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厕所”到“卫生间” [组图]
中国网 china.com.cn 时间: 2008-12-03 发表评论>>

娄菲谈起自家颇有品位的卫生间,脸上不时露出得意的神情。

个性化的私家卫生间体现了主人的地位。

 

  33岁的娄菲与丈夫同在一家外资公司工作,收入颇丰。2001年,他们在北京南郊买了房子,是那种三层高的连排别墅。装修时,他们在这套180平方米的房子里,安排了三个卫生间。一层的卫生间是专供客人使用的,里面没有洗浴设备;二层的卫生间里安置的是淋浴设备;三层的卫生间与主卧室相连,里面有一个很大的浴盆。明亮的落地窗前有一棵高大的绿色植物,而窗外是自家种满鲜花的露台。从浴盆向窗外望去,大自然的颜色赏心悦目,给人极其舒适的感觉。

   Δ “厕所”和“卫生间”Δ

  与现在多数中国家庭的卫生间相比,娄菲家的卫生间更加宽敞、舒适和方便,这不仅是硬件“豪华”了许多,更主要的是主人的“如厕观念”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

  过去中国人的生活中是没有“卫生间”这个词的,只有“厕所”。即使是厕所,也不是家家都有。北京老城区平房的住户家里一般是没有厕所的,人们需要到胡同里的公共厕所去解决“问题”。 在清晨的胡同里,遇到平日里衣冠楚楚、彬彬有礼的邻居,身穿睡衣、拖鞋去厕所的情景,总难免令人尴尬。住楼房的人家虽然有属于自己的厕所,但大多面积很小,光线昏暗,而且只是单一的用途,没有洗浴的设备和空间。过去还有两户人家合住一套单元房的,那样共用一个厕所更是令人痛苦的事。在南方,人们传统的习惯是使用自家的木质马桶。即使是上海这样的大城市,每天早晨各家各户涮马桶的情景和声音,在过去也是这个城市的一道奇特风景。

  对于城市来说,公共厕所是市政建设中所必须的。然而中国过去的公共厕所在世人心中的形象是十分不堪的。直到80年代末,还有外国人嘲笑说,在北京找公厕只要用鼻子就行,闻到难闻的气味,就找到公厕了。过去的公厕不仅卫生极差,而且设施简陋,每个厕位只用一道矮墙相隔,没有门。日本游客戏称中国的这类公厕为“你好厕所”。上这样的厕所需要相当的勇气和忍耐力。

  近年来随着中国越来越开放,各大城市都在努力改变自己城市的形象,公厕的改造成为一个重要的问题。在北京,市政府每年拿出4000万人民币用于厕所改造。在改造中更侧重人性化,如今女厕厕位要多于男厕;所有厕所必须是无障碍的(考虑轮椅需要);要求厕所内设婴儿台;给残疾人厕位安装呼叫器等,在公厕布局上也更多地考虑人的需要,到2006年,北京要实现“行人可在5至10分钟内找到厕所”。

  在北京天安门广场西北角的一间公厕,是北京近年公厕改造后的模范窗口。公厕内安装了中央空调,摆放了沙发椅,供男士等待女士使用。行李台、婴儿台、独立化妆台、残疾人通道一应俱全。意味深长的是,就在这座公厕不远处的广场附近,还可以看到很多当年为组织群众活动而设的简易“帐篷厕所”的陈迹。而今天,“轻松享受每一次”已经成了市政府改造公厕的口号。

  变化的当然不只是公厕。改革开放20多年来,中国人的居住条件逐渐好转。住房面积扩大了,房屋质量提高了,越来越多的人住进单元房,有了属于自己家的厕所。在这个属于自己的私密空间里,人们可以按照自己的意愿来安排生活了。

  洗澡是人们最先想解决的问题。特别是在北方的冬天,寒冷的天气使人们不能象南方人那样在露天的地方用冷水“冲凉”。70年代以后,中国的一些大城市开始使用煤气,于是煤气热水器很快就风行起来。记得我第一次在家里使用热水器洗澡,当源源不断的热水喷洒出来时,那种感觉可以用“幸福”来形容。但同时也有些慌乱,心里在算计:这样洗澡煤气一定会用得太费,要尽量快一点洗才行。

  自从厕所里安装了热水器,就引发了人们对于自家厕所的一系列的改造:将水泥墙面、地面铺设上防水、易擦洗的瓷砖;在窗户上安装排风扇以尽快排出室内水气;把所有可利用的空间充分利用起来,做成小柜或架子,用来放置洗浴用品和衣物等;对厕所的卫生要求也随之提高,保持清洁和整齐成为日常的工作。与此同时,“厕所”的名称越来越多地被“卫生间”代替。

文:侯若虹 图: 冯进

1   2   3   4   5   下一页  


责任编辑: 庄昊文章来源: 中国网
[推荐] [收藏] [打印] [ ] [关闭]

进入论坛网友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