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智库中国 > 领军人物

李凤亮:大力推动协同创新 打造新型文化智库

发布时间: 2014-12-19 11:22:41    来源: 中国社会科学报    作者: 李永杰    责任编辑: 张林

“2014文化科技创新论坛”(CTIS2014)取得较大反响。近日,深圳大学副校长、文化产业研究院院长、文化部国家文化创新研究中心(筹)李凤亮教授,就论坛定位、学术转型、协同创新、新型智库建设等发表了看法。

创新思维打造特色论坛

李永杰:文化科技创新论坛已经连续成功举办三届,成为国内文化产业研究领域的高端峰会之一。三年来,每次论坛的主题都令人耳目一新,都具有很强的现实性和针对性,作为论坛的主要发起人和主办方的主要代表之一,您是如何确定这些主题的?

李凤亮:现在学术性的论坛非常多,在做“文化科技创新论坛”的初期,我们就明确要将其做成一个小规模、高层次、前沿性、国际化的论坛,不弄大而全,不搞坐而论道,而尽量打造一个政产学研对话交流、理论实践互动共促的智库平台。为此,三年来,我们围绕“文化科技融合创新”这一核心命题,每年确定一个重点,分别进行针对性的探讨,如2012年的“文化科技融合助推产业升级”、2013年的“文化科技创新提升文化品牌”、2014年的“移动互联背景下的文化科技融合”。来自政界、业界、学界的专家对文化科技融合如何推动文化产品创新、模式创新、业态创新、机制创新作了多方面探讨,形成了不少有价值的创见,也推动了政府文化管理思路的革新和文创业界实践路径的革新。

李永杰:突出国际性是文化科技创新论坛的一大特色,海外文化产业研究专家的广泛参与对我们国内相关领域研究有何积极影响?

李凤亮:文化科技创新是一个崭新的命题,国外发达国家无论是实践还是理论方面都走在我们前面。这几年我们分别邀请了美、加、英、法、德、比、澳、韩等文化科技创新先发地区的代表,与中国两岸四地的专家学者、政府主管部门、领军文化企业代表一起面对面交流,做到了经验的分享和思想的碰撞。境外学者不仅带来了多方面的实践经验,还带来了崭新的文化创新理念,对于拓展我国文化科技融合的思路和视野有所助益。论坛还促成了一些文化科技项目的落地,如今年参加论坛的华侨城就将纽约大学音乐体验设计实验室主任Alex Ruthmann所介绍的交互音乐制作引进到了相关的体验项目中。

找准目标构建新型智库

李永杰:作为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文化与科技融合创新的内在机理与战略路径研究”的首席专家,您认为当前国内文化科技融合创新领域研究现状如何,有何瓶颈亟待突破?

李凤亮:重大项目研究了三年,我们形成了一个基本判断,就是在文化科技融合方面,实践走在理论前面,科技走在文化前面,国外走在国内前面。这一点对于我们从事文化研究的人来说有点难以接受,但却是现实。应该说,这些年由于科技的发展、市场的推动、相关政策的支持,我国文化科技融合进展很大,并先后公布了两批34家“国家级文化和科技融合示范基地”,形成了多部委联席会议机制。但从总体上看,我国文化和科技融合的广度、高度、深度、跨度还有不足:很多文化企业还未意识到科技创新的重要性,文化企业的科技自觉落后于科技企业的文化自觉;一些文化科技融合项目使用的也并非最前沿的高新科技;文化创意与科技创新的结合度还不紧密,也不深入,有时还只是简单的拼合;文化科技融合除应用于文化领域外,对其他产业的渗透和影响也还有限。而在研究方面,脱离实际和前沿的凌虚蹈空仍然占据主流,这些倾向亟须改变。

李永杰:当前,党和国家高度重视新型智库建设,您曾谈到希望将文化科技创新论坛打造成文化科技融合的智库平台,能否详细谈谈您的具体想法。

李凤亮:今年5月30日,深圳大学在全国高校中率先召开“新型智库建设工作会议”,提出转变高校知识生产方式,将“智力”优势转化成“智库”优势,打造一批新型特色智库,服务国家和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就一个论坛而言,能做的其实有限,但我们努力通过创新路径,将论坛打造成一个特色智库平台。一是创新研究理念,“做对的事而不是把事情做对”——我们密切关注文化创新和文化产业发展的前沿趋势,紧紧抓住文化科技融合这个当代文化发展的新方向,从不同角度进行研究探讨,力争贡献有价值的思想。二是创新办会形式,将国内外政产学研不同界别的人士聚焦在一起,形成有效的观念对话和思想撞击。三是创新传播路径,通过媒体报道、微博直播、出版蓝皮书、发布“文化新业态”公众微信号、提交专题咨询报告等,多渠道多层次推广论坛成果。通过这些努力,我个人感觉到论坛虽小,但影响越来越大,离理想中的“智库平台”目标也越来越近了。

注重服务推动协同创新

李永杰:深圳大学文化产业研究院以及国家文化创新研究中心(筹)是国内文化产业研究领域的一支重要力量,其研究特色和成果主要体现在哪些方面?

李凤亮:作为本次论坛的发起者和主办方的深圳大学,是一所年轻而有活力的高校,经过31年的发展,文化创意学科齐全,文化研究基础扎实,文化艺术资源丰富,近年已成为国内文化研究的一支新锐力量,发展迅猛而稳健。其中,深圳大学文化产业研究院自2009年5月创立以来,秉承“深化文化产业研究,服务经济社会发展,构建学术交流平台,打造新型特色智库”的宗旨,紧密结合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大力发展文化产业的战略规划,坚持学术影响与社会效益并重,得到“中央财政支持地方高校发展专项资金”资助,并成为“深圳市文化创意产业研究基地”、“广东省普通高校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和“国家文化创新研究中心”,先后承担了多项国家级课题,目前已是全国显示度和知名度较高的文化产业研究机构。在泺尚中国创意产业网组织全国网民和专家开展的“2013年度中国文化创意产业最受关注十大学术研究机构”评选中,深圳大学文化产业研究院排名全国第三。我们地处深圳,特别关注新兴城市的文化创新路径,以及新兴文化业态的发展模式,这也是我们今后一个阶段研究的重点。我们推出的“荔园文创品牌”(讲坛、论坛、沙龙、蓝皮书、书丛、译丛、项目),也始终聚焦于这一新兴领域。

李永杰:学术为社会服务,是现代专业研究机构的一项重要职能。深圳大学文化产业研究院及国家文化创新研究中心(筹),在这方面主要做了哪些工作?

李凤亮:对策化、跨界化、国际化已成为当前社会科学研究转型的重要特征,它呼吁我们更新思维,改变过去社会科学研究普遍存在的单兵作战、学科自限、目光褊狭的弊端,不断创新知识生产方式和学术研究范式,强化新人文及互联网背景下的“智库思维”。我们认为,在国家重视提升文化软实力、大力发展文化产业的新常态下,高校的文化研究机构不仅要通过协同创新,推出有深度的学术成果,推动理论创新,而且还应积极关注文化发展现实,积极建言献策,努力打造咨政服务的新型智库。就我们自身而言,一方面通过提高研究成果的针对性、对策性,改变传统学术产品束之高阁的命运;另一方面致力于利用新兴媒体、凝练深度报告,为社会、政府和公众不断提供有价值的思想观念。中国正处于文化传递与价值重塑的关键时期,我们期待着做这个伟大时代文化创新的“沉思者”和“建言人”。

 

评 论

中国社会科学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