洞庭渔家的喜与忧[组图]
中国网 china.com.cn 时间: 2008-12-16 发表评论>>

船甲板就是家里的会客室。

 

杨老三夫妇俩将腌好的鱼挑到市场上去卖。

 

Δ鱼儿进了“迷魂阵”Δ

  洞庭湖古称云梦泽,跨越湖南、湖北两省,是中国第二大淡水湖,人称“八百里洞庭”。由于泥沙淤积和人工围垦,现在的洞庭湖已被分割成许多大小湖泊,由东洞庭湖、南洞庭湖、西洞庭湖和大通湖组成。在面积最大的东洞庭湖岸边,是湖南省岳阳市,那里的岳阳楼因北宋文学家范仲淹(公元989-1052年)所写的散文名篇《岳阳楼记》而著名。

  东洞庭湖与长江贯通,水域广阔,河汊纵横交错,塘库星罗棋布。渔业资源极为丰富,是中国著名的鱼米之乡。杨老三说,在洞庭湖打鱼最兴旺的时候是上世纪90年代,“那时候就用传统的撒网捕鱼,一天能打到二三百斤!”那时候渔民的年收入能达到5万元左右。

  在岳阳市的洞庭湖边,可以看到一些灰色的六层居民楼,那是在九十年代建起来的捕捞新村。住在这里的渔民,过去或是住在船上,或是住在岸边简陋的平房里。现在一些不再去打鱼的老年人,白天就坐在楼下打牌、闲聊,过着悠闲的日子。

  正是洞庭湖丰富的水产资源,和近些年市场经济大潮的吸引,大量像杨老三这样的外省渔民也纷纷来到这里捕鱼。据统计,近些年在高水位的捕捞季节里,最多时有来自周边七个省市的一万多渔民在洞庭湖捕鱼,年捕捞量达15万担(1500万斤)。

  在人们日渐富足的同时,他们赖以生存的环境也在发生着变化。越来越多的渔民和无限增加的需求量,使有限的自然资源显得力不从心。再加上经济发展带来的环境污染,以及部分水利设施对回游性鱼类上溯通道的影响,洞庭湖的鱼类资源近年来在逐渐减少。

  为了想尽办法打到更多的鱼,一些人开始放弃传统的捕鱼方法,用电网、迷魂阵等有害的捕捞方法来捕鱼,在冬季甚至有人用干湖的办法竭泽而渔。这给洞庭湖带来了更加严重的破坏。

  说起迷魂阵,杨老三显得有些尴尬:“当了二十几年渔民,看着用迷魂阵把小鱼都捞上来了,心里也不是滋味,知道这不是长久之计。但是,你不用迷魂阵,别人用,人家打的鱼就比你多。要想有足够的收入,只好也用起迷魂阵了。”

  洞庭湖的渔民们都有切身的感触:近几年鱼是越来越少了。现在,杨老三做腌鱼用的,有些是自己在湖里打的鲜鱼,但有时不够也只得买外省的鱼来做。文:侯若虹 图:冯进

   上一页   1   2   3   4   5   下一页  


责任编辑: 庄昊文章来源: 中国网
[推荐] [收藏] [打印] [ ] [关闭]

进入论坛网友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