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动标题
- 国新办就中国水上交通安全管理和搜救等情况举行发布会
活动描述
- 2007年1月16日上午10时,请中国海上搜救中心主任、交通部副部长徐祖远,中国海上搜救中心常务副主任、交通部海事局常务副局长刘功臣,中国海上搜救中心副主任、交通部救捞局局长宋家慧介绍水上交通安全管理和搜救等方面情况,并答记者问。中国网进行现场直播,敬请关注!
文字内容:
- 主持人郭卫民:
女士们、先生们,大家上午好!今天我们请来交通部副部长、中国海上搜救中心主任徐祖远先生,向各位介绍水上交通安全管理和搜救的有关情况。出席今天发布会的还有交通部海事局常务副局长、中国海上搜救中心常务副主任刘功臣先生,交通部救捞局局长、中国海上搜救中心副主任宋家慧先生。
现在,先请徐祖远副部长做介绍。
2007-01-16 09:49:47 - 徐祖远:
女士们、先生们,大家新年好!很高兴与大家见面。感谢大家多年来给予交通工作的理解和支持。下面,我简单地介绍一下2006年水上交通安全及搜救工作。
2007-01-16 09:50:59 - 徐祖远:
2006年全国共发生水上运输船舶事故440件,死亡376人,沉船250艘,直接经济损失4.43亿元,同比2005年分别下降17.2%、21.5%、18.3%和10.6%。特别是去年,共有6个台风影响我国沿海,台风影响期间,我国海上运输船舶没有发生人员伤亡事故,应该说去年是我们整个水上安全状况进入新世纪以来最好的一年。“十五”期间水上运输船舶事故件数、死亡人数、沉船艘数和直接经济损失每年分别平均下降3.2%、下降3.4%、上升5.2%、上升53%。2006年我国水上交通安全四项指标与“十五”期间的平均水平相比较,全面大幅度下降,水上交通安全形势成为近年来最好的一年。这个成绩是在去年全国港口吞吐量以15.4%的幅度上升,船舶进出港量以34.8%的速度增加,中国港口已成为世界上最繁忙港口的情况下取得的,尤显不易。
2007-01-16 09:52:39 - 徐祖远:
2006年,我国海上搜救中心和海事机构共组织协调了海上搜救行动1620次,组织、协调各类船舶5322艘次。在搜救行动中,我们协调的飞机是274架次,其中专业救助飞机245架次,其他29架次有军队的,也有社会的,还有一些是地方的。去年全年在我们搜救的责任区里,共发生遇险人员是17498人,通过组织搜救,成功脱险的是16753人。这16753人中,有962人是外籍人员,平均每天成功救助46人,救助成功率是95.7%。
2007-01-16 09:57:36 - 徐祖远:
从去年整个水上安全和搜救工作情况总结来看,我们主要有五点体会:
第一,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和正确领导是水上安全发展的重要前提。党中央、国务院一直高度重视水上交通安全工作。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了安全发展的理念。党和国家领导人仅2006年就先后20多次对水上交通安全和搜救工作做出重要指示和批示。党中央、国务院领导的高度重视和正确领导极大地鼓舞了交通系统广大干部职工做好水上交通安全工作的信心。
2007-01-16 09:58:26 - 徐祖远:
第二,认真落实安全生产法律法规和安全方针,坚持专项整治和长效管理相结合的工作思路,突出监管重点是水上发展的关键。2006年,在党中央、国务院的坚强领导下,交通部认真贯彻落实“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安全生产方针,坚持专项整治和长效管理相结合的工作思路,开展了渡口渡船、低质量船舶等专项整治活动和危险化学品的水上运输三项专项整治。据渡口渡船来看,我们通过两年多,关键是去年一年,重点对1050家低质量船舶的生产厂家进行了综合性的整治,其中有303家关闭。对216艘出厂之后不符合标准的船舶进行了拆减,具体进行处理,不给水上带来安全隐患。从对渡口渡船的整治来看,全国2万多道渡口,整治的情况主要是通过渡口改桥,投入资金8亿多元,也另外投入13亿,对整个渡口进行综合性的改造。这三项整治活动的同时也加强了重点的区域、重点的时段、重点的船舶和重点的环节的安全监管,全面加强了水上交通的规范工作。
2007-01-16 09:58:59 - 徐祖远:
第三,国家重视加强水上交通安全监管和搜寻救助打捞力量建设是水上安全发展的有力保障。近年来,我国政府大力加强海事监管和搜救力量建设。在相关部门的支持下,我国先后建成了海上安全与遇险系统、中国船舶报告系统等现代监控手段,加强打捞与溢油应急设施装备建设。目前交通部共在沿海开放水域和长江、黑龙江等干线水域部署各类海事监管与专业救助船舶895艘,专业救助飞机9架(其中租用5架),长江干线每20公里就部署了一个海事监管和救助站点,各地方海事机构也在内河非开放水域部署了一大批监管和救助船艇。
2007-01-16 10:00:44 - 徐祖远:
经国务院决定,建立了海上搜救部际联席会议制度,成立了中国海上搜救中心。同时,我国加强水上应急反应机制建设,实施了《国家海上搜救应急预案》,形成了完善的应急反应体系。海事监管和救助能力有了大幅提升,救助船艇实行动态待命制度,接到险情可以立即出动,救助飞机搜救半径达110海里。以上措施有效地保障了水上人命、财产和环境安全,使水上交通安全形势不断好转,也使我们在关键时刻有能力进行积极有效的海上搜救。
2007-01-16 10:02:06 - 徐祖远:
第四,加强国际合作,开展国际交流,是水上安全发展的重要途径。2006年,我们与韩国、越南开展了关于海上搜救合作协定的谈判,并取得了积极的成果。我们与美国等国家已经建立了良好的海上搜救合作机制。2007年1月1日,经过我们协调,美国海岸警备队成功对我国一艘在关岛水域遇险的远洋渔船“福远渔068”上的18名船员实施了救助,同时对搁在岛上的船舶的沉油进行了清洁。作为一个负责任的大国,我们积极履行国际救助义务,特别是今年5月中旬1号珍珠强台风,在中国南海对越南多艘渔船造成了严重的威胁,发生了险情,通过我们的搜救力量的部署和调动安排,对22艘渔船、330个渔民实施了有效的救助。同时,在这个台风中,比利时的一条货轮由于操作上的原因进入了台风的中心,我们也进行了有效的搜救,脱离了危险。
2007-01-16 10:05:24 - 徐祖远:
2006年,我们对外籍船舶,一个是加强救助,一个是加强进入中国水域安全上的监管,主要是对他们的安全状况通过港口国检查的措施,来提高进入我国船舶的水上的技术状态保持良好。我们一共对3986艘次的外国籍船舶进行了安全检查,并对发现的135艘次的船舶实施了滞留,防止它带病出航,确保它有安全状态、安全保证的条件下才能离港。
2007-01-16 10:08:50 - 徐祖远:
第五,加强应急演练,培养一支过硬的海事和救助队伍是水上安全发展的重要基础。经国务院批准,近年来,我国先后进行了水监体制改革和救捞体制改革,建立了精简、效能和统一的水上交通安全监管与救助体系。目前,全国有14个交通部直属的海事机构和27个省级地方海事机构共计6万余名海事执法人员,有3个专业救助局、3个打捞局和4个救助飞行队,共计8000余人,负责全国沿海水域和内河通航水域水上交通安全监管、船舶险情和空难应急救助以及沉船、空难事故沉物打捞。同时,交通部加强水上安全监管和救助队伍建设,坚持以人为本的安全新理念,按照“专群结合、军地结合”的方针,联合相关部门和社会力量,每年都组织开展大规模的水上搜救演习,加强教育,培养不怕苦、不怕死、能打硬仗、善打硬仗的作风,着力打造了一支“人员精干、技术精湛、装备精良,关键时刻发挥关键作用”的海事和救助队伍,为水上安全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2007-01-16 10:09:35 - 徐祖远:
应该说2006年水上交通安全及搜救工作取得了突出成绩,为“十一五”水上安全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同时,我们也清醒地看到,水上交通安全和搜救工作还存在一些问题,一是全国港口吞吐量将持续增长,水上交通流将持续增加,我国水上交通安全和搜救工作任务仍然很重,压力仍然很大;二是由于受生产力发展水平的影响,我国船舶的安全技术状况、船员综合素质、船公司安全管理水平很不平衡,水上安全生产水平总体上尚需提高;三是我国公众的整体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意识还有待提高,还需在全社会进一步营造搞好水上交通安全的良好氛围。
2007-01-16 10:10:26 - 徐祖远:
女士们、先生们,安全是永恒的主题,在我们行内有一句话,搞安全工作只有起点,没有终点,成绩只能说明过去,对于新的一年2007年,我们将在国务院的领导下,继续加强水上的安全工作,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确保人民群众安全便捷地出行继续努力!
下面,我和我的两位同事愿意回答大家的提问。谢谢。
2007-01-16 10:11:14 - 合众社记者:
我是美国国际合众社的记者,我对徐部长和宋局长有两个问题。首先,我想了解一下中国大陆和台湾在搜救方面有一些什么合作?和台湾在海上搜救方面的合作有什么最大的问题?面临什么样的机遇?另外,我也希望您能给出一些关于我们成功救助台湾同胞的数字。
对宋局长的问题是这样的,刚才在介绍中提到,救捞这块还有一个打捞的作业,我也了解到,在中国水域,现在有一些水下的文物,尤其是在二十世纪初有一些战乱,可能会产生一些水下的文物,请问这部分的打捞是由谁来负责?另外,现在关于娱乐方面的潜水发展很快,交通部哪个部门负责这个方面的业务?谢谢。
2007-01-16 10:12:41 - 徐祖远:
谢谢合众社记者。从海上救助情况来看,台湾海峡是一个主要的通道,而且这个通道由于受到冬季的大风和夏季台风的影响,是一个事故多发水域。而且在这个水域中,中国的船舶来往是比较多的。海上搜救是应急情况下的人道主义的救助行为,在任何情况下都不应该有任何的懈怠,所以在民间的救助方面,我们跟台湾有关的民间组织通过双方实施海上有效的救助这样一个共同的目的,进行了协调,应该说在双方的协调方面还是比较顺利的,没有什么问题。
关于救助台湾同胞的数字,从目前统计的数字来看,双方没有发生这方面的险情。
2007-01-16 10:14:59 - 宋家慧:
谢谢你的提问。交通部领导下的救捞系统是我们国家唯一的一支海上专业救助打捞队伍,它的功能除了空中救援、水面快速反应救助之外,还有相当大规模和能力的水下潜水打捞。2006年是救捞系统创建55周年,在长达55年的过程中,曾多次参与中国沿海的沉船、沉物打捞,特别是一些在近代的历史上发生的由于战争和其他原因引起的沉船、沉物打捞工作,最有名的就是七十年代参与的在二战期间日本沉船阿波丸打捞,还有在渤海地区的清朝时期留下的战争时期的打捞都是比较成功的。
我特别愿意向你做介绍的就是在中央政府的支持下,救捞系统建造了目前亚洲地区最大的一艘海上工程船,具备4000吨的起吊能力,这条船将于今年上半年在南海实行我们建国以来最大的海洋考古项目,就是北宋沉船南海1号,合同已经签署了,将于今年上半年开始实施。
2007-01-16 10:18:00 - 中央电视台记者:
徐部长,刚才在您的介绍中说2006年我国海上搜救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能否给我们介绍一下目前我国海上搜救是什么样的体制?搜救力量怎么样?第二个问题,请教宋局长,2003年我国海上第一支救助飞行队成立,可以说从那以后我国的海上救助速度和效率大大提升了,但是刚才说我国的救助直升机只有9架,数据非常单薄,请问9架的数量能不能满足300多万平方公里海上救助的任务?下一步有没有扩大救助飞行队的具体规划?另外,我也了解到,现在的9架直升机不具备夜航能力,请问什么时候我们的飞机可以执行夜间救助任务?
2007-01-16 10:21:10 - 徐祖远:
谢谢中央电视台记者的提问。我国的海上搜救体制是在国务院的领导下,按照国家和地区的各个层次建立了海上搜救的指挥中心。国家的海上搜救中心设立了由国家15个部委组成的国家海上搜救部际联席会议制度。在部际联席会议制度中,15个部委有我们政府的部门,也有军队,还有一些专业的局,在海上搜救部际联席会议下设立了中国海上搜救中心及其办事机构总值班室,通过部际联席会议的成员会议和联络员会议来组织协调整个年度和季度的海上搜救工作。
2007-01-16 10:22:34 - 徐祖远:
在地方,由地方行政首长领导地方各级层次的海上搜救中心,负责它们水域内的海上搜救的协调和组织工作。
另外,在国际合作方面,由于我们国家已经加入了《1997年国际海上搜寻救助公约》,根据公约要求,由中国海上搜救中心来指挥和协调我国责任海区内所有过往遇险船舶的险情处理。所以,整体来看,中国的海上搜救体制是在国际公约约定下的合作和中国各部门间的协调,以及各级地方政府在其区域内协调这样一种组织机制。谢谢。
2007-01-16 10:26:49 - 宋家慧:
在国务院的重视下,交通部从2003年开始分别在沿海成立4个救助飞行队,现在有9架飞机,而且连续三年多的时间,在海上的人命救助、快速应急反应以及承担和当地政府紧急公务服务性的工作中都取得了显著的成效。但是,这9架飞机从数量上来看,显然和我们国家整个沿海的300万平方公里的海域有一定差距。配备多少架飞机能够满足需要?我想应该说两句话,一是要考虑国家海上安全保障的需要,另外还要考虑国家的财力和实际情况的需要,也就是说既要尽力而为,又要量力而行,既要有所为,又要有所不为。
2007-01-16 10:30:29 - 宋家慧:
但是,我特别希望告诉你的是,在今年第四季度,我们将从欧洲进口两架EC225的大型救助直升机,我相信这两架飞机加入以后,将对提高沿海的空中救援力量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
另外,各个国家飞机数量也有所不同,比如说我们了解到英国、法国专门用于救助的飞机数量也是有限的。英国整个在海岸线上布置了5架救助直升机,法国也不足10架,这是大概的情况。
2007-01-16 10:33:48 - 宋家慧:
第二个问题,关于夜航问题。直升机的夜航救助问题是非常复杂的一个问题,因为它的夜航不是一般的夜航,而是夜间的救援。据我们了解,比如说香港政府飞行服务队,他们从开始白天救助到实施夜航的时候,时间大概是8—10年。这几年在香港政府飞行服务队的帮助下,我们的飞行队和飞行人员的技术也在快速发展,我们也想在香港政府飞行服务队的配合和支持下加强训练、刻苦训练,争取尽早地实施夜间救助。谢谢。
2007-01-16 10:34:06 - 凤凰卫视记者:
第一个问题,请徐部长给我们提供一个数据,在海上搜救的过程中,是否发现有船只在运输一些违法货物的情况?如果我们发现这样情况的时候怎么办?第二个问题,在去年底,曾荫权来北京述职的时候提到今年由发改委牵头,联合交通部和其他部委对港珠澳大桥有一个方案的出台,交通部有没有进一步的消息出来,请跟我们说一下。
2007-01-16 10:35:23 - 徐祖远:
第一个问题。我们海上搜救主要是救人,第二个是救财产,第三个是救环境,主要是这三个内容。在我们目前的海上搜救行动中,没有发现搜救的船舶中有违规的货物,因为我们主要是救人,货物方面的问题,到现在我们没有发现。
第二个问题,您刚才讲到的港珠澳大桥的事情,我非常准确地告诉你,上周在广东召开了关于港珠澳大桥的协调会议,交通部有关人员参加了会议,现在我还没有见到开会的结果情况,应该说会议刚刚结束。
2007-01-16 10:36:49 - 海峡之声广播电台记者:
徐主任您好,刚才您在回答问题的时候提到在台湾海峡海域,受台风影响,是海上事故多发的地段。请问今后有没有与台湾民间组织合作的计划?
2007-01-16 10:38:51 - 徐祖远:
我刚才已经说了,在台湾海峡区域的海上搜救是由民间组织来进行协调的。谢谢。
2007-01-16 10:40:26 - 中国日报记者:
我国水上专业的救助力量和技术装备与国外海运发达国家相比还存在哪些差距?我国将如何缩小这种差距?谢谢。
2007-01-16 10:41:27 - 徐祖远:
谢谢中国日报记者的提问。中国是一个发展中国家,也是发展中的海运大国,近年来我国虽然在国力允许的情况下,对海上搜救的力量和安全监管的投入有了比较大的增加,使海上搜救能力有了很大的提高。但是,我们确实是存在一些差距的。
主要有几个原因:第一,我们现在专业的救助船舶的船龄比较大,这些船舶的综合海上搜救功能还不够健全和完善。第二,在远距离大风浪的情况下,对海上船舶的火灾救助能力还不够强。
2007-01-16 10:41:54 - 徐祖远:
第三,在环境救助方面,主要是对大量的原油事故处置能力难以达到快速、有效的处理。由于海上搜救装备的不足,我们目前主要是通过加强预防和监管来防止事故的发生。当然,任何时候预防为主还是最重要的。第四,主要是对深水的、重大物品或者沉船的打捞能力还有一定差距,特别是在水深方面,我们还受到很大的能力限制。
我们在国务院的领导下,像刚才宋主任讲的,按照尽力而为、量力而行的办法,同时通过加强培训和训练,组织有效的资源,能够尽可能地减少海上事故的发生和实行有效的救助。谢谢。
2007-01-16 10:43:52 - 光明日报记者:
第一个问题,请问徐部长,我看到资料上的数字显示,2006年因为水上事故死亡376人,平均每天有1人死亡,这种形势是不容乐观的,请问怎么样控制事故的高发?怎么样建立长效的机制?第二个问题,请问宋局长,刚才说到我们要实施建国以来最大的考古项目“南海1号”,我们对此问题比较关心,请问这次要投入多少打捞力量?要持续多长时间?打捞的任务是什么?
2007-01-16 10:47:04 - 徐祖远:
谢谢光明日报的记者,你提的问题非常好。我们去年发生水上运输船舶的死亡和失踪人数是376人,比前年下降了21.5%,前年死亡479人。在死亡人数这个指标上,我们已经做了很大的努力。您刚才问到这个数字是不是很严峻?当然,每一条生命的失去都是一个严峻的问题。
但是,在国务院明确的四大应急突发事件中,水上运输船舶发生的死亡人数相对来说还是低的。前年的情况大家可以看得到,是2天3个人,沉船是3天2条船的状况。去年下降的幅度比较大。
2007-01-16 10:49:12 - 徐祖远:
海上受到的风险主要是来自于自然环境的不可抗力的挑战,海上船舶风险在任何国家、任何水域都是同样遇到的挑战性的问题。在这个方面,主要是看我们搜救的成功率,2006年救助成功率有较大提高,达到了95.7%。所以,对我和我的同事来说,每一个海上的遇险人员都能够得到成功的救助,是我们的最大快乐。我们也会为此不断地努力,尽可能地减少海上遇险人员的伤亡。
2007-01-16 10:54:22 - 宋家慧:
“南海1号”北宋沉船是1986年发现的,经过20多年来的保护、探摸和勘探,国务院文物保护部门终于决定对这条船实施整体打捞,打捞的实施者是交通部广州打捞局。交通部领导非常重视这个打捞工程,要求交通部广州打捞局要全力以赴完成这次打捞任务。这次打捞古沉船具有很多重大意义,也有非常强的新闻性,因此今天我不便于说得更多,希望在实施打捞以后,各位记者能够广泛地采访和报道。
2007-01-16 10:55:24 - 中新社记者:
第一个问题,近年来中国水上安全得到了根本改善,刚才徐部长也具体说了海上搜救的体会,请部长更进一步介绍一下中国水上部门的做法和经验?第二个问题,去年救助方面取得了很大的成绩,主要是预防,请问刘局长,海事局做了哪些主要的工作?谢谢。
2007-01-16 10:57:22 - 徐祖远:
谢谢中新社记者的提问。搞好水上安全和搞好其他的安全工作一样,主要是要建立一个长效的运行机制。什么是水上安全管理的长效机制呢?就是围绕水上安全的目标,制定有效的法律法规和管理制度,一是不断地完善水运基础设施,二是提高和丰富救助手段,三是提高人员素质,四是规范水上安全生产活动的整个机制,这样一套完整的营运机制,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长效机制,从各个方面使生产运行和海上活动的安全得到保证。
2007-01-16 10:58:31 - 徐祖远:
保证这个长效机制有三个方面:一是有良好的基础设施和装备;二是要有一套健全的水上安全的责任体系,这个责任分解到所有与水上安全有关的责任人;三是要有一套完善的运行监督机制,才能保证水上安全水平能够不断地提高。
2007-01-16 11:01:59 - 刘功臣:
我来回答第二个问题。2006年全国海事系统在水上安全管理监督方面,按照中央提出的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进行水上的安全管理工作。首先抓的是船舶管理与船员管理和安全畅通的环节,按照部里确立的“四区一线”的重点水域,对驶船以内的安全环节、中间环节和四级、三级中间时段来进行管理。全年监管船舶进出港查验船舶1300万艘次,就是说平均每天有3.5万多条船进出港经过检查,合格出港。船员管理方面,我们大约有150几万船员,去年4月份经考试对海上船员发证2.6万人,内河船员发证4.2万人,国内船运公司186家,其中取得了安全管理证的114家,这是建立长效机制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
2007-01-16 11:07:06 - 刘功臣:
刚才徐部长讲的长效管理机制方面有个非常重要的环节,就是首先把好船舶的航行安全关。在船舶整顿的过程中,我们已经联合几个部门,关闭了300多家船厂,禁止200多艘船只航行,从源头上把好船舶的质量关,这是通过船监的环节做的。在航标助航设施方面,去年一年管理航标数比05年增加17.2%,已经达到3980个。我们国家现在的AIS系统(船舶自动识别系统)的基站已经基本建完,能够覆盖沿海的所有水域。
2007-01-16 11:11:48 - 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经济之声记者:
第一个问题,铁道部已经宣布今年春运不涨价,交通部在公路运输和水上运输春运票价方面是怎么样考虑的?可否在这里透露一下?第二个问题,长江的水位最近降到历史低点,也引起了大家的关注,这对我们长江的水上运输安全会造成一些什么样的影响?交通部门会采取什么样的措施来化解这方面的影响?谢谢。
2007-01-16 11:13:31 - 徐祖远:
春节即将来临,大家都想按照中国人的民族传统,回家过年,最近铁道部宣布春运期间不涨价,交通部对此事是这样看待的,一是我们赞成在春运期间公路和水路不涨价,但是现在我们有一个机制,就是定价机制,道路运输的定价机制是各个地方的人民政府通过物价部门与交通主管部门来确定运输价格,水上价格完全按照市场的方式,完全放开。但是,部里还是赞成在春运期间不涨价,希望有关交通部门主动地与物价部门进行沟通和协调,尽可能做到老百姓能够在春节期间安全、便捷、方便地出行。我们部里也正在同有关部门积极地协商,来共同研究相关的政策和措施。
2007-01-16 11:14:02 - 徐祖远:
第二个问题,大家知道,长江的水位由于去年一年异常的天气现象,比往年明显下降。我上周在武汉已经就保证航运畅通的问题,与有关部门进行了协调,主要是加强航道的畅通,保证过往船舶的安全。目前来看,低水位还没有对水运生产产生严重的影响。谢谢。
2007-01-16 11:14:50 - 郭卫民:
今天的新闻发布会到此结束,谢谢。
2007-01-16 11:15:20
图片内容:
- 中国网直播前准备
- 发布会前现场
- 国务院新闻办新闻局局长郭卫民
- 交通部副部长、中国海上搜救中心主任徐祖远
- 交通部海事局常务副局长、中国海上搜救中心常务副主任刘功臣
- 交通部救捞局局长、中国海上搜救中心副主任宋家慧
- 合众国际社记者提问
- 与会摄影记者
- 中央电视台记者提问
- 发布会全景
- 凤凰卫视记者提问
- 海峡之声记者提问
- 发布会主席台
- 光明日报记者提问
- 中新社记者提问
- 中央人民广播电台提最后一个问题
- 新闻发布会结束
视频地址:
rtsp://video.china.com.cn/live/scio/20070116.rm
数据地址:
网友发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