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智库中国 > 领军人物

阎庆民解读金融新常态:提质控险是两大关键词

发布时间: 2014-12-24 13:47:35    来源: 第一财经日报    作者: 阎庆民    责任编辑: 张林

 

    阎庆民 银监会副主席、中国人民大学重阳金融研究院理事

12月14日,中国银监会副主席阎庆民在出席“2014第一财经金融峰会”时表示,要正确理解和适应金融新常态,以“提质”为金融业发展拓展空间,以“控险”为金融业改革提供托底。

金融新常态

阎庆民表示,经济决定金融,金融服务经济。经济新常态下,金融业发展的外在环境和内在条件正在发生一系列深刻变化。可以说,经济新常态催生出金融新常态。

一是与经济增速放缓相适应,金融业要逐步回归“适度增长”。未来,单个金融机构对其发展速度的预期要更为现实、理性。

二是与经济结构优化调整相互动,金融结构和生态发生积极变化。一方面多层次金融市场体系要进一步健全完善;另一方面金融机构全面资产负债管理的能力要明显提高,业务结构在表内外、本外币以及期限、投向上的分布要更加均衡。

三是与经济增长动力改变相呼应,金融业创新激发的活力显著增强。

四是与面临的多重挑战相配套,风险管理和金融监管将更趋严格。新、旧常态交替过程中,金融业面临的挑战也很艰巨。从国际金融危机以来各国风险管理和监管的趋势来看,对资本的充足、资产的安全、负债的稳定和表外业务的规范要求进一步提高。

“提质”

阎庆民称,新常态下,要以“提质”为金融业发展拓展空间。“提升质量”至少有两层含义,一是对内提升资产质量,二是对外提升服务质量。两者相互促进,相辅相成。

一要健全普惠金融系统,拓宽服务实体经济的广度。一方面,要完善金融体系自身建设;另一方面,要加强金融配套基础设施建设,如完善针对弱势行业或企业的风险补偿与分担机制,依托机制改革降低实体经济融资成本。

二要完善产品服务体系,强化服务实体经济的深度。在汇率、利率等要素价格逐步市场化的改革背景下,金融机构要从自身的经营特点和优势出发,以满足客户需求为中心,推出有针对性、差异性的金融产品和服务方案;要积极推进金融技术和服务创新,在金融服务的渠道、方式和手段上,形成独具特色的品牌优势和竞争优势。

三是明确优先支持方向,突出服务实体经济的重点。金融业要做好“三助力”,即助力国家重大战略实施,大力支持事关经济社会全局、事关民生改善等的重大项目;助力产业结构升级,大力发展科技金融、绿色金融、消费金融,支持现代服务业、先进制造业、战略性新兴产业和传统产业的改造提升;助力普惠金融发展,大力满足小微企业、“三农”领域和社区居民的金融服务需求。

“控险”

阎庆民还强调要以“控险”为金融业改革提供托底。他说,“新常态”是优化再平衡的过程,要求认真防范风险,有序释放风险,为金融业各项改革的深入推进提供稳定环境和安全保障。

一是巩固实体经济基础,完善防控金融风险的安全网。在实体经济层面“稳增长”和“调结构”的过程中,要注意为化解各项潜在风险创造相对平稳的环境,提前缓释和解决好各类风险隐患。

二是健全风险管理体系,筑牢防控金融风险的栅栏。要强化风险预警机制,提高风险应对能力,健全风险约束机制。金融机构须立足新常态特征,认真审视战略决策机制、公司治理机制、内部管理体制、绩效考核体系和资本约束机制。

三是落实金融监管措施,守住防控金融风险的底线。《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明确指出:“落实金融监管改革措施和稳健标准,完善监管协调机制,界定中央和地方金融监管职责和风险处置责任。” 结合当前形势,要继续推进监管理念、流程和方法的改革创新,科学制定稳健标准。要加强监管协调,按“实质重于形式”的原则实施风险监管。(欢迎关注人大重阳新浪微博:@人大重阳,微信公众号:rdcy2013)

评 论

第一财经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