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经济学发展作出中国贡献(学苑论衡)
理论联系实际是我们党的优良学风。新形势下繁荣发展哲学社会科学,必须发扬这一优良学风,从我们的成功实践入手,不断丰富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在我看来,至少在如下领域我们已经具备了创建中国经济学的条件,可以为世界经济学发展作出自己的独特贡献。
中国工业化道路的独特性
最近,国际计量史学界披露的一项研究成果认为,工业化是3000余年来人类历史上最重大的事件,人类历史只有工业革命之前的世界和工业革命之后的世界之分。这是因为,从大的方面看,世界人均GDP水平在1800年前的两三千年里基本没有变化,工业革命之后才逐渐上升;在微观方面,工业革命之后人类的生活方式、社会结构、政治形态以及文化内涵都发生了本质性的变革。在工业化之前,包括中国在内的所有国家,经济增长都符合马尔萨斯定律。即:在生产率不变的情况下,自然灾害或战争导致人口死亡,继而人均收入增加,为生育率上升、人口增长提供条件;但是,人口增长后,人均土地和人均收入减少,生存挑战越来越大,进而导致战争或瘟疫发生,并再次导致人口减少,如此循环不已。工业化打破了这个循环,因为工业化使人类可以迂回生产。有了迂回生产,科学技术就能对象化,财富就能不断积累。所有这一切,都带来生产率不断提高。工业化如此重要,它发生的条件是什么,为什么首先发生在英国?他们的结论是,因为那里的封建社会向资本主义社会的转换是通过非暴力的“光荣革命”,在意识形态上则归功于启蒙运动,等等。
这是一个我们应该研究而且可能产生世界影响的论题。按照国际标准,我国的传统工业化已基本完成,但我们走的显然是与英国和其他西方国家不同的道路。我国是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从旧民主主义革命、新民主主义革命到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一步步走下来的。归纳而言,政府的积极作为、人民的自主创造、集体组织的转型等构成我国工业化的主要动力。总结我国工业化的实践经验,抽象出其中的成功要素和内在逻辑,形成系统化的理论体系,我们当可对经济学发展作出独特贡献。
评 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