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丽敏在李大爷家就象一家人,同吃住,和睦相处。
沈丽敏和李大爷孙女同住一屋,象姐妹俩一样生活在一起。
Δ多样化的家政服务Δ
中国人经济条件的好转带来了生活方式的变化,这种变化让城市居民有了对付生活难题的帮手,也让农村里的人们有机会在城市里寻找自己的位置。
北京市三八家政服务中心是1983年由北京市妇联成立的,在中国这是第一家从事家政服务的单位。他们通过与外地的妇联、共青团、劳动部门合作,选送农村的年轻妇女到北京来做家庭服务员。
该中心的经理张先民说,20多年前,老百姓来找服务员,都是因为家里实在无帮手,迫不得已而为。80%以上的是为了带小孩,而现在找家庭服务员的原因是多种多样的。以做家务、看护老人、看护病人的最多;还有很多家庭,儿女与老人分开过,即使老人生活可以自理,儿女还是愿意出钱请个服务员陪伴老人,图个放心。有些年轻人将孩子放在老人家中,更愿意请个服务员和老人一起照料孩子。现在还有少量年轻人,由于经济条件好、工作忙,即使家里没有小孩,也愿意请个服务员在家中料理家务,让生活轻松一点。
一般说来,每个家庭都有自己的生活习惯和不愿为人所知的隐私,请一个非亲非故的外人到自己家中来,总是有诸多不便。尤其是某些老年人,习惯于自己料理家事,不愿意外人参与自己的生活。
针对这种情况,劳务市场出现了家务钟点工。家政服务员按规定的时间,到客户家做相对固定的工作。比如每周末到家中做2小时清洁工作,或每天中午到家中为老人做午饭等。这样用户既得到了所需的服务,又避免了和外人共同生活的不便。而打工者也不必在做工之外去努力适应别人家的生活方式。
41岁的张翠玲是安徽无为县人,已经在北京做了8年的家务钟点工。现在她在北京西八里庄租了一间不大的平房,和同在北京打工的丈夫、大女儿一起生活。每周她都要跑十六、七个家庭,做这些家庭需要的各种家务。每天的中午和晚上,她要分别为不同的两家人做午饭和晚饭,其他的时间基本上是做各家的清洁卫生,有的一周一次,有的一周两次,她每月总共能有1500元的收入,这个收入与一般企业职工的月工资相匹。
说起做钟点工的感受,张翠玲坦言很辛苦,但长时间的相处使她与这些家庭产生了感情,在这些家庭做事就象在自己家一样熟悉和自如,也就不觉得多么辛苦了。文:侯若虹 图:冯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