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经济时报: 如何保证官方智库、高校智库以及民间智库的研究成果尽可能的客观公正?
薛澜: 政府可以通过各种规定对智库进行监督规制。但更加重要的是完善智库的治理结构,建立公开透明的机制,推进智库财务信息公开。此外,很重要的一点在于建立一个公平的思想竞争环境。智库自身的建设与发展固然重要,但是如果没有良好的政策研究环境,也很难施展其“十八般武艺”,更无法进一步提高。要保证真正拿出政策建议的是对老百姓有益的,应当让各智库不同的政策方案进行交锋,通过学术交流甚至是辩论的方式让这些方案进行碰撞,在这个过程中大浪淘沙,真正筛选出少数优秀的方案供决策者进行挑选,这样失误的可能性将大大减少。恰恰通过这种竞争,智库会不断调整自己的定位,形成各自的比较优势和品牌,进而提高其研究质量。
当然,不同类型的智库之间既要有竞争,也要有合作。官方智库有更加畅通的研究成果的传递渠道,因此高校与之合作能够有效传递研究成果。而官方智库的一些研究如果涉及基础性研究,可以与高校的专业人才进行合作,形成优势互补。此外,民间智库有其灵活性和独到的视角,与政府和高校智库的智慧凝聚起来,其潜力也是无可限量。
中国的改革发展为一流智库的建设与发展提供了千载难逢的有利机遇。可以相信,随着我国政策研究体系和生态环境的不断完善,中国的智库一定能够在改革开放的历史大潮中劈风斩浪,承担起促进中国决策科学化与民主化的重任。同时,在全球治理体系中发出中国声音,体现中国软实力,成为具有中国特色的国际一流智库。
评 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