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动标题
- 国务院新闻办公室2003年5月15日记者招待会
活动描述
- 2003年5月15日上午10时,全国防治非典型肺炎指挥部农村组组长、农业部副部长刘坚等介绍农村防治非典型肺炎工作情况,并答记者问。
文字内容:
- 王国庆:
女士们、先生们,各位记者朋友,上午好。中国农村的防治非典型肺炎这项工作越来越为大家关注和关心,国内媒体、国外媒体对此已经有很多的报道。为了给各位朋友提供更多、更权威的信息,今天我们请到了全国防治非典型肺炎指挥部农村组组长、农业部副部长刘坚先生,农业部农村经济体制与经营管理司司长陈晓华先生,卫生部疾病控制司司长齐小秋先生,财政部社会保障司司长路和平女士。他们将向大家介绍有关情况,然后回答大家的问题,下面先请刘副部长介绍有关情况。 2003-05-15 10:04:08 - 刘坚:
非常高兴能有机会与新闻界的朋友共同交流和讨论农村防治“非典”的问题。中国政府非常重视和关注“非典”向农村扩散和蔓延的问题。我先给大家简单地介绍一下情况。当前的农村除一些地方发生少数病例以外,整体上来讲,中国农村没有出现SARS的蔓延。但是,“非典”疫情向农村扩散的渠道依然存在,对此我们给予高度警惕和重视。为了防止SARS向农村蔓延,国务院专门召开了电视电话会议,针对华北SARS发生相对严重的情况,昨天下午防治非典指挥部把华北五省市的有关领导找来研究这个问题,同时我们把防止SARS向农村蔓延的问题作为对一些重点省督查的重要内容。 2003-05-15 10:07:40 - 刘坚:
据卫生部最近向农村组提供的情况,目前有15个省区报告有农村发生非典病例,一共涉及85个县,其中对4月26号到5月12号的确诊病人进行分析,确诊的农村病人一共有155例,约占同期发病人数的6%左右。 2003-05-15 10:08:34 - 刘坚:
对农村发病情况的统计是动态的,我们跟卫生部进行了反复商量,统计这个数字,确实有一定的难度。比如说农村是一个区域概念,农民是一个职业概念,这些问题往往交叉在一起,而且非典是一个新的疫病,在统计的口径、渠道上还在进一步摸索当中,可能这个数字还会发生变化。比如发生的省份,我今天讲是15个,也许可能变少,什么原因呢?比如某一个省,只有一例农村的病人,也许经过几天核实以后不是了,那这个省就没有了。 2003-05-15 10:10:19 - 刘坚:
为了留下更多的时间让记者朋友提问,我就不多讲了,感谢大家关心农村非典的防治工作。 2003-05-15 10:10:57 - 王国庆:
下面请各位提问,提问之前通报一下所在新闻单位。 2003-05-15 10:11:36 - 纽约今日新闻记者:
现在中国政府已经提出了十分雄心勃勃的要在农村建立更多的医疗设施的计划,我想问一下,中国政府将从哪里找到一些具有高技术的,而且有能力的医务人员在这些新建立的医疗设施和医院中进行工作呢?他们是不是愿意在这些诊所中进行工作?中国政府将对他们提供什么样的工资,特别是相对于现在在农村医疗医护人员所享受的工资待遇。 2003-05-15 10:13:28 - 刘坚:
农村医务人员缺乏确实是一个问题,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卫生部对全国医疗卫生资源进行了整合和调度,比如针对农村的防治SARS工作,从一些医疗条件比较好的省份抽调一些医务人员到一些经济相对欠发达的省份。江苏已有7名呼吸科的专家到了内蒙古。第二,调度一些部队医院、省市一级医院医务人员到农村基层。第三,加紧对县一级的农村医务人员进行培训,解决这个问题。 2003-05-15 10:15:33 - 刘坚:
至于说他们愿意不愿意,这一点大家可以在媒体上看到,这方面有很多医务人员可歌可泣的事迹,本着人道主义精神,很多人都主动走向防治SARS的一线。 2003-05-15 10:16:27 - 合众国际社记者:
我有一个要求,也有一个问题想问一下刘副部长。现在开了很多关于防治非典的新闻发布会,能不能让新闻发言人向吴副总理传递一个信息,让她与媒体见面。问题:请刘副部长做一个对比,现在农业部对于防治非典所作出的努力以及国家在防治艾滋病扩散方面所作出的处理方面做一个对比。现在我们看到,在中国有很多的艾滋病患者,在这两个方面都作出了什么样的工作? 2003-05-15 10:18:32 - 王国庆:
第一个请求问题,不光是UPI朋友的请求,其他中外媒体都有这个请求,我们一定负责转达。 2003-05-15 10:19:11 - 刘坚:
艾滋病和SARS是两个不同的疫病,对它们的防治途径和方法上是有区别的,我不是从事这方面专业的专家,至于我们采取了哪些不同的办法,我想请卫生部齐司长回答。 2003-05-15 10:20:11 - 齐小秋:
我们国家是一个人口比较多、地域比较大的发展中国家,所以疾病的流行是比较严重的。我们最近已经要求各地在抓好SARS防治工作的同时,要进一步做好当前传染病的防治工作。这里包括艾滋病在农村的预防控制工作,我们现在在抓好防治SARS的同时,艾滋病的预防工作也在正常地、加快地开展,包括前一段没有SARS的时候给各位媒体提供的工作情况,我们都在继续加紧工作。 2003-05-15 10:21:35 - 中央电视台国际频道记者:
请问刘坚副部长,最近一段时间SARS在农村的疫情成为人们最为忧虑的问题,刚才我听您也简单介绍了一些情况,其实我们更关心的是措施。按照目前的情况来预估您提到的隐患问题,从隐患的情况看,能够预计到的严重程度会是怎样的?各级政府到底采取了哪些强有力的措施?我更想知道这些措施是否已经见到了成效?谢谢。 2003-05-15 10:22:49 - 刘坚:
我相信这个问题是大家最关心的,也是我们工作最主要的目的。要防止SARS向农村蔓延,最根本的措施是对一些患病和疑似病人要保证收治,减少传染源。怎么保证病人、疑似病人确实收治呢?国家规定了一条政策,农民和农民工当中的SARS患者,包括疑似病人一律实行免费治疗、隔离、检查,包括免住院费,让农民解除疑虑,有病到医院去看,医院可以确实收治。为了保证这个措施的落实,国家已经安排了20亿专项资金,而且国家明确了,根据需要还可以继续增加。 2003-05-15 10:24:25 - 刘坚:
另外,采取了民工在有疫情的城市里实行“三就地”原则,即:就地预防、就地隔离、就地治疗;对已经返回了农村的外来人员建立县、乡、村三级疫情监控制度;再则是国家拿出15亿资金,最近又追加8亿资金,用于农村的医疗卫生设施的改造和扩建,增加收治能力;还有是加强对农民的宣传、教育等。SARS至今没有在农村出现大范围的蔓延,这是各方面工作的一个成果,但是我们仍要保持高度警惕。 2003-05-15 10:26:12 - 齐小秋:
说到成效我补充一句。我们国家SARS的流行,到目前为止出现过两次高峰,一次高峰是在今年2月份,以广东等一些城市为主;另一次高峰是在4月中下旬到5月上旬。第二个高峰主要是以华北城市为主,包括北京。但是可以说这两次高峰以后,经过观察,到目前为止确实像刘副部长提到的,在农村地区已经发现了一些病例,这些自然有疾病本身的规律,但我们认为农村的防治、预防控制工作应该是很重要的一个方面。 2003-05-15 10:27:53 - 外国记者:
我同样非常关心SARS在农村的蔓延,也非常关心现在在城市打工的一亿农民工的问题。有没有已经采取或者考虑采取什么样的措施对这些人进行转移?对于他们来自的农村以及工作的城市会产生什么样的经济方面的影响? 2003-05-15 10:30:50 - 刘坚:
在外的农民工近1亿,为了控制和劝阻这部分农民工返乡,我们采取了这样一些措施,一是坚持“三就地”原则,农民工在城里打工,实行就地预防、就地隔离、就地治疗,跟城市居民一样。对他们的收治、隔离也是采取免费。第二方面,农民工所在的企业在疫情发生期间不能随便解雇农民工。考虑到SARS的影响,这些企业也有一定困难,比如说影响比较大的餐饮业、旅游业,有关部门采取减免税收、减免政府基金的一些做法。第三方面,农民工返乡还有一个正常的返乡问题,比如农忙季节到了要返乡,我们采取乡村互助合作的办法,帮助农民工解决家庭生产方面的困难,尽可能安定这部分在外务工的农民工。防止农民工大量返乡,这是作为控制SARS向农村蔓延的一个措施。 2003-05-15 10:32:49 - 刘坚:
在这儿,我给大家公布一个数字,我们农民工现在近1亿人,其中跨省区流动的是3600万—4000万人,从目前我们调查、分析的情况来看,大体上返回农村的农民工约800万人左右,其中有400万人左右是因为季节性的返回,还有400多万人是因为SARS的影响而返回。可见,农民工的大量返回的问题,通过我们做的一些工作得到了一定程度的控制。 2003-05-15 10:33:50 - 外国记者:
现在河北省的情况比较严重,张家口和唐山病例比较多,请你们介绍一下张家口和唐山的情况,还有河北其他病例比较多的地方,有没有农村的问题。 2003-05-15 10:35:45 - 刘坚:
河北确实是SARS发病相对比较多的一个省份,当地政府包括中央政府对河北的发病情况也给予了高度关注,具体情况请齐司长给大家做介绍。 2003-05-15 10:36:35 - 齐小秋:
每天下午四点,卫生部有一个对外的新闻发布,把相关的全国情况向各位进行发布。到目前为止,现在涉及到报告病例的有24个省、自治区、直辖市,涉及到98个地市级单位和253个县。具体涉及到张家口的数字,我没有带来,但是根据报告的情况看,昨天河北报告了3例病人,这3例都是从疑似病例转过来的。也就是说,从河北全境来说,SARS的病例是在下降的,包括张家口。如果需要了解进一步的情况,会后可以跟我们联系。 2003-05-15 10:38:34 - 中国国际广播电台记者:
农村的医疗设备和医院条件相对来说都比较落后,刚才刘副部长谈到国家已经拿出8亿元对农村的医院进行改造,能否请您具体谈一谈这些改造都包括哪些方面?钱用在了什么地方?另外我想问一下,张家口有一个村庄因为SARS被隔离了,在全国的其他地方还有没有因为SARS被隔离的村庄? 2003-05-15 10:40:11 - 刘坚:
总体来讲,农村的医疗卫生设施情况比城市要差,目前以县为单位,平均一个县有四个医院,平均两个乡有三个卫生院。这次国家安排的资金无论是专项的20亿资金,还是先后两次安排的15亿和8亿用于改造医疗卫生设施的资金,重点是支持中西部。我们要抓紧对县医院,特别是有疫情的县医院的改造,从实际需要出发有的要改造成有留观能力、隔离能力的医院,有的要改造成有治疗能力的医院。 2003-05-15 10:41:57 - 刘坚:
第二个问题讲到了一些村子的封闭问题,至于记者讲到张家口有一个村完全封闭的情况我不是很清楚。我把相关的事情讲讲。可能有些记者知道,现在农村以村为单位,从社区管理的角度出发,对进村的外来人员,包括本村在外打工的人员回村以后,要首先进行健康检查,进行登记,然后要求他们在家观察一段时间。这种做法总体来讲对防止疫病向农村的蔓延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但是我们有一个明确要求,不得阻断公路,不得影响正常的社会经济生活。关于张家口隔离了一个村子的情况,请齐司长介绍一下。 2003-05-15 10:44:36 - 齐小秋:
实际上,在社区的隔离观察是我们预防SARS的一个重要措施。大家都知道,我们在北京和其他的地区也采取了社区隔离观察的措施,也起到很好的作用。根据我们的了解,张家口的这个村发现了一些疑似感染者,所以采取了一个隔离观察的措施。从现在看来,疫情没有进一步的扩展。 2003-05-15 10:47:40 - 王国庆:
那篇报道我看到过,是河北的《燕赵晚报》做的报道。我想利用这个机会谈谈看了这个报道的看法,帮他们做点宣传,因为我看接受采访的村民说不敢出门,其实没有那么严重。外面传的很厉害,其实只有四个人怀疑可能是非典。那个村的村民说他们担心以后出去打工都没有人要他们,希望媒体做一些宣传,解除他们的顾虑。 2003-05-15 10:48:48 - 美联社记者:
新华社和其他媒体都报道了很多由于非典疫情引起的暴动现象,比如承德和天津。我想了解一下这些暴动现象出现的规模有多大,涉及的人数有多少,有什么样的人被逮捕,什么样的人被拘留,造成的损失是怎样的?针对这些问题采取了怎样的措施?第二个问题,是关于被调到农村的医护人员的问题,中国政府将采取什么样的刺激措施使他们在农村安心工作?比如在事业发展方面是否有什么刺激措施?因为我们知道抗击非典是一项非常危险而且任务艰巨的工作,我想问一下在这方面采取了什么有力措施? 2003-05-15 10:51:20 - 刘坚:
“暴动”?这可能是翻译中出现了误会,实际没有那么严重,没有出现暴动。有些地方建立隔离医院和建立医院废弃物处理设施的时候,一些村民不理解,造成了阻挡工程进展的情况。出现这种情况,我们分析主要是两个原因。一个原因是农民对SARS病还不是很认识,有恐慌心理,担心这么一个隔离设施会对农民造成传染。第二个原因,在建造这些设施的时候,因为这个事情比较紧,时间比较短,为了尽快提高收治能力,所以就没有更多的时间做周围农民细致的思想工作。为了解决这个问题,第一要对农民进行宣传,消除他们的恐惧心理。第二在选址的时候要尽量科学、合理,要有利于隔离,有利于收治病人,搞好环境保护。第三要宣传《传染病防治法》,政府要依法行政,人民也要依法办事。当然,对少数违反了治安条例和其他法律的做法,也要依法处理。 第二个问题请卫生部齐司长回答。 2003-05-15 10:53:45 - 齐小秋:
刚才提到当前鼓励医务人员到农村第一线做防治SARS的工作。应该说医务人员都是主动申请到防治SARS的第一线去的。当然作为政府来说,对于他们的防护和生活都要给予一定的经济和政策上的支持。 2003-05-15 10:54:39 - 洛杉矶时报记者:
第一个是关于农民回家的问题,关于农民回家的原因,有一部分是因为务农,有一部分是因为怕得病,这个比例您是怎么得到的?有民意调查吗?第二个问题是关于民工收治的开支问题,也许路女士可以回答这个问题。地方和中央负担的比例是多少?平时的开支是怎样安排的?以后要怎样安排?谢谢。 2003-05-15 10:55:41 - 刘坚:
农民工返乡比例是从哪儿来的这个问题,我部农村研究中心调查了15个省的170个村,我们动员了省里的有关力量进行调查,大体上,这些村的返乡农民工比例在9—10%。第二,我们向农民工比较多的重点省市,比如说江西、四川、重庆、湖南、河南等地做了一些了解,大体上是这样一个比例。 2003-05-15 10:57:13 - 刘坚:
关于收治农民和农民工的经费问题。中央已经明确,任何医院对农民和农民工的患者包括疑似病人,一律要免费收治,先记账,费用不能让农民负担。这个资金由地方和中央财政来解决,中央的资金主要是支持中西部地区。国家明确,绝不能因为经费问题把任何一个疑似患者或确诊患者推出去,否则对有关人的责任要加以追究。 2003-05-15 10:59:20 - 美国之音记者:
刚才您提到,在农村防治非典的扩散是一项非常重要而且非常艰巨的任务,中国政府动员了各方面的力量,包括财政和医疗方面的资源来处理这个问题,但是您没有提到有多大的可能性,在农村防治非典的斗争会取得成功?中国现存的医疗体系在多大程度上可以控制SARS在农村的传播? 2003-05-15 11:01:25 - 刘坚:
中国政府非常关注SARS向农村蔓延的问题。SARS向农村的扩散确实存在着隐患和传染的渠道。但是防止SARS向农村蔓延,各方面的工作是有力的。而且我们采取了城乡互动、多部门的合作来解决这个问题。 2003-05-15 11:02:12 - 刘坚:
比如,第一,控制有疫情城市的有关人员向农村返回问题;第二,返回农村以后,要采取早发现、早报告、早隔离、早治疗的措施;第三,健全县、乡、村三级疫情监控体系;第四,提高收治能力;第五,加强宣传工作。我相信,只要措施做到位,防止SARS向农村蔓延是能够做到的。 2003-05-15 11:04:23 - 刘坚:
补充说一下,我前面讲了很多农村不利的地方,其实任何事情都是一分为二的。比如,第一,农村居住相对分散,空气比较清新。第二,农村社区管理能力有的比城市还要强。第三,农民生活自给性比较强,比如在疫情流行期间,农民互相流动的机会相对比较少。 2003-05-15 11:05:29 - 齐小秋:
尽管目前的工作是非常艰巨的,但是我们毫不怀疑我们最终能够控制这个疾病。我们在农村经过几十年的建设,尤其是改革开放以后,建立了比较完善的三级医疗预防网。县里有县医院和县疾病控制中心,乡里有乡医院,全国89%的行政村都有村医务室。工作在第一线的乡村医生近一百万人。实际上这几十年来我们控制传染病就是依靠这支队伍。传染病发病率从五十年代的十万分之五千多下降到十万分之二百左右,这是一个很大的成绩。另外还有一些疾病,比如小儿麻痹都已经消灭掉了。所以我们毫不怀疑,我们今后在农村能够控制这个疾病。 2003-05-15 11:07:10 - 刘坚:
我们在农村的目标是:第一,确保不出现大范围的疫情蔓延。第二,确保农民群众身体健康。第三,确保农村经济发展和农村的社会稳定。 2003-05-15 11:07:43 - 德国记者:
我有两个问题。第一个问题,您谈到中国政府要提高收治率,还有多少人没有享受到及时收治?第二个问题,您刚才谈到在农村要有更多的医疗医护人员和医疗设施,我认为医疗设施也是很重要的,比如说应该为他们提供更多的呼吸机来使这些SARS病人能够有效呼吸,我想问一下,中国政府现在有什么样的困难,从东部地区调动足够的医疗设备送到偏远山区? 2003-05-15 11:09:49 - 刘坚:
我们到现在还没有发现,或者说没有接到这方面的报告,说SARS病人到医院就诊,没有得到收治。确实,农村存在着医疗设备和人员不足的问题,对于如何解决人员不足的问题,我前面已经讲到了。对于设备的问题,目前确实存在一些困难,比如说呼吸机的问题,也存在防护服的缺乏问题。对这些问题,我们正在采取一些积极的措施,一方面有些企业正在抓紧加大生产量,另一方面我们也从国外进口一些适当的设施和设备。 2003-05-15 11:11:20 - 中国日报记者:
副部长刚才提到返乡的农民工有八百万,其中有一半是因为SARS的原因。我在采访中了解到,中部有一个地区,有六位农民工从广东回来以后确诊为非典患者,其中有一名死亡,另外五名治愈出院了。不久以后他们又回到广东继续打工。从这些疫区返回的农民工,为了生存,正在准备或已经返回疫区,政府对这些农民工有什么样的劝告或建议?政府有没有可能对这些农民工提供生活上和工作上的帮助?另外一个问题,从宏观上讲一下,经过这次非典的疫情,政府在建立农村新型的合作医疗制度方面有什么新的构想? 2003-05-15 11:13:56 - 刘坚:
我们确实注意到,随着SARS疫情的平缓,随着农忙季节的过去,会有一些农民工重新返回城市。我们准备采取三条措施。第一条,对农民工比较多的一些省份尽量做好工作,动员农民工不要到有SARS疫情的城市去。同时进一步调整农业结构,调整农村产业结构,帮助农民寻求新的就业门路。 2003-05-15 11:14:59 - 刘坚:
第二条,任何事情都不是百分之百的,有些农民工重新返回有疫情的城市,这些城市将对重新返回的外来人员,包括农民工进行检查、登记。第三条,如果确实已经返回了,而且找到了工作,对他们的生活、预防等工作要继续加以关注。 2003-05-15 11:16:05 - 齐小秋:
关于建立新型的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问题是这样的,在政府的指导下,由农民自愿参加,个人、集体和政府多方筹资,以大病统筹为主的医疗互助制度。去年10月,中共中央、国务院作出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农村卫生工作的决定》,一个是今后在卫生系统新增的经费要主要用于农村。另外,从今年起,中央财政对中西部地区,除了市区以外,参加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农民,每人每年按平均10元安排补助,要求地方财政也要按照不低于每年10元的标准进行补助。目前卫生部正跟财政部一道制定具体的落实文件,试点工作已经在全国各省开始了。 2003-05-15 11:18:11 - 齐小秋:
它和过去的合作医疗是有区别的,过去在计划经济下形成的合作医疗制度是主要利用集体的资金解决农民的小伤小病的问题,新型的合作医疗制度更突出了政府的引导、农民的参与,以及各级的筹资,解决农民医疗大病的救助问题。 2003-05-15 11:20:05 - 路和平:
我补充一下。在推动农村新型合作医疗的同时,从国家财政来说,还要从加强公共卫生防疫以及提高各地,特别是中西部地区的医疗救治能力的角度,继续安排专项资金。另外,现在已经在一般转移支付当中把各个地区医疗水平的因素作为一个转移支付的因素,所以财政的投入不只是给每个人10块钱,还包括很多的公共卫生和医疗方面的支出。 2003-05-15 11:22:00 - 记者:
刘副部长在开场白中说到农民的数字,可能不包括农民工的数字,农民工有多少人?800万返乡的农民工中其中的疑似病例是多少?能否介绍一下。 2003-05-15 11:22:41 - 刘坚:
一开始我讲到的155人是指在农村的这部分人员,这里包括一部分已经返回农村的农民工。我讲的农村是一个地域概念。 2003-05-15 11:23:41 - 齐小秋:
现在在统计上有一个比较困难的地方,按照预防控制的需要,根据“三就地”的原则,如果城市里发现的,就归为“民工”,如果是在农村发现的,就作为“农民”。 2003-05-15 11:24:28 - 齐小秋:
我想,随着今后工作的加强,这些数字应该是越来越准确。我可以给大家一个概念,具体的数字我不说了。从近两天的发病情况看,从各人群的分布来说,第一位的仍然是医务人员,第二类是干部和职工,第三类是学生,第四是退休人员,然后是民工,然后是工人,最后是农民。按照现在的职业分布来说,这是一个比例的顺序。所以从这里可以看出,农民和民工的比例还是占相对来说比较小的位置。 2003-05-15 11:26:39 - 记者:
我的问题是这样的,在周二的时候,世界卫生组织公布在中国还有其他的流行病,比如中国还有500万的肺结核病人。中国政府是否有足够的资源和医疗设备,保证这些流行病不蔓延,保证这些流行病病人得到及时收治。将采取什么样的措施,来动员所有的资源解决这些问题?我们现在看到,中国政府把绝大部分精力放在了防治非典的工作上,防治非典消耗掉了很多社会经济资源,如何保证,特别是在农村患其他流行病的人员能够得到及时治疗? 2003-05-15 11:30:02 - 刘坚:
当前中国医疗卫生最主要的问题是防止SARS的扩散和蔓延,当然也包括其他传染病的预防,特别是通过这次发生SARS以后,我们要进一步加强对公共卫生防御体系的建设。 2003-05-15 11:30:52 - 齐小秋:
我们确实受很多种疾病的困扰,所以还要加大防治的力度。根据我国卫生工作方针,第一条就是预防为主,这几十年来,根据预防为主的方针在控制传染病上也取得了很大的成就,这是大家都看得到的。通过这次SARS的防治工作,使我们的预防工作更进了一步。当然和其他国家相比,中国的卫生工作力量还是比较薄弱的,尤其是在预防工作这方面。所以今后要更进一步发挥我国的优势,比如积极开展爱国卫生运动工作,比如加强农村三级医疗卫生网的工作,比如进一步加强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的工作。作为专业人员来讲,对于SARS这个疾病,控制它并不比其他传染病更困难,应该说是有条件、有手段的。 2003-05-15 11:32:15 - 王国庆:
今天的记者招待会到此结束,谢谢刘副部长,谢谢各位,谢谢各位记者朋友。 2003-05-15 11:32:58
图片内容:
与会记者在做会前准备
发布厅门口新设置的红外线测量体温装置
国新办副主任王国庆
全国防治非典型肺炎指挥部农村组组长、农业部副部长刘坚
“纽约今日新闻”记者提问
合众国际社记者提问
CCTV国际频道记者提问
发布会现场
外国记者提问
中国国际广播电台记者提问
美联社记者提问
全国防治非典型肺炎指挥部农村组组长、农业部副部长刘坚回答记者提问
卫生部疾病控制司司长齐小秋
财政部社会保障司司长路和平
农业部农村经济体制和经营管理司司长陈晓华
美国之音记者提问
德国记者提问
人民日报记者提问
会议结束
视频地址:
rtsp://vod.china.com.cn/Archive/scio/030515.rm
数据地址:
网友发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