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历——《人民画报》见证中日两国友好交流[组图]
中国网 china.com.cn 时间: 2008-05-05 发表评论>>

在中日两国的友好交流中,作为肩负对外传播使命的中国国家画报《人民画报》既是见证者也是亲历者,曾有许多编辑、记者参加到中日友好的交流活动中,王永强就是其中的一个……

乘坐“中日友好之船”到达日本的王永强。

乘坐“中日友好之船”到达日本的王永强。

二十三年的友谊

《人民画报》记者 黄丽巍

新泻县北浦原郡水原田町分田。

这是一个普通的通信地址,却连结了中日两国两个普通人持续了23年的友谊。

1985年10月,504名中国青年乘坐“中日友好之船”应邀回访日本,人民画报社记者王永强是代表团成员之一。那次,他结识了普通的日本农民须藤宽,两人成了朋友。回国后,他们一直保持书信往来。前面提到的,就是须藤宽的通信地址,王永强已经可以倒背如流,信手写来。

2008年5月4日至10日,应日本政府邀请,王永强将再赴日本——作为中日青年友好交流年的活动之一,全国青联组织中国青年代表团200人访问日本,他是成员之一。代表团中,有50名是1985年代表团的成员。

临行前,王永强向我们讲述了23年前那段难忘的经历,和那段已经持续了23年的友谊。

从青年开始

1985年,《中日和平友好条约》已经签订了7年,两国之间的交往开始增多,但中日两国人民之间,特别是青年人之间的相互了解还不是很多。

为了增强两国年轻人对彼此的了解,1984年9月至10月,3000名日本青年应邀来华访问,次年10月27日至11月12日,应日本200多个友好团体的邀请,中方组织了504名中国青年乘坐“中日友好之船”回访了日本,担任代表团总团长的,是当时的中华全国青年联合会主席刘延东。504名团员,来自全国29个省、市、自治区和中央各部门,包括56个民族的青年。他们中有科技界、民族界、文艺界、新闻界等各界的代表。

提起当年,王永强笑言,已经是上个世纪的事了。但当年的点点滴滴,王永强还是能娓娓道来。

代表团乘坐的是广州海运局的“紫罗兰号”,他们从天津新港出发,经过两天两夜的航行,到达了日本福冈的博多港。从这里开始,代表团白天在岸上参观,晚上有时住在日本友好家庭中,有时回到船上。

在刚刚开始进行改革开放的中国人看来,日本是十分发达的国家。在参观过程中,国际汽车展、新干线、垃圾处理厂,甚至奈良鹿场里路边随手就能摸到的鹿、街道的跳蚤市场,都给代表团成员留下了新鲜的印象。

这次访问,代表团一共访问了日本47个都道府县中的43个。日本200多个青年和友好团体、政府有关部门和各政党负责人,以及都道府县的知事、议长、市长都参加了会见或活动。全日本有几百万人直接参加了接待,形成了举国一致的欢迎阵势。外界普遍认为,这次访问,使中日友好又一次形成了高潮。

胡锦涛寄语中日关系:"举青春之力 谋世代友好"[组图]

中日友好的一段佳话——穗积一成的中国情结[组图]

《人民画报》——一张照片带来的中日情缘[组图]

1   2   3   下一页  


责任编辑: 戴凡文章来源: 中国网
[推荐] [收藏] [打印] [ ] [关闭]

进入论坛网友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