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动标题
- 国务院新闻办公室4月24日记者招待会
活动描述
- 2001年4月24日,科技部部长徐冠华介绍“九五”国家科技攻关计划执行情况和“十五”科技发展规划,并答记者问。
文字内容:
- 王国庆:
女士们、先生们,上午好。今天我们请科技部徐冠华部长出席今天的记者招待会。去年12月27日,我们请了徐部长的前任朱丽兰部长跟大家见面。我们在短短的几个月当中,请了两位科技部的最高首长来参加我们的记者招待会,说明我们国家对科技事业是非常重视的。今天,我们请徐部长给我们介绍一下“九五”国家科技攻关计划的执行情况和“十五”科技发展规划的有关情况。徐冠华部长是中国科学院院士,还兼任国家资源与环境信息系统重点实验室学术委员会主任,国家遥感与航测重点实验室学术委员会主任,图形图象导报主编,遥感学学报主编。 现在我们就请徐部长给大家介绍情况。 2001-04-24 10:02:22 - 徐冠华:
女士们、先生们,早上好。今天很高兴在这里向各位介绍一下“九五”科技攻关计划的执行情况和“十五”科技工作的部署。科技攻关计划是中国实行的第一个科技发展计划,它是从1982年就开始实行的,科技攻关计划始终以坚持面向国民经济的主战场作为主要目标,重点解决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一些带有战略性的、综合性的和关键性的技术问题。所以,攻关计划主要为传统产业的升级,实现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为提高人民的生活质量,提供强有力的技术支撑。 2001-04-24 10:04:03 - 徐冠华:
“九五”科技攻关计划经过科技人员、有关单位的共同努力,已经取得了很明显的成果。主要集中在农业、工业的高新技术以及社会发展的领域。总共安排了251个项目,5100多个专题。一共有1000多个研究院所,700多所大专院校,5400多个企业,一共有7万多科技人员先后参与了科技攻关工作。根据初步统计,“九五”科技攻关成果一共有2万多项,建立了4500多个实验示范基地、中试线、生产线。另外,培养具有生产实践经验和研究开发能力的人才大约2万多人,累计创造综合经济效益4300多亿元人民币。 2001-04-24 10:07:16 - 徐冠华:
“九五”科技计划的成果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首先是在知识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方面。“九五”科技计划主要是围绕确保粮食等农产品的有效供给,增加农民的收入,改善农业生态环境和加快农业产业化等方面,组织了攻关。一共培育出农作物新品种664个,建立实验基地1995个、示范点4807个。这些成果显著提高了我国农业科技的整体水平,使我们国家的农业科技水平和世界先进水平的差距大约缩短了五年左右。为实现我国农产品由长期短缺到供求基本平衡、丰年有余的历史性转变,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2001-04-24 10:09:31 - 徐冠华:
第二,在提升传统产业的技术水平,为国民经济产业结构调整提供技术支撑方面,一是结合国家的重大工程建设,比如长江三峡水利枢纽工程,攻克了一批重大关键技术,研制了一批关键设备。二是针对行业技术进步的需要,研究开发和推广了计算机辅助设计、工业过程自动化、精义成型,连铸连轧等关键性的共性技术。三是在提升传统产业水平的同时,在信息自动化等领域努力培育新兴的产业,促进了产业结构调整,增强了企业的技术创新能力和市场竞争力,提升了重点行业的整体技术水平,使我国的产业部门生产技术水平和工程建设能力上了一个新的台阶。 第三,在促进社会可持续发展方面,科技攻关计划一直把提高和改善人民的生活条件和生活质量放在一个突出的位置,安排了一批直接关系到人民健康和生活质量的医药卫生、环境保护、住宅建设等领域的重大项目。二是以国家经济安全和社会公共安全为重点,加强了国家紧缺资源的勘探开发,560集装箱的检测,重大工业事故及特殊建筑火灾预防和控制技术等方面研究的技术攻关。三是注重气象、地震的预测预报,海洋、极地考察,全球气候变化和文化探源等社会事业的发展。 2001-04-24 10:17:58 - 徐冠华:
从今年开始,我们将要开始执行第十个五年计划,在“十五”计划期间,科技工作将按照促进产业技术升级和提高科技持续创新能力两个层面来进行战略部署,明确了八项重点的科技发展任务。 第一,加强以信息技术为代表的战略高技术的研究,在信息、生物和现代农业、新材料、先进制造和自动化、资源环境、能源等高技术领域,集中力量取得突破。 第二,以农产品的深加工为龙头,带动农业结构的升级,重点实施农产品深加工、节水农业、优质高产高效农作物的新品种培育、动植物重大的病虫害防治、农业信息化、农药创制、高效畜牧业、生态农业、高效设施农业技术等重大项目。 第三,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提升传统产业的技术水平。积极利用国际产业调整和转移的机会,大力发展制造业特别是装备制造业,用高新技术提升能源、材料、交通、轻纺等基础工业的技术水平和产品的竞争能力。 2001-04-24 10:19:48 - 徐冠华:
第四,以可持续发展为着眼点,为人口、资源、环境的协调发展提供科技支撑。把水资源的有效利用和保护作为重大的战略问题进行研究和部署;加强环保领域重大关键技术和环保设备的工程化、成套化研究开发;以中药现代化为突破口,带动医药及相关产业发展;加强社会公益性技术研究,改善人民生活条件。 2001-04-24 10:20:34 - 徐冠华:
第五,稳定、持久地加强基础研究。基础研究一方面要鼓励科学家的自由探索,另外也要围绕国家经济和社会发展的要求,选择重要的领域进行重点的支持。 2001-04-24 10:21:12 - 徐冠华:
第六,努力提高西部地区的科技能力。依照“科技先行”的思路,加强西部地区的科技创新能力建设,重视西部地区人才的培养;加强生态环境建设的科技支撑;积极推广先进适用技术,大力发展高新技术,开发西部地区的特色资源。 第七,加强人才培养和科研基地的建设,充分发挥市场机制对人力资源配置的基础性作用,建立人才激励、合作、竞争的有效机制,完善人才合理流动的法律法规体系,鼓励科技人员创业创新。 2001-04-24 10:23:27 - 徐冠华:
第八,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建设国家创新体系。要优化科技力量布局,合理配置科技创新资源,加强科技创新机构的建设。继续实施技术创新工程,推动企业成为技术创新的主体;继续推进知识创新工程,发挥大学和科研机构的创新源作用;加强中介服务体系的建设;尽快建立风险投资机制。 2001-04-24 10:24:11 - 徐冠华:
“十五”科技攻关计划工作将按照“十五”国家科技发展的专项发展的总体部署,坚持面向国民经济主战场,从国民经济建设和可持续发展的重大需求出发,围绕经济结构调整,以促进产业技术升级和社会科持续发展为主攻方向,通过重大的关键共性技术的突破,引进技术的创新,高新技术的应用和产业化,为产业结构调整、社会可持续发展和人民生活质量的提高提供技术的支撑。 2001-04-24 10:28:04 - 王国庆:
下面可以提问。 2001-04-24 10:28:44 - CCTV记者:
刚才徐部长介绍了“十五”期间国家的重点科技工作,我们了解到,“十五”期间国家还将实施一系列的科技计划,比如“863”、“973”,这些计划将有新的体系和框架布局,请徐部长介绍一下攻关计划在这个框架中占什么样的位置,与其他的计划有什么样的关系? 2001-04-24 10:30:05 - 徐冠华:
“十五”国家科技体系是按照“3+2”的模式来布局的,也就是三个基本的核心计划,包括“863计划”,也就是国家高技术发展计划,科技攻关计划,以及重大基础研究计划,也就是我们经常说的“973计划”。另外还有两个环境建设计划,也就是研究开发条件能力的建设计划和产业化环境条件的建设计划。大家对这三个基本的核心计划的关系很感兴趣,所以我想着重把这个问题谈一谈。 2001-04-24 10:31:33 - 徐冠华:
国家高技术发展计划,也就是“863计划”,着重解决国家的中期和长期发展和安全的战略性和前沿性的高技术问题。“科技攻关计划”主要是从当前国民经济建设和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大的需求出发,以促进产业技术升级,解决社会公益性的重大技术问题为主要攻关的方向。基础研究,一方面我们要注意到给科学家更多的探索的机会和安排自由选题,在这方面,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已经做了大量的工作,而且掌握着大部分资源。另一方面,我们感到,也需要围绕着国家的目标来开展一些重大的基础问题的研究,这就是我刚才提到的国家“基础研究计划”的主要任务。 2001-04-24 10:34:27 - 中国劳动保障报记者:
我想问有关医药的问题。现在说建立了70种中药材定性定量分析方法,我想问一下,这70种分析方法在实际中运用的情况是什么样的,效果如何?对药品的价格有什么样的影响?谢谢。 2001-04-24 10:35:32 - 徐冠华:
中药现代化是“十五”科技攻关中要解决的一个重要的问题,而且也是在医药科研方面的一个重要的突破口,我们在这方面准备付出很大的努力。中国是中药的故乡,但是现在中药方面我们在市场上占的份额是很少很少的,不到10%,只有5%左右,我们有很大的潜在市场,我相信通过“十五”攻关,我们将在这方面取得更大的进展。 2001-04-24 10:38:08 - 中国新闻社记者:
我有三个问题。第一个问题,在瑞士洛桑有一个国际竞争力报告,在过去三个年度当中,中国的科技竞争力一直持续下降,请问部长如何看待这个问题?我们都知道,徐部长是一位遥感专家,也是中国科学院的院士,您作为一个科学家和做一个政府部长之间的感受有什么不同?中国有一句古话,“新官上任三把火”,徐部长上任将近两个月,这三把火您烧了没有?准备烧向哪个方向?谢谢。 2001-04-24 10:39:17 - 徐冠华:
很高兴回答你三个问题。第一个问题是关于瑞士洛桑的关于中国科技竞争力下降的报告,我注意到了洛桑的报告,也了解这个情况。我认为,造成下降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有统计数据的变化或者标准的改变等原因,这是客观原因。另外,我们也注意到,从洛桑的统计当中,有些问题是我们需要在今后的科技发展当中密切加以注意的。特别是加强企业的技术创新能力的问题,这是我们国家今后在“十五”科技工作当中要重点加以解决的问题。第二方面的问题就是专利的问题,我们过去在科技的评判方面,主要是根据科技的鉴定和水平,对于专利的获取和占有不够,我们现在注意到,在中国参与经济全球化的竞争当中,专利的作用越来越重要、越来越突出,这个问题也是我们在“十五”计划布局当中要着重解决的问题。 2001-04-24 10:45:20 - 徐冠华:
关于第二个问题。我首先是一个科技工作者,从事科学研究工作大约三十年的时间,从九十年代初期走上科技的领导岗位,我深知我所担负的责任的重大。从一个专家的角度,特别是作为中国科学院院士,我作为一个政府官员,当然要付出一些个人的代价,包括在学术上,也包括其他的方面,当然要作出牺牲。但是我认为这是非常值得的,因为在这个岗位上,可以为我们的国家做很多的工作。而且作为一个科学家,在这个岗位上有很多的有利条件,比如我和科技界有非常广泛的联系,对科技工作本身了解得比较清楚。另外,在具体的科技发展的前沿,能够比较快地追踪到,作为科技部的领导,这是一个很有利的条件。 2001-04-24 10:47:32 - 徐冠华:
关于“新官上任三把火”的问题。讲心里话,我没有想到要放几把火。因为我认为,当前科技界要关注的问题,就是避免急躁,要踏踏实实地做一些工作,而且要做好。如果问我现在考虑的问题是什么,我想我主要考虑的是怎么样能够在科学家当中创造一个更好的环境,更好地做到以人为本,要调动更多的科学家、技术人员从事科技创新的积极性,这是我当前要考虑的主要的任务。 2001-04-24 10:50:17 - 中国日报记者:
您刚才谈到,在“十五”期间要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创建国家创新体系,能不能请您谈谈这方面具体的一些考虑。谢谢。 2001-04-24 10:51:04 - 徐冠华:
我认为,您问了一个非常好的问题,也是科技界非常关心的问题。我想,各位可能都会注意到,只有技术创新,没有体制创新,我们的科技工作是不能发展的,即使再大的投入,也不能取得结果。所以,体制创新必须要和技术创新紧密地结合起来,这也是我们为什么要把体制创新放到一个突出位置的一个重要的原因。 2001-04-24 10:51:56 - 徐冠华:
第一,我们要对现有的科研院所的运行体制和机制进行大力度的改革。首先是应用开发类研究所向企业化转制。大家知道,在计划经济体制下,我们应用开发类的研究所主要靠国家的投入,这样的话,就导致这些应用开发类的研究所,虽然从事面向当前国民经济一些重大问题的研究,但是它缺乏面向市场的机制,一些研究成果固然有比较高的技术水平,但是和产业化,和实际应用距离比较远。所以解决这个问题的根本途径是转制成企业。 2001-04-24 10:54:52 - 徐冠华:
从1999年开始,国家经贸委所属的10个国家局,242个研究所,已经完成了向企业化的转。通过一年多时间的运行,成效非常显著,这些研究院所面向市场的能力有了大幅度的增加,不少院所通过实行股份制改造,一些院所已经进入股票上市,筹募了大量的资金,为这些企业增添了活力,同时这些企业的科学研究能力有了大幅度的增加,科技人员的待遇有了明显的改善,科技人员的积极性有了明显的提高。 2001-04-24 10:56:44 - 徐冠华:
从去年开始,建设部等11个部门的134个研究院所向企业化转制的工作已经开始,目前进展顺利,估计到今年年底,转制工作就会基本完成。为了实现研究院所向企业化转制,中央各个有关部门在国务院的领导下做了大量的工作。据初步统计,从1999年以来,先后制定的配套文件就有22个,改革虽然难度很大,涉及到观念、体制、机制的转变,但是到现在为止,进展得非常平稳,效果也很好。 2001-04-24 10:58:46 - 徐冠华:
其次,关于社会公益类研究院所的改革,从去年也已经开始。我们对社会公益性研究所的改革政策是,一方面有面向市场能力的研究所,也要向企业化转制,提高面向市场的能力。另一方面,向社会提供服务而不能得到相应回报的研究所,应当在调整结构、转变机制、分流人员的基础上,国家加大对它的支持力度。 2001-04-24 11:00:06 - 徐冠华:
在这方面,我们已经制定了强有力的政策,来支持确实需要国家支持的研究所,这是关于研究院所的改革。 第二个大方面,中国科学院的知识创新工程和重点院校在基础研究方面的建设,正在得到进一步的加强,国家的投入有了大幅度的增加,而这些研究院所的改革的态势也很好。 2001-04-24 11:02:27 - 徐冠华:
第三,有关科技中介机构的建设问题。大家知道,在计划经济体制下,政府给科研机构出题目,然后直接向企业转移,但是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这样做是非常不可行的,所以在目前,我们更加重视把科技和经济连接起来的各种类型的中介机构的建设。比如各种类型的生产力促进中心,现在在全国各地有400多个,主要是为企业和研究机构和大学之间提供各种信息、咨询、培训、新技术的示范、推广等等方面的任务,发挥了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2001-04-24 11:05:27 - 徐冠华:
另外,我们现在也建设了大约400个左右的各种类型的企业孵化器,它的任务就是为创业的科技人员、大学教师提供一个发展高科技产业的一个良好的环境。其中包括了100多家创业服务中心,几十家大学科技园、软件园和各种专业孵化器等等。 2001-04-24 11:07:01 - 徐冠华:
围绕风险投资有关的评估机构、会计机构、法律事务机构、专利机构的建设,也是一项非常紧迫的任务。 总的来讲,我们把在“十五”期间建设一个完整的国家创新体系作为一项最重要的任务之一,我们希望通过国家创新体系的建设,在“十五”期间能够更快地推动科技和经济的结合,推动我们国家的科技创新能力和市场竞争能力的提高。 2001-04-24 11:08:08 - 人民日报海外版记者:
从“九五”国家科技攻关计划取得的成果可以看到,这些成果的取得和有效的管理是分不开的。第一个问题是“十五”期间在管理方面有哪些新的措施?第二个问题,您刚才谈到,充分发挥市场机制对人力资源配置的基础作用,完善法律法规体系,并且谈到调动科技人员的积极性,在吸引海外科技人员回国创新上有哪些措施? 2001-04-24 11:10:24 - 徐冠华:
我先回答第一个问题。在“十五”计划中,在计划的内容方面,我要强调的最主要的问题,就是贯彻“有所为,有所不为”的方针,要选择对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有重大战略意义的项目,集中各方面的力量,重点突破,力争在少数的项目中能够取得重大突破,带动我们国家的技术跨越和整个生产力的跨越式的发展。在课题的管理上,要突出两点,一个是全面地实行课题制,这和过去的管理制度相比是一个很大的进步。另外,我们要全面推行项目的招标和评估制度,这也是我们在“十五”计划中改革的一个重要的方面。第三,要强调加强对知识产权的保护,刚才我提到了,已经是我们在“十五”计划当中非常关注而且要集中解决的一个问题。 2001-04-24 11:14:06 - 徐冠华:
关于为海外留学人员创造好的创业环境的问题,在这方面,科技部、教育部以及其他的有关部门都做了大量的工作,做了很多的努力。第一,我们在着力为发展高科技产业的海外留学人员创造一个更好的能够实现产业化的硬环境,这里面包括厂房、设备以及其他必要的辅助条件。现在,在我们国家已经有几十个留学生创业园,包括在北京、上海、广州、苏州等城市都已经建设起来。国外的留学人员到这里可以很方便地把他们的理想实现。 2001-04-24 11:17:14 - 徐冠华:
另外,我们也为留学人员创造了一个产业化的好的软环境,也就是政策环境。首先,留学人员创业园都在国家的高新区内,都享受国家高新区有关的优惠政策。我们也对一些国家鼓励的高技术产业实行了税收优惠政策,比如说软件,增值税从17%降到6%,在微电子发展方面,也有类似的政策,我们现在正在考虑怎么样把这些政策进一步落到实处,能够更好地执行。 2001-04-24 11:19:50 - 徐冠华:
除了创造硬环境和软环境以外,我们还注意到留学人员自己特殊的问题,比如他们的孩子的上学问题,说起来是小问题,但实际上是个很大的问题。另外,留学人员不太熟悉国内的市场的情况,缺乏这方面的经验,包括出入境等等问题,我们都注意到了,已经正在采取措施,来切实解决这些问题。我讲的最后一点,不是说出入境有什么困难,主要是手续需要一些时间,我们想尽量地简化,少办或者不办这些手续,节省时间,提高效率。 2001-04-24 11:22:58 - 印度使馆代表:
在中国的信息产业中,请部长介绍一下软件业的发展情况。 2001-04-24 11:24:25 - 徐冠华:
我很感谢这位先生提出这样的问题。我们注意到,印度的软件在近十几年来得到了很快的发展,这方面形成了包括班格洛(音)在内的重要的软件基地,我们对印度在软件产业的发展方面取得的成就感到钦佩。 2001-04-24 11:26:04 - 徐冠华:
我们感到印度在发展软件业方面有很多很宝贵的经验,比如在政府引导方面,制定了一系列包括税收在内的优惠的政策,也包括加强软件基地的建设,包括加强软件的出口,加强软件产业的国际联系等等方面,以及软件的认证和标准方面,都有很好的进展,也有很宝贵的经验。 我们也充分认识到,软件产业对中国未来的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极端重要性,所以,我们也采取了一系列重大的措施,包括制定鼓励软件产业发展的政策,像刚才我讲的包括税收政策在内的一系列政策,同时我们实行了对从事软件和其他高科技发展的人员的激励政策,包括实行股权和期权的激励,这些方面,我们已经作出了很大的努力。另一方面,我们也建设了一系列软件园,这些软件园能够为发展软件的科技人员、大学教师提供良好的条件,让他们创业。最近这三年,软件园的发展非常之快,带动了中国软件产业的发展,起到了很明显的效果。 2001-04-24 11:28:36 - 徐冠华:
我们有充分的信心,在我们制定的这些政策的引导下,在我们创造的一个良好的环境下,中国的软件在今后几年一定会得到高速度的发展。我们非常注意印度的经验,中国的很多代表团都到班加洛尔和班格洛去参观,去了解情况,我相信,中印在软件之间的合作和交流有着非常广阔的前景,我们很愿意推动这方面的合作。 2001-04-24 11:29:26 - 王国庆:
谢谢徐部长,谢谢各位记者,今天的记者招待会到此结束。 2001-04-24 11:29:57
图片内容:
- 国务院新闻办公室4月24日记者招待会
- 国务院新闻办公室4月24日记者招待会
- 新闻发布会开始
- 中国科技部部长徐冠华
- 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副主任王国庆
- 中央电视台记者提问
- 徐部长答记者问
- 与会的外国记者
- 中国劳动保障报记者提问
- 中国新闻社记者提问
- 中国日报记者提问
- 网上直播
- 网上直播
- 新闻发布会结束
视频地址:
rtsp://vod.china.com.cn/Archive/scio/010424.rm
数据地址:
网友发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