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动标题
- 劳动和社会保障部介绍有关《中国的就业状况和政策》白皮书情况
活动描述
- 2004年4月26日上午10时,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将就发表《中国的就业状况和政策》白皮书举行记者招待会,请劳动和社会保障部新闻发言人胡晓义介绍有关情况,并答记者问。
文字内容:
- 郭为民:
出席今天发布会的有劳动和社会保障部新闻发言人胡晓义,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培训就业司司长于法鸣,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劳动科学研究所副所长、研究员莫荣。 2004-04-26 10:10:31 - 胡晓义:
女士们、先生们:上午好!今天发布的"中国就业状况和政策",是中国政府第一本专题阐述就业现状和就业政策的白皮书。这体现了新一届政府对就业问题的高度重视,也体现了就业是"民生之本"的治国方略。这本就业白皮书由七部分组成,全文约1.3万字。包括:前言;一、就业基本状况;二、积极的就业政策;三、提高劳动者素质;四、农村劳动力就业;五、妇女、青年和残疾人就业;六、21世纪前期就业展望。 2004-04-26 10:11:48 - 胡晓义:
中国人口众多,劳动力资源丰富,劳动者充分就业的需求与劳动力总量过大、素质不相适应之间的矛盾长期存在,促进就业的任务十分艰巨。中国政府始终高度重视就业问题,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等法律法规,保障劳动者的就业权利,并长期致力于发展经济,促进就业,取得了巨大成就。改革开放以来,中国逐步改变了计划经济体制下长期实行的高度集中统一的就业制度和政策,建立起市场导向的就业机制。20世纪80年代初,中国政府实行了"劳动部门介绍就业、自愿组织起来就业和自谋职业相结合"的"三结合"就业方针,创造了大量的就业岗位,对促进经济发展和社会安定发挥了重要作用。20世纪90年代,适应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需要,中国政府明确提出了培育和发展劳动力市场的改革目标,确立了"劳动者自主就业,市场调节就业,政府促进就业"的新时期就业方针,市场导向的就业机制初步形成。 2004-04-26 10:12:57 - 胡晓义:
伴随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国有企业改革的日益深化和经济结构调整力度的加大,出现了大量下岗职工和失业人员。中国政府从国情出发,通过探索并借鉴国际经验,制定和实施了一系列积极的就业政策,在经济和社会发生深刻而剧烈变革的时期,总体上保持了就业形势的基本稳定。2003年是中国把就业再就业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宏观调控目标的第一年。虽然受到突如其来的"非典"疫情的不利影响,但在中央政府的正确决策和全国人民的共同努力下,2003年底,全国累计实现新增就业岗位859万个,共有440万下岗失业人员实现了再就业,城镇登记失业人数为800万人,城镇登记失业率为4.3%。全面完成2003年新增就业岗位800万,全年400万的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5%以内的宏观调控目标任务。 2004-04-26 10:13:38 - 胡晓义:
21世纪前20年,中国进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阶段。政府将实现比较充分的社会就业确定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一项基本目标任务,并将为实现这一目标而努力奋斗。中国政府根据相互尊重、平等互利的原则,积极参加国际劳工事务。中国与国际劳工组织、联合国开发计划署、世界银行、亚洲开发银行等众多国际机构以及许多国家进行了卓有成效的交流与合作,为促进就业、消除贫困和维护劳动者合法权益发挥了积极作用。 2004-04-26 10:15:56 - 胡晓义:
4月28日,中国劳动和社会保障部与国际劳工组织将在北京共同举办"中国就业论坛",中国劳动保障部门的官员以及来自世界银行、联合国开发计划署等有关国际组织和25个国家劳工部门的600名代表将出席会议,就中国和世界面临的就业问题展开深入研讨。相信《中国的就业状况和政策》白皮书的发表,将有助于大家比较全面地了解中国就业状况和就业政策。谢谢国内外新闻媒体长期以来对中国劳动保障事业的支持。下面,我和我的同事愿意回答大家的问题。 2004-04-26 10:16:18 - 中央电视台记者:
我国政府在大力促进就业的同时将采取哪些具体措施更好地促进就业?我们实际失业状况可能比政府公布的失业率更高一些,请问该如何看待这个问题? 2004-04-26 10:22:12 - 于法鸣:
从2002年到2003年在不到一年的时间内,中国政府开了两次高规格的会议,出台了一系列积极的就业政策,目前重点是全面落实这些政策,实现就业和再就业的目标。同时,要强化就业服务和职业培训,为劳动者能够就业提高素质和提供良好的人性化的服务。如何看待目前的失业率问题?到去年年底,登记失业人员是800万,城镇登记失业率是4.3%,给人感觉好象不是这样,首先我想声明一条,4.3%是城镇登记失业率,也就是说失业人员来登记所形成的失业率。它不包括国有企业和集体企业的下岗职工,因为这些人员跟企业的劳动关系还存在,而且有企业保障他们的基本生活,更不包括大量的进城务工的农民工,所以给人感觉好象4.3%是偏低的。 2004-04-26 10:24:01 - 中央人民广播电台记者:
近几年来在中国经济保持快速增长的情况下,制定和实施积极的就业政策有何意义?效果如何?目前在落实再就业扶持政策过程中还存在哪些问题? 2004-04-26 10:25:45 - 于法鸣:
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来带动就业,这是世界各国的通行做法。但是不同的经济发展模式对就业的拉动效果是不一样的。比如在中国,过去是粗放式的经济发展模式,它的就业弹性系数,也就是说GDP每增长一个百分点,拉动就业可以达到200多万人。改革开放以后,经济增长模式发生很大变化,已经向集约型模式发展,在这种情况下,经济对就业的拉动弹性系数下降。从目前来看,特别是90年代到现在,GDP每增长一个百分点只能拉动60—70万个就业岗位。所以单纯的靠经济拉动很难完全解决中国的就业问题。所以党和政府把解决中国的就业和再就业问题放在了更加突出的位置,放在了社会、经济协调发展这样一个发展观来考虑,制定了一整套积极的就业政策,就是要发挥政策对促进就业的效应,也就是说在经济发展的同时,还要靠政策来促进更多的人实现就业。 2004-04-26 10:28:06 - 于法鸣:
通过各地区、各部门的共同努力,这些政策得到了比较好的落实,特别是针对下岗职工再就业、自谋职业等税收减免的政策和针对大龄公益性岗位政策落实的比较好。去年国务院组织了一次对积极的就业政策落实情况的大检查。从各地检查的情况来看,这些政策基本上得到了落实,有几个数据为据:到2003年底有850万人就业,单靠经济拉动是达不到这个数的,这里边包含了很多政策对就业的促进。其中下岗失业人员实现了440万就业,这里边有120万是“4050”人员,就业困难的人员实现了就业。还有200万人从事个体经营,80万人被服务型企业吸纳,80多万人从事公益性岗位工作。客观地说,在这些政策的落实过程当中,确实还有一些亟待解决的难点。比如说小额担保贷款的政策进展比较缓慢,国有大中型企业主辅分离、分流安置失业人员的政策落实的也比较缓慢。这几个问题正是今年要着力解决的。 2004-04-26 10:35:30 - 新加坡海峡时报记者:
您刚才说城镇登记失业人口不包括国有企业下岗的员工,假设包括国有企业下岗工人,登记失业率有多高? 2004-04-26 10:36:35 - 于法鸣:
如果包括,登记失业率可能要达到7%。 2004-04-26 10:37:09 - 经济日报社记者:
请问莫荣先生,有人评价中国的就业问题是一个世界难题,也是一个世界奇迹,请问您怎么看?第二,促进下岗人员再就业出台了很多优惠政策,但是享受这些优惠政策的人只有国企下岗职工,请问集体企业、非公有制企业以及大量的灵活就业者是否也可以享受这些优惠政策? 2004-04-26 10:38:51 - 莫荣:
中国人口众多,劳动力资源非常丰富。中国的就业问题是一个难题。第一,劳动力总量大,素质结构还有待提高。第二,我们是一个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要为那么多的劳动力提供就业岗位,这也是一件非常困难的事情。第三,我们国家正在进行经济体制改革,还在进行结构调整。有的因素能够增加就业机会,有的因素,比如改革和调整就产生了下岗和失业,会加重就业困难。第四,我们现在正由一个农业国向工业国转变,在这个过程中,农村劳动力不断向城市转移,我们预测未来会有大量的农民工到城里就业,这样又增加了就业状况复杂的局面。 2004-04-26 10:41:02 - 莫荣:
在下岗失业人员问题还没有完全解决的同时,中国又面临着新的情况,我们出现了青年失业问题。现在登记求职的青年占到70%,这是在2000年以前没有发生过的情况,所以我们劳动力市场面临全方位的压力。从1998年以来,根据结构调整的需要,就业和社会保障工作把下岗职工作为一个重点。去年中国政府实施了积极的就业政策,这个政策涵盖面不仅是下岗职工,还有长期失业人员以及享受最低生活保障的人员,涵盖面进一步扩大。另外,在农村劳动力流动就业方面有一些政策鼓励,在青年就业问题,尤其是大学生就业问题上,国务院也出台了一些政策,所以我想这个政策面不仅仅是下岗职工,而是全方位的。 2004-04-26 10:43:57 - 光明日报记者:
农村劳动力向城镇转移是逐年增多的,对于农村劳动力的权益保护也受到广泛关注。中央提出了公平对待、合理引导、完善管理和搞好服务的方针,您认为现在农民进城就业存在哪些限制性的规定?存在哪些障碍?如何打破这些限制性规定?有没有政策、资金和法规的支持? 2004-04-26 10:47:51 - 于法鸣:
关于农村劳动力进城务工或者农村劳动力向城里转移的问题,这在中国是一个大的问题。从我们国家目前的情况来看,由于城镇和农村两种不同的就业制度的安排,农村劳动力进城务工,最大的障碍是二元结构的制度性障碍。这种制度性障碍随着城市化进程特别是现代就业的发展,会逐步地取消,逐步地消除。 2004-04-26 10:50:47 - 于法鸣:
目前在体制上、管理上的障碍,我们正在冲破它或者取消它。比如各地正在取消对用工单位招用农民或者农村劳动力的行政性审批或农民进城务工职业工种的一些限制,取消相关的政策性收费。目前我们正在按照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当中提出的,要为进城务工的农民工创造宽松的就业环境,准备重点抓好以下几项工作。 第一,消除政策性障碍,逐步建立城乡统一的劳动力市场,形成农村和城镇劳动者公平的就业制度,这是一个长效机制的建立。 第二,做好农民工合法权益的维护和保障工作,优化农村富余劳动力向城市转移的制度环境。 第三,对进城务工的农民工与城镇劳动者一视同仁的提供公共就业服务。 第四,对进城务工的农民工加强引导性培训和职业技能培训,提高他们进城务工的择业能力。 2004-04-26 10:52:08 - 南华早报记者:
第一,最近中央银行对紧缩信贷,这对中国的就业有没有产生影响?第二,今年一季度的失业率是多少?第三,对非国有企业的失业率有没有比较准确的衡量方法? 2004-04-26 10:52:56 - 于法鸣:
今年一季度城市登记失业率仍然维持在4.3%,与去年年底的水平持平。我们不是按所有制统计失业率,失业率面向的是全社会的劳动力,所以这个数字没有。 2004-04-26 10:55:34 - 胡晓义:
中央银行提高贷款准备金率是中国政府实施稳健的货币政策的具体措施,如果非常直接的把一项具体的政策和就业联系起来的话,当然也可以说提高贷款准备金率总是比放宽货币政策对就业的影响更为不利。但是对某一项政策的评价不能简单地这样联系,货币政策更加健全以后,对金融市场的秩序进一步完善以后,从总体来讲,对就业是有利的,更何况中国政府提出的积极就业政策包括很广泛的政策领域,货币政策只是其中一项政策。我可以列举很多政策,第一,在支持就业减少失业方面税费减免的政策。第二,小额贷款的政策。第三,提供公共就业服务的政策。第四,加强职业培训的政策。第五,开发公共就业岗位的政策。第六,国有企业在关闭破产过程当中的主辅分离政策。第七,控制失业率的政策等等,这样看来,调整准备金率的政策,虽然可能对就业有一定影响,但是它的直接影响是微乎其微的。 2004-04-26 10:59:55 - 新华社记者:
请问郭副局长,中国政府为什么选择在这个时机发布就业状况的白皮书?有什么背景? 2004-04-26 11:00:43 - 郭卫民:
1991年以来,国务院新闻办已经先后发表了30多部白皮书,大概平均每年有3部白皮书。这些白皮书已经成为介绍中国政府的立场、方针政策等方面的重要形式。《中国的就业状况和政策白皮书》是中国政府发表的第一部有关就业问题的白皮书。随着改革的进一步深化和经济的发展,就业问题越来越突出,也为人们越来越多地关注,国务院新闻办这些年一直计划搞这部白皮书。 通过这部白皮书,可以比较全面和准确地了解目前中国的就业状况和中国政府制定的政策以及采取的措施。当然,选择今天发表还有一个考虑,刚才胡先生已经说到,两天以后在北京要召开中国就业论坛,在这之前发表这部白皮书,对大家更好地了解中国在就业方面政府采取的政策以及其他有关情况,会更有帮助。 今天发布会到此结束,谢谢大家! 2004-04-26 11:03:09
图片内容:
- 与会记者陆续到场
- 国务院新闻办新闻局副局长郭卫民主持新闻发布会
- 劳动和社会保障部新闻发言人胡晓义
- 中央电视台记者提问
- 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培训就业司司长于法鸣回答问题
- 中央人民广播电台记者提问
- 新加坡海峡时报记者提问
- 经济日报社记者提问
- 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劳动科学研究所副所长莫荣
- 劳动和社会保障部新闻发言人胡晓义回答记者提问
视频地址:
rtsp://vod.china.com.cn/Archive/scio/040426.rm
数据地址:
网友发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