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动标题
- 国务院新闻办公室9月13日记者招待会
活动描述
- 2001年9月13日,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举行记者招待会,外交部副部长王光亚、中国贸促会会长俞晓松、上海市副市长陈良宇介绍中国上海申办2010年世界博览会的情况,并答记者问。
文字内容:
- 王国庆:
女士们、先生们,上午好! 11日在美国发生了一起震惊世界的恐怖事件,大家已经知道了。在此,我想代表国务院新闻办,对此次发生这样的事情说几句话。首先对发生这样的恐怖主义行动,我们感到非常震惊。 借此,我向美国新闻界的同行表示慰问,向在这次恐怖事件中的遇难者表示哀悼。中国政府和中国人民对这件事情的态度,江泽民主席、唐家璇外长和外交部的发言人都已经做了明确的表示,在此我就不重复了。另外,今天我们的新闻发布会,是有关上海申办2010年世界博览会这么一个主题。 今天,我们就把这个新闻发布会,把我们的话题集中在申办上海世博会这件事情上。今年5月2日中国政府向国际展览局递交了中国上海申办2010年世界博览会的申请,今天我们请了有关方面的负责人,向各位介绍一下中国在申办方面进行的有关情况。 2001-09-13 10:09:22 - 王国庆:
这几位负责人是国家申办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外交部副部长王光亚副主任,国家申办委员会委员、中国贸促会会长俞晓松先生,国家申办委员会委员、上海市副市长陈良宇先生。 下面先请俞晓松委员介绍情况。 2001-09-13 10:10:23 - 俞晓松:
女士们、先生们,今年5月2日巴黎时间上午9点,我国驻法国大使吴建民代表中国政府向国际展览局秘书长洛塞泰斯先生递交了由唐家璇外长签署的2010年上海世博会的申请函,成为第一个向国际展览局正式提交申请函的国家。 顺应全球一体化的发展趋势,中国愿意并且不断寻求同世界各国交流合作的机会,探索共同发展,走向新世纪文明的道路。这就是中国申办2010年世界博览会的初衷所在。 世博会不同于一般意义的贸易性博览会,主要参加者都是各国政府和国际组织,是展示世界各国社会、经济、文化、科技成就和发展前景的一个舞台。是各国人民总结历史经验、体现合作精神、交流智慧才智的盛会。自1851年于英国伦敦举办第一个世博会之后,世博会发展迅速,现在已经享有“经济、科技、文化领域内的奥林匹克盛会”之美誉。 2001-09-13 10:12:07 - 俞晓松:
我国自1982年开始已经先后10次参加世界博览会。中国的参与对增进世界各国人民对我国的了解、促进中国与世博会主办国及各国人民的友好往来和相互交流,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中国馆作为展示我国综合国力、经济发展、科技进步和未来发展前景的窗口,受到了各界观众的热烈欢迎和高度评价。我国于1993年正式加入国际展览局,1999年我国被选为该局的执行委员会成员。 2001-09-13 10:13:41 - 俞晓松:
我国自1982年开始已经先后10次参加世界博览会。中国的参与对增进世界各国人民对我国的了解、促进中国与世博会主办国及各国人民的友好往来和相互交流,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中国馆作为展示我国综合国力、经济发展、科技进步和未来发展前景的窗口,受到了各界观众的热烈欢迎和高度评价。我国于1993年正式加入国际展览局,1999年我国被选为该局的执行委员会成员。 2001-09-13 10:13:47 - 俞晓松:
1999年我国首次举办了由国际展览局认可的昆明世界园艺博览会,其组织水平和展示效果得到了国际各界人士的高度评价,被公认为园艺类专业世博会有史以来举办的最好的一次盛会。昆明园艺世博会的成功举办,表明我国已初步具备举办综合性世界博览会的能力。 2001-09-13 10:15:00 - 俞晓松:
此次我国申办2010年上海世界博览会,是全中国人民和中国政府的共同心愿,是中华民族走向世界进程中具有重要意义的事件。世界博览会落户于拥有近13亿人口的中国,必将大大有益于国际展览局和世界博览会事业的发展。中国需要世博会,世博会也需要中国。在吴仪主任委员的亲自主持下,上海世博会申办委员会已经三次召开会议,具体研究部署落实各项申办工作。让我们期盼着在2010年,在融汇东西方文化的国际化现代大城市上海的土地上,为世界奉献一个完美而令人难忘的世界博览会,欢迎远方的来客。 2001-09-13 10:17:28 - 俞晓松:
谢谢! 2001-09-13 10:17:55 - 陈良宇:
女士们、先生们,上午好! 自从中国政府决定申办2010年注册类综合性世界博览会以后,我们国家的有关部门和上海市人民政府,已着手做了大量的准备工作,现在我想在这个会上,向大家介绍一下我们所做的一些工作。 一,关于我们申办2010年世博会主题的确定和选择 大家都知道,一个好的主题选择,对于申办是非常重要的。我们在选择主题的时候,考虑到追求更美好的生活,是全世界人民的共同愿望,是所有国际活动的永恒主题,2010年上海世博会的主题确定为“城市,让生活更美好”,我们认为这个主题有三个特点。 第一,这个主题具有时代性。城市是人类文明在空间上的结晶,越来越多的人,为了追求美好的生活而进入了城市,越来越多的创造、沟通和参与发生在城市。人类已经进入了二十一世纪,世界城市化的进程将进一步加快,城市已经成为全世界政治家、经济学家和社会活动家关注的焦点。 第二,这个主题具有独创性。伴随着城市化的过程,各种城市病越来越严重,世界各国面临着许多共同的城市发展中的问题,需要探讨和研究。但是,历史上还没有举办过以城市为主题的综合性的世界博览会。 2001-09-13 10:24:32 - 陈良宇:
第三,这个主题在世界上具有普遍性。“城市”这个主题可展示性强,可参与度大,不论是大国还是小国,先进国家、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都有城市发展的成就可供展示,也都可以从别国的展示中获得自己发展的借鉴。 二、我们所选择的世博会的场地 经过各种选择,2010年上海世博会的场地确定在上海浦东地区的黄埔江畔。说起黄埔江畔,大家都知道,黄埔江是上海的母亲河,养育了这块土地上的人民,并见证了100多年来中西文化的交汇,近代中国第一家大型的工业企业——江南制造总局就建在黄埔江边。今天的黄埔江沿岸,既有以“万国建筑博览会”而著称于世的外滩百年建筑群,也有近十年兴起的陆家嘴金融区,还有部分地区工厂与民居混杂,正面临改造。 2001-09-13 10:26:36 - 陈良宇:
如果我们有机会举办2010年的世博会,将使得我们选择的旧居有机会得到比较彻底的改造,建立起更符合人类生活和工作的新建筑;我们将更新部分厂房和民居,使它们成为世博会整体结构的有机组成部分,我们将充分地保留具有历史文化价值的典型建筑,比如说江南制造总局的建筑物的一部分,人们将会在这里回顾历史,缅怀先人的贡献,创造出新的概念。 2001-09-13 10:28:48 - 陈良宇:
三、我们所预测的可能参观这次在上海举办的世博会的人数规模 一个世博会的举行,参观人数的多少,应该是成功与否的主要标志之一。2010年上海世博会的参观人数,我们最保守的预测,应该不会低于4000万人次。我们的依据,大家都知道,上一届在汉诺威举办的世博会只有1800万人次。最多的一次是在日本举办的世博会,6740万人次。人数的规模多少,我们做了最保守的估计,最低不会低于4000万人次。当然,我们有的同志有更乐观的预计,但是我们认为还是说的少一些比较好。我们的依据,上海及其周边地区是中国人口密度最大,经济最发达的地区之一,以世博会的场馆为中心,20公里范围内,有933万人,50公里内有1600万人,300公里内有1.38亿人,600公里内有3.65亿人,其中城市人口达到1.47亿人。 2001-09-13 10:31:16 - 陈良宇:
三、我们所预测的可能参观这次在上海举办的世博会的人数规模 一个世博会的举行,参观人数的多少,应该是成功与否的主要标志之一。2010年上海世博会的参观人数,我们最保守的预测,应该不会低于4000万人次。我们的依据,大家都知道,上一届在汉诺威举办的世博会只有1800万人次。最多的一次是在日本举办的世博会,6740万人次。人数的规模多少,我们做了最保守的估计,最低不会低于4000万人次。当然,我们有的同志有更乐观的预计,但是我们认为还是说的少一些比较好。我们的依据,上海及其周边地区是中国人口密度最大,经济最发达的地区之一,以世博会的场馆为中心,20公里范围内,有933万人,50公里内有1600万人,300公里内有1.38亿人,600公里内有3.65亿人,其中城市人口达到1.47亿人。 2001-09-13 10:31:36 - 陈良宇:
几百年来,长江三角洲一直是中国最富庶的地区,包括上海,江苏南京、苏州、无锡、常州、镇江、扬州、南通,浙江的杭州、嘉兴、湖州、宁波、绍兴和舟山等在内的大中小城市,规模结构等级和空间布局合理,各城市分工有序,联系紧密,交通网络十分发达。2000年,上海人均GDP已经超过了4000美元,已相当于一个中等收入国家的水平。我们完全可以相信,今后的10年,中国在参与经济全球化的过程中,社会经济的发展将会更快、更平稳,人民生活水平将有更大程度的提高,将有更多的休闲时间和经济条件去旅游,去参加各种文化活动。 四、我们的举办条件 世博会将延续半年,每天有二十多万人。如果按照我们4000万人估计的话,每天有二十多万人参加。上海完全有能力举办这样的特大型国际活动。 2001-09-13 10:36:37 - 陈良宇:
交通方面,上海有两个国际机场,2000年的客运能力超过了1700万人次,每天有几十万人通过铁路、高速公路、水路进出上海。市内交通,主要以公共交通为主,目前有三条轨道交通,每日运送32万人次,有978条公交线路,每天运送724万人次。在未来的十年中,上海将建成13条城市轨道交通线,每日可运送500万人次,公交线路每日可运送910万人次。 目前,上海的星级宾馆有5万间房,社会各类旅馆有25万张床位。到2010年,我们的星级宾馆将超过7万间房,社会各类旅馆将有35万张床位。 五、2010年世博会得到了广大民众的热情支持 2001-09-13 10:38:12 - 陈良宇:
中国政府决定申办2010年世博会,是经过深思熟虑的,是中华民族在走向世界、走向振兴的过程中,中央继北京决定申办奥运会之后的又一个重大决策。中央的决定是符合中国人民愿望的,也是符合上海人民愿望的。上海市政府根据自身的特点,早在上个世纪的八十年代,就开始考虑上海是否能够申办世博会。1999年,在中央的同意下,上海市政府作出了申办的决定,这个决定得到了广大市民热烈的支持。去年我们以问卷调查的方式,在全国50个城市进行了申办世博会的民意调查,94%以上的受调查者拥护申办世博会。我们还在互联网上进行了调查,93%以上的受调查者表示拥护申办世博会。今年年初,我们还进行了申办口号和申办海报的征集活动,全国各地踊跃参加,共收到来自全国各地的6000多条口号和400多幅海报。最近中央有关部门和上海市政府各部门,一些著名的企业、大学、医院纷纷表态,表示支持申办“2010年上海世博会”。 2001-09-13 10:42:31 - 陈良宇:
与此同时,我们的申办也受到了许多发展中国家的支持,我们回顾了各个历史上举办世博会的国家,如果中国上海能够取得主办权,将是第一次在一个发展中国家举办的一次世界综合性博览会,我们为此感到十分的兴奋和荣幸。 女士们、先生们,申办世博会是中国政府的决策,上海作为申办地,我们将竭尽全力做好工作,我们相信,上海如有一份幸运,世界将添一片异彩。 谢谢大家! 2001-09-13 10:44:24 - 王国庆:
下面请记者提问,请提问前先通报你所在单位的名称。 2001-09-13 10:46:46 - 法国FB报社:
我有两个问题想请教王光亚先生,在星期四美国遭受恐怖主义袭击之后,你觉得对中国上海十月份APEC的活动会不会受到影响,会不会因为这个事件部署一些特殊的安全措施,保证美国总统的来访安全。另外,美国做了一些军事上的部署,一定要严惩策划这个事件的背后的组织者;俄罗斯发表了自己的态度,我想这个事件,你们是不是会看成是西方霸权主义的又一个行径。 王光亚:上海举办的APEC的活动,是加强国际上各国家之间的交流和合作的又一个活动。经过近一年的策划,我们已经在争取今年APEC成果方面,特别是推动亚太各个地区经济交流方面,取得了很多成果。 2001-09-13 10:50:59 - 王光亚:
尽管9月11日发生的事情是一件不幸的事情,但是我想APEC的会议,将如期举行。美国是APEC的一个重要成员,美国在APEC进程中发挥了非常重要的作用。在中国领导人和美国领导人之间的交往中,在事件发生之后的交往中,布什总统再次重申,将在十月份来到上海,并访问北京。对于十月份在上海举办的各种APEC活动,中国政府、中国组委会对会议期间的安全问题,将会十分的重视。我也相信,朋友们也知道,中国上海是一个非常安全的城市。 关于您提的第二个问题,是十分清楚的,反对恐怖主义,已经成为世界各国关注的全球性的问题。 江泽民主席和布什总统就这个不幸事件发生之后的两次交往中,中国政府再次重申,愿意和世界各国合作,打击恐怖主义。 谢谢。 2001-09-13 10:53:12 - 中央电视台记者:
我想问陈副市长一个问题,据我们了解,2005年世博会的举办地是日本的名古屋,上海也是亚洲的城市,这会不会对上海申办2010年世博会带来影响呢? 2001-09-13 10:55:38 - 陈良宇:
这是一个很现实的问题。确实,2005年日本取得了在名古屋的爱知县举办综合性世博会的权利,中国上海申办2010年的世博会,我觉得关键是事在人为,因为整个国际展览局的规章中,没有轮流做庄的规定,关键是取决于申办国的条件,取决于在哪里举办,对国际展览事业更有利。我相信投票的人会以此作出判断,我想不存在轮流做庄的问题,同时我刚才说了,上海举办成功,将是第一次在发展中国家举办综合性的世博会,对此,我充满信心。 2001-09-13 10:57:09 - 中国日报记者:
我有一个问题问王部长,中国上海如果申办2010年世博会申办成功的话,对中国未来的发展会有什么样的影响呢?谢谢。 2001-09-13 10:57:52 - 王光亚:
对中国的影响是积极的。第一是可以帮助中国参照各国成功的做法,提高中国城市现代化的程度。第二可以促进长江流域城市经济的平衡发展。第三更大一点,有利于进一步推动中国的改革开放,进一步加强中国和世界各国的交往。 谢谢。 2001-09-13 10:58:55 - 新华社记者:
这次为什么中国政府把申办城市选择在上海?选择上海对上海会有什么样的影响呢? 2001-09-13 10:59:23 - 俞晓松:
上海是中国最大的经济中心城市,在中国近代发展史上也是起着中国经济发展的龙头作用。改革开放以后,特别是上海浦东新区的开发,使得上海的发展举世瞩目。我们也可以说,除了首都北京之外,上海市是中国在全世界知名度最高的城市。加上这个城市本身的经济实力,也是中国各大城市中首屈一指的。所以,选择这样一个城市,相信这个城市有能力,把这样一个世博会办好,能够带动周边和全国经济的发展,带动中国和世界各国的合作和交流。 谢谢。 2001-09-13 11:00:46 - 路透社记者:
王部长,接着刚才外国记者提的第一个问题,你觉得中国在何种方面会提供和美国合作,来一起反对全球的恐怖主义活动,特别是情报角度或者是军事角度,你觉得中国会提供怎样的帮助,中国会不会支持美国采取报复性的举动? 2001-09-13 11:01:39 - 王光亚:
今天主持人已经说了,今天的主题是围绕世博会展开的。为了满足你,我尽量简短。 应该说,反对国际恐怖主义,已经成为国际社会共同关心的一个问题,在过去几年中,联合国包括安理会,就反对恐怖主义的问题举行了多次讨论,国际社会也制定了打击国际恐怖主义的公约。我想,打击国际恐怖主义,是要进行国际合作的。这种合作可以通过联合国,可以通过安理会,也可以通过区域性的合作。例如,上海APEC会议,有部分的内容也是打击国际恐怖主义的。总之,我要强调中国对打击国际恐怖主义,不管是联合国,还是安理会,或者是区域性的活动,我们都会积极参与和支持。恐怖主义不是一个国家的危机,是危及世界和平的举动。 谢谢。 2001-09-13 11:03:06 - 国际经贸消息报记者:
陈良宇市长,如果上海成功申办2010年世博会,举办博览会的资金都有可能从哪几个方面筹集,是否会引进外商投资?谢谢。 2001-09-13 11:04:01 - 陈良宇:
首先,中国国家财政部和上海市人民政府对于举办博览会的资金,已经做了充分的准备,特别是财政部已经明确,在吴仪主任召开的会议上,财政部明确表示,需要国家拿钱,国家会拿出来。另外,有一大块是需要世界各大企业参与的,对于世界各大企业来说,也是一个机会。我们做好计划之后,欢迎世界各大跨国公司来共同参与,来使得这次申办成功。 谢谢。 2001-09-13 11:05:26 - 印度记者:
我想请教一下,还有哪些城市申办2010年的世博会? 2001-09-13 11:05:52 - 俞晓松:
现在我们接到消息,还有俄罗斯的莫斯科、韩国的丽水正式递交了申请。11月2日是申请截止的日期,所以在今后的一段时间内,我们预计还会有新的申办国。 2001-09-13 11:07:44 - 科技日报记者:
陈良宇先生,这次博览会的主题定为“城市让生活更美好”,副主题之一是“城市科技创新”,我想问的是,这次主办地是选在上海的浦东地区,在改造的过程中,是如何体现这种精神的?是否会成为中国未来城市的一个典范?请谈一下我们在这个方面的构想。 谢谢。 2001-09-13 11:08:31 - 陈良宇:
我们选择这个主题,因为城市现在的发展,已经成为世界各国政治家、经济学家和社会活动家关注的焦点。城市现在确实碰到了许多许多的问题,就像上海和周边的城市,在发展的过程中,也碰到了我们自己认为是成功的,也有失败的地方。所以,我们迫切的需要通过举办这次会议,来借鉴、学习各个参展国家好的经验、好的做法。我想,这是我们把世博会的主题确定为“城市让生活更美好”的一个主要考虑。我相信一旦申办成功,我们将和周边地区的城市一起,来共同努力,将城市建设得更美好;同时参与世博会一起来展示的城市,和其他参展国家的城市,来共同做出贡献。 2001-09-13 11:12:03 - 陈良宇:
我补充一句,我们国家现在正在推行城市化,中国城市化的建设,如果按照这个主题举办世博会,中国的许多大中小城市和当地的参观者,都可以从这次世博会上得到好的借鉴和经验。 2001-09-13 11:13:46 - 中央电视台英语频道记者:
现在申办城市已经有俄罗斯和韩国两个城市报名了,我想问陈市长,相对于两个城市,上海的最大优势在什么地方?有没有劣势,劣势是什么? 2001-09-13 11:14:41 - 陈良宇:
应该说,恐怕还有其他的城市会提出申请,就现在来说,莫斯科和丽水、上海都各有各的优势,而且我觉得在竞争的过程中,如何处理好,优势会更加明显,如果处理不好,优势会变为劣势,所以我觉得优势和劣势是相互转换的,我想和大家共同参与竞争,我们和莫斯科的关系很好,而且我们跟韩国丽水也有很好的关系,我们会更好地参与竞争,使我们的优势更加明显,使我们的劣势转变为优势。 2001-09-13 11:16:22 - 王国庆:
也欢迎媒体一起来积极参与,帮助陈市长和上海,把上海的优势变得更好。谢谢各位! 2001-09-13 11:17:00
图片内容:
视频地址:
rtsp://vod.china.com.cn/Archive/scio/010913.rm
数据地址:
网友发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