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智库中国 > 领军人物

迟福林:“一带一路”战略将为欧元稳定和人民币国际化创造机遇

发布时间: 2015-05-06 10:08:25    来源: 中国日报    作者: 付敬    责任编辑: 张林

迟福林:“一带一路”战略将为欧元稳定和人民币国际化创造机遇-

中国改革发展研究院院长迟福林教授。(资料图片)

中国日报欧盟分社布鲁塞尔5月4日电 (记者付敬 实习记者刘佳 郜爽)四十年前的5月6日,中欧双方正式建交。中国改革发展研究院院长迟福林教授为5月1日出版的中国日报欧洲版中欧建交四十周年特别报道撰文,指出中欧双方要共建“一带一路”加快推动结构性改革,合作释放大市场的贸易投资潜力,为欧元稳定发展和人民币国际化创造重要条件。

中国日报在中国驻欧盟使团、欧盟驻中国使团的支持下,推岀十版特别制作,回顾四十年历程,展望未来十年的趋势,编辑团队的理念是突岀关键人物的建设性观点。除迟福林院长外,法国前总理拉法兰、前世贸总干事拉米、我驻欧盟大使杨燕怡、欧盟驻中国大使史伟、我驻欧盟前大使关呈远、欧盟驻中国前大使阿布、比利时澛汶大学教授Paul De Grawe、中国知名作家金韵蓉、BBC前知名环境记者Alex Kirby也为该特别报道撰文。

在文章中,迟福林指出中欧共建“一带一路”将给欧元和人民币的合作发展带来更多机遇。 中国政府提出连接亚欧大陆的“一带一路”倡议,并发起设立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欧盟国家纷纷积极响应和参与,德英法意等欧盟主要国家都已经申请成为亚投行的创始成员国。

他说,未来,“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基础设施互联互通建设将带来巨大的投资,为欧元和人民币的跨境使用提供广阔空间;亚投行的建立,不仅为中欧深化金融货币合作提供重要平台,也为中欧共同推进区域金融治理机制创新提供重要载体。

“中欧应携手共建区域货币金融合作的制度平台,共同应对全球性和区域性金融风险,共同推动国际货币体系改革,共同提升欧元和人民币的国际作用,共同推进国际金融货币体系的健康发展,”迟福林说。

他还指出,中欧深化贸易投资合作的潜力巨大。中国连续多年成为欧盟第二大贸易伙伴,欧盟是中国第一大贸易伙伴、第一大进口来源地和第二大出口市场。在工业转型升级、人口城镇化、消费结构升级的大趋势下,中国走向服务业大国的趋势正在形成,居民消费和服务业的巨大潜力将被不断释放,为欧盟产业和企业提供巨大的市场空间;中国与欧盟国家的产业存在高度互补性,服务贸易投资的空间巨大。

“未来几年,以服务贸易开放为重点的中欧自贸区建设将取得重大突破,由此释放中欧贸易投资潜力。这十分有利于欧洲经济复苏进而带动欧元走稳,也能通过更大规模贸易投资加快人民币国际化进程,”迟福林说。

迟院长建议中欧智库应当尽快开展中欧自贸区可行性的合作研究,在战略研判世界经济贸易发展趋势与客观分析中欧贸易投资潜力的基础上,向双方政府提出独立客观的建议,在深化中欧经贸合作中主动扮演重要角色。

迟福林还指出,中欧加快推动结构性改革影响欧元和人民币走势。 从欧盟看,欧元区成员国特别是希腊等债务高企的南欧国家能否有效推进以劳动力市场为重点的结构性改革,以及成员国之间的相互妥协和政策协调进程,直接影响欧元走势。

“从中国看,问题在于,人民币国际化受到国内结构性改革相对滞后的制约,”他说。

迟福林说人民币国际化进程与资本账户开放直接相关,在国内金融体系的结构性改革尚未取得重大进展、国有垄断的金融市场格局尚未根本打破、实体经济和中小企业面临融资难的情况下,中国尚未形成一个能有效应对资本账户开放带来冲击的金融市场。他指出,更根本的是,人民币的走势取决于中国中长期的经济增长前景。未来5年中国走向服务业大国的转型进程,关键在于以服务业市场开放为重点的结构性改革的重大突破。

评 论

中国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