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为在北京航天飞行控制中心拍摄的天宫一号与神舟八号交会对接模拟图。
中国网11月3日讯(记者 刘金阳)2011年11月3日凌晨1时30分,浩瀚的宇宙迎来了一对携手相牵的新客人,中国的载人航天发出了闪耀太空的光芒,世界的目光由此投向中国,见证“天宫一号”与“神舟八号”的首次交会对接。
“天宫”与“神舟”是一对具有浓郁中国特色,寄托了华人无限憧憬的名字。“天宫一号”满载着炎黄子孙的希望飞天,“神舟八号”厚积薄发,与“天宫一号”联袂完成太空相约。
11月2日23时08分,北京航天飞行控制中心正式对外宣布,神舟八号飞船到达距离天宫一号约52公里的指定位置,飞船完成第一阶段远距离导引,转入第二阶段的自主控制段。
我国首次交会对接任务关键之战正式拉开了序幕,航天人吹响了建设自己的空间站的前进号角。
北京航天飞行控制中心作为联系天地间的重要纽带,此时是他们最忙碌的时刻,不但要精心控制“神八”,还要密切监视着“天宫”的一举一动。临战前的飞控大厅,显得格外庄严和安静。来自四面八方的地面测控站,分布在大洋上的远洋测量船,以及密布的测控网的各项数据,都在这里快速的汇聚。
飞控大厅约20米宽、3米高LED显示屏上方快速地滚动着北京时间、任务时间、飞行时间等数据。下方主屏幕中间是两飞行器交会对接过程的实时模拟三维动画,左下角显示天宫一号和神舟八号交会对接的飞控计划,右侧区域世界地图显示两飞行器的当前位置、飞行轨迹,以及地基、海基、空基测控站测控范围等信息。
屏幕正前方是四排共计90多个显示工作台。台上身着蓝绿色的工作服的参试人员已经各就各位,全神贯注地收集从各测站传来的数据,紧张地进行飞船遥测数据和轨道数据处理,密切监视飞船的飞行状态,适时对飞船注入控制指令。
交会对接任务与以往的载人航天任务相比,技术跨度大、状态变化多、技术要求高、任务实施难。根据交会对接任务的特点,各参试单位分为天宫一号和神舟八号两个飞控团队,并在两个飞控场所协同工作,这种对两个飞行器同时进行控制的协同配合模式,比以往任何载人航天任务都更加复杂。
坐在总调度台上的工作人员,两眼专注地紧盯显示屏,对各类数据进行着最后的复核。此次飞船运行段、交会对接段的指挥调度口令都将由他们下达。
凌晨0时18分,扩音器里传来“飞船转5公里保持!”的报告声,飞船自此由寻的段转入接近段任务,在5公里、400米、140米和30米停泊点,分别停泊4分钟、2分钟、2.5分钟、2.5分钟,地面需在极短的时间内准确判断飞船和目标飞行器的当前状态。
相关新闻 |
文章来源:中国网 | 本网部分展示作品享有版权,详见产品付费下载页面。购买请拨打010-88828049中国网图片库咨询详情 | 责任编辑:杨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