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动标题
- “中译外——中国走向世界之路”高层论坛(三)
活动描述
- 4月6日至7日,“中译外——中国走向世界之路”高层论坛在北京国谊宾馆举办。中国网6日16:00-17:30对大会主题发言(三)进行现场直播,敬请关注!
文字内容:
- 中国网:
“中译外——中国走向世界之路”高层论坛6日下午第二节大会主题发言16时开始,由张慈赟主持。
2007-04-06 15:45:52 - 张慈赟:
刚才在休息的时候,有些与会的代表在问,对会议主持人没有了解。我简单说一下,今天上午大会的主持人是黄友义先生,他是中国译协的副会长兼秘书长,也是国际译联的副主席,外文局的副局长,兼总编辑。下午前半程的主持人是王刚毅先生,他是北京周报的社长兼总编辑,同时也是中国外文局副总编辑,他曾经担任过中国日报的代理秘书长。我的情况刚才已经介绍过,我现在是上海市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的副主任兼英文的上海日报的总编辑。
后面半程还有三位在翻译界非常资深的翻译家来跟我们谈一谈他们的想法,我相信会给我们有很多的启发。第一位发言人是来自新华通讯社的王平兴先生,他是新华社的高级编辑,对外部中英文双语的终审发稿人,从1987年开始就担任英文稿件的定稿、发稿工作,曾经连续多次参加国务院总理政府报告的翻译,审定国务院新闻办美国的人权纪录白皮书等译稿,译著包括《中国的政治制度》、《中国民族》、《中国外交》、《中国古代发明》等,让我们欢迎王先生。
2007-04-06 15:47:42 - 王平兴:
谢谢主持人,谢谢大家。我先说一下,我在这儿是一个外来户,因为我的职称是编辑,没有参加中国翻译协会。我今天发言的题目和会议发的材料不一样,因为题目比较大,后来几经修改,压到最后把水分都去掉了,剩下干货。我发言的题目是“近似应对”与“伪应对”——新华社承担对外交流的日常交流工作。这个题目我在网上查了一下,好象还没有很多人用过这个概念,我说的不对请大家指教。
新华社的工作处在对外交流的第一线,美国学者约瑟夫曼讲的公共外交,就相当于我们的对外宣传,他把公共外交分为三个层次。第一个层次是日常交流。他说的公共外交是对外宣传,所以我们新华社的任务是向世界解释中国的内政外交政策,还有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等各方面的信息,除了少数例外的情况,新华社的新闻稿大部分都是改写或者是编译,不是严格的翻译,所以我谈的情况这么说吧,我们的翻译是个野路子,跟大家平常搞的可能不大一样。
2007-04-06 16:02:33 - 王平兴:
对外交流要看对象,应该说这是一个很简单的道理。温家宝总理在2月26号发表了一篇文章《关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历史任务和我国对外政策的几个问题》,这里边谈到要加强和改进对外宣传工作,要善于运用灵活多样的对外宣传和交往方式,尽量使用国际社会听得懂、易理解的语言和喜闻乐见的方式进行交流,增强宣传的有效性,努力引导各方面客观、理性地看待中国发展和国际作用,营造友善的国际舆论环境。其实这个话应该说是我们党和国家领导人一直都在强调的。在65年以前,毛泽东写的《反对党八股》里边就讲了,宣传要看对象,到什么山唱什么歌,看菜吃饭,量体裁衣,要想一想自己的文章是写给什么人看的,不能对牛弹琴。其实也不是光我们中国人在强调这个事儿,最近美国共和党的一个宣传家出了一本书,这个书实际上我也没看到,我是在《参考消息》上看了以后,到网上搜了一下。这本书有一位里根总统的笔杆子写了书评,说他的主题也不是他自己发明的,而是戴尔·肯奈迪在1937年就提出来了。也就是说,搞宣传也好,搞鼓动也好,要用语言来打动读者和听众,不是看你说了些什么,而是看人家能听得进去什么,就是要看读者的对象。对外交流或者对外宣传,信息内容可以是以我为主,但是语言和形式要以受众为主,我觉得是这样的。
2007-04-06 16:04:29 - 王平兴:
在这本书当中,他举了一个例子,讲到用词的问题,他举了gambling和gaming这两个词,他说美国的博彩业原来叫gambling ,一说出来给人什么印象呢?是赌博,会容易使人上瘾,会导致有组织的犯罪,后来行业的主席就提出来,我们不能叫gambling,我们叫gaming,实际上gambling和gaming都有赌博的意思,甚至gambling的历史还要长,但是改了gaming以后,意思就变了,就不是搞赌博,就不是搞有组织的犯罪,而是老少皆宜的游戏,人人都可以参加,当然对他们的行业发展就很有利了。所以,我们的翻译可以说也要在用词当中找到最恰当的词语来传达我们的信息。但是,翻译的时候,因为中外有别,这个差别原来我第一稿的文章还谈了一些,这个不用讲,大家都知道,中国和外国是不一样的,我们就很难在里边找到完全对应的词语,所以我说要找一个近似对应的。
2007-04-06 16:10:51 - 王平兴:
但是,这个近似对应是什么样的呢?就是找到读者比较熟悉、容易理解的词语,能够在信息和受众之间架起桥梁来,达到我们新闻传播的意图。但是,我们特别要警惕“伪对应”,“伪对应”是什么呢?就是形式上看起来一模一样,但是它传达的意义完全不一样,跟字面意义完全不一样。简单地谈完了所谓理论性的东西,我下面就结合一些实例来给大家谈一谈。
第一个是《反分裂国家法》的译名,《反分裂国家法》第一次出现的时候是2004年12月17号,全国人大第一次开会,要把《反分裂国家法》列入议程,当天我们就接到通知要发稿,我们的一位领导同志也在座,他就给我们布置,考虑考虑《反分裂国家法》该怎么翻译。因为我们原来在翻译“台独”分裂的时候一直在用separation,但是考虑到要立法,要用一个正式的语言、严格的语言,想来想去,“Separation,split,division”这些词都不合适,就想到secession,为什么选这个词呢?一个它是法律用语,再一个它跟美国的南北战争有背景,容易引起英语读者的联想。但是,想到这个词以后,我们一下子还不敢拍板,就要求全国人大有关部门最好能够给我们提供一个书面、正式的东西定下来,决定6点发稿,5点半左右对方就传来一个传真。还有一条,说这个词曾经在香港《基本法》里边用过,但是我们当时都没有想到,所以最后就发出去了。
2007-04-06 16:11:05 - 王平兴:
发出去以后,引起各方面的反映,台湾《中国时报》有个记者专门写了一篇文章叫“看美国人对反分裂法的用字潜词”,说看来新华社的英文稿子是经过高人指点的,而且是针对着美国人而来,发了以后,美国人照单全收,对台湾很不利。怎样找到一个恰当的英语,不先入为主地认定台湾要叛离中国,确非易事,他说《反分裂国家法》可以直译,但是远不及“Anti-Secession Law”合乎习惯,及易于西方读者了解。这个难题无法解决,只能任由美国向大陆倾斜,有朝一日在反“台独”的大势上,双方结成统一战线,看得很清楚。但是这位台湾记者的话应该说只说对了一半,因为事实胜于雄辩,并不是这个词用得好,而是这个词合乎客观事实,也就是说国际社会普遍承认世界上只有一个中国,台湾是中国的一部分,以这个事实和雄辩加在一起,所以传达的信息就更加有利。
2007-04-06 16:18:31 - 王平兴:
这个用词发表以后,台湾方面的反应就是,他们绝对不接受这个,他们的所谓“外交部”提到这个Law的时候,还要在后面打个括号。他们为什么要咬准separation?后来研究了一下,这个大有讲究,因为美国的《独立宣言》里就用了这个separation。美国人自己翻译的中文,他不是翻译成分裂,必须把他们不得不独立的原因予以宣布,也就是说,“台独”分子可以接受separation,因为他们就是主张“台湾独立”,所以他们不反对。使用Secession还可以解决另外一个问题,就是解决分离和分裂这两个概念的区分。在1993年,在《台湾问题与中国的统一》白皮书里说,由于种种原因,台湾至今尚处于与大陆分离的状态,下面提到“台独”分子妄图把台湾从中国分裂出去。但是到了2000年的白皮书,《一个中国的原则与台湾问题》,好几个地方提到分裂,用的词是separation。在李登辉的主导下,台湾当局实施了一系列实际的分裂步骤。跟1993年的白皮书就有点矛盾了。如果把2000年的白皮书的separation改成Secession,那么就没有矛盾了。这就是“近似对应”和“伪对应”的例子。
2007-04-06 16:20:14 - 王平兴:
我们新华社在第一线工作有好多新词语都是我们这个口子先出去,但是有很多时候因为新闻的压力很大,要赶时效,没有很多时间考虑,往往也只好直译过去,给我们留下很多遗憾,如果真能够得到各位专家、同行的及时指点,另外我们自己的水平也提高一些,这个新闻工作可以做得更好一些,对整个国家的中译英翻译水平的提高可能也会有帮助。
下面我谈另外一个例子,就是“自由”和“法治”的问题,美国民主共和两党一批智囊最近搞了铸造法治之下的自由世界这么一份国家安全长期战略研究的报告,这里就提到了Liberty,“自由”和“法治”这两个概念可以说是西方人或者是美国人的一个核心价值观。我们中国人对自由的理解和西方人有差别,我们谈到自由主义、自由化,往往都把它当做贬义词,但是在西方可以说是褒义词,这里头是矛盾的,有好多老专家也提到过应该解决这个矛盾。所以也应该灵活处理。这两个对应就是“伪对应”。这是自由问题。
2007-04-06 16:22:44 - 王平兴:
还有法治,法治的概念在中国应该说有一个发展过程,20多年前改革开放的时候提出来不是法治,而是法制,但是法治和法制这两个词应该说在中文里头区别不是很大,有的时候混用,现在在我们的《宪法》里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是“治理”的治,最早用过“法制”,但是西方这两个概念是有很大区别的。美国国务院搞过一套书,宣扬民主的,就谈到法治和法制的问题。他认为the rule of law是一个最高的境界,就是把法律至于至高无上的地位,而the rule by law,只是一种权宜之计,以法律为手段。那么我们我们的翻译翻译这两个概念的时候没有很好的区分,有可能引起西方人的误解。我们的十六大报告里“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在另外的官方文件里对这句话还有另外几个版本的译文。
为了区分the rule of law和the rule by law这两个概念,给西方人一个明确的概念,我建议这句话修改一下,一个是避开出现两个“rule”。仿照这个,我觉得“依法治国”就可以直接翻译成“law—based governance”,然后以德治国“Virtue-based governance”。它是讲治理应该以道德为基础,以德治国,不是依德治国。
这都是我个人的一些看法,不一定对,提出来跟大家讨论。
2007-04-06 16:28:34 - 王平兴:
法制和法治有的时候很难区分,我理解温家宝总理那篇文章里提到,科学、民主、法治、自由、人权并非资本主义所独有。在中国日报上发表的文章里把法治翻译为the legal system,后来在记者招待会上翻译成the rule of law。刚才讲的美国人的报告,这个law就是法治。另外,翻译的时候可以采取比较灵活的译法,这是国家政治经济新秩序这个概念,这里头实际上是我们外交政策的一个变化,但是我感到奇怪,好象中国人也没注意到,外国人也没注意到。温家宝总理这篇文章里谈到中国的对外政策,他讲要致力于推动国际政治经济秩序朝着公正合理的方向发展。这个提法和前几年的提法不一样,前几年的提法是,我们都讲推动建立公正合理的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这里头隐含的意思是什么呢?实际上是我们接受现代的国际政治秩序,但是我们希望它能够有改进,向公正合理的方向发展,我们不是要学孙悟空大闹天宫,另搞一套,打破旧的秩序,建立新的秩序,是这么个概念。所以,这个英译文我觉得译得很好,表达了推动向公平、合理方向发展的意思。原来的译法,推动建立公正合理的国际经济政治新秩序,我们一直用“to work for the establishment of……”强调了Establishment,一强调这个,就是你要另起炉灶了,所以建议把它改一下。
2007-04-06 16:30:58 - 王平兴:
“党内民主”和“民主党派”的问题,我们把党内民主翻译成Inner—Party democrary,我建议改一下。“民主党派”也是一个讨论的核心问题,我建议改译一下,“The fellow democratic parties”,我曾经用过一次,合适不合适大家可以讨论一下。
最后一个问题,大阅兵的时候一个口号问题,这个口号黄友义先生的文章里提到过,这几个口号不应该直译,因为它不是那个语境,是日常口号语,我们现场报了这几句话,我就不念了。但是,要不要翻译过去,友义同志说最好不用直译,用间接翻译,但是这里有个矛盾,就是外边人家译了,法新社也用了这几个口号,这时候我们还是有必要翻译,怎么办呢?看了友义同志的文章以后,我深入思考,做了一番研究,看看能不能采取一种比较灵活的做法,我这个翻译是要讲语境,这个语境是什么呢?它是一个庄重的语境,我找了美国总统就职典礼有一首歌曲“HAIL TO THE CHIEF”(向统帅致敬),我就仿造这个歌曲改编一下。
后面还有例子,我就不谈了,关于素质教育的。西方讲品德教育,我觉得不能直译,可能得用解释性翻译,我就不说了,不浪费大家时间。我这篇文稿会公开出来让大家看。谢谢大家。
2007-04-06 16:32:22 - 张慈赟:
感谢王先生刚才给我们做了很精彩的演讲,他自己举了几个具体的例子,包括“反分裂国家法”、“自由化”、“党内民主”等等谈了他的看法,对我们是非常有启发的。谢谢王先生。
下一位发言者是关锐先生,他是中国国际广播电台西亚非中心的副主任,是阿拉伯语的译审,他从小就学习阿拉伯语,1975年毕业于北京第二外国学院阿拉伯语的专业,同年就分配到中国国际广播电台阿拉伯语组工作,曾经在苏丹文学院进行过阿拉伯语的学习,并且在埃及广播培训学院进行过播音培训,近30年来,一直在中国国际广播电台从事阿拉伯语对外广播的翻译、播音、采访和编辑工作。94—96年,曾是国际台驻埃及记者站的首任记者,下面请他给我们做演讲,他演讲的题目是“提高翻译的水平,在构建现代国际广播体系中的重要意义”,大家欢迎。
2007-04-06 16:35:28 - 关锐:
首先我感谢论坛组委会给我这样的机会,与同行们就中译外的翻译工作进行交流,为提高我们的翻译水平,满足中外交流与沟通的需要,培养新世纪的中译外翻译人才而共同努力。
我所在的工作单位中国国际广播电台是我国唯一的国家级对外广播电台,承担着向世界各国人民宣传我国的和平自主的外交政策,建立和谐世界的主张,介绍我国改革开放取得的成果,以及在经济、文化、科技等各个领域所取得的进步,推动同世界各国人民的相互了解,促进互利合作,增强彼此友谊,营造有利于我和平发展的国际环境,树立我国良好形象的重要任务。
2007-04-06 16:38:08 - 关锐:
中国国际广播电台已经走过65年的发展历程,从1941年延安窑洞日语广播的诞生,发展到今天集广播、电视、网络、报刊于一身的现代综合媒体,这里面倾注着几代国际广播工作者的艰苦努力、不懈追求和无私奉献。目前,国际台使用38种外语,汉语普通话和四种方言向全世界广播,每天累计播音时间超过1000小时,2006年共收到国外听众来信240多万封,为了让世界更好地了解中国,近年来,中国国际广播电台不断尝试节目的境外落地的本土化,以扩大中国国际广播节目在境外的有效覆盖。2006年2月17日,中国国际广播电台在肯尼亚首都内罗毕开办了FM91.9调频电台,11月19日在老挝万象顺利开播了FM93.0调频台,中国国家主席胡锦涛、老挝国家主席朱马里出席了调频台的开播仪式。国际台互联网站、国际在线近年来发展迅速,2006年实现了全球79家主要国际广播电台和2500多家网络电台排名的双冠军,网站日均页面浏览量达850多万次。
2007-04-06 16:40:20 - 关锐:
党中央十分重视、关心外宣和国际广播工作,胡锦涛总书记在2006年一年时间内连续三次对国际电台工作作出指示,这在我国对外广播发展史上还是第一次。同时,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央宣传思想领导小组组织李长春同志于2004年11月视察了国际广播电台,他要求国际台要一手抓好无线广播,一手抓好互联网在线广播,坚持两条腿走路,努力构建现代国际广播体系。
2007年3月16日,李长春同志再次批示,办好各语种网上节目,对让世界更好的了解中国作用很大,望继续提高水平,不断扩大影响力。
经过几年的探索与实践,我们对现代广播体系的内涵在不断的认识和提高,有了比较清晰的概念,那就是现代国际广播体系是传播理念上的现代,传播内容上的现代,传播手段上的现代和传播风格上的现代,是传播范围的国际化,传播信息的国际化,传播受众的国际化和传播影响的国际化。是集无线、在线广播、多媒体广播于一体的媒体集合。
2007-04-06 16:41:44 - 关锐:
国际广播事业发展的新形势、新要求对从事国际广播翻译工作的同志也提出了新的标准和任务,如何把握时代脉搏,顺应形势的发展,努力提高对外广播中中译外的翻译工作水平,更加准确的表达出我们的宣传内容,实现更为有效的国际传播,适应我国大外宣工作以及构建现代国际广播体系的需要,是我们面临的首要、迫切并且亟待加以解决的问题。工作在外宣第一线的广大翻译工作者要明晰他们自己肩上的历史重任,树立政治意识、大局意识、责任意识,不断扩大各领域的知识面,真正做到知己知彼,更好地完成向世界说明中国的使命。国际广播的外语翻译与其他媒体的新闻翻译和文学翻译之间有着许多的共性,但又存在着不同,从贡献上来说,翻译是一个语言转换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我们追求的是文字上的信达雅,正如翻译家丁树德先生在归纳总结翻译的定义时说,通过把一种语言转换成另外一种语言,如实地传达原文的意思和风格,使语言不通的人能够相互沟通、理解,既通过语言转换达到信息传递的目的,也就是说我们的翻译过程是将汉语用另外一种语言表达出来时,使不懂中文的读者或者听众推动译文了解我们的思想内涵,从而达到使用不同语言民族之间进行交流,加强彼此相互了解的目的。
2007-04-06 16:43:11 - 关锐:
外宣翻译承担的主要工作是中译外,是把大量介绍中国情况的各种信息翻译成外文,对外发表和传播,这就要求我们从事翻译工作的外宣工作者,不但要掌握译语,更要熟悉对象国家的国情,了解那里的文化历史、风俗习惯、宗教信仰,掌握对象国人民语言的表达方式,尽可能地翻译出贴近中国的发展实际,贴近国外受众对中国信息的需求,贴近国外受众的思维习惯的语言文字作品,使国外受众更易于接受我们的作品。说到贴近国外受众的思维习惯,我举的例子刚才平兴同志已经说过了,就是讲的国庆阅兵13个字的翻译例子。在中译外的过程中,我们不懂外国文化和表达的习惯,导致的翻译不当,这样肯定不是我们翻译的初衷。
广播是听觉的艺术,节目成线性排列,其特点是过而不留,听众没有思考空间,而对外广播目前还受到播出时段的制约,也就是说我们要在固定的时间之内,要把想让听众了解的全部信息内容灌输给听众。因此,增加了有效传播的难度,由于这一媒体的传播形式决定了对外广播的翻译与其他媒体翻译的不同。
2007-04-06 16:44:18 - 关锐:
从目前中国国际广播电台播出的节目形态看,主要分为新闻性节目和专题节目两大类。新闻节目包括国内、国际重要新闻,广播对象国的地区性新闻,以及相关新闻的综述和评论等等。专题性节目主要是将我国的政治、经济、文教、体育、卫生、妇女等不同领域划分为不同的专题栏目,分门别类地介绍给听众,增加他们对中国方方面面的了解。广播节目的形式决定了我们中译外翻译工作的特点。我们都知道,语言信息在传递过程中会呈现信息衰减的态势,在传递过程中,会加入传递者情感色彩和思想内容。比如今年春节期间我看了中央台的娱乐节目,实际上是一个传话节目,参加这个节目一共是1084人,第一个人听到的这句话是说“天下的辣椒都怕四川人”,等到最后1084人听到的时候,他告诉记者说他听到的是“身体健康”,这个例子是在同一语言的传递中出现了如此大的偏差,何况我们在不同语言中的传播。因此,中译外的翻译中要及时、快速、准确,语言表达要短小精悍,尽量用短句,用事实说话,适当地注意新闻背景的介绍。而专题节目的翻译,则要求语言生动、贴近生活,配置典型的音响效果,感染听众,寓教于乐,让他们在潜移默化中接受我们的观点。
2007-04-06 16:47:41 - 关锐:
所以,我认为从翻译手法的角度讲,新闻翻译应采用直译的手法,而专题节目应采用意译的做法。因为专题节目篇幅较长,主要是介绍性、故事性的内容,译者可以在较充裕的时间内享有较大的发挥和创作空间。刘淇中教授在《新闻翻译》教程中给新闻翻译作出的定义是,新闻翻译是把用一种文字写成的新闻,用另一种语言表达出来,经过再次传播,使译语读者不仅能获得原语新闻读者所报道的信息,而且还能得到原语新闻读者大致相同的教育和启迪,获得原语新闻读者大致相同的信息享受或文学享受。他这里强调的是,当新闻被翻译成另外一种语言后,应当让对象读者或听众明白传播者对于新闻事件的客观描述和主观意图,这就是我们对外宣传的关键所在,让不同国家的受众在不同的政治文化背景下能够客观、准确的理解和接受我们表达的新闻内容和信息。也正是由于现实差异的存在,所以当受众面对同一信息时,肯定会得出不同的结论,这就需要我们的编辑和翻译最大限度的寻求他们的共性,按照新闻规律办事,尽量满足大众的信息需求,避免自娱自乐式的主观报道。
2007-04-06 16:50:23 - 关锐:
新闻翻译的语言要求精确到位,科学规范,及时无误地传达信息,不必追求华丽的词藻,更要摈弃八股式的空洞说教,但是由于新闻涉及领域广泛,政治、经济、文化、军事、外交、科技、历史无所不包,古今中外无所不谈,所以要求我们翻译工作者要有较为深厚的语言功底、广博的社会知识,对重大国内外新闻事件的不断追踪,对新词汇,特别是科技词汇,以及人名、地名、组织机构、社会团体名称等要不断更新和积累。在这方面,老翻译家总结了许多宝贵的经验,他们严谨的治学精神和科学的工作态度给我们作出了表率。
在我们的对外宣传中,译文的质量直接影响着外宣的效果,但翻译有很大的局限性,是件被动性的工作,没有太多的创作空间,其主观作用的发挥应当体现在对文字本身的理解和对应的文字表达上。在进行翻译工作时,我赞同遵守成语优先的原则,也就是受到在译入语当中选择已有的固定表达方式,比如成语、词语搭配等等。如果找不到现成的表达句形时,需要根据语法规则,创造新的表达方式,这时要切忌遵从语法规则,留心词汇的褒贬意义,区分近义词的不同之处,注意动词时态和名词单复数变化等汉语语法中所没有的概念。
2007-04-06 16:51:55 - 关锐: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各行各业不断涌现出新的词汇,而这些词汇往往又是外文中没有相对应的,这就要求我们进行创造,我想,中国翻译协会在这方面最具权威性,应该发挥其作用。现在,中国翻译开辟的词语选译和翻译协会网站上的权威词库专栏,对常用重要的时政词汇翻译在规范化方面起到了有益的探索。我希望协会经常组织外宣工作者进行集体研究,对不同文种常用的具有政策性和全局性的词汇统一译法,开辟多语种专栏,逐步形成网上词库,最终导致国际语言界的认可。就像纸老虎和功夫等汉语原创词汇一样,作为磁条被收入国外字典。
广播专题节目是我们对外宣传的一种软性宣传形式,它通过对中国的传统文化、名胜古迹、风俗习惯、人物事件等等的介绍,让世界了解中国,让受众喜欢中国。因此,专题节目的翻译除去上面提到的与新闻翻译的共性外,更要注重翻译的技巧和用词的艺术,也就是常说的意译的方法。比如在文学节目中,对中国古诗词的翻译,在旅游节目中,对名胜古迹的介绍,都需要译者有着良好的翻译功底。除此之外,专题节目翻译的关键,是要让听众能够听得进、听得懂、感兴趣,因此,对节目的选题、内容的摘取、翻译的手法以及节目的录制合成都必须强化受众意识,也就是说我们的听众是外国人,我们要把他们感兴趣的话题、容易理解和接受的内容,用平时简单的语言描述出来,用符合他们收听习惯的手法加以呈现。对那些国内听众一听就明白,而对于外国听众比较费解的内容要进行适当的解释,只有被理解的东西才能产生共鸣。
2007-04-06 16:52:42 - 关锐:
现代国际广播体系的建立,给翻译工作者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首先是素质要求,作为对外广播工作者,面对复杂多变的国际形势,我们要秉承中国立场、世界眼光、人类胸怀的传播宗旨,自觉地服务于国家和民族利益,不断提高胜任外宣工作的能力和水平。其次是要与时俱进,时代的进步促进了各国的发展,语言也伴随着社会的发展而不断进步,作为一名翻译工作者,活到老、学到老是其一生的追求。因此,我们对对象国的了解也是我们不容忽视的课题。第三,是跟上现代传媒技术发展的步伐,新技术的发展促进了新闻传播手段的发展,这就要求翻译工作者在掌握和运用现代技术的同时要不断提高翻译者适应新的传播形式的翻译能力,比如现场直播、采访连线、与听众互动节目等等。最后是掌握多媒体技能,新媒体的发展和在线广播节目逐步广播节目播音员从幕后推向前台,由声音变成音像,同时,也将播音员手中的播音稿变为口播新闻稿或网络文字,这些对于已经习惯于传统广播的翻译工作者来说都是面临的新的挑战。在这些挑战面前,我们只有知难而进,不断探索和摸索,才能忠实于党和国家赋予我们的历史使命。
最后,感谢此次论坛为翻译同行搭建了这样一个交流的舞台,让我们在热运行中得以进行冷思考,更好地提高我国对外传播的中译外水平。谢谢大家。
2007-04-06 16:54:31 - 张慈赟:
谢谢关先生。刚才在他的演讲中给我们介绍了中国国际广播事业迅速发展的大好形势,同时他也阐述了广播翻译的特点和技巧,而且还对改进中译外的水平提出了他自己独到的见解,使我们受到了启发,也受益匪浅。
由于时间关系,我就不进一步点评了,我们就请出我们今天最后一位发言者,他是来自中央编译局的鲁永学先生,鲁永学先生1982年毕业于吉林大学外语系的日语专业,1985年毕业吉林大学研究生院,获得硕士学位,他曾在北方工业大学任教,1987年到现在就职于中央编译局,现在担任中央编译局文献翻译部日文处处长、译审,他曾参加《周恩来文选》、《成名文选》三卷、《邓小平文选》二卷、《邓小平文选》三卷、《邓小平大型画册》和《毛泽东传》的翻译工作,参加了党的第十六大政治工作报告,党章修改稿以及1987年以来的历届人代会的文献、党代会文献的翻译,他还有大量其他重要的著作和实践。他今天给我们讲的是“关于具有中国特色的重要词语的翻译”,我们欢迎鲁先生。
2007-04-06 17:00:06 - 鲁永学:
我先感谢论坛主办单位和相关单位的努力,感谢各位来宾和翻译界同仁,特别是要感谢翻译界老前辈、各位老师的教诲,使我有机会今天能在这里发言。情况我就不介绍了,因为时间很紧,我就压缩一点时间。
有中国特色重要词语的翻译在翻译工作中占有很重要的位置,有时译文中会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比如说改革开放初期的“家庭联产承包制”和最近几年的“股权分置改革”、“小康社会”、“和谐社会”、“和谐世界”,对于这些重要有特色词汇,重点词汇的特点和外文翻译做一分析,当然我是就日文翻译,这样作为抛砖引玉,咱们探讨这类词汇翻译中的规律和特点,搞清它的要点,然后在外文的相应表达中做得更好。
翻译的原则与词的形成过程是一致的,要实事求是,尊重科学,服从于它的历史文化规律,它的过程也是约定俗成。所以,译文最后会不会作为一个大家都承认的词汇留下来?不是说我权威如何,或者我发了很多文章如何,而是你符合翻译规律,被不被人们认可、市场认可和历史认可。
2007-04-06 17:01:05 - 鲁永学:
在中译外的翻译中,在不同语言和历史文化之间搭建合适的桥,这和咱们的论坛是一致的,就是说一个新词的翻译,往往要涉及很多个词,像网络一样,中文的网和外文的网那一点要对上,才能翻译得适合。我举几个例子,有的是一类的,回顾一下这二十几年来我们改革开放,比如说小康社会到现在和谐社会,反映了中国现代化分三步走,先是让一部分人先富起来,现在变化了要共同富裕,要建设小康社会、和谐社会,这些词都有很鲜明的时代特征、民族文化特征,有中国国情。从这些大家都能感受到中国现实的生活。
2007-04-06 17:02:26 - 鲁永学:
下面我介绍一下日文,因为日文接受了很多中文,而且所有的日本人都认为日本人永远也不会把汉字像韩语一样踢出去了,是日文永远不可割舍,永远也不会切除的一部分。所以日本人他们的学者就说,与汉字的格斗的日本人,或者说是日语是通过与汉字的格斗而形成的国际派语言,日语随时随地吸收和使用外来语。由于日语本身的特点,因为它的音素比较少,形式表达是比较简单的,怎么弥补这个简单呢?日本人从天生来讲,由于他学了日语以后,英语和汉语、韩语里的音素那么丰富,所以日本人长大以后学英语、汉语,尤其是学英语,是非常困难的。但是他们为了补充这种表现的不足,就吸收了非常多的汉字,而且他们认为这非常好,日本民族是非常善于学习的民族。大家都知道,像什么鉴真、隋唐使、遣唐使,使中日文化交流非常精彩。看到这些,我就特别钦佩那些敢于在翻译上第一个吃螃蟹,尝试翻译诗词的老前辈,像许元聪老师,正因为有了他们的努力,才有了后来的精彩,因为他们的努力,为我们铺平了道路,翻译是文化的交流,但是这个交流的低处就是首先互相承认、理解,而且有的时候要求同存异。但是,这个求同存异不是我们简单理解的求同存异。
2007-04-06 17:03:51 - 鲁永学:
下边我首先举一个词,“股权分置改革”日文的翻译方法,举几个例子来进行说明。“股权分置改革”可能是一个比较难译的词,可能在英文里也有很多分歧,翻译成好几个版本,但是哪个对、哪个错,包括日文里,我也不能说别人译得错,但是我简单地进行一下点评和分析,作为抛砖引玉。作为“股权分置改革”这个词语在中文中形成有它的道理。因为前几位老师,包括施老师、刘老师、张老师、王老师讲的那些我很受感动,因为传媒是面向外国人的,他们讲了一点,不是考虑我想说什么,而是要重视听众。比如说“股权分置改革”,中文的形成确实它是画龙点睛,一说这个,所有中国人都知道,这是中国资本市场改革或者是证券市场改革的眼睛,这个如果做好了意义重大。但是,在翻译的时候,可以根据这个翻译成好多版本,我讲一下网上的中文译文有两三个不同的版本,这样的不同版本,我认为它可能有它的道理,但是我分析起来,觉得尤其是像刘老师和张老师说的,和这个要求的错位就相对大一些。
因为“股权分置改革”里应该有股权的概念,但是股权的概念可以说很大程度上是比较中国的概念,我不知道在英文中怎么样,因为我现在还没有那么大的精力去学习。但是,在日文中表达股权的有这些词汇,咱们就按照中文的方式,为了便于大家理解,它叫“株式支配权”,那就是咱们说的控股权,下面就是持株公司,就是控股公司,下面就是百分之多少的持份,这个持份就是他拿着有多少股份的意思,持有多少股份或者说有多少股权,持份构造就是股权结构,多少株就是取得了多少股权或收购了多少股权。下边的股主权就是股东权益,为什么我把“股市权”做得小一些呢?因为这些词是比较新诞生的词汇。在四五年前的辞典上没有这个,但是在网上能找到。它其实和股主权是一个东西,就是说股东权益,就包括三个部分,一个是股份的收益权,就是说红利或者股息,还有一个是剩余财产的分配权,还有表决权。这个词过去是不用的,但是用起来是不是值得商榷,也还不知道。
2007-04-06 17:05:30 - 鲁永学:
在日文中怎么表达“股权分置改革”才更有效、更精彩?无论是说股市权分离还是说股市权分置,这都是从中文原文翻译过去的,从日文的角度来看,内容的表达并不是特别清楚。当然,对于那些研究中国股票市场的专家来说,这无所谓。但是,对一般的受众和一般想要了解中国资本市场的受众来说,它还是很模糊的。这就有一个什么问题呢?我们翻译者首先要搞清楚我要说什么,股权分置的实质是什么呢?中国人搞股权分置改革,从1999年到2001年曾经有两次试行,国务院发了一个文件,指出股权分置改革最终目的就是赋予非流通股和流通股平等的权利。我们翻译的时候,就在括号里加上了纠正非流通股东和流通股东权益的不平等,外边是一个非流通股改革。为什么这样?这是去年3月份的政府工作报告里出来的,而这个改革是2005年开始提上日程。网上已经在讨论这个问题,已经出现了非流通股如何如何,这个表达可能是用非流通股改革更合适。
从表面上来看,股权分置和非流通股改革好象相距很远,但是实质上是一个东西,括号里谈了改革的实质内容,括号外面是强调了它的基本特征,而且是符合受众的,是可以接受的。就是说要抓住特征,要准确表达。当然,日文可以用汉字表达,如果我觉得一定要传达我的意思,我可以用汉字原来的型,在里面加一个说明,但是还是要找一个平衡点。好的翻译我主张要突出原文的意思,也要尊重外文的特点。如果我们换成另一种翻法,把株式权拿出来,按照中国的方式写成分离或者分置的话,可能对于日本的专家,搞证券研究的专家没问题,但是对于一般的受众来说,他不知道说的是什么。
2007-04-06 17:11:56 - 鲁永学:
下面再说一个比较大的,相对而言“小康社会”的概念要比刚才讲的概念丰富得多,也复杂得多,而且可以说在时空上也要大得多。这样在翻译过程中可能体现另外一个特点。股权分置改革正式从2004年开始酝酿,2005年开始操作,我估计它也就三、四年就失去功能了,因为要完成这个步骤了。但是,小康社会需要很长的时间,外国记者说是不是要搞100年?就是说中国建设社会主义的过程很长,所以小康社会的时间要长。另外,从翻译的具体内容来讲,这个词翻译的结果来看,新词早期的翻译是很多样的,到后来更多的人使用一个。关于小康社会的内容我就不说了,给大家节约一点时间。
另外,关于小康社会,我这里讲小康社会,这个翻译前后是变化了的,在早期我们翻译小康社会是用了一个日文的词。在现实中的定位,首先我们从改革开放一开始的时候,有些词汇有贫困地区,有贫困家庭,贫困就翻译成“衣食都不够”,很穷的生活。温饱是“衣食足”,用日语来说是最低水平的,相当于非常低水平。下边在初期,这是低水平的小康,随着改革开放的发展,国内经济状况的改进,很多译者尤其是北京的译者,觉得我们的生活不局限于过得去的水平了,而是觉得相对更好一些。
2007-04-06 17:13:50 - 鲁永学:
在日语中,比这种“说得过去”要更积极的,有“宽松教育”,或者也有翻成轻松教育的,但我主张宽松教育,他的理念就是让学生有自主发展的空间和时间的教育。还有“有闲暇的社会”,或者是比较宽裕的社会,也可以理解成有自由的、宽松的社会。我们过去讲享有高度自由那种宽松的社会。中间是自主的劳动,过劳死,所以有点理想色彩的。这样就在2004年前后,很多翻译工作者就把它改成了多少宽裕一些,但是还没有达到那么好,稍微好一点、理想一点的社会。有中文的翻译也是小康社会,就直接处理成了很富裕,有福利比较好的,我也不能说是错,但是也有他的道理。就像大家都知道韩国首府汉城改首尔的过程一样,如果实际需要,我们就要尊重原文方面的主张。因为我们觉得小康社会不只是一个一般的词,它是一个理念,或者和谐社会我们一定要把它推出去,尤其在日文的场合,我觉得说不清楚,可以用一个括号,里边做一个解释。汉城改首尔,过程要半年的时间或者更长,因为这个毕竟是人家的,虽然你改了我觉得很不方便,但是我们还是要尊重他们。
所以,有的词汇改不改,我觉得应该全面考虑,它为什么改,而且要考虑到改的效果。当然,他们要尊重我们,我们改了,他们可能会跟,但是我们改得不好的话,可能到最后又回去了。因为中文和日文的特点,比如说“三农”、“退耕还林”、“退耕还草”、“退耕还牧”、“南水北调”,我们把它打开,解释性翻译得非常清楚,但是作为日本人他们就会很快地接受。比如说“南水北调”,有时候他们都可以不加解释就使用,因为他们认为大家都懂,都接受了,这是一种现象,这种现象占了非常大的一部分,也是因为日文和中文比较近,互相融合比较多的缘故。
2007-04-06 17:21:14 - 鲁永学:
总之,翻译是随着时间、环境在变化的,另外你要搞清楚自己要说的是什么,如果你认为我不是专家,我搞不清楚,那最好别翻译,去请教专家。还要请外国的专家,这个事儿我这么说符不符合他们的习惯,这样才能翻译好。尤其我们搞文献翻译,翻译完了之后,别人要一个字一个字跟你对。
翻译也需要和谐,比如说和谐社会、和谐世界在日文中使它能够取得一个协调、和谐,但是如果翻得多了,就会变成直接像中文一样,叫“调和社会”,但是这必须得反复出现之后,用的久了就会这样。但是一般的讲,我们还是以约定俗成为准,不能说二者之间随便转化,它有一个渐进的过程,使读者来接受,而且还不是说都可以一律这么简单处理,比如团结和谐就会翻译成“团结和和”,因为和谐是古汉语里的,日本人已经接受了。另外,我刚才也没有讲小康,因为文章里有,以后我译协认为有必要的话,这个文章可以发表在网上,因为我已经在这里说了,有意义的话,在网上大家可以随便用,我也建议放在网上,作为咱们互相学习和交流的工具。翻译的时候,先搞清楚我要说什么,不要我说出去了,别人找来了,我理解错了,这就不行。但是,翻译是个和谐的过程,我用中国古文的一段话,不同成份和音素的和谐配合才能产生出新的事务,一味求同就不能持续发展,不同的事务之间能够平衡和协调,这就叫和谐,这样才能丰富和发展,才有多样的统一。如果只是用同一的事务,不断地补充积累,最后全部事物都会被废弃,要用能够发表不同意见的人,这样才能对多种事务作出比较,这就是为了正确处理合和同的关系,声音单一就不动听,事与物单一就不会多姿多彩,食物单一就不能吃饱,物类单一无法比较。谢谢大家。
2007-04-06 17:23:04 - 张慈赟:
谢谢鲁先生非常精彩的报告。今天他从中译日的角度讲了中国特色的中国词语翻译的特点和技巧,举了很多例子。但是,我感到其实不管外国语言,英语和日语不是一个语系,但是有很多共同的地方。比如说刚才讲到“股权分置改革”的时候,翻译翻译成日文,也多数用的非流通股的概念,但是我们翻译英文也是一样,都是从这个角度来解释的,还是有很多共同的地方。
今天的演讲就到这里,我感到很高兴,也非常荣幸能够听到那么多精彩的演讲,特别是我始终发现大家认真的听讲,谢谢大家。今天论坛到此结束。
2007-04-06 17:27:59 - 中国网:
今天的直播到此结束,谢谢关注。明天中国网还将直播“中译外——中国走向世界之路”高层论坛的闭幕式,敬请关注。
2007-04-06 17:28:42
图片内容:
- 张慈赟主持本次主题发言会
- 新华通讯社王平兴先生发言
- 中国网对本次主题发言会进行现场直播
- 与会人员认真作着笔记
- 会场听众席
- 中国国际广播电台西亚非中心副主任关锐先生发言
- 中央编译局鲁永学先生发言
- 张慈赟先生宣布主题发言会结束
- 与会人员离场
视频地址:
rtsp://video.china.com.cn/Archive/scio/20070406d.rm
数据地址:
网友发言: