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了照顾女儿日常生活外,王雪琴还要辅导她的文化课。
妈妈带王婷到王府井的外文书店选购钢琴练习曲曲谱。
Δ为了孩子也为自己Δ
像王雪琴这样40多岁的人,他们所经历的童年与今天孩子们有很大差别。
那时的中国正处于“文革”动荡时期。人们的工作和生活受到很大影响,少有精力顾及孩子的天份与兴趣爱好。而且,一般人认为,“吹拉弹唱”只是业余爱好,绝不能为此耽误功课。在那些与艺术毫不沾边的家庭,父母更不会梦想自己的孩子成为艺术家。
那时的中国家庭又普遍经济拮据,加上孩子众多,父母需要精打细算、省吃俭用才能维持家庭收支平衡。为小孩子买乐器、培养对艺术的爱好,是多数家庭想都不敢想的奢侈。不少年轻人是在工作之余,参加工会或青年团活动才有机会接触、学习手风琴、吉他等乐器。
改革开放之后,中国走上了市场经济的道路,社会环境也发生了变化。一些有文化、有才能的人迅速适应社会的转型脱颖而出,过上令人羡慕的富庶生活。而影视明星和艺术家,通过电视、报刊等媒体声名远播,知名度伴着金钱滚滚而来。这些现象不同程度地刺激着急于改变现状的人们。
独生子女政策为人们减轻了养育孩子的负担,也使父母把家庭的全部希望寄托在孩子身上。特别是那些在“文革”中被耽误的父母,指望孩子实现自己没能实现的愿望。于是,重视孩子的教育成为新时期所有家庭的共识。
而此时,国家教育资源短缺和不均衡的矛盾逐渐显露出来。面对中国庞大的人口基数,高等教育所能覆盖的人群还太少,因而考大学成了千军万马争过的独木桥。
大约是从80年代开始,中国的高校招生中有了“艺术特长生”这个词。就是对具有相当艺术造诣的学生,在高校录取时适当降低录取分数线。这让一些对高考信心不足的学生和家长看到了机会。于是,从幼儿园到小学、中学,各种艺术培训班遍布全国大小城镇,各类艺术级别的考试越来越多。但也出现了不顾及孩子的感受、兴趣与实际,强迫孩子追求“艺术特长”的现象。文:侯若虹 图:冯 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