大海,造成海洋生态污染的大浩劫,是现今人类该思考也该思虑。

      更甚者世界各地如以色列、巴勒斯坦冲突不断,叙利亚、阿富汗、伊拉克、境内的伊斯兰国恐怖组织,已经成为一个跨国恐怖级端组织,成为欧美地区防不胜防的不定时炸弹。

      不久前看到一篇文,说到刚果这个国家;称为刚果民主共和国是非洲撒哈拉沙漠以南最大的国家,无论是钻石、黄金、钴、铜、锡及钶钽铁矿等任何矿产这里都有,天然资源价值高达数兆美元,是全球最大的电子、珠宝产业原料提供区。可是东部矿区被残暴的反叛军控制,夺取当地数百座矿场,刚果内战不断,五岁孩童都得往没有安全措施的矿区工作。刚果叛军大量雇用14岁左右的童兵,从事非法行为及反政府的暴行。当地中央政府软弱腐败,甚至跟叛军同流合污。内战的消耗使刚果成为全球最贫穷的国家之一。由于这些矿产物质许多都是广泛应用于「手机、计算机、相机等电子产品」,只要已开发国家购买这些矿物,便持续间接地资助当地的武装势力,刚果的内战也将永不停歇。

      刚果盛产的钶钽铁矿具有长时间的蓄电能力,是全世界争夺最激烈的电子原料。50公斤的钶钽铁矿可卖得1300美元。然而在矿场条件落后的刚果矿工,只能徒手开矿与搬运,一天只赚2美元,还得被课重税,面对性命的危险,有被称作「血矿」的恶名。这些矿产主要是卖给东亚已开发国家,我们中国(当然也包括台湾)是主要的买主顾客。今日东南亚人手一机,尤其华人是最大使用率者。且看即使过去10几年以来,全球黄金价挌已翻了4倍,也只是助纣为虐,刚果看不出任何繁荣的迹象。除了童工问题,刚果的妇女也笼罩在性暴力的阴影中。

      我们都说地球只有一个,当全球暖化,去年全球200多个国家签订的气候协议「巴黎协议」在今年11月4日生效,如果你看过绿色和平「守护北极SaveTheArctic」最近制作的一段影片,就知道这个协议真的晚了,北极融冰正以「高速」进行着,三十年来北极已失去了75%的冰。

      北极融冰,以惊人的快速消退,暖化的灾变将成为下一代可怕的恶业。

      世界文明,使国与国之间都有息息相关的影响,即使非州沙漠也不再是遥远的距离。身为一位文化文学者自居的我们,面对无穷尽的天灾人祸,面对这种"核心内在的种种冲击,特别对优秀文化、公共社会道德、乃至人性人情的冲击"是该自我省思的。是的;地球只有一个,若我们再不善待这块土地,恁其继续污染下去,十年、二十、五十年、百年后,一旦大地反扑,我们下一代的人类子孙将会面临什么样的变化?

      暖化来自人类行为的累积,这些年世界天灾巨变不断降临,宇宙四季气候节令变化,乱了时序,对我们身边却好似没有任何威胁与警示。我们在文字写作的当时,在独善其身的当时,也当意识到周边,用一种感恩的警醒视觉来关怀,尽一已女性的母爱,发扬世界生命共同体的认知,也是一位女性文学家书写者的价值所在。

 

朱颂瑜 :用有限的笔力传送无限的美与光明

      清新的空气,干净的水源,迷人的风景,每次与别人谈到我的移居国瑞士,谈到这里的自然之美,总会收获满满艳羡的赞语。

      然而,作为一个在海外生活接近20年的华人,在瑞士不断积累的生活经历让我深深懂得,所有的这些美好并非全是天然便生就有的。

      我是一名博物学爱好者,也是中国生物多样性保护与绿色发展基金会(简称中国绿发会)的瑞士代表,近年来尤其关注生物多样性保护以及绿色环境的发展,分别发表有生态散文例如 《大地的英雄》,《大地之子穿山甲》,《榅桲考》,《蛙声善引》等等,其中《大地的英雄》获得2014年由中国国土资源作协颁发的保护耕地散文大赛奖。

      促使我进行生态写作的初衷是刚来瑞士不久的某一年冬天,亲历婆婆买鸟食挂在自家门前树上的一份感动。这件在他们眼中也许很小的日常之事,却深深触动了我的内心。后来我慢慢留意到,不止是我婆婆,在瑞士的乡间,很多当地人都会主动去做如此的平常之事。他们会在每年严寒的冬季之始到大型的超市购买鸟食,挂在自家门前或在附近园子,去帮助那些难以觅食的鸟类渡过漫长的冬季,年复一年。这种人与自然万物和谐共处的画面在我看来充满了一种尊重自然热爱自然的庄重之美,形成了我脑海中关于生态写作最早的构图。

      瑞士人的全民环保意识强,日常生活中处处皆有体现,具有榜样的特点。今年我曾经给香港文学的十月刊写过一篇名为《蛙声善引》的生态散文,其中就有涉及瑞士人对两栖动物保护和相应措施的描述。

      在文章里有这样的两段话:

      “为了让从冬眠中苏醒的青蛙能安全抵达交配和产卵的地方,圣加仑的一些地区每年都会实施限速驾驶,或者干脆在白天禁行车辆。我曾经见过那些限速驾驶的警示牌,那上面画有一只大青蛙,且用数字标注有限速30公里的指示。”

      “除了限速驾驶的措施,在圣加仑另外一些马路的两端,甚至会加装上临时的防护栏,防止青蛙过马路时被过路的汽车不幸碾压。在一段两至三周的蛙类产卵高峰期里,当地的爱护动物自愿者会不厌其烦地沿着防护栏,把欲过马路的青蛙从马路的一边双手捧起来,再亲手送去马路的另一边放下去。

      我曾经看过一组官方的统计数字,阐述圣加仑地区每年计有70万只两栖动物,会从这种人手手工输送的方法中获益,安全横过了马路而且最终抵达它们要产卵的地方。

      那是人与动物的世界里,我今生见到过最温馨的横渡。“

      这是我以散文形式对真善美的一种表达,也是通过文学对人类意识的一种呼唤。作为一名海外作家,我希望能肩负起一些社会责任,通过我的居住国在生态保护方面的先行经验和我的所见所闻,以文学为手段发出声音并引起母国人民对环境问题更为广泛的关注。

      就是在今年,在海蒂的故乡,瑞士格劳宾登州的一个叫苏尔莱(Surrein)的小山村,一个有250村民的小村庄,在以“光污染”等等理由拒绝路灯长达40年的时间后,才在最新近的一次村民投票结果中决定在村里安上节能路灯,结束了一个古老山村对传统自然生活的坚守。

      当我们隔着时空的距离去联想远方,我相信华语读者朋友该是怎么样都想象不到,在瑞士那么一个发达的中欧国家,时至2016年居然还存在没有路灯的乡村。这是一面镜子,倒影着这一方水土的人民对自然生活的挚爱,对资源的珍惜以及对天人合一境界的追求。

      今天,人类正以飞快的速度在破坏大自然。工业革命后的二三百年来,水的污染,空气的污染,土地的污染,绿地的消失,物种的加速消失,所有的这些结果都与人类的现代化生活模式息息相关,都值得我们去深刻反思现代化终极追求的意义与代价。

      中国生物多样性保护与绿色发展基金会是中国在环境保护尤其是环境诉讼方面的先锋单位,我通过与他们的交流也了解到很多在中国环保方面作出卓越贡献的志愿者和他们的故事。在这条以文字架起的环保路上,我希望自己在未来能一方面传送更多的环保意识和域外经验,一方面好好讲述那些关于奋力在环保一线工作的志愿者的故事,用自己有限的笔力去寻找无限的美与光明,并且广泛去传送这些美与光明。

陈永和:《一九七九年纪事》创作谈

      小时候(文革期间),老家福州经常会有一些流言在大街小巷流窜,其中一个令我久久无法遗忘,说是火葬场停尸房每天晚上都有个从精神病院逃出来的病人,把尸体从铁床上扛起来让他们靠在墙上站队。

      这就是《一九七九年纪事》小说的原始种子。

      福州是个小地方,偏安于国境东南一隅,却分为三块文化特征很不同的区域:鼓楼、台江与仓山。这有两个历史缘由,一福州为历代府地,闽政治经济中心,称福州府。二福州为鸦片战争后五口通商开放港口之一。另外,从地理上,闽江横穿福建,福州为闽江的入海口。

      于是就形成了鼓楼官府及官府的周边文化(有全国都市内保留规模最大最完好的明清建筑三坊七巷);台江的商埠码头及商埠码头的周边文化;仓山外国领事馆及领事馆的周边文化。三种文化就是三个世界。虽然解放后它们都被装进一个桶里,桶里的东西似乎被搅混在一起,但实际上,油还是油,水还是水,怎么混在一个桶里也结不成块。

      在这种阶层融合与摩擦的过程中,产生了许多鲜为人知的故事与传说。这些故事与传说就是小说原始种子的土壤与养分。人物是自然而然从土壤里长出来的,长出来了以后就有了他们自己的言语与行动。我也像读者一样被他们的命运牵着走。

      有的朋友看过手稿以后说,我往桶(小说)里装进太多的东西了。但我没有办法。不是我,是一只看不见的手把这些东西往桶里装。我虽然握着笔,但在握着笔我的手之上有一只神秘的手。我是我自己但又不是我自己。

      小说初稿完成于1998年。给两个朋友看,其中一个朋友曾说可以推荐给某杂志熟悉的编辑。但自己觉得不满意,言犹未尽的感觉。就想,改一改再拿出去吧。但就是无法改,怎么也理不出个头绪来。于是就放下了。一放放了多年。其中,电脑出了故障,保存的文本再也无法找到。倒也不觉得可惜。到最后竟完完全全把它遗忘了。

      事过十二年,时代已经天翻地覆,一次整理旧物,偶然发现了打印出来的原稿。重读。既陌生又熟悉,被自己打动了,就觉得值得重新捡起,一头扎了进去,竟也找到了修改的入径。当然,修改时增加了由年岁增加必然要增加的人生感悟与体验。二稿完成后,几番周折,寄予《收获》杂志编辑王继军,终遇知音。编辑提出深思熟虑的修改意见,细致到某个细节与感觉。很感动。又修改一遍,于是小说终成为今天的样子。

      小说很沉重。但不是当事者的沉重,是咀嚼当事者沉重后的沉重。 巴金留下一句希望建立文革博物馆的话,与现在社会上常听到的“正能量”一词背道而驰。这可以理解。当人无法承担其重时,身体会自动选择躲避与遗忘。一个民族也一样,当我们无法承担压在我们身上的重时,我们就会选择遗忘。黑色幽默与轻松调侃是另一种遗忘方式。无可奈何的遗忘方式。

      让别人分享沉重近乎是不道德的事了。这我知道。但我无奈。我是学历史的。我知道即便如此,即便集体遗忘,历史还是会依然存在,真实地存在,想遗忘而遗忘不了地真实存在。它就存在在你的血液中,与你一起流动,在某瞬间就要出来主宰你,甚至摧毁你的整个生活。

      所以,我很高兴小说能见到读者,希望有人愿意咀嚼这一份上一辈人留下的沉重与苦难。那是一份比任何一个朝代都更影响普遍的沉重。它遍及全国的每一个角落,每一个家庭,无一穷乡僻壤幸免。

杨元勇:新西兰女性文学推动本地华文创作的发展

      新西兰是位于南太平洋地区的一个岛国,建国于1840年,属于英联邦国家。其南、北岛的土地面积总计27万平方公里,目前拥有人口450万。

      虽然立国的时间不长,但是,在争取女性权利平等的各个方面,新西兰从一开始就处于全世界的领先地位。早在1893年,在全国“妇女投票运动”的影响和压力下,新西兰国会通过了The Electoral Bill《选举法案》,让女性公民首次获得了和男性公民平等的选举投票权利。新西兰成为全球首个女性获此权利的国家。并且,同一年, Elizabeth Yates女士获委派担任 Onehunga市的市长。她成为了当时英帝国范围内首位担任市长一职的女性。至于新西兰原住民女性的选举投票权,在稍后的日子里得到了实现。

      伴随着女性权利平等运动在新西兰的发展,文化女性主义开始在新西兰发生萌芽,其中的代表人物,是新西兰的短篇小说家凯瑟琳•曼斯菲尔德。

      文化女性主义(Cultural feminism),又译文化女权主义,是新女权运动在文学和批评领域深入发展的产物。它从文化表达,主张弘扬那些被贬低的女性价值,重新开拓女性的价值空间,重估女性对人类技术发展的贡献。

      凯瑟琳•曼斯菲尔德(Katherine Manthfield,1888年-1923年),短篇小说家,文化女性主义者,新西兰文学的奠基人,被誉为100多年来新西兰最有影响的作家之一。她在女性自由解放和文学创作方面的突出贡献包括:

      • 为了寻求自身的独立解放,她告别了传统家庭的束缚,独自到欧洲游历,自由写作。在当时趋于保守的历史条件下,曼斯菲尔德的大胆作为直接冲击了女性存在的传统价值观,是非常前卫的。

      • 在文学创作方面,她采用了当时英联邦国家小说界普遍很不重视的短篇小说体裁,得心应手,取得了成功。

      新西兰另外一位成功的女性作家是Janet Frame。她成功的文学创作事业,除了获得20多项文学大奖和荣誉,更让她获得了1998年诺贝尔文学奖的提名。

      近年来,新西兰的女性作家再次获得殊荣。《发光体》是新西兰作家埃莉诺•卡顿的第二部小说。2013年埃莉诺•卡顿凭借该小说摘得世界文学大奖——英国的布克奖。

新西兰的华裔女性文艺工作者,更为新西兰女性文学增加了新的元素和动力。

      由于祖辈辛勤工作所建立的事业和财政基础,早期华人移民的后裔,在选择事业上有了更多的选择。除了传统的护士、教师职业,不少优秀的华人女性选择了文艺创作的事业。

       华裔女性文艺创作的题材多样化 ,从早期移民生活所遭受的不公平待遇、中/西方身份的认同困境,寻找解决方案,还有如何以华人视点观察新西兰的社会现象。这些以英文创作的杰出华裔女性包括:Alison Wong (代表作《As the earth turns silver》),Renee Liang(代表作《The Bone Feeder》),Roseanne Liang (代表作《Banana in a Nutshell》 )和Helene Wong(代表作《Being Chinese》 )等。

      主流社会所传承的这些追求个性自由、性别平等、追求创新卓越的特质,影响到后来的新西兰华文文学创作。

      华文文艺创作于19世纪中叶在新西兰启动以来,新西兰女性文学所引领的风尚,持续地影响到华文创作内容、创作形式和发展的方向。

      华文文艺初期的创作内容,包含了80-90年代新西兰移民政策开放后,华人新移民安置、工作、生活,留学生的学习生活,以及其家属如何适应新环境、新生活等。这些内容里面,拥有不少透过女性观点对生活各方面所进行的独特、细致的观察。比如,著名作家顾城,在居住奥克兰激流岛期间,写下了《英儿》等名作。1992年在德国讲学时他说:“我在岛上写得非常好,有时间便能写,总是有感觉的。”

       随着华文文艺创作的深入,很快,独特的新西兰元素,比如毛利文化元素、绿色环保的元素、消费者权益、民族平等和谐等等的元素,被文艺工作者融入到华文文学创作的里面。

      目前,新西兰文坛上,华文文艺创作比较流行的内容包括:儿童教育,两性感情,家庭生活,旅游,家居布置、文化融合,休闲美食,生活感悟,环境/资源保护,人道主义等。

       经过多年的努力,新西兰华文创作成果丰硕。其中,较有成绩的新西兰女性华文作家包括:长篇小说作家杨熹文(Puckio),短篇小说作家林宝玉、珂珂,诗歌燕宁,话剧/影视剧本作家米娜、亚冰、纪录片作家陶理,数码媒体/博客作家白由等。

      在自媒体高度发展的今天,更多的新西兰华文文艺工作者,从新西兰的女性文学作品中吸取营养,获得灵感,这些努力包括:翻译世界闻名的新西兰儿童文学、韵味独特的新西兰影视文学作品等,把现代的绿色环保、生活质量、先进科技和文化融合的内容,写进自己的作品中。

王海伦:变生活为梦想,变梦想为生活

----长篇小说《枫叶为谁红》创作札记

       《枫叶为谁红》凝聚了我28年的移民生活经验,书中塑造的人物,大部分是以温哥华华裔移民的真实故事为原型,描写了80年代末中国知识分子为寻求自由而移民北美的生活故事。重笔于描述生活在异国他乡的女性移民的心路历程,即女性意識、女性對婚姻爱情的感悟及體驗;移民后对东、西文化和价值观和理念的认知等。同时也真实地描写了华裔小移民在东、西方文化夹缝中的曲折成长。

      小说通过北京的汪舟子、香港的张梅青和台湾的任铃兰,来自两岸三地的华裔女性移民在陷入婚姻情感困境后的反思,海明威所说,“优于别人并不高贵,真正的高贵是忧于过去的自己”。

      一、探讨移民女性家庭破裂的关键

      温哥华是个三面环海,一面靠山的美丽城市,多年被联合国评为世界上最适于居住的城市,但却被人戏称“怨妇城”,豪宅中住的是悲情女人。为什么华裔女性为维护家庭那么努力,那么愿意奉献,许多人最后还是面临婚姻的破裂?

      •  我周围的女朋友包括我自己,为了维护家庭,真的很辛苦。丈夫们飞回中国赚钱养家,她们孤独留守,又当爹又当妈,是家里的保姆、厨师、司机。小说中的汪舟子移民后拼命勤学,找到好工作赢得了经济自主权;梅青的经商才华和对丈夫的谦恭隐忍;铃兰对丈夫的温顺和与世无争;都没能避免她们重复千百年来上演的秦香莲式悲剧。为什么女人们有了自己的挣钱本事,仍然会被陈世美们伤害呢?该如何冲破这个黑洞怪圈呢?

      • 原来,当今的女性经济独立很容易,但千百年来女性对男性精神上的依靠依恋,令女性精神独立非常困难。小说中汪舟子的大学职业顾问曾说,“在选择专业中,只听你说要顾及儿子和丈夫,可你自己呢?” 舟子意识到在迷失自己,却认为目前顾不上。就如张艳玲所说,为了爱可“以低如尘土”,其结果呢?大多都很悲催。关键问题是女性永远不能丧失自我,不能放弃人生的理想,不能无原则无底线。

      二、移民第二代健康的成长的关键

      小移民们也和家长一样,挣扎在东、西文化的夹缝中,常在拼命融入中堕入迷失。

      • 专制的中式家长制教育在西方无效,反而会起副作用,引起孩子的反抗。移民家长最终要懂得应该尊重孩子们的自由民主权,尊重他们对生活的选择。

      • 家长要不断调整人生的理念和航向,努力做出让孩子佩服的榜样,才有可引领孩子的精神灵魂向上,迷途知返。

      三 、变理想和梦想为现实生活

      首先,必须想清楚自己一生想要追求和完成的是什么,自己的理想和梦想倒底是什么。

      • 根据据几十个国家进行的心理学跟踪实验,人们对自己的梦想越真切,越有细节,实现的几率就越高。实验的结果竟高达80%多!

      • 这就是西方的“宇宙吸引定律”,把自己的理想梦想释放给宇宙,自己只管努力。只要坚守理想和追求,不卑不亢,只问耕耘,不问收获,锲而不舍地努力向上,不断完善自己,你的理想和梦想就一定会实现。

      四、心理障碍VS两性关系

      在婚姻和两性关系破裂时,我们需要心理顾问的开解引领,需要女性朋友们的相互支持。受母亲影响,我自幼崇尚女权主义。在西方生活多年后才领悟到,女性因要生育哺养孩子,总是要比男性辛苦,这是自然界赋予母性的职能。女性的独立和解放,不是去竟争与男性的绝对平等;而是永远不放棄對生活的追求,不断提升自我。而我们与男性的关系,不是竞争,而是合伙人,是团队的关系。

      • 因母亲要工作,我三岁就被送进寄宿制幼儿园,经常做噩梦。根据心理学,六岁之前割断孩子和父母间的亲密纽带,会令孩子的一生都没有安全感。而这样的孩子成人后,在两性关系中最容易丧失自我。

      • 如何解决女性事业和孩子的矛盾呢?我曾百思不解,加拿大第一位华裔女参议员利得惠,给了我完美的答案。她在哺育三个孩子时,关闭了自己的公司,做了12年的全职母亲,同时取得了博士学位。她什么时间读书呢?答案是“孩子们睡觉的时候”。

      结束语, “文学可以给予所有爱它的人生活的勇气” :

      • 可以“把铁匠铺看作尖顶教堂”,“将绵延的菜地”看作玫瑰园。这些平凡的景象,化作了大自然的启示,令人少了困惑,多了淡定。

      • 书写和读书可以驱赶疑虑,寻求“在狂奔中如何落定”,“在瘫痪中如何起身”;试图“能劈开自己,从体内的黑暗里拽出躲藏着的另外一个、甚至是千百个我”!

      “当小说、戏剧或文章致力于探讨当下问题并提出更好的选择时,它们能够改变历史的走向。”---- 撒略

 

张勇耀:海外女性华文写作对国内新一代女性写作的启示

      《名作欣赏》近几年有意识地关注海外华文女作家的写作,刊发过一系列由国内学者推介海外华文女作家的评论、访谈,如王红旗老师对旅加作家李彦的访谈,对旅美作家江岚《合观牡丹》的评论,宋晓英老师对吕红、施雨等旅美作家的推介,易晓明老师对旅德作家方丽娜的访谈;也刊发过一些海外文学评论家推介海外华文女作家的文章,比如林楠先生对旅德华文女作家刘瑛的评论,阎纯德先生对旅法华文女作家卢岚、蓬草、绿骑士、西维等人的介绍等。当然也有海外华文评论者推介海外华文男作家的,比如林楠先生推介文野长弓,陈瑞琳老师推介北岛、白先勇的文章等。这些研究非常有价值的地方在于,它打通了海内外的文学创作和文学研究,将海外华文写作者的生活与创作介绍给国内作家、评论家与读者大众,使时间和空间都不再成为距离。也是在这个基础上,我产生了关于海内外女作家写作状况异同的一点思考。

       海外华文女作家们的写作,较之国内女作家的写作,呈现出如下几方面的特点:

       第一,视野更为宽广,“家国意识”更为浓厚。远离了故乡之后,这些华文女作家的创作呈现了更为宽广的视野,在女性话语、性别身份、历史思考等方面有了比国内女作家更为深入的思考和有益的尝试。比如张翎的《金山》《余震》,严歌苓的《小姨多鹤》《铁梨花》《金陵十三钗》等,就包含着海外华文女作家在空间距离和时间距离上的双重观照,被拍成影视剧在国内放映,也以其挖掘历史的深度和广度,获得了极高的收视率。再比如李彦《嫁得西风》《红浮萍》等小说,对“革命”“组织”话语下的女性形象、母女关系进行了更为深入的思考,由在国内时囿于事件本身的受伤、抱怨,经过沉淀,经过时间与空间的双重拓展,升华为对生命、爱的重新理解,从而也获得了题材空间的化蝶般的拓展。

      第二,对中国的传统文化更为关注。比如阎纯德老师《法兰西天空下的文学中华》中写到卢岚,说卢岚长居巴黎四十余年,虽然生活环境与文化环境都发生了重大变化,却反而更喜欢“能在中国文化的气息中小息小憩,回到远方的祖国,于是《红楼》《老子》《庄子》《三国》,旧爱新爱,一下子又成了她的新宠”。所以,故土虽远,但“到底还有曹雪芹、苏轼、老庄近在身边。外国人所发现的真理,中国人早已发现过;外国人在哲学、社会、伦理道德等各方面的金科玉律,古往今来,中国人都说过了”。生活变了,灵魂深处的中国文化之根没有变。中国文化成为了她们精神的寄居地,卢岚,蓬草,绿骑士,西维,包括李彦、方丽娜们,张翎、严歌苓们,她们写自己的故事,写家国之思,写创伤记忆,写眼前的生活和风景。但写家国之思时会有意无意以身处的异国他乡作为背景,而写眼前的生活时又会以原乡故土所给予她们的精神濡染为底色,这就使他们能够将两种文化连通比较,获得更为宽广的写作视野。

      第三,更容易体现成长的阶段性。王红旗老师访谈李彦时,李彦用王国维的《人间词话》中的“三境界”,来对应海外华文女作家心路成长的三阶段。第一个阶段,刚出国的时候,恰如“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脑子里印象最深刻的,都是对故国的留恋和刚刚过去的一幕幕场景,所以写作时,也只能回望熟悉的故国情怀,所以不少海外华文女作家,在这个阶段都写过去的经历,李彦这一阶段的代表作,就是《红浮萍》。第二个阶段,也就是“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在新的土地上挣扎求生,要去适合人家的环境,熬过人下人的岁月,这种体会就会使新的内容进入写作,李彦这一阶段的代表作是《嫁得西风》《羊群》等,用李彦的话说,就是“写我们这些新移民在这儿洋插队,很像中国的农民工进城打工求生那种心态”。第三个阶段,是“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到了这一阶段,心情已经了,不少人都已融入了主流社会,恍然觉悟到原来世界上不同种族的人类都是大同小异的,于是有些作家就开始思考中西文化之间的对比,寻找人性相通的东西。

      第四,更容易有“大题材”写作。前面所说的张翎的《金山》《余震》,严歌苓的《小姨多鹤》《铁梨花》《金陵十三钗》等,都是这样的“大题材”写作。李彦近年来的新作《尺素天涯》,以白求恩的最后一封信为故事,深入白求恩思想情感的深处,也属于这种“大题材”写作。这种“大题材”写作,是作家在经过成长之后,不断拓展与提升,向高,向远,向深,向广,向厚,从而获得较为综合的写作实力,在回望故土时也更容易较到让国外读者和国内读者都容易引起关注的“大题材”。

      我认为,海外华文女作家创作的这几个特点,都有值得当下国内新一代女性写作借鉴的地方。

      《名作欣赏》既关注海外华文女作家的写作,也关注国内女作家的写作,因而也希望能在这方面多做一些努力,将新移民文学的更多写作经验,推广到国内的创作界和评论界。并期待国内外女性文学创作及女性文学研究,都能有更丰硕的收获。

 

倪娜:华文写作通往家乡思念的通行证

      旅居德国十几年,从个人的生活转变和工作经历,让我深刻地体会到中德文化的差异、华人融入德国社会的艰难,移民如植物的拔根,插入另一土壤重新复活生长,这需要相当长一段时间的适应,最初阶段面临语言关、思亲想家的乡愁关,之后的打工难、融入难等日益突出。

      这些年边生活边工作;边体验边写作,可以说我是一个中西文化融合的实践者和探索者,从踏上德国国土的那一天起,自觉的比较视角,每一天都是在两种语境的切换中思维反应。中德文化的差异,语言的障碍,陌生的异域生活,曾让我焦虑、敏感、脆弱、寂寞,从什么都做过,到什么都干不长,最后什么都不想干,一门心思搞创作,那么是一股什么力量呢?

      文化的传承性使移民承载着太多的民族基因和记忆,沉淀在血液里,是写作让我沉静下来,少了寂寞多了思考,才知道什么是自己想做的和能够做到的;特定的经历、经验和中德文化的资源,用文字表达内心诉求,让我直抒胸意,疏解我的思亲想家的乡愁,异乡边缘人的尴尬不自在;母语写作是通往家乡路上的理由和记忆的寻找,过去的敏感、脆弱、焦虑、寂寞倒成为我的得天独厚。焕发了我当年文艺青年的创作热情;让我找回自尊和存在的价值。在中西文化的熏陶和感知下,看待世界和问题的角度在改变,让我的爱国思亲更加真实深沉。自觉地搭就一条中德文化传播之桥,成为中德文化交流的使者,让我的写作天地扩大,视野更加开阔。

      面临纷繁复杂变化无常的世界和多元文化交融的社会,要求作家的身份也是复合型的多面手。从2011年至今我先后是自由撰稿人、德国《华商报》记者、到《德华世界报》的主编,一路走来,作者、作家一肩挑,留下汗水和欣慰,也留下许多启发和反思,探讨写什么,如何写?一直是我的功课。

      显然人性、思想性比文学性和文学表达形式的本身更为重要。光有对文学的热爱还远远不够,要潜心写作,打持久战才行,作家和诗人的作品不是可有可无的附庸风雅、阳春白雪,而是要有社会担当精神,要有全球大概念、大意识,只有怀揣对祖国和故乡深沉的眷恋,坚守得住作家神圣的责任和使命,才是写作者的直接动力。

      刚来德国时的确是语言障碍问题,无法与人有效地沟通和交流,在工作中经常发生误解和尴尬难堪。其实这在我来看,不仅是语言障碍的问题,而且还有文化认同、身份认同等多方面的因素,德国是个宗教国家,其核心价值东西方大相径庭。文化、信仰、饮食上的差异,不愿意接受,又不得不入乡随俗,边缘人的客居、苦闷,纠结、矛盾、困惑,以及语言、文化、价值观在心里上的抵触、冲撞,中西融合的异乡生活在短暂的好奇、欣喜兴奋之后,更多的是身份尴尬、思乡想家、漂泊不安。

      为了早日融入主流社会,苦学语言,同时积极地参加社会活动,走出去看德国的大千世界,也走进教会接触到了基督教教义,多年下来仍然感到与德国人之间还是有座不可逾越的大山,尽管我乐于与德国人交往、喜欢德国的传统文化、思想人文、愿意游历大好河山,但是在精神上、文化上总是找不到归属感;另一方面远离祖国、汉语文化,语言长时间不用逐渐淡化,提笔忘字,中国的日新月异,一年不回家探望就有陌生感,几天不上网就有种疏离感;觉得是中德文化的边缘人,不中不德,身份困惑,德语听得懂,但不能与之同等水平深层次的交流和探讨,在德国主流文化大背景下,不可能理直气壮地高声论道,于是我给自己起个笔名叫“呢喃”,雁过留声,耳语低声唠叨,证明我的存在。

      多年的记者生涯,职业的敏感、责任和使命,我又像个拾梦人,把海外旅居生活,一路走来眼中的异域风光、历史文化,文学艺术、人权保障等方方面面,以异乡见闻分享给读者,作品刊登在欧洲、美洲、国内等报纸、网络媒体上,用汉语与同胞及时地分享感受,表达情怀,我体会到存在的价值和意义,以前是文学青年,现在是感慨中年,珍惜每天不同的瞬间,寻找活着的证据。从中我找到了归宿感,找到通往家乡的汉语通行证,令我沉迷陶醉,写作成为我下半生的事业追求。

      文学即是人学,探索人精神世界的秘密,是作家的一个使命。在成长的道路上,以文学的达观、审美,浪漫情怀,以文字直击人间世相、世道人心,从此找回自己和华人生存的现实和活着的意义、思考。2014年尝试推出我的纪实小说《牵手一起走过的路》、《一步之遥》先后在德国《华商报》和《德华世界报》上连载,更加激发我的创作热情。今年10月刚修整完成13万字的纪实文学处女作《中国女人在柏林》,以语言难、打工难、融入难等为经纬,再现了海外华人日常生活中的真实世界,直叙中德家庭,青春期PK更年期,虔诚基督徒PK无神论者,中德文化差异的大PK,他们彼此碰撞、磨合、融合的故事。如有出版社老师对此感兴趣,请与我联系。

      远离祖国,更加关注国家的变化和发展,在外的一言一行都代表着中国和中国人,更加维护祖国的尊严和形象,这样说来我们好像更加爱国,有国内国外的生活和对比,有理解、有宽容,更具反思性。在世界的大舞台上和多元文化的交融中,做好中西、中德文化传播交流的使者。

 

孟悟:女性经验和生命故事 海外经验对女性的创作影响

      作家最初的写作通常离不开生活经验。对生活经验的积累和思考,对一个作家的创作具有深刻的意义。像我们这一代新移民作家,在中国蓬勃发展的时候远赴他乡,没法亲身经历中国日新月异的最好时期,但感受了异国斑斓多彩的风景。海外独特的经验有意无意都会融入到我们的故事中去。

      我在美国生活了20年!先在学校读书,拿学位,考证书,然后是上班、跳槽、换专业......什么样的职场机构都走过了,政府部门、非营利组织、上市公司、私人公司,所从事的职业也五花八门,从网络编程做到财务金融,这几年又当了舞蹈老师,四处走课:健身房、图书馆、社区中心、舞蹈室、公立学校、私立学校.....哪里有召唤就去哪里,我不能挑肥拣瘦,因為所有的教舞工作都是短期合同。

      工资不高,工作又不稳定,班上的学生时不时调皮捣蛋。虽然我曾经想过逃跑(辞职),但还是咬牙切齿坚持了下来。为什么挺得住,因为写作给了我自信,文字承载了我的理想,还有生命中的悲欢苦乐。我是在上个世纪末开始写作,出发还算幸运,因为写了几年,文字就能变成铅字发表在《侨报》,《华府新闻日报》《世界日报》《星岛日报》等美国华文报刊上。写作得了鼓励,干劲便来了,于是开始尝试向国内的文学刊物投稿,慢慢地,小说先后在《北京文学》《青年文学》《小说选刊》《小说精选》等国内文学刊物登载。作为一个海外作家,最大的幸福莫过于集文成书,以常规出版的方式走向国内的读者。从2010年到2016年,我已在国内常规出版了10本书,其中包括5部长篇小说:《橡树下的诱惑》《逃离华尔街》《拐点》《雾城》《彼岸紫薇》; 3部旅游散文集《漂游的原风景》《偷一段时光在路上》《拉美梦幻行》; 1部散文小说集《有一种风景叫行走》; 一部文化散文集: 《美国,另一种风景》。人生总是行走在得失之间,我的海外职场虽然颠簸,但是汉语创作还算顺利,虽然在出版的这条路上我也经历了不少波折。

       2016年初春,我工作的一家民营学校,因为财政预算出了怪,我没有工资可拿,老板给我打白条,这白条一打就是好几个月,好多老师都跑了,我还在坚持。我相信上天的公正,你失去的将以另一种形式回赐予你。人在红尘,酸甜苦辣都要尝遍。我总是安慰自己,虽然辛苦颠簸,但与众不同的经验就是财富,任何财富都不会轻易落在你的手上。没有这个财富,虚构世界不会五光十色,明媚灿烂。我不是那种特有天才想象力的作家,闭门在家,也能造出一部精致耀眼的高档游艇。而我必须投入到鲜活的现实里,才能发现令我满意的原材料。

      尽管在美国换过几次专业, 跳过许多次槽,但我还是喜欢美国职场,以工作的方式融入到社会内部,全身心地感受美国文化,经过系列的观察和思考后,便可沉淀成一篇篇文章。我相信这样的文章具有多角度的视野,能够给读者揭示一个独特的美国。《美国,另一种生活》就是这样一部文化散文集,希望以我的直接经历和间接经历与读者分享一个立体的,万花筒般的美国。

      当我在高科技公司从事网络编程和数据库工作,我经历了公司的残忍竞争和老板的冷漠无情。当我在保险集团公司从事财税分析,见识了职场中的上司怎么变成了下属;后来我跳槽就职于政府部门的金融部门,亲眼目睹了因为权利纷争,而斗得昏天黑地的各种丑恶。当我在财税公司从事报税工作,接触到社会各阶层的人员,其贫富悬殊给我不同程度的震撼。当我在健身房当老师的时候,有机会跟不同年龄段的学员交谈,学员们的各种奇遇给我很深的启发。作为舞蹈老师,目前我同时授课于公立学校和私立学校,于是有机会比较两者的校园环境、教育理念,经费和生源,同时也在分析不同机构的管理方式和福利待遇。

      多年的职场生涯让我体验了跨文化交融的斑斓和迷离,也给了我另一种深层次的思考。女性作家的创作总是离不开爱情,我喜欢把人性中的爱恨情愁跟社会大背景结合起来,让作品具有时代的厚重感,比如能源革命怎样影响美国的经济和对外政策。这些年美国对“页岩石油”的成功开采,不觉间就百变了一个国家,一座城市,或者一个人的命运。美国因为国家利益,对页岩石油的开发过于急功近利,不顾环境污染和破坏,比如地层破裂已经引发了系列地震(发生在阿拉巴马州);也不顾民生与人权,比如强行征用私人土地铺设石油运输管道(发生在北达科达州)。美国为什么急于求成?因为在石油问题上一脚踢掉中东,就可以到亚太地区耀武扬威;因为石油,也顺带修理了俄罗斯。这是一个乱世,也是一个波澜壮阔的大时代,大时代下普通华人的悲欢离合与喜怒哀乐都是故事。近日我在创作一部长篇小说,小说的核心是一对华人夫妇同甘共苦,携手面对生活中的各种变故。小说有中国文化传统,也有跨文化冲突,但是有了“页岩石油”这个大背景作依托,我希望文字和思想更有厚重感。

      《侨报》是在美国最有影响力的华文大报,其副刊一直是海外作家成长的家园。这些年来,我在《侨报》副刊发表了几十篇短篇小说,大都以美国的政治、经济、文化为背景,表现在美华人的情感历程和人生变故。这系列短篇小说收入了《窗外就是欧.亨利》这部小说集里,希望能得到读者的认可,谢谢大家!

 

陈谦:《无穷镜》里的女性

      起念写作《无穷镜》的时候,我从精神的归属到写作的兴趣,都已从身边的硅谷出走多年。

      我在新世纪之初出版过一本当时被称作“迄今为止第一部描写硅谷成功华人的长篇小说”——《爱在无爱的硅谷》。其时,“互联网”作为一个全新的概念,给硅谷带来漫天横飞的泡沫的同时,成就了硅谷的第一个白金时代。硅谷每天出六十多个百万富翁的神话不胫而走,举世皆知。那时的硅谷,无论你走到哪里,听到的都是关于股票的消息、公司成功上市的消息,仿佛所有的努力和梦想,都在以最物质的方式做着快速的短线结算。那一波高过一波的喧嚣让初出校门、一身青涩的我时有窒息之感。我试图通过写作辨析内心的种种迷茫。

      《爱在无爱的硅谷》获得了不错的反响,曾引发过热议和讨论。那是一部关键词为“硅谷”、“成功”、“灵性“ 以及在它们的缝隙间游走着“爱”的长篇小说。当意识到无法为自己所钟爱的女主角苏菊提供生活的答案时,我随手为她划出一条“出走”的快捷通道。由着这条思路出行,我也像一尾被甩上岸的鱼回游到水中。

      可惜好景不长。我很快就意识到自己仍深陷于万丈红尘,身不由己地被硅谷这艘巨轮携卷着日夜兼程,奔向未知的远方。在一路的颠簸中,我所供职的公司竟由着哈佛MBA 背景的CEO引领,从上市公司到私有化,又经过一番包装打扮,变戏法般地重新在纳斯达克上市,最后又为另一家更大的高科技公司并购。也就是说,公司里的原班人马在短短几年内,几乎将硅谷公司“成功”的主要路径都扫了一遍。虽然我和我的同事们由此或多或少地获得了一些经济上的好处,但我仍没能体会到深层的快乐,甚至对“成功”的定义更加疑惑。我顺着惯性,由硅谷这辆仿佛永不止歇的过山车载着起起伏伏,愈发晕得难受。直到有一天终于落到谷底,从停车坪上离开。

      我转过身去,背对硅谷,继续着寂寞而缓慢的书写。这些年来,我完成了一系列题材各异的中短篇小说,它们与我的心境与目光完全一致,远远地离开了身边的硅谷。虽然在这期间,我也目睹了硅谷无论是核心产业还是企业文化,都发生着颠覆性的巨变,移动互联网,社交网络,人工智能,虚拟现实等新兴科技,取替传统的半导体行业成为新的核心产业,完成了硅谷的更新换代;乔布斯重整山河又英年早逝;苹果咸鱼翻身一路长红,成就传奇篇章;谷歌,脸书等新秀辈出,浪逐浪高,谱写出新一轮激越的“成功”乐章……,我还是认定它万变不离其宗——崇尚的仍是以新技术为筹码,疯狂追逐物化利益的豪赌。我被这种负面的情绪主导着,直到遇到刚从中国回归硅谷的羚。

      我和羚的第一次独处,是在一家离惠普当年创业起家的车库不过几个街区之遥的咖啡馆里。我们带着新识的些许拘谨开始闲聊。其时,羚刚辞掉了在中国外企里的高管工作,陪孩子回美国上高中,正在享受悠闲的时光。我们以理工女生的思路和节奏,谈着各自过去的职业生涯,一路的困惑,和对未来的设想。羚告诉我,她正在由过去的同事鼓动着,打算重出江湖,在硅谷找钱创办软件公司。这让我有些意外。她看上去如此优雅闲适,轻言慢语,与我见过的那些满心思要创业,想成功的女强人完全不搭界。“我是那种喜欢活成烟花的人,可以短暂,但要绚烂。别人可能只要燃成一柱香就好了,我不是那样的。这跟钱没有很大的关系”——羚肯定看出了我的心思,将她的答案直接端到我的面前。我清楚地记得她说这话的表情,她穿着一件白色的毛衣,微笑中带着些许的羞涩——我想那是因为她意识到自己用了“绚烂的烟花”那样夸张的表述。

      羚的成功观将我推向另一个维度,让我生出重新认识硅谷人的兴趣。

      书中的女主角珊映则是我对硅谷全新认识的表达。跟《爱在无爱硅谷》中的苏菊不同的是,她不再从硅谷出逃,而是深深地投入。她曾经被在硅谷获得了成功的丈夫康丰带离了,仍选择回来。为了活成暗夜里绚丽烟花的梦想,她在失去了许多人生里重要的东西之后,也不曾放弃对自我实现的追求。珊映生命的关键词与苏菊在“硅谷““成功”这些领域里有大幅重叠。同时,珊映又站到了更高的台阶上。她的世界已不会因为私我情感而轻易崩塌。而在对“创新能给人们生活带来美好改变”的信念上,珊映更有苏菊不曾有过的执着追求。她不再逃离,而是坚持,并且让我看到,其实坚守比出走更难,更需要勇气。

      五零后的郭妍,则是珊映公司的风险投资人。她经历过上山下乡,洋插队,曾是华尔街宠儿,后选择成为海归,回国创业,获得了事业的成功,也经历了毁灭性的人生打击。她重新爬起,出发,成为珊映的后盾。但她也以自己人生的智慧劝导珊映——平衡事业和家庭,过一份有人间烟火气息的生活比活成烟花更好。神秘女郎安吉拉的存在,则是珊映面对的镜子里的另一面。她代表着珊映选择了出离,却心好齐和向往的人生道路:有一双儿女和美好的家园,平平淡淡一柱香一般地缓缓燃烧。珊映却没有想到自己却是安吉拉眼里另一个自我期许的镜像投射,安吉拉更愿意过上自己想像中的珊映那样的生活,有自己的事业,忙碌而充实。她们互相对立,又互成镜像,人生道路交错又分离,孤独地走在各自的执念中。 在这样的错位中,我给珊映在英特尔时期的领路人、来自台湾的海伦的笔墨虽然不多,她那平衡而知进退的人生,却让人们看到了硅谷女性奔跑的道路上方的一抹暖色。我赋予这些承载我个人思考过程的女性的笔墨不尽相同,可我爱她们每一位。

      与我大部份的小说一样,《无穷镜》是一部关于有执念的女性的小说。这不是有意为之,而是因为我对这类女性更了解,更能把握,也更有表达的兴趣。我希望读者们能从中看到我的苦心和美意,读完它之后能够更好地理解人,理解生活。

许爱珠:映日之花别样红

——日华女作家创作综论

      关于日华文学,我们需要面对的一个事实或者背景就是中日历史和政治文化之间的纠缠。由于中华民族近现代史上饱受日本人侵略者的摧残伤害,我们的民族情感天然对日本文化有一种抗拒感。但是,日华作家作为在日生活多年的华人,与我们本土的中国人,感受是完全不同的。日本作为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作为东西方成熟文明的交汇地,对于华人而言,他们的获得及感受,会有理性的历史反思,但一定会有对日本文化的深刻理解甚至接受,这和民族情感并不矛盾。

      日华女作家的创作群体人数并不是很多。据我现在所了解到的,有获得过日本本土最高文学奖“芥川龙之介”奖的杨逸,刚刚获得中山文学奖的陈永和,获得中国首届环境文学优秀小说大奖的华纯,还有林祁和弥生两位著名的女诗人,文坛母女作家孟庆华《告别丰岛园》和清美《你的世界我不懂》,号称日本东京滩上第一女写手的杜海玲,以及年轻的80后诗人李雨谭等等。

      这些作家都有多年的日本生活经历,对日本文化有深刻认知和体验。她们对中日文化的内在差异性,对日本历史或社会的深刻洞察,聚焦于人性,历史,文化,艺术,或现实社会,阐明自己的主张与思考。对日本式的物哀或静寂的艺术美学有独特的体认。她们往往既有女性的细腻,感性,又能超越性别,站在文化批判或反思的立场,透视人间真相或被遮蔽被模糊的历史。文字里面流淌的温暖随处可见。她们不约而同都拥有幽默的笔调,文风各异,但文章都极具可读性。 她们的创作似乎都有意识屏蔽了政治,道德的观念影响,在两种文化甚至多种文化的碰撞中,倾向于对文化、社会、哲学、生活、艺术、宗教的思考,想象理想社会,勾画精神高度,完成了从女性到知性的蜕变,以文化观察者的眼光扫视着眼前所见,表达个性化的文化立场,奉献独特的人生智慧,使母语写作的快感得到最大程度的释放。

      我今天要重点评述的是华纯、陈永和、林祁、弥生。

      一、华纯

      华纯于二十世纪八十年代自费留学日本,现定居东京。一九九八年发表处女作长篇小说《沙漠风云》,该小说入围全国首届环境文学优秀小说奖,一举奠定该作家日华文学的文坛地位。其散文和游记多见于国内外报刊杂志。2008年,华纯公开出版了其散文创作的阶段性集成——《丝的诱惑》。

      华纯的散文应该归入到文化大散文的类型。作家行千万里路,边走边写,移步换形,对日本大量的历史人文和自然景观作专题寻访,立足现实,烛照历史,寻根探脉,既有思想的深度,又有历史的厚度,还有大量的民俗记录。她在艺术构思上的独具匠心和大气周到,一扫一般女性散文的妖娆和妩媚,大开大合,深沉深刻。

      二、陈永和

       陈永和《一九七年纪事》,长篇小说发表于《收获》2015年秋冬卷。这部小说是日本首次获得中山大文学大奖的小说作品。意义深远。这部小说让结束近40年的时间的“文革”,重新回到人们的视野。这是一部极其特殊的小说。它充满了隐喻,充满了智慧,是一种形而上的艺术哲学。十多年来文革题材小说不多见的力作。我把它称为一个思想者的回望,一个历史叙说者的独白。小说不仅提供文革时期极其残酷的人生图景,让读者面对死亡、荒诞又悲哀的人生,引起心灵的震颤的同时和深刻的反思。同时,小说具有极其高明的叙述艺术,叙述视角多变,人物命运充满悬念感,叙事空间和时间感都有极强的自我控制能力。这样的力度和深邃,这样的游刃有余的叙述策略,我认为在男性作家当中都是很罕见的。她的散文已经公开发表的数量不多,但几乎篇篇都是精品,而且作品无一例外,都是写人记事。

      陈永和的散文,大多是对人生的冷静透视,或者是有温暖的凝视。叙事方式,多半选择故事讲述的语感来展开。读者阅读的过程,仿若是在和智者交谈,总有收获智慧的喜悦和满足感。在娓娓道来的故事中,我们可以感受到作者强大的内心世界,那里深藏着一种大爱,那是超越现世,超越苦难后的平静,是对人事的宽容。而这一切,作者又能运用智慧的语言加以呈现。作家往往从写人出发,继而写到社会历史的演变;写情,继而写到人生的意义。她能超越普通的人间欲望的涌动,纯粹的情感体验和历史性想象。

      三、 林祁

      林祁首先是一位颇有才情的诗人,留学日本之前,已经在国内小有名气,而且出版了多部作品。写诗之余,林祁还创作不少散文,还有小说等,称得上文坛的多面手。 林祁以她的创作在时间上可以分为早期和后期,早期有《唇边》《心灵的回声》、《归来的陌生人》;后期近著《莫名“祁”妙——林祁诗文集》。旅日之后的林祁对于中国文化的自觉性认同和强烈的情感皈依特别明显,她从不掩饰自己作为中国人继承文化之根的必要性,甚至有意去凸显这种文化归属感。但是,另一方面,我们能感受到她透视日本文化的本质所具有的独特视角,对于物哀之说、樱花、温泉文化、富士山精神等等,林祁也有自己独特的认识。另外,林祁对于日本一部分文化传统的深刻认知,也让人印象深刻,大雅大俗的日本社会及其文化特点,都在她笔下得到淋漓尽致的呈现。

      四、弥生

      弥生的诗集有《永远的女孩》《之间的心》。

      弥生的诗歌取材极其丰富,真可谓上至穹宇,星河,下至蜉蝣,落叶,天地万物,均能触动诗人的诗思。在写作风格上,弥生的诗纯净,沉思,有极强的内在张力,在情与思之间从容穿梭,引人无限的遐思。语言特色为轻巧,清新,韵味绵长,吟咏时总是口齿噙香,沁人心脾。诗风好似涓涓细流,清澈明丽。我认为这位女士人很罕见地继承了冰心的抒情哲理小诗的传统,这很难得。

 
标题图片

学术总结

学术总结

樊洛平:文化传统与女性写作

      第七分论坛由张炯先生、王红旗教授主持,陆卓宁、戴冠青两位教授担任评议人。围绕“文化传统与女性写作”的中心议题,主持人和评议人精心策划,彰显学术思路;众多参会者踊跃出席,气氛热烈,21位与会代表专题发言,各抒己见。来自不同国家和地区的在地背景,带来了创作言说和文学批评的多元视野;而基于中华民族共同的文化血脉和独特的性别观察视角,又使得海外华文女性文学的写作与批评“风景这边独好”。

      上述专题发言主要围绕三个层面展开:

      第一,关于女性经验和生命故事的讲述。

      海外女作家文学创作最打动人的地方,往往源自于海外生存背景下漂泊打拼的女性经验和生命故事,而异域文化的矛盾冲突,使得这种人生“跨界”步履艰难又纷繁多姿。本论坛颇有成就的几位海外女作家的创作谈,既基于真切的自我生命体验,也不乏女性的自审和省思。

      陈谦(美国)是描写硅谷生活而引人瞩目的旅美作家,其新获“中山文学奖”的力作《无穷镜》,以互为镜像的艺术建构方式,搭建起女性的生命舞台与人生帷幕,将当今时代硅谷人的命运与挣扎、心灵与彷徨,刻画得栩栩如生。在陈谦看来,她的写作一般不强调女性文学,但作品主角多为女性。今天的文学不是讲故事的年代,她更关心女性的生存困境以及走出困境的突围方式。创作《无穷镜》,她所看重的是新兴技术的嬗变给人类带来的冲击和改变,女性在现实迷雾中为实现自我价值的人生坚守。女主人公珊映身上所体现的,正是作者对硅谷全新认识和复杂面貌的表达,作品希望带给人们一种无穷镜像的生活思考和艺术张力。

      刘瑛(德国)透过个体生命经验传达的,是许多海外女作家华文写作的共同心路。第一,告别从前在中国的知识女性背景,从零开始学习,突破语言关;第二,沉入家庭担负女性角色职责,由此开始与家庭、孩子、学校相关的亲子教育写作;第三,越出家庭空间限制,重新寻找女性价值定位,写作就成为一种精神突围的方式。新近出版并引发文坛关注的小说集《不一样的太阳》、以及《刘瑛小说散文集》,见证了刘瑛文学追寻的力度。

      记者型作家倪娜(德国),以一个中德边缘人在海外生活的身心体悟,深情言说《写作,灵魂的陪伴,通往家乡思念的通行证》。她谈到,踏上德国国土的那一天起,从最初的语言关、乡愁关,到之后的打工难、融入难;从什么都做过,到什么都干不长,最后什么都不想干,一门心思搞创作,那么是一股什么力量在支撑呢?正是文化的传承性使移民承载着太多的民族基因和记忆,通过母语写作找到了通往家乡的汉语通行证,这让作者沉迷陶醉,将写作视为一种事业追求。

      宋晓亮(美国)以一篇散文朗诵展开《女性的翅膀》,犀利、尖锐而不失幽默,现实感强又不乏穿透力,女性的自立意识与生存智慧沉浸在其中,实则成为一种女性独白。

      王海伦(加拿大)围绕长篇小说《枫叶为谁红》的创作谈,融汇了有关新移民女性、子女、文化冲突的深刻反思。作品重在表现女性移民在异国他乡的心路历程和生命悲情,以及新移民子女在东西方文化冲突中曲折成长的故事;但作者更着意探讨的,一是新移民女性家庭破裂的原因,二是新移民第二代健康成长的关键,三是心理障碍与两性关系的问题。

      孟悟(美国)在《女性经验和生命故事:海外经验对女性的创作影响》的发言中,谈及旅美20年来的生活与创作,感慨人在红尘,酸甜苦辣都要尝遍。虽然辛苦颠簸,但与众不同的经验就是财富。尽管在美国换过几次专业, 跳过许多次槽,但还是喜欢以工作的方式融入到美国社会内部,通过职场生活去体验、思考跨文化交融的斑斓与迷离。女性作家的创作总是离不开爱情,她喜欢把人性中的爱恨情愁与社会大背景结合起来,希望文字和思想更有厚重感。《橡树下的诱惑》等10部作品集的出版,都贯穿着这种明确的文学意向。

      周长莉(巴西)讲述《圣保罗女性的生命故事》,来自于女性视角的感同身受。华人女性在巴西社会遭遇的家庭关系、子女教育、生活打拼、思乡情感、异域文化冲突等一系列问题,演绎了自身曲折复杂的生命故事,也给巴西华文女作家带来源源不断的写作素材。

      第二,跨时空、超性别文学叙事的追求。

      面对当今世界的全球化趋向,海外华文女作家敏锐地意识到跨地域、跨文化、跨时空写作的新视野,开始不断跃出单纯的女性经验和性别视角,由此带来女作家的创作格局变化,也引发学界对海外华文女性创作多角度的关注。

      陈瑞琳(美国)作为北美华文文学的著名评论家,从《“离散”与“回归”:谈北美当代女性创作的汉语成就》,特别注意到北美华文女作家近年来的创作新变:即在全球化视野下寻求文化融合,在超越乡愁的高度上,更多关注超越地域、超越国族的人类关怀,在新的层面上进行中西文化的对话。她还列举了查建英、周励、严歌苓、张翎、陈谦、施玮、李彦等作家的成绩单,展示“风景这边独好”的女性写作成就。

      秋尘(美国)兼具理科专业和作家创作的双重背景,又以现当代文学博士的眼光考察《北美新移民婚恋书写的女性形象》,她将种族、国家、宗教、文化等多种元素融入自己的思考,概括出自主型、不满型、传统型、开放型、慈母型等五种女性形象,提供了新移民女性形象书写的独特认知。

      朱育颖(中国合肥)在《新移民女作家的时空感知》中认为,新移民女作家与母土和居住国都拉开了距离,有着“东来西往”和“东张西望”的跨文化生存经验,她们用“第三只眼”观照小人物和大历史,以跨域书写在逝水流年中把握“中国经验”和“第三时空”的审美之思,有许多别辟蹊径的文学探索。严歌苓的《妈阁是座城》、张翎《流年物语》、陈谦《无穷镜》等作品是为见证。

      王彦彦(中国兰州)对《新移民小说的历史叙事》的探讨,着眼于新历史主义视角的研究。在她看来,新移民小说在中国现代史的历史叙事中,主要突出了民间立场和个体视角上的转换,旨在还原被以往宏大叙事遮蔽的历史,树立个体的“人”在历史中的主体地位。新移民小说在“文革”叙事中,华文写作与英文写作存在明显差异,虽然都有人性角度切入的反思和批判,但前者更为看重民族写作的立场。

      麦胜梅(德国)研究《欧华女作家吕大明的文字魅力》,知人论世,细致入微。吕大明一生横跨欧亚两地,既承继了中华美文的传统,又对西方古典文学有所向往,将阅读与书作为生命方式,写游记,品文化,歌咏生命真谛,体味有情世界,在充满书卷味的跨域写作中,融入自己对于大自然、社会的人文关怀和哲理思索,并以唯美和智慧的闺秀美文风格,标志了海外女作家纯文学写作的一种高度。

      潘碧华(马来西亚)分析李忆莙屡屡获奖的长篇小说〈遗梦之北〉,从中发现了南洋女性的生命和宿命。透过落户南洋的叶氏家族几代人的命运波澜和生命故事,特别是叶家女性的“世界”和“日子”,小说跨越不同年代动荡的歷史背景,融入南洋华人社会大量的人、鬼、神等生活元素以及宗教般的宿命感,以一部马来西亚华人历史的全景图,道出沉重的历史沧桑感和生命无法掌握的忧伤。源于女性又超越女性视野的写作,透过“人”走在“远方”向着“家”的回归,也以一种“母体”的依恋和“宿命”的暗示,阐发了“失乐园”、“复乐园”般的原型寓言的底蕴。

      王文胜(中国南京)围绕疾病叙事,解读融融记录自己和丈夫迈克一起与癌病搏斗的《死亡日记》。在她看来,这部作品的华语文学创作价值在于,作者从基督教的信仰维度展开疾病叙事,通过书写他们在疾病治疗过程中的平安与喜乐,表达了一种经历宗教救赎、感恩人生、觉悟灵性生命成长的特殊情感体验。

      陈永和(日本)从个体的角度切入,讲述《在日华文写作人的故事》,荣获“中山文学奖”作品入围奖的长篇小说《1979年纪事》是以为证。通过重返“文革”历史记忆的超性别写作,作品旨在真实地呈现曾经有过的非常时代对社会生活和人们心灵的影响力;其还原历史、叩问人心的精神穿透力,令人震撼。

      许爱珠(中国南昌)放眼宏观研究视野,考察《映日之花别样红——日华女作家创作综论》。日华女作家对日本的社会历史和中日文化的内在差异性有着深刻洞察,既有女性的细腻,感性,又能超越性别,站在文化批判或反思的立场上写作。华纯,以文化与艺术的面孔写作,执着于日本历史人文和自然景观的专题采访,并融入鲜明的环保意识,散发着母性的光辉。陈永和,历史哲学的写作,以超性别视角提供新的“文革”叙事,引发读者的心灵震颤和深刻反思。林祁,灵动多情的女性写作,凸显强烈的中国文化归属感,也不乏对于日本的物哀之说、樱花、温泉文化、富士山精神的独特认识。弥生,纯净柔美的少女写作,充满内在张力,颇得冰心抒情哲理小诗的韵味。

      杨元勇(新西兰)提供了《新西兰女性文学推动本地华文创作的发展》的新信息。受女权运动引领的新西兰女性文学风尚,持续地影响到华文文学创作。华文文学创作初期,多写八九十年代新移民安置及生存境遇、留学生生活,拥有女性观点的细致观察。之后,开始将毛利文化、绿色环保意识、消费者权益、民族平等新西兰文化元素,融入到华文文学创作。当前比较流行的则是儿童教育、两性感情、旅游、休闲美食、环境保护、文化融合,人道主义等题材。杨熹文、林寶玉、珂珂、燕宁、米娜、亚冰,显示了新西兰华文女作家的创作硕果。

      张勇耀(中国山西)从近年来《名作欣赏》关注和刊发海外华文女作家研究文章的编辑实践出发,来谈《海外女性华文创作对国内女性文学创作的借鉴意义》。她总结出“生活在别处”的海外女作家的创作特点,一是视野更为广阔,家国意识更为浓厚;二是对中国传统文化更为关注;三是更容易体现成长的阶段性;四是更容易有“大题材”写作。做读书的、有学问的、拥有理想主义的女作家,海外华文女作家所提供的创作优长,值得国内女性文学创作界思考和借鉴。

      第三,突出了人类意识和生态关怀。

      现代社会进程中,人与自然资源和生存环境的矛盾不断加剧,生态问题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尖锐。本论坛的三位会议代表,专门谈论生态及自然写作问题,

      传达出强烈的人类关怀意识。

       张凤(美国)以开阔的生态文化视野,阐释《生态关怀永续发展与东西方简约生活》的新理念。从19世纪美国作家梭罗回归自然的《瓦尔登湖》,到近年来日本出现的极简主义生活理念,再至海峡两岸中国人的民间环保运动与自然写作,东西方社会与文坛作家的生态关怀样貌一一呈现。作者热切地期待,环保可以首先“从我做起”;文学创作可以与天地更亲密融汇,感知生命意义的源头,由此传达出对人类的终极关怀。

      古月(中国台湾)发表了《地球只有一个——关怀环境》的诗人感慨。痛心于刚果无休止的战争对于生命和自然环境的摧毁,诗人愤怒地质问:什么时候世界才能不需要战爭与武器,而迈入下一个新的文明?有感于当今科技文明给人类自然环境带来的冲击及所引发的种种危机,诗人呼吁:地球只有一个,当怀以悲天悯人的心来爱这块土地,以人溺已溺的爱心来关怀正视环境,给后代留一片淨土,以达到世界和平的共同体认。

      朱颂瑜(瑞士)言说《用有限的文字能力传递无限的美与光明》,尽显绿色环保意识和生态文学写作姿态。在瑞士,她了解到自然生态美不仅仅是自然形成的,更是人为努力的结果。透过自己婆婆给小鸟喂食、义工帮助青蛙过马路的日常行为,她发现了其中的庄严、虔诚和温暖,更感受到瑞士民众生态保护的高度自觉性,也由此反思中国与瑞士在自然生态保护理念与实践方面的距离。作为中国生物多样性保护与绿色发展基金会瑞士代表,从创作《把草木染进岁月》、《大地的英雄》、《蛙声善引》等生态文学作品一路走来,她非常希望用自己的笔来发现和传递自然的美与光明,以唤醒工业化时代人类心灵深处的眷恋和记忆。

      由此,第七分论坛讨论主题的三个层面,勾勒出从女性生命经验言说,到跨时空、超性别的文学写作,再至生态关怀的人类意识抵达,它所触及的、正是海外华文女作家不断超越的创作追求。

      第七分论坛的讨论,还有一点值得注意,这就是欧华文学引发新的关注。曾记得,2002年10月在上海召开的第12届世界华文文学国际学术研讨会上,少君、张翎、陈瑞琳、沈宁等北美华文文学作家群体亮相,在陈公仲先生等人的大力推动以及作家的共同努力下,新移民文学已经蔚为大观,成绩斐然。今天,我们同样欣喜地看到,本届“中山文学奖”,有林湄《天外》、虹影《米米朵拉》、余泽民《纸鱼缸》三部欧华作家作品获奖;本论坛四位欧华作家登台言说,本次大会亦有36位欧华作家代表出席。北美华文文学创作近年来不断树立新高,其他国家和地区的华文文学创作也各有风采。期待学界给与欧华文学更多的研究和支持,期盼欧华文学有更丰硕的创作成绩单展示。

      谢谢大家!

 

本期信息

嘉宾介绍

标题图片

王红旗

中国女性文化研究基地主任
标题图片

陆卓宁

广西民族大学教授
标题图片

许爱珠

南昌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教授
标题图片

孟悟

《华府新闻日报》专栏作家
标题图片

倪娜

欧华作家、诗人、媒体人
标题图片

张勇耀

标题图片

王海伦

中国司法部法律出版社文艺书刊编辑室副主任
标题图片

杨元勇

曾任《新西兰联合报》编辑,新西兰资深的华文媒体人
标题图片

陈永和

毕业于福建师范大学历史系
标题图片

古月文

<创世纪>诗杂志海外顾问
标题图片

张凤

哈佛中国文化工作坊主持人,北美华文作家协会总会副会长
标题图片

周长莉

南美华文作家协会成员
标题图片

王文胜

中国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中国现当代文学研究室主任
标题图片

刘瑛

当过大学老师,报社记者,现任德国中欧跨文化交流协会主席
标题图片

宋晓亮

  

精彩片段

海外女作家文学创作最打动人的地方,往往源自于海外生存背景下漂泊打拼的女性经验和生命故事,而异域文化的矛盾冲突,使得这种人生“跨界”步履艰难又纷繁多姿。本论坛颇有成就的几位海外女作家的创作谈,既基于真切的自我生命体验,也不乏女性的自审和省思。
-----------樊洛平

历史对于任何一个民族/族群来说都具有重要意义,它说明了我们的来源,是我们立足世界的根基所在。历史同时也提供了一个意义系统,使同一民族/族群的人们得以共享文化,并形成自我认同。文学作品创作的根本目的在于认识我们人类自身,文学中的历史叙事为这一认识提供了具体内容,并随着时代变迁而不断进行新的阐释。新移民小说的历史叙事主要集中于现代和“文革”两个历史时期,在讲述的过程中表现出一种明显的“重述”冲动。
---------王彦彦

进入二十一世纪以来,北美华文女作家的创作,不仅深刻地影响到中国的文坛,同时也带动了整个世界华文文学的创作热潮,并成为中国与世界沟通交流的文化桥梁。今天的海外汉语女作家,已经摆脱了早期创作的那种“无根”之痛,也逐渐消解了游子思乡以及生存压力和文化冲突的巢臼,她们开始更多地把关注点放在超越地域超越国家超越种族的人性与人类关怀,努力在实现“同一个世界,同一个梦。------------陈瑞琳

活动预告及报名

联系方式

中国女性文化研究中心
中国女性文化研究基地主任
王红旗
助理 周显波
责任编辑 蔡晓娟 王琳
联系电话:888280514
电子邮箱:female@china.org.cn

中国互联网新闻中心
中国女性文化研究中心
联合出品

版权所有 中国互联网新闻中心 电子邮件: webmaster@china.org.cn 电话: 86-10-88828000 京ICP证 040089号 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0105123
中国互联网新闻中心 中国女性文化研究中心 联合出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