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动标题
- 中央党史研究室介绍科学发展观及构建和谐社会有关情况
活动描述
- 2005年3月17日上午10时,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举行新闻吹风会,请中央党史研究室副主任李忠杰介绍中国提倡和实践科学发展观及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有关情况,并回答记者提问。以下是新闻吹风会情况。
文字内容:
- 郭卫民:
女士们、先生们上午好!十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和全国政协三次会议已经顺利结束了,各位记者朋友们也付出了很辛勤的劳动,积极采访两个会议,也做了很多报道。我们也注意到,媒体在报道时,尤其是境外的媒体,一些外国大的通讯社、报纸、电视台报道的时候,十分关注现在中国政府强调的科学发展观和构建和谐社会的问题,很多媒体做了很多报道。同时,我们也了解到大家希望多了解一些有关这方面的背景知识。所以,今天我们特地请来了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副主任李忠杰先生,来给大家搞一次吹风会,给大家做有关这方面的介绍,回答大家的提问。
2005-03-17 10:02:00 - 郭卫民:
李忠杰先生是著名的研究人员,他是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副主任、教授、博士生导师,也是中国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史学会的副会长,长期从事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社会主义以及经济和社会发展战略等诸多科学领域的教学和研究工作,已经出版了专著50多本,发表了论文500多篇。最近,李主任也是李教授,经常在国内的各大单位做报告、做演讲,他这方面的知识很丰富,背景情况了解很多。
2005-03-17 10:03:40 - 郭卫民:
今天出席发布会的有外国和港澳台驻京重要媒体的一些重要记者,有的时候发布会他们不一定来,但是今天吹风会他们都来了。一会儿李主任先做一个介绍,然后大家可以提问,提问的气氛可以活跃一些,大家可以比较放松的来问这些问题,如果你觉得没理解,还可以追问,也可以讨论,不同意的也可以发表你自己的观点,我们可以把气氛搞得活跃一点。
现在先请李教授做介绍。
2005-03-17 10:05:00 - 李忠杰:
女士们、先生们,大家好!很高兴和大家见面,并且进行交流。前一段我估计大家都在忙着“两会”的采访和报道,一定非常辛苦,也非常紧张。所以,我想今天我们是不是可以放松一点,大家随便一点,聊一聊,交流一下,我也尽我最大的努力来和大家一块儿探讨,回答大家的问题。
2005-03-17 10:06:00 - 李忠杰:
刚才郭局长已经说了,我们今天的主题是科学发展观和和谐社会,为什么要探讨这个问题呢?因为我想在座的各位都是搞报道的,要采访到好的新闻、报道出好的消息,首先要能够发现或者捕捉到能够反映中国变化、发展、带有本质性的东西,还要能够对中国的发展趋势以及未来做出准确的预测。我想,记者们肯定很关注我的预测准不准,如果三天一过、五天一过,不准确了,就感到很可惜。怎么做到这两条呢?我觉得很需要对中国发展过程中的一些基本的战略思想有所了解。因为中国的发展总是在一些基本的战略思想的指导之下推进的,所以要预测、要观察,就要瞄准这样一个基本的思路。科学发展观和和谐社会就是当前我们国家、我们政府特别注意、特别强调的战略思想,在这方面估计各位也很关心,但是可能也有一些情况、一些问题大家不是很熟悉,我的任务就是和大家交流,你们有什么问题不太清楚,我给大家说明,根据我的理解介绍一些看法和情况。大家可以随便问,正如郭局长说的,也可以反复提问,没关系。
我就说这么一点开头的话,下面就请大家提问题。
2005-03-17 10:09:00 - 彭博通讯社:
您介绍科学发展观,现在中国共产党希望中国未来会建立什么样的社会?第二,我们从人大可以看到,中国政府非常关注反腐败的问题,现在好象是天天都有重要的人物被抓起来,说要离职,最近有建设银行领导要离职的消息和北京交通副局长也被判了死刑。这跟您说的科学的角度和文明的社会,和反腐败有什么关系?谢谢。
2005-03-17 10:11:05 - 李忠杰:
谢谢你提的两个问题。如果我没有听错或者理解错的话,你第一个问题就是问中国未来要建设一个什么样的社会?这是关系到我们的发展目标的问题,在不同的历史条件之下,根据我们对未来的一些设想,我们有各种不同角度的归纳,大的方面来说,我们要建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这是基本的目标。
2005-03-17 10:12:17 - 李忠杰:
在近一二十年,我们的主要目标是建设小康社会,而且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这是我们一个特殊的目标。换一个角度,从人类文明的角度来讲,我们希望建设物质文明、精神文明、政治文明都比较发展或者叫发达的社会。最近因为我们提出了建设和谐社会的目标,所以,我们的发展目标应该说变成了四位一体,就是经济、政治、文化、社会这四个方面都要统一的、和谐的向前发展。所以说,我们的目标成了四位一体的目标。当然,现在关心的是和谐社会,所以我们最近一个阶段着重强调要建设和谐社会的目标。这个目标不是孤立的,是整体目标里的一个特殊的要求和内容,目标问题大体就是如此。下面如果需要的话,我还可以进一步阐述。
2005-03-17 10:14:36 - 李忠杰:
关于反腐败的问题,应该说我们的人民很关注,我们的政府也很关注。从改革开放以来,从邓小平到江泽民,到胡锦涛、温家宝等同志,都反复强调要开展好反腐败斗争,在这个方面也做了很多的工作,采取了很多的措施。大家可以回顾一下,从制度方面来说,从八十年代到现在,我们实际上已经制定了很多的制度,所以在这方面是很努力的。当然,正如你刚才说到的,这方面的问题还是不少,腐败分子还是在不断地出现。这就提醒我们,现在仍然要继续关注和抓好这个问题。当然,你可能会关心为什么腐败分子老是会不断地出来呢?我想这是一个非常复杂的问题,因为根据我从事政治学的研究来说,任何权力只要监督得不够,或者缺乏监督,都可能会出现腐败。比如说日本也发生过好多起腐败事件,我自己曾经专门做过一个电视片,把世界上很多国家发生的腐败案件加以研究。意大利发生过,法国也发生过,美国也发生过,说明有共同的原因,就是有权力的地方都可能有人为了自身的利益来利用这个权力谋取自己的利益,所以它就会不断发展。
2005-03-17 10:17:41 - 李忠杰:
这个问题怎么办呢?就是要对这样的权力加以研究,加以制约,加以监督,使它在规范的渠道里运行,这个工作做得越扎实,腐败现象就能不断地减少。所以,按照这样的思路,应该说我们做了很多工作,但是也得承认,我们的工作还做得不够,还需要继续努力。而且从深层次来说,大家知道,因为我们现在是一个转型的社会,处在从过去的计划经济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转型的时期,它需要一个过程,比如说原来政府手中掌握着不少资源,现在这个资源要慢慢的交给市场,交给社会,这个转变需要一个过程。所以,某种程度上会有双轨的现象,那么腐败现象也就比较容易发生。我们已经认识到这些问题,也在努力,但是需要一个过程。所以,希望我们共同努力。谢谢。
2005-03-17 10:19:54 - 凤凰卫视记者:
谢谢发言人。请问李主任,在构建和谐社会当中,温家宝总理在记者会当中提出如果农民的小康问题没有解决,也就不代表着全中国实现了小康社会。您刚才说,我们在近十到二十年是全面建设小康的时期,现在不仅是农民,包括城市里也出现了贫富差距悬殊的问题,这和我们构建和谐社会有很大的反差,我们在研究的时候,是怎么样去想办法来解决处理这个情况的?谢谢。
2005-03-17 10:22:09 - 李忠杰:
对于社会生活当中出现了一些不平衡的现象,包括贫富差距,应该说我们的政府及时的注意到了。我们提出和谐社会,从根本上正是为了解决这方面的问题。在大的思路上,十六届三中全会就已经强调了“五个统筹”,就是统筹经济和社会的共同发展、统筹城乡的发展等。对农民问题,农民群体当中的一些比较贫困的人群问题我们也采取了很多措施,对城市同样也采取了很多措施,都是在努力解决这个问题。具体措施大家可能都知道了,比如说在农村,我们原计划五年,现在三年就把所有的农业税给取消了,这在历史上是难以想象的,表明了我们的决心。
2005-03-17 10:23:59 - 李忠杰:
当然,客观上也要看到,解决农民的富裕问题并不是一个简单的问题,也不是一朝一夕的问题。我是当过农民的,别看我现在是教授和主任,我在农村生活和工作过十年,所以我对农民是很了解的。我希望农民能够很快的富起来,但是有一个问题,其实也是世界各国共同的问题,就是农业这样的产业,农民靠种地是很难富起来的。因为农产品的价格不是说农民想提就提上去的,他如果想富裕,农产品卖得很贵很贵,他很快就会富起来了,但是不可能,其他消费者不希望粮食、农产品价格猛涨,而且还有一个市场调节的关系。所以,本身这个产业就说明有很大的难度。另外,中国的自然条件不是很理想,我97年的时候也去过美国,我到美国时候有一个感觉,我觉得上帝对美国人太照顾了,为什么呢?辽阔无垠的大平原,到处是肥沃的粮田,可以从事机械化作业,所以效率就比较高。在中国农村,我干过农活,我知道要搞机械化是很不容易的,效益很难上去。我们要看到解决农民问题也是不容易的,需要一个过程。当然,从政府来说,无论怎么难,我们也要想办法。现在提出和谐社会,提出要进一步抓好“三农”的工作,都是这个出发点。
2005-03-17 10:26:09 - 李忠杰:
至于说城市,也确实出现了一些贫困的阶层、贫困的人口,这里面包括从农村到城里打工的,还有在体制改革的过程中下岗的、失业的人员,这种现象怪政府吗?其实也不怪,因为在座的各位都知道,大家都在不断地呼吁、要求中国要推进改革,我们也想推进改革,要改革就得转换机制,就得能上能下,该下岗、该失业的时候你也得下,但是一下岗当然就会有个生活问题。所以,我们搞了低保,搞了一些社会保障,并且努力地创造条件,让他们能够再就业,努力是努力了,而且还需要继续努力,还需要采取更多的措施。提出和谐社会,提出科学发展观,就是从整个战略思想上要求我们注意这个问题,全面地做好我们的工作。谢谢。
2005-03-17 10:30:17 - 葡萄牙新闻社:
李教授您好!我觉得比较有意思的是,每次听中国的报告里都会说都有20年以后的计划、50年以后的计划,对于西方政府来说,只能做四年、五年的计划。我想问的是关于改革、政治方面,您觉得共产党有没有一些具体的计划?还是他们要永远领导中国?第二个问题,共产党的名字有一点模糊,因为它的基础已经改变了很多,共产党的领导风格和说话的方式,随着中国的社会改变,应该怎样赶上社会的发展,请问您怎么看待这个问题?
2005-03-17 10:33:12 - 李忠杰:
谢谢。我们的发展是考虑十年、二十年、五十年,这应该说是一个事实,因为我们的党是想为老百姓办事的,是想推进中华民族发展的。我们当然有雄心想得更远一点、更长一点。大家对邓小平先生很熟悉,邓小平先生就规划了三步走的战略,第一步解决温饱的目标,在上世纪九十年代之前实现了;第二步建设小康,到2000年的时候,也实现了;第三步就是到本世纪中叶基本实现现代化,这个目标我们正在努力去实现。有这样的目标、有这样的规划,应该说是个好事。
2005-03-17 10:35:26 - 李忠杰:
至于说到共产党是不是想长期执政?我想世界上几乎每一个政党总是想执政,而执了政以后,也总是想继续执政,这是一个共同的问题,不是一个奇怪的现象。而我们党的目标就是要为老百姓办事、为国家办事,我们相信自己能把这个事情办好,我们当然希望能够长期地执政,这是很自然的现象。
2005-03-17 10:36:34 - 李忠杰:
至于说社会有什么变化?我们党的基础有什么变化?我觉得社会当然是在向前发展的,社会基础也在发生变化。但是,有一些基本的东西没变,什么没变呢?就是中国共产党所做的、想做的,跟我们中国老百姓希望的东西是一致的。比如说过去我们进行抗日战争,是为了要使中国能够取得解放,使老百姓过上好日子,所以我们闹革命,这和当时老百姓的愿望是一样的,所以成功了。建立中华人民共和国之后,毛主席就提出要使中华民族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为什么呢?过去老是受人欺负,签了一个一个不平等条约,当然希望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这个愿望实现了。现在来说,进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阶段,要让大家过上一种更加全面、舒适、安定的日子。我们完全有这个信心。
2005-03-17 10:37:58 - 李忠杰:
当然,正如这位女士所说的,我们党所处的社会环境是在变化。搞了市场经济以后,社会的生活方式、经济方式等都多样化了。多样化没问题,世界潮流在向前发展,我们党特别强调要跟上时代潮流,要坚持与时俱进。与时俱进前两年在中国也是非常流行的词语,就是不能僵化、不能落后。再往前,改革开放时,小平先生一再强调要解放思想,就是要求我们要跟上时代潮流。所以说,我们一直在努力去做。当然,也有可能还有一些落后的地方、保守的地方。那么怎么办呢?随着社会的发展,我们要进一步前进,进一步解放思想。
2005-03-17 10:40:01 - 李忠杰:
总的来说,我们是要把这两个方面结合起来,基本的东西我们要坚持,时代潮流变了,我们也要跟着前进,包括在座的各个国家也有很多好的东西,我们也是很注意学习的,我们每决定一个政策的时候,其实内部都是要进行缜密的研究的,像葡萄牙怎么搞的、法国怎么搞的、美国怎么搞的,有什么好的经验,好的经验我们就拿来,我想采取这个态度,我们会不断前进的。谢谢。
2005-03-17 10:42:13 - 马来西亚星报:
我想问非常基本的问题,就是和谐社会有没有一个明确的定义?有没有一个时间表?而且它跟统一中国有没有关系?
2005-03-17 10:42:58 - 李忠杰:
和谐社会应该说有它的基本内涵,当然对这个内涵的认识我们是要逐步深入的。和谐社会往远说,空想社会主义的时候就曾经提出过要建设和谐制度、和谐社会,当然那个时候早了,有点空想。从我们国家来说,五十年代的时候,毛泽东也提出“论十大关系”,要处理好十大关系,意思也是要调动一切积极因素,让我们各方面的关系处理得比较好,能够比较和谐的发展。小平先生讲了两个文明要处理好、“三个代表”重要思想里也都包含这些内容。比较明确的提出来是在十六大的时候,十六大报告里的原话是“使经济更加发展、民主更加健全、科教更加进步、文化更加繁荣、社会更加和谐、人民生活更加殷实。”,还有一句是“努力形成全体人民各尽其能、各得其所而又和谐相处的局面。”
2005-03-17 10:44:29 - 李忠杰:
十六大把和谐社会的目标提出来,在我们党的代表大会的历史上第一次明确使用了“和谐”这个词。十六届四中全会进一步概括形成了“和谐社会”这四个字,要求我们党不断提高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能力。这个问题受到了全党的高度重视。今年2月19号到25号,中央在中央党校举办了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的专题研究班,研究的主要问题就是和谐社会。大致上就是这么个过程。
2005-03-17 10:45:47 - 李忠杰:
刚才这位先生重点问和谐社会的内涵,什么是和谐社会呢?十六届四中全会里提到我们怎样来建设和谐社会,但是没有明确规定什么是和谐社会,它的内涵是什么。当时根据它的精神,我曾经概括过,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应当是全体人民各尽其能、充满创造力的社会,应当是全体人民各得其所和利益关系得到有效协调的社会,应当是社会管理体制和社会服务网络不断健全的社会,应当是稳定有序、安定团结、各种矛盾得到妥善处理的社会,这是我当时对这个文件的理解。
2005-03-17 10:47:36 - 李忠杰:
针对这个问题,胡锦涛总书记后来发表了重要讲话,在他的讲话里对和谐社会做了一个更加明确的界定,他概括得很简练,几组词,就是:民主法制、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等六个意思。这六个方面如果展开来还可以说很多,为了简要起见,我不说了,这是到目前为止,最权威、最简明的概括。
2005-03-17 10:49:02 - 李忠杰:
至于说有没有时间标准呢?我的理解是,所谓和谐,它是一个过程,任何社会、任何时候它总是有和谐的地方,也是有不和谐的地方,很难说哪一天这个社会绝对和谐了,这是做不到的,如果希望这样,那是空想。我们提出和谐社会,是把它当做一个目标,需要一直努力去追求,但是到哪一天也不敢说我们是绝对和谐了,我们只能希望我们的社会和谐的成分越来越多,而不和谐的地方尽可能的少一点。从这样的角度来说,很难说十年我们就建成和谐社会,一百年就建成和谐社会,我们不是这个意思,是当做一个目标来努力的,当做一个过程来推进的。大体上是这个意思。
2005-03-17 10:51:15 - 李忠杰:
建设和谐社会当然需要整个中华民族都和谐,包括各个省区、区域之间的和谐,跟台湾自然也要和谐,大家和谐相处不是很好的事情吗?我们主张和平、合作、发展,从我们的愿望来说,当然希望和台湾地区的同胞们和谐相处、和睦相处,这就要靠我们大家努力。我们要努力,也希望台湾同胞努力,海外华侨、华人大家一块儿努力,来争取和谐。我们不希望有冲突,更不希望有战争,但是,需要大家从不同的角度出发,从大局出发,沟通、协商、合作。谢谢。
2005-03-17 10:52:21 - 荷兰共同日报记者:
请问李教授,关于中国收入差距的问题,会对中国的稳定有一个比较危险的影响。请问新的和谐社会的想法和思想中对缓解收入差距有什么具体的办法?第二个问题,中国收入差距很厉害,有没有可能用以前的理论,比如说用“三个代表”思想或者最近的一些理论加以解决,为什么在这么大一个国家这么大的收入差距会出现呢?
2005-03-17 10:53:19 - 李忠杰:
我觉得对这个问题最好用历史的眼光来考察。新中国成立之后,我们搞计划经济,当时的主要出发点就是让大家能够一起富裕、一起发展,收入之间不要有什么差别,大家平等。这样做收到了很大的效果,但是带来一个问题,每个人的能力不一样,他的聪明才智发挥的程度也不一样,有的人贡献很大,但是有的人贡献不那么大,但在过去计划经济条件下大家的收入是基本一样的。所以那时侯就有“搞导弹的还不如卖茶叶蛋的、拿手术刀的还不如拿剃头刀”的说法,你说这样公平不公平?实际上也不公平,而且要求所有的人都齐步走,谁也不能往前走得快一点,实际上很难做到,这样实际上影响了中国的发展。
2005-03-17 10:54:37 - 李忠杰:
改革开放以后,小平同志提出一个政策,就是允许一部分人、一部分地区先富起来,只要他有能力、他有条件,就让他发展,创造更多的财富。实行这样的政策,应该说效果很好,东部沿海地区发展起来了,也带动内地发展了,中国出现了很多收入很高的人。总体上看,这样的政策是好的,但是在这个过程当中,确实有些政策可能还不够完善,特别是随着发展速度的加快,有一些能力比较欠缺的、条件比较差的人,他们的收入没有像前面那一部分人一样也大幅度的提高。事实上他们的收入也提高了,但是提高的幅度相对有限,这样收入差距就拉大了。
2005-03-17 10:56:22 - 李忠杰:
我们正是看到了收入差距拉大的现象,及时提出了要解决这个问题。其实提出解决收入差距问题不是今天,至少十年前,我们就研究了这个问题。1995年我们党的十四届五中全会就提出要解决区域差距过大的问题,要注意解决收入上的分配差距问题,政策上也进行了一些调整。今天,我们进一步加大了工作的力度。
2005-03-17 10:57:15 - 李忠杰:
至于怎么解决这个问题?这要具体分析,如果有的人勤劳致富,完全是靠自己的劳动创造的收入,我觉得就是高一点,他一年能够挣一百万、二百万,也是应该的。问题在哪里呢?问题是有些收入不是很正常,比如说搞假冒伪劣、生产冒牌货、制造盗版光盘等,大家很痛恨,这种问题查出来要我们要坚决予以打击。还有行业之间的差距,这是个很复杂的问题,有的时候是因为市场的关系,也有的是因为别的方面的关系。因此,我们要进一步加大改革力度,来缩小差距。
2005-03-17 10:58:23 - 李忠杰:
还有再分配,就是第二次分配,要有更多的资金投向社会福利事业,投向收入比较差的群体,像农民。去年一年国家财政已经拿出了几千亿用于农业方面,比如说把农业税给免了,还有种粮直接补贴,农民只要种粮,种一亩地政府给补贴一部分钱,通过这种方式帮助解决收入差距问题。在城市里规定了最低工资标准、最低生活保障线,就是对失业、待岗人员要给予必要的救济,让他们能够吃得饱、穿得暖。同时,还采取了帮助他们就业的办法,我们要创造条件,帮助他们能够就业。
至于其他方面,比如税收政策方面,也都在研究过程中或者有的已经实行。例如个人所得税的征收问题,现在就在研究。诸如此类,未来还会有很多政策出台。谢谢。
2005-03-17 11:00:33 - 共同社记者:
我想问两个问题。第一个问题,我认识的党员,他们老说这几年入党比较容易,可能比以前还容易一些,有推荐人、推荐信就通过。我想问这几年有什么入党程序的变化?而且他们老说入党之后的责任和权力搞不太清楚,到底作为党员应该做什么、干什么、怎么样帮助中国的社会?第二个问题,中国的大规模拆迁项目,包括拆一些欧美风格的古老建筑,让很多比较穷的人搬迁,搬到比较偏僻的地方,怎么样有利于中国走向发展和和谐社会?谢谢。
2005-03-17 11:02:17 - 李忠杰:
关于共产党员的问题,共产党员,包括整个共产党有一个基本的规定,就是叫先进性,共产党应该是走在时代前列的,是先进的,共产党员应该是走在群众前面的,是比较优秀的分子,他要发挥先锋模范作用,这是我们党一贯的要求。对这个一贯我可以举一些例子,比如说1929年的时候,当时毛泽东在红军里就提出积极分子入党的几条标准。现在大家听了可能觉得很有意思。第一,政治观念没有错误,共产党是政治组织,当然政治观念要正确;第二,要忠实,你参加了这个党,当然对这个党要负责;第三,要有牺牲精神,那时候打仗,你怕死肯定不合格。第四,没有发洋财的观念;第五,不吃鸦片、不赌博。这些要求很实在,如果这几条做好了,在当时来说就比较先进。现在的要求已经提高了。我们党始终要求党员发挥先锋模范作用。至于入党标准是不是松了?我看,我们的标准没有变化。
2005-03-17 11:06:44 - 李忠杰:
当然,在新的历史条件之下,我们要扩大我们党的群众基础,现在基本的重点是在工人、农民和知识分子当中,包括青年学生。在青年学生当中,包括白领当中,如果能够发展更多的党员,对我们国家有利,其实对企业也有利。所以,在这方面我们的态度比较积极,一比较积极,有的人觉得组织来动员我了,好象我了不起,觉得入党很容易。他们可能有这样的想法,其实我们是有严格标准的,只是具体情况出现了变化,可能有人感觉好象条件松了。不管如何,我们都有一个规则,就是要求从思想上入党,在组织上入党还不够。入党之后,组织上要不断的对党员进行思想政治教育,我们现在正在开展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的教育活动,目的就是要对全体党员进行教育、帮助,进一步加强道德的修养,做一个好党员,发挥他的作用。谢谢。
2005-03-17 11:08:36 - 李忠杰:
关于拆迁的问题,为什么要拆迁、为什么会拆迁?因为我经常到全国各个城市,大家知道,过去好多城市破破烂烂的,交通也不行,住房条件也很差,差的房子我也住过,一下大雨,就是外面下大雨里面下小雨。还有过去的住宿条件也很差,我记得1986年我到奥地利去,当地的主人领我去参观维也纳的一个住宅区,叫卡尔马克思“霍夫”,翻译过来就是卡尔马克思住宅,什么意思呢?就是三十年代奥地利社会党,当时在维也纳就建立社会福利制度,因为当时在维也纳市是社会党执政的,所以它为了解决工人的住宿问题,就用廉价的钱建设了一批住宅、一个小区,就是让工人能够廉价的住进去。当时1986年我去参观,参观以后什么感觉呢?他们三十年代的住房比我们八十年代的住房还要好,我当时已经是一个讲师了,住的条件还没有他们好呢。
2005-03-17 11:09:51 - 李忠杰:
我们的政府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当然要解决老百姓的这些问题,交通、住宿、出行、环境等问题,所以要改造。我们现在各级政府,因为要为老百姓办事,心里着急,就要大片大片的拆迁。必要的拆迁是需要的,但是在拆迁的过程中要做好工作,把老百姓的房子拆掉了,得给他们补偿,把房子拆迁了,得把他们安置好,让他们有个过渡的过程,拆迁完了以后得让他们有更好的房子。应该承认,有的地方拆迁工作是做得好的,比如说南京,我老家是南京,南京市的拆迁工作从头到尾安排得就比较好,先把过渡的住房建起来,让你住进比较好的房子里去然后再拆迁,给你的补偿条件也比较好。
2005-03-17 11:11:27 - 李忠杰:
我再补充一点,南京的补偿条件还不如北京,我周围好多农民,一套房子拆迁要补偿一百万、二百万,过去百万富翁是很难想象的。当然,他们也不一定很富,因为还要买房子。另外,确实有的地方做得不是很好,有的操之过急,有的简单粗暴,我要拆这个房子,你马上搬走,为什么要拆他没有说清楚。这样的事情这几年发生得不少,所以老百姓这几年有上访的、有告状的。我们对此很理解,政府一再抓住拆迁问题,要求各级政府坚持执政为民,要为老百姓着想,所以拆迁要规划好,不要着急,要把老百姓规划好、补偿好,这些要求都提出来了。通过这次“两会”进一步加大了这方面的力度,那些干部脑子里已经重视了。所以,我估计趋势会好一点,当然如果说绝对没有问题,那是很难做,但是趋势绝对会好一点。
2005-03-17 11:12:46 - 合众国际社记者:
李先生您好,我来这儿想知道科学发展观、和谐社会与保护中国的历史和中国的文化构建有什么关系。您刚才说拆了房子,那个房子是谁的房子?是政府的房子还是个人的房子?如果那个地方房子拆了,由谁负责建设这个地方。第二个问题,中国有五千年的历史,现在城都拆掉了,好多的城市都拆掉了。我问您,你们要建设新的中国,新中国的特点在哪儿呢?第三个问题,不知道您是不是历史学家,我问您中国重要的历史是什么时候开始的?是1921年吗,还是以前?第四个问题,关于“三个代表”,因为这是中国重要的思想,现在房子都拆掉了,没有老中国的特点,没有老中国的建筑,什么都没有了,这是不是“文化抹杀”?
2005-03-17 11:15:14 - 李忠杰:
在我们国家房子的产权比较复杂一点,因为1949年之前,房子一部分是私有的、个人的,一部分也有当时的国家和政府的,也有大官僚、大买办的。1949年之后,产业制度有些变化,一些大官僚、大资产的房子没收了,变成公有了,政府的也公有了,个人的当然也有一些变化。改革开放之后,我们逐步的在房屋产权的问题上进行了一些调整,有一些房子原来是个人所有的,当然还是归个人所有,另外他自己还可以购买很多房子,所以很多房子也是个人的。另外,居民的租房还有很多出租的,出租给别人,他有使用权,这个情况比较复杂一点。
2005-03-17 11:16:55 - 李忠杰:
拆迁总体上是为了发展的需要,为了解决民生的需要。但是,在很多地方确实遇到一个非常尖锐的课题,就是怎么保护好文物,保护好城市传统的风貌,我们对这个问题一直很重视。尤其是改革开放之后,我们不断总结经验,也包括向外国学习,看看他们是怎么保护传统文化,怎么保护古都风貌。应该承认,这些年还是做了很大努力的,我们在全国确定了很多历史文化名城,规定了古迹不能破坏,地下发掘的文物都属于国家所有。在建筑施工的过程中也一定要注意先勘察文物,研究保护的措施,不能破坏。
2005-03-17 11:18:03 - 李忠杰:
在北京城市的整体设计中,我们对怎么来保护古都风貌,也做了努力。但是,客观上来说矛盾还是存在的,一些重点文物,我们现在基本上保护得还很好,但是像北京的胡同、小四合院、一些民居的拆迁和保护之间是什么关系,这就比较麻烦了。比如说如果我们作为一个平民到北京大栅栏和老房子比较多的地方,去跟老百姓直接接触一下,感觉就不一样,他们的观点是政府难道能永远让我住这种房子吗?他们常常提出,说我的房子四面通风,上面还漏雨,一家几口住在很小很小的房子里,在他看来,拆迁、改造、发展是第一位的。但是,换一批人,让我们的老专家去看一看,老专家的意思是要保护,不能随便拆迁,所以这是一对矛盾。
2005-03-17 11:19:11 - 李忠杰:
我们的政府总希望在矛盾当中寻找一个大家都能接受的办法,这样一来,有的选择就可能是对的,但是也有的选择就可能不一定那么对。所以,在北京的建设当中,应该承认我们有很多地方保护得很好,但是确实拆掉了很多传统的民居。这个问题怎么看,就比较复杂了。所以,这个问题还需要进一步进行研究和讨论,能够使各方面的人都能够取得共识,达到和谐。
2005-03-17 11:20:07 - 李忠杰:
关于历史问题,中国的历史当然不是从1921年开始的,我们也从来没有说是从1921年开始的。正如你所说的,中国有五千年的文明历史,当然有文字记载可能少一些,在夏商周秦汉魏晋,然后唐宋元明一直下来,多少个朝代。所以,对这样的历史我们非常珍惜,我们的学生也应该学历史,应该懂历史,对历史上的文化财产应该说我们是尊重的。所以,现在文化部搞了很多工程,如夏商周断代工程,还有大量的考古项目等等。比如说长江三峡要动工了,先考古,还有南水北调的工程当中,也要考察文物。
2005-03-17 11:20:36 - 李忠杰:
我还可以告诉你一个花絮,胡锦涛总书记参加政协社科组讨论的时候,大的事情已经报道了,在讨论的时候他听取了七八位学者的发言,其中有一位学者发言的内容就是怎样做好南水北调工程当中的文物保护工作,胡锦涛总书记听了以后非常重视。大体的意思是这个事情有关部门一开始就已经考虑到了、做了,但是看来还要进一步研究做好这个事情。所以他交代要专门再报一个材料来,让有关部门研究。所以,对这个问题,从中央的最高领导到各级政府都是非常重视的,当然在实际工作当中还是有很多难处,还要我们努力去做。
2005-03-17 11:21:55 - 郭卫民:
我补充一句,这个问题跟观念有关系,现在对文物保护越来越重视了,还有跟经济发展有关系。我也关注过一些讨论,在有些地方,当地的居民的要求和文物保护专家的要求不一样,北京四合院的条件很差,也没有厕所,在胡同里,空调也不能安,因为电力不够,他们就希望拆迁以后有了环境的改变。但是,如果政府为了保护他,把他们请到好的地方住起来,没有钱,只有靠拆迁了以后盖新的楼。所以,这个矛盾是比较突出的,就是保护、发展和利用的矛盾。但是,现在政府越来越重视这个问题了。
2005-03-17 11:23:09 - 澳门日报记者:
对构建和谐社会的问题原来想得比较简单,但是今天听了李教授的讲话以后,我觉得这个问题学问确实很深,是一个逐步深入、永无止境的目标。现在确实像刚才记者和教授讲的一样,想一想不和谐的东西很多,而且过去认为很合理的东西现在也不行了,比如像农民工进城务工的问题,过去认为外地人不能到北京来工作,最近看到一些变化,外地人可以在北京居住、小孩可以上学、可以买汽车、买房子,我觉得这是一种改进,也是向和谐社会迈步,不然的话矛盾就太大了。
另外,谈到对古城的保护,在这些问题上确实也出现了很多问题,现在人们经常在讲,如果北京城原来保留古都,另外建一个新都,很多交通问题就好解决得多,一看不和谐的东西确实比比皆是。很多人都在议论,原来王府井的面貌已经全部没有了,像在人民大会堂旁边盖了一个国家剧院,在那么多古建筑群里出现了这么一个不和谐的东西。不晓得教授研究了以后,能不能更多地启发大家,到底大的不和谐的东西是什么?是不是可以理解为有矛盾、有差别的话就会出现不和谐,就要不断地解决?
第二个问题,我结合我们澳门的情况讲一讲,澳门这个社会被认为是一个包容、和谐的社会,那个地方各种宗教、各种建筑都有,这和我们现在讲的构建和谐社会可不可以联系起来,是不是也可以称为一个和谐社会?另外,澳门现在回归了,在构建和谐社会当中,澳门可以发挥什么作用?比如说要建立两岸大中华的和谐社会的时候,澳门有它特殊的作用,依教授的看法,澳门可以发挥什么样的作用?
2005-03-17 11:26:41 - 李忠杰:
我先回答关于澳门的问题。因为我出访时曾经从澳门经过,所以对澳门留下了一点感性认识,我觉得澳门这个地方真是不错,澳门人勤劳、热爱生活、很有修养,文明程度比较高。我的感觉是,当时的澳门在经济、社会、生活各个方面确实还是比较和谐的。当然,有没有它的困难和问题呢?至少在我当时去的时候还是有一些的,比如说经济怎么进一步发展、怎么持续发展,这都可能是当时的问题,现在看来势头还是比较好的。所以,我对澳门整个和谐的状态还是非常赞赏的,我们在一个国家,包括澳门、香港,要建设一个和谐社会,确实可以从澳门的管理当中、澳门人民的修养当中、澳门的文化当中,包括澳门处理中国传统文化与西方文化的关系当中学到好多东西。所以,我觉得要学习。当然,跟澳门要学习,跟香港也可以学习。
2005-03-17 11:28:02 - 李忠杰:
关于和谐与不和谐的状态,目标是要和谐,在现实生活中确实存在着很多不和谐,这也是大家都能够体会到的。不和谐表现在什么地方呢?我想“五个统筹”正是有针对性地揭示了几个大的方面一定程度上的不和谐。比如说城乡,就像你刚才说的,农民工的待遇和城里人是有差别的,为什么?是由于历史上的原因造成的,城乡分割、二元体系。为什么会形成城乡分割、二元体系呢?也是有历史原因的,因为过去长期短缺,产品短缺,为了保证城里人能够生活下去,就平均分配,你一天一斤粮食或者八两粮食,那个时候发票,粮票、米票、油票、糖票,因为短缺,只能平均分配,让大家都能生活下去。但是,额外的大量的农村人涌入城里来,就受不了了,所以当时就规定户籍不能随便动,就造成了城乡差距。
2005-03-17 11:29:07 - 李忠杰:
我刚才说我也在农村生活过,为什么我生下来就必须在农村呢,老天爷为什么不许我到城里去呢?这公平吗?现在看来确实不公平。认识到这一点,我们让农民进城。但是,农民进城以后确实带来了很多复杂的问题,管理上、住宿上、教育上、就业上,这些问题都是在改革开放的过程当中一步一步解决的。所以,对农民工的认识也越来越肯定,大家知道,开始的时候叫盲流,漫无目的的随便乱流,好象影响很不好,其实这个词用得很不对。农民工进城有他的合理性,对城市建设做出了贡献。
2005-03-17 11:29:56 - 李忠杰:
再进一步,农民还有一个保障问题是子女的受教育问题,原来城市里的趋向是不让农民工子女上学的,我也感到很奇怪,也非常不满,为什么农民工子女就不能上学呢?后来我一查,它有一定的原因,什么原因呢?因为教育经费有个分配问题,学校的经费哪儿来的?是财政拨款的,财政怎么拨款呢?根据一个地区的多少、适龄儿童的多少拨给你多少钱,多来一个人就没钱了。所以,从学校的自身利益出发怎么办呢?我也同情农民工子女,但是又没有钱,就只能把他们排除在外。解决这个问题,不是简单的说学校一定要让农民工子女上学的问题,还要解决财政问题、经费问题和其他一系列配套的措施问题。这个问题现在的趋势已经比较好了,我们的口子已经开了,看来估计农民工子女上学的问题能够解决得比较好一点。城乡差距的问题现象很突出,要解决还需要努力。
2005-03-17 11:31:16 - 李忠杰:
还有区域差距,东部沿海因为开放比较早,政策得比较快,而且它的基础条件好,所以发展得比较快。我也算了一下,广东和江苏现在两个省的国内生产总值加起来要超过西部12个省区市的综合,这么一个结论是客观的,不能说它不好,说它完全好,它的情况很复杂。应该说东部沿海发展起来以后,做出了很大的贡献。现在国家要搞财政转移支付,要去帮助西部,但是这个帮助的钱从哪里来呢?还是要靠我们自己的财政,很大一部分是从东部财政拿来,转移支付到西部去的。所以,就决定了解决东西部差距也需要一个过程。
2005-03-17 11:33:39 - 李忠杰:
改革开放之初,我们鼓励东部先发展,但是小平同志说过东部发展起来以后要支援西部,所以什么时候注重解决西部呢?当时邓小平先生就说过,到二十世纪末的时候,要突出地提出这个问题。实际上还没有到二十世纪末,1995年,我们中央政府就已经确定了要区域之间协调发展,然后2000年开始正式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西部大开发战略实施到今天,已经五年了,这五年当中应该说我们做了很大的努力,简单的数字如:中央投入西部地区的财政性建设资金累计已经达到4600亿元,其中国债资金用于西部地区的比例超过三分之一,安排西部地区财政转移支付和专项补助又是5000亿元,力度很大,这是区域差别。
2005-03-17 11:34:09 - 李忠杰:
还有经济与社会发展的不协调、不和谐,就是一段时间我们的经济发展了,但是科技、文化、教育方面相对比较落后。按照温总理说的,叫做一定程度上一条腿长、一条腿短。所以,我们的政府特别强调科学发展观,特别强调经济与社会要和谐发展,在经济和社会和谐发展方面采取了很多措施,大力增加在科技、教育、文化方面的投入,当然前提是现在有了一些钱了,原来没钱想投也投不了,现在有了钱了,就适当多投了。
2005-03-17 11:34:49 - 李忠杰:
还有人与自然环境,这也是一个很大的课题,各个国家都有这样的体会,现在我们也有这样的体会,和谐的一条就是要做到人与自然和谐,这一点的认识也经历了一个过程。过去我们注意得不够,改革开放以来越来越注意到这个问题了。特别是从1992年开始,各位记者应该知道国际上的好多大事情,1992年在巴西里约热内卢召开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签订了《里约热内卢宣言》,当时的李鹏总理是参加会议签署的,签署之后我们立即就执行了。所以,回来之后我们就制定了《中国二十一世纪日程》,到1994年的时候,是整个世界上第一个国家级的二十一世纪日程。从1991年到现在,每年“两会”期间都要开一个人口资源与环境工作座谈会,这点不知道大家注意到没有。就在前几天,胡锦涛主席在“两会”期间还主持召开这么一个会,这个会议已经连续召开15年了,每年都开。
2005-03-17 11:36:21 - 郭为民:
“两会”期间中央一般不开其他会议,只开这一个会议,原来是关于人口的,这几年是人口与自然的会议。
2005-03-17 11:36:58 - 李忠杰:
原来叫计划生育座谈会,后来改为计划生育与环境座谈会,前几年改变为人口与自然环境座谈会。刚才那位先生说到到底哪些是不和谐的地方,我概括为这几个方面,都有不和谐的地方,都要努力,我们也在努力。谢谢。
2005-03-17 11:37:44 - 越南之声广播电台记者:
每个国家都希望建设一个和谐的社会,为什么中国恰恰在这个时候提出这个问题?有的专家是这么说的,这是一个在关键的时刻提出的关键的决策,您对此怎么解释?
2005-03-17 11:38:23 - 李忠杰:
听说你是越南的,我很高兴,因为我去过越南,我带了一个团到越南北方和南方都访问过。我觉得越南是一个生气勃勃的国家,我希望越南能够继续进一步发展。
至于说到为什么会在这样一个时刻提出和谐社会呢?应该说是两方面,一方面是我们对于我们发展目标的认识越来越深化,当然条件也越来越具备。第二,在社会发展进程当中,某些不和谐的因素比较突出,所以我们及时地提出这样的要求。
2005-03-17 11:39:31 - 李忠杰:
我们的目标,原来突出强调经济发展,但是后来也感到精神文明不可缺少。所以,变成两个文明。再后来还有一个政治文明,变成三个文明,再进一步社会还要协调,也要发展,所以变成四位一体,认识深化了。同时,我为什么说条件具备了呢?因为整个社会有这样一个国家,从国际上说人均1000美元之前,首先要解决温饱问题,让大家填饱肚子,这时候经济的发展就特别重要。但是,过了1000美元的线之后,基本的生活有保障了,这时候生活质量方面的要求就特别强调了,这时候就需要更多地关注社会问题。当然,资金的积累也有条件。这是第一个大的原因。
2005-03-17 11:40:44 - 李忠杰:
第二个原因,确实我们在发展的过程当中看到了很多不和谐的现象,就是我前面列举的。所以,要求特殊的注意解决这个问题,在这样的前提之下,明确地提出科学发展观,明确地提出建设和谐社会的目标,可以说确实是关键要求。但是不是关键时期呢?某种程度上也可以说,因为我们现在的建设对于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目标很关键,我们对于应对国际上的潮流、机遇和挑战也很关键。所以,说关键时刻、关键要求,如果理解上把握得准确的话,我还是同意的。谢谢。
2005-03-17 11:41:52 - 郭卫民:
大家提问很热烈、很踊跃,但是由于时间晚了,今天先到这里,看来今天大家有很多很关心的问题,我一个是很感谢李主任、李教授跟记者们这样的交流,也感谢记者们的关心,将来欢迎李教授经常来,有政治问题的时候,可能还是用吹风会的形式和大家讨论。今天的吹风会就到这里,谢谢大家。
2005-03-17 11:42:19
图片内容:
- 中国网准备就绪
- 国务院新闻办新闻局局长郭卫民
- 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副主任、教授、博士生导师李忠杰
- 凤凰卫士记者提问
- 葡萄牙新闻社记者提问
- 马来西亚星报记者提问
- 荷兰记者提问
- 日本共同社记者提问
- 合众国际社记者提问
- 澳门日报记者提问
- 越南之声记者提了最后一个问题
- 认真校对
- 记者认真记录
- 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副主任、教授、博士生导师李忠杰回答记者的问题
- 发布会结束
视频地址:
数据地址:
网友发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