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动标题
- 国家林业局介绍我国荒漠化和沙化情况
活动描述
- 2005年6月14日(星期二)上午10时,国家林业局副局长祝列克公布我国荒漠化和沙化的最新动态,介绍动态变化成因及今后的治理对策,并答记者问。
文字内容:
- 郭卫民:
女士们、先生们,上午好!国家林业局不仅主管着我们国家有关林业发展的工作,而且也负责我国野生动植物的保护,就是生物多样性,还负责我国湿地的保护,还有防沙治沙等一系列方面的工作。今天我们很高兴请来国家林业局副局长祝列克先生,祝局长会着重向大家介绍中国荒漠化和沙化的最新动态,其中也包括防治的工作情况,这是中外媒体非常关注的。同时,今天和祝局长一起来的还有国家林业局新闻发言人曹清尧先生、国家林业局防沙治沙办公室主任刘拓先生,他们也会回答大家感兴趣的其他有关林业局分管工作的一些情况。现在,我们先请祝局长做介绍。
2005-06-14 09:56:28 - 祝列克:
女士们、先生们、新闻界的朋友们:
十分感谢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在这里举行新闻发布会,通报我国荒漠化和沙化的最新动态。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防沙治沙法》和《联合国防治荒漠化公约》,国家林业局于2003年11月—2005年4月组织了第三次全国荒漠化和沙化监测。监测结果表明,上世纪九十年代末我国荒漠化和沙化整体扩展的趋势得到初步遏制,“破坏大于治理”的状况转变为“治理与破坏相持”,重点治理区生态状况明显改善,绝大部分省区治理面积大于破坏面积,全国沙化土地由上世纪末每年扩展3436平方公里转为每年减少1283平方公里。
2005-06-14 10:01:09 - 祝列克:
一是荒漠化和沙化土地面积同时出现净减少。截止2004年,全国荒漠化土地为263.62万平方公里,占国土面积的27.46%。与1999年相比,5年间全国荒漠化土地面积净减少37924平方公里,年均减少7585平方公里。
全国沙化土地面积为173.97万平方公里,占国土面积的18.12%。与1999年同监测范围内相比,5年间沙化土地面积净减少6416平方公里,年均减少1283平方公里。
2005-06-14 10:02:07 - 祝列克:
二是荒漠化和沙化程度有所减轻。从荒漠化土地看,轻、中度荒漠化面积增加20.8万平方公里;重、极重度荒漠化面积减少24.59万平方公里,重、极重度荒漠化面积比例则由1999年的47.3%下降到2004年的38.7%。
从沙化土地来看,流动沙地、半固定沙地面积净减少38749平方公里,固定沙地增加32265平方公里,流动、半固定沙化面积在沙化土地中的比重则由1999年的36.1%下降到2004年的33.9%。
2005-06-14 10:02:45 - 祝列克:
三是大部分省区的荒漠化和沙化状况呈现好转的态势。与1999年相比,大部分省区的荒漠化和沙化土地面积出现缩小的态势。宁夏、吉林、陕西、河北、山西及南方各省沙化土地继续缩小;内蒙古、甘肃、辽宁、黑龙江、山东等省区已由扩展转为缩小。一些重点省区的荒漠化、沙化土地面积减少明显,荒漠化和沙化状况有了显著改善,与1999年相比,内蒙古、新疆、河北、宁夏、甘肃和陕西的荒漠化面积分别减少了16059平方公里、14226平方公里、4029平方公里、2329平方公里、1900平方公里和1257平方公里。内蒙古、河北、甘肃、山西、山东、宁夏和陕西的沙化土地分别减少4882平方公里、959平方公里、836平方公里、782平方公里、380平方公里、254平方公里和208平方公里。
2005-06-14 10:03:21 - 祝列克:
四是沙区植被盖度有所增加。沙区中盖度(植被盖度在20—50%之间)的沙化土地面积增加了12.4万平方公里,高盖度(植被盖度50%以上)的沙化土地面积增加了2.3万平方公里。
2005-06-14 10:04:24 - 祝列克:
我国荒漠化、沙化防治工作虽然取得了明显的成效,但当前防治工作的成绩还只是初步的、阶段性的,形势仍很严峻,主要表现在:
一是治理形成的植被刚处于恢复阶段,一年生草本植物比例较大,植物群落稳定性差。
二是沙区自然破坏力很大,特别是水资源匮乏,生态极度脆弱,植物在这里生长成活十分困难,如果管理稍不到位,就有可能导致植被的衰败死亡,致使前功尽弃。
2005-06-14 10:05:21 - 祝列克:
三是防治任务还非常艰巨。全国现有的174万平方公里的沙化土地中,有50多万平方公里的沙化土地具备治理条件,如果按现有的治理速度,至少需要几十年的时间才能完成治理。同时,全国还有近32万平方公里具有明显沙化趋势的土地,这种土地是临界于沙化与非沙化土地之间的一种退化土地,如果利用不当,极易成为新的沙化土地。
2005-06-14 10:06:01 - 祝列克:
四是导致荒漠化和沙化扩展的各种主要人为因素没有根本消除。滥放牧、滥开垦等行为在部分地区仍程度不同地存在。
五是不利的气候因素,特别是干旱对加速荒漠化和土地沙化的影响亦不可低估。
由此可见,我国的荒漠化和沙化防治已经步入了治理和破坏相持阶段。因此,加强防沙治沙的决心不能动摇,扶持防沙治沙的力度不能减弱,强化防沙治沙的各项措施不能松懈。
下面,我和我的同事愿意回答大家关心的问题。
2005-06-14 10:06:54 - 郭卫民:
下面可以提问。
2005-06-14 10:07:45 - 凤凰卫视记者:
有两个问题,刚才祝局长说“已经到了相持的阶段”,是不是意味着减少的程度和扩大的程度比例可能会在一段时间内一直维持现状?在这样的情况下,政府会采取什么样的措施?第二个问题是:林业局也负责野生动物,我们非常关心目前赠送给台湾的大熊猫的情况怎么样了?
2005-06-14 10:08:03 - 祝列克:
第一个相持阶段,中国有句话叫“不进则退”,政府在这个阶段还继续要推进防沙治沙的各项工作,主要包括几个方面,第一是继续大力执行防沙治沙法,依法治理荒漠化问题。第二是继续推进工程的建设,目前来讲,防沙治沙方面中国主要推行的是“六大工程”和“草原保护与治理工程”以及“水土保持工程”。这些工程的投入不但不能减轻,而且在“十一五”乃至今后的若干年中还要继续加大。目前这方面的投入每年政府要拿出100—150亿人民币,这个力度将来还会继续加大。
2005-06-14 10:09:29 - 祝列克:
第三是政策方面要进一步鼓励各阶层投入到防沙治沙当中,这里包括政府对已经防沙治沙的林子实行收购政策和土地更加优惠的使用政策。
第四是进一步加强国际合作,履行我们国际防治荒漠化公约的义务。
2005-06-14 10:13:41 - 祝列克:
至于第二个问题,关于熊猫的问题,已经开过不少次的新闻发布会。作为中国政府,特别是国家林业局,熊猫已经准备好了,已经养在卧龙自然保护区,凤凰台的记者可能已经去看过,现在我们就是等着看台湾方面怎么落实接受的具体措施。
2005-06-14 10:15:34 - 美国彭博新闻社记者:
你刚才提到的10到15亿美元是前五年已经投资的吗?请问下个五年我们政府这边还会投资多少?主要是花在什么项目上?是轻度、重度?怎么样防止情况更严重?第二个问题,请问你们有没有做有关的地下水位高度的研究?请问现在的状况怎么样?跟沙漠化、荒漠化的关系怎么样平衡?下五年地下水位的高度有没有可能降下?对城市化的影响有哪些?
2005-06-14 10:16:16 - 祝列克:
第一,我讲过去几年用的是100到150亿美元。第二,荒漠化很重要的问题是水资源的匮乏造成的,加之人类不合理的土地利用而形成的土地退化过程,治理方面我们是很注重的,就是要考虑水的问题。所以,荒漠化、沙化土地是173.97万平方公里,但是具备治理条件的才53万平方公里。所谓具备条件是根据水资源的状况确定的,是53万平方公里。我们治理主要还是对人类的生产活动进行约束,对一些植被进行恢复,合理地利用水资源。
2005-06-14 10:17:16 - 中央电视台记者:
请问刘主任一个问题,现在有一些专家这样认为,主要沙区迁出一些人口,靠自然恢复就能有效地遏制沙化的趋势。您是否同意这个观点?同时,政府在今后的防沙治沙过程中应该有何作为?
2005-06-14 10:19:00 - 刘拓:
我觉得这个问题是一个很有意义的问题,当然,话不能说得那么绝对。只要从沙化土地里面迁出人口,就能够治理沙化土地。我们国家有174万平方公里的沙化土地,在这174万平方公里沙化土地里面生活了1.5亿人口,这1.5亿人口是不可能都迁出来的。
2005-06-14 10:19:50 - 刘拓:
但是,生态移民是我们防沙治沙里面一个非常重要的措施。这里面一定要讲究条件,什么条件?就是这个地方的生态已经恶劣到人们不可生存了,这是要迁出来的。因为我们搞生态移民、搞防沙治沙、生态建设都是以人为本,这是一个基本的原则。
2005-06-14 10:21:41 - 刘拓:
第二,移出来的这些人必须具备生存的条件,或者适合于人类生存的条件,那就是要有相应的水资源,有相应的生活措施,还要有相应的产业发展的基础。另外,还有一个问题,就是迁出来以后,人们从心理上、生活习惯上都应该能够适应一个转变的过程。
2005-06-14 10:22:44 - 刘拓:
根据这几年我们防沙治沙、进行生态移民的实际情况来看,做得是比较好的,比方说京津风沙源治理工程,到目前已经移出了4万农民。移民以后,原来的生态状况改善了,农牧民群众的生活水平提高了,实现了一个双赢的目标。这个措施我们还是应该循序渐进地进行,谢谢。
2005-06-14 10:23:49 - 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经济之声记者:
刚才您说到在政策上鼓励各方面的力量投入到防沙治沙的工作中,您能否具体介绍一下具体的鼓励措施?谢谢!
2005-06-14 10:24:55 - 祝列克:
这个政策在不同的文件里都发表了。首先,我们对沙化土地的治理实行一些土地优惠政策,对国有的荒漠化土地进行治理可以使用70年,并且在税收方面给予减免。
2005-06-14 10:25:39 - 祝列克:
第二,不论是什么经济成分,只要纳入到国家总的治理计划当中,都可以享受同等的补贴政策。
第三,如果是营造的是生态公益林的话,政府可以给予补助,一个是按照每亩计算的补贴,每年5元钱的生态效益补偿金;二是如果你自己不想经营的话,政府正在试点,可以采取收购的方式。各地也会结合中央这些政策,制定一些地方的政策。谢谢!
2005-06-14 10:27:22 - 法国新闻社记者:
刚才您提到好多的困难,就是人为的因素,能不能说一下那些人为因素的破坏,在防治过程中遇到一些什么困难?怎么样解决?
2005-06-14 10:29:54 - 祝列克:
我们确实是在防沙治沙当中遇到了不少困难,因为荒漠化土地和贫穷地区基本上是划等号的,我们国家70%的贫困人口就生活在荒漠化地区,所以最重要的是怎么解决好这些地区的科学发展问题。
首先是怎么提高公众的防治意识,对于他们的子孙后代怎么负责,怎么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第二是采取补贴政策,帮他们进行一些产业的调整。
2005-06-14 10:30:28 - 祝列克:
我们搞退耕还林,如果你不种粮食了,一亩地补助二百斤粮食,并且每亩给50元的种苗费。对于实在没有生存条件、生态极度恶化的地区,像刚才刘主任说的,我们就实行自愿的生态移民政策。这几年我们这些政策都实施得比较好,没有对当地产生大的负面影响,而且这几年当中,当地农民每年人均纯收入增加了80到200元,特别是京津风沙源地区,像内蒙、河北坝上,农民这几年通过治理人均增收810元。
2005-06-14 10:32:51 - 中国新闻社记者:
刚才主持人讲到国家林业局还负责野生动植物方面的保护,所以我想提这方面的问题,据我了解,境外的一些组织对中国某些地区活熊取胆的问题比较关注,这方面现在的情况是怎样的?国家都采取了哪些措施?
2005-06-14 10:36:23 - 曹清尧:
我来回答您这个问题。前些时候,我也注意到国外个别的媒体有这些报道,但我也同时注意到这些报道有夸大和不实的现象,有失客观、全面和公正。总的来讲,中国在养熊取胆方面已经进入了法制化、规范化和科学化的轨道,虐待野生动物的行为只是个别人的行为。
多年来,中国政府高度重视野生动物的保护工作,并且作出了不懈的努力,取得了巨大的成就。先后颁布实施了《野生动物保护法》等一系列的法律法规,加入了《濒危野生动物国际贸易公约》,从法律上保障了野生动物的可持续发展。特别是将野生动物和自然保护区建设作为以生态建设为主的林业化战略的重要内容,列为六大林业重点工程之一。
2005-06-14 10:37:12 - 曹清尧:
近年来,野生动物栖息环境有了极大的改善,有200多种珍稀、濒危野生动物的种群数量在稳步增加。您刚才提到国外个别的组织和媒体的报道,是关于野生动物资源利用方面的问题。我想,野生动物既是重要的生物资源,同时也是一种很重要的自然资源,保护的目的应该是保持其可持续发展。
我们国家对野生动物资源利用非常慎重,基本方针是严格保护野生资源,积极培育利用人工繁殖资源,目前已经基本上实现了通过人工培育解决利用的问题。中国政府高度重视熊的资源的保护工作,将黑熊、棕熊列为中国的二级保护动物,将马来熊列为一级保护动物,将熊的活动区作为一级保护区,开展回归大自然的实验,已经成功地将六只人工繁殖的黑熊放在长白山自然保护区。
2005-06-14 10:39:42 - 曹清尧:
有关熊胆的替代品也正在研究推广之中,1992年《濒危野生动物种国际贸易公约》(CITES)将中国熊列为附录一的内容,中国政府严格履行了公约的义务,禁止出口熊胆及其制品。1993年起停止兴建养熊取胆场,并停止野外捕捉熊用于取胆,有效地促进了野生资源的恢复。据去年完成的野生动物调查的结果,中国熊的资源正在逐年增加。当然,有一个对野生动物资源利用的问题,利用熊胆制药在中国已经有上千年的历史,无数成功的实例使熊胆药效的功能得到确认,在救死扶伤方面作出了很大的贡献。为了更好地保护好野生资源,利用好熊胆的医药功能,中国1984年开始批准建立一些熊的养殖场,经过我们对比,每一只驯养的熊可以取胆约5年,相当于野外捕杀220只熊获得的熊胆粉。这样,在一定程度上满足了药用的需求,也保障了治病救人的需要。
2005-06-14 10:45:22 - 曹清尧:
保护野生动物是人类的文明,发挥中医药的传统也是人类的文明。当然,在养熊取胆的初期,由于我们的法律法规不是很完善,管理不规范,确实有少数取胆技术条件差,取胆手段落后的情况。对此,中国政府一方面及时制定了黑熊养殖技术管理的暂行办法,对养殖取熊胆和取胆的方式都做了明确的规定,要做到卫生、无痛操作,取胆熊均可在较大的场所自由活动,并且严格规定,对三岁以下、体重约在100公斤以下、病弱或者肢体残疾、怀孕或者哺乳期,以及其他不宜取胆的熊实行禁止取胆;同时要求对取胆的熊进行良好的护理,保障其有丰富的食物营养。
2005-06-14 10:49:19 - 曹清尧:
第二个方面是严厉打击非法行为,关闭、取缔了一批技术落后、条件恶劣的养熊取胆场,收容、治疗受到伤害的熊,依法严处违法的责任人。2004年12月23日,国家林业局等五个部门联合下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熊资源保护及其产品入药管理的通知,决定全面禁止野外猎捕熊资源和以极端残酷的方式养熊取胆的行为,防止非法养殖或者条件恶劣的养熊单位非法销售其产品。目前仍有极少数非法养熊取胆场,中国政府正在调查,发现一个取缔一个。
2005-06-14 10:52:11 - 第一财经日报记者:
我有两个问题,分别提给刘主任和祝局长。刘主任,前几年北京春季饱受沙尘暴之苦,但自2003年以来,沙尘暴没有明显出现过,这是不是与沙尘暴起源地的治理,尤其是京津风沙源治理工程有关?如果紧密相关,您能否介绍一下这几年治理沙尘暴的成果和现在仍存在的一些差距与不足?请问祝局长,有专家表示,沙尘暴起源地在学术界有一些争议,具体的起源地说法不一,国家气象局每次对沙尘暴都进行详尽的研究和分析,国家林业局是否从林业角度进行了分析和研究?如果已经启动了这项研究,能否介绍一下具体情况;如果没有启动这项研究,国家林业局是否也会加强对这个问题的重视?
2005-06-14 10:53:35 - 刘拓:
我很乐意回答你这个问题。沙尘暴应当说是我们国家北方地区最严重的一种生态问题,沙尘暴的形成,从大的方面看主要包括两个因素,一个因素是地被物的因素,第二个因素就是气象条件。目前而言,人类恐怕对于气侯因素还难以做到控制,但是我们完全可以通过改善地被物的状况来控制、减轻沙尘暴的危害。有一条,沙尘暴在我们国家是不可能消灭的,只能是减轻它的危害,减少它的发生。
2005-06-14 10:55:56 - 刘拓:
我想,大家生活在北京地区,对于这几年沙尘暴所发生的情况,所造成的影响,恐怕都深有体会。专家们做过一个研究,我们国家的沙尘暴,上个世纪五十年代发生了5次,六十年代发生了8次,七十年代发生了13次,八十年代发生了14次,九十年代发生了23次。进入新世纪以来,沙尘暴是逐年递减的趋势,2001年发生了13次,2002年发生了11次,2003年发生了2次,2004年发生了6次,今年在北京地区就更少了。不仅如此,根据北京市环保局监测的数据,北京城区的可吸入颗粒物,1998年可吸入颗粒物达标天数是27%,到2004年已经达到了62%。
2005-06-14 10:58:21 - 刘拓:
就从这两个因素我们看北京的生态环境改善的情况,应该说,进入本世纪以来,北京地区的生态环境得到了比较大的或者说比较明显的改善。之所以北京地区生态环境能够得到这样的改善,我感到与地被物的建设是息息相关的,通过这几年京津风沙源以及全国的防沙治沙和生态建设工程的实施,有效地改善了这些地区的林草植被。
2005-06-14 11:00:31 - 刘拓:
实践已经证明,通过实施以生态建设为主的林业发展战略,对于改善生态条件,提高人们的居住环境,应当说作用是巨大的。当然,从辩证的角度讲,这几年北方地区降水也相应增加,有的地区提高了三成左右,对于缓解沙尘的发生起到了好的作用。谢谢!
2005-06-14 11:02:36 - 祝列克:
第二个问题,我们刘主任已经回答了一些。我强调两点,第一是关于沙尘暴,我们跟气象局是紧密配合的,作为一个整体共同研究和分析,在分工上,气象局主要注重于大气环流的变化,国家林业局主要是注重地被的情况。现在专家比较一致地认为,北京的沙尘暴主要来自三条路线,一个是偏北路径,一个是西北路径,还有一个是偏西的路径。
2005-06-14 11:03:50 - 祝列克:
其中影响最大的是偏北路径。我们为什么启动京津风沙源治理工程?主要是因为偏北路径的影响较大。作为研究来讲,国家林业局也是积极开展研究,正像刚才讲的,我们重点研究植被的恢复,并且取得了很大的成绩,今后还将继续研究。谢谢!
2005-06-14 11:05:34 - 中国经济时报记者:
我有两个问题请问祝局长,第一,您刚才的谈话中说到现在荒漠化的情况是轻、中度的荒漠化土地面积在增加,重和极重度的荒漠化土地面积却在减少,我想知道这究竟是什么原因?是因为我们治理的方向、重点的原因?还是有一些其他的因素?第二,您刚才也谈到我们现在具有明显沙化趋势的土地达到了32万平方公里,我们看到公报上也说了,这个面积大部分是分布在内蒙古、新疆、甘肃和青海一带,而且主要是以草场为主。我们知道这两年变化非常严重,这些地区地下煤的开采非常多,造成土壤沙化包括草场破坏的情况也非常严重,我们想知道,国家林业局在这个领域是否会有一些有力的措施出来遏制这样的局面?
2005-06-14 11:08:36 - 祝列克:
第一个问题,主要是讲荒漠化的面积是在缩小的。第二个问题,荒漠化的程度在减轻。轻度增加主要是指治理过程当中,把一些重度荒漠化地区经过治理转变为轻度,这表明在荒漠化的面积里面,中、轻度的比重增大,而重度减少。比如说流动的沙变成不流动的、半固定的沙丘。
第二个问题,关于32万平方公里具有明显沙化趋势的土地,一旦利用不合理,就可能变成沙化土地。我们国家正进入工业化的中期阶段,重工业的比重在逐年增加,对于矿产的需求是有所增加的,所以国家林业局正在跟有关部门共同研究加强这方面的执法力度,
2005-06-14 11:11:58 - 祝列克:
一是划定沙化土地封禁保护区;第二是对任何沙区建设项目进行必要的包含防沙治沙内容的环境评价;第三是推广一些矿山植被恢复技术。我想,在有些矿区已经取得了很好的成效。
2005-06-14 11:16:04 - 郭卫民:
今天的发布会到此结束,谢谢祝局长,谢谢各位。
2005-06-14 11:18:29
图片内容:
- 发布会即将开始
- 中央电视台直播
- 发布会资料
- 沙漠荒漠化土地分布图
- 中国网直播人员准备工作
- 国务院新闻办新闻局郭伟民局长主持会议
- 国家林业局祝列克副局长介绍情况
- 凤凰卫视记者提问
- 美国彭博新闻社记者提问
- 中央电视台记者提问
- 国家林业局防沙治沙办公室刘拓主任回答提问
- 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经济之声记者提问
- 法国新闻社记者
- 中国新闻社记者提问
- 国家林业局新闻发言人曹清尧先生回答提问
- 第一财经日报记者提问
- 发布会会场
- 中国经济时报记者
- 中国网编辑校对文字
- 国家林业局祝列克副局长回答问题
视频地址:
rtsp://vod.china.com.cn/Archive/scio/20050614.rm
数据地址:
网友发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