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动标题
- 国家林业局和吉林省政府介绍吉林森工体制改革情况
活动描述
- 2006年12月22日14:00,国家林业局、吉林省人民政府在国家林业局213会议室召开新闻发布会,由国家林业局副局长雷加富、吉林省副省长杨庆才介绍中国吉林森林工业集团体制改革的情况,并回答记者提问。中国网进行现场直播,敬请关注。
文字内容:
- 曹清尧:
女士们、先生们,大家下午好!时值岁末年初,在即将过去的一年里,新闻界广大朋友为宣传林业、支持林业建设做了大量的工作。在此,我对大家的努力表示衷心的感谢,并祝大家元旦快乐,新春吉祥如意!
我首先发布一个消息,经过国务院新闻办公室批准,自2007年1月份开始,国家林业局将定期开展自主新闻发布工作,并于每个月第一周的星期三上午十点在我们的新闻发布厅准时召开国家林业局林业新闻发布会,欢迎各位记者朋友前来参加,了解林业有关情况。
2006-12-22 13:56:29 - 曹清尧:
我想,记者在例行的发布会上将能获得更多信息,提高发布会的效率。我们真诚地希望各位记者朋友对你们感兴趣和关注的问题,通过电子邮件、电话或者传真跟我联系,我好及时地回答大家的问题。下面,我们开始今天的新闻发布会。
2006年是中国改革之年、收获之年,亿万农民在林权制度改革中获得了最根本的生产资料——林地的经营权、使用权、收益权和处置权,国有林区体制机制改革突破届年,吉林森工企业经营体制改革取得成功,1800万公顷林地由林业职工操作经营,十几年一直徘徊不前的国有林业改革终于取得了很大的成效,国有林场的改革也迈出了坚定步伐,目前4666个国有林场将实行分类改革。
2006-12-22 13:57:41 - 曹清尧:
森工集团是我国四大森工企业之一,长期以来,由于所有制结构单一,辅业摊子过大,冗员过多,企业办社会,负担沉重等等,企业活力不强,面临资源危机。2005年以来,吉林森工集团进行全方位、深层次、实质性改革,取得阶段性成果;加工业国有资产全部退出,辅业全部转制民营,社会职能全部移交,职工全部转换劳动关系;集团实行股份制改造,实现了投资主体多元化,由国有独资公司转变为国有控股有限责任公司。今年11月份,中国吉林森工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在长春正式挂牌成立。这是我国森工企业第一家国有控股公司,它的成立标志着我国国有林区经营管理体制改革已由传统模式向现代模式转变。今天的新闻发布会,我们高兴地邀请到了国家林业局副局长雷加富先生、吉林省副省长杨庆才先生、吉林省人民政府副秘书长张宝田先生、吉林省林业厅厅长刘延春先生、吉林省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副主任马明先生、中国吉林森林工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董事长柏广新先生。
首先,我们请柏广新先生介绍吉林森工改革的有关情况。
2006-12-22 14:01:15 - 柏广新:
非常荣幸在这里跟各位领导、各位记者汇报一下中国吉林森工集团改制的情况。吉林森工集团是四大森工企业之一,成立于1994年3月,10多年来,为国家生产木材1697万立方米。现在我们的森林蓄积还有1.57亿立方米,通过近几年的培植和管护有了较大幅度的增加。
长期以来,吉林森工不仅肩负着木材生产的任务,肩负着森林培育的任务,肩负着造林的任务,而且肩负着所在地的城市建设、文教、卫生,包括街道、政法武装、社会治安等任务,是一个大而全、小而全的管理模式,所以社会负担比较沉重。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其他行业改革都走在前面,我们森工行业改革由于社会包袱比较重,一直没有进行实质性的改革,带有一个行业的改革滞后性。
2006-12-22 14:04:28 - 柏广新:
同时,由于社会负担不断加重,曾经产生了资源危机、经济围困的情况。我们在改革以前,每年要负担营业外支出2亿多元,主要是公检法的开支,供电、供水、环境卫生、医院补贴、教育经费,再加上地区的一些社会管理费用,把企业的利润全部由这部分支出吃掉,所以长期处于亏损或者低劣的状态,形成了企业不是企业,政府不是政府这样一种局面。
去年以来,国家林业局把林业改革工作放在了首位,多次召开会议,调研、指导我们集团的改革工作。去年以来,雷加富副局长两次到我们吉林林区调研并指导我们工作。吉林省委、省政府把2005年作为改革攻坚年,对全省816户国有企业进行全面的改革,提出了四个到位的要求:国有资本退出到位,债权清理到位、职工转换关系到位、整体改革到位。
2006-12-22 14:07:30 - 柏广新:
特别是主管副省长杨庆才同志亲自抓,国资委亲自组织领导,林业厅大力支持,我们就抓住了吉林省这次改革的机遇。经过调研及我们的实际情况,我们根据省政府的“四到位”又提出了“四全一改”。木材加工业全部退出国有,实质上我们是搞了工业和林业的分离,本来我们森工集团主要是培育森林、管护森林、繁育森林的一个企业,这些年建了一些大大小小的加工厂。这些加工厂实质上在全面国有独资的情况下,在这种计划经济管理的过程中,基本上是亏损的或者是微利,多数是木材销售利润的转移,也是一个森工企业的包袱。这样我们把各个林业局所办的小加工厂从林业局剥离出来,用这个资产第一步为职工量化身份,就是给职工一定的股份,解除林业局职工的劳动关系,使职工成为新的小的企业的员工,然后由领导班子和其他资本再进行购买,组成新的股份制企业,这样就和林业局进行了资产上的剥离。人随资产走,同时又把人带走。
2006-12-22 14:09:50 - 柏广新:
辅业全部转成民营,主要是供电、供水、环卫,包括医院。我们每个森工局一般是一个医院,我们有的林业局是两三个医院,比如说林监局就有三个医院,因为工人的分布不同,这样我们把医院也通过股份制改造,由医院的员工对医院有效经营资产进行买断,组成股份制的医院,成为地方卫生行业主管的社会上的医疗机构,这也从林业局分离出来。
2006-12-22 14:15:08 - 柏广新:
第三,社会职能全部移交给政府。吉林省委省政府在这次改革当中,给了我们很大的支持,特别是在移交地方政府的社会职能,一个是学校,一个是公检法,这需要政府拿出一部分钱来接收这些机构,吉林省政府在我们集团大概投入接近4个亿的改制成本,把这些学校全部接收到地方去,大小60个机构,职工全部转换劳动关系。我们集团在职职工13.8万,下岗职工大概6万左右。这次在册职工,下岗职工按照国家监管政策,通过国家林业局的支持,国家林业局和财政部拨付改制成本1.2亿,吉林省政府拨付1.79亿,按照天保工程的安置标准,对这些职工进行了安置;不足部分由企业贷款,我们贷款4.8亿,将这些职工的安排全部纳入预算。在岗职工主要是通过资产量化以后,全部到新的工厂去工作,80%的在岗职工在新的企业工作,成为这个企业的员工和股东。有10%左右是自谋职业,10%左右有低保。
2006-12-22 14:16:34 - 柏广新:
剩下的还有3.7万人,这些人留在原来的企业,也要解除国有身份,你是吉林森工集团的员工,而不是国家职工了,签订这个合同,工龄连续计算,不支付补偿金,待离开企业时,按《劳动法》和有关规定进行支付,不离开这部分人就不支付,使我们集团卸掉了社会负担的包袱,卸掉了辅业的包袱,卸掉了经营效益很差的加工厂的包袱。加工厂和林业局剥离之后,组成新的股份制企业以后,由于它的机制比较先进,始终积极性比较高,现在效益都比较好。加之我们在原料供应上还保持原来的渠道来扶持,这个企业现在是越办越好,比背在林业局身上要好的多了。
2006-12-22 14:19:26 - 柏广新:
然后我们对集团进行了股份制改造,这个股份制改造是两个,一是我们员工入股30%,国有控股65%,使我们的投资结构发生了变化,由原来单一的国有变成了员工参股这样一个多样化的股权结构。这样就使我们广大的员工真正地和企业的发展、和企业的效益连在一起,更加明确了企业、个人和国家的关系。今年的利润在去年的基础上翻一番还多。
2006-12-22 14:21:01 - 柏广新:
以上的改革,一是组织找专门的领导机构认真操作,因为森工企业非常分散,职工的观念非常落后,把做国有职工的“铁饭碗”作为自己终身的保障,特别是大量解除劳动关系进行一次性安置,我们重点在改革当中宣传我们的社保,宣传你在国有企业工作,由于国营企业向社保公司交了保险金,你退休的时候就到社保公司去领取退休金。你在私营企业工作或非公有制的企业工作,由于非公有制企业向社保交了社保基金,你退休的时候也到社保公司去领取。你自谋职业,你向社保交社保基金,你到退休的时候也到社保公司领取退休金。所以,无论你在什么企业工作,到退休的时候都到社保公司领取退休金。
2006-12-22 14:22:55 - 柏广新:
国有企业由于人员多、包袱重、效益低,在交社保基金的时候,往往是按照低限交,非公有制的企业,股份制的或者私营企业由于人员少、包袱轻、设备好,他们交社保金按照高限缴,领取的社保基金就高。现在我们已经出现了这个问题,现在有些退休同志退休金比较低,原来按最低限交,现在补交行不行,不行。无论在非国有还是在私营企业还是自谋职业,主要是靠经营效益,靠交不交社保才能保证你的保障。
2006-12-22 14:24:54 - 柏广新:
二是我们坚持民主透明,再小的工厂改制都要有职代会通过方案,都要把职工的安置方案作为第一件事来由大家讨论,通过以后,稳步实施。
三是实事求是,因地制宜,主要是一厂一策,有的厂子是职工全体买断,有的是由经营者班子买断,有的是引进战略投资者,还有一部分暂时退不出去的,林业局还要参股,个别还要扣股,这样和林业局成为一种投资关系,而不是一种行政关系,林业局只对它负有限责任。
2006-12-22 14:25:33 - 柏广新:
四是保持稳定。我们特别重视稳定工作,事先抽调了200多人组成信访工作组,到社保机关去培训,学习我们国家的社保政策,学习各种用工政策,学习各种工伤管理有关政策。做到在改革中具体问题具体解释,所以我们大小接待发生上访300多次,但是由于我们耐心解释,只要解释清楚了,大家就理解了。所以,这次改革基本上保持了稳定。
2006-12-22 14:27:18 - 柏广新:
改制后,主要解决了五大问题,一是解决了职工办社会的问题,主要是把社会职能交给了当地政府,把管理职能交给了林业厅。因为我们基地省领导在成立时首先和林业局进行了初步的政企分开,使企业真正成为一个企业。二是解决人员过多的问题,森工企业人多的问题是一大顽症,人上哪里去?没有地方去。现在我们解除劳动关系的一些职工还仍然在林区居住,除了在新的企业工作之外,我们在季节性用工、临时用工都优先招这些解除劳动关系的职工,同时这些职工也就自谋职业。
2006-12-22 14:28:59 - 柏广新:
三是产权干预的问题,现在我们的多元化还是初步阶段,我们在改革的时候也考虑是否引进战略投资者,我们觉得森林工业是国家资源性的企业,它受国家的指令性管理和规划,还比其他行业要突出。另外,考虑对森林资源的培育和生态的安全,我们还基本上保持国有绝对开放,主要是解决员工和企业的责任心。也有的投资者想投资于森林工业企业,现在我们还在进一步研究和探讨。因为森工企业将会用一部分利润来造林,来维护、管护森林,如果有其他的投资者进来,来管护森林、培育森林,作为林区的职工,他就非常积极,也许他们长期生活在林区,对森林资源的依赖和爱护形成了本性和觉悟,这样改制以后就形成了一个专门的管护、培育、利用森林的专业企业,把主要精力用来管护森林、培育森林,和科学地利用森林。这样会对森林资源的培育更加专心致志,因为他要依靠这片森林来生存,他对森林的管护、培育,就更加积极,更加有责任心。
2006-12-22 14:31:39 - 柏广新:
从近几年的情况来看,我们的森林面积蓄积双增长,覆盖率增加了近两个百分点。在我们那个地方增加1个百分点非常困难,因为我们那个地方几乎百分之百是森林,再增加面积的可能性非常小,这主要得益于国家的退耕还林政策,才使我们增加了森林面积。但是提高蓄积,提高生长速度,这有无限的空间,我们主要通过科学经营真理,提高森林的增长速度,提高林木的质量。在这个基础上,我们又认真研究了今后的发展思路,提出了“实践三个优化,发展六大产业,培育九大龙头”的方针,我们现在还有九个成长性比较好的大的子公司。
2006-12-22 14:35:00 - 柏广新:
三个优化是:生态和产业优化,要首先把生态资源优化,产业布局也要优化,经营管理优化,体制机制优化。我们今后再发展、再办任何项目和企业,都要采取股份制,都要采取先进的机制。
发展六大产业是:发展以林业为主的森林资源,培育经营这类企业;发展木材精深加工业,就是我们所产出的木材要尽最大的努力进行加工,使它成为终端产品,拉长产业链、提高附加值、增加就业率;利用林地来种植经济作物,培植蕨类,我们叫做林地产业;在林地产业基础上,林业产业工业化,发展森林实体业。泉杨泉是长白山区好的自然矿泉水,它是生成岩底裂缝压制出来的优质矿泉水,据说世界上只有三处优质矿泉水产地,一个是阿尔卑斯山,一个是苏联的高加索,一个是中国的长白山,长白山第一泉,矿物质的含量都比较适度,使人能够均衡地吸收,口感非常好。
2006-12-22 14:37:30 - 柏广新:
我们要把矿产业作为今后的发展重点,我们林区的铁矿、煤矿、石英、石灰石储量都比较大,这些产业的发展都会增加集团的实力,而且在集团发展实力上,不以数量或者增加木材产量来发展,当然我们的木材产量和森林培育增长量相适应。现在我们所辖林区的生长率按照吉林省的气侯,每公顷净增3.55立方米。按照国家林业局的限额每年产89万立方米,每采一米消耗1.6,平均139万公顷里,大概每公顷出材0.6到0.7,仅仅是生长量的不到三分之一。按照这个生长量和采伐量来算,就完全能够形成良性循环,而且能够实现越采越多。建局的时候有三千万立方米的树,建局以来,生产商品材1800万。实践证明,森林资源可以科学地利用,可以实现良性循环,可以实现越采越多。
2006-12-22 14:39:16 - 柏广新:
第六个方面是森林旅游资源。从基地上来发展,旅游资源基本都是林区,我们要把森林旅游业作为一个重要的发展途径。现在都是在30、40,甚至有60这样典型的带有原始性的林相,现在每到长白山旅游的都去看这个林子,这个林子就不砍了,过去把树砍掉了卖钱,现在是看一遍收一遍钱,作为无限的摇钱树。森林旅游业的第二条轨道就是把林场变成旅游场,主要是解决县城的人周六周日上哪去游玩的问题。国家林业局批准建立了两处森林公园,能够不断地提高发展森工企业的实力。现在我们还培育九大系统,首先是股份公司,人造板地板都在这个企业里,这个我们没有退出,因为它已经是社会企业制度。最近吉林森工股票涨得比较迅猛,各位记者如果有兴趣可以关注,这些功劳主要来源于各个媒体和记者的宣传。
2006-12-22 14:46:00 - 柏广新:
还有地板,在北京也叫吉林森工地板。我们前一段时间给欧典贴牌生产,有媒体披露说欧典原来是吉林森工生产的地板,现在欧典倒了以后,客商纷纷找吉林森工。我们还有财务公司,铁矿,还有旅游公司,培育九大龙头企业。通过两个五年计划,把我们吉林森工建设成为实力雄厚、现代化、集约化、国际化的企业。我们吉林省是林木大省,但绝不是木材产出大省,现在我们的木材加工原料都不够,去年我们在江苏丰县建了六万立方米的木材加工厂,在河北永清准备建20万,第一期3万已经投产,河北通州就是我们的森工地板的厂家,都是利用当地生产的速生用材林。
这次改革使我们能够轻装上阵,强身壮体。对吉林森工的发展前景,我们还是充满信心的。吉林森工人诚挚、热情,欢迎各位记者先生到吉林森工作客,到长白山作客。谢谢各位!
2006-12-22 14:50:58 - 曹清尧:
下面请杨庆才副省长讲话。
2006-12-22 14:59:11 - 杨庆才:
尊敬的雷加富副局长、尊敬的新闻界的朋友们,下午好,很高兴与大家见面,也非常感谢各位新闻界的朋友关注吉林森工企业的改革和发展。在我们共同认真学习贯彻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精神,全力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大好形势下,国家林业局和吉林省人民政府在这里召开中国吉林森工集团体制改革新闻发布会,借此机会,我代表吉林省人民政府向国家林业局以及到国家林业局参加会议的领导和同志们,向参会的新闻界的朋友们表示衷心的感谢!
2006-12-22 14:59:55 - 杨庆才:
吉林省是老工业基地,也是国家的老商品粮基地。2005年,省委省政府抓住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的有利契机,果断作出了实施国有企业改革攻坚的重大战略决策。林业是吉林省的比较优势,是吉林省的大产业,在全省经济生活中占有重要的位置,森工集团是当时的林业部给国务院提议建立的现代企业的一种经营模式。森工集团组建后对吉林省恢复林业,就是刚才柏广新董事长提到的资源萎溃、经济危机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中国吉林森工集团是全国四大森工企业集团之一,也是吉林省十大企业集团之一。经过五十多年的发展建设,形成了集森林经营、木材产运、木材加工、资源综合开发等多业并举的发展格局。拥有上市公司、财务公司、露水荷刨花板、泉阳泉矿泉水、金桥牌地板三大名牌产品,为全省经济发展和吉林老工业基地振兴作出了积极贡献。但由于所有制结构单一,辅业摊子过大,办社会的负担沉重,冗员过多等多种原因,企业活力不足,生产经营比较艰难。旧的体制和机制已明显不适应现代林业生态建设和产业发展的需要,生产关系已经严重束缚了生产力的发展,深层次、根本性、全方位的改革势在必行。
2006-12-22 15:00:40 - 杨庆才:
2005年,吉林省委省政府结合全省实施国企改革攻坚、落实战略战术部署,在这样的大环境下,在全省上下积极推进改革。我们去年一年对全省的816个国有企业全部进行了改革,其中森工企业在这样的背景下深化了改革,强化了体制、搞活了机制,经营状况出现了好的面貌。
同时,在国家林业局的直接领导和支持下,森工企业集团领导班子精心谋划,抓住关键,突出重点,全力以赴地抓改革。他们思想解放,基本实现了加工企业全部退出国有,辅业全部转制民营,职工全员转换劳动关系,社会职能全部移交,对集团公司进行股份制改造的“四全部、一改造”的目标。今年11月16日,新公司又举行了成立揭牌庆典,这就标志着新体制、新机制下的公司正式运营了。
2006-12-22 15:02:20 - 杨庆才:
森工集团的改革成功,破解了多年来一直困扰国有森工企业产权结构单一、冗员过多、社会负担沉重、主业不突出等难题,取得了历史性的突破,为走出困境、加快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也为全省国有企业改革提供了经验,在我省林业发展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
通过转制激活国有企业,是我省实施吉林老工业基地战略的重要举措。作为林业大省,省委、省政府对国有森工企业改革的复杂性和艰巨性是有充分认识的。王珉书记亲自主持专题会议,认真研究吉林森工集团的改革问题,在财政、土地、社保等诸多方面给予政策支持,拨付资金2亿多元,免除了教育移交的全部过渡期费用,为森林机工集团改革提供了有力的资金支持和保障。森工集团改制筹组后,按照国家林业局和吉林省委、省政府的要求,紧紧抓住振兴吉林老工业基地的战略机遇,充分发挥新体制、新机制的优势,进一步增强自主创新能力、自我发展能力和综合创效能力,在以生态建设为主的前提下,将林业产业进一步做大做强,为早日建成具有较强经济带动力和国际竞争力的大型森工企业集团,为吉林老工业基地振兴和国家林业建设,可以肯定地说会做出新得更大的贡献。
今天由于时间关系,就向各位简单地介绍吉林省森林企业改革和发展的情况。
2006-12-22 15:03:56 - 曹清尧:
杨省长正在参加中央农村工作会议,在会议期间来介绍吉林省对森工改制的有关情况,下面有请雷加富副局长讲话。
2006-12-22 15:07:26 - 雷加富:
尊敬的杨庆才副省长,女士们、先生们,各位记者朋友,下午好!首先我代表国家林业局,对多年来一直支持中国林业事业发展和改革的新闻媒体的朋友们表示衷心的感谢。今天国家林业局和吉林省人民政府在这里就吉林森工集团改革及国有林区改革问题召开新闻发布会。下面就这个问题我讲三个方面的情况。第一,吉林省森工集团的改革总体上怎么评价?第二,吉林森工集团的这项改革对全国林业有什么意义?第三,在推进这项改革的进程当中应该注意什么?
2006-12-22 15:08:09 - 雷加富:
第一,对吉林森工集团这项改革总体怎么评价?我们认为吉林森工集团的改革总体上是符合现代企业制度方向的。大家知道,吉林省是林业大省,吉林森工集团也是我国四大国有的森工企业集团之一。为解决长期以来存在的所有制结构单一、森林资源过度消耗、辅业摊子过大、企业负担沉重、经营运行质量不高、经济出现困难这样一系列问题,吉林森工集团从2005年开始,通过改组改造,建立了资源产权明晰、投资主体多元化、经营方式多样化的经济体制和运行机制,从而提高了国有森工企业的市场竞争力,初步实现了“整体改制到位,职工身份转换到位,国有资本退出到位,基本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目标。实践证明,吉林森工集团的改革思路和方向是正确的,符合中央关于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总体要求和方向,也符合《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快林业发展的决定》精神,符合吉林省森工企业发展实际。因此,我们说吉林森工集团的改革方向是正确的,路子也是对的。
2006-12-22 15:09:50 - 雷加富:
第二,吉林森工企业改革意义重大。对全国林业,特别是森工行业具有很强的指导意义和示范意义。我认为主要有以下几点意义:一是探索了国有森工企业集团改革的新路子。吉林森工集团改革的核心实际上是通过对企业进行战略性调整,也就是“四全部一转换”,即国有资产全部退出加工性企业、社会性职能全部移交给地方、森工辅业全部民营、职工身份全部转换,实现了资产战略性重组,探索了国有森工企业政企分开、政社分开、企资分开,实现国有森工企业资源的优化配置,促进了国有林区森林资源可持续经营的新路子。虽然吉林森工改革刚刚起步,应该说取得的成果也只是阶段性的,但是现在已经看出来对我们重点国有林区森工企业的改革有着积极的借鉴意义和示范作用。
2006-12-22 15:12:10 - 雷加富:
二是探索了国家所有、委托经营的森林资源管理新机制。吉林森工改革改变了国有森林资源长期以来产权虚置、政府监管不到位的状况,改变了计划时期形成的国有森工企业“整企合一、企资不分”的传统经营机制,把森林资源管理职能交由林业行政管理部门的监管下,依法管护、培育、经营、利用森林资源,向真正实现“资企分开”的目标迈出了重要一步,为最终建立起权责利相统一,管资产和管人、管事相结合的森林资源管理体制奠定了坚实基础。
2006-12-22 15:13:54 - 雷加富:
三是为国有林区发展注入新的活力。吉林森工改革的实质是国有林区体制和机制的一场大变革,是国有林区生产力的一次大街坊,是国有林区组织结构的重构和经营机制的重建。从根本上打破了国有林区“国有”一统天下的旧体制,为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搭建了平台,初步形成了多种所有制并存的经济新格局。通过改革,加快了资源优化配置,推进了经济结构调整、拓宽了就业渠道,促进了人与自然和谐,为社会主义新林区的协调健康快速发展起到了积极促进作用。
2006-12-22 15:14:25 - 雷加富:
第三,推进改革需要把握的几个重点问题。总体上我们希望吉林森工集团要本着积极稳妥的原则加快推进改革发展,既要降低改革成本和风险,又要提高改革效益。在改革实施过程中,要特别注意把握以下几个重点问题:
一是要充分认识改革的复杂性。因为国有林区改革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吉林省森工改革虽然取得了很大成绩,但这只是阶段性的成果,绝不能盲目乐观,对改革取得的成果要有清醒的认识,对改革的难度还不能低估。国有林区几十年沉积下来的深层次矛盾和问题不可能一蹴而就,要切实解决好这些矛盾和问题,必须统筹考虑到企业的承受能力、社会地方政府的承受能力、国家的承受能力、职工个人的承受能力,进一步明确需要国家、省里、地方支持的政策措施。只有这样,才能更周密、更系统地对下一步改革进程中出现的问题加以妥善、积极的处理和解决。
2006-12-22 15:14:58 - 雷加富:
二是要准确把握好改革的方向和目标。林业既是一项重要的公益事业,也是一项重要的基础产业,兼有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特别是重点国有林区,既是我国东北、华北的重要生态屏障,又是我国木材生产的战略基地,森工企业既有资源性资产、又有非资源形资产。正是由于国有林区和森工企业的特殊性和复杂性,决定了森工企业的改革与“院墙式”国有工业的改革有其特殊明显的不同。在改革方向上,不仅要建立现代企业制度,还要实现森林的可持续经营和林区的可持续发展。在改革目标上,既要实现森林资源总量的持续增加,也要实现林区经济总量的持续增长,建立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运行机制和有效保护科学经营利用森林的管理体制,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目标。
2006-12-22 15:16:37 - 雷加富:
三是要把握好改革的重大原则。要坚持以人为本,依法维护林区职工的权益,特别是贫困弱势群体职工的利益;要坚持正确处理好国家、企业、职工之间的利益关系,保持林区和谐稳定;要坚持森林资源的可持续经营、永续利用,实现林区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要坚持现代企业制度的改革方向,建立科学的管理体制;要坚持改革总体设计,重点推进,整体配套,同时确保改革民主、公开、透明,有序运作。
2006-12-22 15:17:26 - 雷加富:
四是要切实加强对改革的组织领导。重点国有林区改革是涉及面广、政策性强,必须切实加强领导,明确责任、精心组织,周密谋划,稳步推进。要建立由政府领导,各相关部门参加的领导机构,明确职责,加强领导,及时解决改革中出现的困难和问题,为改革创造宽松的外部环境。我们希望吉林森工集团要继续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不断总结经验、不断完善提高,要通过股份制改造,增强国有经济的控制力、影响力和带动力,为建设社会主义新林区,实现林业又快又好的发展作出新的贡献。
我就做以上三个方面情况的说明。谢谢大家!
2006-12-22 15:18:11 - 曹清尧:
下面请各位记者提问。
2006-12-22 15:18:52 - 新京报记者:
我想问张宝田副秘书长,吉林省改革攻坚情况,以及下一步贵省在巩固改革成果方面应该采取哪些措施?
2006-12-22 15:19:49 - 张宝田:
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最难的、最复杂的、最急迫的问题就是国有企业的改革、改组、改造,这是最难的。自从国家确定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的战略决策以来,特别是2005年,吉林省实施了一个重大的决策,就是原定三年完成的国有企业的改革,我们在2005年一年全部完成。这些企业涉及到多少呢?国营的工业企业有816户,包括工业企业以外的总共是2767户。我们在2005年一年全部改完,下了最大的决心。这些企业总共涉及到87.5万人,其中要转换劳动关系的是78.03万人,这是一个很大的量,但是通过一年的努力,我们把它做下来了。我们付出了多少改革成本呢?付出了217.87亿。同时化解了299亿元债务,使我们的改革顺利地推进。这些企业就包括今天开新闻发布会的吉林森工企业,这些企业的改革使我们一下在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的政策措施方面就轻松地前进了,把这个包袱、这个难题破解了。
2006-12-22 15:20:30 - 张宝田:
实践证明,这个改革是非常成功的,它增强了企业的活力,使企业的发展大大地加快了。2006年,效益明显增加,据初步的统计,1到10月份,我们全部的国营企业通过改革以后,工业增加值同比增加了19%,创造的利润达到169.7亿,比上年同期增加了36%。所以这次改革获得了极大的成功,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步伐大大加快。当然,我们的改革并不是说就已经全部完成了,任务仍然十分艰巨。下一步还要在几个方面继续完善巩固和提高。第一,完善巩固提高已经改革的这2767户企业;第二,除了这些企业以外,我们还有其他一些企业,比如说商贸、建筑、交通这些企业还没有完成改制的,要继续完成改制;第三,已经完成改制的要通过技改投资,通过发展生产,通过技术创新,来增加它的生产量,使它做大做强;第四,我们还有一些厂办大集体,这是2007年马上就要开始的改革试点,这个任务也是比较大的。第五,为了推进这方面的改革,我们要从多方面筹措企业改革的成本;第六,要化解这些企业所存在的金融方面的债务,这是一个最大的难点。金融是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最大的瓶颈之一,这是我们2007年要重点解决的一个问题。第七,在这个基础上,我们还要使原来转换身份或者已经下岗的那部分职工,要解决他们的就业问题,所谓下岗再就业,这个要全部完成。
2006-12-22 15:21:50 - 张宝田:
所以,今年我们在完成这些任务的基础上,明年要使下岗再就业这部分职工全部安排就业,为我们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解决职工的收入做出努力。所以,我们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虽然取得很大成就,破解了企业改革改制的难题,但是未来发展的任务更加艰巨,发展的前景也更加光明。大家听了吉林森工集团董事长柏广新先生的介绍就应该知道,企业通过改制以后获得了新生,现在开始进行第二次创业,以加快发展。所以,我们整个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用总理的话说是“指日可待”。
2006-12-22 15:23:48 - 中国改革报记者:
银行改革都是引入战略投资者,引入国外的资金、管理经验,为什么吉林森工集团这次没有采取这种方式?为什么选择国有控股的形式,选择的出发点是什么?
2006-12-22 15:25:21 - 马明:
这涉及到改制的模式问题,我们作为吉林省政府出资人代表和监管机构,和企业配合搞改制。大体说一下省市企业改制的基本情况,一种情况,省属的企业是中央企业牵头,最近国务院国资委又发了一个指导意见,也提到这个问题。下一步地方企业和中央企业的重组,还要加大这方面的力度。中央企业到2005年还要整合到80到100户,这实际上是国有和国有的重组。再有,对一些资源类的企业,对于地方来讲,对于基础设施的企业,我们还是国有控股。森工集团的改制,采取哪一种模式合适?还是采取国有独资、产权单一,这是原来的模式,还是国有的要控股,员工参股,还是干脆就国有都退出?这个我们是经过了慎重的研究。刚才我们副省长已经介绍了,省委、省政府对企业的改制也是非常慎重的,同时也非常积极。
2006-12-22 15:25:58 - 马明:
最终确定选择“国有控股65%,内部员工参股35%”这么一个模式,主要基于以下四点考虑:一是这种模式有利于增强国有资本的控制力,和对国家森林资源的经营管护。刚才柏总,包括国家林业局雷副局长也讲到,森工企业特别是像森工集团,是特殊的行业,有双重职能,肩负着生态建设和林业产业建设的双重职能,它体现三个效益:生态效益、经营效益和社会效益,对于这种产业的改制,我们觉得还是要国有控股。这是林业的特殊性决定的。
二是有利于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其中有个核心问题,就是要进行产权制度改革,这也是我们省这次搞国企改革的一个根本性突破,实现产权的多元化。通过这种多元化,来解决原来产权单一的旧的体制和机制带来的种种弊端。
2006-12-22 15:28:14 - 马明:
三是有利于调动企业员工积极性。员工全员参股35%,增加了员工包括经营层的风险意识或者主人翁的责任感,实现了国家、企业和员工三者的互利互赢。
四是有利于促进生产要素向林业聚集,可以进一步集团势力,加速企业的发展,保证国有资产保值增值。从改革的效应看已经初步显现出来,目前企业经营效益已经有了明显提高,今年有望实现利润总额1.2亿,净利润5000多万,国有资产的净增值5800多万,收益率达到18%,创了新高。
2006-12-22 15:29:50 - 中央电视台记者:
培育和管护是林业建设的首要任务,吉林省地处长白山区,连续25年无重大森林火灾,都采取了哪些主要措施?
2006-12-22 15:30:38 - 刘延春:
我觉得这个问题提得非常好,这次森工集团的改革改制工作取得成功,而且将来还会有很大的发展,它的前提就是必须有一个好的森林资源,它是依托于森林资源而存在的。所以,如果森林资源遭到了大的破坏,改革再好,恐怕也是无米之炊,所以你提这个防火很重要,这是一个方面。
2006-12-22 15:31:19 - 刘延春:
第二,吉林省的森林是一个高火险区域,你说连续25年无重大森林火灾,实际上是26年。高风险区这个问题说到了点子上,吉林省26年实现无重大森林火灾,很多人有不同的意见,说吉林省不是高火险区,吉林省森林是不是有小气候不着火?事实上不是这样,吉林省是一个高火险区。在26年之前的1970年,到1980年这10年间,吉林省曾经是一个重大特大森林火灾的多发区,这10年期间总共发生重特大森林火灾208起,平均每年发生重大特大森林火灾是20多起,这10年光是烧山就达177起,烧死的有57人,吉林省这种自然的环境,不是不具备着大火,着特大森林火灾的条件。正是因为有了那10年的沉痛教训,吉林省委、省政府痛定思痛、下定决心,要解决吉林省火灾多发的问题,采取一系列措施,动员全省人民群众从根本上防治森林火灾。
2006-12-22 15:32:04 - 刘延春:
采取的主要措施:首先,吉林省政府调整了森林防火的指导思想,这个指导思想是带有根本性的东西。像林业指导思想,林业指导思想是以木材生产为主转移为生态建设为主以后,也就是进入新的时期以后,国家及时地提出了这个指导思想的转变,从新世纪以来,林业有了很大的发展,各项事业都有了很大的推动。防火也是一样,吉林省调整指导思想就是从过去头痛医头、脚痛医脚这样一种方式转向以防为主,森林防火指导思想要定在以防为主上。从这个指导思想出发,吉林省做了一系列工作,比如要求各级干部一定要在防火上建立“防”的意识,同时在干部群众中广泛地开展防火宣传。除此以外,防火设施的建设,瞭望塔就是一个,当时吉林省瞭望覆盖率还不到50%。确定这个指导思想以后,加大投入,现在我们的防火瞭望已经达到百分之百,不能发现火怎么能打火呢?早发现才能早防火。然后又采取了一系列“防”的措施,比如俄罗斯的问题、朝鲜的问题,俄罗斯、朝鲜到现在仍然和吉林接壤,仍然年年遭大火,而且每年他们的大火都烧到吉林这边来,如果吉林不在这时候设法防火,那就年年都得遭大火,所以我们在俄罗斯和朝鲜边界搞了很多很长很宽的隔离带,而且有常年的巡逻队员,发现火灾就死看死守。我记得去年朝鲜着了一把火,我们勘察了36天,一直勘察,但是又不让过去打,过去又不行,过来就想办法堵住,一定要在“防”字上做文章,才能解决根本问题。这是第一个措施。
2006-12-22 15:34:40 - 刘延春:
第二个措施,建立一整套的责任体系,大家都不负责,责任体系从哪儿开始,吉林省建立政府负全责的责任体系,中国国情决定政府要做得事情才最容易做成,如果政府不重视,其他行业再重视恐怕也难以实现。所以,我们把防火定在政府负全责,所以规定了七长负责制,省长、厅长、市长、县长、乡长、林业局长、林场厂长七长负责制,这七长负责制就确定了政府负全责的责任体系建立。这个责任体系建立以后,防火的责任才真正落到具体的人头上。
2006-12-22 15:36:16 - 刘延春:
第三个措施,这是我自己的理解,长期坚持打早、打小、打了这种策略和方法,说起来很简单,做起来不容易,就是打早、打小、打了,发现了就把它打住,打不住就是大火,一百公顷,烧一百公顷就是重大森林火灾。如果火没有风,自己着就是一百公顷,所以必须打早、打小、打了。在这个问题上,我们采取的方法是发现火以后,以前说的都是防,火着了要打,怎么打呢?重兵突击,需要十个人上三十个人,需要一百人上三百人,一定要重兵扑救,不犹豫,我记得有一次我们那儿着了火,部队出了三百人,走到半路来了一个消息说前方火已经扑灭了,但是这个消息并不很准确,又不是正确的渠道。怎么办?部队半夜一点钟300多人行进,也不容易。最后的决定是继续前进,后来又行进了一个小时,说前面已经扑灭了,还不行,继续前进,没有准确的消息就不能停下来,这就是打早、打小、打了,所以才保证了这些年一年年挨过来。
2006-12-22 15:37:50 - 刘延春:
第四个措施,严肃防火纪律。纪律很重要,不制裁,恐怕不能解决问题,对放火没说的,发现一个处理一个,这没有问题。但是对我们内部管理上存在的问题,比如说瞒火,着了火以后怕政治上带来影响,关门打火,不跟别人说,不上报,这也不行。因为有的时候把火情估计低了,自己力量不够,上去打不但没有打住,还打大了,那个时候再报晚了,对于这种情况坚决予以纪律制裁。除此以外,比如脱岗的、离岗的,应该在岗不在岗,抓住一个处理一个。我记得有一次我去检查,一次发现十一个防火瞭望岗脱岗,所谓脱岗就是在下面,他不愿意在上面呆着,在下面呆着,发现一个处理一个,发现十一个一律开除,如果不是这样,吉林也不会有今天这种防火的局面。
总之,我们的目标是三十年实现无重大森林火灾,到目前为止已经是26年,我们仍然有信心、有决心完成省委、省政府对林业提出的要求,对全省防火提出的要求,实现三十年无重大森林火灾。
2006-12-22 15:39:30 - 科技日报社记者:
今天8月份,我有幸到吉林森工进行实地采访,柏广新董事长在介绍情况的时候一直强调我们省委、省政府对改革的支持。请问杨省长,省里为推动全省林业的发展都采取了哪些措施,有什么进展?
2006-12-22 15:39:54 - 杨庆才:
非常感谢你关心吉林林业事业的发展,在吉林森工企业改革当中,不光是各级领导对吉林省关心支持,不光是国家林业局的领导和有关领导同志对吉林的关心,社会各界尤其是新闻界的朋友们对我们吉林省林业事业的发展,特别是对改革的深化给以了非常精心的支持和深切的关注,在这里我首先表示感谢!
在改革当中,确实像马明提到的,需要省委、省政府把工作做细、做透、做好。简单的说,我们抓了三个方面的工作:一,精心谋划、规范运作。改革是一把双刃剑,如何能够把改革的目标确定的准确,把改革需要采取的办法能够运作的更加精细,改革需要解决的问题能够明确地确定好,这是决定改革成败的一个非常重要的事项。所以,在学习考察外部先进经验等好的做法的基础上,我们又不断地请示和征求国务院有关部门,特别是国家林业局对改革的意见,在这样一种前提下,我们才有改革的基本保障。所以,我们有改革的完整规划,发了很多配套文件。
2006-12-22 15:40:39 - 杨庆才:
二,突出重点、抓住关键。森工企业有特殊性,它是没有“围墙”的企业,什么是重点?什么是关键?森工企业的重点和关键就是三个“不分”和两个方面的“不足”。三个“不分”,政企不分,长时间以来,林业也是行政,林业也是企业,政企在一起算了,这很显然是现在企业制度建设和改革中必须从根本上解决的问题。企事不开,森工局是个区域性的,等于是个地方政府,是一个县,说是林业局,五脏俱全,什么都有,既要求管学校,又要管医院,还要管其他各种社会事业,一个企业,企业是追求利润的,如果承担这么重的,需要地方财政、需要公共财政解决的事情和问题,不可能有持久的效果,这个问题是根本问题,所以我们这次改革把事业都从企业彻底剥离出来。第三,中国特色的历史形成的特殊企业的林业管制情况,企业和司法部门也都是在一起的,这就叫企资不分,比如企业办检察院都在一起,这样搅在一起,不仅不符合我们依法经营的程序,而且也会让企业经营好的效果受到影响,企业也不堪重负,所以这个问题也很重要,这些工作我们在各个方面都得到解决,现在公检法部门基本上单独设立。
2006-12-22 15:41:24 - 杨庆才:
另外还有两个不足,一个是体制不顺,还有一个机制不活。这里面根本性的问题就是权责利不明晰,企业就是追求利润,追求利润的最大化,当然要依法经营,按照有关规定,按照法律政令去执行,但是企业就是经营,经营就是追求利润,这是主要的。追求利润必须责权利必须明确,不管是国有的、集体的、合作经济组织的,还是个人的,都必须产权明晰、权责利明确。恰恰在这次森林工业集团来源当中我们就是这么做的,柏广新董事长谈得很好,我完全同意。
2006-12-22 15:43:03 - 杨庆才:
第三个方面工作,必须加强领导,给予必要的支持。我们省委、省政府确实很重视,省委书记、省长都亲自抓,特别是省政府作为从事经济工作,我们王秘书长多次听取汇报,直接拍板确定森工企业改革到底应该怎么做,我们林业部门刘延春厅长在全国也是新闻人物,在雷局长的直接关心下,在生态法制建设,包括26年无重大森林火灾,也是一位有贡献的林业地方行政的一把手,他对改革非常重视,原来都是搅在一起政企不分的森工企业,是在林业厅直接行政的规划指导下,如果要是有失落感,感到丢失了一部分权利或者丢失一部分利益,企业也会出现不顺利的情况。
2006-12-22 15:43:54 - 杨庆才:
而吉林省不是这个情况,林业厅在改革当中唱主角,不管大力支持,而且千方百计地帮助企业解决问题,给政府当参谋,给企业真支持。省委、省政府先后投入了大量的资金,除了争取国家数亿元的资金以外,省政府光在教育方面,省长亲自决定,拿出2亿元来实现企事,其它部门,比如说土地部门、税收部门,还有其它工商部门,相关一系列部门,比如发改部门、发改委、财政厅都给予了很多支持,许多党委的重视,各个部门真正的真切关怀,我们的改革也不会搞的这么好。
现在回顾起来,我感觉到这三个方面的情况确实是森工企业改革顺利,取得好的成果的一个主要原因。
2006-12-22 15:44:28 - 中国青年报记者:
请问雷局长,重点国有林区为什么现在实行改革?
2006-12-22 15:45:11 - 雷加富:
国有林区为什么现在要进行改革?概括起来就是三句话,第一句话,国有林区当前是我国最重要的林区,所以国有林区里的森工企业的改革与发展事关大局;第二句话,当前国有林区特别是森工企业问题依然严重;第三句话,解决这些的根本出路在于改革。因为我们说的东北内蒙古国有林区,主要是指85个森工企业所经营的森林区,面积大约2540万公顷,木材蓄积大约是22.7亿立方米,分别占我国面积和蓄积的14.6%和18.2%左右。这一部分森林资源主要分布在大小兴安岭、长白山脉、完达山,形成了对东北平原、三江平原这些大粮仓,一个天然的生态屏障,也包括庇护东北的老工业基地的重要设施,煤炭、油田还有其他重要设施。所以,发挥了重要的也是不可替代的生态作用,形成了月字型的生态屏障。同时又是我国重要的木材生产基地,新中国成立50多年来,累计为国家生产的木材相当于国家同期生产木材的二分之一以上,应该说是我国重要的木材生产基地。
2006-12-22 15:47:23 - 雷加富:
因此,国有林区的改革和发展,森工企业经营的好坏,事关全局,关系到东北林区人民群众的安居乐业,关系到东北我们国家重要的商品林基地建设的安危,也关系到东北老工业基地的一些重要设施的安危。当然,更关系到东北乃至华北地区的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大问题。因此,东北的国有林区,东北,包括内蒙东部,内蒙国有林区的改革,国家林业局党组高度重视,而且也必须要推进这项改革,因为它很重要。如果不是一个重要的林区,晚点改,或者不改,也无所谓。
2006-12-22 15:47:55 - 雷加富:
第二句话,当前东北、内蒙国有林区森工企业问题依然严重。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由于历史诸多原因形成的一些问题,但是重点问题是三个,一是森林资源过渡消耗的状况还没有得到根本改变,东北、内蒙古85个森工企业,按照可持续经营、可持续发展,它的森林资源的状况合理的进产应该消耗资源998万,大不出1000万立方米左右,现在是消耗1800万,将近2倍的过度消耗。尤其严重的是,现在仍然采的这些木材里,每年大约为1040万,采的70%是中等的,因此这追状况不改变很难实现可持续发展。二,当前国有内蒙古所有林区,经济上仍然没有摆脱独木资产的格局,经济上很困难,结构单一、工业化水平低,依靠大木头财政的状况没有彻底改变,再加上林区职工的收入又非常低下。2005年末,东北、内蒙古国有林区人均6646块钱,远远低于全国城镇居民人均收入水平,不足60%。
2006-12-22 15:48:29 - 雷加富:
三,沉重的社会包袱,社会性支出严重,什么原因?刚才杨副省长已经讲了,造成上述两方面问题的一个深层次的原因就是体制性、机制性的问题,现在东北还是重点国有地区,政企不分、社企部分、资企不分的现象比较严重。森工企业的局长一个人三顶帽子,三个身份,他一代表国家,在经营这个森林资源,管护着森林资源,利用着森林资源。二,他又代表地方政府,在管理着社会,政府的职能他在管。三,他又是企业的法人代表,几万人的吃饭问题要找他,解决不了,经济困难了,20多万公顷,甚至几十万公顷面积可以超采,我们《森林法》要求消耗量要低于生长量,国有的经验就是说一般消耗量低于生产量,大约达到生长量50%左右,比如说一年生产1亿立方米,一年就采5000万。但是我们有些企业为了生存和发展,可能生长1000万,却采1200万,所以,这种政企不分、社企不分、资企不分的状况比较严重。
2006-12-22 15:52:58 - 雷加富:
社会性支出,东北、内蒙古国有地区仅社会性支出这一项,吃掉企业销售收入的30%多,这种状况不改变,再加上管理体制仍然没有彻底摆脱计划经济下形成的格局,体制很僵化,没有都像吉林森工这样,吉林森工从2005年开始改革。因此,这种状况不改变,实现国有林区森林资源的可持续经营,增强森林生态功能,继续发挥生态屏障作用将是一句空话,实现内蒙东北林区的经济可持续发展也将成为一句空话,林区的林业职工要达到小康水平这个目标也将是一句空话。因此,这种形势要求我们必须改,不改没有出路,根本出路在于改革。
2006-12-22 15:54:13 - 曹清尧:
改革是一个永恒的话题,是我们林业解放生产力、调整生产关系,实现又快又好发展的动力。吉林森工的改革经过一年多的试点探索,现在正式运转起来,生态优先更加突出,产业发展更有实力,希望大家继续关注吉林森工改革和发展的进程。
今天的新闻发布会也是2006年国家林业局的最后一场新闻发布会,明年的1月初举行新闻发布会,要发布我国集体林权制度改革以来的成效,我们前段时间在4个省组织了2933户农民进行随机抽样检查,根据抽样检查的情况发布一个结果。同时公布2006年我国大熊猫人工繁育的数量情况,还要发布我们国家森林火灾的有关情况。后天就是圣诞节了,祝大家节日愉快!
2006-12-22 15:55:20
图片内容:
- 国家林业局、吉林省人民政府在国家林业局213会议室召开新闻发布会
- 中国网对本次发布会进行全程直播
- 吉林省人民政府副秘书长张宝田
- 吉林省国资委副主任马明
- 新闻发布会正在进行
- 吉林省人民政府副省长杨庆才讲话
- 新京报记者第一个提问
- 中国吉林森工集团有限责任公司董事长柏广新讲话
- 中国改革报记者提问
- 中央电视台记者提问
- 科技日报记者提问
- 会议由国家林业局新闻发言人、新闻办公室主任曹清尧主持
- 中国青年报记者提出最后一个问题
- 新闻发布会主席台
- 吉林省人民政府副秘书长张宝田回答记者提问
- 国家林业局副局长雷加富讲话
- 吉林省人民政府副省长杨庆才回答记者提问
视频地址:
数据地址:
网友发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