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纪大了,腿脚也不灵便,刘桂仙隔天到餐厅一次。每次来,都坐门口的那张桌子,客人来了方便张罗。28年守业之道,识字有限的刘桂仙以家常话做了总结:做菜要实心眼,创新要用心眼,待客要真心眼,对伙计要好心眼,管理要多心眼。
一九八○年开业时的老照片。不少人排队吃饭,不少人来看热闹。刘桂仙和老伴从那时起就忙了起来,这一忙就是二十八年。
28年前的一天,北京东城区翠花胡同里突然排起了长队,改革开放后中国的第一家个体饭馆——悦宾饭馆开业了。人们常说“酒香不怕巷子深”,28年后的今天,“悦宾”仍然在忙碌地接待着八方食客。当记者下午1点钟到达这里的时候,仍然等待了20分钟才有位子,而且是和别人合用一张桌……
就为了那一张“营业执照”
创业初期的艰辛恐怕是今天的人
很难能体会的。在那个特殊的年代,“文革”刚刚过去,中国社会一切百废待兴,私营经济仅处于萌芽状态。很多人其实都在观望,等待着有人走出第一步,而刘桂仙就是那第一个“吃螃蟹”的人。
为什么想开饭馆?刘桂仙形容那时候“家里连被子都不够盖,真是穷怕了”。“一人一床被子”就是她30年前最大的愿望。另一个原因是,刘桂仙从20多岁时就给一位首长做小灶,老伴郭培基年轻的时候也曾在北京饭店当厨师,后来一直在内燃机厂作炊事员,两个人都做得一手好菜。“我有这手艺,为啥不开个饭馆呢?”刘桂仙心想。
她回忆道:“听说开饭馆要办执照,我就找到了东城区工商局。我一进去,工作人员听我说明了来意都哈哈大笑,人家说‘你来想办这个照,可是我们这没有政策,没有文件,也没有先例,你这个照我们没法给你办,不能开,也不敢开这个头。’但为了家里的生活也为了我几个孩子,我还得开这个饭馆。所以从那开始,我就天天往工商局跑,每天早上去晚上回来,软磨硬泡,同样的一番话不知道说了多少遍,当时我就下了个决心,一定得把这个营业执照给跑下来!”
就这样,一个多月过去了。时间长了,人家都叫她“怪人”,越来越多的人知道有这么个“怪人”为了开饭馆天天往工商局跑。有一天,她的执著终于有了回报。也许是因为媒体的报道与关注,也许是她的坚持让人感动,工商局终于同意她“先斩后奏”先开饭馆,之后再发执照。就这样,饭馆开张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